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DRAM

的結果
  • 《熱門族群》景氣看到亮光 法人卡位 3家記憶體廠攜手上攻

    【時報-台北電】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周四股價大漲5.45%,台DRAM 製造廠南亞科(2408)、華邦電(2344)同聲表示市況將逐步好轉,盤中買盤湧進,股價均增量續攻。 另外,下游的記憶體模組廠商威剛(3260)預料第一季營運將會是全年谷底。隨著上游供應商庫存去化,DRAM與NAND價格跌幅將逐步收斂,預期第二季公司整體表現將會優於第一季,下半年營運動能也將明顯優於上半年。威剛獲外資連五天買超,本周股價天天上漲,目前股價漲2元至78.8元再創今年以來新高。 南亞科總經理李培瑛本周稍早表示,上半年DRAM價格跌幅可望逐季收斂,下半年市況將好轉。 華邦電總經理陳沛銘預期,公司營運將於第一季落底,第二季產能利用率估較第一季提升10個百分點。 隨著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本周股價一路上攻,法人周四也同步反手買超南亞科、華邦電。台股今早續過高後一度震盪,部分資金轉進股價相對低檔股,帶動盤中帶量強攻。目前南亞科股價漲3.6元至63.4元,漲幅達6.19%。華邦電目前股價漲0.9元至25.6元,漲幅3.64%。 今年第一季產業市況續淡,產品價格續挫,但第二季預料產品價格跌幅收斂,下半年隨旺季,市況將進一步好轉。 南亞科總經理李培瑛表示,今年上半年將是DRAM市況最差的時候,第一季價格將較前季走跌,第二季可能進一步下滑,但跌價幅度可望逐季縮小,預期下半年市況可望好轉,整體回溫幅度須觀察通膨、俄烏戰爭及疫情等情況。三大法人周四聯手買超1867張 華邦電總經理陳沛銘指出,第一季DRAM價格跌幅可能達雙位數,但預期價格將於本季落底,第二季價格可望止穩,甚至持平,至於 NOR Flash市況相對平穩。 陳沛銘說,目前有許多商用電腦及消費電子急單湧入,加上中國解封,預期公司營運可望於第一季落底,台中廠第二季產能利用率估較第一季提升10個百分點。華邦電股票昨獲外資翻多買超3832張。(編輯:沈培華)

