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BF

的結果
  • 權證市場焦點-欣興 高階ABF訂單熱

     欣興(3037)ABF高階產品比重已達40%~50%,預估2023年底占比達5成,隨著PC庫存來到低檔,客戶回補訂單使第二季ABF載板價格跌勢趨緩,且下半年消費性電子旺季備貨需求帶動HDI、PCB出貨增溫,整體營運將逐季好轉。  目前欣興中高階ABF訂單能見度增至三個月,用於Intel新款伺服器產品於第二季加入,預期下半年出貨量將顯著優於上半年,並可望延續至2024年,ABF供需正常化,加上AI應用正值起步階段,未來成長動能強勁,相關載板產品平均售價提升,帶動營運成長。  主要客戶Intel下世代伺服器平台Birch Stream CPU載板面積較前代大增7成,預期相關應用將消耗ABF大量產能。高速運算持續發展將同步帶動載板長期需求,欣興將成為未來趨勢主要受惠者。  *【權證投資必有風險,本專區資訊僅供參考,並不構成邀約、招攬或其他任何建議與推薦,請讀者審慎為之】

  • 圓夢變惡夢? 欣興補通報無薪假120人

     勞動部8日公布最新無薪假統計。目前計有事業單位1,983家,實施人數1萬5,707人,相較上周各減少177家、443人。值得注意的是,製造業中的資訊電子工業有兩家各增100多人,其中一家是日前遭員工爆料要求實施「圓夢假」的欣興電子,通報約120人,實施期間為3個月、天數為每月1至30天,這是欣興日前被爆料後,二度傳出人力調整。  欣興為全球第一大ABF載板廠,據TPCA(台灣電路板協會)的統計資料,單一家欣興市占率高達17.7%,今年第一季ABF載板營收占欣興集團營收比重達55%,雖然產業地位如此重要,但今年景氣逆風,許多行業營運都承壓,欣興也難以置身事外。不過,欣興發言人管道並未對此發表評論。  因應景氣變化,欣興雖持續投資300億元擴建高階載板廠,但2023年度的資本支出已二度下修,最新資本支出仍有300億元,惟欣興董事長曾子章對ABF載板的中長期需求仍然看好。8日欣興公告的5月營收也顯示,單月達85.98億元,較4月微幅成長,但年減近3成,累計前五月營收達435.33億元,年減19.42%。  勞動部統計顯示,這一期家數減少177家,人數減少443人,多數事業單位之實施人數在50人以下,實施期間多數為6個月以上。在各行業別中,從實施人數來看,人數最多的為製造業,有325家、1萬5,707人,其次為支援服務業,有1,001家、5,084人,第三則是批發及零售業,有274家、1,235人。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司長黃維琛解釋,主要增加在製造業,資訊電子工業與被動元件類別的電子零組件廠商,各有一家,2家是近期內首次實施無薪假的電子廠,約每月實施1天。  黃維琛指出,PCB廠原未主動通報,經員工檢舉、接獲相關訊息後、地方主管機關進場勞動檢查,發現有其他違法事由,除未通報實施無薪假要求補通報,針對未給足基本工資等違規也要求補薪給勞工,後續將由地方主管機關進行開罰。  黃維琛說,這次製造業中有3家較大規模的業者停止實施,集中在金屬機電工業,分別是2家工具機相關零組件廠商、及1家汽車零組件廠商,分別停止實施約100多人,三家都是到期停止實施。他並認為,製造業部分還要繼續觀察,其他包括支援服務業(旅行社)、批發及零售業、住宿及餐飲業等,已趨於穩定。

