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宜鼎(5289)與旗下安提國際(Aetina)共同宣布,攜手NVIDIA打造新一代AI視覺解決方案;結合其AI架構與安提SuperEdge高算力AI訓練平台,賦能智慧製造場域、推升傳統AOI檢測效能,擴大AI生態系部署。 宜鼎全力投入AIoT布局,以「極致整合、深植應用、智慧賦能」為策略發展基礎,強化集團內部資源整合、拓展全球夥伴關係,藉以完善Innodisk AI解決方案並深度耕耘多元垂直應用市場。宜鼎旗下安提國際,為全球AI解決方案領導品牌,本次與母公司宜鼎國際共同加入NVIDIA Metropolis生態系夥伴,結合NVIDIA Metropolis視覺人工智慧技術架構,以及由NVIDIA GPU驅動的安提SuperEdge高算力AI訓練平台,建構專為智慧工廠打造的新一代AI視覺解決方案。 該AI視覺解決方案鎖定採用傳統AOI技術的印刷電路板組裝(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PCBA)工廠產線,旨在導入最新AI技術,優化既有檢測流程的整體精準度,進而降低人工複檢成本。透過NVIDIA Metropolis for Factories技術,以及安提NVIDIA-Certified Systems(NCS) 3.0的SuperEdge AI平台,產線管理者及工業解決方案提供商能夠在既有AOI檢測環節後,外加第二站AI智慧化程序,針對未通過AOI檢測的物件進行再次辨識,達到雙重驗證效果。 AOI檢測系統已是全球製造業者的常規檢驗流程之一,能夠過濾不良品,以符合高品質管理機制,然而制式的傳統檢驗標準,卻也容易發生矯枉過正問題,誤將良品識別為瑕疵物件,降低整體生產效能、增加人工複驗成本。透過新一代AI視覺解決方案增加第二站AI智慧化檢測程序,便能透過AI技術辨識能力,在維持高品質製程標準的前提下,達到更符合產業需求的驗證成果,並使產線工作人員能夠專注於處理真正的瑕疵品,不用耗費額外時間複檢未通過傳統AOI檢測標準的良品,進而提升整體產能。 宜鼎預期將NVIDIA Metropolis與SuperEdge平台導入興建中的二期研發製造中心,布建嶄新AI智能產線,並作為NVIDIA Metropolis全球示範場域,期望以所在地宜蘭科學園區為起點,促進AI工業自動化革新。 宜鼎國際董事長簡川勝表示,宜鼎、安提與NVIDIA的合作關係,將在未來持續擴大,在三方的通力合作之下,能更有效發揮AI軟硬整合綜效,並將AI從高端技術,轉化成為能夠實際落地商轉的應用案例,推動全球產業客戶的智能轉型。 宜鼎集團將於Computex 2023展出SuperEdge平台、多項AIoT創新應用、最新Edge AI與AI加速解決方案、工業儲存與記憶體解決方案,以及軟體開發工具,助力加速實現邊緣AI技術應用落地。
鏵友益(6877)將於6月16日掛牌上櫃,採取競價拍賣,承銷價暫定為22元。鏵友益第一季營收為8,308萬元,稅後純益為1,245萬元,每股稅後純益0.41元。AIOT智能自動化檢測,提供智能自動化廠區運輸及上下料等功能,今年成長動能看好。 鏵友益新股現金增資上櫃將採溢價方式辦理,公開承銷股數採80%競價拍賣、競拍底價為20元,另20%採申購配售。鏵友益將於6月6日進行公開申購,如得標總數量達該次競價拍賣數量,公開申購價以各得標單單價及其數量加權平均所得之價格為之,並以最低承銷價格1.1倍為上限,故暫定為每股22元。 