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PI

的結果
  • 就算不領勞保、國民年金 這族群也有雙年金 其中這項金額明年調高7%

    為因應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波動,行政院日前通過明年「8+1項社會福利津貼調整」報告,自113年1月1日起,8項社福津貼預計將調升7%,共308.6萬人受惠,整體經費估達1313.8億元。其中,老農津貼將調升為每個月8080元。 農業部昨表示,農民退休生活保障已精進為雙層保障,明年調整後的老農津貼估為8080元,再加上農退儲金,農民65歲退休時,合計可月領逾萬元。 農業部表示,農退儲金從110年1月1日開辦,農民退休生活保障也從原本的老農津貼,新增農退儲金,提升為雙層保障。為鼓勵農民提繳農退儲金,政府也同步提繳相同金額,越早提存、提繳越多,日後退休將領越多。 農退儲金提繳金額,以「每月基本工資」乘上「提繳比率(1%~10%)」計算,目前每月基本工資為2萬6400元。 以提繳比率最高10%為例,每月提繳26400*10%=2640元,1年可存入31680元,若暫不計儲金投資報酬率,提繳32年可存到101萬3760元。加上政府按同比例提繳相同金額,退休時農退儲金帳戶就有202萬7520元。 如果農民65歲退休開始請領,以平均餘命20年計算,每月可領到9301元。再加上8千多元的老農津貼,退休後每月可領超過1.7萬元。 此外,「老年農民福利津貼暫行條例」規定,老農津貼發放金額每4年應依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成長率調整,且調升不調降。依行政院主計總處預估,108至112年的CPI成長率為7%,113年1月起老農津貼預估將從7550元調整為8080元,調升530元,約54萬人受惠。

  • 《金融》BOJ維持鴿派指引 壓抑日圓

    【時報-台北電】外匯評論: 1.USD/JPY 日本上週五公布8月扣除波動較大的生鮮食品但含燃料成本的全國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去年同期漲3.1%,為連續十七個月高於日本央行(BOJ)的2%目標,增強其退出超寬鬆貨幣政策的理由。 並據日本財務大臣鈴木俊一表示當局去年採取匯率干預措施取得一定效果,重申不排除應對匯率過度波動的任何選項,但經季節調整au Jibun銀行9月日本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連續四個月萎縮達48.6及服務業PMI初值降至1月以來最低53.3,而且BOJ如預期維持短期利率目標在負0.1%及十年期公債收益率目標在近零水準不變,總裁植田和男會後稱,尚未預見通貨膨脹穩定,承諾繼續支持經濟直到通貨膨脹率可持續達到目標,表明不急於取消BOJ大規模刺激計畫,與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及歐洲央行(ECB)形成鮮明對比,令日圓承壓,推動美元兌日圓自147.49低點上漲。 隨後路透調查,BOJ短觀9月大型製造業與非製造業景氣判斷指數預計分別升至正6及正24,分別為連續第二及第六季改善,提供日圓支撐,並據標準普爾(S&P)全球初值調查美國9月服務業PMI降至八個月低點50.2及製造業PMI連續五個月萎縮達48.9,但波士頓聯邦儲備銀行總裁柯林斯與FED理事鮑曼均稱需要再加息控制通貨膨脹,推升美元兌日圓至148.43高點。預估今日美元兌日圓支撐於147.00-20,阻力於148.70-90。 2.EUR/US 中國出台更多政策促進8月經濟改善,激勵鐵礦石及乳製品價格,並據市場定價顯示紐西蘭央行(RBNZ)可能年底前再升息,而且市場押注澳洲央行(RBA)明年3月前加息及有概率5月第二次升息,上週五提振澳幣和紐元,而且ECB執委會委員連恩稱,異常緊繃的勞動力市場給工資和消費者價格帶來上行風險,指撐歐元兌美元穩守1.0613低點。 隨著西班牙第二季國內生產總額(GDP)分別較前季與上年同期增長0.5%及2.2%優於預期,並S&P全球編制的9月HCOB初值調查,法國服務業PMI創三十四個月新低46.7,但德國與歐元區綜合PMI分別回升至46.2及47.1,而且ECB管理委員會委員德科斯認為ECB目前的利率水平應該能在一段時間內降低通貨膨脹率至2%,扶助歐元兌美元反彈至1.0671高點。預估今日歐元兌美元阻力於1.0650-70,支撐於1.0560-80。 3.GBP/US 上週五英國數據顯示8月零售銷售較前月恢復成長0.4%,但幅度遜於預期,衝擊英鎊兌美元自1.2299高點走低。隨後S&P全球初值調查英國9月製造業PMI回升至44.2,但服務業PMI跌至2021年1月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封鎖以來最低47.2,綜合PMI亦降至46.8,而且英國工業聯盟(CBI)公布9月工業訂單差值為負18遜於預期,衍生品市場定價更顯示,交易商押注到明年初英國利率將升到5.33%低於先前預估,打擊英鎊兌美元跌至1.2229低點。預估今日英鎊兌美元阻力於1.2250-70,支撐於1.2150-70。(遠東商銀外匯保證金交易提供)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請務必審慎評估風險和妥善規劃財務,本文不負擔盈虧之法律責任。

