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勞工統計局(BLS)14日公布10月份消費物價指數(CPI),整體通膨年增3.2%,漲幅低於8月及9月的3.7%及預期的3.2%。剔除波幅較大的能源及食品價格後,核心通膨年增4%,增幅低於預期及9月的4.1%,並為2021年8月的水平。按月計算,10月份整體物價指數和9月相同,核心通膨升0.2%。能源價格10月份年跌4.5%,跌幅加快;住房通膨也持續回落。 整體而言,美國10月份的通膨走勢較預期更為理想。芝商所的FedWatch工具顯示,現時市場預期聯儲局將不會再升息,5.25%至5.50%區間或成終端利率,而且明年下半年有可能開始降息。市場預期當局停止升息,支持股價債價上漲,美匯指數回落,金價上漲。 中長年期債息下跌,股票估值壓力有所緩和,對於估值較高、對利率較敏感的增長股是較大的受惠者。然而投資者需留意,即使轉向降息的可能性提高了,不代表企業的盈利能力、利息支出等出現改善,現階段不宜過份進取,例如投入單一行業或集中於小型股。 中港市場方面,本周市場瞬息萬變,從外圍美國通膨降速優於市場預期、中國經濟數據繼續回暖,以及市場早前並未能預示阿里巴巴停止分拆旗下業務上市的消息下,帶動本周恒生指數高低波幅達到1,048點。因大盤表現全面包含著宏觀經濟、微觀企業表現及市場信心的變化而有所波動。以下將會為讀者逐一拆解。 首先如以上所說,美國的通膨以優於市場預期的速度回落,加強了投資者對於利率見頂的預期,同時亦帶動美匯指數的回落,對於非美元的風險資產的壓力有所舒緩。而港股市場,投資者對於高息股的偏好亦有所改善。恒生指數15日受此消息帶動,大盤取得682點的單日漲幅。 恒生指數漲幅除了受利率壓力進一步得到舒緩帶動之外,15日中國統計局亦公布10月份的零售銷售、工業增加值及固定資產投資數據,年漲幅分別為7.6%、4.6%及2.9%,而市場預計為7%、4.3%及3.1%,零售及工業增加值表現優於市場預期。 而10月數據表現上,或受惠於假期因素,商品及餐飲收入月比分別增長8.4%及11.9%。工業增加值方面,累計按年增長持續加速,較前月數據快0.1個百分點至4.1%,反映工業復甦進程持續。外圍通膨壓力得到舒緩,中國亦逐漸呈現經濟改善的信號,整體宏觀經濟情況好轉將可為市場注入動力。 惟恒生指數漲幅未能維持並回吐周內部分漲幅,除了港股投資者信心低迷問題之外,目前依然為季度業績高峰期,個股業績表現及其管理層的發言尤其重要。而本周最吸引投資者討論的企業,相信為恒生指數成份占比達7.61%的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雖然於季度業績中有符合市場預期的表現,但奈何並不是本次季度業績的重點。本次的季度業績發布會中,管理層表示不再推進阿里雲及暫緩盒馬的上市計畫,即表示早前提出的「1+6+N」計畫不再推行,而此計畫正為早前投資者所憧憬。 另外,根據美國證交會SEC披露文件顯示,馬雲家族信託計畫出售合共1千萬股ADS,即創辦人減持,兩項消息均為打擊投資者信心之舉,中短期內股價難免受壓。而阿里巴巴同為恒生指數重磅成份股之一,即表示恒生指數短線將缺少阿里為反彈動力來源。但整體上如以上所說投資人未需過分悲觀,宏觀經濟的改善及個別行業的復甦將可為市場注入新動力。
近期各國陸續公布數據顯示,先進國家通膨下降速度高於預期,意味多國央行過去兩年對抗物價高漲的行動,不僅取得成效也迎來轉捩點,接下來貨幣政策即將轉向,明年邁向降息的可能性提升。 由於投資人開始押注降息可能提前來臨,帶動近日美歐公債殖利率下滑,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14日暴跌約20個基點,創八個月來單日最大跌點,16日早盤跌破4.5%重大支撐,報4.496%。 英國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漲幅降至5%以下的兩年低點,歐元區CPI年增幅也掉到2.9%,同樣創兩年新低,美國上月消費端通膨也僅達3.2%,優於預期。 先前多國央行為壓制通膨而推動歷史性升息循環,也背負著陷入衰退的風險,如今這些數據讓全球經濟體鬆一口氣(尤其瀕臨衰退邊緣的歐洲),看好本國經濟可在就業市場不惡化的情況下展現軟著陸。 