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BF

的結果
  • 欣興川湖 大啖AI伺服器商機

     人工智慧(AI)伺服器概念股3日全面大爆發,多檔指標股強力上攻之際,研究機構持續增添柴火,中信投顧指出,欣興(3037)受惠應用於AI、高效能運算(HPC)的高階載板消耗大量產能,有利供需好轉;投顧法人則看好,川湖(2059)迎來AI伺服器導軌質變商機,助攻2024年營運大幅成長。  法人指出,近期AI伺服器話題較熱,AI伺服器運算大幅增加採用CPU與多GPU之架構,高階AI伺服器採用GPU數量約為六~八顆,GPU數量增加相較過往傳統伺服器熱功耗與電源供應器需求大量提升,因而內設散熱模組及電源供應器數量,均有倍數成長。  過往一般伺服器大小普遍為1U~2U之間,重量也低於20公斤,在功耗與電源供應需求增加下,較高階AI伺服器甚至大小可能8U,重量亦增加到100公斤以上,川湖所供之導軌負重與抗撞需求均增加,規格升級使單位售價高於一般伺服器導軌。投顧法人給予川湖「買進」投資評等。  AI伺服器同樣帶動PCB規格升級,法人指出,欣興為台灣載板龍頭廠商,除ABF載板技術能力相對優異,HDI技術亦領先同業,預期有望優先受惠美系大廠AI新應用推出,此外,PC與NB比重大於同業,受惠市況落底,預估營運回溫速度優於同業,給予「買進」投資評等。  中信投顧說明,欣興ABF高階產品(16層以上大尺寸)比重已達40%~50%,預估2023年底占比達5成,隨PC庫存來到低檔,客戶回補訂單使第二季ABF載板價格跌勢趨緩,加以下半年消費性電子旺季備貨需求帶動HDI、PCB出貨增溫,整體營運將逐季好轉。  同時,目前欣興中高階ABF訂單能見度已增至三個月,且用於英特爾新款伺服器產品加入,預期下半年出貨量將顯著優於上半年,並可望延續至2024年,加上AI應用起步,未來成長動能強勁,相關載板單位售價提升,帶動營運成長。

  • 《電子零件》南電6月營收近28月低 Q2、H1齊探3年最差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IC載板暨印刷電路板(PCB)大廠南電(8046)受景氣低迷、產業持續去化庫存影響,2023年6月合併營收下探近28月低點,使第二季合併營收「雙降」至近3年低點、上半年合併營收同探近3年低點。不過,公司預期營運將在第二季落底,下半年營運可望優於上半年。  南電公布2023年6月自結合併營收30.85億元,月減7.58%、年減達44.12%,為近28月低點。第二季合併營收101.33億元,季減19.45%、年減達33.27%,為近3年低點。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227.14億元、年減23.64%,為近3年同期低點、仍創同期第三高。 南電先前坦言訂單能見度僅約3個月,使第二季營運承壓,但隨著新開發的新世代產品需求逐步顯現,預期第二季營運將落底、下半年會比上半年好。董事長吳嘉昭認為,南電第二季營運狀況不算太差,整體而言可度過景氣低迷期,仍看好載板未來發展空間。  南電發言人呂連瑞表示,載板產業本來就有起伏,目前整體狀況仍屬健康調整狀態,仍相當看好產業未來需求成長。因此,集團既有資本支出及樹林二廠擴產規畫不變,並評估在台塑集團東南亞既有廠區布建產能可能性,最快下半年有所決策。  投顧法人預期南電營收將於第二季落底,寄望第四季終端客戶庫存調整告一段落,配合樹林廠二期擴產及錦興廠改造陸續完成、ABF載板需求回溫,使明年營運重拾成長。預估南電今年營收年減約22.5%、獲利將腰斬,每股盈餘約14.9元,維持「中立」評等。  美系外資則認為ABF載板至2025年仍將供過於求,市場過度看好AI應用對ABF載板三雄帶來效益,受平均售價(ASP)承壓及獲利預期調降等因素影響,預期ABF載板三雄股價下半年將出現雙打底,對南電維持「減碼」評等,但目標價自155元調升至225元。

