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延續今年國際旅展亮眼成績,日前舉辦「2024台北國際觀光博覽會」宣誓活動,擴大宣傳2024年5月31日至6月3日假台北世貿一館舉辦2024夏季最大旅展隆重開跑。 2023年台北國際觀光博覽會(Taipei Tourism Expo,簡稱TTE)由台北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主辦,集結近250家海內外廠商、700個展位、包含10國海外單位、5大航空公司、16家中央單位及縣市政府、50家大型國際旅行社、國內各大品牌飯店、國旅廠商共同參與,四天創下參觀人數高達336,000人次,創造億萬旅遊商機。 2023 TTE於開展當日舉辦實體「B2B國際商談交流會」,邀請共5國、150位國際買家來台與會交流,成功促成媒合交流,鏈結海內外旅遊業者,為產業復甦注入強心針。 由台北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駱炫宏率領陣容堅強團隊,與旅遊業者攜手共創新局,並分享2024航空公司拓點結合旅遊業者包裝新玩法、奢華旅遊行程、郵輪體驗、主題旅遊等展出內容、特色介紹。 五大展區如海外旅遊區、樂遊台灣區、兩岸交流觀光區、中央/縣市政府區及伴手禮區,展現旅遊展覽的多元性,網羅各家品牌,透過線上旅展刊登、旅遊商品說明會、早鳥活動、表演節目等精彩活動,為業者營造最實質展銷平台與帶來高營收。2024台北國際觀光博覽會再度邀請您,共同見證觀光產業重返榮耀,再開創一波旅遊新高峰。
美國製造商正加速撤離中國這個生產重鎮,轉而尋求印度新創公司的幫助。印度創投業也注意到此趨勢,包括Peak XV與Lightspeed在內的創投公司,開始加大與印度出口相關新創企業的支持力道,而非像過去一樣,專注於扶植鎖定內需市場的公司。 2020年初新冠疫情導致全球商業中斷,美國賓州一家企業發現他們常用的鋼鐵零件難以運出中國,找上印度製造業B2B(企業對企業)平台Zetwerk幫忙。 Zetwerk是一家成立兩年的新創公司,負責媒合國內顧客與製造商需求,利用自家供應商網路交付零組件。該公司過去從未承接過美國訂單,如今卻成為美國各式產品供應商,包括指甲刀與鋼架等。在Greenoaks Capital、Lightspeed India與Peak XV Partners等創投資助下,Zetwerk估值升抵27億美元。 受到中美關係緊張加劇與中國先前清零政策反覆封城影響,許多西方企業開始尋找中國製造以外的投資選項,也就是所謂的「中國+1」策略。自那時起,印度便想盡辦法吸引全球大型企業至該國設立工廠。 PwC印度會計師事務所報告指出,Zetwerk這類B2B電商新創公司近年交易活動有所增加。市調機構Tracxn數據顯示,該領域2021年與2022年募資規模為前兩年的三倍以上。 與歐美國家一樣,印度今年風險投資放緩,但B2B依然是主要投資領域。Lightspeed合夥人塔內賈(Rahul Taneja)表示:「供應鏈受阻,對於疫情期間業務停滯的全球企業帶來致命傷害,許多創辦人很早就看到B2B崛起趨勢,並計畫搭上這股順風車。」 印度難以取代大陸在全球製造業生產的領先地位,原因是該國在擴大製造業部門遭遇困難,包括企業面臨繁瑣審批程序、基建設施不夠強,政策反覆也嚇跑不少投資人。 印度政府近日推動獎勵措施以強化該國製造出口實力,中美貿易緊張也增加印度企業在某些領域的機會。世銀數據顯示,2021年印度製造業出口僅為中國的十分之一,但超過絕大多數新興市場國家。
南僑(1702)受惠兩岸餐飲市況回復常態,營收與獲利同步增長帶動下,21日公告7月自結稅後純益達6,300萬元,每股稅後純益0.25元,較去年同期大增1.5倍。展望8、9月,有中元、中秋兩大節慶旺季需求支撐下,市場看好南僑第三季獲利增長動能。 南僑自結7月營收17.74億元、年增10.61%,累計前七月合併營收127.64億元、年增10.87%。7月稅後純益6,300萬元,EPS達0.25元,相較去年同期的0.1元大幅成長;累計前七月稅後純益達4.37億元、年增16.92%,每股純益1.76元。 南僑上半年營收109.97億元、年增10.99%,稅後純益3.65億元、年增4.79%,EPS達1.47元,其中第二季獲利更繳出季增72%、年增43%的好成績;隨南僑泰國新廠陸續投產,加上第三季兩岸餐飲回復、訂單回流,第四季進入傳統旺季,法人樂觀南僑下半年會更好。 