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Delta

的結果
  • 拜登發表變種病毒新對策 能強制接種疫苗

    美國總統拜登預定9日發表白宮針對Delta變種病毒提出的新對策,內容涵蓋公部門及民間企業等6大面向,除了鼓勵地方政府運用聯邦經費延長發放失業補助之外,也可能透過其他管道強制接種疫苗。 白宮發言人莎琪(Jen Psaki)7日表示:「總統將在9日向美國人民發表對抗Delta變種病毒及疫苗加強劑的重大政策。」 白宮7日也宣布美國疫苗接種計畫達到新的里程碑,那就是全國75%以上的成年人已完成至少一劑疫苗接種。 美國政府上周公布8月就業報告後,拜登曾對外暗示將在本周發表最新疫情對策。拜登當時表示:「Delta變種病毒無疑是8月就業數據不如預期的主因。我知道大家原先預期,而我也期盼8月就業大幅成長。下周我將提出接下來對抗變種病毒的策略,化解大眾的部分疑慮。」

  • 三劑能抗Delta 聯亞申請EUA再審

     UBI/聯亞集團6日宣布,自行開發的COVID-19疫苗UB-612第三劑分析結果,受試者對新冠病毒株及Delta變異株,均產生極高中和抗體效價並優於其他疫苗,將於本周向食藥署提出二期臨床試驗計畫書變更,讓受試者能再施打第三劑,且將呈送新數據申請EUA再審。  聯亞表示,由目前施打第三劑後的初步資料顯示,UB-612疫苗除了有良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由於此疫苗設計特考慮引發優異的T細胞與B細胞的免疫記憶(T-cell and B-cell immune memory)反應,在打第三劑後快速激發打此疫苗受試者產生極高的中和抗體效價高達4,018,比接種二劑後14天的平均效價增加了37倍,血清陽轉率(seroconversion rate)均達100%,達到優質免疫反應,將成為全球防疫上有效控制Delta變異株威脅的領先防禦阻擊手。  另外,UB-612疫苗對Delta變異株、新冠野生型病毒株中和抗體效價相比,僅降低1.7倍;而輝瑞/BioNTech對Delta變異株降低倍數為1.2倍、莫德納降低為3.6倍及高端降低3.4~3.6倍。  聯亞表示,在50位(年齡為18-64歲)第一期試驗受試者在接種二劑後八到十個月再接受第三劑UB-612疫苗施打,免疫反應初步結果顯示在施打第三劑UB-612高劑量(100 mcg)後14天,對新冠原生型病毒株的中和抗體之幾何平均效價(GMT)值達4,018,比接種二劑後14天的平均效價增加37倍,優於其他兩疫苗,而在疫苗安全性與耐受性方面,接種後至今共255至316日,所有受試者均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  此外,就Delta變異株(SARS-CoV-2 Delta variant)中和能力初步結果,顯示在施打第三劑高劑量組UB-612疫苗後14天,對Delta變異株的中和抗體之幾何平均效價值達2,358,遠優於其他疫苗已公布第三劑針對Delta變異株所誘導之中和抗體效價(如輝瑞/BioNTech、莫德納及高端疫苗對Delta變異株之中和抗體力價分別為1,321、1,268及395)。  聯亞表示,將於本周向食藥署提出二期臨床試驗計畫書變更,讓受試者能接種第三劑,且將於近期提送新數據至食藥署申請EUA再審。

