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AM

的結果
  • 記憶體3大廠 拚明年Q1損平

     記憶體大廠何時擺脫虧損?三星、SK海力士及美光三大原廠擴大減產,並努力拉升報價,但漲幅不夠高,目前三大廠都尚未轉虧為盈,樂觀預期要到明年第一季達到損益兩平。  記憶體產業不景氣的循環,已持續長達一年,導致三大原廠擴大減產,以減少流血輸出。龍頭廠三星NAND稼動率今年第四季降到50%,主要理由有二:一是製程轉換,必須停線,其次是市況不好,透過減產達到漲價目的。  業界人士指出,近期NAND回溫速度優於市場預期,近期漲幅較DRAM明顯,除減產策略奏效外,手機大容量需求,也帶動NAND出貨的提升。  業者指出,現貨價為先行指標,NAND Wafer 1Tb TLC現貨價反彈27%、主流產品512Mb TLC 彈幅25.7%,256Mb TLC 16%,由市場供需而言來看,目前漲價趨勢將持續到明年,預估第四季價格持續收斂,甚至有機會出現現貨與合約黃金交叉。  在DRAM部分,三星已由第二季的減產20%,到近期宣布,第四季將減產幅度拉高至30%,策略已見奏效,且得益於報價拉抬,從9月初起,DDR5 16Gb現貨價自低點反彈5.15%、DDR4 8Gb反彈 3.44%、DDR3 4Gb反彈6.04%。  其中,尤以DDR3漲幅最大,主因是大廠DDR3產能較少,率先縮減後,並將產能轉往更高階產品,因此,DDR3市場供不應求,也反映出下游端庫存已逐步去化,進而產生需求。業界人士研判,DRAM景氣谷底循環接近尾聲,近期已有原廠宣布調升合約價,預期第四季可見產品均價彈升。

  • 美光財報還行 股價不賞臉

     美台超級財報季開出第一槍,記憶體大廠美光27日盤後公布上季(第四季度)財報,營收年減40%、達40.1億美元,年增率連五季下跌,然毛利率由前季-16%回升至-9.1%,虧損收斂。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認為,財報「還行」,產業復甦也逐步看到曙光,但美光股價從谷底已回升了四成,此次財報未能讓投資人眼睛一亮,致盤後股價下跌。  美光28日股價早盤開出一度下跌逾5%,之後股價跌幅有所收歛。業者指出,就基本面而言,記憶體產業開始復甦,而且在三星減產效應下,DRAM及NAND Flash同步喊漲,有利業者第四季營運。  美光受惠DRAM及NAND業務受惠出貨增加,致美光上季營收40.1億美元,季增7%。毛利率-9.1%,較前一季改善,但受到產品低價、閒置產能損失等負面影響,美光每股虧損1.07美元,略優於市場預期。  美光給予投資人的下一季度財測,營收為44億美元,優於市場預期的42億美元,毛利率中間值負4%,優於前季的負9.1%,但EPS中間值每股虧損1.07美元,則低於市場預期的每股虧損0.96美元,研判是因為減產,使單位成本上升。  在庫存方面,美光本季庫存期末庫存為84億美元,較上一季略增,庫存天數達170天,較上一季增加2天,預計下一季庫存天數將有所改善。  在產業後市部分,美光指出,各大應用的客戶持續去化庫存,PC和手機市場的大多數客戶,庫存目前處於健康水位;汽車市場部分,大多數客戶的庫存水準,也處於正常;而資料中心部分,客戶庫存也正在改善,預期將在2024年初恢復正常。  整體而言,記憶體市場需求持續增強,訂價將可預期的將逐步推升。隨著市場開始復甦,目前相對低價優勢將逐漸消失,客戶端近期將持續回補庫存,目前預估第四季DRAM產品平均單價(ASP)將季增0~5%,NAND ASP將季增5~10%。  法人認為,NAND Flash近期現貨報價有較大的漲幅,且原廠持續加大減產規模,先前於降價循環採購大量低價庫存的群聯,預期為台廠最大受惠者。  在DRAM部分,產品需求回溫,其中尤其以DDR3漲幅最為明顯,主因是大廠的DDR3產能較少,使市場供不應求,下游端庫存已逐步去化,南亞科DDR3占比約七至八成,預期此一趨勢對該公司有利。

