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已到隧道出口、黎明將近?高盛出具最新報告,指技嘉、華碩、緯穎、緯創、廣達明年元月起營收年增率「全面翻正」,且呈現2位數成長,全面喊買。受此利多,AI伺服器股大漲,技嘉漲幅逾4%、廣達、緯穎漲2%,緯創、華碩也都呈現走揚。 在上述5大台廠當中,高盛點名技嘉的營收動能最強,明年元月營收年增率高達85%;而華碩因為基期較低,元月營收年成長居次、約42%;其餘緯穎33%、緯創25%、廣達元月營收年增12%,但會出現月減26%的幅度。 至於目標價,高盛喊出技嘉345元、華碩506元、緯穎2120元、緯創136元、廣達270元,且全面給予「買進」評等。 摩爾投顧分析師江國中表示,雖然獲得高盛點名,不過AI指標個股還是較大盤弱勢,關鍵就在籌碼問題。 江國中提醒,以廣達、緯創為首的AI伺服器股,近期仍將受限於投信賣壓、融資餘額等籌碼干擾,現階段要立馬大漲的難度很大,不過他認為,12月是AI股的落底月,今日雖然受高盛利多股價上漲,但不建議投資人立即進場追高,最好趁股價拉回、逢低分批承接才是上策。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周三表示,該公司將繼續開發一套新產品,以符合美國政府對出口中國之高端晶片所實施的規定。 輝達在中國規模高達70億美元AI晶片市場市占率超過90%,分析師警告,美國收緊晶片出口管制可能給輝達的中國競爭對手創造進軍市場的大好機會。 黃仁勳周三在新加坡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輝達一直都與美國政府密切合作,我們會創造符合美國法規的產品。我們現在的計畫是繼續與政府合作,並推出一套符合新規定的新產品。 此外,黃仁勳表示,輝達與新加坡正在討論潛在的大型投資計畫。 輝達在11月發布財報後曾提出警告,受到美國新實施的晶片出口管制,第四財季在中國的營收可能大幅衰退。 路透社上個月底援引消息人士報導,輝達已經通知中國客戶,為了遵守美國出口規定而設計的一款新AI晶片將延至明年第一季推出。消息人士透露延後推出的新晶片是H20。為了遵守美國新實施的出口管制措施,輝達將開發三款新晶片,其中性能最強大的就是H20。 報導指出,在面臨華為等本土競爭對手崛起之際,輝達延後該中國專用版晶片的上市,可能使該公司守住大好江山的努力面臨更大的挑戰。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在接受CNBC獨訪時表示,儘管存在商業方面的擔憂,但如果需要,美國政府仍將對出口中國的技術實施更多管制,「我知道這對產業來說很難,他們希望有個明確的界線,但事實是,科技在變,中國在變,而我們必須跟上」。 當談及AI晶片管制的焦點—輝達,雷蒙多表示:「我們一直與輝達保持聯繫。它們非常清楚,也不想違反我們的出口管制。你知道,我們希望他們把晶片賣給中國,這無妨,但他們就是不能把最先進的AI晶片賣給中國」。 此外,雷蒙多透露她正在研究一種新方法,透過在企業和政府工程師之間建立「持續的對話」以限制中國取得某些技術,「如果重新設計的晶片讓中國有能力做出AI,我隔天就能出手管控」。 雷蒙多並向CNBC表示,她考慮對「最先進的AI和所有衍生而來的產品」以及生物科技與量子運算進行類似的管制,「我不能讓產業以任何方式違反我們出口管制的意圖」。 輝達財務長Colette Kress在11月財報電話會議上證實輝達正在為中國開發新的合規晶片,稱「輝達正試圖開發符合美國政府政策且不需要許可證的數據中心產品」。但Insider Intelligence分析師Jacob Bourne當時即警告這些努力最終可能只是「白做工」。這些聚焦中國市場的晶片可能只是在消耗輝達寶貴的研究資源,且最終可能會像其第一套專為中國市場推出的「降規版」晶片一樣遭到禁止。
