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設備大廠艾司摩爾(ASML)擁有全球獨家最先進的極紫外光(EUV)曝光機生產技術,是發展先進製程不可缺少的重要廠商,包括台積電、三星及英特爾都希望能從艾司摩爾手上拿到更多機台,才能順利推動擴產、擴廠計畫。事實上,三家晶圓代工大廠都曾經是艾司摩爾的股東,台積電雖一度持有15%股份,但早在2015年就逢高出清持股,三星持股價值則出現驚人的17倍成長。 艾司摩爾與當初持有一半股份的飛利浦分道揚鑣後,在台積電建議下合作研發浸潤式曝光機,讓艾司摩爾業績突飛猛進,但後來艾司摩爾考量研發EUV成本與風險都相當高,打算就此放棄,但在台積電、三星及英特爾聯手注資下,成功完成EUV的研發。 韓國經濟新聞(The Korea Economic Daily)報導,2012年台積電注資艾司摩爾取得15%的股份,英特爾持有5%、三星吃下3%股份,此投資讓雙方更上層樓,當艾司摩爾業績與股價大幅成長後,台積電、三星及英特爾於2015至2016年間大量出脫持股。 報導提到,台積電於2015年就出清股份,三星則在2016年賣掉了1.4%的股份,英特爾也將持股比例削減至3%。目前三星持股艾司摩爾的市值高達45.6億美元(1399億),是當初投資2.78億美元的17倍。 即使EUV機台相當昂貴,卻是晶圓代工廠提升技術的關鍵設備,業內人士表示,「EUV價格昂貴且供應有限,但沒有它,你就無法引領市場。」目前年產量約40台,艾司摩爾希望可以提高至年產60台,台積電為最大買家。
全球半導體極紫外光(EUV)設備龍頭大廠艾司摩爾(ASML)去年宣布在台擴大投資,興建林口新廠發展2奈米設備。經濟部證實,艾司摩爾「下世代晶圓量測設備研發夥伴計畫」已獲核定。據了解,在審查委員的來回磋商下,艾司摩爾同意再提高自製率、新增6家台灣供應商,在台採購金額也拉高至每年72億元。 艾司摩爾去年宣布在台擴大投資,落腳新北市林口工業區,艾司摩爾針對2奈米晶圓光學量測設備,也向經濟部申請「A+企業創新研發淬鍊計畫」,審查過程雖略有延宕,但經濟部技術處的審查作業也趕在5月底前完成。 經濟部也證實,艾司摩爾「下世代晶圓量測設備研發夥伴計畫」已經核定,全程計畫24個月,開發總經費新台幣9.5億元,補助經費新台幣2億8,500萬元、占計畫經費30%,其餘經費由廠商自籌。 艾司摩爾在計畫中規劃在台研發與製造生產下世代晶圓光學量測設備,由先前14奈米機型提升至2奈米機型,並自總部轉移量測底座、晶圓精密定位平台及等核心技術與台灣廠商共同研發及製造,強化在地供應商模組與系統設計製造能力,以帶動本土供應鏈技術層次與品質提升。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今(29)日分享台積電(2330)建廠老兵、現為真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茂雄演講的聽後感。謝金河表示,林茂雄不僅推崇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的深謀遠慮,一開始就有超越Intel的決心,也大讚將台積電稱為「護國神山」的創見;尤其,林茂雄更認為,當初台積電取名相當有先見之明。謝金河讚,這位半導體老兵身上看到對台灣滿滿的愛! 繪圖晶片大廠執行長黃仁勳旋風式來台,所到之處無不充滿熱情,但半導體要形成一個產業,除了檯面上的大人物,還有許多低調的功臣默默耕耘。謝金河今在臉書上以「台積電老兵的妙論」為題,分享他27日聆聽林茂雄暢談台灣半導體發展後的心得。 謝金河在文中先介紹了林茂雄的背景,謝金河指出,林茂雄是台積電建廠的老兵,但大多數人都不認識他,林茂雄1975年台大物理系畢業,1982年拿到哈佛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一畢業就進入IBM從第一代1.5微米開始,後來加入貝爾實驗室,致力研究摩爾定律。 