  • 《國際經濟》日圓貶、物價高 日人很辛苦在過活

    【時報編譯柳繼剛綜合外電報導】日本政府22日指出,8月不包括鮮食的核心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3.1%,跟7月一樣。至於能源與鮮食都不含的核心再核心CPI,年增4.3%,也與7月相同。日本核心物價已連續17個月,都在央行目標值2%以上。  專家認為,食品價格是整體物價漲跌的一個重要因素,持續上漲的時間可能比當初預期的還要久。不過,未來物價上漲的幅度可能會減小,只要東西價格不要大幅上揚,日本央行就可以持續實施目前超寬鬆的貨幣政策。 學者指出,日本8月CPI未明顯下滑,表示通膨要降到日本央行希望值2%,並不是那麼容易。現在看起來由需求拉動(demand-pull)之通膨還在,油價上漲帶動的成本推升(cost-push)通膨似乎又開始敗部復活。  至於跟通貨膨脹有互動關係的匯價,22日盤中,日圓兌一美元在147.50至147.80之間狹幅盤整,在聯準會今年底之前可能還會升息下,美元不但強勢且逼近6個月高點。日前,日圓曾貶至10個月低點148.465附近。  看好美元未來表現的匯銀人士認為,聯準會現在的態度是趨向調高利率的鷹派,且猜測2024年會大幅降息的聲音愈來愈小,故美國經濟在有韌性的情況下,相對於歐元區,美國的成長前景應會更佳。  雖說不少日本上班族在今年都有加薪,但薪資增幅還是不及當地物價的漲幅,面對大漲的商品,消費力道很自然就會縮手。分析師指出,日本央行一直維持超低利率,就是希望能刺激景氣成長,避免日本掉入經濟發展停滯,加上又出現通貨膨脹的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深淵中。

  • 《國際經濟》下周國際新聞事件

    下周國際新聞事件 09/25-09/29 09/25 周一 芝加哥聯準銀行8月全國活動指數 達拉斯聯準銀行9月製造業指數 09/26 周二 南韓9月消費者信心指數 S&P/Case-Shiller美國7月房價指數 美國8月新屋銷售報告 里奇蒙聯準銀行9月製造業/服務業指數 09/27 周三 API原油庫存報告 南韓9月企業信心 日銀政策會議紀要 MBA美國抵押貸款申請/30年期抵押貸款利率 美國8月耐久財訂單 EIA原油庫存報告 業績報告(當地時間):美光 09/28 周四 歐央一般委員會(General Council)會議 美國Q2 GDP成長率終值/PCE價格指數終值 美國請領失業給付人數 堪薩斯聯準銀行9月製造業/綜合指數 業績報告(當地時間):Nike 09/29 周五 日本8月就業報告/失業率 東京9月CPI 日本8月零售銷售報告 日本8月工業生產指數 歐元區9月CPI 美國8月個人支出/PCE價格指數 美國8月商品貿易收支 芝加哥9月PMI