  • Delta危機四伏 防疫概念股飆風再起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Delta變種病毒虎視眈眈,防疫概念股再起,毛寶(1732)、美德醫(9103)強勢先鎖在漲停板,康那香(9919)、恆大(1325)漲幅也逼近漲停,成為今日盤面的人氣焦點。 台灣清潔保養防護用品領導品牌毛寶指出,國內外市場競爭激烈、消費者環保健康意識抬頭以及對於產品的品質要求更高等眾多因素,影響總體經營環境加深經營的難度,今年度在產品政策上將持續擴大產能,即時回應市場需求,增加市占率,並開發高附加價值及高品質商品,開發高消費能力客戶群,並且積極開發新興市場,行銷亞洲增加新的通路銷售。 康那香今年度的營運計畫主要為加深相關防疫(護)性產品的開發與高端不織布材料及相關應用產品市場佈局,將擴大集團多角化經營,提升集團整體獲利為首要目標。110年度全集團營運計畫,衛材產品預計銷售數量為7024佰萬片,不織布類各式基布為5.4千噸。 康那香在台灣自有品牌業務營運重點,將致力提高品牌形象及加速推出新功能性產品催促市場需求,專案代工維持基本客戶外也積極開發新客戶及新產品。在大陸地區將以自有品牌運作將以專注高端差異化產品,及積極開拓網路渠道與新媒體通路方式運作,盡快建立品牌知名度,加速業績成長。

  • 《興櫃股》三劑能抗Delta、申請EUA再審?聯亞藥說分明

    【時報-台北電】聯亞藥(6562)代母公司澄清110年9月7日媒體「三劑能抗Delta 聯亞申請EUA再審」之相關報導: (1)受試者於施打第三劑後之中和抗體效價4,018及血清陽轉率100%,為UB-612第一期臨床延伸試驗之期中分析數據,該一期延伸試驗係委由台中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執行,及委由中研院實驗室進行測試所得之試驗數據。 (2)母公司聯亞生技將向食藥署申請第二期臨床延伸試驗,召回二期臨床試驗受試者於施打第一針之後的197天±15天施打第三劑。原二期臨床試驗將繼續執行。 (3)關於母公司聯亞生技開發(股)公司疫苗開發進度,公司依規定代為發佈重大訊息公告。(編輯整理:龍彩霖)

  • 幼兒園群聚確定不是Alpha 陳時中鬆口:Delta可能性很大

    新北幼兒園病毒基因定序明天才出來,受到幼兒園群聚擴大影響, 專家提必須驗血清抗體來釐清感染源,且因為幼兒的家長都是青壯年,若還沒打疫苗,教師團體認為應該讓幼教老師先打第二劑,對此陳時中表示,疫苗接種評估會來進行,他也強調會展開血清抗體調查,釐清感染源,且病毒定序上確定不是Alpha,Delta的可能性很大,傾向是Delta。 中央流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公布國內新增12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8例本土及4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其中,幼兒園新增5例,3名家長,2名幼兒園小朋友,其中一人是幼兒園學童一歲的妹妹,幼兒園群聚累積15人確診。對於Delta變異株是否潛伏社區已久,指揮官陳中表示,Delta若入侵社區傳播力比較強,會跟過去防疫一樣更加小心。 感染科權威黃立民建議,針對師長進行血清抗體檢查,陳時中表示,血清抗體檢驗目前已經展開,針對部份確診者已抽取相關檢驗,待完整時候,再跟大家報告。 陳時中表示,對於血清抗體檢查是有必要的,目前已經抽了七、八個確診者血清,已有初步結果。有的人已經有抗體,有的沒有,比較完整會來報告,至於病毒基因定序上,明天才會比較完整。