鏵友益事全自動檢量測系統規劃、自動化設備規劃、AOI機械視覺規劃、半導體品質檢驗設備廠商,其產品應用於半導體、面板、封裝測試及印刷電路板等產業。2022年營收為4.29億元,稅後純益為2498萬元,稅後每股純益為0.83元,2023年第一季營收為8,308萬元,稅後純益為1,245萬元,每股稅後純益為0.41元。 鏵友益積極開發AOI領域之核心技術,包含巨量數據資料處理、演算法、AI、光學機電開發等,融合3A技術架構(Automation智能自動化客製開發光機電整合技術、AOI機器視覺研發技術、AI智能監控AI技術)。公司開發提出100%全檢「線上光學晶圓檢測快篩系統」,供應給聯電,正式跨入半導體產業AOI檢測設備之供應鏈。為客戶產線加強自動化能力、節省人力並提高生產良率,未來預計持續投入新產品研發,以模組化生產流程,依照不同客製化需求,相較同業,開發產品多元化且快速,提供完整的半導體產品檢驗及工廠智能自動化服務。
鏵友益(6877)舉行上櫃前業績發表會,預計6月掛牌上櫃。鏵友益今年第一季營收8,308萬元,稅後純益為1,245萬元,毛利率61.90%,每股稅後純益0.41元。 法人看好半導體黃光製程機器全檢取代人工抽檢的趨勢,預期下半年半導體營收有機會來到高雙位數成長,帶動鏵友益今年營收挑戰雙位數年增表現。 鏵友益是全/半自動檢量測系統、自動化設備、AOI機械視覺規劃設備供應商,涵蓋半導體、封測、面板、PCB等領域。此次辦理現金增資3,073張,預計掛牌股本將提升至3.3億元,16日在興櫃均價約45.95元。
鏵友益(6877)舉行上櫃前業績發表會,此次辦理現金增資3,073張,預計掛牌股本將提升至3.3億元,預計於6月掛牌上櫃。鏵友益為全/半自動檢量測系統規劃、自動化設備規劃、AOI機械視覺規劃、半導體品質檢驗之專業廠商。 鏵友益今年第一季營收為8308萬元,稅後淨利為1245萬元,毛利率61.90%,稅後每股純益為0.41元。16日在興櫃均價約45.95元。 鏵友益初期以技術門檻較低之自動化設備切入市場,並成功銷售全自動包裝檢查設備予封測大廠,同時以原已具備之LCD面板及PCB相關AOI技術能力,投入開發AOI 領域之核心技術,包含巨量數據資料處理、演算法、AI、光學機電開發等,融合3A技術架構(Automation智能自動化客製開發光機電整合技術;AOI機器視覺研發技術;AI智能監控AI技術)並逐步形成公司之技術優勢。並於2020年成功開發「晶圓製程巨觀光學檢測系統設備」並銷售予半導體晶圓大廠,正式跨入半導體產業AOI檢測設備之供應鏈,目前鏵友益產品包含智能自動化設備及AOI機械視覺檢測設備,產品主要係應用於半導體(IC晶圓)、面板、封裝測試及PCB產業。 鏵友益主要產品係應用於半導體、面板、封裝測試及PCB產業,提供客戶具有高性價比、配合製程之客製化及迅捷的服務,並提出業界首創之100%全檢「線上光學晶圓檢測快篩系統」,為客戶產線加強自動化能力、節省人力並提高生產良率。另外,鏵友益更能夠針對現有製程提供客製化服務,因此成功切入國內晶圓代工大廠製程檢測設備。 公司亦著重AIOT智能自動化檢測,提供智能自動化廠區運輸及上下料等功能,為晶圓廠節省大量運輸人力、降低晶圓於各段製程轉移破片以及搬送效率降低之風險。鏵友益除協助客戶轉型為智能自動化工廠外也與國內自動化設備統包龍頭合作,其高品質之設備深獲客戶信賴,客戶群橫跨半導體、封測及PCB業者。