前愛爾蘭央行副總裁格拉克(Stefan Gerlach)表示:「這絕對是通膨的轉折點,投資人將對明年央行降息速度感到驚訝,降息幅度可能達1.5個百分點。」 市場人士的態度更加樂觀。據路孚特(Refinitiv)資料,投資者押注美國聯準會(Fed)和歐洲央行明年春季開始降息,預料英國央行於明年夏季降息。 近幾個月經濟學家一直苦思為何利率調升無法讓通膨和經濟顯著放緩,如今近期證據顯示,借貸成本竄高確實造成影響,只是較晚顯現。格拉克指出,通膨下滑反映利率上調4或5個百分點的效果。 就連通膨最頑強的地區,物價漲勢都有所改善。以英國為例,10月CPI年增幅度由9月的6.7%銳減至4.6%,創2021年10月以來最低。 通膨降溫令部分歐洲決策官員相信他們打贏了這場對抗通膨的戰爭,而且比起1970年代通膨危機,這次所用的時間更短。 在14日美國公布通膨數據前,市場預料Fed利率再上調一次的機率為30%。但德意志銀行分析師指出,目前再升息機率已驟降至5%。Fed明年5月前降息的機率在14日收盤時狂飆至86%,遠高於13日的23%。
國際金融分析:美國到明年第一季的國債借款計畫及再融資長債融資規模細節確認後,2024財年的發債高峰大致底定,加上由近期的ISM製造、非農就業勞動相關、零售銷售數據,皆指向經濟動能正在放緩,日前CPI通膨數據也呈現溫和,FED升息壓力將會同步減緩,10年公債殖利率再突破5%的機率降低,市場關注的焦點重回通膨走勢與經濟放緩的程度,最好的狀況是經濟放緩但不急墜、同時通膨持續下滑。 以日前公布用來計算GDP消費支出項的核心零售銷售月增率維持一定增長,同時根據美銀追蹤信用卡支出變化,11月消費者支出動能在上個月的低迷後,已初步呈現回升走勢,顯示經濟軔性的基調並未改變。 今年全球股市在總經環境不被看好下,仍繳出不錯表現,截至11月中S&P500上漲17%、那斯達克更上漲35%,德法股市也有超過10%漲幅,台股則上漲近19%5站上萬七。隨CPI自年初6.3%,降至10月3.2%,預期明年將往3%以下前進,而在通膨降溫的過程,若經濟能持續展現韌性,則此次對抗通膨的過程,將如FED官員形容,是一個金髮女孩的奇蹟。 大環境金融緊縮壓力減緩,台股在匯價止貶回升、外資初露回補;展望未來,相較短期營運,市場將更關注企業在2024年的成長契機。 AI產業脈動觀察:雖然近期AI相關類股表現平淡,但AI產業的發展不但未停歇,且有愈走愈廣的跡象,領頭羊OpenAI在其11月初的第一屆開發者大會,除更新GPT4 Turbo外,重要的是推出具備AI Agent雛形的GPTs,讓開發者打造各領域專屬的GPT,搭建更堅實的生態平台體系;而谷歌除打造自家的LLM外,也加碼投資Anthropic這家目前最有資格挑戰OpenAI的第三方LLM與AIGC頭部應用Character.ai,多管齊下;亞馬遜則傳出計劃打造參數超越GPT等級的自家LLM;微軟11月正式推出Office Copilot並開始收費;馬斯克的xAI也於11月初推出自家的Grok。 面對美國箝制其AI發展的出口禁令,中國並未停下腳步,百度文心一言推出收費模式;搜狗引擎創辦人王小川的百川智能、李開復的零一萬物與出身清大的智譜AI成了中國第一波超過10億美元的AI獨角獸。除美、中兩強,韓國三星也推出LLM Gauss。 綜合而言,大模型的競相建置仍未停歇,更重要的是從OpenAI推出多模運用概念的GPTs後,AI Agent的樣貌已逐漸成形,各式各樣的創新應用將快速誕生,未來變化值得關注。 對於美出口禁令,NVIDIA已經提出H20降規版,沿用既有架構但算力降至原先規範的1/3,但特別的是,NVLinks恢復原先的18條設計,等於是對於LLMs所需的AI集群提供強化的網絡性能搭配,且稍微提高記憶體容量,則可強化AI的推論性能,意思是或許可以靠建置更多的GPU Server來建置LLMs。 另NVIDIA也發布H200,重點方向為提高HBM帶寬升級和容量,同時首度提出搭配Grace CPU的GH200採用水冷設計方案,可以預期下世代B100,基於算力升級及搭載CoWoS-L新架構,將會更依賴液冷散熱和HBM。
