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AWS

的結果
  • 新保 進軍泰國無線保全市場

     新光保全(9925)1日指出,旗下「跨國管制服務雲平台」攜手中華電,使用Amazon Web Services (AWS)雲端服務,建構多國語系支援、跨國保全管制服務,進軍泰國保全市場。  新光保全在2007年進軍泰國成立泰國新光保全,為當時台灣保全業首家在東南亞的保全公司。目前「跨國管制服務雲平台」智慧家2S邊緣運算主機已通過泰國NBTC以及CE產品認證,可在泰國當地營運並可動態切換跨國(含台灣)異地備援,提供安全強大之整合性服務。  此外,透過智慧家保全系統,客戶可及時使用APP遠端監控、緊急應對與數據分析等功能,無線施工且安裝簡易,開啟智慧生活的無限可能。  新保集團旗下新堡科技總經理黃春明指出,新保以AIoT領航家為長遠發展策略,倡議綠色商業模式,運用5G與AIoT技術,結合專業團隊,打造永續城市的願景。

  • 《通網股》中華電攜超強隊友AWS 瞄準生成式AI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中華電(2412)參與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的「AWS re:Invent 2023」,發表運用生成式AI打造的創新應用。中華電信為AWS(Amazon Web Service)進階級服務合作夥伴,多年來雙方密切合作,針對生成式AI的大勢所趨,雙方也更持續深度合作,擴展不同產業和市場的應用。 針對全球各產業掀起AI浪潮,中華電的AI布局將從服務提供者及自身導入兩個層面來切入,以算法、算力、資料為核心,在公司內部體系全員導入AI思維下,善用AI讓工作更有效率,引發更多創新點子和服務模式,打造數位生態系來賦能自身與客戶。中華電已與AWS深度合作,在生成式AI領域加速展開了多項重要的驗證計畫(Catalyst),包括「打造虛擬英語教師」,希望藉助 Amazon Bedrock作為虛擬英文老師的大腦技術,創造出一個更貼心與真人教學無異的環境。生成軟體開發生命週期(SDLC)的規格文件、個性化行銷文案助理等服務是藉由Amazon SageMaker,建立一套專屬AI系統,提升同仁約13%的工作效率。 中華電資訊技術分公司總經理楊慧琪表示,中華電將持續與AWS深度合作,發展生成式AI技術,提供更高效、個性化的客戶體驗,在逐步建立領先優勢的將來,擴展不同產業和市場的應用。 中華信作為AWS進階級服務合作夥伴(AWS Advanced Tier Services Partner),除經銷多元的AWS服務,更基於多年雲端豐富經驗與技術能力協助企業客戶應用雲端技術達成數位轉型與韌性目標,及提供7x24小時全年無休的技術支援。此外,中華電亦具備公雲網路直連及完善資安服務,可提供企業雲網安之全方位服務,無論企業當前雲端化程度,或是欲規劃入雲,中華電都能與AWS攜手合作,協助企業順利上雲。

  • 《其他股》新保跨國管制雲平台 搶啖泰國無線保全商機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新保(9925)2007年進軍泰國成立泰國新光保全,今年跨國管制服務雲平台,泰國智慧家服務正式上線,搶攻海外無線保全市場商機。 跨國管制服務雲平台是新保研發團隊攜手中華電信,使用Amazon Web Services (AWS)雲端服務,所建構的支援多國語系、可跨國提供保全管制服務。目前智慧家2S邊緣運算主機已通過泰國NBTC以及CE產品認證,可在泰國當地營運並可動態切換跨國(含台灣)異地備援,提供安全強大的整合性服務。 新保指出,透過智慧家保全系統,客戶可及時使用APP遠端監控、緊急應對與數據分析等功能,無線施工且安裝簡易,顛覆對居家安全、影像監控、智慧防災、商店管理的想像,未來也將透過「跨國管制服務雲平台」,提供多樣加值應用服務,開啟智慧生活的無限可能。 泰國新保信心滿滿的表示。本系統有著安裝迅速便利、多項擴充應用、APP智慧運用,滿足客戶安全需求,將有利於市場競爭,增進營業利基。 新保以AIoT領航家為長遠發展策略,積極倡議綠色商業模式,運用5G與AIoT技術,結合專業團隊,打造永續城市的願景。未來不論是國內外分公司,將持續與跨領域卓越企業合作,導入先進科技,拓展各項應用服務,提升市場競爭力,為台泰雙方客戶創造最大利益。

