京城銀今(3)日公告2023年9月自結損益,稅後盈餘6.8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169.2%,稅後每股盈餘(EPS)0.61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81.1%。累計2023年1至9月稅後盈餘44.99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309.4%,稅後EPS 4.05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13.3%。 稅前獲利部分,京城銀2023年6月自結稅前獲利9.25億元,稅前EPS 0.83元。累計2023年1至6月稅前獲利達28.93億元,稅前EPS 2.60元。 京城銀表示,美聯準會於上月21日公布利率決策結果為暫緩升息,對今年底的利率預測維持相同區間,但對於明年降息幅度比先前預估小。京城銀指出,觀察美聯準會政策聲明,在其確保通膨能持續下降之前,高利率的環境可能將持續一段時間。反映在營收表現上,9月份利息及手續費收入仍維持穩健成長,金融資產評價方面則略受市場波動負面影響,然而在呆帳回收挹注下,整體稅前獲利仍較前月份增長。截至月底,逾期放款比率為0.02%,逾期放款覆蓋率為7,413.59%,全體放款覆蓋率為1.51%。京城銀表示,未來將持續專注提升核心存款並控管資金成本,包括近期推出「京活利」、「新‧京利嗨」等台外幣存款專案,以提供客戶更多元的資產配置選擇。 京城銀為持續強化公平待客,於9月23日「國際手語日」攜手台灣手語翻譯協會舉辦金融手語課程,包含基本招呼歡迎用語、存、提款與西聯匯款服務、強化臨櫃阻詐教育訓練等,期望透過增加同仁對多元客群的認識與理解,落實金融友善及金融平權;此外更與協會合作,在全台分行提供手語視訊翻譯服務,自10月1日起,客戶只要透過預約即可使用。
開發金控(2883)8月自結稅後純益16.71億元,前八月稅後純益達154.2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0.92元。開發金旗下各子公司8月持續穩健成長,凱基銀利息及手續費收入成長,推升單月獲利達4.01億元,中國人壽因投資操作,8月獲利15.03億元,累計前八月賺近91.35億元;凱基證券前八月獲利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97%。各子公司隨投資市場回溫,整體獲利動能可望逐漸轉強。 近四個交易日三大法人賣超28,280張。短線股價守在周線11.78元,若能隨大盤走穩,法人買盤增溫,站上月線11.9元,可望逐步走高。
台電強韌電網計畫近日釋出變壓器標案,機電大廠受益!其中華城拿下345KV及161KV電壓器標案,合計金額逾3.2億元,預計2年交貨。而士電、中興電、亞力等三廠商,全年營收有機會挑戰新高。 台電第二季末、第三季初,釋出亭置式變壓器標案,華城拿下台電4,720具亭置式變壓器訂單,得標金額11.29億元;士電、大同各接獲台電6,900具亭置式變壓器標案,金額各12.77億元。台電9月公布345KV及161KV電力變壓器決標廠商,華城得標金額近2.7億元、士電近1.95億元、大同得標金額4,345萬餘元。161KV60MVV變壓器標案,由華城以5,543萬餘元勝出。 受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的挹注,機電業前八月營收表現亮麗,士電達219.63億元,年增8.32%;中興電145.89億元,年成長20.58%;亞力53.20億元,年增17.37%;華城68.46,年成長59.07%,均全面改寫同期新高。 華城表示,今年營運成長動能來自台電強韌電網計畫、美國各州電力公司釋出汰舊換新變壓器訂單,以及綠能產業,目前在手訂單超過百億元,訂單能見度至少三年。 華城自結7月EPS達0.99元,年成長11.38倍,創單月新高;前七月EPS攀升至3.86元,創史上同期新高。法人預期,華城下半年合併營收至少70億元,全年合併營收110億~120億元,原本預期EPS上看4元,營收及獲利雙雙締造歷史新高,但依目前獲利速度,全年獲利目標可望超前達陣。 中興電來自台電訂單以161KV及345KV氣體絕緣(GIS)開關為主,中興電目前在手訂單340億元,訂單能見度至少看到2025或2026年,部分長單更看到2030年。中興電表示,第二季認列台中高分院沒入20多億元而出現虧損,上半年EPS仍有0.12元,預期下半年營運優於上半年。