  • 投顧:面板、載板、自行車等低基期族群可留意

    台新投顧《雪亮觀點》指出,AI人工智慧、觀光等族群短線漲多,波動或加劇,留意追高風險,不過,台股因量能增溫,有利族群輪動,面板、載板、自行車等基期相對低之族群可留意。 在操作建議上,台新投顧分析,自行車庫存調整接近尾聲,預估第三季走出產業谷底。國內自行車品牌業者屬於中高階,未來將受惠初學者升級至高階車款與傳統自行車騎乘者轉換至E-bike等產業趨勢。 另在ABF載板產品,預估出貨量及價格於第二季至第三季落底,看好新款Server CPU平台Eagle Stream及Genoa放量帶動ABF載板需求。 面板產業展望持續轉佳,在618銷售節慶備貨潮下,TV面板需求升溫,帶動出貨量與報價同步上揚。預計下半年將進入傳統旺季,有望刺激面板出貨量持續走揚。

  • 4檔金融股被砍 緯創、廣達也掰了 00713換血迎三大利多 法人推:要買要快

    元大高息低波(00713)本月16日調整成分股,新增、刪除各21檔,不過,過去被認為是穩定配息來源的金融股被一口氣刪除了4檔,且上半年受惠AI的廣達跟緯創也被刪除,取而代之的是食品、電信網通、ABF載板、紡織等個股,對此法人指出,成分股調整後,00713反而擁有三大利多,投資人可把握機會上車。 投資時相比需要追高殺低的個股,較穩健的ETF成為不少投資人的選擇,據CMoney統計,截至端午連假前,台股ETF總受益人數達到468.4萬人創歷史新高紀錄;往前回推,人數則呈現連續三周呈現成長,以端午節當周來看,截至21日,台股ETF受益人數就增加2.04萬人;其中,投資人最愛標的仍以高股息為主,本文討論的00713單周人數增加0.45萬人成為單周受益人數增加第二多的ETF,總受益人數達15.7萬人。 進一步看,00713在16日調整成分股,增加的21檔分別是卜蜂(1215)、統一(1216)、聚陽(1477)、中碳(1723)、長榮鋼(2211)、汎德永業(2247)、彰銀(2801)、京城銀(2809)、遠東銀(2845)、兆豐金(2886)、欣興(3037)、智易(3596)、遠傳(4904)、中磊(5388)、瀚宇博(5469)、上海商銀(5876)、精誠(6214)、啟碁(6285)、復盛應用(6670)、南電(8046)、可寧衛(8422)。 刪除的21檔則有台塑(1301)、新纖(1409)、宏碁(2353)、英業達(2356)、華碩(2357)、微星(2377)、潤弘(2597)、裕民(2606)、富邦金(2881)、開發金(2883)、元大金(2885)、新光金(2888)、華立(3010)、緯創(3231)、臻鼎-KY(4958)、桂盟(5306)、台郡(6269)、台表科(6278)、GIS-KY(6456)、南茂(8150)、寶成(9904)。上述調整將於2023年 6 月 19 日(周一)起生效。 ETtoday報導提到,有法人表示,00713是唯一採用盈餘穩定度、現金流量等因子進行選股的高息型ETF,今年來,含息績效約27%,在市場討論是否要調節存股之際,自動幫投資人將部分持股於相對高檔位置獲利了結,進行資金再配置,投入到新的機會和更穩健的標的。 此外,法人也指出,調整持股後,00713將迎來三大利多,第一,將高基期股票轉換到低基期的股票,AI伺服器概念獲利了結;其次,整體組合從攻擊型轉為防守型,前10大成分股換成較穩健的食品龍頭股和電信股,以發揮低波優勢;第三,轉進新的機會包括ABF載板、網通、資訊、紡織、鋼鐵等。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10檔AI概念股 法人連買

