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BBC

的結果
  • 曾聖光犧牲、他目睹弟兄被炸死 BBC:為何台灣人赴烏作戰?

    25歲花蓮青年曾聖光赴烏克蘭作戰犧牲,英國廣播公司(BBC)今(13)日以「為何台灣人成為烏克蘭外國戰士」為題報導台灣青年的想法,其中友人提到曾聖光曾說無法坐視烏克蘭人被俄羅斯人欺負、殺害;另一名目睹弟兄被炸死的台灣青年說烏克蘭與台灣的情況一樣,外國同袍告訴他必須活下來,回台保衛國家。 台灣青年曾聖光11月初不幸在烏克蘭東部重鎮利曼(Lyman)戰死,11月中烏克蘭軍方在西部大城利維夫(Lviv)為他舉辦告別式。 BBC報導有數千名外國戰士到烏克蘭作戰,當中台灣人佔少數,約有10人,不過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在台灣引發共鳴。 報導引述曾聖光的林姓友人(Sammy Lin),指出曾聖光擔心台灣有一天也會面臨和烏克蘭同樣的命運,「我記得他告訴他的朋友們,在烏克蘭人被俄羅斯人虐待、殺害時,他無法袖手旁觀。」林姓友人描述曾聖光是自己遇過「最正直的人之一」。 BBC採訪另一名曾赴烏克蘭的28歲台灣青年姚冠均(Jack Yao),姚冠均是在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公開呼籲國際戰士加入作戰後3天抵達,他先飛往波蘭,之後再轉往基輔。 姚冠均說從去年俄羅斯派駐大批士兵及戰車在烏克蘭邊境時就開始關注局勢,「沒人相信真的會發生」,「那邊的情況就像我們一樣,我在想我能做些什麼支持烏克蘭。」 他說在烏克蘭時隸屬於喬治亞外國軍團(Georgian Foreign Legion),主要負責近距離偵查任務。當時俄羅斯仍試圖拿下基輔,他提到基輔北邊郊區的布查鎮(Bucha),「當俄羅斯人在布查時,發生了許多炸彈、飛彈攻擊。」 「有一次任務中我目睹我們的人在爆炸中犧牲,距離約50公尺,炸彈在他們後方爆炸。」 姚冠均在休息時和同袍談起台灣,他說其中一名弟兄曾在台灣住過2年,「台灣和烏克蘭就像兄弟,100%一樣,他們告訴我不能在這裡犧牲,因為你必須回去保護你的祖國。」 報導引述另外2名仍在烏克蘭、近期為烏克蘭慈善機構拍攝影片的台灣青年,他們拿著國旗說:「我們來烏克蘭的主要原因是捍衛烏克蘭的安全,我們也害怕如果俄羅斯贏了,中國會對台灣做一樣的事。所以我們願意來烏克蘭,為了這這裡民眾的安全犧牲我們的性命及自由。」 不過並非所有赴烏克蘭的台灣青年都把地緣政治擺在第一位,6月BBC採訪另一名台灣志願兵李成零(Lee Cheng-ling),他說赴烏是希望在「人生中留下紀念」,他當時說如果台灣被入侵,他是否作戰將取決於政府及美國的反應。

  • BBC公布2022百大女性 證嚴法師入榜「亞洲的德雷莎修女」

    英國廣播公司(BBC)發布2022年全球最具啟發性與影響力的百大女性名單,台灣有創辦佛教慈濟基金會的證嚴法師入列。 同樣入榜的還有烏克蘭第一夫人歐倫娜‧澤倫斯基(Olena Zelenska)、在俄羅斯於今年2月全面入侵烏克蘭前與當局關係良好的俄羅斯老牌歌星阿拉.普加喬娃(Alla Pugacheva)等。 BBC指出,佛教慈善家證嚴法師被視為對台灣當代佛教發展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她有時被稱為「亞洲的德雷莎修女(Mother Teresa)」。 BBC介紹,從1966年證嚴法師創辦慈濟基金會前身「慈濟功德會」以來,這個團體已由約30名家庭主婦存錢幫助有需要的家庭,擴大至全球擁有數百萬名追隨者,在世界各地提供救濟和醫療援助,並開辦學校和醫院。 BBC提到,證嚴法師已80多歲,但追隨者持續進行慈善工作,近期更提供烏克蘭難民財務和物質援助。 這是BBC第10次發布年度全球百大女性名單。BBC指出,今年的名單反映女性在世界各地衝突情勢扮演的角色。此外,今年也是BBC在擬定名單時,首度徵詢先前曾入選百大的女性的意見。 BBC的2022年百大女性名單涵蓋烏克蘭、俄羅斯、伊朗、緬甸、巴勒斯坦、敘利亞、阿富汗等政治、社會衝突強烈的國家地區。東亞方面,入選的包括日本氣候議題倡議人士平田仁子,為高齡及殘疾或具特殊生理需求人士設計服裝和配件、並創立包容性時尚功能產品品牌Boundless的香港設計師姜美而,以及匿名參與破獲南韓最大網路性犯罪團體之一「N號房間」的大學生、隨後從政的朴智炫。(編輯:陳正健)1111208