  • 英通膨減壓 市場估暫停升息

     英國20日公布8月通膨率低於市場預期。由於英國央行21日公布最新貨幣政策決議,在通膨壓力持續消退下,外界開始揣測央行可能暫停自2021年12月來持續升息的行動。  在暫停升息預期下,英鎊匯率20日盤中貶值0.2%報1.2365美元,創5月底來新低。  統計局公布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6.7%,增幅低於7月的6.8%和市場預估的7%,創去年2月來最低增幅,因食物價格與居住費用等下降所致。  扣除能與食物後核心CPI年增6.2%為3月來最低,低於7月的6.9%和市場預估的6.8%。  8月CPI跟7月相較,從月跌0.4%轉為月增0.3%,但低於市場預估月增0.7%。  統計局指8月CPI和包含業主自住成本的CPIH年增幅均下降,主要是食物價格漲幅低於去年同期,和居住費用下降等因素帶動。但國際油價走高讓汽油價攀升而縮小通膨率降幅。  波士頓諮詢公司(BCG)增長中心負責人魯帕瑞爾(Raoul Ruparel)指英國8月核心通膨率低預期,和各種跡象顯示零售價格開始讓民眾鬆一口氣都是央行最樂見,但這也顯示英國經濟在放緩。  雖然他認為央行21日仍繼續升息,但從8月通膨持續降溫來看,這可能是最後一次升息。他強調通膨壓力減退也反映經濟正降溫,和之前升息的影響尚未全面顯現而成央行的挑戰。  央行8月升息1碼至5.25%創2008年來最高,為連續14次升息。由於通膨率仍遠高央行2%目標,讓人原先預期21日再升息1碼,但8月通膨率低預期,目前市場評估暫停升息機率從20%跳增至50%。  瑞銀英國投資長西蒙斯(Caroline Simmons)預期央行極可能21日升息,但通膨消退而將是最後一次升息。即使油價近期走高,但通膨趨勢仍往下走。

