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PI

的結果
  • 《晨間解盤》AI休息 6月3要事、留意6族群

    【時報-台北電】台股昨(5/31)日做短線震盪,盤中已把週一的多方缺口回補,終場指數以下跌43點收在16578點,成交量為4090億。 倫元投顧分析,當NVIDIA效應逐漸降溫後,部分AI族群個股就會拉回修正,市場焦點會轉向產業落底復甦的族群,記憶體族群的轉強正是因Q2產業落底,後續可留意伺服器、半導體設備、IC設計、電動車、石英元件、被動元件等。 另外,正式開始進入6月,6/10前要公布5月營收,6/13美國將公布5月CPI以及6/15聯準會利率會議,若美國5月CPI降幅不如預期,市場會擔心6/15是否會再升息1碼,所以6月上半月可能是漲多的整理盤,個股表現為主。(編輯:邱致馨)

  • 初等都被外送笑 公務員加薪4%還有人酸?網提1數字打臉

    明年軍公教加薪由行政院長陳建仁拍板4%底定,這是自2000年之後第6次調薪,這次調薪4%,和2022年同列為25年來最高一次,不過仍有網友認為這樣調1天多不到50元,而且「加小(月薪)、砍大(退休金)」,還有「一堆升格的部會有必要嗎?基層公務員加個毛」。 今年以來軍公教調薪議題受到各界矚目,行政院主計長朱澤民先前表示,軍公教調薪的因素受兩因素左右,一是國內物價漲幅,另一則是財政狀況。財政部次長阮清華先前在立法院表示,軍公教若調薪3%,財政應足以支應。 根據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資料,自2000年之後,軍公教一共調薪過5次,分別是2001、2005、2011、2018及2022,其中2022加薪幅度4%。依照估算,明年加薪4%總經理將達298億元,於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編列。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表示,這次軍公教薪資調幅仍落後民間薪資平均漲幅,且低於這兩年物價指數上漲幅度表示遺憾。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表示,公部門調薪雖有「軍公教待遇審議委員會」審議,但實際僅具備諮詢性質,最終拍板定案者仍是閣揆,而且其中審議委員清一色都是政府部門代表,沒有任何公教人員在內。 對於軍公教明年加薪4%,也在批踢踢掀起熱議,「呵呵,本俸4%,不分官等比例一樣」、「初等都被外送笑了」、「快被基本薪資超越」、「經濟最好,多年調4%」、「這幅度比通膨低吧」、「光電、軍火、電費補貼、前瞻,花很爽」、「怎麼一堆魯蛇看到軍公教調薪都會眼紅」。 根據主計處公布,2022年台灣全年CPI為2.95%,而今年1到4月為止,平均CPI較前一年同期漲幅為2.54%,等於累計增幅已達5.49%。

  • 《國際經濟》歐元區通膨降溫 5月CPI年增6.1%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周四公布的初值數據顯示,隨著基本物價增長的放慢,歐元區上個月的通膨放緩,幅度超過預期。  歐元區20個國家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在五月為年增6.1%,遠低於四月的7.0%表現,並且低於6.3%的預期。  核心通膨則從5.6%降至5.3%,並低於5.5%的預期。核心通膨為扣除掉波動較大的食品和燃料價格,並且在歐洲央行(ECB)的決策當中,扮演越來越重要角色。  而儘管整體通膨走在下降的趨勢,但2023年核心通膨已經有所積累。此外歐洲央行已經承諾在下次會議升息25基點(1碼)。 儘管周四公布的溫和物價資料,為謹慎行事者提供了根據,但歐洲的通膨問題仍未獲解決,(特別在服務業)許多核心商品的價格增幅,仍居高不下。  服務業通膨從5.2%放緩至5.0%。工業品的價格漲幅從6.2%放緩至5.8%,雖然仍然過高,但兩者都朝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 澳洲4月通膨高於預期 央行升息壓力增

    澳洲統計局31日公布, 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6.8%,增幅高於3月的6.3%與市場預估的6.4%,主要受到燃料價格上漲、房價勁揚影響,顯示居高不下的通膨可能令該國央行升息壓力更增。 與前一月相比,4月CPI月增0.8%。 若不計波動的蔬果、燃料和假期旅遊,4月CPI年增6.5%,增幅低於3月的6.9%。 另一方面,澳洲央行總裁洛威(Philip Lowe)同日也表示,將採取任何必要措施,俾以將通膨拉回目標,並警告通膨風險正在升溫,民眾接下來應會感受到物價壓力。

