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BT

的結果
  • 《半導體》茂矽世代交替 盧建志接總經理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晶圓代工廠茂矽(2342)董事會通過經理人職務異動,聘任大股東二極體廠朋程副總經理盧建志接任總經理,原董事長暨總經理唐亦仙職務則調整為董事長暨執行長,即日起生效。唐亦仙先前對此表示,主要由於個人階段性任務已達成,考慮進行交棒傳承規畫。  朋程去年底接手強茂子公司璟茂的全數茂矽持股,以30.05%持股成為茂矽最大股東,2022年貢獻茂矽營收3.52億元、年增達33.11%,占比自13.57%升至16.38%。茂矽表示,未來雙方除將加速車用領域布局外,並將共同投入碳化矽(SiC)領域發展。 朋程在茂矽今年股東會董事改選中取得3席董事席次,並傳出盧建志有望接任總經理。對此,唐亦仙表示,高階主管都有傳承計畫,茂矽對電源布局自金氧半場效電晶體(MOSFET)跨足絕緣柵雙極電晶體(IGBT),階段性任務已達成,因此考慮進行交棒傳承規畫。  展望2023年,唐亦仙表示,目前有些客戶庫存水位仍偏高,尚未感受到需求健康復甦力道。就各應用需求觀察,今年筆電、消費性電子尚未回溫,部分MOSFET客戶庫存仍偏高,但應用於太陽能、儲能、風電領域的IGBT則狀況不錯,車用亦維持穩健。  茂矽發言人鄧志達則指出,公司與客戶簽有長約保障,太陽能逆變器IGBT新品貢獻增加,近幾月稼動率維持70~85%。由於市場自去年下半年起去化庫存,目前庫存水位已趨於合理,預期客戶去化庫存已接近末尾段,下半年營運將會優於上半年。

  • 工商團體:盼進一步解決雙重課稅

     台美雙方1日簽署「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工商團體負責人雖然持不同態度,但都一致盼台美下一步能展開《台美避免雙重課稅協定》談判,甚至簽訂《台美雙邊貿易協定(BTA)》、《台美投資保障協定》以擴大兩國經貿投資實質效益。  對「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簽定,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直言,「倡議」無法解決台美雙重課稅問題,台灣到美國投資要課稅,但是經由英國投資再赴美國投資就不用課稅。林伯豐更直白的說,「我認為倡議是沒有用的。」「倡議」不如「BTA」,台美即使一時之間簽不了FTA,也應儘速展開BTA的談判與簽定,BTA比「倡議」實在。  商總理事長許舒博也說,比起倡議,企業更關切避免雙重課稅的「租稅協定」,雙重課稅沒有解決,赴美投資的意願就不會高,「只能說,有進一步啦。」  工總與工商協進會則都持樂觀其成的態度,但也同樣都盼下一步能解決雙重課稅問題,以及簽定BTA。工總直言,雖然是倡議,但有簽協定總是比沒有好,特別是台灣在當前全球政經情勢中,相對難以融入全球經濟區域整合的世界,與台美簽定協定,即使是「倡議」也有指標意義。  工總進一步指出,在台美雙方簽定一項協定下,就有機會對其他國家有示範作用,也就有機會展開與其他經貿協定的談判。  工商協進會也說,這是美國拜登政府對外簽署的第一個協定,對提升台美實質關係具有正面意義。由於「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的架構,與美國積極主導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高度相似,為將來融入區域經貿整合奠定重要基礎。