  • 《科技》TrendForce:2因素需求降 明年智慧手機面板出貨量減9%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根據TrendForce預估,2023年智慧型手機面板出貨量預估約18.5億片,年增8.7%,主要受維修市場、二手機熱潮帶動,2024年預期智慧型手機市場將恢復至正常供需循環,相對維修及二手機需求可能變少,預估智慧型手機面板出貨量約18.2億片,年減9%。 從各面板廠出貨來看,LCD需求衰退是部分廠商面臨的共同問題。京東方(BOE)目前已穩居全球智慧型手機面板出貨的龍頭地位,預期2023年的出貨量約5.6億片,受LCD衰退影響,2024年預估約5.2億片,年減7.2%。三星顯示器(SDC)出貨排名第二,受到剛性AMOLED面板市場的萎縮,今年出貨量約3.5億片,在蘋果與自家手機需求的支撐下,2024年出貨量預計持平今年。排名第三的是天馬(Tianma),2023年出貨量約1.75億片,在擴大與各品牌的合作之下,2024年出貨量有機會小幅成長至1.9億片,年增5.2%。  排名第四的是群創(3481),2023年出貨約為1.4億片,LCD市場需求縮小將影響2024年出貨量,預計約1.25億片,年減11.2%。排名第五惠科(HKC)憑藉G8.6世代線的成本優勢,預計2023年出貨1.7億片,2024年估將成長至1.80億片,年增4.2%。TrendForce表示,以前五大廠商來看,2023年僅有SDC的出貨量受到剛性AMOLED面板的需求減弱而衰退,代表韓系剛性AMOLED面板在中系柔性AMOLED面板進入量產後,成本競爭力不足而正逐漸式微。  若以各區域面板廠出貨比重來看,台系面板廠有a-Si LCD的支撐得以維持比重;日系面板廠大幅度快速退出手機市場,導致比重下滑;韓系面板廠仍憑藉柔性AMOLED面板技術與在高階手機的使用下可維持在23~25%;陸系面板廠占整體智慧型手機面板出貨的比重從2022年的54.8%,迅速提升至2023年的63.7%,顯示陸系面板廠在整體智慧型手機供應鏈中持續關鍵角色。

  • 再掀AI熱潮 華碩台智雲繁中版上路

     搭上生成式AI風潮,華碩26日宣布,全球首發推出繁體中文強化版FFM-Llama 2大語言模型,提供雲端、地端及AI PC等多樣態大語言模型及完整AFS(AI Foundry Service)服務,加速企業AI 2.0落地應用。  華碩雲端暨台智雲總經理吳漢章表示,過去30年來,台灣ICT產業基於開放架構,一躍成為全球數位創新重要夥伴,在晶片、半導體、系統與資訊服務產業百花齊放。  台智雲以開放模式提供可信賴大語言模型,累積AI超算功能及完整AI工具平台,降低企業進入門檻,加速AI 2.0應用,期待能與合作夥伴延續台灣產業優勢,實現普惠AI、發展以人為本的智慧科技。  華碩表示,台智雲FFM-Llama 2以最新大語言模型Meta Llama 2為基礎,藉由AI HPC超級電腦算力、高效平行運算環境與大語言模型切割技術,訓練大量台灣在地語料,大幅提升FFM-Llama 2繁體中文能力;全系列模型可進行微調、部署與推論,企業用戶亦能以自訂系統提示詞,讓AI模型思考更在地、更精準回應企業需求。  台智雲AFS推出全參數及高效率模型微調(Parameter-Efficient Fine-Tuning;PEFT)功能,在GPTQ 4-bit高性能壓縮技術優化下,提供經濟實惠的雲端或地端模型推論方案;「福爾摩沙大模型」發布至今,已服務超過70個大型企業,電信業者台灣大哥大便將智能客服導入生成式AI應用,未來可望擴展至集團不同產業面以精進客服效率。  利用台智雲「AIHPC超級電腦服務」、「CCS(Container Compute Service)容器運算服務內建生成式AI映像檔」、「AFS(AI Foundry Service)企業級生成式 AI 解決方案」及「OneAI機器學習MLOps nocode AI平台」四大生成式AI算力平台,全方位滿足產業對生成式AI可信賴、可掌控、資料安全及地端布署需求。