華星光(4979)公告自結8月獲利5,800萬元,每股稅後純益(EPS)0.44元,較2022年同月大增100%。 華星光7~8月合併獲利1.12億元,EPS 0.85元。連同上半年獲利1.22億元,EPS 0.93元,累計1~8月獲利達2.34億元,EPS 1.78元,對比去年全年EPS2.05元,約達86.82%。 華星光今年已公告五次自結獲利,4~8月EPS分別為0.11元、0.2元、0.32元、0.41元及0.44元,呈現逐月遞增狀態。 華星光因市場傳切入美國晶片大廠Marvell供應鏈,帶動公司業績成長,AI題材吸睛,引發市場資金大舉湧入,今年初股價由20.1元起漲,至今漲幅達234%,本益比也衝高至33倍。 惟股價於八月初時,衝高至今年新高價219元後回跌,25日股價收在平盤價133元。
潤隆(1808)、興富發(2542)雙雙將在26日除權息,潤隆將配息0.6元,興富發則配息0.5元、配股1元。兩家公司展望明年,可望雙雙有完工潮助攻,業績展望將展現續航力。 潤隆經去年低潮期之後,今年業績大豐收,基隆造鎮案「新橫濱」為最大主力,其中「上野區A區」總銷25.59億元今年跨年度持續入帳,接著總銷81億元的「星野區」、112億元的桃園「國家大院」加入交屋行列,推升上半年稅後純益達22.09億元、EPS達4.9元,業績三級跳。 潤隆下半年有總銷86.25億元的「竹科潤隆」、38.44億元的「樹禾苑」、86.28億元的「夢悅城」陸續交屋,可望推升第三季營收挑戰百億元大關。 法人樂觀潤隆全年有望首度賺進一股本,明年更將有總銷約230億元的三大新案完工,業績可望持續高水準演出。 與富發今年預計會完工交屋及持續跨年度認列的新案,包括有「TOP環球經貿中心」、「站前新銳」、「夢幻誠」等三筆,上半年EPS達0.94元、優於去年同期的0.7元;累計前八月營收285.83億元、年增2.07倍。儘管部分新案工期將遞延到明年,但在潤隆貢獻業績獲利下,市場預期下半年興富發稅後純益仍有持續衝高的空間。 法人估計,興富發在新案遞延至明年完工效應下,明年完工量有機會超過300億元,再加上潤隆的業績回饋,全年業績可望明顯彈升。
大井泵浦(6982)28日將以每股36元登錄興櫃,預計明年4月申請轉上櫃。大井泵浦董事長黃景豐表示,大井泵浦結合國內電子大廠技術,計畫切入伺服器散熱(液冷)循環系統,也布局電動車快充充電樁散熱系統。 大井泵浦25日舉辦興櫃前法說會。大井泵浦主要業務為生產家用泵浦、工業用泵浦等產品,在國內民生水泵市場居龍頭地位,設備產品應用在空調冷卻、液體輸送等領域,日立、台達電(2308)、東台(4526)、永進等廠商都是主要客戶。 大井泵浦上半年家用泵浦營收占比從去年的69%提高至74%,工業用泵浦由去年的28%降至24%。資本額3.53億元,2021年合併營收13.91億元、本期淨利0.76億元;去年合併營收13.93億元,本期淨利0.77億元,EPS為2.55元。上半年合併營收7.14億元、本期淨利0.52億元,EPS從去年同期的2.01元降為1.42元。今年前八月合併營收近9.35億元,年減2.38%。 大井泵浦主管表示,雖前八月營收衰退,但9月出貨增加,將能彌補7、8月衰退部分,下半年營運向來是旺季,樂觀第四季營運可彌補第三季下滑缺口,期望全年營收獲利都優於去年。 大井泵浦董事長黃景豐表示,公司近年積極投入跨應用領域的產品研發、系統整合及AIoT應用,並結合國內電子大廠技術,投入電動車快充充電樁散熱系統和伺服器冷卻方案,看好熱傳導、電動車、人工智慧物聯網、建築資訊模型等科技泵浦新應用。 黃景豐指出,大井泵浦在台灣設有新北三芝、高雄路竹正義等二生產基地,於大陸設有蘇州廠。 大井泵浦今年5月新建高雄路竹環球廠,預計2025年完工啟用,將引進智慧化製程及高附加價值產品線,透過IoT將產線數據分析利用,導入自動倉儲系統,優化產能及存貨管理效率,投資約10億元。