  • 烏干達總統簽全球「最嚴厲反LGBTQ法」 同性戀恐判死刑

    東非國家烏干達日前宣布通過「全面反對同性戀」法案,全案送往總統穆塞維尼(YoweriMuseveni)簽署或否決,最終他在今(29)日簽署該法案,正式將性傾向與異性戀不同者,在該國都視同犯罪,甚至從事同性戀活動、出版、支持、傳播、贊助LGBTQ者,都被視為有罪,會面臨起訴、監禁,甚至死刑。 信奉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為大宗的烏干達,同性之間的性行為最高可被處予終身監禁,早已明定禁止男女同性性行為與同性婚姻的烏干達,日前烏干達國會又以多數決通過「反對同性戀」法案,若民眾發現身邊有同性戀者,都有向烏干達政府通報的義務,並且同性戀者將面臨刑期。 其中包含嚴重同性戀者將處以死刑,愛滋病毒呈現陽性、發生同性性行為者、散播促進同性戀行為者,都可能判處20年的有期徒刑。如今烏干達總統發言人透露,已經簽署該法案,並承認每年接受數十億美元外援的烏干達,可能會因為立法面臨制裁。 過去該國總統穆塞維尼在2014年簽署一項反LGBTQ法案時,不少西方政府就暫停外援,並實施簽證限制與降低安全合作,當時這條法案也在數月後遭到國內法院以程序為由廢止,如今卻再度簽署更嚴厲甚至超越全球反同法案的新法,近期已受到歐盟、聯合國與數十家國際企業譴責,包含谷歌等國際公司都會此立法做出批評,警告這樣的狀況恐讓在烏干達開展業務的公司陷入人權困境,更會損害該國的經濟。 非洲有34個國家或地區禁止同性戀行為,有的國家則是女性合法,男性不合法,至於烏干達所屬的東南非地區,則是東非聯邦6國都不允許,包含肯亞、坦尚尼亞、蒲隆地、盧安達、南蘇丹、烏干達等。 更多 CTWANT 報導

  • 《電腦設備》電池模組減碳領頭羊 新普通過國際SBTi審查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為因應氣候變遷風險,進行氣候調適設定的減碳路徑,電池模組廠新普(6121)宣布已通過國際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SBTi)審查,成為全球第一家通過的電池模組製造業者,積極展現協助全球控制升溫在1.5度C以內的決心。 近年來,產品碳足跡備受關注,產品第三類環境宣告(Environmental Product Declaration; EPD)是基於產品生命周期之特性,依據ISO 14025標準(產品環境標誌與宣告)提供消費者量化且可比較之環境績效結果。新普科技子公司兆普公司,於2022年制定「鋰離子二次電池組產品類別規則EPD-PCR」做為產業通用的計算基準,同時完成BBU模組(Backup Battery Unit)第三類環境宣告,成為全球首例BBU通過第三方EPD查證案例。 新普科表示,2021年新普永續元年啟航,積極布局ESG管理議題,2021年向SBTi(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 SBTi)提交減碳承諾書,2022年9月遞交SBTi目標申請,2023年5月通過減碳目標審查,設定目標在2030年範疇1和2的絕對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20年基準年降低51%,範疇3「購買商品與服務」項目的絕對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25%,新普科技透過溫室氣體盤查,由上而下,穩扎穩打,完成設定階段減碳目標(near-term),也為新普科技朝向2050年淨零目標打好基礎。 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 SBTi)是由聯合國全球盟約及國際減碳倡議組織CDP等單位共同發起,為響應《巴黎氣候協定》目標,藉由科學方法計算在特定公司的合理減碳額度;全球目前有超過2700家公司通過SBTi,其中新普科技為全球第一家通過目標審查的電池模組製造公司。 在國際碳揭露計畫(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CDP)的表現方面,新普科技於2022年獲評碳揭露B等級,依CDP指出,B級評分企業表示具備能力管理氣候變遷所帶來的衝擊,同時,CDP公布2022年度供應鏈議合評價(Supplier Engagement Rating;SER)結果,獲評「A-」級,顯示新普科技在減碳管理努力與行動成果雙雙受國際評比肯定。 展望未來,新普科技持續展開減碳方案、落實減碳目標,包括導入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裝置太陽能板自發自用、簽訂再生能源購電合約等;也將攜手供應商夥伴發揮影響力,一同響應減碳,建立永續共榮價值鏈。