  • 《今日財經懶人包》GDP成長逾5% 美股沒激情;台股再贏港股 5亮點戰萬八;13家金控賺翻 明年配息看增;微軟亞馬遜雙拱 輝達躍AI共主;年終平均1.08個月 10年新低好薪酸

    美國第3季GDP成長上修至5.2%,代表經濟比預期還好,美債息跌破4.3%,但Fed官員談話鷹鴿交錯,美股幾乎收平;台股昨收17,370點,再次超越港股僅收16,993點,法人看好5亮點再戰萬八;今年金控賺翻,投資評價損失已改善,除新光金虧損,其他13家明年都有能力配息;微軟、AWS(亞馬遜)雙拱,輝達躍AI共主,台鏈台積電、雲達、英業達、緯創等受惠;今年企業年終獎金平均發放1.08個月,創近10年新低,以金融業1.83個月最高。以下為今(30)日財經懶人包: ▲GDP成長逾5% 美股沒激情 周三美股三大指數幾近收平,上修後意外穩健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緩解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擔憂,但聯準會官員的談話引發了對央行限制性政策將持續多久的疑慮,以及投資人縮手觀望即將於周四發布的個人消費支出(PCE)通膨報告。不過,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跌破4.3%,為9月以來首見,給股市帶來些許支撐。晶片股相對強勁,費城半導體指數收漲0.94%。  ★四大指數   美股道瓊上漲13.44點或0.04%,收35,430.42點。   NASDAQ下跌23.27點或0.16%,收14,258.49點。   S&P500下跌4.31點或0.09%,收4,550.58點。   費城半導體上漲35.01點或0.94%,收3,753.36點。 ▲5大亮點放閃 台股拚萬八 台股29日高檔換手,收盤17,370點正式超越港股,並締造外資買超拚單月新高等五大亮點,邁向新里程碑,30日有望改寫今年最高點。展望年底行情,法人看好在升息循環告終,推升資金回流及選舉行情等利多加持下,指數將有拚戰萬八機會。 ▲身家大增 13家金控有能力配息 金控身家與配息能力一起回升。14家金控第三季財報出爐,9月底合計淨值已達4兆2,965億元,較去年底增近4,445億元,淨值項下金融資產雖合計仍有評價損失5,165億元,但較去年底評價損失7,424億元,顯著改善,若持續到年底,至少有13家金控具配息能力,明年金控股利亦可望比今年好。 ▲雲端巨頭熱戰 輝達變共主 繼微軟攜手輝達(NVIDIA)推出AI代工服務後,另一巨頭AWS(Amazon Web Services)也與輝達合作,共同打造首款由超過1.63萬個GH200晶片驅動的AI超級電腦。科技業者指出,CSP(雲端服務供應商)步入以AI開發AI的高速擴張階段,軍備大戰越演越烈,除輝達確立AI共主地位外,台系供應鏈如台積電、雲達、神達、英業達、緯創、緯穎同樣受惠。   ▲好薪酸 年終恐創十年新低 景氣不佳、年終獎金創低!104人力銀行29日公布《2023企業年終大調查》顯示,今年企業年終獎金平均發放1.08個月,創近十年新低,比起去年達近十年高峰的1.33個月,減0.25個月、約當7.5天工資。  