受到美國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表現低於預期影響激勵,美股四大指數周二大漲,美國通膨持續降溫,台股加權指數15日上漲213點收17,128點,台指期尾盤接近結算急拉,終場上漲175點收17,123點,期現貨轉為逆價差5.78點,電子期轉為逆價差0.35點、金融期逆價差0.16點。 在台指期淨部位方面,三大法人淨多單減少1,588口至3,677口,其中外資空單減碼超過多單減碼,淨多單增加352口至5,590口;十大交易人中的特定法人,全月台指期淨多單減少2,844口至6,271口。 選擇權未平倉量部分,買權未平倉最大量集中在17,500點,賣權未平倉最大量集中在12,000點,全月未平倉比(put/call ratio)由1.19降至1.09,VIX指數上漲0.05至13.81。 凱基期貨表示,美國勞工部公布10月CPI年增3.2%,低於市場預期的3.3%,遠低於前值3.7%,核心CPI年增4.0%,為2021年9月以來新低,市場認為,這是聯準會結束升息的強烈跡象,激勵美股指數大漲。台指期早盤開盤跳空上漲,加上空頭跟選擇權買權賣方回補,推動台指再創波段新高走勢,由於創高過程尚有獲利了結賣壓,使指數呈開高走低之姿。 技術面部分,台指期新增一道向上跳空缺口在16,976~17,055點,盤面目前兩道跳空缺口,顯示多方進攻意圖強烈,惟隨著指數創高,高檔料將出現部分獲利了結、信心不足賣壓,而短線在缺口持續守穩下,台指仍有望續創波段新高的走勢,前高附近17,300-17,400點間,料將是短線壓力區;若回檔至缺口附近可嘗試偏多布局。 永豐期貨指出,整體來看15日適逢台指期結算,台股價量齊揚順利收復萬七大關,市場偏多氛圍有利多方表態,若持續配合量能有效放大,短線有望在結算後延續上漲力道。
美國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數據意外全線下滑,CPI年增3.2%,低於分析師估計的3.3%,核心CPI年增4%,創兩年多來最低,這意味通膨正在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投資人將繼續相信聯準會不會進一步升息,多頭喜上眉梢,美債殖利率跳水,美元走低,美股主要指數周二衝高,輝達創歷史新高,特斯拉漲幅超過6%。 有「聯準會(Fed)傳聲筒」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記者Nick Timiraos撰文指出,10月的非農就業報告和通膨報告強烈暗示,聯準會已在7月完成本輪歷史性的升息,目前美股三大指數期貨的技術面來看,三大指數走勢在站上季線後續漲,技術面偏多。 黃金期貨周二上漲,出現將近一個月以來的最大漲幅,原因是美國公布10月通膨降溫,加深投資人對聯準會已完成升息的押注,美元和美債殖利率雙雙下滑,並拉抬金價。12月交割的紐約黃金期貨收盤上漲16.30美元或0.8%,報每盎司1,966.50美元,是10月18日以來最大漲幅,根據芝商所(CME)FedWatch工具,市場目前押注Fed在12月按兵不動的機率達100%,從通膨報告公布前的86%上升,目前黃金技術面呈現跌深反彈。 油價部分,EIA預計15日公布涵蓋兩周的數據,即11月3日止的一周加上 11月10日止的一周,供應數據發布前,原油走勢多空交錯。(兆豐期貨謝侑呈分析師提供,黃彥宏整理)
美國10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月減0.5%,創2020年4月以來最大月跌幅,年增率亦降至1.3%低於預期,加上同月零售銷售月跌0.1%,此為3月以來首度下跌,顯示通膨確實降溫、消費者需求放緩,令市場更確信美國聯準會(Fed)升息循環已結束,12月例會將維持利率不變。 受此激勵,美股15日開盤,三大指數齊漲。 美國勞工部15日公布,10月PPI月減0.5%,遠低於9月的月增0.4%與市場預期的0.1%增幅。年增率為1.3%,低於9月的2.2%與市場預期的1.9%增幅。 排除波動劇烈的食品與能源價格,10月核心PPI月增率持平零成長,低於9月的增0.2%與市場預期的0.3%增幅。年增率為2.4%,低於9月與市場預估的2.7%。PPI被視為通膨領先指標。 