  • 美國確診數破4000萬 Delta疫情恐壓垮醫療

    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統計,自COVID-19大流行以來,美國確診總數今天突破4000萬人。Delta變異株引發的第4波疫情正把許多州的醫院系統逼到臨界點。 財經雜誌「富比世」(Forbes)網站報導,時間回到5月下旬的陣亡將士紀念日(Memorial Day),許多人認為這是夏季的非正式開始,當時美國平均每天新增不到2萬5000例,但在今天勞動節前,已升至每天新增16萬例以上。 「今日美國報」(USA Today)今天報導,美國目前每天新增確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人數比去年勞動節週末要高出316%,染疫住院人數比前一年增加158%。 自疫情爆發以來,美國累計有64萬8910人死於COVID-19相關疾病,每日新增染疫死亡人數過去兩週飆升55%,自3月下旬以來,美國首次平均一天增加超過1500人病故。 阿肯色州西北慈善醫院加護病房護理師懷特(Claire White)說:「去年,我們當中大多數人都筋疲力竭,因為情況悲慘、令人沮喪。」「如今情況依然悲慘且令人沮喪,但這原本可以避免。」 根據「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資料庫,Delta變異株疫情橫掃全美,截至昨天已有超過10萬2000名美國人染疫住院。 自2月第一週以來,美國每日平均新增染疫住院人數首度超過10萬人,令全美各地過去18個月以來因疫情衝擊而筋疲力竭的醫療院所再次不堪負荷。 愛達荷州州長李特(Brad Little)表示,整個州有將近400張成人加護病房病床,如今只剩4床可用。 他說:「我們已危險地逼近啟動州級標準的醫療危機。」「從根本來看,必須有人決定誰能接受治療、誰不行。」 阿肯色州州長布朗(Kate Brown)上月中旬表示,全州只剩8張加護病房病床,她將部署多達1500名國民兵來支援前線醫護。 俄勒岡州衛生局上週末說,638張病床中只能開放50張。根據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HHS)最新統計,全美住院病床有高達75%以上已投入使用。 7月下旬美國每天接種的疫苗劑量探底降至約50萬劑,目前平均每天接種約95萬劑,但仍有47%美國人未完全接種,使得Delta變異株得以傳播。 拜登政府計劃在9月下旬開始施打疫苗追加劑。不過白宮首席防疫顧問佛奇(Anthony Fauci)昨天表示,「可以想見」只有輝瑞疫苗能在本月20日前取得批准,莫德納(Moderna)疫苗可能「頂多再推遲幾週」。 美聯社報導,這場疫情已導致護理師流失危機,迫使許多醫院必須大幅提高薪資把人留住。 密西西比大學醫學中心急診部門主管摩理阿里迪(Risa Moriarity)說:「為那些沒有照顧好自己和周遭人所付出的努力,在忙完一天後下班,換來了身心俱疲。」(譯者:陳怡君/核稿:劉文瑜)1100907

  • AZ疫苗研發者悲情預告 Delta病毒使全球「不可能」實現群體免疫

    全球對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日子已超過一年半,疫情下的艱困日常還有防疫疲勞,都讓人迫切關注疫情止息的線索。其中「群體免疫」是不少人的盼望,也是大多數國家努力的目標。但AZ(AstraZeneca)疫苗研發者竟然在日前受訪時大潑冷水,直言Delta病毒株的出現讓全球「不可能」實現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真是比悲傷更悲傷的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群體免疫是一種對傳染病的間接保護。當人群透過接種疫苗或者因為曾罹患該疾病而有免疫力,就會形成。針對當前全球正在對抗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世衛也支持透過接種疫苗來實現群體免疫的願景,而非放任疾病在部分人群中蔓延,造成不必要的染病或死亡。 《自然》(Nature)期刊一篇研究指出,大多數傳染病的群體免疫門檻落在60%~70%之間。若你曾關注過台灣或其他國家宣告的群體免疫門檻,或許都差不多。但是牛津大學疫苗研究小組負責人,同時也是AZ疫苗研發者之一的Sir Andrew Pollard日前受訪時指出,Delta變種病毒的出現,已使得人類不可能達到COVID-19群體免疫。 為什麼新冠肺炎群體免疫的終極目標無法實現?Pollard博士指出,是因為已證實Delta病毒株能感染完整接種疫苗者。換言之,完整接種疫苗僅能減緩疾病的傳播效率,無法完全阻隔病毒。 Delta病毒使得COVID-19無法像麻疹一樣,只要有95%人口接種疫苗,就可防止病毒傳播。Delta病毒會讓已接種疫苗者也成為目標,也就是讓未接種疫苗者總有一天會受到感染,無法實現群體免疫的願景;除此之外,Pollard博士指出,目前人類缺乏可完全阻隔COVID-19疫情的技術。 雖然完整接種後仍有突破性感染的風險,但並不代表疫苗無效。因為完整接種疫苗在感染Delta病毒後的症狀明顯減輕,大多數都是輕症,僅有極為少數的人住院或是死亡。在美國,絕大多數染疫住院者都是未接種疫苗的人,而完整接種的人住院比例僅有0.1%~5%,死亡率僅0.2%~0.6%。 正是因為新冠病毒突變速度非常快,Pollard博士提醒下一個變種病毒的傳染力可能比Delta更高。因此思考與COVID-19共存的方式,還有加緊研發COVID-19療法更刻不容緩。因為接種疫苗對於部分免疫力低下的人來說效果不高,產生的保護力較低,因此數年內可能仍有不少人染疫後會轉變為重症,需要即時且有效地的治療。 面對Delta病毒來襲的新一波疫情,不少國家包含以色列、美國、英國等都宣布追加施打第三劑的計畫。對此,Pollard博士認為與其在這些高疫苗施打率的國家衝刺第三劑,不如給其他國家使用,讓沒有完整接種的民眾可以取得免疫力。 Pollard博士表示,接種第三劑是應該在完整接種者的住院率、死亡率不斷攀升的情況下才需要討論的議題。從現有數據來看,沒有必要施打第三劑。 對於當前Delta病毒導致的「突破性感染」頻傳,讓人們不禁猜測難道疫苗沒有效果?對此,他表示雖然施打疫苗後的保護力會隨著時間下降,但是人體的免疫系統還是會記得病毒,帶來一定的保護力;而且因突破性感染的重症比例仍舊偏低,目前不需要太過驚慌。