AOI檢測設備商由田(3455)公告第一季財報,第一季毛利率56%,創歷史同期最佳,稅後每股純益約0.32元,主要是因為產品組合調整有成,載板相關設備帶動公司表現,。 由田第一季合併營收約3.97億元、相比去年同期減少8.65%,營業利益約3,697萬元、年減約1%,不過第一季美元匯率走弱對公司獲利造成影響,稅後純益約1,926萬元、年減75.12%,稅後每股純益約0.32元。 由田公告4月合併營收約1.23億元,相比去年同期減少38.25%,累計1至4月營收約5.20億元、年減17.93%,在整體產業市況相對疲軟下,公司全年表現展望謹慎保守。 由田公司表示,目前總體經濟環境充滿挑戰,半導體產業持續進行庫存調整,連帶使得ABF終端需求疲弱,傳統第一季為由田營收淡季,加上受部分客戶延後拉貨影響,公司上半年表現預計持續盤整,下半年則可望能夠逐季回溫。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2023 Touch Taiwan系列展預計周三4月19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舉行,宇瞻(8271)以豐富的自動化光學檢測經驗,將展出全方位的總體解決方案,無論是材料元件或是應用面板都能客製專屬智動化AOI檢測設備,協助面板顯示產業鏈從源頭做好品質把關。 近期面板業需求回溫,多間大廠看好春燕將至,持續進行海內外的產品與技術布局。宇瞻憑藉其深厚的光譜儀開發經驗,從切入自動化光學檢測領域以來,即相當著重面板產業,現已能提供全方位的總體解決方案。針對面板顯示產業鏈上下游的各式檢測需求,包含面板玻璃、膜材、背光模組等上游材料元件,到中下游的各式應用面板,宇瞻智慧物聯團隊能協助客戶設計開發專屬的智動化AOI檢測機台,並累積實績案例;本周4月19日至21日,宇瞻將在Touch Taiwan智慧顯示/製造系列展中,展示其雄厚的面板檢測實力。 面板產業鏈上游涵蓋多種光學材料與各式零組件。光學材料包括增亮膜、偏光板、導光板、彩色濾光片、擴散片、量子膜等,每項材料各有不同的檢測項目與標準。宇瞻可客製化規畫,進行不同瑕疵與精度的混合檢測,並透過多重視角、不同光源、多方向性手法量測,精準檢驗出光學材料的各種瑕疵,像是異物、摺痕、壓痕、PVA紋路等,宇瞻助面板業把關源頭品質。 此外,宇瞻亦能透過其專業的檢測技術,為其他材料與零組件開發高精準度的AOI機台,例如像是面板玻璃、背光模組,甚至能檢出鎳板模仁這類金屬治具的微小瑕疵與深度。 隨著面板生產技術推陳出新,從LCD、LED、OLED到Mini LED/Micro LED、Micro OLED等,宇瞻亦不斷提升其檢測能力,透過AOI取代人眼,揪出各種面板種類的瑕疵。而目前廣泛應用在各種生活中的螢幕面板,從路上或商場經常可見的大型廣告螢幕、汽車上的各尺寸車載顯示面板,甚至小至僅1-3吋的穿戴式VR/AR眼鏡面板,皆含括在宇瞻的智動化光學檢測範圍中。
智慧顯示展Touch Taiwan 2023登場,AOI設備廠由田新技(3455)強勢參與、展出一系列針對未來高階顯示的檢測解決方案。 由田表示,顯示器行業經過一年半的庫存水位調整,供需已漸趨平穩健康,雖要回到過去遍地開花的大舉擴廠榮景尚需時間,但整體大環境漸趨轉好,接續仍然有新廠擴建,由田近期陸續接到大陸面板大廠8.6代線新廠In Line AOI、Mura檢測大單,下半年持續有新世代LCD 新廠擴廠設備商機洽談中。高世代線LCD檢測設備機構難度高且精度規格嚴謹,單台設備金額可達數千萬台幣,法人預估由田累計接單金額可觀,對公司營收有所挹注。除少數面板大廠持續有擴產需求外,大部分面板廠紛紛進行產品結構調整,轉向IT、車載等成長型市場,由田針對後段面板模組檢測耕耘已久,點燈設備成功打入高階車載面板檢測,並可搭配Demura等功能,大幅提升產品良率。