  • 《熱門族群》ABF載板恐供過於求 外資看淡三雄、目標價反升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ABF載板三雄欣興(3037)、景碩(3189)、南電(8046)近期股價回升,惟美系外資出具最新報告,認為ABF載板至2025年仍將供過於求,受平均售價(ASP)承壓及獲利預期調降等因素影響,預期ABF載板三雄股價下半年將出現雙打底,維持「減碼」評等,但目標價均調升。  美系外資指出,在納入AI伺服器需求上升帶動數據中心繪圖晶片需求成長因素後,最新預估ABF載板供過於求狀況有所趨緩,今年供過於求幅度估自14%降至約12%,至2025年則自16%顯著降低至6%,但仍然會出現供過於求狀況。 美系外資認為,受AI需求增加及對下半年稼動率回升的樂觀看法,推動ABF載板三雄股價自5月以來漲幅達約18%,高於加權指數的7%。然而,鑒於ABF載板至2025年仍將供過於求預估,對ABF載板三雄股價維持審慎看法。  美系外資表示,市場過度看好AI對ABF載板三雄帶來效益,認為主要受惠者為日廠Ibiden,輝達(NVIDIA)及超微(AMD)對欣興帶來的受惠效益微乎其微。儘管首季財報公布後股價已有所修正,但認為目前市場獲利預期仍過於樂觀。  受平均售價(ASP)承壓及獲利預期調降等因素影響,美系外資預期ABF載板三雄股價下半年將出現雙打底,故對欣興、南電、景碩維持「減碼」評等,但全數調升目標價,自100元、155元、77元調升至140元、225元、80元。

  • 需求疲弱 南電拚Q2落底

     IC載板大廠南電(8046)公布5月營收33.39億元,月減9.99%,年減36.15%,低於法人預期。累計今年1~5月營收196億2,867萬元,年減18.98%。  法人分析,南電第二季載板報價雖然已經止穩,不過,受到景氣下滑的影響,終端需求依然疲弱,客戶持續下修訂單,使得南電營收仍然繼續探底,預期第二季為今年營收谷底。  南電日前於法說會時表示,因終端需求持續疲弱,客戶能見度偏低,雖部分客戶有下急單,但延續性不足,第三季旺季恐不如預期,第四季則寄望終端客戶庫存調整告一段落,配合樹林廠二期擴產和錦興廠改造陸續完成,在ABF需求回溫下,2024年南電的營收將重拾成長。  在擴產的部分,南電樹林廠二期擴產進度提前,原本預計在2024年第一季量產,現在提前於2023年第三季季底,開始小量生產,產品為高階的ABF。  在錦興廠的部分,南電也將進行產線的改造,預計在2024年增加高階載板的產能,並提升生產效率。  整體而言,因產能利用率偏低和降價的影響,法人認為,南電的營收及毛利率將呈現年減現象,且幅度將達雙位數。

  • ABF載板廠前五大 台占兩席

     儘管全球景氣不佳,ABF載板廠受惠於高運算力、先進封裝的需求而持續擴產,印刷電路板協會(TPCA)引述工研院產科所的數據,全球前十大載板廠高度集中,全球前五大廠中,欣興(3037)、南電(8046)分居一、二,日廠Ibiden位居第三;而陸廠在官方大量補助半導體產業之下,TPCA預估,深南、興森等陸廠可能在今年第四季試產。  TPCA統計,前十大的載板廠占了全球84.8%的產值,台灣為最大載板供應者,占整體產值的38.3%、其次為韓國與日本,三地廠商總計囊括九成的載板市場。以個別廠商來看,前五大載板廠分別為台廠欣興(17.7%、台廠南電(10.3%)、日廠Ibiden(9.7%)、韓廠SEMCO(9.1%)、日廠Shinko(8.5%),五家載板廠合計占一半以上的全球份額。  而陸廠除了積極擴建BT載板產能之外,也開始布局中高階ABF載板業務,TPCA指出,根據深南、興森等廠商目前進度,預估2023年第四季應能開始試產。  近年在中美科技衝突下,中國大陸為突破美國半導體技術限制,正加大對其國內半導體相關產業的補助,2022年已補助121億人民幣,在國家資金挹注以及其國內龐大的市場的支撐下,中國大陸載板產業發展確實有機會突破限制,進而擴大在全球版圖勢力。  TPCA持續看好ABF載板在2025年以前將處於供不應求狀態,由於消費市場持續疲弱,延緩庫存去化時程,不利BT載板復甦,預估2023年產值將萎縮9%,產值約達74.4億美元;AI高算力需求與Chiplet先進封裝技術是近年驅動ABF載板市場成長的主要因素,因而帶動載板廠增加資本支出,積極擴大產能。