隨後,台積電在1987年創立,林茂雄是第一批回來的海歸派,和他同時進台積電的有蔡力行、蔡能賢、林坤禧,他一開始是研發處長,1995年是2B廠的廠長,1997年台灣慧智上市,張忠謀派他去當董事長,後來志在發明的林茂雄,出去創辦米輯科技,2001年他已經大談晶圓級封裝測試及半導體覆晶封裝技術,現在是成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謝金河指出,林茂雄擁有超過300項發明專利,是窮一生之力於半導體技術研發的人;他將林茂雄演講的內容整理出五大重點: 第一,所幸半導體有摩爾定律,技術不斷向前推進;否則,今天半導體可能像面板,太陽能電池,LED般,在中國國家補貼下淪為艱苦慘業。 二,林茂雄指出,1987年台積電創立的時候,不知道是誰的先見之明,那時大多數公司都以中國命名,像中鋼,中船⋯⋯唯獨台積電用台灣;在地緣政治敏感的當下,如果台灣積體電路變成中國積體電路,恐怕會很麻煩。 三,台積電的成功最大推手是張忠謀,他深謀遠慮,志在萬里,林茂雄說,那個時候聯電是唯一對手,但張忠謀沒有把聯電放在眼裡,揚言要把聯電打到「屁股尿流」,張忠謀一開始就有超越InTel的決心。 四,ASML的EUV可以連結到核融合,下一個世代的新能源,也許可能從新的曝光技術推進,核融合是人造第二顆太陽,核融合反應爐的原理和EUV曝光機製程相近。 五,林茂雄非常推崇把台積電稱「護國神山」的創見,台積電的壯大,也是台灣安全的最大屏障。他即將把一生的心血出書,書名是「摩爾旅程」—電晶體數目暴增的神奇魔力。 文末,謝金河讚嘆,「我在這位志在發明的半導體老兵身上看到他對台灣滿滿的愛!」
拜登政府對中國大陸祭出嚴苛晶片出口管制,又拉攏荷蘭與日本,限制設備輸出大陸,美日荷連線圍殺,究竟誰是大贏家?港媒報導,去(2022)年大陸主要半導體設備製造商營收都大幅成長,多家美國晶片製造商暫停在大陸業務,反而讓中國大陸半導體廠抓住機會從中獲益。 南華早報報導,受到大陸本土強勁需求加持,向晶片代工廠銷售晶圓的滬矽產業2022年營收達36億元(人民幣,下同),成長46%,該公司鎖定28奈米以上成熟製程為銷售主力;北方華創去年營收年增51.7%至147億元;中微半導體設備去年營收47億元,淨利潤增長15.6%。 此外,半導體製程設備大廠盛美上海,擁有半導體清洗、電鍍和先進封裝濕製程等關鍵技術,去年營收29億元,較2021年的16億元大幅成長。 研究機構TechInsights半導體產業分析師Sravan Kundojjala表示,美國制裁強化中國在半導體技術領域的雄心壯志,並推升中國設備製造商營收成長。 業內人士指出,中國大陸內部有個共識,希望向國內供應商採購價值達70%的目標,因此僅在廣東南部就發展逾40個半導體項目,價值超過5000億元,有望持續推動本土製造設備的旺盛供需。 全球半導體設備巨頭艾司摩爾(ASML)執行長Peter Wennink日前表示,美國出手斬斷中國取得設備,面對技術困境,中國轉向投入與自研半導體設備等技術,是合乎邏輯的做法。 Wennink強調,艾司摩爾必須持續能夠進入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晶片市場,這不僅對中國重要,對艾司摩爾也同樣重要。
中美衝突等地緣緊張關係已衝擊到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與運作,微影設備龍頭艾司摩爾(ASML)表示,全球局勢對業內產生連鎖反應,不過公司持續看重中國半導體需求在電動車帶動下擴大,將致力維持對中國供貨的暢通。 綜合媒體報導,艾司摩爾執行長溫彼得(Peter Wennink)26日在公司年會上表示,近年半導體產業如洗三溫暖,在疫情期間需求驟增,如今又陷入產業不景氣,更重要的是,產業在美歐中等國家的晶片補貼政策下,可能又造成過剩或短缺的更大波動。溫彼得表示,當前各國基於國安的措施以及中美等地緣政治緊張狀態,已大幅影響到全球半導體行業各面向。 中國半導體產業與市場是業界關心的另一個重點問題,美國出手封鎖中國技術,並聯手荷蘭政府管控艾司摩爾產品輸中。對於中國市場,溫彼得指出,中國面臨技術的困境下,轉向投入與自研半導體設備等技術,是合乎邏輯的做法。 溫彼得表示,自己並不擔心日本、美國甚至中國企業在技術追上艾司摩爾,對公司來說,最重要的就只是在市場端維持對中國的暢通,公司必須持續能夠進入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晶片市場,市場准入不僅對中國重要,對艾司摩爾也同樣重要。 對於未來晶片需求,溫彼得指出,看好全球晶片市場在2030年前翻倍,達到1兆~1.2兆美元水平。中國需求亦被看好,溫彼得指出,中國是僅次於台、韓的第三大市場。