     人工智慧(AI)狂潮銳不可擋,台股專家認為AI伺服器用量竄升,相關類股強勢表態,最大受惠股為台積電(2330),法人上周啟動買超後,本周天天買,累積近7萬張,ABF的欣興(3037)也吸引法人回頭,連二日買超,還有包括和碩(4938)、智原(3035)等概念股皆獲得法人的青睞。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美科技業財報亮麗財報及展望,讓市場認知到AI需求並非空談,而是正在快速發生,各國際大廠在GPT及PaLM等語言模型基礎下持續開發新應用,而所需算力的硬體供應幾乎全由台灣廠商包辦,市場樂觀看待台灣廠商的獲利成長。  在台廠AI及伺服器相關供應鏈中,晶圓代工的台積電、ABF的欣興、IC設計服務的智原、CCL的金像電及台光電、被視為最純伺服器股的緯穎、PCB(印刷電路板)的健鼎等,皆獲法人連買二~六個交易日,累積張數598~69,844張不等。  輝達的AI繪圖卡或DGX系統,是各家伺服器切入AI領域的關鍵,技嘉因旗下技鋼科技承接部分訂單,也吸引法人關注;電子五哥的和碩、仁寶,則因電子代工產業具轉進AI伺服器領域的優勢,同樣被寄予厚望,吸引法人連日進駐。  PGIM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孫傳恕表示,目前生成式AI相關題材仍是盤面主軸,特別是AI伺服器零組件相關供應鏈,包括CCL、ABF、散熱、機殼、導軌、Switch、PCIe Retimer等,皆為這波科技股大漲的受惠類股。  近期科技股隨調整庫存進入尾聲,以及部分回補庫存消息帶動,相對於金融與傳產類股強勢,反映在15日晶圓龍頭大廠台積電秒填息,推升指數不斷攻高,強勢族群輪動,有利於支持大盤位於高檔水位,加上量能放大,多方占較大優勢,惟法人提醒投資人,須留意台股KD指標已來到超買區,雖然目前進入高檔鈍化,短線仍可能出現震盪。

  • 熱門股-南電 ABF載板需求看俏

     南電(8046)15日除息18元,儘管第二季營運承壓,惟ABF載板中長期需求仍看俏,南電除息首日,盤中最高一度衝達289元,相當於填息幅度達75%,終場漲幅收斂,以281元作收,填息幅度約68.8%。  南電2022年每股稅後純益賺逾3個股本,達30.05元,以配息18元計算,盈餘發放比率約當60%,今年第一季,南電也繳出每股稅後純益3.6元成績單;南電預期,第二季營運逆風,但下半年表現可望優於上半年,統計南電今年前五月營收達196.3億元,年減19%。

  • 權證市場焦點-欣興 高階ABF訂單熱

     欣興(3037)ABF高階產品比重已達40%~50%,預估2023年底占比達5成,隨著PC庫存來到低檔,客戶回補訂單使第二季ABF載板價格跌勢趨緩,且下半年消費性電子旺季備貨需求帶動HDI、PCB出貨增溫,整體營運將逐季好轉。  目前欣興中高階ABF訂單能見度增至三個月,用於Intel新款伺服器產品於第二季加入,預期下半年出貨量將顯著優於上半年,並可望延續至2024年,ABF供需正常化,加上AI應用正值起步階段,未來成長動能強勁,相關載板產品平均售價提升,帶動營運成長。  主要客戶Intel下世代伺服器平台Birch Stream CPU載板面積較前代大增7成,預期相關應用將消耗ABF大量產能。高速運算持續發展將同步帶動載板長期需求,欣興將成為未來趨勢主要受惠者。  *【權證投資必有風險,本專區資訊僅供參考,並不構成邀約、招攬或其他任何建議與推薦,請讀者審慎為之】

  • 圓夢變惡夢? 欣興補通報無薪假120人

     勞動部8日公布最新無薪假統計。目前計有事業單位1,983家,實施人數1萬5,707人,相較上周各減少177家、443人。值得注意的是,製造業中的資訊電子工業有兩家各增100多人,其中一家是日前遭員工爆料要求實施「圓夢假」的欣興電子,通報約120人,實施期間為3個月、天數為每月1至30天,這是欣興日前被爆料後,二度傳出人力調整。  欣興為全球第一大ABF載板廠,據TPCA(台灣電路板協會)的統計資料,單一家欣興市占率高達17.7%,今年第一季ABF載板營收占欣興集團營收比重達55%,雖然產業地位如此重要,但今年景氣逆風,許多行業營運都承壓,欣興也難以置身事外。不過,欣興發言人管道並未對此發表評論。  因應景氣變化,欣興雖持續投資300億元擴建高階載板廠,但2023年度的資本支出已二度下修,最新資本支出仍有300億元,惟欣興董事長曾子章對ABF載板的中長期需求仍然看好。8日欣興公告的5月營收也顯示,單月達85.98億元,較4月微幅成長,但年減近3成,累計前五月營收達435.33億元,年減19.42%。  勞動部統計顯示,這一期家數減少177家,人數減少443人,多數事業單位之實施人數在50人以下,實施期間多數為6個月以上。在各行業別中,從實施人數來看,人數最多的為製造業,有325家、1萬5,707人,其次為支援服務業,有1,001家、5,084人,第三則是批發及零售業,有274家、1,235人。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司長黃維琛解釋,主要增加在製造業,資訊電子工業與被動元件類別的電子零組件廠商,各有一家,2家是近期內首次實施無薪假的電子廠,約每月實施1天。  黃維琛指出,PCB廠原未主動通報,經員工檢舉、接獲相關訊息後、地方主管機關進場勞動檢查,發現有其他違法事由,除未通報實施無薪假要求補通報,針對未給足基本工資等違規也要求補薪給勞工,後續將由地方主管機關進行開罰。  黃維琛說,這次製造業中有3家較大規模的業者停止實施,集中在金屬機電工業,分別是2家工具機相關零組件廠商、及1家汽車零組件廠商,分別停止實施約100多人,三家都是到期停止實施。他並認為,製造業部分還要繼續觀察,其他包括支援服務業(旅行社)、批發及零售業、住宿及餐飲業等,已趨於穩定。