  • 美銀重啟ABF研究 三檔不同調

     美銀證券重新著墨ABF載板產業研究,最新大動作調整南電(8046)、欣興(3037)、景碩(3189)基本面觀點,唯一看好南電後市,能有效掌握高效能運算(HPC)與資料中心商機,給予「買進」投資評等,欣興、景碩投資評等各為「中立」與「劣於大盤」,族群內投資偏好多空分明。  ABF近期吸引市場目光,隨市場共識往產業景氣第二季落底、下半年回溫方向靠攏,股價展開反彈,像是高盛證券近期才調高南電、欣興推測合理股價至368元與235元,更將南電列入亞洲區投資首選清單,可見各大外資機構的投資偏好上,現階段以南電獲得青睞度略勝一籌。  美銀證券指出,南電重要客戶在資料中心、HPC領域市占提升,正持續在高階市場攻城掠地。南電ABF產能居台廠第二大,放眼後市,因部分新產能遞延開出,然新伺服器平台放量,加上HPC的特殊應用晶片,預期ABF至2024年將再度面臨供應緊缺狀況。  以目前情況判斷,美銀直指,在整個電子與半導體供應鏈中,ABF正進入產業上升循環,估計第二季就是谷底;再從股價的歷史經驗分析,南電在產業上行循環時期,股價是台系ABF廠商中表現最強勢者。因此,美銀賦予南電360元推測合理股價,高盛則是將股價預期升至368元。  欣興方面,儘管是台系ABF廠中的資優生,又是台灣與全球ABF產能最大者,但美銀提醒,包括:英特爾新伺服器CPU、iPhone潛在設計變更等利多,多已反應在今年以來3成以上的漲幅中。反而未來ABF產能供應吃緊的利多,欣興受惠程度恐不明顯,理由在於供應短缺雖可能提高欣興毛利率,但考慮到產能已簽訂長約(LTA),產能要供應給英特爾,研判受惠幅度會受到壓抑。  另一方面,美銀之所以不看好景碩,主要是景碩在智慧機晶片的業務比重相對高,推估營收占比超過35%。此外,雖然ABF產業循環來到谷底,但景碩過往在上行循環時的股價表現,通常最為落後,遜於南電與欣興,因而給予「劣於大盤」投資評等。

  • 《產業》庫存調節影響 2023年載板產值估小減3.3%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台灣電路板協會(TPCA)指出,受高通膨、高庫存、俄烏戰爭、消費需求不振等不利因素衝擊,2022年載板成長速度放緩,但在ABF載板帶動下,全年載板產值178.4億美元、仍年增8.9%。展望2023年,受庫存調節影響,預估全球載板市值將小減3.3%至172.4億美元。  TPCA說明,IC載板承接晶片及傳統電路板(PCB)間的電性連接與傳輸,依基材不同細分為ABF及BT載板,前者以網通、伺服器與電腦中的CPU、GPU為主,後者以手機應用處理器(AP)、基頻(BB)晶片、射頻(RF)模組及DRAM、NAND等記憶體產品為主。 在半導體熱潮的帶動下,載板為近年全球PCB產業最亮眼產品。據工研院產科所預估,2022年全球載板產值達178.4億美元、年增8.9%,其中BT載板產值81.8億美元、年減6.3%,ABF載板產值約96.6億美元、年增26.1%。  進一步分析,由於高通膨造成消費性市場急速冷卻,使BT載板去年在手機、電腦、記憶體等應用的市場表現疲弱。不過,ABF載板在5G、高速運算(HPC)、人工智慧(AI)、車用電子等半導體需求支撐下,仍維持高成長動能。  展望2023年,由於消費市場持續疲弱,延緩庫存去化時程,不利於BT載板復甦,今年產值估約74.4億美元、年減9%。至於AI高算力需求與小晶片(Chiplet)先進封裝技術為近年驅動ABF載板市場成長主因,進而帶動載板廠增加資本支出,積極擴大產能。  TPCA指出,雖然ABF載板需求暫時失溫,但廠商擴產計畫仍未見停歇,全球ABF載板產能將再提升。在需求持續減弱下,今年ABF載板市場可能達供需平衡或供大於求。不過,一旦市場需求回溫,則供給缺口將會再次擴大。  整體而言,TPCA預期至2025年前,ABF載板應仍處於供不應求狀態,惟成長幅度將不若往年旺盛,今年ABF載板產值估約98億美元、年增1.5%。合計今年全球載板市場整體產值估為172.4億美元、年減3.3%。

