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hatGPT

的結果
  • 生成式AI夯 私銀推三投資重點

     ChatGPT夯,國際私人銀行寶盛研究團隊統整出三項應關注的AI投資重點。一是AI推動者和採用者,包括能自行訓練AI解決方案嵌入服務的企業;二是雲計算,連金融業都被允許的資料上雲,相關尖端技術導入帶動資本支出增加;三是半導體,雲計算和人工智能的發展正在創造對半導體的巨大需求,單是人工智能專用晶片的年銷售額,將自2021年的112億美元,屆及2025年增長到770億美元。  全球產業投資市場研究機構CBInsight指出,OpenAI研發的ChatGPT,引發微軟加快推出New Bing等,真正關鍵是「生成式AI」導入商業市場,但新創公司在話題火熱之前的一年,其實是很難募到資金。因此以今年來看,250多家生成式AI公司有33%尚未對外籌資,反映出大部位資金的法人投資者、創投私募業仍然有很大機會進入該項變革性技術。  CBInsight統計,生成式AI新創圈在去年募得股權資金逾26億美元,今年有四家公司持續獲得龐大資金注入,包括人工智慧模型開發人員和研究機構Anthropic的5.8億美元,專注於人機介lection AI的2.25億美元,開發人員為重點的NLP工具包Cohere有1.25億美元,由AI驅動的內容建立套件Jasper的1.25億美元。  寶盛銀行研究團隊指出,AI導入讓機器更智慧、更有用,能提高效率和產出,甚或能洞察客戶需求,並帶來收入增加或降低成本,計算能力和可用數據量讓AI的強勁成長之路,放眼還有幾十年的時間。

  • AI夯 台灣半導體產業得利

     ChatGPT所掀起的生成式AI運用爆紅,法人指出,ChatGPT可說是AI人工智慧發展的重要里程碑,AI全球大戰開打,市場預估到2026年全球AI產值將高達9,000億美元。  由於AI執行需大量算力,包括運算晶片、伺服器等需求將大增,台灣半導體產業居全球領先地位,受惠程度大,建議透過訴求半導體產業投資與高息特性的台灣半導體收益ETF介入布局,一舉掌握息利雙收投資優勢。  群益台灣半導體收益ETF經理人謝明志表示,ChatGPT只是個開始,AI應用與產業智慧化、自動化不可分割,未來將是各領域務實應用的技術,支撐AI的發展是高速運算及高階晶片技術,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全球競爭力強勁,上中下游產業聚落完整,可望直接受惠。  以全球先進製程產能分布來看,台灣占近7成比重最高,AI前景蓬勃迎來龐大商機。且台灣在IC晶片設計、IC封測領域亦居全球執牛耳地位,投資前景也值得期待。  第一金全球AI人工智慧基金經理人李坤憲認為,近期科技股財報陸續公布,及先前歐美銀行危機事件對企業的影響性,像是企業支出的情形是否出現扭轉,是否在通膨與經濟數據影響下進行人員調整等,AI相關指數今年營收與獲利表現預估數據,整體AI企業的業務與獲利仍呈現上修趨勢,不過隨利率處於高檔區,後續呈現盤整的機率高,宜持續留意觀察。  從微軟、Alphabet最新公布的上季營收,微軟上季營收、獲利雙雙超出市場預期,主要正受惠於雲端運算、AI產品提振,微軟上季營收達528.6億美元,優於市場預期的510.2億美元,年成長率達7%,EPS調整為2.45美元,也優於市場預估的2.23美元,軟體與雲端運算是營收主力,今年更受惠ChatGPT聊天機器人的開發,成為市場焦點;Alphabet大型雲端業務營收動能,也帶動季報表現預期,與分析師進行的財報電話會議,不斷重覆提及AI,提及次數達78次,凸顯市場對此議題的高度關注。

  • Chegg示警ChatGPT侵蝕成長率 股價幾乎腰斬

    美國教育科技公司Chegg指出,學生對OpenAI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興趣攀升,打擊消費者成長率,並示警第二季營收將下滑,拖累股價跳水,2日收盤暴跌48%。 Chegg預期第二季營收約介於1.75億至1.78億美元之間,低於分析師預估的1.94億美元,亦不如第一季的1.88億美元。Chegg提供訂閱制學業服務,協助學生寫作、算數和研讀資料。 Chegg執行長羅森斯威格(Dan Rosensweig)指出,公司先前尚未感受到ChatGPT對業務的衝擊,直到OpenAI在3月發表GPT-4。