  • 3個月連3降 外資看壞美經濟前景 陸進出口數據強彈

    美國上周五(3日)公布的非農報告爆冷,新增僅有23.5萬人,遠不及市場預估的73.3萬,失業率略從5.4%降至5.2%,評估為Delta變種病毒疫情導致第一線工作崗位人員受到新的管制措施衝擊,對此,高盛在不到3個月時間,第三度調降美國今年GDP成長率。 綜合外媒報導,高盛經濟學家 Ronnie Walker 在周一發給客戶的報告指出,預期美國2021年經濟成長率為5.7%,再度低於8 月公布的6%。評估疲弱的增長將延續到2022年,高盛將2022年的GDP增速預期,從之前的4.5%上調至4.6%。Ronnie Walker表示,主要是Delta變種病毒疫情影響、財政支持減弱,以及經濟從製造業轉向至服務業循環,美國消費者將減少支出,並補充供應鏈斷鏈也影響庫存回補速度。 Ronnie Walker表示,未來實現強勁消費增長的障礙比預期還多,包括Delta變種病毒疫情對於2021年第三季經濟復甦造成壓力,對於財政刺激退場、服務業復甦放緩等,都是中期前景下修的因素。高盛將2021年底的失業率預期從此前的4.1%上調至4.2%。 高盛還大幅調升通膨預期,包括汽車、電子產品、食品服務價格將進一步走高,今年底的美國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將年增3.75%,但在明年會回落至2%。 大陸海關總署周二公布8月進出口數據,以美元計價,進出口數據5303 億美元,年增 28.8%,出口額2943.2 億美元,年增 25.6%,較前值上揚,進口 2359.8 億美元,年增 33.1%,也較前值增加,表現也優於市場預期,貿易順差 583.4 億美元。 大陸對東協、歐盟和美國等主要貿易夥伴進出口均成長,其中美國為大陸第三大貿易夥伴,陸美貿易總額為3.05 兆元人民幣,年增 25.8%,占比 12.3%。