  • 影》BBC記者上海採訪反封控抗議 遭警毆打逮捕官方曝原因:為他好

    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旗下駐中國大陸記者勞倫斯(Ed Lawrence)27日在上海採訪反封控抗議現場時,遭到上海警察拳打腳踢並關押數小時後才釋放,當局給出的理由是「為了他好」,避免他在人群中感染新冠肺炎。 綜合BBC、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上海這個周末有數千人上街抗議當局的新冠肺炎封控措施,BBC指出,旗下中國分社記者勞倫斯27日晚間在上海採訪抗議現場時,遭到大陸當局逮捕並關押,「勞倫斯在被捕的過程中遭到拳打腳踢,他後續被上銬、並且關押數小時才獲釋。」 BBC發布聲明表示,「BBC嚴重關切我們的記者勞倫斯受到的待遇」,指出他是在作為合格記者履行職責期間遭到攻擊,「令人非常擔憂。」 BBC更指出對於為何關押勞倫斯,大陸當局沒有給出可信的解釋或道歉,聲明指出:「除了後續釋放他的官員稱他們逮捕他是為了他好、避免他從人群中感染新冠病毒外,我們沒有收到中國當局的正式解釋或道歉。」 網路上也流傳勞倫斯被警察逮捕、帶走的畫面。 勞倫斯是BBC中國分社的資深記者兼攝影記者,27日他從上海的抗議現場發布推文:「我在昨晚上海令人吃驚的反新冠清零抗議現場,許多人聚集在這裡靜靜地看著,很多警察。」

  • BBC拒播卡達世足賽開幕式 30分鐘狂轟2件事被罵爆

    卡達世界盃足球賽昨(20)日舉行開幕式,不過英國廣播公司(BBC)並未轉播,同時段反而播放批評卡達人權紀錄、本屆比賽碳足跡史上最高等爭議議題的訪談節目,時間長達30分鐘,讓想看開幕式轉播的英國民眾罵爆「不尊重」、「可恥」。 綜合英國《衛報》(The Guardian)、獨立新聞媒體「中東之眼」(Middle East Eye)報導,卡達世足賽開幕式昨日登場,主辦方請來美國影星摩根費里曼(Morgan Freeman)與當地身障網紅穆夫塔(Ghanim Al Muftah)對白、BTS防彈少年團成員柾國獻唱主題曲。 不過當天守在電視機前觀看開幕式的英國民眾卻大失所望,因為同時段BBC第一台(BBC One)並未轉播開幕式。原本BBC第一台正在轉播英格蘭足球總會女子超級聯賽(Women's Super League)的賽事,不過比賽結束後,BBC仍未轉播開幕式,反而播放一段事先錄製、批評卡達人權紀錄的節目。 前英格蘭國家隊射腳、現已轉戰廣播界的李納克(Gary Lineker)在開場表示,「這是史上最具爭議的世界盃,現在連一球都還沒開踢呢。」接著他開始批評卡達對女性、移工、言論自由的打壓,「自從國際足球總會(FIFA)在2010年選擇了卡達、成為主辦足球界最大競賽的最小國家以來就面臨了許多大問題-從投標過程被控貪汙到建造場館的移工待遇、導致許多人喪命等」,「同性戀在這裡是違法的,女權及言論自由也受到關注。」 李納克的開場之後,BBC第一台接著放映BBC記者阿特金斯(Ros Atkins)對卡達長達30分鐘的批評,阿特金斯的節目包含了一系列訪談、影片及圖片,聚焦人權議題及碳足跡,他在介紹與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的專訪時這樣引言:「我們過去從未見過像這樣碳足跡的世界盃。」 BBC第一台並未說明為何昨日沒有轉播卡達開幕式,僅表示民眾仍能透過BBC的網路服務從線上觀看直播,不過仍被由卡達政府資助的「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形容為「降級」。 看不到轉播的英國民眾也罵爆,許多網友質問「為什麼BBC第一台會沒有轉播?」也有許多人砲轟「不尊重」、「可惜」、「可恥」。 英國名嘴皮爾斯摩根(Piers Morgan)在推特上痛罵:「BBC沒播世界盃開幕式對卡達非常不尊重。」