  • 《國際經濟》通膨強彈 專家:澳洲央行6月升定了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在燃料價格和住房成本強勁上漲帶動下,澳洲4月消費者通膨意外炙熱,頑強的通膨可能使該國央行再度升息的壓力升高。 澳洲統計局周三公布,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去年同期上漲6.8%,遠高於3月份的年漲6.3%和市場預期的年漲6.4%。與3月相比,CPI勁揚0.8%。 排除波動較大的蔬果、燃料與假期出遊等項目後,4月CPI年漲6.5%,較3月份的年漲6.9%放緩。 在通膨數據發布後,澳元升至0.6538美元,創下全日高點,惟中國最新發布的經濟數據意外疲軟,使澳元漲幅收斂。 市場認為澳洲央行下個月再度升息25個基點的可能性升高至28%,並將利率在9月到頂時的預測從4.0%上修至4.1%。 該央行在5月初會後宣布升息25個基點,使其現金利率升至3.85%,創下11年新高。市場對此決議大感意外,澳元應聲大漲近1%。該央行在政策聲明中表示通膨仍然過高,可能需要將利率升得更高才能抑制通膨,以確保通膨在合理時間內回落至目標。 自去年5月以來澳洲央行已經升息375個基點。 Capital Economics資深經濟學家Marcel Thieliant表示,現在看來,第二季通膨率比較有可能超過澳洲央行預估的6.3%。再加上房市的反彈力道越來越大,以及生產力的增長持續低迷,澳洲央行再度升息幾乎是篤定的事,最快可能在下周採取行動。

  • 我就問...蔡政府明年調薪調幾%?年年親睹「3不1沒有」怪象 軍公教都怒了

    軍公教明年調薪在即,為避免政府雷聲大雨點小,調幅不如預期,軍公教團體連袂召開記者會,控訴蔡英文政府敷衍軍公教,調薪長期沒有制度且不透明,形成「3不1沒有」怪象,基層公務員首年月薪才28K,得靠每天不吃早餐,才能多擠出2千元存款,是造成台灣社會低薪的最大元兇。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今(30)日與公、警、消及全國產業總工會(全產總)、台北市產業總工會(北市產總)等團體共同召開記者會。台灣公務革新力量聯盟理事洪瑞壕透露,自己是初任公務員,第1年月薪2.8萬元,早餐至少要50元,靠每天都不吃早餐省錢,1個月勉強擠出2千元,直指低薪是少子化的重要原因,政府該給就要給。 台灣警察工作權益推動協會顧問朱智宇表示,警勤加給長期沒有調漲,最近才調高,各種執勤工作都需要基層軍公教人員,希望各黨總統候選人正視軍公教的待遇問題。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批評,政府對軍公教調薪長期沒有制度且不透明,包括不知道是誰開會、何時開會、討論什麼內容,以及沒有基層代表,衍生出「3不1沒有」怪象,是造成台灣社會低薪的最大元兇。 他並指12年期間,軍公教和類軍公教薪資只成長7.2%,對比主計總處數據,至今年4月止,台灣經濟成長61.97%,重要民生CPI(物價指數)上漲32.13%,民間企業平均薪資成長25.6%,CPI上漲15.24%,但軍公教和類軍公教薪資只成長7.2%,倘若明年薪資調幅未達7.58%,代表軍公教被實質減薪。 即使以最近2年的CPI來看,至今年4月止,2年上漲5.8%,明年至少要調薪6%,才不算被減薪,更嗆如果明年被減薪,執政黨就該換人做。 全教總副秘書長張旭政則譴責行政院及人事總處,把軍公教當成傻子,調薪原應參照相關經濟數據的普世做法,但台灣卻非如此,全教總不斷呼籲軍公教調薪制度化、機制公開化,至今未果,導致軍公教調薪落後民間企業薪資,就連物價指數的漲幅也跟不上。

