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去年全球股災,台股去年1月從萬八高點一路下探至10月的萬二低點,今年疫情遠離加上多國央行升息腳步有旺暫緩,台股加權指數重返上升軌道,至今已回到萬六水平;截至撰稿,小漲0.66%至16265.81點。有網友好奇,「台股算是進入牛市了嗎?」結果,有網友吐槽,「都漲回4000點了,妳還不信」,至於牛市會持續多久,鍵盤股神也給了答案。 有網友在Dcard上以「台股算是進入牛市了嗎?」為題發問;原Po表示,「最近台股漲上萬六,從去年10月低點到現在已經漲了快30%,算是進入技術上的牛市了,但以總經的角度來看,又好像不算,因為還有許多不確定因素,高利率、經濟衰退等等」;她疑惑,現在「有可能只是回彈?」並詢問網友,「好奇大家認為現在的台股已經進入牛市了嗎?」 不少網友表示,「行情總在懷疑中成長」、「半信半疑中成長,全面樂觀中毀滅」、「已經漲三十%了才覺得是牛市嗎」、「漲3000點才在問不知道要怎麼回答你」、「都漲回4000點了,妳還不信,我建議妳等萬9創高後,才能確定真牛市」。 此外,有網友認為,「現在牛市暖身準備明年大選前開心鬥牛秀,現在買票進場卡位卡好,明年底前很牛很牛」、「只能說…高點不再是高點..跌也跌不下去,外資重新吸籌碼,會重啟一波新高,我是這麼認同的」。 不過,也有較謹慎的人認為,「國安基金進場的時侯,你不進場,現在才要進,不會太慢嗎?」「散戶都進去就要跌了」「有人開始討論是不是牛市了代表是時候又該下去了」。
國泰永續高息ETF(00878)不負存股族眾望,17日除息後不到3天就完成填息,打臉「左手換右手」的酸言酸語。不過,有網友表示,目前持有00878獲利逾5%,他想知道,先落袋為安等回檔再買進的操作是否可行。網友認為,雖然入袋為安是好事,但買00878就是要領息,如要賺價差,就會挑別檔;另有網友建議,可小賣部分但一定要留倉。 00878於17日除息,19日盤中就填息完成,超過102萬股民真正領到除息紅包,股息預計下月12日入帳。截至發稿時間,00878在平盤與小漲0.06%間微幅震盪,股價介於18.02至18.03元,交易量約38,400多張。 隨著填息完成,部分股民領息達陣,眼見股價水漲船高,不禁萌生先獲利了結的想法。有小資股民在論壇Dcard以「00878除息後該賣嗎?」為題向網友請益;原Po表示,「投入成本大約11萬,昨日除息完下個月配息大約可領1,800塊左右,目前獲利5點多%賣掉的話可以賺6,000多塊」,他想知道,「是不是現在賣了先賺這波之後等價格下去再回購?不知道這樣的操作會不會有什麼問題」。 不少同好回應,「阿如果你賣掉他一路填息上去不就不用買了」、「我的00878獲利21萬都沒賣、我會放著繼續領息」、「72張,獲利9.2%都沒賣,照舊定期定額買」、「我是不賣,買878就是領息,要價差找別支」、「你買00878到底是為了賺價差還是領股息啊? 如果你的目的是領股息,那幹嘛賣? 如果你的目的只是因為要賺價差,那我沒意見,只是賺價差怎麼跑來買這個」。 也有人建議,「手癢就賣個幾張當零用錢啊!我也是手癢就賣」、「賣1/3、1/2,一定要留倉」、「我是覺得萬一一直漲上去或是維持在這個價格,你就無法減低價格,當你發現的時候,你在買回去,被賺走兩次手續費了!雖然入袋為安是好事!不過要看長遠一點比較好」。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一名女網友分享,哥哥即將結婚,女方媽媽原說「我們不是賣女兒」,卻開口討36萬元聘金;女方和女方媽媽吃素,竟要求婚宴所有人比照辦理,被拒絕後改成主桌吃素。