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體大廠何時擺脫虧損?三星、SK海力士及美光三大原廠擴大減產,並努力拉升報價,但漲幅不夠高,目前三大廠都尚未轉虧為盈,樂觀預期要到明年第一季達到損益兩平。 記憶體產業不景氣的循環,已持續長達一年,導致三大原廠擴大減產,以減少流血輸出。龍頭廠三星NAND稼動率今年第四季降到50%,主要理由有二:一是製程轉換,必須停線,其次是市況不好,透過減產達到漲價目的。 業界人士指出,近期NAND回溫速度優於市場預期,近期漲幅較DRAM明顯,除減產策略奏效外,手機大容量需求,也帶動NAND出貨的提升。 業者指出,現貨價為先行指標,NAND Wafer 1Tb TLC現貨價反彈27%、主流產品512Mb TLC 彈幅25.7%,256Mb TLC 16%,由市場供需而言來看,目前漲價趨勢將持續到明年,預估第四季價格持續收斂,甚至有機會出現現貨與合約黃金交叉。 在DRAM部分,三星已由第二季的減產20%,到近期宣布,第四季將減產幅度拉高至30%,策略已見奏效,且得益於報價拉抬,從9月初起,DDR5 16Gb現貨價自低點反彈5.15%、DDR4 8Gb反彈 3.44%、DDR3 4Gb反彈6.04%。 其中,尤以DDR3漲幅最大,主因是大廠DDR3產能較少,率先縮減後,並將產能轉往更高階產品,因此,DDR3市場供不應求,也反映出下游端庫存已逐步去化,進而產生需求。業界人士研判,DRAM景氣谷底循環接近尾聲,近期已有原廠宣布調升合約價,預期第四季可見產品均價彈升。
美台超級財報季開出第一槍,記憶體大廠美光27日盤後公布上季(第四季度)財報,營收年減40%、達40.1億美元,年增率連五季下跌,然毛利率由前季-16%回升至-9.1%,虧損收斂。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認為,財報「還行」,產業復甦也逐步看到曙光,但美光股價從谷底已回升了四成,此次財報未能讓投資人眼睛一亮,致盤後股價下跌。 美光28日股價早盤開出一度下跌逾5%,之後股價跌幅有所收歛。業者指出,就基本面而言,記憶體產業開始復甦,而且在三星減產效應下,DRAM及NAND Flash同步喊漲,有利業者第四季營運。 美光受惠DRAM及NAND業務受惠出貨增加,致美光上季營收40.1億美元,季增7%。毛利率-9.1%,較前一季改善,但受到產品低價、閒置產能損失等負面影響,美光每股虧損1.07美元,略優於市場預期。 美光給予投資人的下一季度財測,營收為44億美元,優於市場預期的42億美元,毛利率中間值負4%,優於前季的負9.1%,但EPS中間值每股虧損1.07美元,則低於市場預期的每股虧損0.96美元,研判是因為減產,使單位成本上升。 在庫存方面,美光本季庫存期末庫存為84億美元,較上一季略增,庫存天數達170天,較上一季增加2天,預計下一季庫存天數將有所改善。 在產業後市部分,美光指出,各大應用的客戶持續去化庫存,PC和手機市場的大多數客戶,庫存目前處於健康水位;汽車市場部分,大多數客戶的庫存水準,也處於正常;而資料中心部分,客戶庫存也正在改善,預期將在2024年初恢復正常。 整體而言,記憶體市場需求持續增強,訂價將可預期的將逐步推升。隨著市場開始復甦,目前相對低價優勢將逐漸消失,客戶端近期將持續回補庫存,目前預估第四季DRAM產品平均單價(ASP)將季增0~5%,NAND ASP將季增5~10%。 法人認為,NAND Flash近期現貨報價有較大的漲幅,且原廠持續加大減產規模,先前於降價循環採購大量低價庫存的群聯,預期為台廠最大受惠者。 在DRAM部分,產品需求回溫,其中尤其以DDR3漲幅最為明顯,主因是大廠的DDR3產能較少,使市場供不應求,下游端庫存已逐步去化,南亞科DDR3占比約七至八成,預期此一趨勢對該公司有利。