  • 《熱門族群》ABF載板恐供過於求 外資看淡三雄、目標價反升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ABF載板三雄欣興(3037)、景碩(3189)、南電(8046)近期股價回升,惟美系外資出具最新報告,認為ABF載板至2025年仍將供過於求,受平均售價(ASP)承壓及獲利預期調降等因素影響,預期ABF載板三雄股價下半年將出現雙打底,維持「減碼」評等,但目標價均調升。  美系外資指出,在納入AI伺服器需求上升帶動數據中心繪圖晶片需求成長因素後,最新預估ABF載板供過於求狀況有所趨緩,今年供過於求幅度估自14%降至約12%,至2025年則自16%顯著降低至6%,但仍然會出現供過於求狀況。 美系外資認為,受AI需求增加及對下半年稼動率回升的樂觀看法,推動ABF載板三雄股價自5月以來漲幅達約18%,高於加權指數的7%。然而,鑒於ABF載板至2025年仍將供過於求預估,對ABF載板三雄股價維持審慎看法。  美系外資表示,市場過度看好AI對ABF載板三雄帶來效益,認為主要受惠者為日廠Ibiden,輝達(NVIDIA)及超微(AMD)對欣興帶來的受惠效益微乎其微。儘管首季財報公布後股價已有所修正,但認為目前市場獲利預期仍過於樂觀。  受平均售價(ASP)承壓及獲利預期調降等因素影響,美系外資預期ABF載板三雄股價下半年將出現雙打底,故對欣興、南電、景碩維持「減碼」評等,但全數調升目標價,自100元、155元、77元調升至140元、225元、80元。

  • 需求疲弱 南電拚Q2落底

     IC載板大廠南電(8046)公布5月營收33.39億元,月減9.99%,年減36.15%,低於法人預期。累計今年1~5月營收196億2,867萬元,年減18.98%。  法人分析,南電第二季載板報價雖然已經止穩,不過,受到景氣下滑的影響,終端需求依然疲弱,客戶持續下修訂單,使得南電營收仍然繼續探底,預期第二季為今年營收谷底。  南電日前於法說會時表示,因終端需求持續疲弱,客戶能見度偏低,雖部分客戶有下急單,但延續性不足,第三季旺季恐不如預期,第四季則寄望終端客戶庫存調整告一段落,配合樹林廠二期擴產和錦興廠改造陸續完成,在ABF需求回溫下,2024年南電的營收將重拾成長。  在擴產的部分,南電樹林廠二期擴產進度提前,原本預計在2024年第一季量產,現在提前於2023年第三季季底,開始小量生產,產品為高階的ABF。  在錦興廠的部分,南電也將進行產線的改造,預計在2024年增加高階載板的產能,並提升生產效率。  整體而言,因產能利用率偏低和降價的影響,法人認為,南電的營收及毛利率將呈現年減現象,且幅度將達雙位數。