由億萬富豪馬斯克創立的人工智慧(AI)新創公司X.AI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申報將透過售股籌資最高10億美元。 根據申報文件顯示,該公司已經向4個投資者籌資將近1.35億美元,首批售股在11月29日進行,並且已針對購買其餘股票達成具約束力且可執行的協議。 根據X.AI網站,馬斯克今年7月曾表示,該公司尋求瞭解宇宙的真正本質。上個月,X.AI發表一個名為Grok的聊天機器人,其靈感來自《銀河便車指南》(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表示經過2個月的訓練,並擁有網路的即時知識。 X.AI希望藉由推出Grok,與ChatGPT開發商OpenAI等業者直接競爭,過去馬斯克曾協助創立OpenAI,但因與共同創辦人奧特曼不合而分道揚鑣。
維基百科(Wikipedia)2023年瀏覽排行榜今天出爐,這份排名反映出全世界對人工智慧(AI)創新和2023年逝世人物的關注,以及印度用戶對維基百科趨勢與日俱增的影響力。 根據維基媒體基金會(Wikimedia Foundation)分享給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數據,維基百科2023年截至目前為止累積的頁面瀏覽量已超過840億次。 鑑於OpenAI旗下虛擬聊天機器人ChatGPT受歡迎程度大增,相關頁面登上維基百科年度瀏覽榜首,累積瀏覽次數超過4940萬次。 前5名其他主題還包括2023年逝世人物的生平文章、2023年板球世界盃、印度板球超級聯賽(Indian Premier League)及電影「奧本海默」(Oppenheimer)。 維基百科的印度和東南亞閱眾對2023年瀏覽排行榜帶來重大影響,榜單上1/5的主題來自該地區和印度本國媒體。 維基媒體基金會通訊長阿里汗(Anusha Alikhan)接受CNN訪問時指出:「目前我們在印度約有4700名活躍英語維基百科志工編輯,人數僅次於美國和英國。印度擁有豐富的媒體環境和資訊科技產業。」 印度寶萊塢2部動作片「賈萬」(Jawan)和「寶萊塢之絕地特工」(Pathaan)的維基頁面也榮登瀏覽次數最多的頁面之一,擊敗賣座美國電影「Barbie芭比」(Barbie)和「阿凡達:水之道」(Avatar: The Way of Water)等片的頁面。 這份名單還包括體壇、娛樂圈和商界等具影響力人物,美國女星泰勒絲(Taylor Swift)、億萬富豪馬斯克(Elon Musk)和足球巨星梅西(Lionel Messi)分別在各自領域獨占鰲頭,這點從他們的頁面在維基百科上的瀏覽次數可見一斑。 其他比較不受歡迎的主題和人物同樣登上排行榜前25名。俄烏戰爭雖然或多或少被加薩地區戰爭的新聞蓋過,不過在維基百科上的瀏覽量仍逼近1280萬次。 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Hamas)對以色列發動的攻擊沒有進入排行榜前25名,這可能是因為事件發生在今年較晚的10月7日,而俄烏戰爭則是於2022年2月開打。 葡萄牙足球明星「C羅」羅納度(Cristiano Ronaldo)、今年猝逝的美國情境喜劇「六人行」(Friends)主角之一馬修派瑞(Matthew Perry)和涉及性侵的美國爭議網紅安德魯.泰特(Andrew Tate)也榜上有名。