  • 台積3奈米 2024成主流

     蘋果iPhone新機拉貨推動,加上輝達新一代AI晶片需求,及微軟、亞馬遜、谷歌等自研晶片加持下,供應鏈指出,台積電製程領先、龐大產能支撐及良率拉高三大利多,帶動業績開始回溫,而3奈米代工產能,今年底可望達到6~7萬片,全年營收占比可望突破5%,明年更有機會達到1成。  法人分析,在輝達、高通、聯發科等多家業者爭相導入下,將於2024年下半年陸續進入3奈米時代,預估台積電2024年底單月產能將達10萬片,確立長期主流製程之方向。  台積電獲得主要雲端服務供應商的人工智慧晶片訂單,輝達、谷歌、AWS之外,還囊括微軟最新的5奈米自研晶片MAIA。法人指出,台積電坐穩蘋果等多家手機廠訂單的情況下,進一步取得AI晶片訂單,推升先進製程的產能利用率。  法人估算,先進製程報價高,3奈米晶圓代工報價接近2萬美元,量、價俱揚,同步推升台積電營收規模成長,並且更多業者投片,也給予台積電提升良率之機會,爬坡斜率有望較原先預估陡峭。  從台積電10月合併營收來看,時隔七個月之後再次重啟年增長,月增率也明顯增加,並創下新高。法人樂觀情境預估,台積電憑藉最後三個月的出色表現,將扭轉營收連續多個月年減之不利局面。  CSP業者競逐運算領域千載難逢的拐點,過去五年中,大型語言模型的參數量每年增加10倍;因此,CSP業者需要具有成本效益且可擴展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法人指出,自研晶片正在萌芽階段,微軟的MAIA二代、谷歌TPUv6、AWS的新產品皆已在開發之中,未來量體與需求只會愈來愈大,對台積電先進製程將是大進補。  其中,亞馬遜AWS不僅是Inf2/Trn 1出貨量預測節節上升,而且AWS雲端服務的客戶滿足率仍低;谷歌更已排定2023年TPU v4(7nm)量產,2024年TPU v5 (5nm)量產,及2025年TPU v6 (3nm)量產。幾大客戶皆仰賴台積電產能,無論是先進製程或先進封裝,明年將是台積電健康的一年。

  • 三大雲端龍頭 中長線看俏

     微軟、Google受到雲端業務影響,財報出現兩樣情,股價走勢跟著出現分歧,投信法人表示,今年雲端表現確實因為全球不景氣,三大雲端龍頭新增營收金額不如去年,但中長線需求強,且成長趨勢鮮明,預估衰退期過後自底部回升,現在反而是長線布局雲端好時機。  PGIM保德信全球新供應鏈基金經理人常李奕翰指出,雲端與AI的發展相輔相成,特別是生成式人工智慧的發展,需要強大的雲計算能力支撐,因此以AI伺服器需求最為強勁。根據TrendForce預估,今年AI伺服器出貨量近120萬台,年增長達38.4%,占整體伺服器出貨量近9%,預期至2026年占比將上升至15%,2022年至2026年整體AI伺服器出貨量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將高達29%。  微軟Azure、亞馬AWS、Google等雲平台提供一站式雲服務,不僅將應用程式套用在雲基礎設施,也透過雲平台開發和應用AI服務,隨全球科技龍頭競相搶進生成式AI的產品,大幅提高Azure雲計算服務需求面,進而提振整體營收獲利。未來搭上蓬勃成長的人工智慧浪潮,應用將更可觀,不妨趁股價拉回逢低布局。  富蘭克林華美AI新科技基金經理人楊金峰認為,儘管科技股這一波有些修正,但AI半導體、AI伺服器的出貨訂單已確認,未來三至五年雙位數的成長方向不會改變,短線要看美國殖利率表現,確實若再有升息,短線影響股市波動,但科技趨勢長期已經確立,生成式AI主軸是算力、算法及運算平台為AI生態圈已形成,並且能夠商業化獲利。  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張繼文強調,AI、電動車及元宇宙應用爆發,預期半導體及半導體設備需求在中長期將維持強勁增長,長期仍看好AI、5G、電動車等群趨勢,帶動半導體增長。科技業庫存調整已近尾聲,回補庫存動能可期、景氣谷底復甦,目前正處在景氣從谷底回升階段,也是中長線布局的最佳時機。