  • 記憶體起漲 華邦電、南亞科吃補

     國際原廠減產效應顯現,下游積極補庫存,8月開始,記憶體價量齊揚;業者預期,原廠庫存消化速度加快,目前已經來到10周,一旦降至8周以下,將是健康水準,這波漲價可能是記憶體回到正向循環的起點,華邦電(2344)、南亞科(2408)等後市可望受惠。  根據法人對供應鏈訪查,目前兩大韓廠記憶體庫存水準約10周,較2023年上半年的高峰20周以上,已出現明顯下降,其中,DRAM庫存去化狀況較佳,  兩大韓廠近期法說會中皆預期,2023年第三季DRAM位元出貨量,將季增雙位數以上。目前 DRAM谷底已過且庫存正趨於健康,預期後續產業將逐季復甦。  不過業者分析,年初到現在原廠喊漲價已喊好幾次,雖有拉升報價,但下游沒有什麼成交,市場需求平平。  好在原廠減產的效益逐漸顯現,下游開始積極補庫存,自8月開始,記憶體價量齊揚,預期原廠庫存消化速度也加快。  從價格來看,8月NAND價格先漲,DRAM接續上漲。DDR5因為量少,且資料中心需求帶動出貨量增,自7月開始上漲。  DDR4市場上庫存最多,直至8月底才開始有漲價跡象;DDR3則因為原廠已沒有生產,雖然需求少,但供給更少,因此,漲幅最為明顯。  業者估計,原廠減產的效果,大約需要兩季才會反映在報價上,近期市場漲價,主要是反映上半年減產。至於今年下半年減產,則預期時間點於明年上半年,會在價格上再次反映一波。  就需求面來看,原廠先前第一波減產,對市場需求產生短期刺激效果,但因為成交量不大,庫存還是很多,報價又繼續下跌。  原廠第二次及第三減產,則看到成交量上升,減產效益逐漸顯現,原廠庫存消化速度也增快,預期記憶體供需結構,將朝向正向方向發展。

  • 《半導體》明年營運樂觀 精測放量勁揚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半導體測試介面廠精測(6510)受產業庫存調整持續、客戶需求遞延影響2023年下半年旺季續淡、營運動能疲弱,但公司對2024年營運顯著好轉樂觀看待。精測股價自8月中波段低點後緩步向上,今(26)日開高後在買盤敲進下放量勁揚4.61%至545元,表現強於大盤。 精測因客戶端產品策略急轉彎,受新案遞遲、舊案需求減少影響,8月自結合併營收2.07億元,月減22.5%、年減達52.9%,下探近2年半低。累計前8月自結合併營收18.95億元,年減32.1%、為近7年同期低。 精測坦言,由於消費性電子終端需求疲弱,客戶持續去化庫存,進而導致新產品驗證與量產時程遞延影響,恐使第三季營收較第二季下滑、下半年遜於上半年,整體表現將遜於先前預期。 精測總經理黃水可受訪時指出,今年智慧手機終端需求疲弱,使兩岸及北美客戶新案均見進度遞延,坦言需求「淡得不得了」。原先預期庫存在年底前可望去化完畢,現在看來將延遲至明年上半年。根據目前客戶需求判斷,預期需求將在明年下半年回升。 黃水可表示,在營收規模下滑、持續投資研發狀況下,精測今年獲利相對辛苦。不過,目前在應用處理器(AP)、高速運算(HPC)、車用等應用的新測試方案已陸續通過客戶驗證,預期隨著需求陸續放量,對明年營運顯著好轉樂觀看待。 精測先前宣布,最新56Gbps PAM4探針卡甫獲美系客戶驗證通過,次世代極短探針方案112Gbps PAM4探針卡近期亦獲客戶驗證,主要受惠112Gbps(主頻28GHz)的PAM4技術躍升為AI數據中心的次世代高速傳輸規格,已獲HPC相關晶片客戶青睞。