  • 搭AI、高速運算 ABF撐起載板半邊天 2025年前供不應求 2台廠成長動能強

    台灣電路板協會(下稱TPCA)今(2)日指出,受惠5G、高速運算、AI、車用等半導體需求支撐,載板產業中,ABF載板撐起半邊天,去年全球載板業產值達178.4億美元,年增9.8%;今年全球整體載板市場產值雖會小幅衰退3.3%至172.4億美元,但到2025年,預期整體仍處於供不應求的市況;其中,名列全球前兩大ABF載板廠的欣興(3037)、南電(8046)有望維持成長動能。 TPCA指出,2022年受到通膨、俄烏戰爭、庫存壓頂和消費需求不振等因素影響,載板業成長速度放緩;TPCA分析,載板產業中,BT載板(Bismaleimide Triacine)由於主要是應用於手機、電腦,以及記憶體包括DRAM、NAND等,受需求端低迷影響,產值年衰退6.3%至81.8億美元。 至於ABF載板(Ajinomoto Build-up Film)則主要用於網通、伺服器和電腦CPU、GPU,在5G、高速運算、AI、車用等半導體需求支撐下,ABF載板保持了成長動能,產值年增26.1%至96.6億美元。 TPCA指出,去年全球載板產值在ABF載板帶動下,產值達178.4億美元,年增8.9%;此外,今年在庫存調節下,全球載板產值將小幅衰退3.3%至172.4億美元;不過,整體來看,到2025年前,ABF載板仍將呈現供不應求的狀態,不過成長幅度將會收斂,產值約成長1.5%至98億美元。 據工研院估算,IC載板比傳統PCB載板更集中,前10大載板占全球84.8%產值,台灣則是最大供應者,占比38.3%;在台灣廠商中,欣興與南電又分別以17.7%和10.3%,市占率在全球排名第一、二名。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南亞新產投資收割 年創200億產值

     南亞31日召開股東會,董事長吳嘉昭表示,第二季部分負面因素逐步趨緩,營運市況可望逐季回升。今年有台灣樹林廠區的離型膜、ABF載板、醫療用減白血袋及林口廠區熱塑性生物可分解塑膠(PBAT)、大陸寧波丙二酚及昆山ABF載板陸續完工,預計每年創造200億元以上產值。  吳嘉昭說,往後數年,南亞仍將陸續進行台灣南電ABF載板、電子材料及廠區太陽能系統建置等擴建案,帶動業績成長。  針對日前聽輝達創辦人黃仁勳演講,吳嘉昭說,南亞經營項目中有超過5成是電子材料,AI等趨勢都需要有演算方法跟高速運算能力,倘若生成式AI逐漸發展起來,對電子材料載板、CCL(銅箔基板)及DRAM等使用商機都很大。  吳嘉昭指出,大陸惠州廠區的銅箔基板及玻纖布已於去年投產。電子產業5月、6月是傳統淡季,「五窮六絕」,儘管比較辛苦,希望第二季獲利狀況可和第一季相當,那就相當不錯。  電子材料上半年市場仍偏保守,但下半年起在疫情管制放寬、通膨趨緩及產業鏈經過近一年調控庫存,將可恢復正常。