當前美中科技角力已經干擾全球半導體產業鏈正常運作,荷蘭曝光機巨頭艾司摩爾(ASML)行政總裁溫彼得(Peter Wennink)示警,國家安全計劃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包括美國和中國之間的緊張局勢,將對全球半導體行業產生連鎖反應。 香港信報27日引述外媒報導稱,溫彼得在艾司摩爾年度會議上表示,當中國被限制購買國外製造的產品時,它將尋求發展自己的技術,包括半導體設備,這是合乎邏輯的。 報導稱,艾司摩爾2023年第一季的業績強勁,並表示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將增加,因為中國的晶片製造商急於購買舊設備,這些設備未並被列入美國政府主導實施的限制舉措。不過,荷蘭政府先前表示將在3月份實施限制舉措。
由於美國聯合日本、荷蘭對大陸發起的禁令,半導體設備商科林(Lam Research)、艾司摩爾(ASML)原先預期2023年營收都會因此受到衝擊,但如今兩家大廠都對大陸銷售持樂觀態度,儘管先進產品受限,但用於電動車、個人電腦等較不先進產品的銷售仍相當蓬勃。 路透社報導,科林和艾司摩爾評論顯示,大陸對較不先進產品的需求旺盛,可能超乎原先預期,仍是大客戶。兩家公的季度收益高於市場預期,只是目前記憶體市場低迷不振,科林銷售額低於去年同期。 兩家公司表示,美國以北京利用美國晶片製造技術實現軍事現代化為由,去年10月對大陸半導體產業實施全面性的禁令,但仍預估對陸銷售在未來幾個月仍呈成長。 兩家公司說,大陸目前積極推動產能自主,客戶持續購買不太先進的半導體設備,專門用於生產電動車、手機和個人電腦等產品。科林、艾司摩爾分別受到各自政府的新規限制,但目前影響僅限於最先進半導體設備。 科林曾估計,對大陸的限制可能衝擊2023年收入約20億美元至25億美元。只是科林說,該公司已經收到政府通知,新規限制比預想的還要寬鬆,被允許出售原本認為會被禁止的設備,價值數億美元。 ASML表示,大陸有約390億歐元的積壓訂單,相當約兩年的設備出貨量。執行長溫彼得(Peter Wennink)在電話會議上說,大陸佔不太先進產品的客戶訂單約30%,較去年大幅上升。 溫彼得指出,這些大陸晶片製造商全心投入電動車市場,相比內燃機汽車,電動車需要的晶片量更大,而這些晶片大多不需要ASML的先進設備。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荷蘭的艾司摩爾(ASML)發出警告,讓科技股承壓,歐洲股市周三收盤小跌,但由於保險股的上漲,限制了指數的跌勢。 周三泛歐Stoxx 600指數收盤下跌0.49點或0.10%,為468.13點,指數仍在近14個月的高點。歐洲央行官員的鷹派升息言論,同時也抑制了市場情緒。 歐洲央行首席經濟學家Philip Lane周二表示,支持在下一次會議進一步的升息;但他也表示,加息的規模將取決於最新的數據公布。 Capital.com資深市場分析師Daniela Hathorn說,歐洲央行是唯一一家央行,在過去三個月對利率預測和走向表現較為嚴厲態度。從行長拉加德到委員會的一致性反應,都顯現出鷹派的立場。 利率敏感的房地產股和科技股分別下跌1.0%和1.9%。 科技股觸及近三周新低。其中艾司摩爾大跌3.7%,報566.9歐元,主因為該公司指出,已經注意到部分客戶的謹慎表現;該言論也掩蓋了公司強勁季度業績表現。 其它的晶片設備商,包括ASM國際、貝思半導體、愛思強(Aixtron)皆下跌在1.8%至4%之間。 資料顯示,歐元區上個月通膨有所回落,但是核心通膨居高不下,更加深了對歐洲央行升息的擔憂。 另一資料顯示,儘管略有所降溫,英國的雙位數通膨仍為西歐國家最高。 英國股市周三跌0.1%。 歐洲的保險股升1.1%。 安聯保險(Allianz)升1.3%,報221.7歐元;據消息透露,該公司一個業務部門正考慮以折價的方式,出售對一家德國線上銀行N26的持股,對該公司的估值為30億美元。 