公司持續觀望面板產業景氣,把持技術優勢並隨時勢進行調整布局,目標以高利基設備避免過往削價競爭態勢,穩步提升公司毛利率。 由田在產品組合優化調整下,近年高階載板、PCB、半導體、顯示器各領域設備營收占比持續動態調整,於2022創下全年EPS12.55的傲人成績,公司針對2023年除持續廣化產業涵蓋及深化產業植基外,另因應東南亞產業聚落逐漸形成,公司穩步布局大中華區域外之銷售能量,多元策略帶動下,法人預估2023公司營收審慎樂觀、獲利表現穩健,中長期成長值得期待。
工控記憶體模組廠宜鼎(5289)積極推動人工智慧(AI)智能應用發展,除推出Innodisk AI智能邊緣運算解決方案,更成功將旗下工業級DRAM模組導入半導體產業,以高品質實現先進AOI智能瑕疵檢測應用。 宜鼎公告11月合併營收月減10.0%達7.78億元,較2021年同期減少13.4%,前11個月合併營收96.58億元,與2021年同期相較成長1.7%。由於年底進入出貨淡季,宜鼎12月營收將持續下滑,2022年營收仍有機會續創新高,2023年第一季營運可望隨著市況趨於穩定而明顯回穩,第二季後將重拾成長動能。 隨科技產業發展,半導體原料、精密零組件與設備需求大幅提升,其中半導體晶圓品質更是科技產品應用成敗關鍵。導入AI智能與先進AOI技術,能協助前端晶圓製造業者有效識別晶圓瑕疵,高標準管控品質。針對AI機器視覺,宜鼎甫推出工業級智能相機模組、FPGA平台與iVIT軟體開發套件;旗下最新DDR5 RDIMM記憶體模組更成功打入半導體市場,支持晶圓AOI檢測的高效能演算需求,藉由晶圓電路缺陷分析,縮短檢測時間、提升晶圓產能與良率。 先進AOI檢測首重記憶體頻寬、精準度與溫度管控,宜鼎DDR5 RDIMM記憶體模組能在頻寬與讀寫上成為AI推論與演算中的高速推進器,並可支援32GB及64GB高容量需求。而針對攸關產能、良率的檢測精準度,亦能憑藉雙40位元子通道架構與Side-band ECC糾錯校正機制,達成高精度AOI晶圓檢測需求。 此外,在長時間高速演算的AOI系統中,高溫熱能也是不容忽視的議題;宜鼎DDR5 RDIMM除具備雙溫度感應器,更能搭配宜鼎自行開發的iCAP及iSMART管理軟體,透過雲端技術掌握模組溫度變化,進行即時監控、預先示警,避免高溫生熱而影響檢測效能。 宜鼎工控DRAM事業處總經理張偉民表示,宜鼎擁有業界規格最齊全的工業級DRAM模組,尤其最新DDR5系列已在全球先進應用場域開花結果。宜鼎不僅在新技術有所突破,在舊世代模組亦持續供貨、提供客戶長期而穩定的支援。憑藉全方位產品組合,體現深耕產業多年的豐厚經驗,以最貼近終端應用需求的研發思維,為客戶打造最適解決方案。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全球工業級儲存與記憶體品牌廠宜鼎(5289)積極推動AI智能應用發展,除推出Innodisk AI智能邊緣運算解決方案,更成功將旗下工業級DRAM模組導入半導體產業,以高品質實現先進AOI智能瑕疵檢測應用。 隨科技產業發展,半導體原料、精密零組件與設備需求大幅提升,其中半導體晶圓品質更是科技產品應用成敗的關鍵。導入AI智能與先進AOI技術,能協助前端晶圓製造業者有效識別晶圓瑕疵,高標準管控品質。針對AI機器視覺,宜鼎甫推出工業級智能相機模組、FPGA平台與iVIT軟體開發套件;旗下最新DDR5 RDIMM記憶體模組更成功打入半導體市場,支持晶圓AOI檢測的高效能演算需求,藉由晶圓電路缺陷分析,縮短檢測時間、提升晶圓產能與良率。 