  • 老年年金、國保給付加錢了「這筆每月多領1,190元」誰能領、領多少一文盤點

    行政院會日前拍板「113年8+1項社會福利津貼調整」報告,自113年元旦起,將調升低收入戶生活補助、國民年金、老年農民福利津貼等各項給付,增加金額在143元至1,190元不等,估計逾308.6萬人受影響,其中受益最多的是老年年金,從現行3,772元增加到4,036元,初估116萬人受惠。 政府明定每4年參照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成長率,依行政院主計總處預估,112年度消費者物價指數較4年前成長約7%,各部會將依此調增相關津貼補助,但實際調整比率,須依行政院主計總處明年1月公告的消費者物價指數;「113年8+1項社會福利津貼調整」明年預算編列1,313.8億元,較今年增加101.9億元。 ▲低收入戶生活補助 低收入戶家庭生活補助113年給付金額為6,803至18,195元,增加445至1,190元。 低收入戶兒童生活補助113年給付金額為2,306至8,314元,增加151至544元。 低收入戶就學生活補助113年給付金額為6,803元 445元。 ★請領資格如下所示: 家庭總收入分配全家人口平均每人每月低於最低生活費 全家人口之現金、有價證券、汽車及投資合計金額每人每年未超過9萬元 全家人口之土地公告現值及房屋評定標準價格合計金額未超過420萬元 ▲身心障礙基本保障年金 身心障礙基本保證年金113年給付金額為4,036至9,455元,增加264至619元。 ★請領資格如下所示: 參加國民年金保險前已領有證明,且經身心障礙鑑定醫院評估「無工作能力」者 在請領給付的前三年內,每年居住超過183日 沒有領過勞保或災保失能年金或第一、二、三等級殘廢或失能給付、公教保全殘廢等級殘廢給付或全失能等級失能給付、軍人保險一等殘殘廢給付或一等身心障礙給付或農民健康保險第一等級至第三等級殘廢或身心障礙給付 沒有經政府全額補助收容安置 沒有同時領取其他社會福利津貼 個人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總額合計未達新臺幣50萬元以上 個人所有土地及房屋價值合計未達新臺幣500萬元以上 未入獄服刑、因案羈押或拘禁者 ▲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 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113年給付金額為4,151至8,302元,增加272至543元。 ★請領資格如下所示: 年滿65歲,並在國內設有戶籍、於近三年內每年居住超過183日者 未接受政府其他生活補助亦未經收容安置者 家庭總收入平均每人每月未超過當年度最低生活費2.5倍,且未超過台灣地區平均每人每月消費性支出的1.5倍。 全家人口存款未超過一人時為新臺幣250萬元,每增加一人增加新台幣25萬元 全家人口之土地及房屋價值合計未超過650萬元 ▲弱勢兒童及少年生活扶助 弱勢兒童及少年生活扶助113年給付金額為2,190至2,653元 143至174元。 ★請領資格如下所示: 遭遇困境之中低收入戶內兒童、少年 因懷孕或生育而遭遇困境之兒童、少年及其子女 經縣(市)主管機關評估無力撫育及無扶養義務人,或撫養義務人無力維持其生活者 ▲老年基本保證年金 國民年金—老年基本保證年金113年給付金額為4,036元,增加264元。 ★請領資格如下所示: 年滿65歲,並在國內設有戶籍、於近三年內每年居住超過183日者 並未經政府全額補助收容安置 無領取其它社會福利津貼者 個人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總額合計未達新臺幣50萬元以上 個人所有土地及房屋價值合計未達新臺幣500萬元以上 未入獄服刑、因案羈押或拘禁者 ▲國民年金 身心障礙基本保證年金113年給付金額為5,420元,增加355元。 老年年金給付加計金額113年給付金額為4,036元,增加264元。 身心障礙年金給付基本保障113年給付金額為5,420元,增加355元。 遺屬年金給付基本保障113年給付金額為4,036元,增加264元。 原住民給付113年給付金額為4,036元,增加264元。 ★請領資格如下所示: 領有重度以上的身心障礙證明,而且經身心障礙鑑定醫院評估「無工作能力」的人,得請領身心障礙基本保證年金 國民年金保險被保險人或曾參加國民年金保險者,於年滿65歲時,不論國保年資有多少,得請領老年年金給付 被保險人於國民年金保險期間遭受傷害或罹患疾病,經治療終止,症狀固定,再行治療仍不能期待其治療效果,並經中央衛生主管機關評鑑合格之醫院診斷為重度以上身心障礙,且經評估無工作能力者,得請領身心障礙年金 配偶要年滿55歲或45歲、父母及祖父母要年滿55歲,是指配偶、父母或祖父母在請領遺屬年金時必須符合的年齡要件,如果還沒達到規定的年齡,可以等到年齡屆滿,符合請領條件的時候再申領;或配偶婚姻關係存續1年以上,是以被保險人死亡當日往前推算,婚姻關係連續達1 年以上,得請領老遺屬年金 年滿55歲之原住民,在國內設有戶籍,且無7項規定之一者,於國民年金法施行後,得請領原住民給付 ▲老年農民福利津貼 老年農民福利津貼113年給付金額為8,080元,增加530元。 ★請領資格如下所示: 年滿65歲,並在國內設有戶籍、於近三年內每年居住超過183日者 申領時參加農民健康保險、且加保年資合計十五年以上,或已領取勞保老年給付之漁會甲類會員,且會員年資合計十五年以上者

  • 《經濟》央行再下修通膨 預估今年CPI、核心CPI各2.22%、2.44%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央行今召開3Q理事會,再度修正今年CPI估值。今年全年CPI及核心CPI年增率預測值分別下修為2.22%及2.44%。 展望明年,國際機構預期國際油價較本年小幅回升,惟國內服務類價格漲幅可望趨緩,國內通膨率將低於本年。本行預測明年台灣CPI及核心CPI年增率分別續降為1.83%、1.73%。國際大宗商品與國內服務類價格走勢,以及天候因素,可能影響未來國內通膨發展。