國際原廠減產效應顯現,下游積極補庫存,8月開始,記憶體價量齊揚;業者預期,原廠庫存消化速度加快,目前已經來到10周,一旦降至8周以下,將是健康水準,這波漲價可能是記憶體回到正向循環的起點,華邦電(2344)、南亞科(2408)等後市可望受惠。 根據法人對供應鏈訪查,目前兩大韓廠記憶體庫存水準約10周,較2023年上半年的高峰20周以上,已出現明顯下降,其中,DRAM庫存去化狀況較佳, 兩大韓廠近期法說會中皆預期,2023年第三季DRAM位元出貨量,將季增雙位數以上。目前 DRAM谷底已過且庫存正趨於健康,預期後續產業將逐季復甦。 不過業者分析,年初到現在原廠喊漲價已喊好幾次,雖有拉升報價,但下游沒有什麼成交,市場需求平平。 好在原廠減產的效益逐漸顯現,下游開始積極補庫存,自8月開始,記憶體價量齊揚,預期原廠庫存消化速度也加快。 從價格來看,8月NAND價格先漲,DRAM接續上漲。DDR5因為量少,且資料中心需求帶動出貨量增,自7月開始上漲。 DDR4市場上庫存最多,直至8月底才開始有漲價跡象;DDR3則因為原廠已沒有生產,雖然需求少,但供給更少,因此,漲幅最為明顯。 業者估計,原廠減產的效果,大約需要兩季才會反映在報價上,近期市場漲價,主要是反映上半年減產。至於今年下半年減產,則預期時間點於明年上半年,會在價格上再次反映一波。 就需求面來看,原廠先前第一波減產,對市場需求產生短期刺激效果,但因為成交量不大,庫存還是很多,報價又繼續下跌。 原廠第二次及第三減產,則看到成交量上升,減產效益逐漸顯現,原廠庫存消化速度也增快,預期記憶體供需結構,將朝向正向方向發展。
記憶體大廠三星(Samsung)持續減產,下游客戶回補庫存之下,下一季DRAM、NAND Flash價格可望連袂上漲,帶動記憶體相關PCB供應鏈有望止穩回升,PCB下游應用在汽車、AI伺服器持強有撐之後,第四季可望再添記憶體復甦的生力軍。 國內的記憶體模組板以健鼎、欣興、競國為主力供應商;而BT載板主要應用在記憶體、手機上,韓國為記憶體、手機生產大戶,在全球BT載板市占率上,2023年上半年以三星電機、LG、Simmtech分居前三,欣興、景碩則位居四、五,市占率分別達7.3%、6.9%,相關公司均可望從記憶體產業復甦中受惠。 三星今年第一季DRAM、NAND Flash市占率高達42.8%、34.3%,均蟬聯全球第一大,三星應對市況啟動的減產對全球供需造成影響,由於庫存消化已經步入尾聲,下游客戶擔憂原廠調漲晶片價格,啟動庫存回補潮,此外,終端需求尚未全面性復甦之下,三星將延續減產力道,目前SSD晶片已經供不應求,代理商認為,雖然這一波復甦不是因終端需求回升為驅動力,但以三星的霸主地位,持續減產將平衡供需,第四季可能出現DRAM、NAND Flash價格雙漲的情況。 記憶體模組板新切入的廠商不多,競爭態勢相對穩定,競國日前召開法說會時,透露記憶體模組板接單回穩的情況,目前該應用占競國營收比重約25.7%,為第一大應用;健鼎第二季記憶體模組板營收占比也達19.5%,僅次於該公司的汽車板應用。 今年上半年景氣疲弱,PCB的下游應用中僅汽車、AI伺服器需求相對有撐,智慧型手機直到第三季才由蘋果、華為的新機帶動,需求略有起色,分析師再點名記憶體、網通庫存消化接棒進入尾聲,二大應用可望接續進入復甦行列。 PCB廠各家復甦腳步不一,不過隨上半年比較基期偏低,下半年表現可望優於上半年,以第三季前二月的營收來看,法人點名健鼎、台光電、華通可望達法人預估值的高標。