AI新興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數位部已展開AI評測工作,並在6日舉行「AI產品與系統評測中心」啟動儀式,初步評測項目總計10項。數位部長唐鳳強調,透過評測制度跟指引能讓AI朝向安全方向邁進。 6日啟動儀式在北科大舉行,唐鳳、行政院政委兼國科會主委吳政忠及行政院相關部會機關、國內外語言模型開發商(如TAIDE、Meta、微軟等)與公協會蒞臨參與,藉由AI評測中心以建立我國公平、可靠的AI產品與系統評測機制,健全我國AI評測制度與可信任AI環境發展。 唐鳳致詞表示,AI加速時代裡面,影響跟衝擊也在加速,而評估衝擊的速度能否跟上也很重要,將朝向安全的方式競賽。那要如何確保對AI投資朝向安全?就要靠評測。 唐鳳舉例,同一句話在別的地方可能就「水土不服」,所以不是由國際大廠片面決定AI呈現,而是透過微調來適應當地文化,這也是數位部使命。 唐鳳說,未來會遵循生成式AI使用指引,還有金融業針對AI的指引,惟實際應用在設計的時候無法預料,可能造成額外狀況,就會列入評測項目。 吳政忠致詞時表示,今是超前部屬。去年底ChatGPT橫空出世,台灣也該往這來走,要有自己版本,也就是TAIDE,相信已經可以拿來評測。生成式AI出來已經影響民眾生活,也會為產業創新帶來很大衝擊,不只回不去,還會往前走。相信未來AI評測項目,也會與時俱進。 為降低AI科技發展帶來潛在負面影響,數位部目前已偕同工業技術研究院與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等機關展開AI評測工作,藉由研析國際組織與重點國家AI政策、標準及規範,借鏡推動作法,逐步建立我國AI評測制度與規範。 數位部產業署進一步說明,目前已先參考國際主要AI規範,建立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 LLM)的初步評測項目,涵蓋安全性(Safety)、可解釋性(Explainable)、彈性(Resilient)、公平性(Fair)、準確性(Accuracy)、透明性(Transparency)、當責性(Accountable)、可靠性(Reliability)、隱私(Privacy)及資安(Secure)等10項,並已陸續展開初步測試,推動可信任AI相關應用與產品發展。 數產署說,AI評測中心涵蓋制度推動委員會、技術審議小組等架構,將制定「AI產品與系統評測制度」與「AI產品與系統評測指引」,建構我國AI產品與系統遵循評測方式與規範,提供國內AI產品評測服務,以期保障產品使用者權益,並將陸續於明年成立驗證機構、測試實驗室,提供AI評測與驗證服務,達到促進AI產業正向發展目的,確保AI技術可被正確使用,提升國內AI產品效能與安全,為我國推動可信任AI環境發展邁出重要的一步。 數產署說,AI評測中心未來將致力於推動國內自行研發AI模型功效評測工具,針對不同產品、系統與服務類別,參考對應國際試驗方法,來發展我國對應評測工具與系統,符合國內試驗需求。預計明年將持續針對語言模型進行評測,以期協助AI產品與系統開發者,提供可信任的AI產品、系統與服務。數位部也將針對不同的AI系統、產品與服務的評測類型,邀請相關部會參與評測工作,進行跨部會合作。 數產署說,透過建置我國可信任AI環境,將有助於與國際接軌,推動我國合規AI產品邁向國際舞台,加速拓展國際市場。未來AI評測中心將持續與各界對話,研析產業需求與國內外AI應用趨勢,建構更安全、更可靠AI評測環境。 唐鳳受訪時也透露,除了TAIDE已經進行評測,Meta、微軟等語言模型也有進行洽談。至於評測費用,產業署長呂正華補充,因為現在處於環境面建構,要形塑驗測雛型,也希望跟產業界站在一起,所以初期不收費,等市場機制建立、檢測量穩定後,再考慮收費問題。據了解,相關預算來自明年晶創台灣計畫底下的評測經費。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周二美股跌多漲少,四大指數僅那指收紅,不過蘋果股價走高,重回3兆美元市值關卡。周三台股開漲12.81點報17340.82點,股王世芯-KY(3661)領軍IC設計,AI概念股亦跌深反彈,汽車、鋼鐵、金融亦敲邊鼓上攻,指數盤中衝上17439.85最高、上漲111.84點,大漲百點一度重返5日線、17400關卡,不過盤中電腦周邊、電機、電子零件、塑化、水泥、生醫、光電類股漲幅收斂,台積電尾盤更拉回平盤,17400得而復失。 