經歷了三月的銀行業動盪,歐洲股市到四月已經回升,至今累計已上漲了2%。 海尼根集團上漲4.0%,報103.9歐元;該公司稍早維持了對2023年的財測預期。 裕信銀行和BPM銀行皆上漲約2%,此前一位義大利投資人表示,兩家銀行的合併具有戰略價值。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艾司摩爾(ASML)在周四指出,該公司的中國銷售在第一季下滑之後,預計今年剩餘的時間將有所回升。 艾司摩爾在周三稍早公布了第一季優於預期的業績表現之後,公司財務長Roger Dassen最新提出上述看法。 中國為艾司摩爾第三大市場,僅次於台灣和南韓;而中國銷售表現一直受到地緣政治的角力拉鋸戰影響。美國正試圖透過削減其先進晶片製造能力,來壓低北京的技術和軍事力量。 而這也將限制晶片製造設備的輸入中國。荷蘭政府在3月8日確認了將與美國保持一致,在今年夏天導入新的限制規定,限制艾司摩爾的部分設備的出口,因為這些裝置可能具有商業和軍事的雙重用途。 財務長重申,此一規定將影響到部分對中國的潛在出口;但是部分使用稍舊設備的晶片製造商,其需求依舊十分強勁。 Dassen在聲明中說,儘管中國第一季銷售已經降到公司整體銷售的8%左右,但是中國市場仍佔公司未交付訂單(積壓訂單)的20%以上。「這表示,在今年接下來幾個季度當中,你會看到中國市場的銷售大幅增加」。
市場需求低迷,日前傳出全球半導體設備大廠艾司摩爾(ASML)遭台積電砍單4成EUV機台。ASML周三(19日)公布第一季財報,營收67億歐元、年增91%,淨利19.56億歐元,較去年成長近3倍,表現超乎市場預期;執行長透露,今年前景基本上維持不變,目前積壓訂單金額超過389億歐元(約台幣1.3兆元),這個說法也間接駁斥砍單傳聞。 ASML公布第一季營收67.4億歐元(約台幣2258億元),年增91%,淨利19.6億歐元(約台幣656億元),較去年同期6.95億歐元高出近3倍。分析師先前預估,第一季淨利16.2億歐元,營收為63.1億歐元。 在財測展望方面,ASML估第二季營收65億至70億歐元之間(約台幣2177億元至2345億元),毛利率50%至 51%之間。ASML預計2023年營運持續強勁,今年營收較去(2022)年成長25%以上。 執行長Peter Wennink表示,ASML第一季營收達67億歐元,毛利率為50.6%,雙雙高於財測,主要歸功於本季加速安裝、系統驗收提前,因此EUV與 DUV 業務營收均高出預期。 Wennink說,部份主要客戶進一步調整設備需求時程,其他客戶則吸收這類需求調整,特別是在較成熟的DUV製程節點部分。他強調,「今年總體需求仍然超過我們的產能,目前積壓訂單金額超過389億歐元(約台幣1.3兆元),公司營運重點是盡可能拉高系統出貨。」 日前傳出ASML被大客戶台積電砍單達4成,Wennink指出,「2023 年的前景基本保持不變。」 ASML先前提到,預計將交貨約60台EUV極紫外光微影設備,以及約375台DUV深紫外光微影設備。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荷蘭半導體製造設備供應商艾司摩爾(ASML)周三公布第一季銷售年增91%,達到67.46億歐元,淨利在19.56億歐元,是去年同期的約3倍,兩者表現同時也優於市場預期。第一季儘管終端市場出現疲軟,但是客戶收到產品的速度仍很快。公司並預估今年銷售成長強勁。 分析師此前預估第一季淨利16.2億歐元,銷售在63.1億歐元。 執行長Peter Wennink說,公司一些客戶正在調整接收工具設備的時間,或注意到形勢的變化,但是公司的前景依舊強勁。執行長說:「今年的總需求仍然超過我們的產能,而且我們目前積壓了389億歐元以上的訂單」。 執行長在聲明中說,不同的終端市場出現喜憂參半的訊號,產業正努力將庫存提升到更健康的水準。公司也看到部分客戶在吸收此一需求的變化,特別是在較成熟的DUV方面上。但今年整體需求依然強勁。 在財報其它數據上,該公司第一季毛利率為50.6%,營益率32.7%,研發費用9.48億歐元,每股盈餘4.96歐元。 在財測展望方面,艾司摩爾預計今年第二季銷售將在65億至70億歐元之間;毛利率來到50%至51%之間。 就2023年全年而言,艾司摩爾也預計研發成本約為9.9億歐元;銷售和管理費用(SG&A)約在2.75億歐元;重要的是銷售持續強勁成長,增加超過25%;毛利率較2022年會有輕微的改善。 ASML也擬公布為2022年派發總共每股普通股5.80歐元股息,較前一年增加了5.5%。 該公司將在周三稍晚舉行進一步的新聞會。