  • 苦日子還沒結束!央行下調全年GDP預估 1.5%防線也失守

    比想像中更差!全球終端需求持續不振,惟新興科技應用商機推升資通訊產品出貨動能,加以傳產貨品外銷減幅縮小,致台灣整體出口減幅趨緩,中央銀行再度下調全年GDP預估值,連1.5%都不保,預估全年為1.46%,低於6月預測值之1.72%。勞動市場方面,近月就業人數續增,失業率較上年同期減少,名目薪資溫和成長。 央行表示, 展望明年,全球商品貿易成長升溫,且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擴展,台灣出口及民間投資動能可望回溫;加以基本工資與軍公教薪資調升,預期民間消費續增,惟因基期墊高,年成長率將低於本年,預測明年經濟成長率為3.08%。 物價方面,央行表示,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隨蔬果及油價變動呈先降後升,不含蔬果及能源之核心CPI年增率則緩步回降;1至8月平均CPI年增率為2.29%,核心CPI年增率則為2.66%預估本年下半年通膨率略低於上半年,全年CPI與核心CPI年增率預測值分別為2.22%、2.44%,低於上年之2.95%、2.61%;本年國內通膨率緩步回降,主要係進口物價及生產者物價趨跌,商品類價格雖漸趨平穩,惟疫後娛樂服務需求仍殷,服務類價格漲幅居高所致。 展望明年,央行認為,國際機構預期國際油價較本年小幅回升,惟國內服務類價格漲幅可望趨緩,國內通膨率將低於本年。本行預測明年台灣CPI及核心CPI年增率分別續降為1.83%、1.73%。國際大宗商品與國內服務類價格走勢,以及天候因素,可能影響未來國內通膨發展。

  • 《國際經濟》英國8月CPI意外降溫 周四升息有變數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周三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英國八月的通膨出乎意外地放緩增長。該數據的公佈也引發討論,認為英國央行(BoE)在周四的政策會議上,是否將決定加息。  英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從七月的年增6.8%,降到八月的6.7%,該數據讓經濟學家和英國央行感到困惑。  通膨率意外地下降至2022年2月以來最低水準。目前英鎊兌美元匯率下跌至今年5月以來的最低水準;英鎊兌歐元也下跌,因為投資人減少了對英國央行加息的押注。  英國國家統計局說,飯店價格以及機票的下跌,還有食品價格的上漲減緩,都推動了整體通膨放緩。  這些物價的下跌,抵銷了燃料油的酒類上漲的影響。 英國央行此前預估,八月通膨率將升至7.1%。投資人此前也預測央行將連續第15次升息,將銀行利率從5.25%推高到5.5%。  目前投資者認為,央行周四暫停加息的機率為45%,高於CPI公布前的20%。  八月核心通膨跌更多,從年增6.9%降至6.2%。  服務業的價格漲幅也有所放緩,從七月的7.4%,降至八月的6.8%。英國央行也相當密切關注服務業的價格漲勢。

  • 《國際金融》歐股開高0.28% 英股領頭羊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歐股周三早段走高。聯準會將在周三稍晚公布利率決議,英國央行也將在周四稍晚公布最新政策。此外,英國最新公布CPI的意外降溫,英國股市上漲0.6%,領先其它地區股市。  周三泛歐Stoxx 600指數早盤升1.27點或0.28%,為457.79點,暫時結束連兩日的下跌。醫療保健股升1%。  LVMH集團的漲勢收窄,並且跌0.4%;此前Jefferies下調評級至「持有」。德意志銀行也下調目標價。投資人對於中國題材的奢侈品股的興趣開始下降。  Jefferies還下調了開雲集團(Kering)和法國時尚服飾商Moncler的評級兩家公司股價分別跌0.8%和0.9%。  投資人還關注聯準會的利率決議,預計將暫停升息。 英國八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意外下滑,投資人減少對英國央行加息的押注。受此影響,英國富時100指數上漲0.6%,英鎊匯率下跌。  培生集團(Pearson)下跌4.5%,此前該英國教育集團表示,已任命微軟高管Omar Abbosh為新的執行長,並於2024年初生效。  Just Eat Takeaway大漲6%,此前一名美國聯邦法官說,該公司和其它的食品快遞同業可以控告紐約市,因為該市一項對餐廳收費的規定存在問題。