  • 《國際產業》英線上零售商ASOS改革緩慢 上季銷售下滑15%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英國線上時尚零售商ASOS在周二指出,第四財季(6~8月)的銷售下跌15%,下半財年的獲利來到此前財測區間的底部。但ASOS說,公司的扭轉虧損計畫正取得進展。  去年十月,在經濟低迷和公司經營問題重創獲利之下,執行長Jose Antonio Ramos Calamonte宣布重整計畫,徹底改革公司商業模式。  該公司股價在去年累計下跌了38%,周二早盤跌近1%。  ASOS的競爭對手,Primark、Next、JD Sport都在本月公布季度業績正成長。英國官方資料也顯示,八月零售銷售為正成長。資料突顯出ASOS的改革緩慢。  Ramos Calamonte的策略是減少庫存、削減成本、改善現金狀況,並且將獲利成長置於優先目標。 ASOS說,第四財季銷售下跌,符合預期,該季開局強勁,隨後在七月和八月走軟。  該公司下半財年(3~8月)的毛利率較預期低上0.5個百分點,主要是公司加大促銷力度。  下半財年的息稅前獲利(EBIT)為接近此前財測4000萬至6000萬英鎊的底部。自由現金流為9000萬英鎊,低於預期。  Ramos Calamonte說:「我們已經減少了約30%的庫存,顯著地提高了業務的核心獲利能力,並在具挑戰性的市場產生現金」。  在個別市場上,ASOS第四財季在英國的銷售下跌16%,在歐盟下降7%,在美國則減少19%。  英國零售商Frasers集團目前已經持有ASOS的18.3%股權。

  • 以色列沙烏地致力正常化 利雅德先與巴勒斯坦會商

    就在沙烏地阿拉伯和以色列致力達成可能在巴勒斯坦議題上讓步的協定之際,巴勒斯坦官員指出,一個沙烏地代表團將赴約旦河西岸雷馬拉會見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 路透社報導,官員指出,上個月任命的沙烏地非常駐巴勒斯坦大使將會率團走訪雷馬拉(Ramallah)。 美國總統拜登和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本週稍早在聯合國大會場邊會談,對於華府兩大盟邦終將言歸於好表達樂觀。沙烏地王儲穆罕默德.沙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也表示,「我們每天都更加接近」達成協議。 協議內容可望納入與華府間的國防共識以及沙烏地民用核能計畫。但是美國官員提醒,要走到這一步仍需些許時日。 尚待化解的還包括巴勒斯坦問題,以及恢復通往「兩國方案」和平進程的籲求。 美國斡旋的以、巴和談於2014年破裂,一波暴力升高導致兩邊關係一落千丈。 阿巴斯(Mahmud Abbas)上週表示,如果沒有授與巴勒斯坦完整權利,就不可能達成和平協議。沙烏地外長也呼籲恢復兩國方案的目標。(譯者:何宏儒)1120925

  • DRAM喊漲 PCB供應鏈看旺

     記憶體大廠三星(Samsung)持續減產,下游客戶回補庫存之下,下一季DRAM、NAND Flash價格可望連袂上漲,帶動記憶體相關PCB供應鏈有望止穩回升,PCB下游應用在汽車、AI伺服器持強有撐之後,第四季可望再添記憶體復甦的生力軍。  國內的記憶體模組板以健鼎、欣興、競國為主力供應商;而BT載板主要應用在記憶體、手機上,韓國為記憶體、手機生產大戶,在全球BT載板市占率上,2023年上半年以三星電機、LG、Simmtech分居前三,欣興、景碩則位居四、五,市占率分別達7.3%、6.9%,相關公司均可望從記憶體產業復甦中受惠。  三星今年第一季DRAM、NAND Flash市占率高達42.8%、34.3%,均蟬聯全球第一大,三星應對市況啟動的減產對全球供需造成影響,由於庫存消化已經步入尾聲,下游客戶擔憂原廠調漲晶片價格,啟動庫存回補潮,此外,終端需求尚未全面性復甦之下,三星將延續減產力道,目前SSD晶片已經供不應求,代理商認為,雖然這一波復甦不是因終端需求回升為驅動力,但以三星的霸主地位,持續減產將平衡供需,第四季可能出現DRAM、NAND Flash價格雙漲的情況。  記憶體模組板新切入的廠商不多,競爭態勢相對穩定,競國日前召開法說會時,透露記憶體模組板接單回穩的情況,目前該應用占競國營收比重約25.7%,為第一大應用;健鼎第二季記憶體模組板營收占比也達19.5%,僅次於該公司的汽車板應用。  今年上半年景氣疲弱,PCB的下游應用中僅汽車、AI伺服器需求相對有撐,智慧型手機直到第三季才由蘋果、華為的新機帶動,需求略有起色,分析師再點名記憶體、網通庫存消化接棒進入尾聲,二大應用可望接續進入復甦行列。  PCB廠各家復甦腳步不一,不過隨上半年比較基期偏低,下半年表現可望優於上半年,以第三季前二月的營收來看,法人點名健鼎、台光電、華通可望達法人預估值的高標。