  • 不能單靠疫苗 星專家籲注意Delta變異株3特性

    新加坡疫苗覆蓋率已超過8成,近期本土案例仍不斷上升。專家分析,對抗Delta變異株不能單靠疫苗。此變種病毒特徵包括確診者釋放的病毒量更大、更容易傳染給他人及潛伏期較短。 新加坡自8月中旬逐步放寬防疫措施以來,本土確診案例數不斷上升,這些新增病例大多為感染Delta變異株所導致。衛生部昨天表示,過去一週的社區案例從先前的723例增至1325例,多了約一倍。 「海峽時報」(The Straits Times)今天報導,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NCID)主任梁玉心受訪時表示,「若我在2020年做足100%,那我今年需要做到200%」,因為這是對抗Delta變異株所需努力的程度。 「我們不能單靠疫苗」,她強調,這也就代表,儘管已經接種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還是必須把口罩戴好、保持手部清潔及保持謹慎的防疫心態。 國家傳染病中心今年收治了1100名COVID-19確診者,其中99.6%感染了Delta變異株。梁玉心指出,Delta變異株有3個特性導致比先前出現的病毒株傳染力更強。 這包括感染者釋放的病毒量更大;國際研究也顯示,Delta變異株較能附著在人體的上呼吸道,使其更容易傳染給他人。另外,Delta變異株潛伏期較短,大概3到5天左右,這意味著可能更快傳染給其他人。 她說,若這波疫情沒被控制下來,新加坡的確診病例數可能會急遽上升。 另外,梁玉心等傳染病專家也齊聲呼籲民眾,即使已完成接種,防疫也不能鬆懈。 人口約570萬的新加坡自去年底啟動全國COVID-19疫苗接種計畫,據衛生部統計,截至5日,星國81%人口已完成疫苗接種,83%至少接種一劑。 隨著疫苗覆蓋率提高,新加坡正轉為「與病毒共存」的防疫策略,關注重點為重症及死亡人數。 不過,有鑒於近期確診病例激增,為減緩病毒傳播速度,爭取時間為尚未接種者施打疫苗及為年長者追加施打第3劑,星國衛生部昨天宣布一系列新措施,包括推行更廣泛的檢測、強制更多行業實施定期檢測、鼓勵民眾減少非必要的社交活動等,以避免病例快速增加,確保醫療量能足以應付。 新加坡已連續15天新增本土案例都破百例,其中3天更超過200例;近期增加的病例大多與商場、移工宿舍及多個公車轉運站出現的大型感染群有關。 在確診人數不斷上升之際,新加坡目前重症人數仍保持穩定,衛生部昨天表示,有21名重症患者需要輸氧治療,6名患者收治於加護病房。 衛生部今天通報,初步確認新增328起本土案例、另有4起境外移入。全國累計6萬9233人確診,目前病故人數維持55人。

  • 施打第三劑能抗Delta變異株 聯亞生技將提臨床試驗計劃書變更、申請EUA再審

    UBI/聯亞集團6日宣布,自行開發的COVID-19疫苗UB-612第三劑分析結果,受試者對武漢病毒株及Delta變異株,均產生極高中和抗體效價並優於其他疫苗,將於本週向食藥署提出二期臨床試驗計劃書變更,讓受試者能再施打第三劑,且將呈送新數據申請EUA再審。 聯亞表示,由目前施打第三劑後的初步資料顯示,UB-612疫苗除了有良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由於此疫苗設計特考慮引發優異的T細胞與B細胞的免疫記憶(T-cell and B-cell immune memory)反應,在打第三劑後快速激發打此疫苗受試者產生極高的中和抗體效價高達4,018,比接種二劑後14天的平均效價增加了37倍,血清陽轉率(seroconversion rate)均達100%,達到優質免疫反應,將成為全球防疫上有效控制Delta變異株威脅的領先防禦阻擊手。 另外,UB-612疫苗對Delta變異株、武漢野生型病毒株中和抗體效價相比,僅降低1.7倍;而輝瑞/BioNTech 對Delta變異株降低倍數為1.2倍、莫德納降低為3.6倍及高端降低3.4-3.6倍。 聯亞表示,在50位(年齡為18-64歲)第一期試驗受試者在接種二劑後八到十個月後再接受第三劑UB-612疫苗施打。免疫反應初步結果顯示:在施打第三劑UB-612高劑量(100 mcg)後14天,對武漢原生型病毒株的中和抗體之幾何平均效價(GMT)值達4,018,比接種二劑後14天的平均效價增加了37倍,血清陽轉率均達100%,優於其他兩疫苗,而在疫苗安全性與耐受性方面,接種後至今共計255至316日,所有受試者均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 此外,就Delta變異株(SARS-CoV-2 Delta variant)中和能力初步結果,顯示在施打第三劑高劑量組UB-612疫苗後14天,對Delta變異株的中和抗體之幾何平均效價值達2,358,遠優於其他疫苗已公布第三劑針對Delta變異株所誘導之中和抗體效價(如輝瑞/BioNTech、莫德納及高端疫苗對Delta變異株之中和抗體力價分別為1,321、1,268及395)。 聯亞表示,將於本週向食藥署提出二期臨床試驗計劃書變更,讓受試者能接種第三劑,且將於近期提送新數據至食藥署申請EUA再審。 此外,聯亞也感謝臨床試驗者的鼎力支持、中研院生醫所P3實驗室團隊協助UB-612疫苗中和抗體檢測,以及食藥署/CDE的法規指導。