事實上,美國CPI早已顯現通膨放緩跡象。近日數據顯示,10月CPI月增率持平零成長、年增率從9月的3.7%降至3.2%,核心CPI年增率更放緩至4%的兩年新低。 投資機構Edward Jones投資策略部門主管菲爾(Craig Fehr)表示:「通膨數據放緩令市場更加放心,Fed不需要進一步緊縮貨幣以壓低物價。」 另據商務部同日公布,10月零售銷售月減0.1%,低於9月的月增0.9%,市場預期為月減0.3%,終止連六月增加趨勢。按年來看,10月零售銷售年增2.5%,低於9月的4.1%增幅。 若消費者持續縮減支出,恐對經濟帶來更大打擊,畢竟美國經濟逾三分之二來自於消費支出。 芝商所利率期貨市場顯示,在PPI數據公布後,投資人認為Fed在12月12日~13日例會按兵不動機率升至99.8%,升息1碼機率僅0.2%。
拜能源價格回跌及央行升息之賜,英國10月通膨率降溫速度超出預期,來到4.6%的兩年低點,助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兌現通膨減半的承諾,也升高投資人對英國央行明年降息的期待。 英國國家統計局15日公布,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從9月的6.7%驟降到4.6%,低於《路透》訪調經濟學家後預測的4.8%。 排除能源、食品、菸酒價格不計的核心CPI,年增率也從9月的6.1%下滑至5.7%。 服務業通膨的下降速度也超出英央預期,年增率自9月的6.9%降到6.6%。 英國通膨率跌到5%之下,現任英相蘇納克料能鬆一口氣,終於讓1月開出的通膨減半支票兌現,當時英國通膨率飆破10%。 蘇納克領導的執政保守黨,面臨明年大選延續政權的壓力。 但ICAEW經濟學部門主管提魯(Suren Thiru)指出,連核心CPI都降,英國的抗通膨戰役確實出現轉機,但他強調通膨減半主要還是靠能源成本下滑及升息,與政府作為沒什麼關係。 英國央行將於12月召開今年最後一次政策會議,15日出爐的通膨數字創低,市場更篤定英央下月將繼續按兵不動。 不過Quilter Investors投資策略師詹姆斯(Lindsay James)持保留態度,他認為英央希望看到更多通膨放緩的證據,而不是僅憑國際能源市場波動就下決策。 即便如此,英國通膨驟降還是增強投資人對央行明年降息的期待。市場預期明年底之前,英央會三度降息,每次降1碼(25個基點),首次降息時間落在6月。
由近期公布數據來看,先進國家通膨下降速度快於預期,意味多國央行過去2年來對抗物價高漲的行動取得成效,即將迎來轉捩點,接下來貨幣政策將轉向,明年邁向降息。 英國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漲幅降至5%以下的2年低點,歐元區CPI增幅也掉到2.9%,同樣創2年新低,美國上月消費通膨也僅達3.2%,優於預期。 先前央行為壓制通膨而推動一連串歷史性升息,但也背負著陷入衰退的風險,如今這些數據讓全球經濟體鬆一口氣(尤其瀕臨衰退邊緣的歐洲),看好本國經濟有望在就業未惡化的情況下展現軟著陸。 投資人開始押注降息可能提前來臨,帶動歐、美公債殖利率下滑。 前愛爾蘭央行副總裁格拉克(Stefan Gerlach)表示:「這絕對是通膨的轉折點,投資人對於明年央行降息速度將感到驚訝,降息幅度可能達1.5個百分點。」 根據路孚特(Refinitiv)數據,投資者預計美國聯準會和歐洲央行明年春季開始降息,預料英國央行於明年夏季降息。
美10月PPI與零售銷售都下滑,顯示通膨趨緩,市場更加看好升息結束,美股小漲慶賀;藍白合已成定局,法人整理兩大陣營政見,都愛半導體、AI、綠能及資安;外資回頭,股匯雙漲,暌違3個月再度上萬七;全球晶片大戰開打,明年中國成熟製程晶圓廠爆量,恐搶單聯電、世界先進及力積電;機車汰舊換新補助倒數,龍頭三陽加碼省5千優惠,並「保證7日內交車」,痛擊光陽料件不足的痛腳。以下為今(16)日財經懶人包: ▲PPI零售都降了 美股續攤再唱 繼周二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激勵美股全面大漲之後,周三美股主要指數以小漲做收,最新公布的生產者價格指數(PPI)令投資人更加看好聯準會已經完成升息。