  • 《美股》焦點股:ChatGPT搶生意 教育平台Chegg腰斬;超微盤後重挫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焦點股: ●在第一共和銀行倒閉後,投資人對金融體系的擔憂再度升高,周二地區銀行股重挫,PacWest Bancorp跌27.8%,Western Alliance Bancorp跌15.1%,Comerica跌12.4%。收購第一共和銀行大部分資產的摩根大通跌1.6%,回吐前一日的部分漲幅。其他大型銀行亦走弱,高盛和花旗均跌逾2%,美國銀行下跌3%。 ●Chegg Inc崩跌48.4%,由於來自AI聊天機器人ChatGPT的競爭加劇,該教育服務公司第二季營收預測介於1.75億~1.78億美元,遠低於市場預估的1.94億美元。 ●超微(AMD)盤後重挫近7%,該晶片大廠第一季盈轉虧,但調整後每股盈餘60美分優於市場預期,惟第二季營收預測介於50億~56億美元,不如市場預期。 ●星巴克(Starbucks Corp)盤後下挫5.6%,該連鎖咖啡店集團上季營收獲利均優於市場預期,卻未調升全年財測,對營運前景的保守看法令投資人大失所望。 ●福特盤後跌1.44%,其上季營收獲利超出市場預期,但全年經調整後獲利介於90億~110億美元以及經調整後自由現金流為60億元的預測維持不變。

  • ChatGPT效益未現 全球伺服器出貨跌破400萬台

    高利率、高通膨持續對成熟市場帶來的影響未退,研調單位觀察,消費者與企業支出受到的衝擊不斷擴大,已嚴重影響美系雲端巨頭資料中心的建置與規劃,並繼續削弱伺服器品牌商的企業訂單,致今年第一季全球伺服器出貨跌破400萬台,季減13.8%。 DIGITIMES研究中心分析師蕭聖倫指出,大型公有雲業者包括Meta及亞馬遜(Amazon)皆看淡雲端業務前景,第一季明顯放緩拉貨力道,使美系資料中心業者整體出貨季減超過8%。而成熟國家企業用戶亦大幅降低自有伺服器布建,使品牌商包括戴爾(Dell)及慧與(HPE)出貨皆季減雙位數。中系資料中心亦在美國高階IC禁令及中國數位經濟停滯影響下,出貨呈現季衰退。 展望第二季,預期出貨可望較上季小幅反彈近4%。其中,美系資料中心出貨將不如整體表現,因預期Meta仍將繼續下修出貨,而微軟(Microsoft)、Google等業者雖開始因應ChatGPT熱潮增加AI伺服器訂單,但其佔整體伺服器出貨比率有限。品牌業者第二季預期表現較佳,出貨可季增中高個位數,因業者將開始衝刺新一代平台出貨。中系資料中心業者因基期較低,出貨亦將有個位數季增表現。

  • 軍火之王都來了 軍工再噴1個月!5月賺錢密碼 就在這4大族群

    市場預期Fed在周四凌晨2點,將如預期升息1碼,因為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核心PCE)仍高於預期,顯示通膨壓力仍大,如果會後主席鮑爾釋出,這可能是最後1次升息,對股市是大利多;如果沒有,台股將以中小型股表現較佳。摩爾投顧分析師楊育華表示,5月看好軍工、資安、充電樁和AI等4大族群,最火是軍工會熱1個月,無人機、航太和彈藥相關都可留意。 5月關注焦點族群,第1個是軍工,美退役海軍陸戰司令在周一(5/1)已率25家美國防承包商抵台,成員就包含軍火之王「洛克希德.馬丁」和「雷神」等,首站前往苗栗,參訪國內火箭商台灣晉陞太空公司,今(3)日將出席國防產業論壇,與政府高層會面,還將拜會國防部、中科院、資安公司等,並與台灣無人機廠商開會,探討合作可能性,相關題材將會在5月發酵一整個月, 楊育華指出,首要關注就是無人機股雷虎(8033),還有航太股漢翔(2634)、長榮航太(2645)、寶一(8222);另一個重點就是彈藥股全訊(5222),是砷化鎵微波功率放大器整合元件的IDM廠,產品主要用在反艦飛彈系統,可以更精準的攔截飛彈。而資安族群看好宏碁資訊(6811)、資通(2471)、叡揚(6752)、邁達特(6112)。 楊育華認為,充電樁族群近期暴衝,是盤面熱點,因環保意識抬頭,電動車銷售爆炸性成長,充電樁需求也越來越大,有些不錯標的,比如建碁(3046)、飛宏(2457)、士電(1503)、健和興(3003)都可以留意。 楊育華強調,AI族群經過4月中場休息後,近期股價已初步止穩,從微軟、Google母公司Alphabet到Meta最新財報來看,AI應用讓科技巨擘財報皆優於預期。臉書母公司Meta執行長祖克柏表示,AI賺取更多廣告銷售,營收在衰退3季後也恢復成長。而原本禁用ChatGPT的義大利,在開發商OpenAI化解義大利隱私疑慮後,也恢復上架了,相關AI股在5月一樣可以關注。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ChatGPT當報稅顧問?會計師:五大弱點待克服