  • 《半導體》唐亦仙續任茂矽董座 傳盧明光之子將接總座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晶圓代工廠茂矽(2342)今(25)日召開股東常會,除通過2022年財報及盈餘分派案,並完成董事全面改選,會後董事會推舉現任董事長唐亦仙續任。業界傳出,目前兼任總經理的唐亦仙有意世代交替,中美晶前董事長盧明光之子盧建志後續將有望接任總經理職務。  朋程去年底接手強茂子公司璟茂的全數茂矽持股,以持股30.05%成為茂矽最大股東,此次取得董事席次自2席增至3席。新任5席董事為唐亦仙、王亮凱,朋程董事長姚宕梁、總經理吳憲忠、副總經理盧建志,4席獨董維謝少文、林清祥、劉鎮圖、藍崇文。 茂矽2022年全年合併營收21.51億元,年增10.22%、創近11年高,營業利益3.58億元,年增達37.22%、創近15年高,毛利率28.72%、營益率16.65%雙創近26年高。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5.5億元、年增達1.24倍,每股盈餘(EPS)3.53元,雙創近16年高。  茂矽董事長唐亦仙表示,去年營運維持穩健,主要受惠產品組合優化及匯率因素。儘管部分消費終端市場需求趨勢疲軟,惟來自車用及工控產品的需求穩定,且與客戶簽訂長約表現相對平穩,加上成本及費用控管得宜,進而繳出不錯的獲利表現。  其中,茂矽積極攜手策略夥伴合作車用功率元件市場,去年車用產品產出比重已突破27%、出貨量年增24%,車用二極體(Diode)及多種車用功率場效應電晶體(Power MOSFET)已順利量產。  此外,絕緣柵雙極電晶體(IGBT)產品去年出貨量亦躍增約90%。茂矽已於去年完成FS IGBT產品信賴性驗證、第四季進入小量試產,將持續鎖定家電、綠電與工規IGBT應用,並配合客戶需求伺機切入車用市場,希望為未來奠定穩健的成長動能。  展望2023年,面對俄烏戰爭帶來的能源及物價高漲,全球經濟疲弱及去庫存化,地緣政治重組供應鏈全球化走向區域化,市場充滿不確定性及風險。茂矽預期,在車用電子、工控功率元件和高速運算(HPC)等領域,仍將是半導體市場主要成長來源。  唐亦仙表示,茂矽將掌握車用電子與工業用需求,審慎評估資本支出、優化產能及設備汰舊換新,並積極尋求更多國際大廠合作,以建立長期穩定的客戶群,帶動營收成長,希望透過加速研發創新、強化競爭優勢、積極控制成本等方式,來提升營運績效。

  • 新普科技領先業界 通過SBTi減碳目標審查

    電池模組廠新普(6121)25日宣布,為因應氣候變遷風險,進行氣候調適設定的減碳路徑,已通過國際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SBTi)審查,成為全球第一家通過的電池模組製造業者,積極展現協助全球控制升溫在1.5℃以內的決心。這也是新普繼2022年取得CDP氣候問卷B級肯定後,再次領先業界,為未來淨零目標建立重要里程碑。 2021年新普永續元年啟航,積極布局ESG管理議題,2021年向SBTi(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 SBTi)提交減碳承諾書,2022年9月遞交SBTi目標申請,2023年5月通過減碳目標審查,設定目標在2030年範疇1和2的絕對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20年基準年降低51%,範疇3「購買商品與服務」項目的絕對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25%。新普科技透過溫室氣體盤查,由上而下,穩扎穩打,完成設定階段減碳目標(near-term),也為新普科技朝向2050年淨零目標打好基礎。 在國際碳揭露計畫(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CDP)的表現方面,新普科技於2022年獲評碳揭露B等級,依CDP指出,B級評分企業表示具備能力管理氣候變遷所帶來的衝擊。同時,CDP公布2022年度供應鏈議合評價(Supplier Engagement Rating;SER)結果,獲評「A-」級,顯示新普科技在減碳管理努力與行動成果雙雙受國際評比肯定。 展望未來,新普科技持續展開減碳方案、落實減碳目標,包括:導入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裝置太陽能板自發自用、簽訂再生能源購電合約等;也將攜手供應商夥伴發揮影響力,一同響應減碳,建立永續共榮價值鏈。 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 SBTi)是由聯合國全球盟約及國際減碳倡議組織CDP等單位共同發起,為響應《巴黎氣候協定》目標,藉由科學方法計算在特定公司的合理減碳額度。全球目前有超過2,700家公司通過SBTi,其中新普科技為全球第一家通過目標審查的電池模組製造公司。