  • 起風了!台股狂噴200點衝上15700 專家曝關鍵:兩族群狠過半導體

    台股伴隨美股衝高,今(22)日開盤氣勢如虹,早盤大漲逾200點,站上15700點大關,專家分析,今日台指期拉高結算推升漲勢,尾盤雖有壓回壓力,但Fed本周利率決策會議在即,若符合預期升息1碼,台股危機解除,將再展多頭攻勢,並認為半導體為首的電子股領漲後,獲利了結賣壓出籠,續航力將不如雙D及原物料類股,看好低基期股將接力演出。 萬寶投顧投資總監蔡明彰表示,在這次金融危機,道瓊從33453點跌到31429點,只跌2000點或6%,那斯達克及費城半導體指數沒跌,有人把科技股當成避風港,於是危機解除,將會獲利了結。 以這次美國科技股的輝達、超微來說,與人工智慧有關,題材發酵股價不僅沒跌,更是創新高,帶動台股的創意、世芯-KY、譜瑞-KY、祥碩走強,他提醒,得密切注意一旦矽谷銀行引發的金融危機拆掉地雷,高價電子股就可能落入整理。 相反,低基期族群因為金融危機解除,產業景氣不會惡化,低股價將吸引抄底的投資人,點名面板及記憶體等2大電子族群,其中DRAM比面板基期更低,NAND Flash去年第4季合約價大跌20%~25%,但國際大廠美光、海力士等減產,估計今年第1季NAND Flash產業營收跌幅收斂到8%。 蔡明彰指出,如模組廠的十銓2月營收5.58億元,月增26%、年增20%,成雙D的先行指標;威剛2月營收24.9億元,月增15%、年減22%,但第2季營收加溫,配息2元,殖利率3%;華邦電配息1元,殖利率逾4%,2月營收57.5億元,月增 18%、年減33%,殖利率較高可形成股價保護傘。 此外,金融危機解除後,油價將帶頭反彈,加上中國大陸3月17日無預期降準1碼,釋出5000億人民幣資金,兩會後全力拼經濟有助房地產及原物料、鋼鐵、水泥、塑化等台股相關原物料,景氣將翻揚。 目前大陸產品報價起漲,蔡明彰指出,連動中鋼、燁輝、台聚、華夏、台泥、亞泥等個股,中長線底部浮現。 摩爾投顧分析師林漢偉則指,周三台股周選擇權結算,受惠國際股市利空淡化,周三台股開高挑戰拉高結算,若以選擇權大量區落在15400~15600點之間,若以莊家有利角度思考,結算在15600上下最為有利,盤中若要出現拉高結算走勢,需看到電金權值雙引擎發動,才有利量價齊揚,提醒尾盤市場觀望Fed利率會議,較易出現獲利賣壓。 但他認為,電子股仍是短線盤面主流,伺服器、高速運算與矽智財3大主軸不變,近期TYPE-C與記憶體概念股有轉強跡象,AI題材漲多後資金外流,個股走勢強弱分歧,但遊戲股AI應用加速,加上現階段仍量縮處於低檔,後續較有補漲機會。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半導體》威剛2月營收止4連跌 拚Q2>Q1、H2>H1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記憶體模組廠威剛(3260)2月營收回溫,月增14.5%達24.93億元,中止連續四個月下跌,仍較去年減少21.74%。威剛前2月營收46.70億元,年減28.22%。威剛表示,2月DRAM模組、固態硬碟(SSD)等主要產品線營收與出貨表現都較上個月成長,除了看好本季營收將可逐月回穩,也預估今年公司營運將隨著未來記憶體價格觸底走穩,第二季將優於第一季,下半年表現將明顯優於上半年。 儘管外界對DRAM與NAND走勢各有看法,但威剛董事長陳立白表示,以供給面而言,DRAM供給相對單純且市場庫存水位較低,仍看好DRAM價格回溫時間可望早於NAND Flash。目前消費性需求尚未全面復甦,且本季DRAM與NAND Flash合約價仍有小幅下跌壓力,但記憶體中下游業者庫存調整已歷經近1年時間,並也降至相對健康水位,因此只要記憶體價格明確落底,市場備貨需求將可望快速啟動,加速產業供需平衡。  威剛2月第一大產品線DRAM營收比重為42.02%,SSD占比較上個月回升至33.58%,記憶卡、隨身碟與其他產品為24.4%。

  • 威剛2月營收24.93億元 月增14.5%

    記憶體模組大廠威剛科技2月營收回溫,月增14.5%達24.93億元。威剛表示,2月DRAM模組、固態硬碟(SSD)等主要產品線營收與出貨表現都較上個月成長,除了看好本季營收將可逐月回穩,也預估今年公司營運將隨著未來記憶體價格觸底走穩,第二季將優於第一季,下半年表現將明顯優於上半年。 儘管外界對DRAM與NAND走勢各有看法,但威剛董事長陳立白表示,以供給面而言,DRAM供給相對單純且市場庫存水位較低,仍看好DRAM價格回溫時間可望早於NAND Flash。目前消費性需求尚未全面復甦,且本季DRAM與NAND Flash合約價仍有小幅下跌壓力,但記憶體中下游業者庫存調整已歷經近1年時間,並也降至相對健康水位,因此只要記憶體價格明確落底,市場備貨需求將可望快速啟動,加速產業供需平衡。