原PO發文討拍,引來網友熱議。 她在匿名論壇「Dcard」表示,哥哥準備結婚,雙方家長已見過面,決定婚宴由雙方合請,但新娘、新娘媽媽吃素,要求整場都得吃素,協調後改成「主桌整桌吃素」。原PO傻眼,「到底為什麼,主桌另外8人要陪妳們一起吃素」。 另外,未來親家母開出36萬元聘金(大聘+小聘)不含餅錢,還要2兩黃金,氣得原PO繼續虧,「沒有要賣女兒,結果好意思要50萬?妳女兒是不差,但身價也沒那麼高吧」。 「我有需要跟我哥或我爸媽說什麼嗎?要怎麼講啊?女方家吃相太難看了吧」,原PO把文分享後,引來網友吐槽,「看完全文只覺得干妳什麼事?又不是妳要嫁,意見那麼多,你爸媽和你哥都沒講話了」、「爸媽跟哥哥都OK,妳只要出席的話,我勸妳好好消化自己情緒」。
高人氣的ETF國泰永續高息(00878)將於明(17)日除息,為了搶領除息紅包,上周單周新增股東人數就增加超過1.4萬人,股東總人數直逼102萬5千人;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是以領股息為目標,有一名網友在網上提問,現在持有00878報酬率達9%,是要等配息還是賣掉?儘管有些人認為00878賺價差並不合適,但仍有人認為,先落袋為安,再決定要換檔還是重新建倉。 隨著除息日越來越近,大多數股民是伺機上車,想賺一波除息紅包,不過論壇Dcard上有一名網友以「878該不該賣掉?」為題向網友請益,他好奇,「請問大家,報酬率9%多,是要等配息?還是賣掉改買6208?」 認為不該賣的網友表示,「安安韭菜,當初買878就是想賺價差嗎?」、「看到一堆人叫他賣,這我就放心了,果然8成的人都在賠錢是真的」、「買ETF做價差...」、「當然是領息領到0成本,之後的配息跟價差都是白嫖」、「滿贊同的,存股堅持幾年其實很快成本就越來越低了,越年輕開始越有感」。 不過,更多人認為,「現在不賣,難道賠了才要賣」、「想做價差就直接賣掉,不用想那麼多」、「先入袋為安啊,看要換其他標的還是重新建倉至少已經先賺起來了不怕他跌」、「10%已賣,再觀察一下低點再買,現在在整盤了」、「現賣現賺」。 另外,有人反嗆認為原Po不該賣的網友表示,「什麼韭菜不韭菜的哈哈,賺也是韭菜不賺也是韭菜,你就最厲害。會賺錢就是好標的。難道878有規定不能賣?你就不要賣,等快下市在賣」。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一名女網友從小就聽媽媽每天哭窮,家裡電話費、學校繳費單都是拖到最後才繳,想買東西爸媽也都互踢皮球不給錢,導致她越來越不敢向家裡要錢,但上高中後,家裡突然開始買房,還越換越大間,零貸款買下3千萬的透天,才知原來家裡根本不窮,非常傻眼。 原PO在Dcard發文,雖然從幼稚園到國小都是讀雙語學校,一學期學費6萬,但她一直覺得家裡很窮,開口要錢買必需品,爸媽就互踢皮球不給錢,吃的用的穿的媽媽都不讓她買,只有過年能買一兩件新衣服,壓歲錢也只有600元,還常接到電話費催繳通知,學校發繳費單媽媽也哭窮說沒錢,拖到最後才繳,還不時看到爸媽因為錢吵架。 然而原PO上高中後,家裡突然買一間800萬的房子,嚇傻問媽媽「家裡不是窮得要命嗎?」媽媽只回說新環境比較好,但買房後每個月要繳2萬多的房貸、4千元管理費,媽媽又更常哭窮,原PO只好求媽媽快點賣掉,結果兩年後賣了,又買一間更大的3000萬透天。 後來輾轉得知,原來家裡根本不窮,每個月做生意有10幾萬收入,以及土地收租,手頭上的現金更可觀,3000萬的透天是在沒有貸款的情況下買的。可是媽媽還是整天喊沒錢,導致她總是在看家人的臉色,越來越害怕花錢,只要有支出就會非常不安。 文章PO出後,網友紛紛留言:「有種有錢人是省出來的」、「看起來妳父母對金錢有嚴重的焦慮,有些人花比平常多十塊都覺得自己快窮困潦倒了」;但也有人猜測,「有可能以前做生意初期比較辛苦?不然就只剩下裝窮讓小孩體驗吃苦」、「搞不好你家以前真的窮,只是在教育上不會省而已」。