美國僅次於沃爾瑪的第二大折扣零售百貨集團Target展望報喜,帶動零售股齊揚。眾議院通過臨時支出法案,亦給市場帶來提振。 ★四大指數 美股道瓊上漲163.51點或0.47%,收34,991.21點。 NASDAQ上漲9.46點或0.07%,收14,103.84點。 S&P500上漲7.18點或0.16%,收4,502.88點。 費城半導體上漲26.52點或0.72%,收3,712.09點。 ▲藍白合 大選行情鳴槍 藍白合政黨協商15日成定局,2024年1月13日總統大選將與綠營形成兩大對壘。法人整理兩大陣營政見焦點,都愛半導體、AI、綠能及資安,此外,綠營也愛軍工、通訊等,藍白力推觀光、電動車、醫療生技等。隨著選舉腳步接近,相關產業將陸續表態。 ▲外資回補 台股市值衝60兆 台股萬七到手!美國10月通膨數據低於預期,鞏固市場對聯準會升息循環結束的預期,台積電也宣布調高股利領軍,台北股匯市15日雙漲,其中台股在外資大撒幣回補史上第五大買超465億元、大舉加碼台積電領兵下價量齊揚,暌違三個月再度攻克萬七,終場勁揚213點收17,128點、成交量3,860億元改寫兩個月高,上市櫃市值直逼60兆元大關。 ▲紅色警報 陸晶圓代工成熟製程 明年爆量 全球半導體大戰開打,晶片被視為國家級戰略物資,中國雖面臨美國禁令封鎖,卻大力投注成熟製程。研調機構統計,2024年底中國大陸將有32座成熟製程晶圓廠建成,加上原有44座,全球成熟製程市況即將進入供需失衡倒數,台系三大成熟製程晶圓代工廠聯電、世界先進及力積電,未來營運恐將面臨極大挑戰。 ▲補助倒數 雙陽讓利催買氣 推升機車銷量重要因素之一的汰舊換新補助,將於年底前結束,國內兩大機車廠三陽及光陽啟動年終最後一波促銷戰,三陽瞄準補助倒數商機,近日擴大推出「全車系汰舊加碼3,000元」促銷,由於市場反應熱烈,立刻拉高產能以滿足需求,15日更進一步祭出「保證七日內交車」訴求,希望催出今年最後一波購買高潮,更有防堵被對手超車拉下馬的意圖。
【時報-台北電】外匯評論: 1.USD/JPY 美國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顯示通貨膨脹放緩,增強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已結束升息的臆測,導致美國公債收益率大幅下跌,引發美元遭遇十二個月來最嚴重拋售,但週三日本政府公布第三季國內生產總值(GDP)較前季跌0.5%及環比年率下滑2.1%超過預期,中斷了連續兩季的擴張,並據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稱,全球經濟放緩拖累日本經濟的風險值得關注,需要密切注意中國經濟前景,而且日本十年期公債收益率跌至10月17日以來最低,日本央行(BOJ)則縮減例行購買債券操作規模,但日圓融資套利需求依然強勁,投資者繼續追逐收益率,並存在日本進口商和其他買方,限制美元兌日圓走低。 隨後日本新任副財務大臣赤澤亮正表示希望BOJ努力迅速實現2%通貨膨脹目標時,能恰當地實施貨幣政策,並據前日本財務省國際局長玉木林太郎稱,日圓疲弱可能不僅是日本和美國利差造成,背後存在結構性因素,但美國公布10月最終需求生產者物價指數(PPI)與核心PPI升幅分別較上年同期降至1.3%及2.4%,打擊美元兌日圓至150.04低點。隨著紐約聯邦儲備銀行11月製造業指數升至9.1及美國10月零售銷售較前月跌0.1%均優於預期,而且美國9月商業庫存較前月增加0.4%符合預估值,扶助美元兌日圓回升至151.44高點。預估今日美元兌日圓阻力於151.30-50,支撐於150.40-60。 2.EUR/US 昨日澳洲公布第三季薪資價格指數較前季漲1.3%符合預期,創二十六年來紀錄最大季度漲幅,並較去年同期升4.0%,為2009年初以來最高增幅,更受益於中國10月工業增加值與零售銷售分別較上年同期升4.6%及7.6%超過預期,預示著大宗商品的需求增長,支撐澳幣和紐元,但德國10月躉售物價較去年同期跌4.2%,創三年多來最大跌幅,而且歐元區9月工業生產分別較前月與上年同期降1.1%及6.9%遜於預期,令歐元兌美元受限。 