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hiplet

的結果
  • 台積電、英特爾 強強聯手 發表全球首款小晶片互聯

     強強聯手!英特爾於創新日上展示了世界第一個UCIe連接的Chiplet(小晶片)處理器。此晶片匯聚兩大晶圓代工廠尖端技術,分別將使用Intel 3,以及TSMC N3E的Synopsys(新思科技)UCIe IP的兩個小晶片,透過英特爾EMIB先進封裝進行連接。  台廠除了創始台積電、日月光外,還有六家公司也在UCIe聯盟之列,包括矽品、華邦電,IP公司則有世芯、創意、愛普,值得留意的是IC設計大廠聯發科也在名單之列,均致力推動 Chiplet介面規範標準化。。  聯發科指出,IC設計挑戰其中之一就是成本,若從頭開始開發晶片成本將非常高,若能使用Chiplet則可大幅降低成本、搶攻市占。  小晶片先進封裝涉及不同次產業,生態系統龐大,台廠挾上下游供應鏈完整之優勢,率先卡位次世代技術,無論是源頭IP、IC設計乃至下游晶圓製造,在不久的未來,不同製程、IP的晶片融合在同一個封裝內,將會變得司空見慣。  UCIe聯盟由英特爾推動,匯集台廠台積電、日月光在內的十家國際級公司,於 2022年3月成立,據最新資料所示,UCIe聯盟成員已達120家以上。目前已更新至UCIe 1.1版本,已涵蓋2D、2.5D(EMIB、CoWoS、FOCoS)封裝架構標準,3D封裝則尚未推出。  目前英特爾Sapphire Rapids和新發布的Meteor Lake處理器都採用了小晶片設計,但仍使用英特爾專有介面和通訊協議;不過,英特爾已宣布,將在下一代Arrow Lake處理器之後,開始採用UCIe介面,屆時又將帶起迭代商機,台廠率先投入之公司將可望受惠。

  • 整合Vision Pro 郭明錤:蘋果將積極提升硬體規格

    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指出,蘋果將積極提升硬體規格,來建構更有競爭力的Vision Pro生態。Vision Pro成功的關鍵之一是生態圈,包括能否與其他蘋果硬體產品整合,相關主要硬體規格為UWB(超寬頻)。 iPhone 15將採用升級後的UWB,生產製程從16奈米升級到7奈米,有利於近距離互動效能的提升,或是降低耗電。 iPhone 16可能將升級至Wi-Fi 7,更有利蘋果整合同一區域網路下的硬體產品並提供更好生態體驗。 江蘇長電科技今年下半年的毛利率,將受益於iPhone 15 UWB製程升級,長期則受益於Chiplet成為AI加速器主流設計方案。iPhone 15 UWB製程將自16奈米升級至更先進的7奈米,長電科技為後段SiP供應商且此升級有助提升利潤。一般而言,若16奈米升級至更先進的7奈米,後段製程的利潤率可望提升10%至20%以上。 另外,AMD近期發布的AI加速器MI300系列採用Chiplet設計,郭明錤調查指出,Nvidia H100下一代AI加速器也將採用Chiplet設計。長電科技為Chiplet方案領導廠商,長期受益於Chiplet成為AI加速器主流設計方案。

  • 《大陸股市》大盤沒起色 Chiplet、信創自high

    【時報-台北電】陸股午後依然弱勢,創指跌幅仍在1%之上。塑料、化纖等賣壓較大。 Chiplet概念股拉升,通富微電、寒武紀漲超6%,甬矽電子、中京電子、芯原股份、長電科技等跟漲。信創板塊走強,中科曙光觸及漲停,潤建股份、中控技術,海光信息、三六零等漲超5%。算力概念股攻高,中科曙光午後漲停,拓維信息、證通電子此前漲停,寒武紀、鴻博股份、拓爾思、華勝天成、浪潮信息等漲超5%。 盤中,滬指報3265.49點,跌0.67%;深成指報11780.63點,跌0.87%;創業板報2430.09點,跌1.11%。(編輯:張嘉倚)

  • 異質晶片測試需求複雜 台廠擴產搶吃大餅

     隨著人工智慧(AI)、高效能運算(HPC)、車用電子、5G通訊及低軌道衛星等新應用大量導入採用小晶片(chiplet)設計的異質整合晶片,測試介面的要求更趨複雜,測試設備廠愛德萬測試(Advantest)及泰瑞達(Teradyne)均擴大自有測試介面板產能以因應客戶強勁需求,包括中華精測、雍智、旺矽、穎崴等擴產搶占市場大餅。  隨著小晶片設計成為主流趨勢,將邏輯IC及記憶體整合在同一個封裝內的異質整合晶片,已經成為AI/HPC、車用電子、高速網路通訊等應用新藍海。由於不同晶片的整合需要增加更多功能及效能測試,電晶體密度提高,所需測試時間拉長,測試介面產品複雜度提高,測試設備廠因此積極擴大自有探針卡PCB板、測試載板、測試介面板等產能,以滿足客戶對異質晶片的測試需求。  泰瑞達近年提高自有測試介面產品出貨量,並爭取到蘋果A系列應用處理器及Apple Silicon的測試訂單。愛德萬測試日前宣布收購台灣興普,取得測試介面PCB產能。  愛德萬測試於2021年併購總部位於美國的R&D Altanova,專門供應高階應用所需的消耗性測試介面板、載板和互連技術。未來,藉由結合R&D Altanova高性能、高密度的PCB設計技術,與興普的PCB製造能力,可望擴大在亞洲地區的高階測試板製造規模。  愛德萬測試總裁暨集團執行長吉田芳明表示,收購興普屬於愛德萬測試中長期成長策略的一環,目的持續開拓測試與量測解決方案。興普強大的工程與製造能力正好與R&D Altanova握有的高階測試板設計技術相輔相成。  中華精測已規畫投資興建三廠,預估下半年動土,2025年完工啟用。穎崴楠梓加工區的探針新廠第一季落成啟用,第二季量產後將拉高探針自製率,有助於擴大測底座、垂直及MEMS探針卡市占。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