  • 新聞分析-景氣好不好 看雙D就知道

     雙D(面板與DRAM)產業去年價格直直落,面板廠去年下半年起就陷入虧損,雖然近期價格喊漲,但市調預估,要到第三季價格才有辦法「重回現金成本」,意味著下半年才有機會喘口氣。  至於DRAM今年第一季價格續跌,市調預期各原廠第一季「營業利益率也將由正轉負」,預期雙D上半年恐怕仍難逃虧損。  值得注意是,雙D是標準的市場大宗標準規格商品,從這兩者的短中期現況來看,顯示整體科技業的景氣,恐怕還未走出泥淖。  集邦統計,去年第四季DDR4價格季跌23~28%,DDR5價格季跌擴大至30~35%。去年第四季DRAM產業營收122.81億美元,季減幅度達32.5%、並超越第三季(季減28.9%),已逼近2008年底金融海嘯時的單季36%跌幅。主要下跌原因是受DRAM產品平均銷售單價下跌及供應商削價搶出貨影響。由於第一季DRAM價格續跌,集邦預估各原廠營業利益率將由正轉負。  面板廠去年下半年大虧,目前價格仍在低點,第一季仍難逃虧損。雖然近期在大陸面板廠領軍之下,各方高喊要漲價,不過仔細看這次所謂的「供需平衡」,很重要的一個關鍵,其實是在於各面板廠大減產、積極拉低稼動率,而非需求真正翻揚去推升價格反彈,可謂人為斧鑿痕跡頗重。  廠商自己都表示,至今全球各世代生產線平均稼動率仍在70%以下,透過強力控制產出,面板供需才趨於平衡,至於需求面仍有待「戰爭結束、通膨趨緩」後,需求才可望恢復。  而這邊就出現一些重點可以觀察,首先是,即使等到市場需求的元氣慢慢恢復,大家都要開始拉高自己的稼動率時,問題恐怕才會出現,因為減產時大家有志一同(怕愈虧愈多),等要恢復正常生產時,不知道還能否如此「有序」?  其次,先前友達宣布每股擬配發0.8元現金股利,偏保守的股利就被市場解讀為,今年恐怕市況不明,選擇保留現金在手,期望明年全面景氣翻揚再發放先前承諾股東的股利。因此後續景氣好不好,看來還需要很密切地觀察。

  • 《半導體》創見去年EPS降至5.72元 擬配息5.6元、殖利率近8%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創見(2451)董事會通過2022年度合併財務報表,在去年第二季起DRAM及NAND FLASH價格持續下跌,諸多不利因素使得業內表現不甚理想;惟業外受惠於美元升息及集團內創見資訊(上海)有限公司處分土地使用權及建築物產生較高業外收益,創見去年度獲利略減3.12%,每股盈餘降至5.72元。創見擬配息5.6元,現金殖利率達7.88%。  創見去年第4季單季合併營收26億元,季減15.2%、年減25.67%;營業毛利5.5億元,季增26.04%、年減38.6%;營業利益2.56億元,季增64%、年減56.36%;稅後淨利0.46億元,季減90.49%、年減90.58%;每股盈餘為0.11元。 創見2022年全年累積合併營收121億元,年減少15.3%;營業毛利27.22億元,年減少34.79%;營業利益15.1億元,年減少47.9%;稅後淨利24.5億元,年減少3.12%;每股盈餘降至5.72元。  綜觀2022年,全球受俄烏戰爭、高通膨高利率衝擊,經濟成展緩慢,消費需求急凍;記憶體市場亦受終端需求轉弱及產業調節庫存影響,去年第二季起DRAM及NAND FLASH價格持續下跌,諸多不利因素使得業內表現不甚理想;惟業外受惠於美元升息及集團內創見資訊(上海)有限公司處分土地使用權及建築物產生較高業外收益。  展望未來,創見除因應產業趨勢彈性調整採購策略,提升生產效能,亦會持續創新研發、積極投入工業應用及通路市場,在後疫情時代掌握數位經濟先機,並透過完善多面向的行銷策略及主動出擊滿足客戶需求,奠定核心競爭力,期許2023年能在營收及獲利有所突破,再創營運佳績。  創見董事會亦於3月2日周四決議通過分派現金股利每股4.8元及由資本公積配發現金每股0.8元,共計分派股東現金每股5.6元,回饋予投資人,以3月2日周四收盤價71.1元計算,現金殖利率達7.88%。公司並於6月16日召開股東會。