南僑聚焦利基市場,在油脂、稻米、麵粉乳製品上持續加碼研發投資,目前食品營收已超過全集團營收的97%,其中烘焙相關商品,包括烘焙油脂、冷凍麵糰等,占比達69%,米食部分則在泰國米果產線投入兩年後,營收占比已推升至12%。 南僑油脂業務部分,台灣以B2B銷售總計200項,客製用油,經銷據點逾3,000家,市占達3成以上;而大陸油脂銷售達200項,包括天津、廣州、上海等三地四座生產廠,去年啟動的重慶廠主要生產淡奶油與冷凍麵糰,幅射供應大陸中西部與東南亞市場。 至於冷凍麵糰在台灣市場仍居龍頭地位,而在大陸採B2B客製合作出貨,除了大陸更外銷東北亞、北美及大洋洲等區域,急凍熟麵則銷往歐美澳等區,包括南僑讚岐、速食麵等都是未來銷售重點。南僑強調,未來事業發展更加緊投入以滿足食安及健康潮流,開發更細微精準的生技功能性產品;在地深耕、全面布局、有差異化目標的積極擴展。
雖然疫情已過去,但是因網路流量成本愈來愈高,二線電商業者均積極尋求轉型。以吃喝玩樂票券起家的夠麻吉(8472),2023年將積極發展B2B的業務,希望2025年時再增餐飲開店顧問業務。 B2B業務被夠麻吉視為第二曲線產品,預期2024年度才有具體貢獻。夠麻吉號前四月營收1.12億元,年增22.98%。 夠麻吉近期開始重塑品牌,預計6月18日在新店陽光運動公園舉辦實體活動「麻吉城市樂園」,對外宣布品牌重塑。 B2B客戶最初以夠麻吉的既有客戶為主,但也有不少知名餐廳成為客戶,像是朱記等。目前合作店家約500家,希望2024年可增至1,400家。接下來推動對象鎖定長照中心及學校。
夠麻吉(8472)董事長吳進昌24日在股東會上表示,將啟動品牌再造,除了原本電子票券業務之外,還會投入品牌商品及農產品直銷至餐廳的B2B事業。長遠而言,以「產地至餐桌」為努力目標。 夠麻吉一直以來在線上銷售電子票券,類型涵蓋吃喝玩樂,其手機APP的下載就達千萬次,活躍會員數241萬,另外LINE的會員也有1,200萬。 展望未來,夠麻吉將積極發展第二曲線產品,亦即推廣澳洲品牌商品,發展B2B事業,將產地商品直送至合作餐廳,主攻無毒蔬菜,食材供應由北農拍賣及宜蘭產地自種,亦同步尋求西螺產地契作。供貨對象,除了夠麻吉既有的合作餐廳,也拓展至時下最流行的健康餐盒店家。
電聲元件大廠致伸(4915)雖因品牌客戶調整庫存及傳統淡季影響,PC相關產品需求較為疲弱,今首季營收僅146.77億元,年減17.98%,然在產品組合轉佳下,公司自結單季獲利卻來到5.55億元,大致與去年同期持平,每股稅後純益(EPS)1.23元。 隨供應鏈庫存去化,致伸需求商機有望在第二季後逐季回溫,營收也有機會在今年首季落底後逐季向上。 另外公司持續優化產品組合,挹注獲利成長動能,譬如車用ADAS相機、B2B相機模組出貨暢旺,預期今年B2B相機模組占比可望提升至1成以上。 致伸旗下墨西哥新廠排定今年完工投用,就近服務美系品牌客戶,公司預計5月25日召開股東會。 *【權證投資必有風險,本專區資訊僅供參考,並不構成邀約、招攬或其他任何建議與推薦,請讀者審慎為之】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DIGITIMES研究中心分析黃耀漢觀察,ChatGPT熱潮帶動生成式AI市場快速增長,依數據庫業者Pitchbook資料顯示,2022年美國創投投資生成式AI公司金額達20億美元,新創生成式AI應用軟體包含文字、圖像、音樂等類型,估計ChatGPT未來商業模式以B2B為主要營收來源。 現階段生成式AI文字對話型產品以OpenAI的ChatGPT應答能力最佳,具有約13億個參數量與人類回饋強化學習(Reinforcement Learning from Human Feedback;RLHF)功能;訓練ChatGPT的資料類型包含數據類網頁、文字類網頁、網路書籍、維基百科四大類。 ChatGPT目前營運僅採用B2C模式,分為免費版Free Plan、付費版ChatGPT Plus 、專業版Professional Plan,付費版與專業版用戶享有提升回覆速度、高峰期使用不斷線、優先使用新功能等權益,B2B商業模式為未來主要營收來源,例如微軟相關軟體(Bing、Edge、Office 365等)與ChatGPT應用程式介面(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串接。 ChatGPT熱潮下,微軟推出Bing搜尋引擎與ChatGPT整合的版本,初期討論與下載量暴增,造成Google搜尋引擎不小壓力,然用戶搜尋資料存在既定方式,兩者各有所長。而在市場廣泛使用生成式AI技術的背後,也將面臨數據正確性、法律、隱私等問題。