周三終場,加權指數上漲32.71點或0.19%,報17360.72點,成交量減至2958.83億元;櫃檯指數上漲0.76點或0.33%,報232.11點,成交量增至940.72億元。 台股高檔震盪延續,回檔健康樂觀以待,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表示,本周台股震盪持續,但周三大盤重拾漲勢,然尾盤強度縮小,美台股市高檔震盪,但此波震盪已可見轉強跡象,驚驚漲後續觀察美股走勢變化,以判斷下一步局勢,不過台股受惠旺季效應、營收利多、選舉政策受惠利多等因素,均有利台股表現,指數有機會再創新高,短期目標17500關卡,再觀察萬八動能,而震盪下預估萬七有撐。 資金面樂觀下,後續留意12月中美國聯準會的利率政策,操作上,黃副總認為,年底宜布局營收成長、政策受惠股,手機零組件、蘋概股、AI伺服器,非電也可關注汽車零組件、金融、電動車概念股。 權值王台積電(2330)周三盤中衝上575元最高,上漲5元或0.87%,收場收持平至570元。聯電(2303)、聯發科(2454)、日月光投控(3711)同樣震盪收黑。 千金股方面,僅力旺(3529)、大立光(3008)收黑,M31(6643)重返千金,台股迎接11位千金局面,緯穎(6669)、創意(3443)、祥碩(5269)、譜瑞-KY(4966)、M31等漲幅均明顯。 類股上,電腦周邊、汽車等皆上漲1%以上,其中AI概念股的川湖(2059)、宏碁(2353)、英業達(2356)、金像電(2368)、廣達(2382)、京元電子(2449)、緯創(3231)等齊步上攻;受惠比特幣大漲,主機板族群同樣強勢,映泰(2399)、華擎(3515)雙雙漲停,技嘉也漲近7%。而台灣車市火熱,中華(2204)利多衝上上市新高價,與堤維西(1522)、IKKA-KY(2250)、東陽(1319)齊力上漲超過半根漲停。 成交量觀察,前十大為新興(2605)、亞力(1514)、敬鵬(2355)、群創(3481)、晟銘電(3013)、華泰(2329)、中興電(1513)、士電(1503)、迎廣(6117)、裕民(2606),重電占多數,而BDI指數回落,散裝兩檔帶量下滑震盪。
【時報-台北電】宏達電(2498)112年12月7日受邀參加Daiwa Securities於日本東京舉辦之海外路演,屆時說明公司已公開之資訊。(編輯:廖小蕎)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全球景氣變數仍多,瀚荃(8103)預期第4季與第3季相近,並謹慎看待明年上半年產業環境,不過在AI伺服器等新興應用,以及光電、車用及工控等產品出貨逐步放量下,瀚荃執行長楊奕康表示,明年AI相關產品可望較今年成長20%,明年營收可望較今年雙位數成長。 瀚荃分連接器、線纜組件及電子配件三大事業群,其中連接器終端應用涵蓋消費性電子,工控,汽車,低軌導衛星等,佔營收比重約50%,線纜組件主要是搭配汽車相關連接器,以及應用於電源與散熱相關線束,受到全球通膨升息、終端庫存調整影響,瀚荃今年前3季合併營收22.47億元,年減24%,由於伺服器、網通相關產品比重提升,搭配新產品導入,合併毛利率為33.8%,稅後盈餘為2.05億元,年減34.56%,每股盈餘為2.6元;累計前10月合併營收為24.71億元,年減23.75%。 瀚荃表示,今年客戶即使在消費季出貨期還是以用短單和急單的方式來拉貨,訂單能見度相對有限,預計第4季除了經濟和產業都處於下行,客戶端嚴控備貨支出,不多備庫存,因此能見度與第三季持平。 展望2024年,楊奕康表示,明年6月以前看起來不會太好,客戶沒有那麼樂觀,不過,明年上半年能見度雖不明確,來自工業電子客戶資本支出增加,電源端產品受惠政策對充電、綠能、節能之建置,NB及Server去庫存去化尾聲且傳輸介面改變對零組件新規格需求,預期相較2023年谷底預估上半年個位數到雙位數成長,下半年可望實現雙位數成長,全年營收可望雙位數成長。 