先進AOI檢測首重記憶體頻寬、精準度與溫度管控,宜鼎DDR5 RDIMM記憶體模組能在頻寬與讀寫上成為AI推論與演算中的高速推進器,並可支援32GB及64GB高容量需求。而針對攸關產能、良率的檢測精準度,亦能憑藉雙40位元子通道架構與Side-band ECC糾錯校正機制,達成高精度AOI晶圓檢測需求。此外,在長時間高速演算的AOI系統中,高溫熱能也是不容忽視的議題;宜鼎DDR5 RDIMM除具備雙溫度感應器,更能搭配宜鼎自行開發的iCAP及iSMART管理軟體,透過雲端技術掌握模組溫度變化,進行即時監控、預先示警,避免高溫生熱而影響檢測效能。 宜鼎工控DRAM事業處總經理張偉民表示:「宜鼎擁有業界規格最齊全的工業級DRAM模組,尤其最新DDR5系列已在全球先進應用場域開花結果。」而在記憶體技術不斷推陳出新的同時,宜鼎觀察,舊世代記憶體模組仍存在穩定的市場需求。 張偉民強調:「宜鼎不僅在新技術有所突破,在DDR3、DDR2、DDR及SDRAM等舊世代模組亦持續供貨、提供客戶長期而穩定的支援。」宜鼎憑藉全方位產品組合,體現深耕產業多年的豐厚經驗,以最貼近終端應用需求的研發思維,為客戶打造最適解決方案;同時也在集團AI策略佈局下,持續透過Innodisk AI推動產業智能化革新。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保勝光學(6517)前11月合併營收為5.14億元,年增26.97%,保勝董事長方幼玲表示,今年第4季應該不會比第3季差,預估明年將較今年兩位數成長,12月15日上櫃後股價強勢大漲,12月16日以68.4元作收,短短兩個交易日漲幅高達1.09倍。 相較於國內同業聚焦發展小尺寸消費型及車用塑膠及玻璃鏡片,保勝光學具備大中小全尺寸玻璃鏡片及鏡頭設計及製造能力,產品聚焦於工業及專業用途,產品陸續取得多間全球知名光學元件品牌廠、AOI(自動光學檢查)、半導體設備廠認證,終端應用包括半導體檢測、AOI檢測設備、航太、運動光學、劇院投影等。 保勝光學前3季稅後盈餘為8578.7萬元,年成長279.47%,每股盈餘為3.07元,累計前11月合併營收為5.14億元,年成長26.97%。 展望第4季及明年,方幼玲表示,今年第4季應該不會比第3季差,明年在各產品均成長下,樂觀看待2023年營運,預估將較今年兩位數成長。
迎新商機,保勝光學(6517)明年擬擴產應戰,保勝光學董事長方幼玲透露,內部已規劃好於2023年導入相關設備,朝國內首家有能力生產非球面大尺寸鏡片的高階光學元件廠布局。 隨著5G、AI、物聯網等科技發展,半導體的晶圓品質控制要求日趨嚴格,然要提升晶片良率和品質,仍有賴晶圓缺陷診斷和成品封測,從而也提升了光學鏡頭在半導體檢測的重要性,根據市場研究機構Mordor Intelligence預估,全球半導體計量檢測設備市場年複合成長率4.76%,2026年底可望達53.73億美元;在AOI檢測設備方面,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研究所指出,全球AOI系統市場至2025年可成長到15.8億美元,2020至2025年年平均複合成長率17.7%。 方幼玲指出,保勝光學具備大中小全尺寸玻璃鏡片及鏡頭設計及製造能力,專精於高利基型的直徑6公分以上大尺寸、高精度玻璃鏡片,終端應用包括半導體檢測、AOI檢測設備、航太、運動光學、劇院投影等工業及專業用途,產品已陸續取得多家全球知名光學元件品牌廠、AOI(自動光學檢查)、半導體設備廠商的認證,目前客戶多半集中在歐、美、日,與國內同業聚焦發展小尺寸消費型及車用之塑膠及玻璃鏡片迥異,較不易受到消費市場波動的影響,亦為國內少數有能力切入高科技工業設備供應鏈的高階光學元件廠。 