  • 欣興 拚AI伺服器用板50%市占

     欣興董事長曾子章看好AI長期需求,預估2025年至2026年間AI伺服器產值可望超越雲端伺服器。欣興中期投資有70%集中在載板上,曾子章強調,AI伺服器用板無論是載板、伺服器PCB板(厚大板),有能力的供應商稀缺,寄望在主要客戶上拿下50%市占率。  欣興30日舉行股東常會,儘管全球總經變數仍多,曾子章對AI的中長期需求仍然十分看好,曾子章表示,AI三年前從零開始,預估到2026年AI伺服器產值可望超越雲端伺服器的產值,欣興投資了300億元擴建新廠,主要就是鎖定客群、技術完全不同的AI伺服器等高階應用,從最近的接單與去年同期相比,欣興的接單快速往高階領域移動。  曾子章分析,欣興在AI伺服器用板區分為二塊,一是乘載GPU晶片的載板,一台AI伺服器搭載的GPU甚至上看八顆,層數及載板的面積均放大;另一塊則是業內稱為厚大板的伺服器PCB板,欣興可以將層數做到30層以上(20層PCB加上上下各5層HDI),曾子章認為無論是哪一塊,有能力的供應商都不多,因此看好AI伺服器用板可望在主要客戶間拿下50%的市占率。  欣興今年第一季ABF載板占集團營收55%,曾子章強調,過去四年欣興在載板上的投資占了集團資本支出的75~80%,欣興的中期投資有70%在載板上,因此隨著應用面開展,ABF載板將是欣興主要成長動能,無論是在比重、絕對金額上,成長幅度都會超過BT載板、PCB板及HDI。  曾子章不否認陸資廠積極挖角投入載板領域,但是一座載板廠需要500至600人起跳,挖角了100人還需要培養400人,加上大陸本土ABF市場並不大,因此陸廠發揮的空間少很多;至於日系廠商,重量級日廠過去幾年過度投資,導致財報面臨壓力,如今日廠的投資也轉趨謹慎。  就短期的景氣來看,曾子章認為,PCB、HDI以及載板的景氣波動均不同,以目前狀態來看,下半年營運可望優於上半年,今年第四季末需求可望拉動。  欣興昨日順利改選董事,並通過盈餘分配案,股息創下歷史新高紀錄,以配息8元計算,隱含的現金殖利率約4.44%。

  • 《今日財經懶人包》債限協議今闖關 美股淡然;長榮Q2近滿載 Q3更旺;統一超蓋物流 百億起跳;AI伺服器太火 欣興喊搶50%市占;全球31大富豪 比美國有錢

    美債限協議仍有議員反對,今闖關恐不妙,輝達再漲,挺進1兆美元俱樂部,美股漲跌互見;長榮2策略奏效,Q2近滿載勝同業,看好Q3更旺;統一超董事長羅智先表示,桃園航空城將規劃物流園區,興建費百億元起跳;全球ABF龍頭欣興董事長曾子章喊,搶攻AI伺服器50%市占;美債限達成協議,今將闖關眾院程序委員會,美財部快沒錢,連全球31大富豪都比美政府有錢。以下為今(31)日財經懶人包: ▲債限協議今闖關 美股淡然 周二美股主要指數漲跌互見,標普500指數收平,仍接近2022年8月以來的高點。道瓊指數收黑,盤中一度跌近200點。那斯達克指數、費城半導體指數收高。部分美國國會議員表態反對提高31.4兆美元債限的協議引發擔憂,但輝達股價再度勁揚、一度將該晶片股王推進市值1兆美元俱樂部,給大盤帶來提振。  ★四大指數   美股道瓊下跌50.56點或0.15%,收33,042.78點。   NASDAQ上漲41.74點或0.32%,收13,017.43點。   S&P500上漲0.07點或0.00%,收4,205.52點。   費城半導體上漲3.72點或0.10%,收3,549.39點。 ▲長榮Q2裝載率逾9成 Q3看旺 長榮集團「海運穩健、航空飛天」的共識已定調。因採取「縮減彎靠港口」、「增加南北向航線比重」策略奏效,長榮第一季繳出有目共睹的成績單。長榮總經理謝惠全30日在股東會後指出,長榮第二季平均裝載率超過9成以上,優於其他同業,今年穩住獲利有信心,看好第三季優於上半年。 ▲羅智先蓋物流 每個砸逾百億 統一超商30日股東會,通過2022年度財報與配發每股9元現金股息。統一超商董事長羅智先會後指出,因應疫後物流業務量大增,去年標得的桃園航空城土地將規劃物流園區,估計四年後完成,他同時強調,疫後原物料成本墊高10-15%,加上缺工等因素,估計一個物流園區興建費用都要一百億元起跳。 ▲欣興 拚AI伺服器用板50%市占 欣興董事長曾子章看好AI長期需求,預估2025年至2026年間AI伺服器產值可望超越雲端伺服器。欣興中期投資有70%集中在載板上,曾子章強調,AI伺服器用板無論是載板、伺服器PCB板(厚大板),有能力的供應商稀缺,寄望在主要客戶上拿下50%市占率。 ▲全球31大富豪 比美政府有錢 白宮與國會28日初步達成的債限協議,30日面臨眾議院程序委員會審核的第一關考驗,已有共和黨保守派委員揚言杯葛。據美媒報導,美國財政部現金所剩不多,全球前31大富豪都遠比美國政府有錢。