為企業文化能順利傳承及永續經營,接班布局進入新局,瀚荃董事長楊超群將執行長職務交由楊奕康負責,董事長則身兼永續長推動公司永續發展。 瀚荃表示,楊奕康2009年進入瀚荃由基層營銷做起,2016年進入董事會,陸續由業務營銷接管大陸廠務端及資材等職務全方位歷練後,今年正式接任執行長。楊超群董事長為公司永續經營、優化本業、提升企業價值,系統規畫接班繼任者培養與傳承,為期3年與繼任者並行經營管理,協助建立接班梯隊。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2024年投資選AI科技股還是高評級債券?1月的總統大選,有沒有選前行情可以搭?國泰投信12月6日舉辦「2024投資展望論壇」,匯聚財經專家,為投資人提供專業理財解方。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雍川出席談到,美國聯準會11月暫停升息後,美國10月CPI數據亦明顯下降,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從高點5%回落至近期的4.2%左右,認為今年7月份即聯準會最後一次升息,明年第2季起可能將逐步降息。隨明年上半年景氣觸底回升、聯準會有望開始釋放降息意願,他強調「2024多數時間將是股債雙多!可以大口吃積極布局。」 張雍川建議投資人採取「槓鈴策略」均衡配置,若擔憂未來殖利率震盪或是戰爭持續,一端藉由波動度較高或趨勢產業的市場,例如台美股、AI產業,有機會追求超額收益,另一端以具有現金流、收益率等較安全的資產,例如美債或投資級債,這樣在景氣回升時既不會錯過股市的上漲行情,部分配置高評等債券也可以持續領息、降低波動度,未來降息時也能享有資本利得上漲空間,「槓鈴策略」跟漲又抗跌,是較為穩健的選擇。 國泰投信理財策略部楊正豪協理則分析明年股債各自有亮點,在Higher for longer的情境下,看好成長股表現,投資人可留意具有半導體產業優勢的台股市場,建議納入國泰台灣領袖50 ETF(00922),聚焦台灣市值大、流動性佳、獲利穩定的50檔領袖企業,為進化版的台股市值型ETF。另外AI趨勢股更是成長股代表,雖然長線看好,但震盪不斷,投資人除非很熟悉產業,或認真研究相關展望、新產品等數據,才能降低被甩出的風險,想要把握AI產業成長契機,可搭配另一檔台股高股息ETF-國泰永續高股息 (00878),有部分AI概念股,又匯聚台灣優質永續高息股,能降低波動,布局00922及00878,台股投資機會不漏接。 若是投資訴求穩健低風險的小資或樂退族,他也建議可再搭配債券ETF或高股息基金,最近債券ETF的人氣王國泰10Y+金融債ETF(證券代碼:00933B),有月月配息跟收益平準金,在債券超跌的背景下,搭配明年降息的環境,不僅能鎖利,還有資本利得的空間!而國泰熱門的台灣高股息基金透過基金經理人主動式專業選股,以高股息為主搭配AI實力股,基金績效有目共睹。 國泰投信全球經濟與策略研究處副總王誠宏則為投資人詳細剖析2024經濟趨勢,他指出明年將是高壓與風險環伺的一年,全球通膨會從中偏高(約略高於3%)朝向中性通膨(約略高於2%)發展,認為2024年降息機率極高,明年第二季後軟著陸觸底,投資人就忘了通膨吧!專注於經濟增速,股債可望喜迎雙多,股市首選科技產業,投資人可採上半年股債各半、下半年股70%債30%的策略配置。