  • ABF載板廠前五大 台占兩席

     儘管全球景氣不佳,ABF載板廠受惠於高運算力、先進封裝的需求而持續擴產,印刷電路板協會(TPCA)引述工研院產科所的數據,全球前十大載板廠高度集中,全球前五大廠中,欣興(3037)、南電(8046)分居一、二,日廠Ibiden位居第三;而陸廠在官方大量補助半導體產業之下,TPCA預估,深南、興森等陸廠可能在今年第四季試產。  TPCA統計,前十大的載板廠占了全球84.8%的產值,台灣為最大載板供應者,占整體產值的38.3%、其次為韓國與日本,三地廠商總計囊括九成的載板市場。以個別廠商來看,前五大載板廠分別為台廠欣興(17.7%、台廠南電(10.3%)、日廠Ibiden(9.7%)、韓廠SEMCO(9.1%)、日廠Shinko(8.5%),五家載板廠合計占一半以上的全球份額。  而陸廠除了積極擴建BT載板產能之外,也開始布局中高階ABF載板業務,TPCA指出,根據深南、興森等廠商目前進度,預估2023年第四季應能開始試產。  近年在中美科技衝突下,中國大陸為突破美國半導體技術限制,正加大對其國內半導體相關產業的補助,2022年已補助121億人民幣,在國家資金挹注以及其國內龐大的市場的支撐下,中國大陸載板產業發展確實有機會突破限制,進而擴大在全球版圖勢力。  TPCA持續看好ABF載板在2025年以前將處於供不應求狀態,由於消費市場持續疲弱,延緩庫存去化時程,不利BT載板復甦,預估2023年產值將萎縮9%,產值約達74.4億美元;AI高算力需求與Chiplet先進封裝技術是近年驅動ABF載板市場成長的主要因素,因而帶動載板廠增加資本支出,積極擴大產能。

  • 美銀重啟ABF研究 三檔不同調

     美銀證券重新著墨ABF載板產業研究,最新大動作調整南電(8046)、欣興(3037)、景碩(3189)基本面觀點,唯一看好南電後市,能有效掌握高效能運算(HPC)與資料中心商機,給予「買進」投資評等,欣興、景碩投資評等各為「中立」與「劣於大盤」,族群內投資偏好多空分明。  ABF近期吸引市場目光,隨市場共識往產業景氣第二季落底、下半年回溫方向靠攏,股價展開反彈,像是高盛證券近期才調高南電、欣興推測合理股價至368元與235元,更將南電列入亞洲區投資首選清單,可見各大外資機構的投資偏好上,現階段以南電獲得青睞度略勝一籌。  美銀證券指出,南電重要客戶在資料中心、HPC領域市占提升,正持續在高階市場攻城掠地。南電ABF產能居台廠第二大,放眼後市,因部分新產能遞延開出,然新伺服器平台放量,加上HPC的特殊應用晶片,預期ABF至2024年將再度面臨供應緊缺狀況。  以目前情況判斷,美銀直指,在整個電子與半導體供應鏈中,ABF正進入產業上升循環,估計第二季就是谷底;再從股價的歷史經驗分析,南電在產業上行循環時期,股價是台系ABF廠商中表現最強勢者。因此,美銀賦予南電360元推測合理股價,高盛則是將股價預期升至368元。  欣興方面,儘管是台系ABF廠中的資優生,又是台灣與全球ABF產能最大者,但美銀提醒,包括:英特爾新伺服器CPU、iPhone潛在設計變更等利多,多已反應在今年以來3成以上的漲幅中。反而未來ABF產能供應吃緊的利多,欣興受惠程度恐不明顯,理由在於供應短缺雖可能提高欣興毛利率,但考慮到產能已簽訂長約(LTA),產能要供應給英特爾,研判受惠幅度會受到壓抑。  另一方面,美銀之所以不看好景碩,主要是景碩在智慧機晶片的業務比重相對高,推估營收占比超過35%。此外,雖然ABF產業循環來到谷底,但景碩過往在上行循環時的股價表現,通常最為落後,遜於南電與欣興,因而給予「劣於大盤」投資評等。