  • Delta警報未除 立委籲10月發五倍券宜慎思

     長榮航空3名機師出現「突破性感染」,其中一名機師的孩子也確診,恐成為Delta病毒入侵台灣破口;對於行政院規畫10月推出五倍券等振興措施,民眾黨立委高虹安昨日呼籲,振興券鼓勵消費前提是,國內疫情達到穩定控制,且疫苗施打率達到群體保護,如今疫情出現變化,對於大幅度振興經濟恐造成疫情破口,政府必須要衡量輕重。  高虹安指出,政府防疫紓困振興有一定的順序跟重要性,例如8400億元紓困振興特別預算,先用於防疫再來是紓困,當疫情控制及疫苗覆蓋率到一個階段,再進行振興階段,現在疑似Delta病毒入侵台灣爆發疫情,行政院應該思考是否在10月按照規畫推出振興措施。  高虹安說,啟動振興措施鼓勵消費,前提是國內疫情達到控制程度,像是疫苗施覆蓋率至今未達5成,若啟動大幅度振興經濟,可能有疫情破口造成危害,政府還是要權衡輕重。  惟對此,行政院長蘇貞昌4日南下屏東視察「屏東高鐵特定區預定地」時,針對各界關心五倍券能否在國慶連假前上路使用,以及民眾能否在10月7日拿到一事,回應道,中央希望等疫情穩定下來後,五倍券就順勢推出,目前相關作業正如火如荼進行中,完成後會向大家報告。  此外,面對疫情重創地方經濟,雲林縣麥寮鄉公所與鄉代會3日提案全鄉每人發放3000元振興金,獲11名代表全數通過,麥寮鄉長蔡長昆4日表示,截至8月,全鄉約4萬8048人,將編列約1.4億元,配合中央振興五倍券,讓鄉民1次買個夠。蔡長昆表示,目前規畫內容為2021年8月31日前設籍麥寮鄉者,每人皆可領取3000元振興金,由於台塑六輕設於鄉內中興村,需繳納房屋稅、地價稅等地方稅,因此麥寮鄉公所每年自有財源約3、4億元,評估發放1.4億元振興金應沒有問題,計畫待雲林縣政府通過後,擇日實施。

  • Delta恐生破口 桃竹強化二級

     因機師「突破性」確診、且在桃園就讀高中的兒子也因此染疫,指揮中心因憂心是Delta病毒入侵,除啟動該校防疫機制外,並針對桃園市,宣佈自即日起至9月9日進行強化二級疫情警戒相關措施。  衛福部長陳時中3日指出,第一個觀察期7天,先看7天初步採檢的情況,再做滾動式檢討。  此外,日本將追加援贈AZ疫苗給予泰國、越南及台灣,共計44萬劑,預計9月上旬送達,這次援助疫苗主要是要給予在台日本人造冊施打。  全國二級警戒,陳時中日前已宣布9月7日之後沒有降級打算,而桃園市則因機師在「突破性染疫(完整接種2劑疫苗,且滿14天)」、且其子也染疫,因此針對桃園市強化防疫警戒措施,並未擴及其他縣市。  但是,新竹市長林智堅表示,秉持區域聯防,竹市同步即日起至9日強化2級疫情警戒。新北市長侯友宜也表示,新北市與桃園市為共同生活圈,將強化滾動式檢討,並宣布「全面備戰」。  台北市長柯文哲則認為,從去年到現在早就訂好規則,按實際狀況去調整就可以。  指運中心提出的「強化措施」主要有三,一是,在集會活動的人數上限,由現行室內80人縮減為50人,室外則由現行300人限縮為100人,二是,賣場與超市加強人流管制。三是,醫院及長照機構除例外情形,停止開放探病及探視。  陳時中同時宣佈,因已有3起機組員「突破性染疫」,為防Delta入侵,原訂9月15日起才要實施的加強機組員管理規範,也就是要求長程航班返台必須7+7、5+9,並加強採檢措施,改為即日起上路。  指揮中心指出,染疫的機師2日在飛行前進行例行篩檢呈陽性反應,學生和家人也因此進行PCR採檢發現機師與子都染疫。  陳時中指出,由於憂心是Delta病毒株,因此相對慎重處理,除針對機師子就讀的學校進行全面PCR檢測外,並依防疫規定停課14天至9月16日外,同班同學、學生家長以及跨班同學都需集中檢役14天。  而3日新增2例本土確診、4例境外移入,無死亡案例。