  • 操盤心法-籌碼面受壓 台股續區間震盪

     市場分析:美國8月CPI年增率3.7%較前期3.2%走升且高於市場預期,月增率0.6%亦較前期0.2%走升,通膨之動能與趨勢均出現回溫跡象,主因近期沙俄兩國減產使得國際油價上漲所致,不過觀察8月核心CPI自前期4.7%降至4.3%,月比0.3%尚維持低檔,顯示排除能源因素後,美國通膨仍處於下降趨勢,惟數值尚偏高。  受能源價格影響,最新公布之8月PPI年比與月比均顯著高於市場預期,並創近一年多來新高,未來恐有助升通膨之疑慮,而8月美國零售銷售月比雖亦因能源而顯著走升至0.6%,惟核心零售銷售月比走降至0.2%略處低檔,整體而言新經濟數據好壞參雜,不致大幅影響股市波動,但足以讓聯準會審慎評估年底前是否有再升息之必要性。  有鑑於上述提及之因素,市場雖預期9月聯準會將暫停升息,但11月再升一碼之可能性近五成,且延後明年降息時點,因此美債殖利率突破去年新高後維持高檔不墜,反之歐洲央行(ECB)則暗示升息循環可能已結束,導致美/英公債自為期五個月之負利差迅速轉正,同時美國經濟維持強勁而歐洲整體偏弱,此將激勵美元多頭再起,美元指數未來突破近半年區間(100~105.5)之可能性不低,亦代表新台幣雖已貶至今年新低,即使偶有反彈也將維持偏弱勢發展,無中期波段回升之契機。  投資策略:由於未來數月聯準會利率路徑之不確定性干擾,以及美債殖利率尚維持高檔不墜,股市資金動能持續受到壓抑,費城半導體指數仍屈居季線之下,位列近期美股最弱勢即可窺知一二,而台股因強勢美元與弱勢台幣,外資中期波段應還是以賣超為主,偶有回補情況尚需觀察其持續性與力道,以致上檔追價買盤相對保守,而在內資持續偏多與景氣復甦趨勢確立之下,台股下檔亦是有所支撐,呈現基本面有撐而籌碼面有壓之局面,短中期台股應持續以區間震盪緩偏多為主,指數約介於16,500~17,000點間。  能否突破區間壓力甚至挑戰前高,建議重點觀察美債殖利率與美元指數發展,而在大盤難漲難跌之下,市場資金將活絡輪動於中小型類股,相對較有表現機會,惟應以短區間操作為佳,觀察近期盤面,AI長期趨勢猶存但短線熱潮已退去,以低基期營運復甦族群較受資金輪動青睞,包括「手機零組件、汽車零組件、記憶體模組、驅動IC、PCB、CCL等」,上述族群營運獲利均已於Q2或Q3轉為季增,並預期Q4重回年增成長軌道。