【時報-台北電】今日焦點新聞: 國內頭條: 1.季底作帳倒數,Q4迎選舉行情。(工商時報) 2.新經濟對策最快925拍板,日本也推半導體減稅方案。(工商時報) 3.風電3-2選商,採雙彈性放寬。(工商時報) 4.AI邊緣運算,明年大舉問世。(工商時報) 5.DRAM喊漲,PCB供應鏈看旺。(工商時報) 6.本土雞蛋搶光,批發價漲2元。(中國時報) 7.台積電先進封裝,追單來了。(經濟日報) 8.歐盟碳關稅試行下月啟動,牽動我3500家製造商。(經濟日報) 9.美系半導體業者裁員動作頻頻,台廠有望迎人才回流?(電子時報) 10.iPhone 15旗艦機供不應求,下半年能寄望蘋果、華為新品?(電子時報) 大陸頭條: 1.存量首套住房貸款利率今起下調,有望為超4000萬客戶減少利息支出。(上海證券報) 2.三季報業績搶先看,消費電子龍頭淨利超70億元。(證券時報網) 3.今日華為多款新品即將登場,頂級旗艦將亮相?(中國基金報) 4.貝萊德基金:A股當前具有超配價值,債券回檔後仍具吸引力。(證券時報網) 5.中指研究院:9月樓市成交量整體同環比均下降,一線城市小幅回升。(證券時報網) 6.成本端提振疊加供需兩旺,紙漿期貨或延續漲勢。(上海證券報) 國際頭條: 1.債息飆漲給季末股市蒙上陰影。(路透社) 2.加拿大工會Unifor工人表決支持福特合約。(路透社) 3.中國央行顧問提出結構性改革以重振經濟。(路透社) 4.美國勞工真正的問題:生產率不夠高。(華爾街日報) 5.麥卡錫為避免政府關門做出最後努力。(華爾街日報) 6.更高的利率不僅會持續更長時間,且可能永遠持續下去。(華爾街日報) (編輯:李慧蘭)
記憶體晶片經歷漫長寒冬後,終於出現復甦曙光。9月以來,隨著消費性電子產品進入銷售旺季,利多氣氛帶動記憶體晶片NAND和DRAM等現貨價格全線走高。機構指出,當前記憶體產品價格底部已然成形,接下來市場柳暗花明,大陸國產晶片替代方興未艾。 南方財經報導,以9月19日來說,CFM快閃記憶體市場最新行情資料顯示,包括快閃記憶體晶圓(flash wafer)、DDR、消費型SSD、內存記憶體條、手機相關零組件eMMC等多個種類中,從低存儲量到高存儲量的各個品類報價均較上周上漲。 以PCIe 4.0介面、容量為1TB的SSD舉例,一度從6月高點報價41美元跌至8月低點35美元。而9月中旬最新的高點報價已回升到42.5美元。 報導指出,CFM快閃記憶體市場分析師戴曉瑜表示,「現在市場買漲不買跌,大家的備貨熱情都較原來高漲」。她解釋,記憶體晶片市場復甦,和國際龍頭大廠的減產有關,市場供需因此逐步回穩。2022年第四季起,鎧俠及美光率先啟動減產,三星在2023年第二季也跟進。 集邦諮詢(TrendForce)最新研報指出,供應減少的背景下,客戶備貨力度回升,NAND Flash晶圓合約價8月已有所反彈。但預計第三季NAND flash均價仍將持續下跌,第四季有望持平或是出現最高5%的漲幅。 DRAM復甦腳步較NAND稍有落後,仍在尋求築底。TrendForce稱,受惠龍頭企業減產,加上季節性需求支撐,預期第三季DRAM均價跌幅將會收斂至5%以下。惟因庫存仍高,今年DRAM價格仍有壓力,可能要等到2024年才會止跌反彈。 多家機構也開始上修大陸國產記憶體市場的看法。華泰證券9月研報指出,經過2021年末起七個季度的下行,當前記憶體產品價格已經呈現築底態勢,年內需求有望逐步回暖。東海證券研報也指出,展望年內,下游需求逐漸復甦的背景下,大陸國內記憶體企業獲利料將柳暗花明,企業估值有望修復,國產替代方興未艾。