  • 外匯探搜-澳幣遭超賣 大幅下跌後現轉機

     自6月中旬之後,澳幣兌美元匯率已經大幅走弱。在6月中旬舉行的美國聯準會利率會議中,聯準會的總體立場被市場解讀為偏鷹派,提前緊縮的預期和立場的轉向使得市場開始大規模平倉美元空頭部位。不僅是對於更強勁的美元,澳幣相對於所有其他貨幣,已被全面拋售。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澳洲儲備銀行(RBA)可能推遲本來從9月分開始的縮減購債計畫,原因是新一波的Delta變種病毒疫情再起,導致澳洲各大主要城市重新封鎖;其二,中國政府持續監管與整頓產業,使得亞洲股市受到多重利空夾擊而下跌,以及中國政府對不斷飆升的大宗商品價格採取行動以抑制工業金屬價格,也為澳幣帶來壓力。  空頭部位 G10貨幣中最重  然而,澳幣兌美元的匯價在技術上已呈現超賣。近幾個月來,澳幣的部位分析則變得更加悲觀,澳幣的空頭部位在G10貨幣當中占比最重,而市場對於澳幣的負面情緒反應則來自各種不同的投資者類型,市場在澳幣價格上面已消化過多的負面消息。  在貨幣政策方面,接近最大限度的政策支持使得澳洲儲備銀行將難以在9月的利率會議上發出更加鴿派的訊息。隨著失業率在7月下降到4.6%,勞動力市場持續好轉,澳洲儲備銀行持續強調,工資增長加快才能呼應先前所重申2023年起可能加息的立場,而目前顯示加息的障礙仍然很高。  澳幣兌美元從最近的0.7100低點附近反彈,短短幾天內,9月2日快速攀升到0.7437。近期中國經濟數據普遍表現疲軟,提高了市場對政策持續保持寬鬆的預期,而這也將使得中國總體的信貸脈衝(以信貸增量占GDP比重計算)在進入今年第四季時可望觸底反彈。  陸將鬆綁 大宗商品利多  此外,有消息稱,在中國嚴格控管新一波Delta變種病毒疫情之下,已經實現了零新增確診案例,接下來將有可能進一步鬆綁阻礙經濟活動的封鎖限制,而這些也都是之後對大宗商品價格的利好消息。  有鑑於澳洲的新冠疫苗接種率持續提升,澳洲總理莫里森日前接受訪問時提到,接下來需要把抗疫焦點轉移到住院率而不是確診數字,當符合資格者的疫苗接種率達到七至八成,就會逐步放寬抗疫限制,表明澳洲幾乎不可能回到沒有確診個案的「清零」狀態,也認為民眾不能永遠生活在封城限制之中。  隨著大眾對Delta變種病毒疫情變數影響的擔憂緩解,市場的風險偏好相對持續改善當中,而此背景也是在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近期發布關於美國藥廠輝瑞(Pfizer)和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合作推出的COVID-19疫苗得到正式藥證批准的消息確定後,意味著公眾可以對這支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製造品質充滿信心,也增強日後投資者對於大宗商品市場的信心。  根據法國巴黎銀行財富管理的中期公平價值模型,澳幣兌美元匯價目前看起來相對便宜。此外,澳洲的經常帳戶赤字自2019年以來已轉為盈餘。針對澳幣兌美元的匯價,法國巴黎銀行財富管理對其12個月的目標預測值是0.7600。