自從存股成為投資顯學,「無腦存」就成為了投資宗旨,然而,許多存股族不只無腦存,還可能是「無腦買」。有網友好奇發問,「選股邏輯真的這麼重要嗎?大家都這麼認真去看公開說明書喔?」;有不少網友坦言,「我就爛+1」,並認為,就是不會選股才買ETF;不過也有網友用買車比喻,認為有些人不看說明書,買了才來臭。 目前台股高息ETF超過10檔,儘管先前有投資部落客表示,台股ETF中的優質企業就那些,專注選1檔保持紀律,定期定額存股即可;但今年金融股配息令人失望,不免讓人再次思考,是否要注重選股邏輯,甚至購買前查閱一下說明書。日前,就有網友在論壇Dcard上以「大家真的這麼在意選股邏輯嗎?」為題向網友請益;原Po好奇,「高股息ETF一直蠻多人在討論選股邏輯,以00900、00878、0056來講最後大家不是都看殖利率嗎?那選股邏輯真的這麼重要嗎?大家都這麼認真去看公開說明書喔?」 不少存股族承認,「我就爛+1,指數ETF 富邦的006208跟元大0050,我最後選內扣低的6208」、「不在意,無腦006208大盤ETF,功課做多了會在意ETF的內扣費」、「就是不會選股才去買ETF,結果現在糾結ETF的選股邏輯?你是在哈囉?」。 認為選股邏輯有差的網友認為,「差蠻多的吧!看看去年跟今年,00878 vs 0056績效差不少呢,但是還是得說,長期來看,很難有特定選股邏輯,能夠穩定打贏指數型ETF,要找到這樣的邏輯,而且有好眼光能夠選對,也是需要下非常大的功夫的,那不如來搞主動投資,所以我就爛,挑指數型+內扣低就好了」、「可見以878和900選股邏輯來說,如果湊不滿檔數就是把過去配息紀錄還不錯的開發金納入,結果這次開發金翻車,00878還有平準金撐,00900就看八月,靠台股配息旺季來拉,但說真的啦!高股息領息迷思,買大盤ETF 006208(0050),就夠了」。 值得注意的是,有網友用買車做比喻表示,「你這問題不就跟汽車使用說明書一樣,會看的就會看,不會看的車賣了說明書還是新的」;對於這名網友的回覆,原Po稱讚,「買之前沒去了解,買之後也不看說明書,再來臭車爛,神比喻」。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今(10)日公布4月自結合併營收1,479億元,月增1.71%,為同期次高紀錄;不過,儘管營收回神,但疫情期間人人稱羨的高分紅卻一去不復返。有一名在台積電任職的網友談到今年第一季分紅表示,收到一封公司信顯示,分紅應該會大砍40%。不少人並不感到意外,且有個1族群會崩潰,這讓網友感嘆,「過去的光環回不去了」。 據《工商時報》報導,台積電今年4月自結合併營收為1,479億元,儘管較去年同期1725.61億元減少14.29%,但已比3月1454.08億元增加1.71%,改寫同期次高紀錄;此外,累計前4個月合併營收6565.33億元,雖然比去年同期6636.37億元下滑1.07%,但亦續創同期次高。 雖然營收回神,但談到台積電分紅,有部分員工卻感到失望。有在台積電任職的網友在論壇Dcard上以「台積第一季分紅」為題表示,「今天公司發信直接明講會比前幾季來的少,部門準備要領第一次的新人應該直接崩潰吧,幾年來第一次這樣說到,預估比上季應該砍40%,大家覺得呢,要回歸超常態了」。 