  • 集邦:去年第四季DRAM產業營收季減逾三成

    根據集邦科技研究顯示,去年第四季DRAM產業營收122.81億美元,季減幅度達32.5%並超越第三季的28.9%,已逼近2008年底金融海嘯時的單季36%跌幅,主要下跌原因是受DRAM產品平均銷售單價(ASP)下跌及供應商削價搶出貨影響。 由於去年第三季起客戶拉貨急凍,DRAM供應商的庫存快速堆積,因此為搶占第四季的出貨市占率,供應商議價態度更為積極,其中又以伺服器DRAM跌幅最劇,去年第四季DDR4價格季跌23~28%,DDR5價格季跌擴大至30~35%。 包括三星、SK海力士、美光去年第四季營收均明顯下滑,在上季的價格戰中,三星讓價態度最為積極,因此在需求衰退之際,出貨不減反增,儘管營收金額來到55.40億美元並較上季下滑25.1%,衰退幅度是三大DRAM原廠中最低。SK海力士去年第四季營收季減35.2%達33.98億美元,主要是價格跌幅劇烈使得營收面臨衰退。美光去年第四季營收28.29億美元,季跌41.2%為前三大廠中最大。由於營收大幅下滑,集邦預估第一季各原廠營業利益率將由正轉負。 產能規劃方面,三星Line15因優化舊製程產線,投片小幅下滑,產能擴張重心集中在新完工的P3L,今年第一季已開始小量試產,是支撐今年總投片量擴增的主力。SK海力士在去年第四季宣布減產,今年第一季稼動率為92%,預期第二季會進一步下滑至82%,其減產較大規模發生於中國無錫廠,位於韓國的M16產線為先進製程,故維持原先小幅增產計畫。美光於日本與台灣同步減產,產能稼動率為84%,今年全年將維持相同水位,1β新製程已於日本廠量產,台灣廠將在下半年開始量產。

  • 南亞科逾2元 資本支出最多185億

     DRAM廠南亞科(2408)22日召開董事會,通過66億元現金股利總金額,以及2023年資本支出預算案。南亞科為因應新廠興建、1A/1B等10奈米級製程技術量產製程的機器設備等,董事會通過今年資本支出不超過185億元。南亞科總經理李培瑛表示,第二季起部分負面因素逐步緩解,加上上游減產效應,下半年DRAM市場需求將回穩。  南亞科董事會通過去年盈餘配發66億元現金股利,等於每普通股擬配發2.13037721元現金股利,以去年每股純益4.72元計算,股息配發率達45%,以22日股價收盤價58.7元計算,現金殖利率約3.6%。董事會亦通過,因應10奈米級製程技術量產、新廠、研發及一般性等資本支出,今年資本支出預算以不超過185億元為上限。  以南亞科2023年營運計畫來看,今年持續推展現有各產品線業務,並將新增獨立自主開發的DDR5及10奈米級1A製程產線。同時今年度計畫1B製程的第一顆產品完成試產,及測試產品完成1C製程測試,希望自2024年起,逐步於現有廠房導入1B製程量產及1C製程試產。  李培瑛表示,市況變壞的因素很多,全球不景氣、通膨、戰爭等都是,至於中國雖已解封但內需還是很差,中國手機廠從去年到現在銷售低迷,情況已經淡到是有史以來最嚴重,因為手機應用占了DRAM市場三分之一,其中有一半手機是中國製造且這部分又少了一半,所以影響非常大。

  • 宇瞻3.3元 H2市況看俏

     記憶體模組廠宇瞻(8271)雖然面臨DRAM及NAND Flash價格下跌衝擊,但去年合併營收87.97億元,年度獲利5.77億元賺逾半個股本,每股純益5.23元,董事會決議每普通股擬配發3.3元現金股利。宇瞻總經理張家騉表示,上半年記憶體仍供過於求,預期在上游原廠減產及需求回復情況下,第二季價格將醞釀調漲,下半年市況可望好轉。  宇瞻董事會決議擬每股配發3.3元現金股利,股息配發率達63%,以22日股價收盤價46.4元計算,現金殖利率達7%。  張家騉表示,考慮客戶端對ESG的需求,宇瞻極力開發能解決痛點的產品。  宇瞻已取得美國聯邦資訊處理標準FIPS 140-2,代表若客戶採用符合此標準的產品,具有加密組合功能,適用於近年資安意外頻傳的場域如金融機構、政府單位等。  針對消費性產品,去年受到注目的PCIe Gen5介面SSD進入測試階段,預計3月將會有更完整的產品規格與銷售資訊,可望帶動對效能有需求的使用者進行換機潮。