  • 台美BTA上半年將簽署 陳揆:彰顯我經貿受國際肯定

    台美今(19)晨共同宣布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重大進展,就第一階段談判的五項議題,已完成中英文法律約本,將在數周內簽署首批協定,這也是台美間自1979年、近44年以來所簽署結構最為完整的貿易協定。對此,行政院長陳建仁表示,不僅能立即帶給企業通關成本降低等好處,最重要的是,這份協定能代表台灣有意願、也有能力向高標準的貿易秩序看齊,彰顯出台灣經貿受到國際重視與肯定。 該份即將簽署的BTA全名為「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與美國在台協會關於台灣與美國間貿易協定」,包含第一階段已經談妥的五項議題(貿易便捷化、良好法制作業、服務業國內規章、反貪腐、中小企業),我方期待在上半年完成簽署。而簽約地點將在華府,因為我駐美代表及AIT負責人等相關人士都在美國,屆時將由駐美代表蕭美琴代表簽署。剩下七項議題將陸續展開談判,我方期盼於年底前完成全部談判。 行政院發言人林子倫19日轉述,對於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所發布「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內容,陳建仁除表達高度肯定,也感謝政委鄧振中帶領經貿辦及各部會同仁不辭辛勞,於台美兩國進行多次溝通與談判,成果豐碩,極具歷史意義。 陳揆表示,首批協定的簽署不僅能立即帶給企業通關成本降低等好處,最重要的是,這份協定能代表台灣有意願、也有能力向高標準的貿易秩序看齊,彰顯出台灣經貿受到國際重視與肯定。相關成績將有利我國與其他國家洽簽高標準的貿易協定,強化我國與國際接軌,並能奠定未來台美洽簽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重要基礎。 陳揆表示,協定後續仍有至少七項議題需進行談判,期盼行政團隊能秉持初衷,繼續力爭國家利益最大化,並善盡社會溝通責任,追求台美雙方共同利益,亦增進民眾對政府信賴。

  • 《國際產業》完成AI和光纖 BT計畫至2030年裁員5.5萬人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英國最大電信商英國電信(BT)週四宣布,預計到2030年公司將裁員5.5萬名員工,約佔整體員工的4成;該公司屆時將完成光纖部署,並採用了新的AI技術。  BT正在計畫轉型,建造全國範圍的光纖網路,以及推出高速的5G網路。  BT在周四公布上一財年(截至三月底)業績報告,為近六年來首次營收和獲利成長。但是業務轉型的成本,衝擊到自由現金流。  執行長Philip Jansen說,在完成光纖部署、運作數位化,採用AI技術,和簡化結構之後,到2030年,公司將大幅削減成本,和依賴規模較小的人力。「新的BT集團將是個更精簡、前景更光明的公司」。 該公司表示,到2030年,員工總數將從13萬人降至7.5萬人至9萬人之間。BT現有員工中,約有3萬人是承包商。到那時候,大部分光纖網路將建設完成。  關於上一財年業績,調整後核心獲利增加5%,為79億英鎊(約100億美元),符合市場預期。  但由於現金資本支出增加,自由現金流下降了5%,至13億英鎊,來到此前財測的底端。對於2024財年的自由現金流的預測,也比分析師預期的要低。  巴克萊說,預計較低的自由現金流,將引起股價負面反應。  BT股價在周四早盤大跌8.7%,暫報135.2英鎊。  BT也表示,預計本財年營收和核心獲利都將實現成長。