    請ChatGPT協助報稅?KPMG安侯建業稅務服務部執業會計師張智揚指出,一般不具備稅務知識的個人若想以詢問ChatGPT的結果報稅,其實是有很高的風險的。KPMG安侯企管數位安全顧問部協理李冠樟表示,生成式AI要能提供真正專業顧問諮詢,如稅務專業諮詢,至少仍有五大弱點待克服。 一是最新規範適法能力不足:眾所皆知,ChatGPT的資料庫僅到2021年,故針對新規定,例如:2023年台灣綜合所得稅調高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薪資與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以及課稅級距,以及今年新增民眾協助烏克蘭難民,賑濟烏克蘭捐贈項目得以全額列報捐贈列舉扣除額等新規定,ChatGPT皆無法處理。 二是引導使用者能力不足:ChatGPT需要由使用者「完整提問」相關情境與背景資料,它才有機會提供正確答案,但一般使用者對稅務規則不熟悉,往往無法提供完整資料或背景說明。 三是處理複雜問題能力不足:經實測發現ChatGPT僅能提供簡單稅務問題的基本建議,若遇到複雜的稅務情境,產生出東拼西湊錯誤答案的機率非常高。 四是擔責能力不足:實際上,國外已經有許多利用ChatGPT所開發的人工智慧稅務輔助系統,例如加拿大的TaxGPT.ca,但它在聲明中即明確提到:TaxGPT.ca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友好和平易近人的方式來讓使用者開始學習稅務,不是稅務計算器或專業稅務顧問,故無法承擔稅務責任。 五是隱私保護能力不足:報稅資料涉及許多個人隱私資料,雖然ChatGPT強調不會蒐集使用者隱私,但實際上許多實驗證明,系統還是會「暗中記住」線上提問的個資,使用者也無法確認其資料保護的能力,因此仍存在高度隱私風險。

  • 張雍川喊台股Q4有挑戰萬七實力 關鍵原因曝光

    受美股拖累,台股3日也下跌83.07點,收在15,553.41點,失守季線與10日線。不過,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雍川3日指出,台股大盤今年第四季有挑戰「萬七」的實力,主要關鍵有「新應用」,像生成式科技ChatGPT可帶動科技產品、半導體需求,加上下半年有「新品推出、旺季效應」去化庫存,加上有「高現金殖利率」的保護,就算下檔也有限。 張雍川表示,台股現階段整個產業在進行庫存調整,尤其上游半導體在過去二年疫情期間,超額訂單太多,客戶端庫存到現在還沒恢復到正常水位,因此陷入整理階段,但下半年上漲趨勢可期。 張雍川點出,下半年有二大動能,包括:「各品牌廠推出新品」、「旺季效應」帶動庫存去化,預計企業營收動能會重新恢復,加上台股有不錯的高現金殖利率保護,所以就算下檔也有限。 就台股指數大盤區間來看,張雍川認為,今年第四季有挑戰「萬七」的實力。因為有新應用,像生成式科技ChatGPT,會陸續帶動新的科技產品、半導體需求,未來這些科技應用愈來愈廣泛,像雲端伺服器、高速頻寬、高速運算半導體、AI晶片需求都是持續大幅成長。