  • 《半導體》南亞科擬配息2.13元 DRAM回穩看H2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南亞科(2408)周三舉行2023年新春媒體茶敘,由發言人暨總經理李培瑛主持,南亞科去年度每股盈餘4.72元,擬配息2.13元,現金殖利率3.62%。董事會亦決議2023年資本支出預算案,為因應新廠興建、1A/1B製程技術量產製程的機器設備等,董事會通過資本支出預算以不超過新台幣185億元為上限。針對DRAM市況,第二季起部分負面因素可望逐步趨緩,加上供應商資本支出及產能調整的因應,下半年DRAM記憶體市場需求將回穩。 南亞科去年第4季轉虧,單季稅後淨損11.51億元,每股虧損0.37元,為10年來首度單季虧損。南亞科去年營收569.52億元,年減33.5%,毛利率37.5%,下滑5.8個百分點,稅後淨利146.14億元,年減36.04%,每股盈餘4.72元。  南亞科董事會通過配發現金股利總額新台幣66億元,每股現金股利約為新台幣2.13元,實際每股股利將依除息公告日之股份總數計算,以周三收盤價58.7元計算,現金殖利率3.62%。董事會並通過股東會日期為2023年5月24日。  南亞科董事會亦決議2023年資本支出預算案,為因應新廠興建、1A/1B製程技術量產製程的機器設備等,董事會通過資本支出預算以不超過新台幣185億元為上限。其中約半數為生產製造設備類預算。  南亞科董事會通過2022年度(酬勞所屬年度)員工酬勞為新台幣10.1億元(2021年員工酬勞為新台幣15.5億元)。  南亞科2023年營運計畫來看,今年除持續推展現有各產品線業務外,將新增獨立自主開發的DDR5及1A製程產線。同時今年度計畫1B製程的第一顆產品完成試產,及1C的測試產品完成製程測試,2024年起,逐步於現有廠房導入1B量產及1C試產。新廠營建亦將如期進行。  以2023市況分析,展望2023年第一季俄烏戰爭未歇、歐美通膨仍未落底、大陸雖解封但內需極待回溫,全球經濟走緩,企業撙節支出加上美國擴大對大陸科技管制,且部分客戶仍在消化庫存等因素,DRAM記憶體市況持續低迷。  根據研調單位評估,第一季供應商的存貨水位持續增加,紛紛宣布動啟減產以控制產出/庫存、減少資本投資、延緩製程轉進,以因應需求成長的疲弱。預期第二季起,部分負面因素可望逐步趨緩,加上供應商資本支出及產能調整的因應,使得下半年終端庫存有機會正常化,DRAM記憶體市場需求將回穩。  今年整體DRAM需求成長率可能低於長期平均值,但DRAM是電子產品智慧化的關鍵元件,未來各種消費型智慧電子產品的推出,加上5G、AI、智慧城市、智慧工廠、智慧汽車、智慧家庭、智慧穿戴、以及AR/VR/MR等,將帶動DRAM應用更加多元化,預期今年市場需求將逐季改善,且長期每年應可維持10~20%的位元需求成長。

  • 晶片業崩盤難止血!2大產品重現2006年危機 業者痛苦加深

    半導體產業面臨供過於求危機,其中記憶體晶片淪為重災區,研調機構最新數據顯示,用於手機與個人電腦的DRAM以及NAND快閃記憶體,這兩項產品價格都創下2006年以來最嚴重的崩潰記錄,令記憶體晶片製造大國韓國2大龍頭三星和SK海力士處境雪上加霜。 根據美國財經媒體報導,TrendForce最新數據顯示,DRAM平均售價去年第四季季大跌34.4%,較去年第3季跌幅31.4%更多,顯示記憶體市況沒好轉反而惡化。至於NAND表現也僅比DRAM好一點,這兩項產品價格暴跌,重現2006年以來最嚴重危機。 報導提到,大多數記憶體晶片製造商包括美光、SK海力士和日本鎧俠,為了應對全球經濟降溫,紛紛都在2022年下半年削減產量,並推遲擴張計劃,但三星卻反其道而行,繼續趁市場不景氣時逆勢投資,其半導體事業今年資本支出有望首度突破300億美元。 該媒體先前預估,記憶體業者包括三星在內,今年整體營業虧損將達50億美元(約新台幣1530億)新高。集邦科技分析師則示警,記憶體晶片這波價格跌勢還沒有看到盡頭,去年崩跌40%後,今年首季恐再跌23%。