摩根大通證券指出,客製化特殊應用晶片(ASIC)發展強勁,未來幾年全球高階ASIC市場將繳出20%的驚人年複合成長率,台廠中以世芯-KY(3661)獲得多個單量較大的AI專案最亮眼,初評「優於大盤」、推測合理股價是創新高的3,800元。 系統業者積極推升特殊應用晶片(ASIC)發展,加速運算與車用ASIC採用不斷上升。系統廠商為了取得更多品差異化、較佳性能表現與較低成本,紛紛加速投入ASIC開發;美國超大型數據中心擴大AI運算部署,同時推動ASIC需求,摩根大通證券認為,設計服務供應商將會是加速客製化ASIC的關鍵推動者。 設計服務指標股中,外資對世芯-KY有高度看好共識,包括:摩根士丹利、花旗環球、匯豐證券等,都給予正向投資評等。多頭派外資先前賦予的股價預期介於3,180~3,300元之間,均已達標,摩根大通證券此時將股價預期拉上3,800元,超越大摩樂觀預期的3,661元,反映對未來獲利更加看好的預期,有利鞏固多頭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外資盛讚世芯-KY已確保多個AI專案大單入袋,對世芯-KY每股稅後純益(EPS)預估也來到新境界,估計2024年EPS為81.39元,遠高出市場預期的不到70元,2025年更將挑戰每股賺百元里程碑,EPS為102.55元。
【時報-台北電】台股今日在AI族群回神,IC設計、板卡、汽車股撐盤下終結連2黑,無奈台積電欲振乏力,五日線無功而返,06日加權指數收17360.72點,漲32.71點或0.19%,總成交值2990.09億元。三大法人買超36.24億元,其中外資買超2.27億元,投信、自營商分別買超44.19億元及賣超10.22億元。 投信賣超前十大個股,依類別分,7檔電子股、3檔傳產股;依股價分,3檔百元股、6檔中價位股及1檔銅板股;賣超張數方面,榜首為裕民(2606),賣超3817張,華通(2313)、緯創(3231)名列二、三名,分別賣超3215張及賣超1282張。第四及第五名為飛宏(2457)、華新科(2492),其他依序為定穎投控(3715)、材料-KY(4763)、建準(2421)、微星(2377)及華航(2610)。 觀察投信賣超前十大個股表現,金融股脫魯沒進榜,電子難逃殺機,AI鏈仍為重災區,傳產股瞄準航運類。 BDI 5日大跌203點或6.07%,結束連9漲,散裝族群出現漲多回檔,裕民遭連2賣,今日加重力道重砍3817張居投信賣超之冠,股價重挫4%,航空股華航同悲轉空。 輝達看好AI後市,AI鏈卻依舊苦情遭提款,華通連5賣、緯創連11賣,所幸外資翻多買超4千張相救站回90關,微星也賣了3天。 ●投信06日賣超前十名: 1.裕民(2606)收54.70元,跌2.30元或4.04%,投信賣超3817張。 2.華通(2313)收71.10元,跌0.80元或1.11%,投信賣超3215張。 3.緯創(3231)收91.20元,漲2.00元或2.24%,投信賣超1282張。 4.飛宏(2457)收61.60元,跌1.20元或1.91%,投信賣超798張。 5.華新科(2492)收134.00元,跌2.50元或1.83%,投信賣超784張。 6.定穎投控(3715)收97.00元,漲0.40元或0.41%,投信賣超476張。 7.材料-KY(4763)收796.00元,跌32.00元或3.86%,投信賣超433張。 8.建準(2421)收95.40元,跌0.80元或0.83%,投信賣超357張。 9.微星(2377)收176.50元,跌1.50元或0.84%,投信賣超348張。 10.華航(2610)收21.35元,股價持平,投信賣超235張。 ●前三大個股近五日籌碼: 1.裕民(2606)三大法人累計買超1萬8147張,其中外資買超1萬2928張、投信買超4224張、自營商買超994張;融資增833張、融券增1476張,券資比14.48%。 2.華通(2313)三大法人累計買超1萬9653張,其中外資買超2萬2912張、投信賣超1669張、自營商賣超1590張;融資減8142張、融券減1973張,券資比18.10%。 3.緯創(3231)三大法人累計賣超8萬6411張,其中外資賣超5萬1303張、投信賣超3萬4359張、自營商賣超748張;融資增8017張、融券增574張,券資比0.87%。 