  • 未來5年健保總額恐少成長900億? 王必勝這樣說

    醫療消費物價指數(MCPI)今年改採4年平均值計算,影響健保總額低推估值,引發醫界不滿。北市聯醫胸腔科主治醫師蘇一峰今直言,在新制之下,每年的健保總額都將減少100~200億,未來5年合計影響的金額是900億元,引發醫界熱議。衛福部次長王必勝回應,以低推估的數值來估算少了多少金額是錯誤的,蘇所出示的表格有點危言聳聽。每年健保總額的成長率都接近高推估,過去幾年每年都成長300億元,今年也不例外,預計明年健保總額將增加300多億。 蘇一峰引用醫學院教授的分析指出,MCPI計算方式的改變,造成的影響是「cost down殺到見骨」。模擬試算結果顯示,改變計算方式並不只讓總額減少150億,而是每年總額都會少成長100~200億,未來5年衝擊的總金額更高達900億。若政府強勢推動有爭議的政策,可能衝擊醫界的基本盤,未來也將嚴重影響民眾就醫權益。 王必勝對此回應,該表格是錯誤的推估,是外界對總額的不了解。健保總額每年都有高推估、低推估,最終的成長率會介於兩者之間,以去年所協定的今年總額為例,高推估和低推估分別是4.5%、1.3%,最終的成長率為3.3%。 「他(蘇一峰醫師)所秀的公式,影響的是低推估,但這些年的總額和低推估沒有關聯,都是和高推估接近」。王必勝說,以低推估的數值來估算少了多少金額是錯誤的,蘇所出示的表格有點危言聳聽。 王必勝表示,用實際的數字來講,過去6年,健保總額共增加了2200億,每年平均成長300億元,今年也不例外,依推估計算,明年的總額也會增加300多億,沒有所謂的「砍」,而且還會增加。舊制的計算方式因數值起伏非常大,甚至還出現過負數,醫界才希望調整,改採4年平均值。他最後還是要強調,表格的推估是錯誤的。

  • 5月東京核心CPI 奔40年新高

     被視為日本全國物價趨勢領先指標的東京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5月份數據衝上40年新高紀錄。在物價壓力升溫下,加重外界對日本銀(央)行可能退出超寬鬆政策的預期。  另一方面,由於美國與日本貨幣政策出現分歧,日圓兌美元本周貶破140日圓大關,創下2022年11月以來新低,分析師甚至預估,下周可能跌至143日圓。  報導稱,根據日本總務省26日公布的數據,今年5月份不計鮮食與能源項目的東京核心CPI,年增率為3.9%,創下1982年4月以來最高紀錄,當時日本正經歷資產泡沫。  排除鮮食但計入能源項目的東京核心CPI,5月份年增3.2%,這也與市場平均預測的年增3.3%大致相符。雖然5月核心CPI低於4月的年增3.5%,但已連續12個月超出日本央行2%的目標,反映食品價格持續攀升抵銷能源成本下滑的情況。  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星野拓也(Takuya Hoshino)表示,通膨似已超出日銀預測。預期薪資水準將提升,促使更多企業透過漲價,將上揚的勞工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接下來的通膨數據,可能促使日銀調整超寬鬆政策,以藉此因應通膨升溫。  據路透最新調查顯示,逾半數受訪的分析師預期,日銀將在今年7月底前開始調整殖利率曲線控制政策。  交易員預期,美國聯準會(Fed)可能再次升息,日圓兌美元在25日跌至140.23日圓,創下2022年11月23日以來新低紀錄,26日日圓回升至139.81日圓左右。  傑富瑞(Jefferies)外匯策略師貝特爾(Brad Bechtel)表示,日圓兌美元的波動幅度向來很大,下周日圓可能貶至143日圓。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CIBC)貨幣策略師拉依(Bipan Rai)表示,日圓跌破140日圓是受到美元所推動。  市場已經反映美國聯準會將在接下來兩次例會再升息1碼,超過5成的交易員押注6月就會升息。相較之下,日銀新總裁植田和男自上任以來屢屢表示,日銀將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

  • 楊金龍估美6月不升息 專家:央行將跟進

     美國聯準會暴力式升息,自去年3月累計升息20碼,央行總裁楊金龍昨赴立法院財委會備詢時,面對立委關切貨幣政策時表示,美國聯準會6月升息機率不高,因為4月CPI已降至4.9%、低於5%以下水準,至於台灣央行6月將召開理監事會議,是否會再升息,楊金龍表示,要看核心CPI表現,若數據走升,利率有可能再調升,而整體通膨、經濟情勢也是評估要素。  根據主計總處統計顯示,4月CPI年增率為2.35%,與3月持平,不過,核心CPI為2.72%,略高於CPI,但學者表示,「救經濟」也是央行貨幣政策要衡量的重點,主計總處、各預測單位陸續下修全年經濟成長率表現,只要核心CPI不要超過3%警戒,台灣央行6月很可能跟進聯準會的腳步,不升息的可能高。  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張繼文表示,從期貨市場資訊來看,美國6月FOMC會議不會再升息,升息循環將宣告結束。不過,美債上限至今尚未達協議,金融市場升溫,全球股市近日波動跟著加劇。  立委賴士葆透露,央行明明知道美債有違約風險,當中國大陸、日本都在賣美債時,央行卻聞風不動,美債曝險部位高達1800億美元;楊金龍表示,會視當下的市場做判斷,強調不會因台美關係好,就不賣美債,會隨時評估風險。  至於景氣何時反彈,楊金龍表示,原本預估製造業存貨第2季消化完畢,現在看來可能會遞延到第3季,因此,景氣最慢會於第4季反彈。  對於國內通膨壓力,立委費鴻泰表示,傳統市場食材、肉品都漲很多,對中低收入的民眾來說,生活壓力愈來愈大;楊金龍表示,我國相對於其他國家,CPI還算控制得宜,不過楊金龍也坦言,食物類價格上漲,觀光旅遊開放後,娛樂服務價格也提高。