  • 台灣權王-凱基證券 三題材點火 中小型股醞釀上攻

     Delta病毐來勢洶洶、持續擴散,對歐美中及東南亞國家造成負面影響,美國因此病毐ICU重症人數,已逼近今年初高峰,相較其他歐洲先進國家更形嚴重,主要是自4月後,美國疫苗施打率未進一步拉升,亞洲新興國家的問題則是疫苗始終不足。  影響所及,美國PMI數據已顯著走低,歐元區及英國略見下滑,中國大陸8月官方製造業PMI和非製造業PMI數據,更雙雙降至18個月新低。市場需求動能不足,影響復甦步伐,將加重各國經濟成長放緩的壓力。  誠然,Delta已是全球經濟復甦的最大變數,但各國對抗疫情的手段,也已較以往有信心,預期對許多國家的經濟影響程度雖會加大,但不致於扭轉全球景氣復甦的方向。  有趣的是,市場的反應,反而是壞消息就是好消息,Delta病毐對經濟造成不利影響,可能導致美國聯準會(Fed)量化寬鬆(QE)退場時程延後。  而Fed主席鮑爾在Jackson Hole的演講,也清楚強調QE退場及升息,兩者沒有一定的時間銜接性,將兩者脫鉤,用意是避免市場產生恐慌,而在鮑爾談話之後,市場也以大漲回應,顯示QE退場一事,對股市的影響已暫告一段落。  QE不確定因素去除後,離2023年升息時間尚遠,台股最大的陰影消失,且在台積電調漲代工價格後,股價打底結束,重回上升軌道,預期資金有望從權值股向外擴散,將有利台股的多頭架構。  惟台股8月從大跌到反彈,指數重回季線17,380點之上,也進入上檔重重套牢區,有待時間消化解套賣壓。而當沖警示新制上路後,造成貨櫃三雄當沖退潮,大盤成交量量能萎縮,市場觀望氣氛濃厚,預期指數將進入橫向整理。  短線上題材關注三大議題,分別是投信季底作帳、蘋果新品上市及振興券發放,中小型股、蘋概股及內需相關概念,有機會因相關題材發酵而發動攻勢。  此外,半導體漲價循環趨勢不變,晶圓三雄後勢依然看好,IC設計兩大次族群包括高速傳輸及IP相關等,較有可能轉嫁成本者,也被看好,而疫後各國政府大舉投入財政支出,投資基礎建設,以提振經濟,使鋼市需求旺盛,鋼鐵股等政策看好股,亦是可以留意的族群。

  • 抗Delta數據將出爐 聯亞藥漲逾6%

    聯亞疫苗抗Delta變種病毒數據即將出爐,聯亞生技旗下聯亞藥今(3日)股價開低走高,早盤一度來到125元,漲幅6.6%。 國產疫苗廠商聯亞疫苗沒有通過食藥署緊急使用授權審查,專訪,她表示聯亞疫苗第三劑,對抗Delta病毒的數據明日就會出來,接著就能交出資料再申請重審。 聯亞生技董事長王長怡2日接受專訪時表示,聯亞疫苗第三劑對抗Delta病毒的數據3日就會出來,將會集齊所有數據,送交食藥署申請EUA重審。 聯亞藥股價開盤下跌0.22元,以117元開出,一度回跌至116元,隨即往上走揚,早盤股價來到125元,上漲7.78元,漲幅6.6%。 高端疫苗自8月23日開打以來,接種人次從第1天的16萬多人,驟降到1日只剩536人,高端開盤上漲1.5元,以282.5元開出,目前在平盤上下285元至278元之間震盪,漲跌幅都約1%,大股東基亞、云辰股價開高走高,漲幅約1%。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