  • 《國際產業》2好1壞 亞馬遜盤後震盪走高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亞馬遜第三季營收獲利意外強勁,並表示在新簽合約挹注下,旗下雲端業務正持續穩定成長,但同時也提出警告,隨著年底節日購物旺季臨近,消費者支出仍然趨於保守。亞馬遜周四盤後股價震盪走高,目前漲逾5%,稍早前一度轉跌。 受惠於最近的Prime Day促銷檔期和加快配送速度,亞馬遜第三季業績表現強勁,該電商巨頭雖然預期這個每年最關鍵的年底節日購物旺季營收將實現增長,但其表現可能無法讓華爾街滿意。 亞馬遜第三季營收年增13%,報1430.8億美元,優於市場預期的1415.6億美元。淨利99億美元,合每股盈餘0.94美元,優於市場預期的0.58美元,並較去年同期的0.28美元成長逾2倍。 就主要部門來看,雲端部門第三季營收年增12%,為231億美元,大致符合市場預期(230.9億美元)。廣告部門營收年增26%,為121億美元,優於市場預期的116億美元。 亞馬遜正力圖守住其作為全球最大雲端供應商和線上零售商的地位。為了強化雲端運算業務,亞馬遜跟進競爭對手谷歌和微軟步伐,砸下了40億美元投資聊天機器人Claude母公司Anthropic,並推出了一個號稱已吸引數千用戶加入的AI服務。 此外,該電商巨頭亦重組配送網路,讓商品距離購物者更近,以加快履行訂單的速度,並降低成本。 但與此同時,亞馬遜仍然面臨諸多挑戰,例如家庭預算吃緊、企業雲端支出趨於保守,以及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9月提告,指控亞馬遜烘抬價格並壟斷市場。該公司已經對這些指控提出異議。 由於前景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亞馬遜的本季展望未能給市場帶來驚喜。該公司預估第四季營收介於1600億~1670億美元,其中值為1635億美元,不及市場預期的1665.7億美元。該公司預期第四季淨利介於70億~110億元,市場預期為87.1美億元。 Hargreaves Lansdown股票分析師Sophie Lund-Yates表示,亞馬遜擴大旺季招工對非必需消費品支出而言是好兆頭。我們可能看到支出衝出最後一波,然後在來年大幅下滑,這是一個需要密切關注的風險。 至於備受關注的雲端運算部門AWS,執行長Andy Jassy在財報發布後的法說會上表示,AWS正在加快簽下新交易和完成交易,其中包括現有客戶大幅拓展業務合作,以及首次簽下的合作協議,「AWS的成長仍然很穩定」。亞馬遜也持續推進生成式AI業務,執行長表示,他看好未來幾年生成式AI將給AWS帶來數百億美元進帳。