  • 今年DRAM產出 伺服器將超車行動式

     市調機構集邦統計,2023年智慧型手機出貨增長率與平均搭載容量成長率仍保守看待,DRAM原廠的產品組合策略是持續加大伺服器DRAM比重,預估今年伺服器DRAM位元產出比重將達37.6%,正式超越行動式DRAM的36.8%。  自2022年起,DRAM原廠持續將原先配置給行動式DRAM的產能移轉至前景相對強勁穩健的伺服器DRAM,試圖減輕行動式DRAM供需失衡的壓力。在行動式DRAM方面,平均搭載容量年成長率自2022年開始明顯趨緩,主因是智慧型手機品牌廠揹負巨大的庫存壓力,導致開案多以延用既有庫存規格為主而限縮其成長。  今年隨著庫存去化逐見成效,以及受惠下一代iPhone規格容量升級帶動,預估行動式DRAM平均搭載容量年增約6.7%,優於2022年的3.9%,然而集邦預估後續每年單機平均搭載容量都將低於10%。  在伺服器DRAM方面,受惠於人工智慧(AI)與高效能運算(HPC)新應用帶動,後續伺服器領域不論是出貨及平均搭載容量的成長幅度都高於智慧型手機領域,在未來幾年內仍會是DRAM位元產出比重最高的項目。同時,伺服器DRAM目前具有一定程度的價格彈性,原廠也在去年第三季起大幅下調合約價,集邦預估2023年伺服器DRAM平均搭容量年增率可達12.1%。  新冠肺炎疫情使雲端服務需求大幅上揚,企業用固態硬碟(Enterprise SSD)總需求位元隨著伺服器出貨量及平均容量提升也有大幅成長,故企業用SSD占NAND Flash比例也因此不斷增加。而在後疫情時代消費性固態硬碟(Client SSD)需求位元增速受到筆電出貨衰退而明顯放緩,但受益於NAND Flash價格大幅滑落,預估將刺激今年智慧型手機搭載的NAND Flash容量及企業用SSD平均搭載容量年增率均將超過20%。  集邦指出,未來幾年隨著AI服務興起,在高速存取及運算需求推升的情況下,企業用SSD未來訂單需求將優於其他產品,預估企業用SSD需求位元可望於2025年成為NAND Flash最大產品應用。

  • 《半導體》Q1營運谷底 華邦電衝8個月高價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華邦電(2344)2022年稅後EPS達3.25元,在各記憶體廠減產下,報價都尚未止穩,短期虧損壓力大,法人預估第一季為營運谷底。不過雖然景氣不佳,但華邦電計畫往更高階製程轉進,長期來看,穿載裝置、網通WiFi6/7、物聯網、車用、遠端應用、工業加速數位轉型及美國啟動基建,都將搭載更多容量的利基型DRAM及NOR/NAND Flash。  華邦電受產業短期逆風,三大法人周一聯手賣超,外資更已連2日賣超9585張,不過周二股價震盪,盤中一度翻紅,衝上24.1元之去年6月22日以來的8個月新高價,2023年累積漲幅達22.95%。 利基型DRAM和NOR Flash庫存修正,價量皆下滑,華邦電去年第四季合併營收為142.24億元,季減13.19%,華邦電DRAM在去年下半年轉差,去年第四季DRAM營收占全公司營收比重從去年第三季的40%減至35%,其中25nm占DRAM營收56%。去年第四季合併毛利率下滑至37.46%,減少8.09個百分點,主要來自記憶體減產30%,致記憶體的毛利率從去年第三季的48%大幅下滑至33%。去年第四季合併稅後EPS為0.14元。華邦電2022年稅後EPS達3.25元。  雖然景氣不佳,但華邦電計畫往更高階製程轉進,且每一個產品線要在一線客戶的滲透率拉高,有助產品單價以及獲利表現。DRAM產品部份,25S nm技術為2023年的重點,Flash則是轉為46nm,持續優化產品組合與客戶組成,提升毛利率。  產業長期來看,穿載裝置、網通WiFi6/7、物聯網、車用、遠端應用、工業加速數位轉型及美國啟動基建,都將搭載更多容量的利基型DRAM及NOR/NAND Flash。惟在各記憶體廠減產下,報價都尚未止穩,短期虧損壓力大。  華邦電2022年資本支出408億元,年增339.09%,2022年高雄廠機台拉入驗證後,使資本支出增加較明顯。華邦電高雄新廠去年1月開始裝機,導入25S nm製程,去年第四季小量投片,設計月產能10.5K片。2023年資本支出預估為121億元,年減70.34%,大部分用於高雄廠建廠及提升製程品質、新製程研發等支出。  華邦電高雄路竹新廠去年第四季開始投片,設備產能建置每月10.5K片,採用25S nm製程生產DRAM,部份產能則用於進行20nm DRAM製程研發,25S nm目前成本較高,因為設備和廠房都是新的,稼動率不佳,毛利率恐將轉負。