除了半導體AOI檢測市場方興未艾,方幼玲 也看好非球面鏡片和自由曲面鏡片將成為光學元件未來發展的趨勢,不過,美中不足的是,國內民間企業多半不具有生產大型非球面鏡片的能力,主要還是得靠國外廠商供應,為及早部署因應市場所需,保勝光學已規劃於2023年導入相關設備,積極為成為國內首家有能力生產非球面大尺寸鏡片的高階光學元件廠墊基。 保勝光學今年上半年鏡片和鏡頭的營收占比分別為36%及55%,若以終端應用區分,AOI檢測設備、半導體檢測、國防、航太等新應用在2019年的占比僅一成,但迄今年上半年止,已成長至23%,另經營許久的投影設備和運動光學占比雖會隨新冠疫情及市場需求出現變化,惟今年上半年占比仍達到26%及47%。 保勝光學今年前三季合併累計營收3.96億元,年增32.82%,累計稅後淨利8578.7萬元,年增279.47%,EPS 3.07元,10月營收6084.3萬元,年增46.57%,累計前十月營收4.56億元,年增30.47%。 保勝光學成立於1970年,係由德商Bosch和日商Sun Koki合資成立,主力產品為攝影機、相機、投影機變焦鏡頭,1986年起成為美商柯達在臺子公司。2002年起由本土投資法人入主,成為100%本土企業。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AOI檢測設備及航太等新興應用高度成長,且全球疫後電影休閒及戶外運動需求增溫,保勝(6517)董事長方幼玲表示,今年第4季應該不會比第3季差,明年在各產品均成長下,樂觀看待2023年營運,預估將較今年兩位數成長。 保勝光學1970年由德商Bosch和日商Sun Koki合資成立,是國內第1家光學公司,1986年起成為美商柯達在臺子公司,2002年由本土投資法人入主,成為100%本土企業,相較於國內同業聚焦發展小尺寸消費型及車用塑膠及玻璃鏡片,保勝光學具備大中小全尺寸玻璃鏡片及鏡頭設計及製造能力,專精高利基型的直徑6公分以上大尺寸、高精度玻璃鏡片,產品聚焦於工業及專業用途,產品陸續取得多間全球知名光學元件品牌廠、AOI(自動光學檢查)、半導體設備廠認證,終端應用包括半導體檢測、AOI檢測設備、航太、運動光學、劇院投影等。 看好非球面鏡片和自由曲面鏡片為光學元件發展趨勢,保勝光學也積極切入,保勝光學總經理葉霖松表示,保勝光學為國內少數專攻大尺寸玻璃鏡片廠,有鑑於市場產品往高階發展,相關需求預期增加,惟國內尚未有生產大型非球面鏡片能力廠商,主係國外廠商供應,為因應市場所需,公司已規劃於2023年導入相關設備,成為國內首家有能力生產非球面大尺寸鏡片的高階光學元件廠,並增添未來發展AOI檢測和半導體檢測設備的營運動能,預計2024年下半年開始貢獻業績。 隨著5G、AI、物聯網等科技發展,半導體晶圓品質控制要求日趨嚴格,提升晶片良率和品質有賴晶圓缺陷診斷和成品封測,市場研究機構Mordor Intelligence預估,全球半導體計量檢測設備市場年複合成長率4.76%,2026年底可望達53.73億美元;在AOI檢測設備方面,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研究所指出,全球AOI系統市場至2025年可成長到15.8億美元,2020至2025年年平均複合成長率17.7%;保勝光學也看好光學鏡頭在半導體檢測的重要性日漸提升,以及國內半導體產業的市場地位,以公司的技術及地緣優勢可就近為國內半導體產業提供檢測所需之鏡片及鏡頭,並在穩固既有顧客需求外,未來將持續提升產品精度以擴增半導體高階設備所需之光學元件。 