  • 《產業》庫存調節影響 2023年載板產值估小減3.3%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台灣電路板協會(TPCA)指出,受高通膨、高庫存、俄烏戰爭、消費需求不振等不利因素衝擊,2022年載板成長速度放緩,但在ABF載板帶動下,全年載板產值178.4億美元、仍年增8.9%。展望2023年,受庫存調節影響,預估全球載板市值將小減3.3%至172.4億美元。  TPCA說明,IC載板承接晶片及傳統電路板(PCB)間的電性連接與傳輸,依基材不同細分為ABF及BT載板,前者以網通、伺服器與電腦中的CPU、GPU為主,後者以手機應用處理器(AP)、基頻(BB)晶片、射頻(RF)模組及DRAM、NAND等記憶體產品為主。 在半導體熱潮的帶動下,載板為近年全球PCB產業最亮眼產品。據工研院產科所預估,2022年全球載板產值達178.4億美元、年增8.9%,其中BT載板產值81.8億美元、年減6.3%,ABF載板產值約96.6億美元、年增26.1%。  進一步分析,由於高通膨造成消費性市場急速冷卻,使BT載板去年在手機、電腦、記憶體等應用的市場表現疲弱。不過,ABF載板在5G、高速運算(HPC)、人工智慧(AI)、車用電子等半導體需求支撐下,仍維持高成長動能。  展望2023年,由於消費市場持續疲弱,延緩庫存去化時程,不利於BT載板復甦,今年產值估約74.4億美元、年減9%。至於AI高算力需求與小晶片(Chiplet)先進封裝技術為近年驅動ABF載板市場成長主因,進而帶動載板廠增加資本支出,積極擴大產能。  TPCA指出,雖然ABF載板需求暫時失溫,但廠商擴產計畫仍未見停歇,全球ABF載板產能將再提升。在需求持續減弱下,今年ABF載板市場可能達供需平衡或供大於求。不過,一旦市場需求回溫,則供給缺口將會再次擴大。  整體而言,TPCA預期至2025年前,ABF載板應仍處於供不應求狀態,惟成長幅度將不若往年旺盛,今年ABF載板產值估約98億美元、年增1.5%。合計今年全球載板市場整體產值估為172.4億美元、年減3.3%。

  • 搭AI、高速運算 ABF撐起載板半邊天 2025年前供不應求 2台廠成長動能強

    台灣電路板協會(下稱TPCA)今(2)日指出,受惠5G、高速運算、AI、車用等半導體需求支撐,載板產業中,ABF載板撐起半邊天,去年全球載板業產值達178.4億美元,年增9.8%;今年全球整體載板市場產值雖會小幅衰退3.3%至172.4億美元,但到2025年,預期整體仍處於供不應求的市況;其中,名列全球前兩大ABF載板廠的欣興(3037)、南電(8046)有望維持成長動能。 TPCA指出,2022年受到通膨、俄烏戰爭、庫存壓頂和消費需求不振等因素影響,載板業成長速度放緩;TPCA分析,載板產業中,BT載板(Bismaleimide Triacine)由於主要是應用於手機、電腦,以及記憶體包括DRAM、NAND等,受需求端低迷影響,產值年衰退6.3%至81.8億美元。 至於ABF載板(Ajinomoto Build-up Film)則主要用於網通、伺服器和電腦CPU、GPU,在5G、高速運算、AI、車用等半導體需求支撐下,ABF載板保持了成長動能,產值年增26.1%至96.6億美元。 TPCA指出,去年全球載板產值在ABF載板帶動下,產值達178.4億美元,年增8.9%;此外,今年在庫存調節下,全球載板產值將小幅衰退3.3%至172.4億美元;不過,整體來看,到2025年前,ABF載板仍將呈現供不應求的狀態,不過成長幅度將會收斂,產值約成長1.5%至98億美元。 據工研院估算,IC載板比傳統PCB載板更集中,前10大載板占全球84.8%產值,台灣則是最大供應者,占比38.3%;在台灣廠商中,欣興與南電又分別以17.7%和10.3%,市占率在全球排名第一、二名。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南亞新產投資收割 年創200億產值

     南亞31日召開股東會,董事長吳嘉昭表示,第二季部分負面因素逐步趨緩,營運市況可望逐季回升。今年有台灣樹林廠區的離型膜、ABF載板、醫療用減白血袋及林口廠區熱塑性生物可分解塑膠(PBAT)、大陸寧波丙二酚及昆山ABF載板陸續完工,預計每年創造200億元以上產值。  吳嘉昭說,往後數年,南亞仍將陸續進行台灣南電ABF載板、電子材料及廠區太陽能系統建置等擴建案,帶動業績成長。  針對日前聽輝達創辦人黃仁勳演講,吳嘉昭說,南亞經營項目中有超過5成是電子材料,AI等趨勢都需要有演算方法跟高速運算能力,倘若生成式AI逐漸發展起來,對電子材料載板、CCL(銅箔基板)及DRAM等使用商機都很大。  吳嘉昭指出,大陸惠州廠區的銅箔基板及玻纖布已於去年投產。電子產業5月、6月是傳統淡季,「五窮六絕」,儘管比較辛苦,希望第二季獲利狀況可和第一季相當,那就相當不錯。  電子材料上半年市場仍偏保守,但下半年起在疫情管制放寬、通膨趨緩及產業鏈經過近一年調控庫存,將可恢復正常。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