  • 金融業全押 央行Q3不升息

     市場預期21日凌晨美國聯準會(Fed)將按兵不動、暫停升息,但11月是否再升息仍有變數,當天下午我中央銀行也將無縫接軌舉行第三季理監事聯席會議,做出最即時的政策因應。根據本報對金融業者的問卷調查顯示,一致認為央行將續按「升息停止鍵」,這波緊縮逐漸終結。  金控主管表示,我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回升至2%以上,屬短期因素所致,觀察核心CPI仍呈下行趨勢,且Fed這次可望維持利率決策不變,加上景氣燈號亮出連九顆藍燈,預計央行將維持利率政策不變。芝商所FedWatch工具顯示,目前交易商幾乎全押注Fed這次不升息,但官員近期談話對再次升息仍語帶保留,何時正式停止仍不確定。  據本報調查結果,金融業者看法一致,全數認為央行將延續第二季停止升息步調,政策利率「連二凍」,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將維持在1.875%、2.25%和4.125%。  公股銀認為,據美國7月經濟數據表現,專家普遍估第三季GDP季增落在2%~4%,高於IMF預估,但第三季強勁增長的背後,主要是暫時性因素,第四季消退後,不排除終止連五季大於2%的強勁表現。近期美國通膨數據大致符合市場預期及聯準會官員態度,有4成到5成預期年底前會升息1碼(0.25個百分點),明年6月將降息1碼及9月、11月各再降息1碼,明年底利率降至4.75%~5%區間。代表美利率高原期將維持半年的平坦狀態。  銀行業主管指出,台灣今年經濟表現疲弱,雖下半年因傳統旺季推動需求緩步回暖,但出口衰退情形改善,主要還是基期效應所影響,多數廠商反映未來訂單能見度不高,加以大陸經濟復甦表現仍疲弱,未來國內經濟如期復甦的不確定性仍高。且預估核心通膨壓力於第四季將有紓緩跡象,年底前CPI可望落至2%以下,加上經濟復甦前景不確定性高,央行態度將傾向保守觀望,維持政策利率不變。  另央行房市管制措施,調查結果顯示,金融業者全數認為暫時不會退場,後續要看「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囤房稅修法的效果,央行將觀察房市交易價量變化,才會考量逐步退場的時機。

  • 央行Q3理監事會 利率料連二凍

     緊接美國聯準會(Fed)利決策會議之後,中央銀行21日將舉行第三季理監事會,如無意外,9月將維持政策利率「連二凍」,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的水位,分別維持在1.875%、2.25%和4.125%。  央行第二季理監事會按下升息「暫停鍵」,為去年3月起連五季升息後,首度暫緩升息,隨著下半年國內經濟前景不明朗,加上通膨預期逐步下滑,央行再升息的必要性大幅下降。市場預估,央行第三季政策方向不變,利率持續按兵不動。  以國內物價走勢來看,今年以來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顯著下滑,6月下降至1.75%、7月為1.88%,但8月國際原油價格上漲等影響,8月CPI一舉飆升至2.52%,刷新近七個月以來新高,為今年來第三度突破2%,引發外界關注通膨隱憂是否再起。  主計總處官員對此表示,近期CPI漲幅略高屬於短期因素,預料第四季會緩步往下,國內並無通膨現象。此外,若觀察扣除蔬果及能源的核心CPI,7月為2.73%、8月更降至2.56%,物價仍持續下行。主計處掛保證後續通膨「免驚」,央行自然也沒理由繼續升息。  另有學者指出,政府考量是否升息,還要留意到經濟基本面,升息對經濟影響逐步浮現,且當前景氣燈號仍亮藍燈,若持續升息恐影響景氣復甦,利率只要上調一點,企業每月壓力就增加很多,央行再升息恐會把廠商壓垮,此時刻央行不宜再增加負擔。  另一方面,央行第二季意外宣布加碼房市管制措施,鎖定「特定地區」個人第二戶購屋貸款,限制最高成數上限7成,受規範的特定地區包括六都及新竹縣市。市場認為,央行出手打炒房不手軟,政策發酵還需一段時間,出於金融穩定性考量,央行管制不會急於退場,但也不致於推出新管制措施。