  • 《基金》富邦投信搭MBTI風潮 開啟H2投資金鑰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網路爆紅的「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人格測驗也能與ETF投資理財結合!由於「MBTI」能分析出多種不同的人格類型,奇特的術語,深入其境的問答,成為時下年輕世代的討論話題之一,富邦投信今(5/12)日上線的「穿越時空的桌遊店」網站平台,讓火紅的ETF理財也能搭上MBTI風潮。 富邦投信投資策略師徐翊達在發表會上以「開啟2023下半場投資金鑰」為題,剖析下半年市場投資展望的看法。徐翊達表示,在4月中財報周與5月初FOMC會議後,市場開始修正第一季落底、第二季開始反彈迎接下半年季節性旺季的樂觀預期。 首先在企業展望上,Intel、AMD、高通分別代表PC與手機部門正式下調了對第二季的營收展望,將延續第一季的衰退。因此第二季的基本面預期仍處於低迷的狀態。儘管如此,多數企業仍對下半年的傳統旺季需求抱持樂觀態度,因此市場對以消費性電子為主的科技後市看法仍然分歧。 在經濟數據上,雖然就業與通膨同步降溫當中,但明顯下降不多,因此讓美國聯準會毫無疑問地於5月再升息1碼,連續第10次升息,讓聯邦基準利率來到5~5.25%。 雖然會後聲明正式刪除了繼續緊縮的字眼,讓市場對於5月是最後一次升息充滿期待,但聯準會主席鮑威爾也沒有把話說死,對於未來利率走勢必須繼續觀察經濟與金融緊縮的狀況。 市場關心的另一重點-降息,鮑威爾倒是說得很清楚,由於通膨過高與不擔心區域銀行的風險,今年或至少近期降息仍不是FOMC委員的討論重點。畢竟在經過500個基點的升息之後,美國第一季的GDP仍然成長1.1%,儘管低於去年第四季的2.6%,但並沒有如去年底市場預期地直接進入衰退。 在總體經濟放緩,而企業獲利對第二季保守之下,參雜著美國地區銀行的暴雷不斷,市場仍處於高度不穩定的狀態。徐翊達指出,回歸今年的投資主軸,先債後股。債券方面,受到利率來到相對高點,債券價格反覆打底下,未來降息後的資本利得可期;股票市場則仍有高度不確定性,除了銀行股與科技業業績的不確定性外,市場需求在高利率、高通膨的高壓環境下,是否仍有韌性,將是第二季的觀察重點。 徐翊達進一步指出,根據他對MBTI的理解,這像是一種自我探索的工具,並不只是命盤或星盤。16個人格就像16個心理的房間,人們喜歡待在一個最舒服的地方,但不表示沒有學習跟移動的能力。以他自己為例,在20多年投資研究領域成長的結果,讓他除了仍然喜歡保守穩健的投資之外,也學著要反市場操作,強迫自己走出舒適圈。所以富邦投信也藉由這個桌遊網站平台,根據4種性格特性推薦不同的ETF商品,更進一步地希望投資人找到自己能長期存放資金的地方,也推薦投資人走出舒適圈,隨著學習投入更廣闊的世界。

  • 前進MBTI 開啟投資金鑰 富邦投信:先債後股為2023投資主軸

    網路爆紅的「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人格測驗也能與ETF投資理財結合!由於「MBTI」能分析出多種不同的人格類型,奇特的術語,深入其境的問答,成為時下年輕世代的討論話題之一,富邦投信(12)日上線的「穿越時空的桌遊店」網站平台,讓火紅的ETF理財也能搭上MBTI風潮,並邀請星座專家白瑜老師、富邦悍將棒球隊隊長范國宸以及富邦ANGELS(啦啦隊)應援團團長Travis等特別來賓,共同出席媒體發表會,分享實測結果及心得。 富邦投信「前進MBTI 開啟投資金鑰」媒體發表會由Travis擔任主持人,並由擁有網路美譽「顏值最高、又具心靈療癒的星座專家」白瑜老師、富邦悍將棒球隊隊長范國宸及富邦投信量化及指數投資部主管呂其倫,共同開啟「穿越時空的桌遊店」網站平台上線。此外,發表會中並由白瑜老師進行MBTI簡單介紹,富邦投信投資策略師徐翊達也在發表會上以「開啟2023下半場投資金鑰」為題,剖析下半年市場投資展望的看法。 徐翊達表示,在4月中財報周與5月初FOMC會議後,市場開始修正第一季落底、第二季開始反彈迎接下半年季節性旺季的樂觀預期。首先在企業展望上,Intel、AMD、高通分別代表PC與手機部門正式下調了對第二季的營收展望,將延續第一季的衰退。因此第二季的基本面預期仍處於低迷的狀態。儘管如此,多數企業仍對下半年的傳統旺季需求抱持樂觀態度,因此市場對以消費性電子為主的科技後市看法仍然分歧。 在經濟數據上,雖然就業與通膨同步降溫當中,但明顯下降不多,因此讓美國聯準會毫無疑問地於5月再升息1碼,連續第10次升息,讓聯邦基準利率來到5~5.25%。雖然會後聲明正式刪除了繼續緊縮的字眼,讓市場對於5月是最後一次升息充滿期待,但聯準會主席鮑威爾也沒有把話說死,對於未來利率走勢必須繼續觀察經濟與金融緊縮的狀況。 市場關心的另一重點—降息,鮑威爾倒是說得很清楚,由於通膨過高與不擔心區域銀行的風險,今年或至少近期降息仍不是FOMC委員的討論重點。畢竟在經過500個基點的升息之後,美國第一季的GDP仍然成長1.1%,儘管低於去年第四季的2.6%,但並沒有如去年底市場預期地直接進入衰退。 在總體經濟放緩,而企業獲利對第二季保守之下,參雜著美國地區銀行的暴雷不斷,市場仍處於高度不穩定的狀態。徐翊達指出,回歸今年的投資主軸,先債後股。債券方面,受到利率來到相對高點,債券價格反覆打底下,未來降息後的資本利得可期;股票市場則仍有高度不確定性,除了銀行股與科技業業績的不確定性外,市場需求在高利率、高通膨的高壓環境下,是否仍有韌性,將是第二季的觀察重點。 徐翊達指出,根據他對MBTI的理解,這像是一種自我探索的工具,並不只是命盤或星盤。16個人格就像16個心理的房間,人們喜歡待在一個最舒服的地方,但不表示沒有學習跟移動的能力。以他自己為例,在20多年投資研究領域成長的結果,讓他除了仍然喜歡保守穩健的投資之外,也學著要反市場操作,強迫自己走出舒適圈。所以富邦投信也藉由這個桌遊網站平台,根據4種性格特性推薦不同的ETF商品,更進一步地希望投資人找到自己能長期存放資金的地方,也推薦投資人走出舒適圈,隨著學習投入更廣闊的世界。