  • 《國際產業》記憶體晶片去年H2銷售減4成 16年來最慘

    【時報編譯柳繼剛綜合外電報導】根據統計,2022年下半年記憶體晶片銷售量大減4成,除了產品賣不動以外,售價更是一季不如一季。故慘澹經營的狀況,應該是從2006年都現在都沒看過的。  根據集邦科技(TrendForce)最新數據,用於手機與個人電腦的DRAM平均售價,上季再大跌34.4%,跟去年第3季跌幅31.4%相比,沒好轉反而惡化。至於資料中心與企業客戶視為主要產品的NAND,表現僅較DRAM好一點。  為了因應全球景氣快速減緩,大多數晶片製造業者都選在2022下半年減產並延宕原先的投資計劃。藉由管控產量供給過剩,美國美光、韓國SK海力士以及日本鎧俠,都相繼地試著穩定市場。 迄今為止,韓國三星電子拒絕改變既有規劃,還是堅持原訂的大規模資本支出。這家全球最大記憶體供應業者,將在2023年砸下至少300億美元進一步擴大產能。  三星看好儲存需求強勁的雲端服務、車聯網以及人工智慧系統的接受度日益增加,正押注這些記憶體產品長期成長。三星近日曾預估,智慧手機市場今年還是萎靡不振,但人工智慧產品,像是ChatGPT等將帶動整體需求。

  • 研調:今年伺服器DRAM產出首度超過行動式DRAM

    根據市調機構集邦科技統計,2023年智慧型手機出貨增長率與平均搭載容量成長率仍保守看待,DRAM原廠的產品組合策略是持續加大伺服器DRAM比重,預估今年伺服器DRAM位元產出比重將達37.6%,正式超越行動式DRAM的36.8%。 自2022年起,DRAM原廠持續將原先配置給行動式DRAM的產能移轉至前景相對強勁穩健的伺服器DRAM,試圖減輕行動式DRAM供需失衡的壓力。在行動式DRAM方面,平均搭載容量年成長率自2022年開始明顯趨緩,主因是智慧型手機品牌廠揹負巨大的庫存壓力,導致開案多以延用既有庫存規格為主而限縮其成長。 今年隨著庫存去化逐見成效,以及受惠下一代iPhone規格容量升級帶動,預估行動式DRAM平均搭載容量年增約6.7%,優於2022年的3.9%,然而集邦預估後續每年單機平均搭載容量都將低於10%。 在伺服器DRAM方面,受惠於人工智慧(AI)與高效能運算(HPC)新應用帶動,後續伺服器領域不論是出貨及平均搭載容量的成長幅度都高於智慧型手機領域,在未來幾年內仍會是DRAM位元產出比重最高的項目。同時,伺服器DRAM目前具有一定程度的價格彈性,原廠也在去年第三季起大幅下調合約價,集邦預估2023年伺服器DRAM平均搭容量年增率可達12.1%。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