  • 吳嘉昭:南亞今年電子、利基產布局投產,年產值逾200億元

    南亞(1303)今(31)日召開股東會。董事長吳嘉昭表示,第二季部分負面因素逐步趨緩,營運市況可望逐季回升。今年亦有包含台灣樹林廠區的離型膜、ABF載板、醫療用的減白血袋,及林口廠區熱塑性生物可分解塑膠(PBAT)、大陸寧波廠區的丙二酚及昆山廠區的ABF載板陸續完工,預計每年可創造2百億元以上的產值。 此外,有鑒智慧科技應用領域日趨成熟,南亞除設備、製程持續導入人工智慧外,將整合各項數位化數據,發展數位管理平台,使生產控制達到最適化及製程與管理智慧化,推升營運效率。 吳嘉昭認為,大陸惠州廠區的銅箔基板及玻纖布已於111年投產。電子材料上半年市場仍偏保守,但下半年起在疫情管制放寬、通膨趨緩及產業鏈經過近一年調控庫存,將可恢復正常,且各國持續推動新能源車政策,加速鋰電池發展,加上AI、5G通訊、伺服器及風電建設及相關應用,促使電子材料需求成長。 考量大環境營運變數仍多,南亞將積極推動優化產品組合,積極拓展市場,創造產能最大效益;善用智慧科技,加速數位轉型,推升營運效率。另,強化營運體質,超越公司治理指標,邁向永續發展。 吳嘉昭指出,電子材料將掌握市場發展趨勢,持續以5G高頻高速、新能源車及車用電子基板等新材料為核心,發展高值化、差異化之高階應用材料,帶動一系列上下游產品發展,並優化現有產品、汰弱存強,朝向產品高端化,開拓多元市場,同時整併設備產線,發揮最高生產量能,有效提升產能利用率,創造產能最大效益。 此外,因應市場需求、供應鏈轉移及降低碳足跡、在地供應等趨勢,南亞將以台灣、大陸、美國、越南等地生產布局,建構區域化供應體系並強化供應鏈自主性,掌握東南亞、南亞等新興發展與歐洲地區經濟復甦商機,藉由產地、市場、通路多元化,提高產銷彈性。

  • 臻鼎:ABF載板良率與Tier 1相當

    臻鼎(4958)今(30)日召開股東常會。董事長沈慶芳表示,自2015年啟動One ZDT策略以來,臻鼎一直延續積極成長的步調,去年臻鼎營收獲利雙創新高,全球PCB市占率由前一年的6.8%提升至7.0%,中長期擴張腳步不變。 沈董事長指出,雖然今年上半年在全球消費性電子需求疲軟之下,延長了產業庫存調整時間,使臻鼎營運面臨挑戰,但上半年將是營運谷底,下半年隨著客戶新品備貨旺季到來,預期將溫和復甦,力拼達成全年營收約略持平的目標。未來臻鼎將積極落實「布局全球,發展高階」的營運方向,他強調,一方面因應客戶需求,在生產基地做全球布局,除了既有的大陸據點、印度廠、台灣先豐廠、及興建中的高雄廠之外,也會在東南亞尋求新的生產基地。 另一方面,公司將持續與世界一流客戶共同開發高階產品,包括AR/VR、低軌衛星、自動駕駛、大數據、AI等應用,不斷優化產品組合,擴大市占率。沈董事長表示,今年雖然大環境不景氣,但也將是臻鼎蟄伏蛻變的一年,讓公司更能按部就班拉升新產能營運效率,例如深圳首座ABF廠在第一季進入小量產後,良率已與tier1業者相當。當各終端應用需求逐步回溫,並隨著客戶產品升級換代,目前建設中的幾座工廠將成為臻鼎未來持續成長的動能。