保勝光學前3季稅後盈餘為8578.7萬元,年成長279.47%,每股盈餘為3.07元,累計前10月合併營收為4.56億元,年成長30.47%。 若以產品來看,今年上半年保勝光學鏡片和鏡頭兩大類產品的營收比重分別佔36%及55%;若以終端應用區分,AOI檢測設備、半導體檢測、國防、航太等,2019年合計僅佔10%,2022H1已成長至23%;投影設備和運動光學佔比隨新冠疫情及市場需求變化,2022年上半年分別佔26%及47%。 展望第4季及明年,方幼玲表示,今年第4季應該不會比第3季差,明年在各產品均成長下,樂觀看待2023年營運,預估將較今年兩位數成長。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提出全球AOI技術的市場規模,2022年自動光學檢測系統市場規模預測將達10億美元,2020至2025年之間的年複合年均成長率為17.7%。在智慧製造潮流下,愈來愈多產業領域製造採用AI光學檢測的整合應用,其中半導體領域由於先進製程推進更積極導入AI AOI自動化品質檢測升級。晶彩科技為台灣高解析檢測設備的專業領導廠商,不僅擴大新產能建置以滿足多方面產業需求,更持續投入資源瞄準藍海市場,擴大市場版圖,晶彩科將在9月14日至16日「SEMICON Taiwan 2022國際半導體展」的展會上,展示AI AOI的解決方案。 晶彩科自2021年起持續投入新產能建置,主要是為滿足多方面的產業需求,包括:大尺寸電視滲透率增加帶來更大世代面板製程的投資、COVID-19宅經濟與網路會議等新模式、車載面板需求增加、5G/AMOLED面板需求攀升等等。另外,也針對Micro LED、半導體封裝測試與載板檢測等多個產業升級新領域進行布局,搶進藍海市場。 FOWLP為現行主流的先進封裝技術,而在重新建構晶圓時,對於晶片放置於Carrier上甚至在鑄模作業時的位置精度特別要求,而晶彩科透過全新開發的AI即時檢量測功能,可同時進行Carrier上的晶片外觀缺陷檢測及偏移/旋轉/傾斜檢知與量測,大幅提升目標缺陷檢出命中率並有效地降低誤檢率。 另外,不同於傳統的手動目檢OM,晶彩科技開發了Auto AI OM解決方案,可編輯分區分Die或是全區進行自動定點位置拍照,並於自動拍照的同時即時套用AI學習過的缺陷類型檢查照片內是否有缺陷並進行分類,可廣泛應用於晶圓晶片製程中各外觀檢查站點及封測CP/FT扎針後外觀缺陷檢查,藉此大幅縮短人員目視檢查時間及提升缺陷檢出效率。晶彩科技攤位:南港展覽館一館1樓1樓I2222。
傳統AOI技術已行之多年,簡單的量測或檢測應用可快速的導入,但其高度依賴光機系統的打光能力,常因機台長時間運作下,光源的損耗讓檢測能力降低,況且只要生產製程參數發生變化,就會讓檢測準確率大大降低。鑑此,所羅門「Solomon AI Inside」全方位智慧製造解決方案因應而生;同時創視紀科技(股)公司亦攜手所羅門,共同打造解決以上AOI痛點的AI視覺製程設備,既縮減人力需求,並因應未來關燈工廠,導入工業4.0,優化產線自動化效能之需求。 這樁合作成果在2022台北國際自動化展所羅門攤位成為亮點。創視紀總經理黃宏岳表示,「與所羅門的合作讓創視紀的製程設備杜絕不良品流出的任何機會,讓檢測設備嚴謹守門、拳拳到位,替客戶的產線升級把關,提升產品品質,貢獻台灣產業升級轉型。最明顯的雙贏是改善了傳統AOI的痛點,讓檢測能力提升,證明AI完勝。」 