全球最大記憶體廠商三星的減產效應,將於第三季起發酵,業界人士預期,2023年下半年DRAM供需結構和產業庫存,將呈現大幅改善。 受到DRAM三大應用需求不振影響,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三大供應商庫存,於2023年第一季來到高峰,在第一階段減產後,第二季庫存水位僅小幅度下滑,三大供應商因而持續擴大減產。 業界人士認為,2023年下半年DRAM供需結構和產業庫存狀況,有望進一步改善,主要原因並非見到終端需求,有較大幅度改善,而是三星於4月起開始減產,減產效益將於第三季起發酵。且近期市場傳出,三星為了改善高額庫存,預計將擴大DRAM和NAND減產幅度,此舉將有助於記憶體產業供需狀況,更快恢復平衡。 法人也預期,三大供應商於DRAM生產上,將會提高利潤以及需求較高的高頻寬記憶體(HBM)和DDR5生產比重,將有助於主流規格DDR4和利基型DRAM庫存去化。
記憶體大廠美光即將於27日盤後公布最新財報,鑑於美光對DRAM的訂價能力提升,市場高度期待美光獲利進一步改善,預期產業最壞情況已過。 由於記憶體大廠近期積極減產,部分市場需求轉強,AI伺服器需求尤為強勁,致使DRAM報價逐漸改善。 美光財務長Mark Murphy先前透露,若供應鏈持續保持自制力、預測價格有望於2023年下半轉強。 美光營運有望改善,帶動股價逐漸走強,該公司年初迄今股價已上漲近4成。包括巴克萊、德銀等券商,紛紛上調美光投資評等及目標價。 巴克萊券商巴克萊給予美光「加碼」投資評等,目標價從75美元調高到80美元;德銀則從「中立」調高至「買進」,目標價從65美元上修至85美元。 除營運露曙光外,美光也開始著手下一波的擴產。美光執行長Sanjay Mehrotra之前表示,半導體和封裝產業將在2025年之後,展開下一階段的擴產。為因應趨勢,美光已宣布在印度古吉拉特邦的桑納德投資8億美元,設立一個半導體封裝測試工廠,將是該公司在印度的首座工廠。 業界人士指出,記憶體市場雖因俄烏戰爭、高通膨、中國大陸疫情影響供應鏈及中國大陸內需走弱、全球高利息等因素,導致消費者購買力下降、企業撙節支出。但DRAM是智慧化的關鍵零組件,5G、AI、雲端及網通等應用長期仍然看好。 2023年下半年有機會在終端庫存逐步去化、通膨影響趨緩後,帶動DRAM記憶體市場需求回溫,DRAM報價在接下來的二季度,價格將出現回升趨勢。
【時報-台北電】記憶體產業隨著減產效應,現貨價出現止跌,原廠高喊第四季合約價將調漲,亦有利於台系記憶體廠南亞科(2408)、華邦電(2344)等後續營運改善。 華邦電今除息1元,開盤參考價26.85元,早盤以27.6元開出,強勢填息逾7成,但盤中隨台股下壓,一度翻黑,目前股價小漲0.05元。 記憶體龍頭三星因應記憶體市況不佳,上半年啟動減產,業界傳出下半年三星除了針對NAND Flash減產之外,DRAM將再度減產,減產主要在DDR4製程,有助DDR4市況改善,對台廠南亞科、華邦電有利。 因目前DRAM市況不佳,南亞科等台系廠第三季營運仍承受壓力。不過,基本面可望逐步改善。 記憶體在經過史上最長的庫存調整期後,韓媒體近期披露原廠第四季調漲合約價的訊息,依原廠發出的通知,NAND Flash第四季的合約價有機會漲1-2成、DRAM則約漲1成,對台系記憶體製造廠南亞科(2408)、華邦電(2344)、旺宏(2337),以及下游模組廠的威剛(3260)、十銓(4967)都可視為利多。 