  • 《最低工資法》草案 CPI等指標確定入法

     行政院14日核定明年基本工資調整,月薪調升至2萬7,470元、時薪183元,是蔡政府任內連續八次調漲。行政院長陳建仁並指示儘速擬定《最低工資法》草案,近期送政院審查,其中CPI等十項指標確定入法。  行政院政委林萬億說,過去比較有爭議的最低工資適用範圍,目前的共識是以勞動基準法為適用對象。此外,外界關切指標多元化跟入法,還有訂出比較明確調幅標準,經過參酌其他國家經驗發現,各國都是多元指標入法,但沒有訂出各自加權比例,以利彈性考量該年度跟期間的各種條件變化。因此朝這個方向,會是最少爭議作法。  根據勞動部草案,最低工資審議會把「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列為應參採指標。其餘十項包含勞動生產力指數、勞工平均薪資年增率、國家經濟發展狀況、國民所得及平均每人所得、國內生產毛額及成本構成分配比率、躉售物價及民生物價變動狀況、各產業發展情形及就業狀況、各業勞工工資、家庭收支狀況、最低生活費等,則是得參採指標。  勞動部次長陳明仁透露,《最低工資法》未來有個重要機制,會設研究小組,主要由專家學者及經濟、勞動部門組成,以利未來基本工資審議時,委員都可以參考各種指標跟研究小組專業建議,做務實可行討論。  林萬億表示,草案協商已處理完成,總統蔡英文跟陳建仁都要求儘早完成立法,儘快通過。林子倫說,是否列入優先法案還須研商。  勞動部官員表示,法案在先前已經送入行政院審查,在審查的過程中,包括工商團體、勞團都有提出建議,希望能納入像是外銷狀況、扶養比等數據,因此,政院希望勞動部與外界持續溝通,預計近期勞動部會將這些意見整理交給政院,草案後續是否要調整,將由院會審議決定。

  • 《基金》台股債券型ETF 這檔月月配最親民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美國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3.7%。這是CPI連續第2個月上升,CPI是評估通膨率的一項重要指標。CPI連2升造成債市價格下跌,今早台股掛牌的美國20年長天期公債ETF全面走跌,而投資級公司債ETF也大都在平盤之下,反倒是1~5年期之內的中短天期公債紅盤表現。 法人建議債市投資留意兩大關鍵,第一大關鍵是「違約風險」,第二大關鍵是「債券收益率」,把握上述兩點,未來2024年後若進入降息周期,投資人即可坐享息收以及資本利得。 今年債市ETF百花齊放,國泰投信9/25即將募集的「國泰10Y+金融債ETF」(00933B),入手價只要15元,堪稱最便宜的公司債,還有月月配息! 目前台股掛牌月月配的債券型ETF包括中信高評級公司債(00772B),中信優先金融債(00773B),目前的入手價都要3萬元以上。 「國泰10Y+金融債ETF」經理人鍾郁婕提到,債市投資第一要留意「違約風險」,只要公司一旦違約,投資人就是利息本金兩頭空,所以挑選財務體質好的發行人非常重要,建議要挑選信評在投資等級以上的發行人為主,根據機構統計,金融業的違約率平均又比非金融業還低,在全球信用債市場中,金融業占比超過三成最多,是布局債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產業。 再加上2008年金融海嘯過後,銀行業受到更嚴格的規範要求,國際組織金融穩定委員會(FSB)每年都會公布全球系統性重要銀行(G-SIBs)的名單,而00933B追蹤的彭博10年以上美元金融債券指數,從公司債中篩選出信評在投資等級以上的金融產業債券,指數成分債有9成以上是全球系統性重要銀行(G-SIBs),包括摩根大通集團、美國銀行、HSBC、高盛、巴克萊、摩根士丹利及三井住友等,吻合違約率低的首要關鍵,以美國為例,G-SIBs銀行全數符合較高的監管要求,且明顯超出標準,充分展現財務體質的優異和健全,投資才能更安心。 此外,債市投資的第二大關鍵「債券收益率」。收益率代表的是債券的年化報酬率,目前各大類別的債券收益率均處在歷史的高位區間,顯示現在債券投資點位非常誘人,結合第一大關鍵綜合考量的話,以較安全的債種來比較,長天期金融債收益率約5.55%,又比全球公債的3.2%來得更高,甚至跟金融股相比,觀察長期表現至8月底,金融債收益率明顯更勝金融股。而彭博10年以上美元金融債券指數自2020年成立以來的累積報酬率達約141%,大幅超越全球金融股的64%,截至9/12,指數到期殖利率高達約6%,報酬、收益表現雙雙亮眼!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