雖然有少部分人表示,「在GG真的沒看過這個mail」,這是台積電第一次透過信件言明分紅會減少;但從大多數的回覆來看,台積電要砍分紅並不意外,「稅後盈餘比上季少30%,不意外呀!只是這次有發信提醒,打個預防針,可能是怕員工又在網路上靠北,跟去年第一季比,落差感才不會那麼重」、「直接看財報就知道減幅多少了,還要人家mail提醒哦」。 有人預期,「結構調薪後,分紅比例會降更低」、「難怪老闆直接說少分紅,加底薪了。眼光真的看得很遠」;有一名女網友分享,「當初HR說年薪多高多高把我騙進去,結果第一次領就先被砍半,哭啊」;更有人感嘆,「過去的光環回不去了」。
受到近90萬股東支持的開發金(2883)上周宣布不發股票股利,導致股民8日紛紛賣股洩憤,開盤後一度跌近5%。對此,有網友在網上探討存股買金融股的意義,原Po認為,談到開發金,「有人說今年不配,不代表明年不會配?」但這不是肯定句,如果單純論開發金,真的滿慘的。網友見狀則回應,原本開發台新在選,公布股利根本兩樣情,趕快賣。 開發金公布0股利的消息後,引起存股族股東的反彈,紛紛賣股表達失望的心情,有網友在Dcard股市版上以「開發金不配息,對於存股意義」為題分享他的感想。 原Po表示,「存股不外乎就是追求每年穩定配息,反思開發金不配息,又不能做價差,這時說真的存股常說存股是沒在看價格的,『有人說今年不配,不代表明年不會配息?』,我覺得有瑕疵的,畢竟這不是肯定句,當然存ETF也是會有配不好的情形,ex:00900;但選一個選股邏輯好點的ex:00878、00713…都不至於配的很不好」;原Po認為,「就單單如果單純存開發金,不就代表今年沒有股息收入,說真的蠻慘的」。 有網友認同表示,「壽險型金控本就不適合長期存股領息,一堆人都覺得金控不會倒,就無腦存」、「本來開發台新在選,後來上個月先買了一張開發,剛好昨天前天公布股利⋯根本兩樣情,趕快賣」、「原來開發金可以存股喔?我還以為是為了紀念品」。 不過,也有網友認為,「我個人覺得不發股利,並不是什麼壞事(有買美股的都知道,有些幾乎不配息)」,該名網友表示,「如果他們能把賺來的錢,進行有系統的經營,帶給股東更多的資本利得,這樣何樂而不為(除非經營績效很差的那就另當別論),如果你只是因為不發股利就這樣的話,那你大可換其他的標」;也有人質疑,「想要穩定,那去存那些小銀行、小金融股幹嘛?阿不就貪那可能多一點的股利?追求穩定又去存開發金、新光金或台企銀這種真的是問號。我就問民銀、公股最強的中信、兆豐最穩定,為啥不存?」。 在眾多留言中,有網友建議,「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買ETF就是分散風險,高股息ETF裡面,00878的選股邏輯算是最均衡分布,所以會相對穩定抗波動,穩定對想做價差的人來說可能不是好事,但對於想長期存股、固定領息的人來說878是最適合的標的」。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3月間榮登國民ETF寶座,昨日公告第二季配息2.7元,外界預期,將再現第一季配息前的00878搶購潮。有網友好奇,除了左手換右手,受金融股影響,下季配息收入會銳減,還要等填息才算數,00878真的好?不少人認為,小資小白還是要趁年輕選有成長性的標的;此外,順應趨勢,群益台灣ESG低碳(00923)有望接棒0050成為市值型ETF的新標竿。 