  • 英4月CPI年增8.7% 恐續升息

     受食品價格持續飆漲影響,英國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8.7%,降溫速度不如預期並居七大工業國(G7)最高,且核心通膨不降反升。顯示通膨壓力依然沉重,推升英國央行6月例會可能繼續升息的預期。  受此消息影響,英鎊兌歐元24日盤中升抵五個月高點,來到86.5便士兌1歐元,兌美元匯率一度上漲0.24%至1.24465美元,但稍後又轉貶。  英國國家統計局(ONS)24日公布,4月CPI年增8.7%,雖遠低於3月的年增10.1%,並創下2022年3月以來最低,但高於市場預估的8.2%增幅。若與前月相比,4月CPI月增1.2%,高於3月與市場預期的0.8%增幅,並改寫去年10月以來最高,顯示通膨高壓警報未除。  ONS表示,4月通膨居高不下,主因在於食物價格年增19%,與3月增幅19.1%相去不遠,後者為逾45年最高水平。運輸成本也從年增0.8%擴大至1.6%,此為9個月來首度攀升。但能源價格漲幅明顯放緩,從3月的26.1%降至12.3%。  排除波動劇烈食品與能源價格後,英國4月核心CPI年增6.8%,高於3月6.2%與市場預估的6.1%,此為31年新高。核心CPI月增率為1.3%,高於3月的0.9%與市場預期的0.7%增幅。  英國4月通膨雖然降溫,但依然高於其他國家。歐盟數據顯示,德國4月通膨率為7.6%、法國6.9%、西班牙3.8%,歐元區4月整體通膨為7%。美國同期通膨降至4.9%。  至於英國央行更看重的核心通膨進一步攀升。該央行原本預期通膨今年稍後將持續走跌,年底可能跌至5%附近,儘管這依然遠高於官員設定的2%目標。  研調機構凱投宏觀經濟學家戴爾斯(Paul Dales)表示:「數據顯示英國通膨極具黏性,這可能促使英國央行6月例會升息1碼。之後也可能進一步調升利率。」英央行5月例會將利率調高1碼至4.5%,此為連續第12次升息。

  • 首季GDP意外差!台灣還不如俄羅斯?全年保不保2 全看「X因子」

    主計總處日前公布今年第一季的經濟成長率(GDP)為負3.02%,不僅低於先前預測,還連2個月陷入衰退窘境,這數字甚至比正在打俄烏戰爭的俄羅斯還低,俄國首季經濟成長為負2.2%。 對於今年經濟成長率能否「保2」,央行總裁楊金龍昨(24)日沒有正面回答,僅強調主計總處對於經濟成長預測,並未把普發現金6,000元的效果納入,並指出,製造業去庫存調整時間延後,先前預測第二季可結束,現在可能延後至第三季,景氣要到第四季才會觸底反彈。 針對國內經濟成長的前景,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也提出看法,國內景氣在外冷內熱之下,台灣的內需產業表現非常好,出口卻受阻,尤其目前電子業存貨的問題,還不是100%的解決,影響仍大, 只能期待今年經濟成長率看能不能「保2」。 台灣經濟研究院長張建一直言,「今年GDP保2很拚,CPI年增一定突破2%」,不管是出口或外銷訂單,「上半年看來都不會好了」,出口恢復正成長快則第三季、較差的話要到第四季,觀察重點在製造業出口庫存去化。