  • 亞馬遜 再推五項生成式AI應用

     在微軟、Google競相推出生成式AI相關應用的壓力下,雲端服務龍頭業者AWS(亞馬遜)2日也宣布推出五項生成式AI創新,包括AWS全面託管服務Amazon Bedrock正式上線、Meta Llama 2模型即將上線、AI程式設計助手Amazon CodeWhisperer的協助開發者撰寫程式等。  對於AWS加碼生成式AI應用,台灣相關的AWS代理商,如伊雲谷、邁達特、精誠資訊等可望受惠。  AWS資料和機器學習全球副總裁Swami Sivasubramanian表示,在過去的一年裡,資料海量爆炸、大規模彈性算力的就位,以及機器學習技術的快速進步點燃了人們對生成式AI的熱情,改變了各行各業,也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方式。  面對此一趨勢,AWS再推五項創新應用,包括AWS全面託管服務Amazon Bedrock正式上線,透過統一的應用程式設計介面(API)提供AI公司的基礎模型(FM)。第二,Amazon Titan Embeddings模型可為客戶提供更多基礎模型選擇。第三,Amazon Bedrock最新導入了Meta Llama 2模型,這是第一個透過API提供完全託管Meta Llama 2模型的服務。第四,AI程式設計助手Amazon CodeWhisperer的新功能即將提供預覽,可以根據企業提供客製及建議,協助開發人員從生成式AI中獲得更大價值。第五,Amazon QuickSight的生成式BI(商業智慧)創作功能已推出預覽版,可以提高業務分析師的工作效率  AWS認為,這五項創新應用的發布,是一個「重要里程碑」,它將生成式AI提供給每個企業,從新創企業到大型企業的每個員工,從開發工程師到資料分析師,充分釋放生成式AI的潛力。  亞馬遜還指出,目前正在尋求生成式AI解決方案的企業,包括有愛迪達、Alida、BMW、Genesys、Glide、GoDaddy、Intuit、Lonely Planet、默克、國民西敏、Perplexity AI、Persistent、Quext、RareJob Technologies、Rocket Mortgage、SnapLogic、株式會社竹中工務店、Traeger Grills、PGA錦標賽、Verint、Verisk和WPS等。

  • 伊雲谷砸2.72億 投資雲馥數位

     雲端服務業者伊雲谷(6689)26日公告指出,將斥資2.72億元投資雲馥數位,取得31%股權。將藉此投資案,深化微軟Azure雲端服務的能力並取得其客戶。  據IDC(國際數據資訊)日前公布資料顯示,台灣雲端市場市占率最高平台為AWS亞馬遜雲端服務,而伊雲谷約8~9成業務是奠基於AWS平台,成為其業務主力。伊雲谷不但取得AWS多項認證及不同領域合作夥伴的資格,雙方攜手進軍海外市場,在東南亞及澳洲等十國,均有所合作。  但隨著企業客戶在雲端服務的策略逐漸走向多雲,伊雲谷也陸續透過投資,跨足到其他雲端服務平台。該公司不久前即透過投資雲動力,跨足Google Cloud雲端服務。  26日伊雲谷宣布再投資雲馥數位,取得6820仟股,以每股40元,取得31%的股權,總投資金額為2.72億元。  伊雲谷表示,該投資案將於董事會通過後完成合約,預計10月2日支付交易款項。  根據IDC表示,台灣基礎設施即服務市場(IaaS)前五大業者分別為AWS、Microsoft、Google、中華電信與遠傳電信。五家業者市占率超過9成。  伊雲谷日前在法說會上指出,2023年將積極拓展大型企業客戶,並看好生成式AI帶動企業使用雲端服務,2023年盡力追平2021年百億元營收的目標。

  • 打AI軍備賽 亞馬遜再壓寶新創

     眼看AI軍備競賽日益激烈,亞馬遜也改變策略開始壓寶新創AI公司。繼8月參與新創AI公司Hugging Face最新一輪募資後,亞馬遜近日又宣布對另一家新創AI公司Anthropic投資最高40億美元。  亞馬遜初期將對Anthropic投資12.5億美元,日後若雙方合作達成特定目標,總投資額最高可達40億美元。Anthropic將使用亞馬遜客製化晶片,在亞馬遜AWS雲端平台上訓練AI模型,而亞馬遜眾多雲端服務也將結合Anthropic的AI技術。  自從ChatGPT掀起AI熱潮後,科技大廠為了搶攻商機爭相投資AI公司。微軟率先在今年1月對ChatGPT開發商OpenAI投資100億美元,隨後谷歌也在5月對Anthropic投資3億美元。商用軟體公司Salesforce也投資Anthropic及Cohere等多家新創AI公司。  創業僅兩年的Anthropic近日推出第二代AI聊天機器人Claude 2,號稱比ChatGPT更安全可靠。相較於OpenAI與微軟的獨家合作關係,Anthropic使用亞馬遜及谷歌等多家業者提供的雲端基礎建設,但這回獲得亞馬遜投資後將以AWS做為主要雲端平台。  內情人士透露,亞馬遜這回投資是參與Anthropic最新一輪募資,藉此取得Anthropic少數股權。今年5月Anthropic獲得谷歌及Salesforce投資時,預估市值約在40億美元。  亞馬遜先前對新創AI公司採取中立態度,希望透過AWS提供多樣化的AI服務滿足不同企業需求。AWS事業主管賽利普斯基(Adam Selipsky)日前曾表示:「我們堅信市面上不該只有一種AI模型。」  然而,過去半年來各家對手動作頻頻令亞馬遜改變策略,開始壓寶特定新創AI公司。未來AWS企業用戶能透過Amazon Bedrock雲端服務,在Anthropic的AI模型基礎上建構AI應用程式,省下自行訓練AI模型的龐大成本。