綜合媒體報導,00878上季配息前,交易量、交易金額和股東人數均大幅成長;成交量上,上季配息前一天,成交張數破19.9萬張,全月交易量衝上166萬張,月增198%;單月申購金額達185億元,月增更達10倍之多;股東人數也大增10萬。看好00878的高人氣,在第二季配息前,有望在催出一波00878搶購潮。 不過,樹大招風,有網友在Dcard股票版上發文質疑「00878真的這麼好嗎?」;原Po好奇,從新聞上看到00878年配息殖利率達6%,這不就是左手換右手,加上金融股影響,下季配息收入就會銳減,那00878要拿什麼配息?」 此外,他質疑,投資人是否都以為配息率等於報酬率,且配息還要等填息才算數,如果不是真的追求現金流,一般上班族、年輕人或開始投資的小白還是選擇市值型ETF更好吧?若覺得0050很貴,可改買006208、00692、00850、00923;原Po直言,「如果退休了我還能理解,要領息,年輕人買00878我就看不懂了?」 不少人支持原Po的論點認為,「我還是喜歡有成長性的股票」、「建議夠年輕就多買市值型的,高股息可能就退休後買吧?」、「像美股就很少在配息的 ,反而會配息的企業是少數」。 從網友回覆中,也可以看到最新的投資趨勢,比起0050,更多人選擇擁抱ESG潮流;不少人表示,「如果是我,確實會下手便宜的0050,因為我真的買了00692+00923」、「我也有買00923,這檔現在真的甜」、「我自己定期定額0050+00850+00923,真的你說對了,高息型把息配給你,如果沒好好運用,本金永遠養不大」、「相對0050其實我比較看好低碳發展,不管是碳交易還是碳費應該都會影響到一些,00923應該會更有展望」。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美國科技大廠美光不久前才因全球大裁員頻登媒體版面,沒想到近日又有驚人之舉。有網友曬出美光內部信,信上透露,若承攬商缺失要被罰寫,這讓原Po驚呆問「美光是不是瘋了」;貼文一出,網友也訝異表示,「真美皮台骨!有夠台」,直呼「這到底是什麼丟臉的亞洲文化」;更有人透露,台積電也有這個SOP,大X光還實行罰站連坐法。 有網友在論壇Dcard上以「美光是不是瘋了」為題揭露美光的超扯規定;原Po分享一張美光內部信的照片,照片上非馬賽克處寫著「現階段只要是承攬商缺失要請核承攬商罰寫稽核條例50次,並掃描上傳」,這讓原Po疑惑表示,「罰寫?」;他更在的更新的Hashtag後標註「加入美光人生發光」,嘲諷意味十足。 貼文一出,引起網友議論,「開課會的全部的人都覺得要求廠商罰寫很低能…可憐啊有這種政策。廠商是夥伴不是這種上對下的關係」、「國小老師也能轉行進科技業嗎」;不少人怒批,「這家真的一堆白癡老人,整天做一堆沒營養的垃圾事」、「真美皮台骨!有夠台」、「這到底是什麼丟臉的亞洲文化」、「美光這個政策也太沒格調了,哪個人提案的公佈一下吧」。該文也釣出廠商的主辦貼出罰寫照片親回,「我收到罰寫囉」。 不過,從網友留言中可見,有著「罰寫文化」的公司並不在少數,不少網友表示,「我第一份工作也曾被罰寫五百遍,下班五點之後,寫到快要晚上10點才回家,之後每個同事也跟著被罰寫,課長被罰寫1千遍…而且還是大間的上市電子廠」、「我以前在包子店當菜鳥時候站點背錯,被罰過,一開始以為開玩笑,上班時沒交一直被哭,後來下班寫了3-4小時」、「50次路過...花了快一天時間抄,安全眼鏡一定要戴,看不到東西跌倒摔下來就算了,真的不能違規」。 更有網友明確點名,「不要說美光了,現在台積也有叫工程師罰寫sop的」、「以前在大X光,也有看過類似的,可能就某個人犯了個小錯,或是被雞蛋挑骨頭,同單位的人要一起罰站,後來演變成連同隔壁單位的一起罰站,莫名奇妙被找去一起站的我覺得超低能的」。