另外,記憶體IC設計股群聯(8299)、愛普*(6531)布局AI領域有所斬獲,股價也有不錯的表現。 市場傳出,群聯PCIe Gen5的Retimer獲英業達、富士康認證,2024年第一季可望開始出貨。群聯2019年與超微(AMD)合作PCIe4 SSD,成功切入Gaming PC與Game Console市場,並擴大ODM業務,目前於主流PCIe4.0市占率達50%,新規格的PCIe5.0市占率超過80%。 美系外資看好隨著AI需求急遽提升,預估未來5-10年愛普*的營收有望翻10倍。核心業務DRAM方面,下半年報價止穩,客戶開始庫存回補,愛普此業務目前有3個月的能見度。(編輯:沈培華)
DRAM近期報價止穩,繼DDR5價格第三季止跌回升後,DDR4及DDR3現貨價最新報價也多呈現翻揚,業界人士預期,DRAM第四季合約價看漲。 三星9月宣布擴大減產,限縮DRAM、NAND Flash供給,在供應商不願再降價下,DDR4 1G*8顆粒現貨價持續上漲,近兩周累積漲幅超過1成。 三星將DRAM減產幅度自第二季的20%、第三季的25%,進一步擴大至第四季的30%,減產著重在DDR4,預期此一減產動作,將會持續到2024年上半年。 業界人士分析,近期DRAM價格持續打底,主流DDR4庫存水位偏高,廠商仍積極去化庫存,而DDR5模組價格則已回升,近一個月來價格調漲5%~10%,入門級產品也有3%~5%漲幅。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焦點股: ●蘋果周一勁揚1.69%,收在177.97美元。其日前最新發布的iPhone 15系列旗艦機意外熱賣,據官網顯示,頂規版iPhone 15 Pro Max在美國、中國、台灣買氣噴發,交貨等待時間平均為6~7周,台灣甚至要到11月中旬才能到貨。Wedbush Securities出具報告指出,iPhone 15系列從上周五開放預購到周日下午為止的訂單量遠超出預期,我們估計比iPhone 14系列成長約10%~12%。不畏北京擴大iPhone使用禁令的傳聞,以及華為5G手機突破美國圍堵,可能給iPhone帶來威脅的紛擾,該投銀知名分析師Dan Ives在iPhone 15發表前做出大膽預測,稱新iPhone將帶動蘋果股價再漲20%。 ●美光收漲0.89%。德銀以DRAM晶片價格反彈速度超乎預期為由,將美光股票評級調升至「買進」。報告中指出,DRAM價格出現「拐點」,由於近來對AI伺服器的需求激增,DRAM價格至少比預期提前一季出現「改善」跡象,且根據最近對供應鏈所做的調查,由於供應增長有限,DRAM價格應能持續反彈,且可望在未來兩季加速上揚,華爾街料將大幅上修對美光2023年和2024年的業績預測。 ●特斯拉大跌3.32%,高盛下修對該電動車大廠的獲利預測,稱其進一步調降價格恐損害利潤。 ●安謀(Arm)ADR大跌4.53%,收在58美元,但仍高IPO發行價51美元;盤中一度崩跌7.62%。安謀ADR選擇權交易周一在那斯達克交易所上市,其中多為看跌選擇權。此外,研究機構伯恩斯坦(Bernstein)給予安謀「表現不如大盤」(underperform)的評級,亦給其股價帶來壓力。 ●輝瑞跌1.16%,莫德納(Moderna)重挫逾9%。輝瑞財務長David Denton表示今年新冠疫苗的需求將減弱,美國今年的新冠疫苗接種率預估約為24%。