日本政府31日表示,將從7月份開始對23種晶片製造設備施加限制。 據路透報導,日本政府31日表示,計畫限制 23 種半導體製造設備的出口,以配合美國遏制中國製造先進晶片能力的措施。 日本貿易和工業部長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將對用於晶片製造的六類設備實施出口管制,包括清潔、沉積、光刻和蝕刻等。它沒有將中國指定為這些措施的目標,稱設備製造商將需要為所有地區尋求出口許可。 該部門表示,「我們正在履行我們作為一個技術國家的責任,為國際和平與穩定做出貢獻」,並補充說其目標是阻止先進技術被用於軍事目的。 將於7月生效的出口限制可能會影響到十幾家日本公司生產的設備,例如尼康公司和東京電子。 東京的決定是在美國於去年10月全面限制向中國出口晶片製造工具之後做出的,理由是擔心中國計畫使用先進晶片來增強其軍事實力。然而,華盛頓需要此類設備的其他主要供應商日本和荷蘭加入,才能使這些限制生效。 荷蘭政府本月在致該國議會的一封信中還表示,它計劃限制晶片製造設備的出口。荷蘭公司ASML是先進光刻機的主要供應商。 消息人士早些時候表示,日本和荷蘭在1月份同意加入美國限制向中國出口晶片製造設備的行列,儘管東京從未公開承認達成了一項協定。
美國聯合日本、荷蘭等盟國封鎖中國半導體產業崛起,近日更傳出美方最快4月份將加碼制裁中國,這讓在中國市場有龐大利益的荷蘭微影設備巨頭艾司摩爾(ASML)陷入左右為難。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28日向ASML執行長溫彼得(Peter Wennink)強調,希望ASML能為中荷經貿合作做出積極貢獻,並共同維護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陸媒報導,北京近日舉辦「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中國官員期間積極與外企負責人會面洽談合作,以因應當前充滿不確定性的全球環境。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五天內就密集會見包括蘋果CEO庫克(Tim Cook)、ASML執行長溫彼得在內等11名跨國公司高管。 王文濤向溫彼得表示,中國將堅定不移推進高水準開放,願為包括ASML在內的跨國公司來中國發展時,創造良好的經商環境,並提供高效服務。王文濤強調,希望ASML堅定對中國貿易投資合作信心,為中荷經貿合作做出積極貢獻,並共同維護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雙方並就ASML在中國市場發展等議題進行交流。
NVIDIA(輝達)今日宣布一項突破性成就,將加速運算用在運算式微影技術領域。當前的晶片製程已接近物理學所能達到的極限,ASML、台積電與Synopsys(新思科技)等半導體大廠透過採用此技術能夠加速設計及製造下一代晶片。 全球領先的晶圓代工廠台積電及電子設計自動化領導業者Synopsys,將NVIDIA用於運算式微影的全新cuLitho軟體庫整合到其軟體、製程及系統中,以發揮最新一代NVIDIA Hopper架構GPU的優勢。晶圓生產設備製造商ASML與NVIDIA在GPU和cuLitho方面密切合作,計畫將對GPU的支援與都整合到所有運算式微影軟體產品中。 這項進步將使得晶片上可以用比現在更精細的電晶體和線路,同時加快上市時間,且提高為推動製程而全日運作之大規模資料中心的能源使用效率。 NVIDIA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表示,晶片業是世界上幾乎所有其他產業的基礎。