他分析,傳統AOI缺點是人類習慣於依賴專家經驗來建構判定邏輯,但事實上有時分類不易或經驗不足的情況下,人類的經驗會容易以主觀判定導致「見樹不見林」,針對較模糊或複雜的分類無法建構有效的專家系統與分類。而所羅門AI最大特色,在於僅需少數的樣本學習即可產出高辨識率的模型,快速協助完成工作;再加上所羅門AI軟體使用相當便利,很快就能上手,能有效減少工程師操作AI的時間與負擔,也因此在使用AI訓練特徵可以輕易判別細微差異,不需事先特別指定特徵,在一定的取樣訓練後,即可大幅提升瑕疵辨識率。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麗臺(2465)持續投入自動化AI管理平台的應用和創新,集合AI人工智慧、NVIDIA GPU、NVIDIA認證工作站伺服器與累積多年的專業圖像處理技術,打造自動化光學檢測 (AOI)所需的AI管理系統(AIDMS)。AIDMS顛覆傳統的「動態切割硬體資源功能」及「多人協作AI模型功能」,可在相同投資成本下,彈性細切GPU記憶體等硬體資源,並透過多人同時協作AI模型方式,大幅降低成本及縮短專案開發時程。另一方面,創新的「AI模型自動化部署與更新」功能實現了製程自動化與標準化,為AOI設備供應商統一管理不同光學檢測設備中的影像資料,建立強健的AI模型,有效降低設備的機差,確保機台品質檢出的一致性,提升產品於市場的競爭力。 麗臺科技事業發展經理黃暐仁指出,傳統AOI影像處理演算法,對於背景單一、簡易的影像特徵,經由人為編程Rule-based演算法,即可滿足基礎的影像定位、量測、物件偵測等需求。以金屬外觀表面瑕疵檢測為例,由於瑕疵特徵的多樣性與不確定性,再加上產品表面處理的噴砂塗層,在高解析度的光學系統下,形成背景複雜且多變異的瑕疵特徵,造成難以由人為編程出傳統Rule-based的演算法,發生工程師不斷調校優化參數,也難達到客戶良率普遍為99.8 %以上的要求,使得AOI瑕疵檢測系統維護不易,工廠維運成本高昂的局面。 麗臺科技電腦事業處周世偉總經理表示,協助企業數位轉型,無程式碼操作介面已是基本要求。導入麗臺科技AI整體解決方案-AIDMS管理系統,可減少50%以上的AI環境建置時間。除此之外,AIDMS容許使用者將未導入AIDMS前開發的AI模型和標註好的數據資料上傳至AIDMS平台,在GPU助力下,加速驗證及再訓練,做好AI維運。 不同於一般分散的單機設備,麗臺在NVIDIA認證系統基礎上,以AIDMS AI管理平台集中資源進行配置管理,從影像資料管理、AI 模型建立、訓練、驗證、部署及模型分析報表皆在同一平台完成,甚至將檢測主機同時納管,使設備間的數據得以系統化管理,便於即時處理棘手的漏檢(Leakage)及誤殺(Overkill)問題,迅速重新訓練模型,再一鍵快速部署更新至所有機台,讓製程自動化與標準化不是夢。 值的一提的是,AIDMS強化硬體的資源管理。在AI模型開發階段,不但可多人協作,共同開發訓練模型,還能依模型架構複雜度,切分CPU、GPU記憶體等配置。舉例來說,過去一位開發者必需配有一張GPU獨立工作。在同樣的硬體下,AIDMS則容許多位開發者同時進行模型開發與訓練,不論是硬體資源及人力,在AIDMS下將達最大產值。 麗臺將在8月24~27日於南港展覽館一館舉辦的「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攤位:K1224) 以「3D&AI機器視覺」為主題,展出純GPU血統下的AIxAOI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