據數據顯示歐元區9月未經季節調整貿易順差擴大至100億歐元,並在美國發布PPI不及預期後打擊美元,推動歐元兌美元觸及1.0885高點。隨著歐洲央行(ECB)管理委員會委員森特諾表示擔心歐元區經濟能否實現軟著陸,而且歐元區經濟增長徘徊於零附近,深層結構性問題意味著歐洲未來幾年必將落後於其他大多數經濟大國,打壓歐元兌美元至1.0830低點。預估今日歐元兌美元支撐於1.0800-20,阻力於1.0880-1.0900。 3.GBP/US 週二英國國家統計局(ONS)稱,英國10月CPI與核心CPI漲幅分別較去年同期降至4.6%及5.7%,創兩年來最低,零售物價指數(RPI)亦較上年同期減至6.1%,強化英國央行(BOE)將在明年年中降息的預期,令英鎊兌美元於1.2500高點備受壓力。隨後ONS表示英國房屋價格較去年同期跌0.1%,為2012年4月以來首次同比下降,推動英鎊兌美元跌至1.2401低點。預估今日英鎊兌美元支撐於1.2380-1.2400,阻力於1.2480-1.2500。(遠東商銀外匯保證金交易提供)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請務必審慎評估風險和妥善規劃財務,本文不負擔盈虧之法律責任。
總經與市場分析:美國10月CPI年增率由3.7%下滑至3.2%,核心CPI年增率由4.1%下滑至4.0%;以月增率來看,CPI月增率由0.4%下滑至0.0%,核心CPI月增率由0.3%下滑至0.2%。10月CPI及核心CPI皆低於市場預期,能源價格大幅月減2.5%以及住房價格落後反應去年以來的租金通膨放緩為CPI月增率下滑的主因。 原先市場普遍認為追蹤指標的數據更新將推升10月官方統計的醫療保險價格,但10月醫療服務價格月增率仍持平於0.3%,顯示此部分的影響低於預期,而扣除住房後的核心服務業(supercore)月增率也由0.6%大幅下滑至0.2%,顯示其他服務業也有明顯改善。 整體來看,美國CPI年增率在今年年底前有望回到3%,但後續的放緩速度受基期影響將逐漸收斂,因此推測聯準會官員仍會在談話內容持續保留升息的可能性,而未來影響降息時間點的關鍵將取決於就業市場的表現,若就業數據明顯轉弱則較有可能迫使聯準會在通膨回到2%目標之前採取降息。 台股投資方向:技術面加權指數在台積電營收創歷史新高帶動下,突破9月與10月高點,站穩在所有均線之上,均線全數轉為上彎,持續朝多頭排列邁進,日KD指標進入80以上高檔區,MACD指標紅色柱狀體增加,若成交量能增溫,相對有利多方再度向上表態,年線上升至15,988點,具有支撐力道;櫃買指數目前處於箱型整理上緣附近,指數在5日均線附近震盪,日KD指標開口收斂,而MACD指標指標紅色柱狀體續減,量能必須放大才利於突破,下檔於年線208.25點具有支撐。 基本面部分,消費性電子持續迎來最壞已過行情,除庫存調整已經陸續到位,終端也有庫存回補情況,不過由於景氣依舊較為不明,業者庫存建立保持警慎,多以低庫存、急單因應需求,加上時序已過了傳統旺季備貨行情,後續則等待明年農曆春節前後需求回來而定。另一方面,AI相關族群,部分市場焦點轉移至ASIC伺服器相關,主要動能來自於亞馬遜大幅上修明年推論晶片需求,相關受惠包括世芯-KY、緯穎、勤誠等。 此外,也可留意Google TPU相關供應鏈,據供應鏈訪查了解同樣為了因應推論需求,Google TPU需求量同樣大增,對於台廠相關伺服器供應鏈也可望受惠,其中廣達除了為AWS L10組裝之外,也為Google TPU L6生產商,股價在法說會失望行情之後於200元之上橫盤整理,後續則可以留意12月初博通法說是否釋出對於Google TPU的樂觀展望,屆時再帶動相關供應鏈股價反應。
美國10月消費者物價年增率降至3.2%,低於市場預期的3.3%,顯示通貨膨脹降溫,投資人預期聯準會短期內可能不再升息,美股今天收盤大漲,道瓊工業指數大漲489.83點。 美國勞工部今天公布,美國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從9月的3.7%降至3.2%,創7月以來新低,且低於市場預期的3.3%。核心CPI年增率從4.1%降至4%,同樣比市場預期低0.1個百分點,連7個月下滑,續創2021年9月以來新低。 道瓊工業指數大漲489.83點或1.43%,收34827.70點。 標準普爾指數大漲84.15點或1.91%,收4495.70點。 那斯達克指數勁揚326.64點或2.37%,收14094.38點。 費城半導體指數勁揚128.826點或3.62%,收3685.571點。(譯者:陳政一)1121115