在微影技術現已達到物理學極限的情況下,NVIDIA推出的cuLitho,並且與我們的合作夥伴台積電、ASML及Synopsys合作,將協助晶圓廠提高產量、減少碳足跡,且為2奈米及更先進的製程發展奠定基礎。 在GPU上運行的cuLitho,其效能較當前的微影技術(在矽晶圓上曝光圖案的過程)高出40倍,將可加速執行目前每年要用掉數百億CPU小時來處理的大規模運算工作負載。 cuLitho讓五百個NVIDIA DGX H100系統可以做到相當於四萬個CPU系統的工作量,平行運行運算式微影流程的所有部分,有助於減少電力需求量和降低可能影響環境的程度。 短期來看,使用cuLitho的晶圓廠可以每天將用電量減少九倍,又將光罩(晶片設計範本)生產量增加三到五倍。原本需要兩週時間才能生產出一個光罩,如今在一夜之間即可完成。 從長遠來看,cuLitho將有助於創造出更好的設計規則、更高密度、更高產量及人工智慧驅動的微影技術。 NVIDIA與重要的合作夥伴配合,以順利推廣業界迅速採用這些新技術。 台積電總裁魏哲家表示,cuLitho團隊將曠日費時的作業交給GPU來執行,在加快運算式微影技術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這項發展為台積電在晶片製造中更大範圍地部署反向微影技術和深度學習等微影技術解決方案,開創了新的可能性,為半導體微縮的持續提供重要貢獻。 ASML執行長Peter Wennink表示,我們計畫將對GPU的支援都整合到我們所有的運算式微影軟體產品都。我們與NVIDIA在GPU和cuLitho方面的合作,理應會為運算式微影技術帶來莫大好處,進而可以擴大半導體產業的規模。在高數值孔徑(High-NA)極紫外光微影時代尤為如此。 Synopsys董事長暨執行長Aartde Geus表示,運算式微影技術,特別是光學鄰近修正(OPC),推動了最先進晶片運算工作負載的界限。我們與NVIDIA合作在cuLitho平台上運行Synopsys的OPC軟體,將執行效能從過去數週的時間大幅縮短到目前只需數日即可完成!NVIDIA與Synopsys兩強聯手,將繼續驅動半導體業驚人的發展躍進。 近年來由於較新節點的電晶體數量較多,加上對精度的要求更為嚴格,半導體製造業中最大的工作負荷所需的運算時間成本早就超過了摩爾定律。未來的節點需要更精密的運算,又並非所有運算作業都能配合當前平台提供的可用運算頻寬,這麼一來便減緩了半導體業的創新腳步。cuLitho不僅有助於打通這些關卡,還能協助開發出新的解決方案和創新技術,如曲線光罩、高數值孔徑極紫外光微影技術及新技術節點所需的次原子光阻建模。
目前美、日、荷對中國大陸半導體設備禁令範圍未定,法人認為將非全數皆禁售。而ASML執行長仍呼籲荷蘭政府應要提出明智的出口管制,由此可見ASML並非同意禁令管制。此次出口管制,包括日本、荷蘭政府在內均傳出不擬透過公開正式宣布,預計在半導體建廠需求持續擴張之下,有利家登(3680)、帆宣(6196)今年營收、獲利同步向上。 中國大陸仍以成熟製程擴產為主,出口管制若制定好,將有緩衝期,故目前陸系廠商擴產皆未放緩,且先前可裝機設備也未受管制,對半導體擴產態度仍非常積極。且預料禁令對家登影響甚微,因中國擴產本就以成熟製程為主,20nm以上占比較低,家登今、明年受惠3nm放量,使得EUV光罩盒需求暴增,預估首季為營收谷底,全年業績將逐季走高。 受惠半導體大廠在先進製程布局持續,包括家登等相關設備廠受惠訂單挹注,2月營收皆寫下同期高點。其中,家登晶圓傳送盒接單強勁,第二代極紫外光罩盒已取得ASML認證,下半年開始出貨,股價創下波段新高,20日上漲3.1%,收在349元。 帆宣前二月營收90.66億元,年增46.74%。據了解,帆宣重要客戶包含台積電、應用材料、ASML等,另外也為ASML代工EUV零件模組。由於半導體持續供不應求,前段晶圓廠和後段封測廠不斷興建新廠擴充產能,今、明年陸續有多家廠商進入交貨期,帆宣目前在手訂單維持600億元,訂單能見度佳。 展望2023年,隨著大客戶廠務工程陸續認列營收,加上歐美設備大廠零組件委外代工訂單強力挹注,帆宣全年營收估維持雙位數成長,獲利挑戰賺一個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