  • 《今日焦點新聞》歐盟碳關稅試行下月啟動 牽動我3500家製造商

    【時報-台北電】今日焦點新聞: 國內頭條: 1.季底作帳倒數,Q4迎選舉行情。(工商時報) 2.新經濟對策最快925拍板,日本也推半導體減稅方案。(工商時報) 3.風電3-2選商,採雙彈性放寬。(工商時報) 4.AI邊緣運算,明年大舉問世。(工商時報) 5.DRAM喊漲,PCB供應鏈看旺。(工商時報) 6.本土雞蛋搶光,批發價漲2元。(中國時報) 7.台積電先進封裝,追單來了。(經濟日報) 8.歐盟碳關稅試行下月啟動,牽動我3500家製造商。(經濟日報) 9.美系半導體業者裁員動作頻頻,台廠有望迎人才回流?(電子時報) 10.iPhone 15旗艦機供不應求,下半年能寄望蘋果、華為新品?(電子時報) 大陸頭條: 1.存量首套住房貸款利率今起下調,有望為超4000萬客戶減少利息支出。(上海證券報) 2.三季報業績搶先看,消費電子龍頭淨利超70億元。(證券時報網) 3.今日華為多款新品即將登場,頂級旗艦將亮相?(中國基金報) 4.貝萊德基金:A股當前具有超配價值,債券回檔後仍具吸引力。(證券時報網) 5.中指研究院:9月樓市成交量整體同環比均下降,一線城市小幅回升。(證券時報網) 6.成本端提振疊加供需兩旺,紙漿期貨或延續漲勢。(上海證券報)  國際頭條:  1.債息飆漲給季末股市蒙上陰影。(路透社)  2.加拿大工會Unifor工人表決支持福特合約。(路透社)  3.中國央行顧問提出結構性改革以重振經濟。(路透社) 4.美國勞工真正的問題:生產率不夠高。(華爾街日報)  5.麥卡錫為避免政府關門做出最後努力。(華爾街日報)  6.更高的利率不僅會持續更長時間,且可能永遠持續下去。(華爾街日報) (編輯:李慧蘭)

  • 陸記憶體產品價 全線走高

     記憶體晶片經歷漫長寒冬後,終於出現復甦曙光。9月以來,隨著消費性電子產品進入銷售旺季,利多氣氛帶動記憶體晶片NAND和DRAM等現貨價格全線走高。機構指出,當前記憶體產品價格底部已然成形,接下來市場柳暗花明,大陸國產晶片替代方興未艾。  南方財經報導,以9月19日來說,CFM快閃記憶體市場最新行情資料顯示,包括快閃記憶體晶圓(flash wafer)、DDR、消費型SSD、內存記憶體條、手機相關零組件eMMC等多個種類中,從低存儲量到高存儲量的各個品類報價均較上周上漲。  以PCIe 4.0介面、容量為1TB的SSD舉例,一度從6月高點報價41美元跌至8月低點35美元。而9月中旬最新的高點報價已回升到42.5美元。  報導指出,CFM快閃記憶體市場分析師戴曉瑜表示,「現在市場買漲不買跌,大家的備貨熱情都較原來高漲」。她解釋,記憶體晶片市場復甦,和國際龍頭大廠的減產有關,市場供需因此逐步回穩。2022年第四季起,鎧俠及美光率先啟動減產,三星在2023年第二季也跟進。  集邦諮詢(TrendForce)最新研報指出,供應減少的背景下,客戶備貨力度回升,NAND Flash晶圓合約價8月已有所反彈。但預計第三季NAND flash均價仍將持續下跌,第四季有望持平或是出現最高5%的漲幅。  DRAM復甦腳步較NAND稍有落後,仍在尋求築底。TrendForce稱,受惠龍頭企業減產,加上季節性需求支撐,預期第三季DRAM均價跌幅將會收斂至5%以下。惟因庫存仍高,今年DRAM價格仍有壓力,可能要等到2024年才會止跌反彈。  多家機構也開始上修大陸國產記憶體市場的看法。華泰證券9月研報指出,經過2021年末起七個季度的下行,當前記憶體產品價格已經呈現築底態勢,年內需求有望逐步回暖。東海證券研報也指出,展望年內,下游需求逐漸復甦的背景下,大陸國內記憶體企業獲利料將柳暗花明,企業估值有望修復,國產替代方興未艾。