  • AWS攜中華電、伊雲谷 搶製造業上雲商機

     全球最大、同時也是台灣市占率最高的公有雲AWS,21日攜手中華電信(2412)、伊雲谷(6689)、邁達特(6112)等合作夥伴,舉辦製造轉型戰略峰會,將搶攻台灣製造產業上雲的商機。  AWS台灣暨香港總經理王定愷表示,全球公有雲市場從2022年至2027年,市場規模將翻倍,從4,000多億美元攀升至1.2兆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為2成左右。  台灣產業強項為製造業,目前面臨許多挑戰,包括生產過程複雜、流程破碎化、資料孤島等等。如果可以藉由雲端服務及機器學習等技術,整合分析生產資料,產生洞察及預測,將可以優化生產製程與品質。  舉例來說,聯發科在發展5G SOC晶片時,當時為全球首例,為了提前上市,投產前就運用AWS電腦算力模擬,縮短了三個月研發時程。另外,台積電的EDA(電子設計自動化)也使用AWS雲端服務。  其他製造業客戶,例如:緯穎搭配AWS全球雲端基礎設施,2023年2月初規劃馬來西亞新工廠,新工廠的部署時間從十周縮短至一周。另外,智邦則是運用AWS物聯網服務打造智慧電源監控系統,快速對設備資料做篩選、分流。運用雲端平台的可視化儀表,提供數據分析,優化用電策略。  王定愷表示,台灣半導體屬於資本密集、門檻極高,許多新創公司根本不容易進入,但如今,運用雲端平台和服務,新創業者開發成本可明顯降低,減少初期投資成本。目前全球有83%的獨角獸公司均是AWS的客戶。  針對外傳微軟調降輝達H100晶片訂單,王定愷表示,不清楚同業的動向,但AWS也是輝達以及AMD的大客戶,以AWS來說,AI及生成式AI等需求沒有變化,仍是屬於滿強勁的市況,AWS也持續投入自研晶片,用於AI領域的推論以及訓練,應比泛用型晶片(輝達)的效能更好,可滿足不同行業之所需。

  • 日本網友票選最愛超商TOP 5出爐!還有3家沒來台灣開店

    LINE Research旗下的調查研究平台Research Note,針對日本使用LINE的15歲至64歲民眾進行了「最愛的便利超商」調查。根據最新出爐的結果,日本各地LINE用戶最愛的TOP 5超商,第1名與第2名分別是台灣人也相當熟悉的7-11與全家,不過第3名到第5名就只能到日本才逛得到。 最受日本LINE用戶大力支持的7-11,創立於1973年,在日本擁有約2萬1000家門市。許多人喜歡7-11的首要原因在於「小菜和便當很好吃」,其次則是因為「咖啡很好喝」與「小菜與便當很豐富」。種類豐富且美味可口的小菜與便當獲得了LINE用戶的廣大支持。 排名第2的全家超商成立於1981年,在日本國內外共有約2萬5000家門市。日本民眾喜歡全家的首要理由在於「很容易賺到積分」,其次則是「有折扣,優惠很超值」以及「炸雞等熱食很好吃」。感覺物超所值,加上好吃的熱食小點,贏得了用戶的高度支持。 第3名至第5名分別是LAWSON、MINI STOP與Seicomart。LAWSON是許多台灣人前往日本後必逛的超商,只可惜至今仍未進軍台灣。MINI STOP則號稱是生活中街頭轉角處的休息站,去年還曾舉辦台灣美食祭。Seicomart是北海道相當知名的當地超商,還被暱稱為「Seicoma」,深受當地人喜愛,許多獨家商品都是用北海道當地物產來製作。