  • 減稅小確幸來了!財長認調明年免稅額 一文整理綜所稅哪些項目受影響

    今年個人綜所稅申報倒數,財長莊翠雲今(25)日在立院大放減稅利多,由於至4月止CPI(消費者物價指數)累漲4.7%,超過3%的調整門檻,鬆口明年報稅時,免稅額度很有可能再度調升。除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薪資所得扣除額、課稅級距將調整,基本生活費與退職所得定額免稅金額也將連動影響,預估每項可調高至少逾4000元。 由於總統蔡英文520談話中喊推「加薪減稅」,立委郭國文今日質詢表示,照綜所稅內建減稅機制,當國內CPI累計漲幅較上次調整逾3%,就會再調升免稅額度,而今年4月止CPI累漲4%,是否代表年底勢必會調升2024年度的綜所稅免稅額。 莊翠雲回應,目前物價漲幅數字是到4月的情況,實際是否調整,還是要視10月時主計總處公告的CPI數字來做調整,但認為跟上次調整相比,CPI累計漲幅應該會超過3%,從目前情況看來,確實「蠻有可能」調升。 根據現行綜所稅規定,今年免稅額為9.2萬元,年滿70歲之納稅義務人、配偶及受扶養直系尊親屬免稅額為13.8萬元;標準扣除額方面,單身扣除額12.4萬元、已婚配偶為24.8萬元;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則是每人20.7萬元,與調整前相較,每個項目的額度,調高4000~7000元不等。 若明年免稅額再度調高,除3大扣除額之外,影響所及,課稅級距也將面臨調整,另如19.6萬元的基本生活費,還有退職所得定額免稅金額部分,也可能依單次、分期領取不同,而跟著調高。

  • 明年綜所稅適用免稅額再調升?財長正面回應了

    立委關注綜所稅內建減稅機制,截至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前次調整累計漲幅達4.7%,超過調整標準,明年度綜所稅免稅額是否調升;財政部長莊翠雲今天在立法院答詢時說,「應該很有可能」,但仍要視10月的CPI數據而定。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今天審查「娛樂稅法第2條及第5條條文修正草案」等案,莊翠雲列席備詢。 民進黨立委郭國文質詢時指出,總統蔡英文在520談話表示將持續加薪、減稅,減輕國人負擔。他表示,按照綜所稅內建減稅機制,當國內CPI累計漲幅較上次調整累計漲幅超過3%,就會再調升免稅額度,而截至4月CPI較前次調整累計漲幅達4.7%,超過調整標準,是否今年底就會宣布調升2024年度綜所稅免稅額。 莊翠雲回應,立委提出的數據是到今年4月的情況,但實際是否調整,還是要視10月時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告的CPI數據,而從目前的情況看來,「應該滿有可能」。 對於莊翠雲的回應,郭國文呼籲,財政部對於綜所稅免稅額明年度是否有機會調升,要有膽識一些,希望能給個肯定句。莊翠雲說,「應該很有可能」。

  • 提高明年免稅額?財部:10月給答案

    總統蔡英文520時拋出減稅說,立委25日在財委會詢問財政部長莊翠雲指出,截至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前次調整累計漲幅達4.7%,超過調整標準(3%),明年度綜所稅免稅額是否調升?莊翠雲表示,「應該很有可能」,但要視10月的CPI數據而定。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25日審查「娛樂稅法第2條及第5條條文修正草案」等案。 按照綜所稅內建減稅機制,當國內CPI累計漲幅較上次調整累計漲幅超過3%,就會調升免稅額度。立委表示,截至4月CPI較前次調整累計漲幅達4.7%,超過調整標準,財政部是否今年底就會宣布調升2024年度綜所稅免稅額。 莊翠雲回應,立委提出的數據是到今年4月的情況,但實際是否調整要視10月時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告的CPI數據,從目前的情況看來,「應該滿有可能」。

  • 匯率期貨趨勢專欄-加幣期貨 保守看待

     加拿大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4月份年化消費者物價指數由前月的4.3%、上升至4.4%,高於市場普遍預測的4.1%,也終止自去年6月份觸及8.1%的峰值以來連續下降的趨勢。  加拿大國家統計局表示,除持續上漲汽油及食品價格外,本次CPI上漲最主要原因,來自租金價格和抵押貸款利息成本上漲,說明利率急劇上升,正持續為該國家庭經濟情況帶來沉重壓力。  在最近的兩次會議上,加拿大央行(BOC)將利率維持在4.5%不變,成為全球第一家暫停升息政策的主要央行,然而,在CPI數據公布後,投資者預期BOC在下個月升息的機率,已由此前的10%升至22%。  以技術面來看,加幣期貨持續落於去年9月中旬以來的低檔震盪區間橫盤整理,目前價位於區間中線之上、呈空方慣性趨勢,較不利多方行情發展;籌碼方面,據CFTC持倉報告顯示,上周投機者淨部位小幅偏空調整727口,累計淨空單為42,990口,說明市場籌碼也依舊維持偏空角度看待,投資人可以震盪拉回的格局保守看待加幣後市行情。(國票期貨提供,方歆婷整理)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