  • 新光三越為上市鋪路 北中南積極擴點

     為加速上市之路,新光三越不僅月底插旗台北東區的Diamond Towers即將試營運,總經理吳昕陽22日透露,預計明年中南部還會敲定新據點,並在新北、桃園與台中等地區評估擴點計畫。  吳昕陽強調,疫後內需市場持穩,儘管國境開放、出國人潮大增影響高端消費客單,但整體來看,今年來營收年增率仍達兩位數,對於即將開出台北東區新型態店與週年慶挑戰仍具信心,預計全年有機會突破920億元營收目標,再創新高。  睽違10年之久,新光三越插旗台北東區的新型態店Diamond Towers(以下簡稱DT),賣場雖只有4,500坪,但耗費時間與規劃難以估計,並在一切合法合規下才試營運,吳昕陽強調,DT新型態店意義重大,打破過往的百貨思維,改以符合在地生活社交中心提案進行規劃。  吳昕陽在國境解封後,密集走訪歐洲倫敦、美國紐約、日本東京等地,他觀察到歐美的百貨零售業沒有太大變化,但台灣發展愈趨生活化,新光三越一直以「Life Style提案」為定位,成為各區Living Center,虛實整合並進打造一個被消費者、廠商信任與依賴的生態圈。  與此同時,新光三越疫後全台各店積極改裝,導入新櫃,迎接即將到來的周年慶。目前新光三越全台各店改裝新櫃超過300家,吳昕陽觀察到,不僅新光三越,包括遠百、SOGO等同業也都積極改裝迎客,疫後台灣百貨賣場快速動起來,不斷改裝,各業者前八月營收幾乎都呈雙位數成長。  新光三越目前有340萬會員,APP下載數逾200萬人次,吳昕陽表示,會朝400萬會員邁進,且透過數位科技讓行銷更自動化。

  • 美總統參選人喊「無限期保台」 願提供拜登沒給的武器

    美國將在明年11月迎來四年一次的總統大選,共和黨內目前仍以前總統川普聲勢最高,但其他參選人也不甘示弱,力拚選民認同。其中,現任南卡羅來納州參議員史考特(Tim Scott)批評,另一位參選人拉馬斯瓦米(Vivek Ramaswamy)保衛台灣有期限的作法是「錯誤」,強調自己將始終保衛台灣,甚至願意提供拜登政府沒給的武器。 《國會山莊報》報導,史考特日前接受電台訪問,主持人問他,對於先前拉馬斯瓦米所稱,將保衛台灣「直到美國半導體能夠自主為止」,是否有任何看法。 史考特表示,拉馬斯瓦米的立場錯了,在保衛盟友一事上不該設下期限,「我們應該永遠忠於盟友,並給對手致命打擊。我們對任何盟友都該做出明確承諾,而台灣是我們的盟友。」 他也強調,保衛盟友不該是說說而已,該提供的武器「不該延遲交付」,而是「已經送達」。而若他當選總統,將提供保衛台灣的必要武器,「包括飛彈防禦系統,以及其他拜登政府沒給的武器」。 不過即使對台態度堅定,史考特在黨內的支持度仍大幅落後其他參選者。根據CNN最新民調顯示,川普在新罕布夏州的黨內支持度為39%,遙遙領先居次的拉馬斯瓦米(13%)和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海利(12%)。先前一度被看好的佛州州長迪尚特(Ron DeSantis)下滑至10%,而史考特只有6%。 新罕布夏州是全美初選的第一州,被視為總統大選的風向球。