  • AI晶片 瘋搶客製化

     AI人工智慧浪潮持續,除了NVIDIA(輝達)、AMD(超微)推出超級晶片外,國際大型雲端服務商(CSP)為了更符合自身需求,紛紛投入自行研發特殊應用晶片(ASIC)。美系外資估計,至2027年AI運算市場年複合成長率將達到30%。法人強調,台系IP業者將在特用晶片中扮演重要角色,除了世芯-KY、創意外,台積電更為特用晶片實踐的推手。  投入AI晶片開發,已是全球半導體業經營顯學,不過雲端AI晶片進入門檻高,需要相當大的資本支出及技術積累,目前輝達占據絕對領先優勢,因此各方業者想方設法突圍,而ASIC晶片成為熱門的解決方案。  法人預估,明年AI伺服器產能上看50萬台、產值突破1兆元,2023至2027年AI運算市場年複合成長率將達到30%,其中ASIC將達3成比重,成長更甚GPU,2024年市場價值將達62億美元,其中谷歌自研TPU(Tensor Processing Unit)占比近3成、特斯拉近2成。  半導體業者指出,世芯-KY為最大贏家,AWS、Tesla及微軟都採用了世芯的矽智財(IP)。其中,AWS的第二代晶片,通過世芯的設計服務,與前一代相比,吞吐量提高4倍,延遲降低10倍,採台積電7奈米工藝及CoWoS先進封裝,來連接ASIC至高頻寬記憶體(HBM)。  創意著墨大型CSP較少,但相較之下享有較高毛利表現。外資也點名微軟積極投入的AI處理器,名為Athena,就有採用創意的IP,2024年初有望看到投入量產。加上原本遞延的專案,有機會在今年第四季重啟,創意將迎來先蹲後跳的營運表現。  國際大廠青睞台廠IP業者,其實也是因為台廠在量產端取得相當大的優勢,這便是台積電最先進的晶圓代工技術。  法人指出,台積電的晶圓代工,包括AWS、谷歌、微軟及特斯拉,都需仰賴其先進製程,如特斯拉的Dojo、AWS Graviton 2皆採用7奈米,Google TPU更進階至3奈米,相較三星僅能處理7奈米產品,足見製程工藝之差距。  另CoWoS產能雖緊俏,不過預估台積電今年仍能提供輝達約160萬顆A100/H100 GPU,其次為博通,這也代表ASIC晶片供給仍未真正大爆發,ASIC目前僅占整體雲端AI晶片市場約2成,成長潛力巨大。