美10月CPI年增3.2%低於預期,市場相信升息已盡,美股大漲,輝達再創天價至496.56美元;台股在AI與Apple「雙A」拉貨、台幣貶值雙利多下,上市櫃第3季賺逾9,000億元,寫同期第3高;台積電第3季配息3.5元,創季配新高,全年股利上看13元;債券大跌,壽險從大債主變苦主,未實現評價損失逾5兆元,創新高;中鋼董事長翁朝棟表示,歐、美、中鋼價齊漲,預計第4季起,將一季比一季好。以下為今(15)日財經懶人包: ▲慶通膨再降 輝達創天價 備受關注的通膨數據低於預期,令投資人更加相信聯準會可能已經完成升息,周二美股四大指數全面勁揚,標普500指數盤中一度突破4,500點大關,並與那斯達克指數雙雙創下4月27日以來最大單日漲幅。對利率走向敏感的科技股與晶片股強勢表態,輝達股價創下歷史新高,台積電ADR上漲2.58%。 ★四大指數 美股道瓊上漲489.83點或1.43%,收34,827.70點。 NASDAQ上漲326.64點或2.37%,收14,094.38點。 S&P500上漲84.15點或1.91%,收4,495.70點。 費城半導體上漲128.83點或3.62%,收3,685.57點。 ▲上市櫃Q3大賺逾9,000億 長達一年的庫存調整,台股消費性電子供應鏈陸續於年底前迎來庫存回補潮,在AI與Apple「雙A」拉貨、新台幣貶值雙利多助威,上市櫃第三季合計稅後純益衝破9,000億元大關,以9,154億元寫近四季新高、史上同期第三高,今年來獲利逐季走揚。 ▲台積升股息 股民燃熱情 台積電14日董事會通過今年第三季股利政策,決議配發現金股利3.5元,創季季配以來新高,總計將發出907.62億元銀彈。法人指出,台積電今年內二度調高配息政策,全年股利有望上看13元,挑戰史上新猷。 ▲壽險未實現損失5.6兆 史上最慘 美債殖利率狂飆,壽險成重災區。21家壽險第三季財報14日出爐,因債券大跌價,壽險攤銷後成本(AC)項下投資20.4兆元的債券,未實現評價損失超過5兆元,等於跌價近25%。 ▲鋼市增溫 翁朝棟看Q4起季季好 台灣鋼鐵公會14日在台中舉行60周年紀念慶祝會,鋼鐵公會理事長、中鋼董事長翁朝棟致詞時表示,國際經濟的走向朝正向發展,歐、美、中鋼價上漲讓亞洲鋼市也開始增溫,預計第四季的表現將比第三季好,明年第一季更會比今年第四季好,明年第二季鋼市將重返上升軌道。
【時報-台北電】台股14日個股接力輪動,指數開高上攻,華碩漲停、鴻海重返百元,領軍類股續攀高,終場以上影線紅K上漲76點,收在16915點,站上16900點關卡,距離萬七大關僅一步之遙。美股最新收盤,CPI報告挹注寬鬆預期,科技股飆漲,輝達創天價,四大指數全面勁揚,其中道指飆489點、那指勁揚326點、費半大漲3.62%,台積電ADR收高2.58%,台指期夜盤更是攻高213點,台股有望挑戰萬七反壓。元大投顧指出,台股短線急彈指數與月季線乖離擴大,萬七又有M頭反壓,仍需提防短多後繼乏力時所面臨的修正風險;股市反映CPI利多後,預估仍將轉趨震盪。選股上,技術面剛轉強的散熱、封測、石英元件、重電等趨勢題材股,以及Q3財報績優股,短線可留意。 元大投顧表示,台股14日在華碩(2357)及長榮(2603)因Q3財報獲利亮眼大漲帶動下,再次向上走揚,IC設計則由祥碩(5269)、敦泰(3545)等中小型股接棒。不過,聯發科(2454)及AI指標股緯創(3231)、緯穎(6669)及智邦(2345)紛紛下跌,權王台積電(2330)雖漲但卻連2日留黑K棒,顯示上方壓力仍重,終場加權指數上漲76.42點以16915.71點作收。 美股最新收盤方面,因美國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僅年增3.2%,核心CPI年增4%則創2年多來最低,意味通膨降溫,美股4大指數全面收漲,其中道瓊指數上漲1.43%、Nasdaq指數上漲2.37%,費半指數大漲3.62%,有利台股早盤表現。 