  • 三星減產效應 DRAM供需轉好

     全球最大記憶體廠商三星的減產效應,將於第三季起發酵,業界人士預期,2023年下半年DRAM供需結構和產業庫存,將呈現大幅改善。  受到DRAM三大應用需求不振影響,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三大供應商庫存,於2023年第一季來到高峰,在第一階段減產後,第二季庫存水位僅小幅度下滑,三大供應商因而持續擴大減產。  業界人士認為,2023年下半年DRAM供需結構和產業庫存狀況,有望進一步改善,主要原因並非見到終端需求,有較大幅度改善,而是三星於4月起開始減產,減產效益將於第三季起發酵。且近期市場傳出,三星為了改善高額庫存,預計將擴大DRAM和NAND減產幅度,此舉將有助於記憶體產業供需狀況,更快恢復平衡。  法人也預期,三大供應商於DRAM生產上,將會提高利潤以及需求較高的高頻寬記憶體(HBM)和DDR5生產比重,將有助於主流規格DDR4和利基型DRAM庫存去化。

  • 疫情時擁一個人的武林 今籌碼離席 從逾2千天價跌破7成 達人3點看談富邦媒:非長期投資標的

    疫情期間,零接觸消費成為主要購物方式,不少電商股價都受惠大漲,如今疫情遠去,曲終人散,電商股價也逐漸回到該有的軌道;理財粉專存股方程式的版主指出,電商龍頭富邦媒在2021年疫情期間一度飆破2,100元天價,但如今股價崩盤式蒸發約77%,已跌逾1,600元;基於3項疑慮,他坦言,富邦媒不會是他長期投資的標的。 版主透露,他日前跟友人討論到富邦媒2021年的榮景,再看看今年;雖然今年上半年獲利相較去年同期是成長的,但股價依舊跌個不停。回顧當時股價走勢,2021年9月13日盤中一度觸及2,000元大關,但當日收在1,995元,但隔日收盤即收在2,010元,到17日盤中一度高達2,190元,之後股價開始緩步修正,至去年10月一度跌到435元低點。 對於「富邦媒」,版主表示,他有3項疑慮,因此不會是版主想長期投資的標的,原因如下: 1.業務單一,營收超過90%來自網路購物,其次則是電視購物;對比全球電子商務龍頭Amazon,最大營收來源雖然同為網路銷售,但其它業務同樣經營的有聲有色,例如第三方賣家服務、AWS雲端業務(市佔率第一)、影音串流...等;其中,AWS雲端業務是推動Amazon高速成長的動力來源,因此不能將Amazon 視為一般的電子商務企業。 版主認為,業務的單一性,限制了「富邦媒」的成長範圍,同時降低了對產業景氣循環的抵抗能力。 2.電子商務市場競爭激烈,消費者忠誠度不高,哪個電商平台產品售價便宜就往哪裡去,很可能得犧牲毛利補貼消費者,流於殺價競爭。 3.電子商務進入門檻不高,國內外競爭者前仆後繼進入台灣市場;國內有統一、全聯、網家...等大小型電商,來自國外的知名電商有日本的樂天市場、新加坡的蝦皮、南韓的Coupang...等,競爭者多不勝數。 版主以Amazon為對照,Amazon從疫情期間的股價最高點,至今大約跌掉26%,而同為電商概念股的「富邦媒」則是崩跌了超過70%,可見疫情期間,「富邦媒」的股價被市場資金追捧,推升過頭了。 版主分析,台灣電商市場不大,如果「富邦媒」想要擴大網路銷售,勢必得往國外發展,但目前「富邦媒」似乎只想深耕國內市場,又或者可以像Amazon 一樣開展其他業務,善加利用富邦集團的金控與電信(台灣大)資源,也許能開創新局;尤其,「台灣大」的電信、影音串流、網路服務...等,在台灣佔有一席之地,如果「富邦媒」能進一步結合「台灣大」的資源,也許能複製Amazon 的成長模式,只是目前並沒有看到富邦集團有積極的整合。 基於前述諸多疑慮,版主表示,電子商務是個大趨勢,因此仍會持續關注「富邦媒」的發展,但當前的「富邦媒」並不會吸引他進行投資。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存股方程式」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