  • 群聯首創NAND控制晶片、欣興ABF載板需求增 業績點火

     輝達財報、財測雙星報喜,人工智慧(AI)浪潮席捲台股,證券分析師羅雅渝指出,加權指數已明顯反彈,與月線15,838.33點有逾600點差距,惟26日跳空缺口仍有強勁支撐,短線預估將呈「驚驚漲」來回震盪格局。本周投資組合前兩大為群聯(8299)、欣興(3037),再選入英業達(2356)、旺矽(6223)與京元電子(2449)。  市場持續聚焦美債上限談判進度,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多次示警,6月1日美債大限將至,但關鍵時刻美國兩黨協商仍舊喬不攏,信評機構惠譽率先將美國「AAA」信用評等列入負面觀察名單,惟市場仍看好美債危機可望有驚無險。  美國繪圖晶片大廠輝達財報、財測均優於預期,帶動股價飆升,台灣因具備晶片、伺服器、半導體、資通訊等產業的良好基礎,多家台廠皆在AI供應鏈扮演重要角色,台股可望成為AI熱潮下的立即性受益者。台積電第一大客戶是蘋果,第二大客戶就是輝達,市場看好輝達將助攻台積電第二季庫存月數大幅降低,且下半年訂單同步增溫,台積電上周市值重登14兆元,市場資金更擴散至整體AI供應鏈,伺服器、散熱、矽智財(IP)、ABF載板、PCB等全面走強。  選股方面,輝達執行長黃仁勳29日將於台北國際電腦展舉行專題演講,接著還有6月6日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6月13日超微(AMD)AI技術發表會,AI仍是現階段選股不可或缺的主軸,惟短線相關個股漲幅已大,可待震盪量縮再行介入。

  • AI救世主來了 蔡明彰卻爆2大陷阱 2檔「漲不起來」這家ABF大廠也別碰

    輝達財報奠定AI在全球科技業的救世主地位,台股今(25)日包括顯卡、散熱模組、伺服器、ABF載板、矽智財等相關族群全線噴發,但資深分析師提醒,低本益比、高殖利率是股價的兩大陷阱,點名聯電、智原營收已轉為年減,即使高殖利率也無用,ABF載板3雄之一的欣興情況也類似,即使坐擁5%殖利率,但不會是現階段台股績效亮眼的股票。 萬寶投顧投資總監蔡明彰表示,題材固然重要,但更重要是有紮實的基本面,一般投資人最容易取得的基本面資訊是每個月公布的營收數據,月營收月增率(MoM)看1家公司的季節性景氣,年增率(YoY)看成長性。 雖3月是第1季季底客戶拉貨,第2季是電子業淡季,4月營收MoM減少是正常,但要留心,當YoY終止幾年正成長,是股價長線反轉最強訊號。 如晶圓代工成熟製程龍頭聯電1月營收年減4%,為2019年10月來連續39個月正成長後,首次年減,表示晶圓代工景氣由盛而衰。聯電3月高點53.7元,反映配息3.6元,殖利率7%,但4月營收連4個月年減,前4月營收年減16%,5月股價逆勢下跌。 對照先進製程為主的台積電,3月起連2個月營收年減,景氣有雜音,股價4月下探年線,跌到489元,但公告4月營收後,前4月年減僅1%,較4月法說下修今年營收負成長1~6%,狀況不嚴重,5月強彈5%,雖尚未突破今年高點546元,但危險期已過。 他提醒,有時低本益比、高殖利率是股價的陷阱。聯電高殖利率,智原第1季EPS2元,不少人估今年8元,從218元跌到155.5元,修正近3成,本益比20倍,是IC設計偏低者。然而,聯電、智原漲不起來,根本原因是營收已轉為年減,股價反映未來景氣下行。 為何ASIC雙雄創意、世芯-KY自5月以來,股價大漲30%,又創新天價。創意前4月營收年增36%,世芯-KY更年增136%,但智原缺AI題材,4月營收年減14%,結束2020年12月來連續28個月正成長,且公司法說示警今年營收為負成長。 ABF龍頭之一的欣興,也有相同問題,第1季EPS2.7元,全年估10元,本益比17倍,發放8元股息,殖利率5%,今年來月營收連4個月年減,前4月年減17%。自2020年12月起,曾連22 個月YoY正成長,即使低檔有守,但不會是現階段台股績效亮眼的股票。 蔡明彰另提醒,產業景氣反轉,IC設計及手機元件最明顯。力智前4月營收年減57%,威鋒電子年減57%、創惟年減52%、瑞鼎年減51%,全新年減50%,譜瑞-KY年減49%,愛普*年減49%,金麗科年減47%,穩懋年減47%,多數個股5月也逆勢下跌,下半年有機會營收YoY轉正,但要耐心等待。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與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