  • 影》伊朗示威失控?最恐怖監獄槍聲大作、爆炸火海畫面曝

    伊朗全國示威已長達數周,首都德黑蘭專門關押政治犯、甚至傳出會施加暴行的伊文監獄(Evin Prison),當地時間15日晚間發生大火,畫面顯示監獄內部有建築陷入火海,黑煙竄升天際,影片還錄到槍聲、爆炸巨響。當局稱目前已經控制局勢,強調是監獄內的「暴徒」縱火,與政治犯無關。 綜合英國廣播公司(BBC)、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周六晚間網路上開始出現德黑蘭北部的伊文監獄陷入火海、濃煙竄升天際的影片及照片,影片還錄到槍聲及爆炸聲響。 伊朗官媒伊朗通訊社(IRNA)引述安全官員說法,證實伊文監獄被「暴徒」縱火,起火點位在監獄的囚服倉庫,官員稱目前情勢已「完全」獲得控制,監獄又恢復平靜,消防人員也正在撲滅火勢。 不過在官員證實火災消息後,網路上仍不斷出現監獄大火熊熊燃燒、槍聲大作的畫面,似乎與官員說法有所出入。 伊朗官媒指出,監獄大火與近幾周來的示威活動無關。當地媒體也指出,暴亂源自於監獄內的金融及刑事罪犯,政治犯並未涉及其中,目前已知有8人受傷,德黑蘭市長也表示,暴亂發生在關押輕罪犯的監獄。 BBC記者拉欣普爾(Rana Rahimpour)分析,儘管目前仍不清楚伊文監獄大火是否與近期的示威行動有關,不過確實有可能有關聯,因為數百名抗議人士近期被送進伊文監獄服刑。 另外反政府監督組織「1500tasvir」也公布抗議人士在監獄外高喊「獨裁者去死」的影片。BBC波斯語頻道(BBC News Persian)也播映監獄外有物體被射進監獄內的畫面,之後監獄內傳來爆炸聲。 部分囚犯家屬表示目前無法聯繫上在監獄內的家人,監獄周遭的網路訊號似乎已經中斷,通往監獄的道路也被封死。 稍早有畫面顯示鎮暴警察已經進入監獄,另有報導指出伊朗特種部隊已經部署在監獄周遭,監獄外也有救護車待命。 伊文監獄以關押政治犯、記者及外國人士出名,甚至被控對囚犯施加酷刑、無限期監禁、長時間審問、拒絕為囚犯提供醫療照護而臭名遠播,去年更有駭客公布監獄守衛毒打囚犯的畫面。 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秘書長卡拉馬爾德(Agnes Callamard)在推特發文,呼籲伊朗政府在這場大火後仍應尊重、保護囚犯性命。 9月中,22歲庫德族女子艾米尼(Mahsa Amini)疑因未戴好頭巾,遭警察逮捕後去世,引發伊朗全國各地示威抗議,當局隨後進行血腥鎮壓,包括毆打、槍擊、逮捕抗議人士及學生,以色列《國土報》(Haaretz)報導,美國人權組織「HRANA」指出,至今已有多達233人喪命,其中32人為未成年。

  • BBC:英國財政大臣遭開鍘 特拉斯將宣布減稅異動

    根據BBC最新消息指出,英國財政大臣夸騰(Kwasi Kwarteng)因減稅政策,周五已遭首相特拉斯(Liz Truss)開除,當局預計在當地時間下午發布聲明會,特拉斯將親自宣布對經濟計劃祭出大轉彎的後續做法,會議具體時間尚未出爐。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