元大投顧分析,自11月初Fed主席鮑爾在FOMC會後記者會釋出鴿派訊息後,本來跌破萬六整數關卡的加權指數,迄今已急彈約半個月,並一口氣站上所有均線之上。不過,就技術型態來看,7/31高點17463點以來所形成的下降軌道,近日雖因台積電公布創新高的營收,以及華碩發布優於預期的Q3財報而有所突破,但由於短線急彈的加權指數也與月線、季線乖離擴大,17000點之上又有6~7月所形成的M頭反壓,因此仍需提防短多一旦後繼乏力時可能面臨的修正風險。 元大投顧進一步指出,「雖有數日晴,仍見雲罩頂」,近期美股變數仍多,拜習會雖有見面三分情的想像空間,但美國政府可能關門的疑慮猶存;而在CPI利多公布後,向來不喜股市因揣測Fed政策而上漲的鷹派理事們,恐會樂此不疲地澆澆冷水,因此預料股市反映CPI利多後仍將轉趨震盪,類股也將持續輪動。因此選股上,技術面剛轉強的散熱、封測、石英元件、重電等趨勢題材股,以及Q3財報績優股,短線可多加留意。(編輯:即時組)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備受關注的通膨數據低於預期,令投資人更加相信聯準會可能已經完成升息,周二美股四大指數全面勁揚,標普500指數盤中一度突破4,500點大關,並與那斯達克指數雙雙創下4月27日以來最大單日漲幅。對利率走向敏感的科技股與晶片股強勢表態,輝達股價創下歷史新高,台積電ADR上漲2.58%。 周二為11月以來美股本已出色的表現再添光彩,本月以來標普500指數和道瓊指數分別上漲7.2%和5.4%。那斯達克指數本月以來大漲9.7%,不僅用不到一個月就擺脫修正區,且可望創下1月以來最大單月漲幅。 數據顯示,由於汽油價格下滑,美國10月消費者物價與9月持平,為1年多以來首見。核心通膨年漲幅創下兩年來新低。美國10月總體CPI年漲3.2%,較9月的年漲3.7%大幅放緩,並低於經濟學家預期。核心CPI月漲0.2%、年漲4.0%。 周二收盤,道瓊指數漲489.83點或1.43%,報34,827.70點。標普500指數漲84.15點或1.91%,收4,495.70點。那斯達克指數漲326.64點或2.37%,收14,094.38點。費城半導體指數漲128.83點或3.62%,收3,685.57點。 聯準會進一步收緊政策的預期降溫,美國10年期指標公債殖利率大跌近20個基點,報4.4320%,創下近8周來新低。對利率預期更敏感的2年期債息重挫逾20個基點,報4.8318%,創下5月4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與兩周以來最低點。 標普500指數11大類股全漲,對利率敏感的房地產股大漲5.3%,漲幅最大;其次為公用事業股漲3.9%。小型股羅素2000指數跳升5.4%,表現優於大盤。這三個指數都創下2022年11月10日以來最大單日漲幅。 KBW地區銀行股指數上漲7.5%,創下2021年1月以來最大單日漲幅。聯準會可能停止升息,可望讓商用地產市場鬆了一口氣。為了力抗通膨,自2022年3月以來,聯準會已經將其政策利率提高525個基點。 重磅科技股全漲,蘋果漲1.43%,微軟漲0.98%,亞馬遜漲2.25%,Alphabet漲1.16%,輝達漲2.13%。 其他主要科技與科技相關股亦表現強勁,特斯拉大漲逾6%。 台股ADR全漲,台積電漲2.58%,聯電漲2.13%,日月光漲4.04%,中華電信漲0.84%。 在通膨數據發布後,市場對明年降息的預期也出現變化。根據芝商所FedexWatch工具,周二美國利率期貨押注在明年5月降息的可能性為65%,較周一晚間預估的34%大幅升高。 投資人正密切關注美國國會是否趕在周末期限到來前通過撥款法案,以避免政府關門。根據稍早前的最新消息,美國眾議院已經通過臨時支出法案,將維持聯邦政府運作至明年1月中旬。目前該法案已提交參議院,參院民主黨與共和黨領導人都已表態支持。 市場交投熱絡,美國交易所成交量為126.2億股,過去20日均量為110.9億股。 紐約證交所上漲與下跌股數比為9.80:1。那斯達克交易所上漲與下跌股數比3.59:1。 標普500指數有45檔成分股創下52周新高、無一創新低。那斯達克指數有106檔創新低、139檔創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