  • 《國際產業》「2關鍵」讓投資人都叫好 亞馬遜市值飆逾1200億美元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亞馬遜周四盤後股價飆漲逾9%,市值爆增逾1200億美元。受惠配送速度加快、成本降低,以及來自雲端運算市場的逆風開始緩解,該電商巨頭第二季營收獲利表現優於預期,且第三季營收展望意外強勁。 在一般交易時段,亞馬遜股價收漲0.55%,報128.91美元,市值達到約1.32兆美元。 面對AI先驅谷歌和微軟,亞馬遜最近推出自家的競爭產品,並成功吸引數千家客戶。該公司宣稱其產品的AI技術之廣,類似於支援聊天機器人ChatGPT的技術。 在零售業方面,亞馬遜重組物流網路,並在靠近都會區的地方開設配送倉庫,進而節省交付時間與成本。 亞馬遜財務長Brian Olsavsky表示,配送速度加快意味著「Prime」服務的忠誠客戶會更常購物。 亞馬遜第二季營收年增11%,為1,344億美元,優於分析師預估的1,315億美元。營業利益為77億美元。淨利為67億美元,幾乎是分析師預估的兩倍高,反映出裁員減支的策略發揮成效。每股盈餘為0.65美元,優於市場預估的0.35美元。 以主要部門來看,AWS雲端事業營收年增12%,為221億美元,優於市場預估的217億美元。廣告業務營收年增22%,為106.88億美元,超出市場預估的104億美元。 其對手由於基期較低,所以增長幅度較大,如谷歌母公司Alphabet上季雲端事業營收年增28%,微軟Azure營收成長26%。 亞馬遜的雲端運算部門一直業績的關鍵所在。由於轉趨謹慎的企業開始檢視雲端支出,近來亞馬遜AWS營收增長放緩。財務長Olsavsky表示,這種「成本優化」的情況仍在,但大公司正重新「上雲端」,在今年春季和夏季為該部門帶來提振。 執行長賈西(Andy Jassy)表示亞馬遜AWS業務增長穩定。 CFRA Research股票分析師Arun Sundaram表示,這次財報顯示亞馬遜能和其他公司匹敵,包括在所謂的生成式AI領域。 賈西表示,亞馬遜內部每個事業部門都有好幾個生成式AI計畫,包括與面向客戶和削減成本相關的AI技術。 亞馬遜預期2023年資本投資將超過500億美元,而AWS部門在AI方面的支出將占「很大一部分」。 該公司預估本季營收介於1,380億~1,430億美元,分析師預估為 1,382.5億美元。

  • AWS物聯網生態圈 邀四大台廠助陣

     亞馬遜雲端服務部門(AWS)物聯網副總裁Yasser Alsaied 2日來台並公開點名台灣四家合作夥伴,包括中華電、瑞昱、中磊、樺緯將在AWS全球物聯網生態系扮演重要角色。  根據工研院IEK統計,2022年台灣物聯網產值約新台幣2.01兆元,年成長12.1%,展望2023年,物聯網產業發展的重心也逐步從過往硬體零組件,朝向軟硬整合的系統與應用服務發展,未來物聯網與AI、5G等技術將更加緊密結合。  AWS近年積極透過結夥全球合作夥伴,擴大AI物聯網生態系,其中,在台灣方面,AWS已與中華電信攜手於高雄亞灣新創園區引進全台第一座商用 Outposts,發展數位創新及發展5G各領域應用產品。中磊則已提供網路攝影機支援亞馬遜Kinesis Video Streams影像串流功能並應用於影像播放、智慧照明及保全解決方案等,瑞昱在物聯網及WiFi解決方案,以及樺緯在智慧家居均扮演AWS重要合作夥伴,搭配AWS所提供的AI 資安能力,形成AWS在全球AI物聯網的強大競爭力。  AWS台灣暨香港總經理王定愷表示,AWS在台灣深耕超過10年,不僅於2022年正式在台啟用AWS Local Zone(本地區域),也提供企業與政府AWS Outposts混合雲服務,並為台灣超過10萬人提供雲端技能培訓,提升台灣整體競爭力。  Yasser Alsaied分享,AWS的合作夥伴極為多元,包括系統整合、獨立軟硬體開發、經銷商、晶片等類型,同時也與合作夥伴合作提供各種物聯網服務,目前已有200多種雲端與物聯網產品組合。Yasser Alsaied認為,今年底之前將有400億個連網裝置,其中51%應用於物聯網工業製造,尤其年底前出廠的新車相當高比重具有連網功能,凸顯各行各業投資物聯網轉型愈來愈重要。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