致伸(4915)雖然受到PC周邊需求走弱影響,第一季營運將衰退,但法人看好致伸在新事業的成長力道,如車用ADAS相機、B2B相機持續拓展無人機、無人商店等新應用的發展。 國內法人力挺致伸,2日投信買超798張,為連續八日買超。 法人認為,致伸今年有三大利多:第一、供應鏈庫存積極去化,營運將從第一季落底並回升。第二、車用 ADAS相機出貨維持強勁且B2B相機持續拓展無人機、無人商店等新應用,推升車用/工業物聯成長性維持強勁。第三、致伸各產品線皆往高毛利率產品發展,產品組合持續改善。 整體而言,法人考量致伸的新事業占比提升,高毛利率的產品比重拉升,獲利結構改善,建議投資人逢低買進。 *【權證投資必有風險,本專區資訊僅供參考,並不構成邀約、招攬或其他任何建議與推薦,請讀者審慎為之】
看好全球跨境交易規模持續擴張,奧丁丁集團(OwlTing Group)繼2021年底推出企業B2B一站式金流整合服務奧丁丁支付(OwlPay),正式跨足金融支付市場,今宣布創三大里程碑:推出臺灣企業B2B跨境支付解決方案、取得美國貨幣服務業登記(Money Services Business)與美國13州資金支付執照(Money Transmitter License)、正式跨足錢包服務,2023年更將加速全球合規布局、攜手金融機構拓展金流支付管道,持續擴張數位支付版圖,為全球數位支付創新、解決企業跨境支付痛點助一臂之力。 OwlPay業務總監郭姿吟分享:「OwlPay推出一年多來,獲奧丁丁集團旗下各事業體以及多家臺灣新創與中小企業採用,以奧丁丁區塊鏈旅宿管理服務OwlNest為例,目前每月透過OwlPay支付管道付款予近千家旅宿業者,金流處理總額超過新台幣6億元,接下來更將導入B2B跨境支付解決方案,付款予海外旅宿業者,目前我們特別推出 2023年前30名企業用戶現金回饋方案,讓更多企業有機會享受更快、更便利、更便宜且安全的海內外支付管道。」 奧丁丁集團於2022年第二季推出OwlPay海外企業B2B跨境支付解決方案,攜手多家國際金融機構夥伴,為美國、新加坡等各地企業提供多元跨境支付管道,包含支援37種法定貨幣匯款至超過190個國家地區,以及使用穩定幣USDC付款至全球超過190個國家地區。 奧丁丁集團商務長王剛和表示:「我們未來期望將OwlPay服務模式推廣至各國,於符合各國法規情況下,由 OwlPay 為企業資訊流提供技術面支持,並由各國金融機構提供多元金流支付管道,攜手擴大全球跨境支付生態系,成為數位支付創新、全球企業數位轉型一大助力。」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為協助跨境電商產學界合作,全台最大B2B電商平台「台灣經貿網TaiwanTrade.com」2023年再度攜手電商龍頭亞馬遜全球開店與社群巨擘Meta,共同辦理「跨境電商實戰營」。主辦單位外貿協會於周四舉辦線上招生說明會,由台灣經貿網、亞馬遜全球開店及Meta分別派專人介紹活動內容,並邀請2022年得獎廠商及學生現身說法;活動當日吸引83家廠商及24所大專院校師生報名。 「台灣經貿網跨境電商實戰營」由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委託外貿協會營運的台灣經貿網辦理,至今已經連續辦理8年,每年都有不同的辦理主軸、培訓課程與實際操作內容,一直以來都是非常重要且受企業與學校歡迎的活動之一。2023年台灣經貿網、亞馬遜全球開店及Meta也將提供參賽學生及企業完整電商培訓課程,並媒合台灣中小企業與大專院校學生組隊,協助廠商於台灣經貿網TaiwanTrade.com或Amazon實際開店、上架產品,並與學生共同規畫電商營運策略,進行宣傳、頁面優化、投放廣告等操作。 學生可透過營運廠商平台,從實作中學習電商經營技巧、社群經營策略、文案撰寫方法,豐富數位商務經驗及能力,增加未來就業競爭力。今年結合影音行銷的趨勢,提供團隊產製產品介紹影片,運用最新趨勢,提高買主停留網站的時間,促成商機與訂單。貿協數商處陳鈴君處長表示,2022年(第8屆)參加廠商成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