材料股添生力軍!汎瑋(6967)預計28日登錄興櫃,力拚明年第二季上櫃。汎瑋上半年EPS達2.37元,受惠AI熱度,電子功能材料需求爆發,法人看好未來營運成長力道。 創立於1992年的汎瑋,目前實收資本額2.26億元,今年前八月營收9.03億元、年減2.46%,上半年稅後純益5,339萬元,EPS為2.37元。 汎瑋主要生產基地在大陸昆山,2021年也在重慶設廠,接近服務NB客戶,由於NB系統廠政策改變較快,在持續縮減供應商,對於即時服務要求更高之下,也讓重慶新廠量產後,業務成長快速,筆電營收比重由2021年的19%成長至今年上半年的30%。 另為搶占越南電子產業聚落日漸成熟的商機,汎瑋今年在越南北寧建廠,預計明年第二季起逐步導入量產。 汎瑋表示,今年第二季後因客戶庫存去化順利,營運狀況較第一季改善,隨著旺季到來,樂觀營運將漸入佳境。
台股22日止跌回穩,高價電子股也逮到機會重啟漲勢,聯詠(3034)近期股價表現相對強勢,中信投顧指出,聯詠估值具長期投資價值,將推測合理股價升至480元;金控旗下投顧認為AI前景看佳,創意(3443)中長期營運展望樂觀,維持「買進」投資評等。 聯詠8月合併營收96.94億元,月增0.2%、年增48.5%。中信投顧指出,8月營收未如往年較7月強,主因大陸618購物節檔期因整體經濟疲軟導致銷售未如預期,終端品牌多半根據庫存狀況動態調整下單,能見度有限。 展望2024年,AMOLED在智慧機滲透率逐步提升,部分品牌開始將OLED面板導入中階甚至低階機種,電視產品解析度升級如:4K、8K等中高階產品也帶動DDI用量增加,對OLED DDI需求幫助大。此外,賓士與LG Display在車用OLED市場合作,顯示未來車用市場將確立朝向OLED世代前進,車用面板驅動IC成為支撐聯詠營運的主要關鍵。 創意方面,7、8月營收達成公司預估第三季營收季持平目標的67%,符合預期。其中,8月NRE營收貢獻月成長55%、占比提升至39%,主要來自5奈米製程修改規格、比特幣案遞延至8月認列。法人預估,創意第三季營收季增2%、年增11%,每股稅後純益(EPS)6.17元。第四季受客戶調節庫存影響,預估營收季減5%、EPS為5.67元。 雖然市場傳微軟下修GPU訂單,然隨AI晶片算力需求倍增、廠商追求差異化、功耗、成本考量因素,ASIC客製化需求提升趨勢,將推升AI ASIC於2023~2027年的年複合成長率達3成。創意在先進封裝布局,搭配台積2.5D/3D技術平台漸完備,營運具爆發力。
【時報-台北電】中租-KY(5871)8月合併稅前盈餘29.96億元,稅後盈餘21.73億元,歸屬母公司股東盈餘20.86億元,未追溯調整EPS 1.32元,追溯調整後EPS 1.29元;1-8月合併稅前盈餘251.66億元,稅後盈餘181.5億元,歸屬母公司股東盈餘173.84億元,未追溯調整EPS 10.62元,追溯調整後EPS 10.41元。(編輯:李慧蘭)
金融股向來受存股族的喜愛,但茫茫股海中到底挑誰存較好?達人分享,中信金第3季單季EPS有機會達1元,全年達3.6元,以近十年配息率57%來看,明年的配息有可能達1.8元。若是以今天(9/25)收盤價24.6元計算,殖利率上看7.3%。究竟中信金是否能夠洗刷市場「1元金」的稱謂,就看公司高層了。 投資達人「小股東的大投資」在部落格以「中信金合理價調升」為題分享,中信金8月稅後純益77.03 億元,累計前8月為441.29 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2.26 元。 檢視中信金上半年EPS為1.47元,已優於2022年同期1.2元,更直追歷史高點2021年上半年的1.71元。 小股東說,他在Q2財報公告後對所追蹤的金控股泰半調高了合理價,最高最多為2892第一金,再來則是2891中信金。 由於利差擴大推升了中信金利息淨收益,以中信金公告至8月的數據,中信金於Q3獲利很有機會輕鬆跨過1元,來到1.1元,並且全年有機會來到3.6元以上。以中信金近十年平均57%的配息率來看,2024年的派息金額有機會來到1.8元。是否就此洗涮1元金的巿場戲謔呢?我們拭目以待吧! 小股東說,股票巿場是很現實殘酷的,曾幾何時巿場比較青睞配股的金控股,中信金自2016年起的8年間股本形成比例均未作變動,連續7年只配現金,未將盈餘轉增資,也因此少不了被冷落。隨著股本未膨漲且獲利漸有增長,每股純益上升趨勢也越發明顯,是否重獲巿場的注目,值得我們期待。 