  • 緯創快破50…廣達12天填息 網狂問該下車嗎?老手1原因說「不」

    NB大牛股緯創、廣達今日(5/2)大漲,緯創最高突破50元大關,漲幅超過7%,接近中午成交量已破8.3萬張;而廣達也大漲超過4%,股價直逼90元關卡,歷經12個交易日完成填息,成交量放大破3萬張。網友問應該下車嗎?老手表示,廣達已連續31元年配147.83元股利,「長期持有不會虧」。 2023台北國際電腦展將從本月30日至6月2日舉辦,屆時包含輝達創辦人黃仁勳、美超微(Supermicro)創辦人梁見後及宏碁董事長陳俊聖等大咖都將出席,隨著各家新品精銳盡出,專家認為相關PC概念股及AI、伺服器題材都會炒熱話題。 緯創股價今開高走高,最高漲至50.2元,漲幅超過7%,成交量位居集中市場第一,剽悍漲幅讓投資人側目,網友好奇:「以前漲到30元就是壓力點,更是少有1天能漲超過3元的,今天到底是怎麼了?」 分析師表示,外資過去3個交易日買超緯創3.28萬張,拉長至10個交易日更多達9.23萬張,如果看籌碼面,數字更是驚人,「千張以上大股東」上周增加7人,從284人增至291人,和4月初268人相比則增加23人,持股比例從64.86%增至67.54%,短短1個月增加2.68個百分點。 分析師指出,ChatGPT在全球掀起狂潮,幕後功臣輝達(nVIDIA)的A100晶片需求看增,隨著輝達上周五股價大漲4%,緯創今天股價也同步飆升。緯創去年稅後大賺逾111億元,EPS(每股純益)4.01元。展望今年,因PC業務力拼持平,加上非PC產品線可望有雙位數成長,尤其伺服器業務成長明確,今年合併營收衝兆元大關。股價從去年29.8元到今日漲近20元、漲幅超過6成。 分析師李永年先前在節目《鈔錢部署》中表示,緯創籌碼在3月底已經大量換手,看好後續走勢,但如果發現量大不漲或是量大長黑就要小心不宜追高,反倒應該獲利了結。 除緯創外,伺服器大廠廣達每股配息6元,於4月14日除息,至今天歷經12個交易日正式完成填息,有不少網友高喊「下車」,表示今天已經先落袋為安,否則恐淪紙上富貴;但也有人認為「12天就填息,送錢給你你不懂得拿」、「正要高飛幹嘛賣?」、「廣達要破百有點難~至少長期持有不會虧錢」。 外資指出,廣達過去幾個月調整雲端客戶訂單,目前看到今年雲端業務的營收年增為個位數,其中有受會於新平台和AI基礎建設起飛的效應。廣達在雲端領域一直處於領導地位,也和nVIDIA是長期合作夥伴。 外資表示,今年首季將是廣達的營運一點,廣達首季營收約2661億元,和去年第4季3270億元相比,季減約19%。至於在毛利率方面,外資估首季毛利率為5.9%,而營益率為2.5%。

  • Google「AI教父」證實走人!他親曝AI恐怖發展:比人聰明

    ChatGPT讓全球看見人工智慧(AI)無限潛力,隨著科技巨頭紛紛布局AI市場,對其失控及衝擊勞動力市場的隱憂也隨之而來。面對對手來勢洶洶,谷歌(Google)積極投入AI研發,然值此之際,被譽為「AI教父」的亨頓(Geoffry Hinton)證實離開谷歌,並對這項技術感到不安,AI的發展已經超乎預期。 綜合外媒CNN、The Verge報導,亨頓及兩位學生共成立的公司於2013年被谷歌收購,他已經在谷歌任職約10年,主要從事AI研發作業,如今其中一名學生也成為OpenAI首席科學家。但隨著對AI的研究愈發深入,他開始對這項技術感到擔憂。 「如果我不去做,也有其他人會做」亨頓坦言,這是平時說服自己的說詞,但他也補充「很難預防壞人利用AI作惡。」 亨頓說,離開谷歌的原因,是為了無所顧忌的談論AI風險,而非攻擊谷歌,他強調「谷歌採取的措施十分負責任。」 亨頓警告,一些工作崗位可能會被AI取代,其發展速度遠超他和其他人預期,科幻電影成真不無可能,甚至認為AI可能會自行生成代碼並運行,消滅人類並非無法想像。 亨頓表示,AI其實能演變的比人類更加聰明,一些人對這樣的推論深信不疑,但大多數仍認為遠不至於如此,「我原本也這麼認為,需要花個三、五十年,甚至更久,但現在改觀了。」 今年3月,以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為首,近千名科技CEO、科學家聯名發表公開信,呼籲暫停研發更強大AI技術,因為對社會及人類構成潛在風險。