談到存股,鴻海雖然股價牛皮,卻是不少長輩的愛,中華電有官方色彩,股價低波動也頗受資深股民喜愛,而年輕族群可能更熱衷大盤型ETF,但如此一來,存股觀念恐因世代差異而發生衝突。有網友表示,他想分批買進富邦台50(006208),但父母認為要存中華電(2412)、鴻海(2317),一直跟他唱反調,他好奇,「存鴻海真的比較好?」對於原Po的憂慮,網友紛紛獻計,認為投資是自己的事,要原Po不用太老實。 原Po在Dcard理財版提出「鴻海跟006208存股問題」;原Po提到,自己畢業快一年,目前有存款30萬,要拿10萬出來,逢低買進006208,退伍之後,上班繼續存股,但家人得知後非常反對他的投資方向,「我爸說要存中華電,我媽認為存鴻海,或是其他價格低殖利率高的個股,他們現在常常就是一直說反對的話」;面對父母的堅持,原Po無奈地問,「以現在開始存股,真的鴻海有比較好?」;他也想知道,「怎麼去跟家人解釋存006208的好處,因為我家人是很明顯只看股利的人」。 不少鴻海粉絲回應,「鴻海拚一下未來電動車展望,縱使沒有衝上去,也是存股標的,存股、市值雙吃」、「我把006208全部賣掉去換鴻海,大概100多萬」、「存鴻海,你會感謝我」、「買鴻海,未來200的時候你會感謝我」。 但大說數網友認為,「自己投資不用跟家人講阿!講了還要聽他們碎念,聽了他們賠了他們要負責嗎」;眾人也獻計,建議原Po,「你就去買你想買的,然後跟他們你買了鴻海跟中華電不就好了」、「22歲開始投資完全沒問過家人的意見,畢竟每個人想法都不同,完全沒有討論的必要」、「可以都買啊!鴻海1、中華電1、富邦台50(006208)8,這樣的比例 1:1:8,他們也不知道你總共投多少錢,錢是自己的,確定好定期定額就贏一堆人了」。 也有網友提供投資參考,「每個月定期定額指數型ETF,像是VOO、VT、VTI、0050和006208等,它們長期報酬向上,風險相對較低,有助於穩定資金增值。另外,將緊急預備金和薪水存入高利活存帳戶,每月都能賺到幾百塊額外收入喔」。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疫情後勞動需求大爆發,但要找到適合的工作仍非易事,若是待業太久,可能會打亂投資節奏。有網友詢問,原本會按月在基富通買基金和買元大高股息(0056),但領年終後待業至今,看到存款一直減少好焦慮,是否該持續定期定額。大部分網友都建議,減碼但咬牙撐下去;另有網友以自己經驗勸原Po借鏡,不然會「超後悔」。 根據主計總處24日公布數據顯示,3月失業率攀升到3.56%為4個月來最高,但這是受年後轉職潮影響所致;若與往年相比,受解封後,餐飲、住宿、藝術和休閒等產業勞動需求復甦帶動,3月失業率已創23年來同月最低,顯示國內就業情況穩定。儘管如此,還是有人正因待業所苦,且已危及心情與理財步調。 有網友在論壇Dcard上有網友以「待業還會繼續定期定額嗎」為題發問,原Po表示,「畢業後一直做的工作在過年領完年終裸辭到現在,一開始想說身上錢還夠用就在家好好休息,最近開始認真找工作發現真的不好找,第一個月待業待在家睡到自然醒是真的爽,但現在開始覺得存款一直減少好焦慮」。 提到自己的投資計畫,原Po表示,「原本每個月都有固定在基富通買基金跟0056,金額大約是之前薪水的一半(都住家裡很省),現在在想要不要先把投資停掉,但又看了很多新聞說股市下半年會更好,短期也用不到什麼大錢,只是怕一直扣下去找工作的情緒會越來越焦慮」;因此他想請教網友,「想來問問有在投資的大家在待業還會繼續投資嗎?」 