中信金因旗下壽險資產的未實現跌價損失於今年第2季增提了959.9億的特別盈餘公積,以致於中信金的未分配盈餘僅餘318億元。雖然這項目看來無法很快迴轉,但已毋需擔心需要再度作大額的特別盈餘公積提撥。今年的獲利用於明年度發放將是合理可被期待的。 如下表,隨著每季利息收益逐漸提升,近幾季來的利息淨收益均能維持高於325億,2023年7月及8月累積利息淨收益亦達226億。可觀的利息收益即為中信金的基本盤,其Q3獲利,樂觀可期。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小股東的大投資」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兆豐金(2886)前八月稅後純益為250.98億元,年增68.75%,每股稅後純益(EPS)1.79元。兆豐銀上半年衍生性商品交易收益表現不俗,換匯換利交易獲利約為78.5億元,預估下半年衍生性商品交易淨收益預估會與上半年相當。另外,兆豐私人銀行業務將於9月底正式展開營運,預估手續費收益部分也會有更好的表現。 兆豐金22日收在37.8元,整周股價漲0.3元。以技術線型觀察,目前位於周線37.74元、月線36.7元、季線37.65元之上。整周三大法人總計買超5,056張,其中,投信連續五日買超。
晶碩(6491)上半年賺逾一股本,EPS達10.06元,由於雙11拉貨力道將轉強,法人看好9月起業績效益,22日吸引三大法人同步買超合計250張,股價上漲3.51%,以368元作收,順勢收復5日、10日和20日均線,成交量也緩步加溫。 晶碩隱形眼鏡逐步打開國際市場,因應未來產能需求,近日公告斥資30.4億元,買下和碩龜山廠區。該公司持續透過產線優化提高生產效率以降低生產成本,法人看好主力市場中國隨著消費力道回升,帶動產品組合持續轉佳,今明年營收成長8%、10%,EPS分別為21.82元、25.64元。
伺服器機殼廠營邦(3693)22日公告8月自結EPS達4.1元,再衝單月高峰,累計7、8月合計EPS自結數已達7.6元,超越第二季的5.43元,市場預估,在高階伺服器出貨動能暢旺之下,第三季稅後獲利將賺逾一個股本,單季賺贏上半年9.19元,且隨著第四季AI出貨放量,業績向上可期。 營邦因有價證券達公布注意交易資訊標準,公司公告8月最新自結財務數字,單月營收達10.19億元,較去年同期的5.2億元,年增幅達96%,稅後淨利1.58億元,年成長116%,繳出倍增佳績,EPS達4.1元。 根據重訊資料顯示,營邦累計7、8月營收19.4億元,年增94%,稅後淨利2.93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162%,並已超越今年第二季稅後獲利2.09億元。
特殊氣體廠晶呈科技(4768)8月營收6,480.9萬元,月增22.36%,前八月營收5.65億元,年減10.95%,近期因去光阻液強化的新式品項研發出來,目前二廠量產線規劃與建置,已接獲新客戶訂單,超過雙位數客戶洽談樣品測試中,接單情況比預期要好,有機會在今年底前開始出貨。 晶呈科技為半導體製程特殊氣體製造、特殊氣體應用加工服務(晶圓重生),及複合金屬材料基板製造(銅磁晶片及關聯產品)業務,第二季每股稅後稅益(EPS)為0.82元,上半年EPS為1.94元。 晶呈科技指出,目前出貨以內銷為主,約95%以黃光應用產品成長最大,二廠持續進行試產線規劃及建置,9月進行優化利用率,三廠已於4月取得土地,正進行產業規劃與建置。 *【權證投資必有風險,本專區資訊僅供參考,並不構成邀約、招攬或其他任何建議與推薦,請讀者審慎為之】
精剛(1584)因具特殊題材獲得投信、自營商支持,21日股價上漲4.72%,收38.80元,連四漲,逼近歷史高點的42.5元。前八月營收17.53億元、年增66.93%,是今年鋼鐵業少數賺錢的公司之一,上半年EPS達0.85元。 精剛為特殊鋼廠商,主攻鎳鈦合金,由於潛艦國造部分零組件將採精鋼鎳基合金,而且疫情之後航太零組件需求大,帶動該公司業績成長,據了解訂單已經至明年第一季。目前本益比為29.73倍,尚未失控,短期均線開始翻漲,而且該公司接單穩定、EPS連兩季成長,未來表現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