凱基投顧指出,南韓三星預計在第四季擴大DRAM減產幅度至30%,研判將推動DDR4現貨價與合約價上漲。台系廠商聞訊股價展開強攻,南亞科(2408)上漲3.43%、收72.4元,華邦電(2344)漲幅亦超過3%,表現均相當亮眼。 三星預計將DRAM減產幅度自第二季的20%、第三季的25%,擴大至第四季的30%,減產著重在DDR4。凱基投顧認為,三星減產主要係考量以下因素:一、8月以來,由於AI伺服器持續排擠一般伺服器需求,此情勢可能延續,2024年一般伺服器需求台數可能僅年持平。二、9月以來,大陸政府限縮iPhone採購,帶動Android智慧機業者增加記憶體採購,惟仍不足以彌補伺服器需求下修。 三、經過第二季至第三季,零售與工控皆已大致完成補庫存至15~20周的目標。四、三星因應DDR5供不應求情勢,預計在第四季拉升P3L新廠的投片量至每月5萬片,故需限縮既有廠區DDR4生產量,方可限縮整體位元產量,達成在第四季底將庫存去化至10周以下目標,並推動大宗的DDR4價格在第四季止跌翻漲。五、1Y奈米以上製程持續處現金流出。 繼DDR5價格第三季上漲後,凱基投顧預估,DDR4的合約及現貨價皆將在第四季止跌翻漲。展望2024年上半年,即使價格恢復上漲趨勢,研判DRAM業者仍將延續減產策略,畢竟庫存去化為製造商本波減產的核心目標,凱基投顧預計,要至明年第二季底,製造商庫存水準方可去化至五~七周的健康水準。 此外,凱基投顧預估,記憶體業者資本支出在2023年年減33%、2024年僅年增20%~30%;同時,大宗DDR4的製程升級與產能投資仍將節制,造成製造商成熟製程廠區的生產成本未持續下降,需待明年下半年價格進一步回升後方可由虧轉盈。
【時報-台北電】隨著三星加大減產幅度,DRAM報價可望止跌,明年預料需求將回溫。土洋法人連四天同步加碼南亞科(2408),南亞科今震盪上揚,DRAM相關個股包括華邦電(2344)、威剛(3260)等股價仍力守近期高檔。 全球記憶體龍頭三星不願意繼續降價出售,特別是DRAM DDR3和DDR4的產品,使報價開始止跌,將有助南亞科獲利改善,不過後續仍需觀察需求增加幅度,以及各廠商恢復生產的速度。三大法人上周五共計買超南亞科逾1萬張帶動股價強彈。 上周市場謠傳,三星電子近期調漲DRAM記憶體價格,傳DRAM、NAND型快閃記憶體漲幅在10~20%。 因總體經濟疲弱,2023年DRAM市場面臨挑戰,庫存達到高峰,DRAM供應商採取措施進行產能調整,減緩製程轉進的速度,並嚴格控制資本支出,使得DRAM下半年可能出現一些回升的希望。 南亞科也跟進調整產能,降低稼動率,彈性調整產品組合和資本支出,因應客戶需求和市場變化的動態調整,以因應市場疲軟。整體來看,DRAM市況持續低迷,產品價格進一步走跌,雖然出貨量增加,但第三季營運仍有壓力。南亞科今股價開低,盤中翻紅一度漲至74.2元本波新高,目前小漲0.6元至73元。華邦電子目前小跌0.2元為27.95元。 展望明年,研調機構TrendForce預期,由於2023年基期已低,加上部分記憶體產品價格已來到相對低點,預估明年DRAM及NAND Flash需求位元年成長率分別達13%及16%。(編輯:沈培華)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南亞科(2408)受惠大廠減產推動報價止跌,獲本土法人從中立評等調升至買進(Trading Buy),目標價也從69.7元升至82元。法人實際操作上,外資上周連四日大買超,三大法人近四日共買超1.8萬張。 南亞科短均上彎,股價連日走揚,本周一再度翻紅上攻,盤中衝上74.2元之一個半月高價。 受到出貨量逐步增加,南亞科今年8月自結合併營收25.75億元,月增5.65%、年減24.69%。