有情況跟原Po一樣的網友表示,「我也好想裸辭,但就怕遇到跟你一樣的狀況」、「目前還在第一個月爽過的階段,不想面對現實」。 而大多數留言的網友都建議原Po堅持下去,紛紛表示,「定期定額不就生活上用不到的錢拿出來投資嗎,基富通最低扣3000,0056也能存0股,保持投資紀律也能當找工作的動力」、「基金、ETF都放長期的話,是覺得咬著牙也要堅持下去」、「會咬牙繼續投但金額會減少,我是用大戶投金額多跟少手續費都一樣」、「去年離職怕沒現金基富通的台股基金剛好停扣在低點…現在超後悔給你參考」、「會欸,我之前待業的時候,大戶投還是固定定期定額,但金額有降低」;另有人建議,「這就是資產保留現金的重要 我自己是至少存夠6個月沒收入,其餘錢再來投資」。
今年半導體業景氣下滑,影像台積電4月的例行性調薪,底薪調幅回歸常態約在3%至5%左右,但不少台積人看到「開獎名單」後開心不起來。對比前2年的盛況,不少台積人抱怨,「去年亂調薪讓學弟妹薪水比學長姐高,今年還不補回來」;更有拿到最優考績「O」、年資3.5年的員工表示,調完還被學弟海放,直接怒嗆人資「垃X」。 據綜合媒體報導,台積電每年4月都會進行例行性調薪,不過,相比2021年調薪20%,去年調薪5%至10%,今年的調幅可說是遜色不少,而大多數員工平均調幅約在4%至5%,到職未滿1年的新人則是3%。此外,本次調薪也按照個人的績效、年資和職等而有所差異,按照台積電考績制度,一共分為4個等級,最優的考績為O(Outstanding)代表傑出,僅有1成人能夠得到這個考績,其次是S(Successful)代表達標,S又細分為為S+、S、S-,接著是I(Improvement needed)代表需要加強,而U(Unacceptable)是指未達標,考績最末。 在Dcard上,有台積人以「神山調薪開獎」為題,分享他的「開獎結果」;原Po表示,「完全沒有預告,直接公告,31/3y/+4.6%,還是沒有70k」。原Po提到的數字代表的是職等31,年資3年,調薪幅度4.6%。 貼文一出,吸引許多台積人踴躍分享,不過,伴隨而來的是一句句的抱怨。不少人留言表示,「32/5y/S-/2.5%,去年的調薪,應該大部分人永遠追不到了!」、「32S/8Y /+5.01%後86K,底薪還是屌輸去年爆發的學弟」、「32/5.5/6%,前年升等沒爽到,今年也沒爽到,還不敢準時下班,可悲」。 更有拿到最優考績O的台積人表示,「32/3.5y/5.5/O,調完72,被去年31/s+學弟們海放」,該名網友不禁怒嗆,「可悲至極,垃X人資」;有不少人在該名網友留言底下聲援表示,「+1,去年的差距不知道要幾年才有機會追回來,學弟爽領高薪,事情又少很多」、「去年亂調薪讓學弟妹薪水比學長姐高,今年還不補回來,有夠爛」、「3-4Y年資應該都是去年受害者」。
財政部統計,截至17日晚間7時,透過郵局領6,000元的人數逾50萬,儘管在各管道排名最後,但作為領錢管道之一,郵局的重要性仍不言而喻。有網友好奇,郵局跟現在的銀行比起來沒什麼優勢,但奇怪的是身邊很多人都在用郵局。總結網友回覆,郵局共有六大優勢,其中一項,堪稱是吸引年輕人的最強武器,有網友分享竟讓一眾網友受到可愛爆擊,直呼「超級可愛」。 有網友在論壇Dcard上以「為什麼那麼多人用郵局?」為題發文,原Po表示,「郵局atm也沒有中國信託或國泰多,也沒有一些高利活存的活動,沒有信用卡,簽帳金融卡回饋也不高,跟現在的銀行比起來感覺沒什麼優勢,但奇怪的是身邊還有很多人在用郵局」,原Po好奇,「難道是我忽略了什麼優勢嗎?」 