  • 原始碼外洩嚇壞 禁員工使用ChatGPT等生成式AI 違者恐被炒魷魚 三星將做1事應對

    生成式AI ChatGPT問對不少企業在營運模式、勞雇關係造成結構性的改變,有的企業採用ChatGPT等AI技術節省人力成本,三星卻看見生成式AI造成的危機。《彭博》報導,為避免公司數據、資訊等機密外洩,南韓半導體龍頭三星1日公告,禁止員工以任何形式將公司數據上傳至ChatGPT,違者最重恐被炒魷魚。 ChatGPT甫問世,至今仍在社會實驗的階段,每天都能看到各類ChatGPT應用的相關消息,不過,在應用落地的同時,有企業擔憂生成式AI恐對企業資安、智慧財產造成危害。《彭博》援引一份三星內部公告指出,由於上傳到ChatGPT、Google Bard及Bing等AI平台的數據是存在外部伺服器,難以追回、刪除,亦可能遭其他使用者竊用,因此禁止員工透過手機、平板、筆電和內部網路使用ChatGPT等生成式AI,違者最嚴重可能會被炒魷魚。 該公告中提到,「三星要求員工致力遵守安全規範,若違反致使公司資訊外流,將受紀律處分,最嚴重將終止僱傭關係」。 三星會如此擔憂其來有自,公告透露,早在4月初就有三星工程師在使用ChatGPT的時候不慎外洩內部原始碼。儘管三星拒絕置評,外界尚不知原始碼內容為何,但ChatGPT衍伸的隱憂已出現苗頭。 不過,三星並非將生成式AI應用浪潮阻於門外,而是計畫自行開發企業內專屬的AI工具,除了研發相關應用功能與軟體,亦將研究如何防止因AI應用導致公司機密外洩。

  • 《大陸產業》優化毛利率 工業富聯Q1淨利增至32.07億元

    【時報-台北電】工業富聯第一季營收1058.88億元,同比增長0.79%;扣非後淨利潤32.07億元,同比增長3.44%。其中,毛利率同比提升0.6個百分點,增至7.4%。 工業富聯積極拉高毛利率,持續擴大新項目或新產品,通過技術研發參與推動ODM,帶動整體毛利率提升;通過CSP(雲解決方案提供商)技術成長,不斷取代品牌代工模式,創造更多利潤空間。 在ChatGPT等AI大模型技術風潮,為工業富聯改善毛利率,AI服務器已應用於ChatGPT,並且正在加速提升AI服務器及高效運算(HPC)產品的佔比和研發速度。 另一方面,工業富聯持續推動「深耕中國」戰略,江西贛州園區在2023年第一季已啟用,河南濟源5G終端精密製造項目進入設備入駐階段,這兩個項目均定位高端智能製造項目,將支撐工業富聯推動新材料、新工藝、新製程研發生產。(編輯:張嘉倚)

  • ChatGPT 將推企業付費版

     AI聊天機器人ChatGPT開發商OpenAI為了拓展營收來源,宣布未來幾個月內推出訂閱制的企業版聊天機器人ChatGPT Business。ChatGPT也新增隱私功能,試圖化解各國主管機關疑慮。  OpenAI表示,ChatGPT Business的服務對象是「希望更加掌控自身數據並管理終端使用者的企業用戶」。ChatGPT Business遵守API數據使用政策,不會擅自收集終端使用者數據來訓練AI模型。  去年11月ChatGPT上線後迅速席捲全球,今年1月已達到每月經常性用戶量1億人的里程碑,成為史上用戶成長最快的消費應用程式。這段期間,儘管ChatGPT在各國引發諸多爭議,但話題不斷成功讓OpenAI在全球打響知名度,令該公司決定趁勝追擊推出月費版服務,朝獲利模式邁進。  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表示,ChatGPT營運支出昂貴到「讓人想哭」,平均每段聊天對話的運算成本都要好幾美分,若將全球使用者用量加總成本相當驚人。  今年2月OpenAI首度推出月費20美元的訂閱制ChatGPT Plus,如今更將推出企業付費版本,但價格不得而知。