法人預估,今年第三季DRAM報價跌幅會逐季減少,主要看產品組合,因為每個產品的供需和庫存的情況不同,DRAM售價也會因產品線不同有漲有跌,部分消費型DRAM微幅漲價、部分高階AI用DRAM同樣微幅漲價,整體平均來看,仍會是小幅度下跌,後續仍觀察大陸市場恢復的情況,以及美國雲端企業的資本支出、DDR4庫存消化情形和DDR5的滲透率。而未來大廠產出將持續轉到DDR5,南亞科產品比重為DDR3占78%,DDR4占約22%。 DRAM市場今年面臨挑戰,市場庫存已達到高峰,DRAM供應商採取措施進行產能調整,減緩製程轉進的速度並嚴格控制資本支出。三星(Samsung)再加大減產幅度,不願繼續降價出售,特別是DDR3和DDR4的產品,使報價開始止跌,將有助南亞科獲利改善,不過後續仍需觀察需求增加幅度,以及各廠商恢復生產的速度,減產效應將在下半年顯現。 大廠減產推動報價止跌,在今年下半年DRAM有可能會出現略為回升曙光。南亞科也跟進調整產能,降稼動率,彈性調整產品組合和資本支出,因應客戶需求和市場變化去做正常的動態調整,以因應市場疲軟,預計產能將動態調降20%以內。 受到DRAM市況低迷,產品價格走跌,雖然出貨量增加,但營運仍有壓力。南亞科今年自結第二季營收70.27億元,季增9.37%;單季毛利率因價格而下跌、公司減產認列閒置資產損失,以及部份舊產品減損,使第二季毛利率下滑至-11.21%,減少約2.59個百分點。營業虧損第二季增加至31.85億元,但業外來自利息和匯兌利益、稅負抵減,南亞科今年第二季稅後每股虧損0.25元;上半年稅後每股虧損0.79元,每股淨值55.72元。法人預估,今年EPS為-1.73元。 南亞科今年2月董事會通過2023年度資本支出預算,以不超過新台幣185億元為上限,年減10.62%,目前將資本支出再進一步下調至150億元,年減27.54%,其中生產設備WFE資本支出將較2022年調降50%以上,WFE占全部資本支出50%,南亞科資本支出今年上半年為86億元。2023年全年折舊費用預估140億元。目前1A/1B/1C都照進度進行,10nm第四代才有可能導入EUV,至少要到2025年以後。公司預期至2023年底10nm產品將占產出10%以下。
上周台股震盪攻堅重新站上季線,15日指數收高16,920點;華冠投顧分析師劉彥良認為,盤勢震盪攻堅,仍要審視選股才能拉高操作績效,本周投資組合前兩大是國巨(2327)、品安(8088)。 劉彥良指出,美國8月CPI符合預期,通膨疑慮降溫下吸引多方信心回籠,台股成功站上季線並改寫一個多月新高,本周將挑戰萬七整數關卡。但費半指數仍在月線多空激戰,若無法向上表態,台股仍可能再回測季線;但即使指數回測季線下震盪,中小型股仍輪漲,選股留意營運向上或走出谷底的公司。 劉彥良表示,DRAM大廠三星認為第四季記憶體有可能會短缺,已開始調漲DRAM和NAND報價,國內相關業者當然也會受惠,其中金士頓轉投資的品安在回測月線不破後已重新轉強,有機會走出N字型攻勢。 被動元件龍頭國巨的營收已連兩個月成長,新廠預計在明年初開始投入量產,鎖定車用、工規等高階MLCC,有助提升營收和毛利率表現。CCL大廠台燿營收連兩個月向上,法人看好AI伺服器貢獻將自第四季底顯著增溫,2024年營運將逐季向上。 半導體材料通路商華立營收已連七個月向上,且8月營收還改寫14個月新高,已經卡位先進封裝材料供應,有望受惠台積電CoWoS全台擴產計畫。光纖設備廠德勝的8月營收年增達123%,累計前八月營收也年增83%,受惠歐美持續推動寬頻網路布建以及英特爾發表新一代連接標準Thunderbolt 5,營運將旺到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