  • 為電動車減少20%功耗 聯電攜日商 新一代IGBT量產

     為搶攻車用晶片市場,聯電日本子公司USJC與日本車用電子供應商電裝株式會社(DENSO),10日宣布共同合作生產絕緣閘極雙極性電晶體(IGBT),現階段已於USJC量產。雙方合作產線將負責生產新一代IGBT,與過去元件相比,IGBT可減少20%功率耗損,預計2025年每月晶圓產能將達到一萬片。  IGBT為功率半導體,目前主要由歐洲、日本等大廠所掌握,應用於電動車、太陽能、儲能設備等。業界估計,一台電動車就需要上百顆IGBT,是一般汽油車的7到10倍,加上太陽能儲能設備的需求量也很大,IGBT缺貨市況可能會持續到2024年。  聯電指出,隨著電動車迅速普及,汽車製造商尋求提高動力總成效率的同時,也需要顧及電動車成本效益。日本DENSO和聯電USJC合作投資的產線,負責生產DENSO開發的新一代IGBT,與早期元件相比,新一代IGBT可減少20%的功率耗損。預計到2025年,每月產量將達到一萬片晶圓。  USJC和日本DENSO繼去年在電動車用關鍵功率半導體建立策略合作夥伴關係後,針對首次出貨舉辦儀式,紀念重要里程碑。本次儀式在日本三重縣的聯電USJC晶圓廠舉辦,出席者包括DENSO社長有馬浩二、聯電共同總經理王石、日本經濟產業省商務情報政策局長野原諭、三重縣知事一見勝之及桑名市市長伊藤德宇。