統整網友回覆,郵局優勢共有六項,前五名優勢分別是「人生第一個帳戶或薪轉戶」、「長輩、公家機關愛用」、「偏鄉也有」、「有親切感」、「不會打電話推銷」。 網友們表示,「郵局是很多人出生後第一個接觸的金融機構,印象中國小就有郵局戶頭了好像」、「啊就被指定的薪轉帳戶啊」、「公部門愛用郵局」、「偏鄉地區是沒有銀行的但至少會有郵局」、「沒人care那點利率(是能多幾塊錢?) 回饋說真的那1%2%根本乞丐錢,限定條件一堆 郵局到處都有atm也蠻方便,沒有業務一點到晚煩我,簡單好用不會出錯,跟老人/公家機關轉帳也很輕鬆」、「說不上來,大概是郵局比較有親切感,其他銀行就有種冷冰冰、把人當賊的fu」、「因為他不會查你的戶頭額度後,打電話給你推銷你保險跟基金,坑你的手續費以及一堆積八毛問題」。 不過,比起前五項優勢,郵局以鴿子吉祥物設計的金融卡超級卡哇伊,竟成吸引年輕族群使用郵局服務的原因。有網友秀出金融卡樣式並表示,「因為郵局的鴿鴿很可愛」;其他網友看到驚呼, 「啊啊啊啊啊啊好可愛,太早辦卡了」、「我也想換小鴿鴿,那個藍色真的很香」。按照該網友說法,郵局金融卡共有三個款式,「2有悠遊卡,3有一卡通我是第三張,剛出的時候就換了,超級可愛!」。 點開中華郵政官網「卡片介紹」頁面顯示,第一款金融卡為「鴿子」,具備刷卡消費功能;第二款為「歪腰郵鴿」,具有刷卡消費、悠遊卡功能,但僅限即時發卡局申辦,這款也是三款中人氣最高的一款;第三款為「Q版小鴿」,同樣僅限即時發卡局申辦,具有刷卡消費、一卡通功能。
想要存到第一桶金,除了提高收入,更重要的是節約花費。有網友表示,原本按月花1萬元買股,但跳槽後應酬增加,加上卡費、房租,幾乎淪為月光族,但仍想存第一桶金,因此,她想知道哪幾檔市值型ETF能存比較快。在多檔網友推薦名單中,群益台灣ESG低碳(00923)和富邦公司治理(00692)支持度最高;不過,也有網友直言,「金流控管才是妳要注意的」。 有小資女在Dcard理財版以「要存到第一桶金,市值型ETF可以存哪幾檔?」為題表示,自己出社會幾年,至今薪水成長20%,但一個月信用卡費約2萬、房租1萬,隨著薪水上漲,也搬到更好的租屋處,扣掉卡費、房租,大概還有1萬可以採定期定股的方式投資,但因為換工作導致應酬增加,她直呼,「錢錢就都噴掉了…急需用錢就賣股票,現在認真有點類月光」,更說自己是個「沒有現金存款的人」。 但她接著表示,自己仍想存第一桶金,只要有結餘就會買006208(富邦台50),但漲了之後為了喝酒又賣掉,後來又買了00923想說能不能增加投資慾望;她認為,「買ETF對小資族,比較友善我也省去擇時風險」;最後,她求教於網友,「可以再給我一些建議想要存到第一桶金我還可以買甚麼標的嗎?偏市值型的就行」。 網友給的建議不少,但00923和00629的呼聲最高,眾人表示,「00923趁他便宜可以多買幾張,台灣明年開徵碳稅,加上歐洲CBAM未來有機會成長更快」、「市值型也可以考慮00692,我自己是00692和00923都有買,00923電子佔了77%,報酬應該可以更拉高一些」、「看你要不要分一點到00692,過去績效也比0050好 跟00923有點像,都是ESG的,只是00923多加了低碳」。 不過,比起投資,更多網友點出原Po真正的問題,「遠離妳那些朋友,用卡費過活怎麼說都不太正常吧」、「提高本業收入還比較實際,真要投資00692跟00923沒什麼問題,但金流控管才是你要注意的」、「你需要的是節制,應酬雖然多,但還是要想辦法股票放進去就別動了」。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