  • 碳權股1個月翻4倍 卻在2天跌26% 「這人」賺爛 網嘆:股市人生1天演完

    先是跟上ChatGPT題材,近期再有碳權概念加持,去年每股賺4.81元的倍力昨(26)正式突破200元關卡,卻在一夕之間變盤,由漲停殺到跌停,今天再殺一根跌停價162元,2天跌幅高達26%,網友追根究底查兇手,看到「元富」佔成交比重85%,直接變造市者,簡直瞠目結舌。 倍力近期聲名大噪,股價2月初還在55元附近,到昨天約1個半月股價衝上219元高點,等於漲了將近3倍。其3月營收1.02億元,年減70.18%,累計第1季營收5.7億元,年增2.88%。自有產品以ESG轉型數位產品為主,包含「智慧財務解決方案」與今年第1季開發完成「碳管理平台-碳管家CarbonKeeper」兩大利基型產品。 近期倍力因搭上ChatGPT和碳權熱潮,股價一飛沖天,昨天衝關200元俱樂部,從開盤下跌拉至漲停219元,再從漲停砍至跌停180元,投資人欲哭無淚,倒是在旁邊看戲的投資人看的是精彩絕倫,目瞪口呆。 有網友看到今早倍力再被摜一根跌停至162元心在淌血,直問「成本199元還有救嗎」,另有網友追查,發現昨天倍力成交的券商首推元富1家,買進16,287張,賣出17,568張,倍力昨天總成交量39,232張,直接變成造市者,且多空都賺,還安全下車;而著名的隔夜沖大戶「凱基-台北」則是買超第1名。 倍力的上沖下洗在PTT引發熱議,有網友說「早上200元俱樂部,下午180厲害了吧」、「我朋友是漲停板的苦主,現在心情超差」、「一天亮兩種燈,讓我想到之前的大航海時代」、「一天賺兩趟,賺爛了」、「開盤低接、漲停賣,轉空、跌停補,差70塊呢」、「股市人生一天演完」、「買219套10年」、「買倍力備感壓力」、「元富有夠兇」。 有股市老手在股市爆料同學會給中肯建議,表示自己從不推薦大家買飆股,因為像這樣一天從漲停再到跌停,運氣不好一天20%,不是虧大了嗎?要多久時間才能賺回來? 他說,連職業的操盤手都來不及跑,更何況大家是看板上達人推薦去買賣?從簡單看營收就好,季營收與去年相當,可是股價在1個半月大漲4倍,不是很離譜?這是他常說得,夜路走多了,早晚遇見鬼,大家可以好好思考一下,不要把股市當賭場,股市的錢如果這麼容易賺,誰還要工作?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大陸沒有ChatGPT、AI技術慘輸美國?微軟總裁爆驚人真相

    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ChatGPT在全球爆紅,人工智慧技術儼然已經成為各國激烈競爭的產業,外界更好奇美國與大陸在此戰略領域的對抗,ChatGPT最大投資者微軟總裁Brad Smith坦言,大陸沒有落後美國太多,目前有三個單位擁有現階段最頂尖的技術,包括微軟的ChatGPT還有谷歌及北京人工智慧研究院。 日經亞洲評論報導,Brad Smith暢談人工智慧產業的爭鬥,「這場創新競賽的規模相當大也非常激烈,誰領先誰落後可能會在一年中的某個時間點發生變化,唯一不變的是,彼此的差距不是以年而是以月來計算。」 Brad Smith提到,ChatGPT背後的生成式AI技術研發的競賽上,大陸沒有落後太多,點名北京人工智慧研究將與微軟、谷歌成為勁敵。Brad Smith也認為,未來AI技術將幫助亞洲國家解除勞動力短缺的挑戰。 至於外界關注人工智慧所帶來的可能威脅,Brad Smith表示,「跟其他技術一樣,人工智慧既可以是一項工具,當然也是一項武器,某些國家將使用人工智慧技術發動網路攻擊,規模可能會比現在觀察到的更加強大。」 Brad Smith認為,如果技術創有成,可以利用強大的進攻來防禦攻擊,這是我們從俄烏戰爭上學到的經驗,「我們已經使用人工智慧來馬上辨別新的攻擊並攔截,行動速度甚至比人類還快,此外,我們也會藉此檢測外國政府的網路攻擊或假訊息活動。」 長期以來,微軟一直看好ChatGPT母公司OPEN AI的發展,早在2019年就投資10億美元,並於2021年再次投入資金,未來也會繼續投資,外媒曾曝光總投資規模將高達100億美元。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