  • 《半導體》車用IGBT量產出貨 聯電USJC與DENSO合攻商機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晶圓代工大廠聯電(2303)與車用電子供應商日本電裝(DENSO)公司今(10)日宣布,雙方合作生產的絕緣閘極雙極性電晶體(IGBT),已在聯電日本子公司USJC的12吋晶圓廠進入量產,為去年雙方就電動車用關鍵功率半導體建立策略合作夥伴關係後的重要里程碑。  絕緣閘極雙極性電晶體(IGBT)為逆變器開關的核心元件,負責將電池的直流電轉換為交流電,以驅動和控制電動車的電動機。相較於傳統汽車,電池和充電式電動車需要使用更多的IGBT。 隨著電動車迅速普及,汽車製造商致力尋求提高動力總成效率之際,也需顧及電動車的成本效益。DENSO和USJC合作投資的產線負責生產DENSO開發的新一代IGBT,與早期元件相比可減少20%的功率耗損,預期到2025年月產量將達到1萬片晶圓。  聯電USJC與DENSO今日在USJC的日本三重縣晶圓廠舉行首次出貨慶祝儀式,包括DENSO社長有馬浩二、聯電共同總經理王石、日本經濟產業省商務情報政策局長野原諭、三重縣知事一見勝之、桑名市市長伊藤德宇均出席。  DENSO社長有馬浩二表示,很高興見證DENSO、聯電和USJC間堅實的夥伴關係。來自半導體和汽車業二種企業文化的達人相互尊重並踏實合作,成為競爭力的源泉。未來將持續與值得信賴的夥伴合作,透過為半導體供應鏈做出貢獻,進一步加速移動方式電子化。  USJC總經理河野通有表示,很榮幸成為日本首家以12吋晶圓製造IGBT的晶圓廠,相較以8吋晶圓生產提供更高的生產效率。感謝USJC專業團隊和DENSO的支援,我們能夠如期完成試產和可靠度測試,並按照與客戶的約定準時展開量產。」  聯電共同總經理王石指出,與DENSO的合作充分展現聯電的製造能力和確保客戶成功的緊密合作模式。在汽車電子化和自駕趨勢推動下,預期車用IC含量將持續增加,特別是使用28奈米及以上特殊製程的產品。  聯電先前指出,車用和工業產品需求首季仍持續成長,看好車用產品將是聯電未來重要營收來源和成長主動能。王石表示,聯電身為特殊製程的領導者,已準備好在車用價值鏈中扮演更重要角色,協助合作夥伴掌握時機,在快速發展的產業中贏得市占率。

  • 聯電與日商合作 2025年IGBT每月產能一萬片

    聯電日本子公司USJC與日本車用電子供應商電裝株式會社(DENSO),10日宣布共同合作生產絕緣閘極雙極性電晶體(IGBT),已經在USJC進入量產。雙方合作的產線將負責生產新一代的IGBT,與過去元件相比,IGBT可減少20%的功率耗損,預計2025年每月產能達到一萬片晶圓。 IGBT為功率半導體,多用在高電壓、高功率設備中,目前主要由歐洲、日本等大廠所掌握,應用於電動車、太陽能、儲能設備等,釋出下游訂單給台灣部分廠商。業界估計,一台電動車就需要上百顆IGBT,是一般汽油車的7到10倍,加上太陽能儲能設備的需求量也很大,IGBT缺貨問題可能會持續到2024年。 聯電指出,隨著電動車的迅速普及,汽車製造商致力尋求提高動力總成效率的同時,也需要顧及電動車的成本效益。日本DENSO和聯電USJC合作投資的產線,負責生產DENSO開發的新一代IGBT,與早期元件相比,新一代IGBT可減少20%的功率耗損。預計到2025年,每月產量將達到一萬片晶圓。 聯電表示,USJC和日本DENSO是雙方繼去年在電動車用關鍵功率半導體建立策略合作夥伴關係後,針對首次出貨所舉辦的儀式,以紀念此重要里程碑。本次儀式在日本三重縣的聯電USJC晶圓廠舉辦,出席者包括DENSO社長有馬浩二、聯電共同總經理王石、日本經濟產業省商務情報政策局長野原諭、三重縣知事一見勝之及桑名市市長伊藤德宇。 有馬浩二表示,很高興參加出貨慶祝儀式,見證DENSO、UMC和USJC之間堅實的夥伴關係。來自半導體和汽車業二種企業文化的達人,相互尊重並踏實合作,成為雙方競爭力的源泉。展望未來,DENSO將持續與值得信賴的夥伴合作,透過為半導體供應鏈做出貢獻,進一步加速移動方式的電子化,並為保護地球環境和創造充滿微笑的社會這項使命持續迎接挑戰。 USJC總經理河野通有指出,USJC很榮幸成為日本第一家以12吋晶圓製造IGBT的晶圓廠,比起以8吋晶圓生產提供更高的生產效率。感謝USJC的專業團隊和來自DENSO的支援,USJC能夠如期完成試產和可靠度測試,並按照與客戶的約定準時展開量產。 王石則指出,聯電很榮幸成為車用解決方案領導者DENSO的策略合作夥伴。這項合作充分展現了聯電的製造能力和確保客戶成功的緊密合作模式。在汽車電子化和自動駕駛趨勢的推動下,預期車用IC含量將會持續增加,特別是使用28奈米及以上特殊製程的產品。身為特殊製程的領導者,聯電已準備好在車用價值鏈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協助合作夥伴掌握時機,在這快速發展的產業中贏得市佔率。

  • 葡萄王加入SBTi 落實減碳永續

     葡萄王生技(1707)簽署加入SBTi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 SBTi),為集團永續發展邁進下個里程碑。葡萄王率先業界設立「永續長」專職,致力推動永續策略藍圖與目標訂立、ESG委員會轉型、RE100倡議、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 supporter等計畫,更對標國際,利用「減碳135」計畫,領先政府規範提早導入溫室氣體盤查系統,逐步達成淨零碳排最終目標。  葡萄王已承諾依據科學基礎減碳目標(SBTi)方法學,以全集團為範疇設定近程和長期淨零減碳目標,來回應SBTi對氣候行動的迫切呼籲,並將依循方法學設定範疇一和二之溫室氣體排放,每年較基準年絕對減量4.2%,致力邁向控制全球氣溫升幅在1.5℃以內的減碳目標。針對減量範疇二的溫室氣體排放,集團則以創能及節能來達成再生能源的目標,其中包含自建太陽能發電與綠電採購,目前已洽談2024~2026年綠電採購,目標為2030年達成15%可再生能源、2035年達成100%可再生能源。  葡萄王表示,透過SBTi所規範之方法學規劃減碳路徑,將於兩年內建立目標提交SBTi審核,並持續由第三方機構協助,借以系統性數據分析定期檢視集團內部永續落實績效,除展現企業永續發展行動力,更希望能帶領企業永續轉型風潮,實踐整體大環境更長遠的目標。

  • 《生醫股》葡萄王簽署加入SBTi 承諾減碳淨零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葡萄王(1707)簽署加入SBTi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 SBTi),為集團永續發展邁進下個里程碑。 葡萄王投入企業永續不遺餘力,率先業界設立「永續長」專職,致力推動永續策略藍圖與目標訂立、ESG委員會轉型、RE100倡議、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 supporter等計畫,更對標國際,利用「減碳135」計畫,領先政府規範提早導入溫室氣體盤查系統,逐步達成淨零碳排最終目標。本次主動簽署SBTi,承諾將遵循其設定減碳路徑,擬定近程(near-term)減碳計畫及長期(long-term)淨零目標,積極與國際接軌,呼應2050淨零排放,展現集團低碳永續決心。 SBTi是由碳揭露專案(CDP)、聯合國全球盟約(UN Global Compact)、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WRI)及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 WWF)以及全球商業氣候聯盟(We Mean Business Coalition)共同發起之國際倡議,目的在推動企業實現科學可持續發展目標,同時要求企業制定並公佈符合科學標準的減排目標,確保其目標的科學性和可行性,以強化企業及投資人減碳信心。 葡萄王已承諾依據科學基礎減碳目標(SBTi)方法學,以全集團為範疇設定近程和長期淨零減碳目標(near- and long-term company-wide emission reductions),來回應SBTi對氣候行動的迫切呼籲,並將依循方法學設定範疇一和二之溫室氣體排放,每年較基準年絕對減量4.2%,致力邁向控制全球氣溫升幅在1.5℃以內的減碳目標。針對減量範疇二的溫室氣體排放,集團則以創能及節能來達成再生能源的目標,其中包含自建太陽能發電與綠電採購,目前已洽談2024~2026年綠電採購,目標為2030年達成15%可再生能源、2035年達成100%可再生能源。 葡萄王表示,透過SBTi所規範之方法學規畫減碳路徑,將於兩年內建立目標提交SBTi審核,並持續由第三方機構協助,借以系統性數據分析定期檢視集團內部永續落實績效,除展現企業永續發展行動力,更希望能帶領企業永續轉型風潮,實踐整體大環境更長遠的目標。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