註:台股總成交值不含鉅額交易;個股買賣超僅06日未加計鉅額交易;資券統計截至前一交易日。(編輯:龍彩霖)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人工智慧(AI)興起不僅將危及人類的工作,也將對生命不可或缺的水資源帶來威脅,可能讓AI發展前景變「BI」(悲哀)。 CNBC報導,微軟、Alphabet旗下谷歌(Google)等科技巨頭最近都報告其用水量暴增。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科技公司爭相投入AI軍備賽是罪魁禍首之一。 根據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研究員Shaolei Ren在今年4月發表的研究報告,取決於AI模型部署的時間和地點,生成式AI聊天機器人ChatGPT每回覆10到50次的提問就會「吞下」500毫升的水。現在ChatGPT每月有數億用戶提交問題,這凸顯出AI有多「渴」。 加州大學這份報告的研究人員警告,如果未能充分解決AI模型水足跡(water footprint)不斷增加的問題,那麼未來它可能成為AI社會責任與永續使用的主要障礙。 由微軟支持的ChatGPT之父OpenAI沒有回應媒體置評請求。 Shaolei Ren表示,大眾對於水資源議題越來越了解,如果他們知道這些科技巨頭正在奪走他們的水,未來他們將得不到足夠的水,不會有人喜歡這件事。我認為未來幾年我們還將看到更多與用水有關的衝突發生,企業必須小心應對這樣的風險。 數據中心是大型科技公司的命脈之一,但它們需要大量的水為極為耗電的伺服器降溫以維持運轉。 在最新提出的環境永續發展報告中,微軟披露從2021年到2022年,其全球用水量增加三分之一以上,達到近17億加侖。這表示著微軟每年的用水量足以填滿2500多個奧運等級的游泳池。谷歌的數據中心與辦公室總耗水量在2022年達到56億加侖,較2021年增加21%。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家公司最新的用水數據都是在各自推出生成式AI產品之前披露的。根據微軟Bing Chat和谷歌Bard所需的運算能力,未來幾個月這兩家公司的用水量還將大幅增加。 微軟發言人向CNBC表示,該公司正在投入AI如何影響能源、用水與碳排相關研究,也將致力於提高大型系統的效率。谷歌發言人表示,研究顯示雖然AI運算需求激增,但這項技術所需之能源的成長速度比許多預測緩慢很多。谷歌正在使用驗證過的方法來大幅減少工作負載的碳足跡。這些工作原理結合在一起,可以將訓練模型的秏能減少多達100倍,將碳排放減少多達1000倍。
美國進一步收緊晶片出口規定,不但擋了AI霸主輝達的財路,更讓大陸業者有了更多展現實力的空間。輝達執行長黃仁勳6日在新加坡接受採訪時表示,輝達在中國與海外都有很多競爭對手,而華為是輝達在AI晶片市場上非常難對付的競爭對手。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黃仁勳5日晚間才抵達新加坡,6日早上就在香格里拉酒店與多家新加坡媒體舉行閉門式圓桌會議,接受記者超過1小時的輪番拷問。 黃仁勳在會中強調,「新加坡必須創造自己的人工智能」。今年第3季,新加坡市場占輝達總營收約15%。 黃仁勳坦承,華為、英特爾以及越來越多的半導體初創公司,對輝達在AI市場上的主導地位構成了嚴峻的挑戰,「無論我們走到哪裡,他們都想和我們競爭」。 據路透社報導,在中國70億美元(約新台幣2224億元)的AI晶片市場上,輝達的市占超過90%,但分析師指出,美國對晶片出口的新限制可能會為大陸競爭對手創造進入市場的機會。 路透社11月曾報導,輝達已通知大陸客戶,符合美國出口法規而新設計的AI晶片將延後至明年第1季發表。黃仁勳拒絕對此發表評論,僅表示,大陸市場向來占輝達約20%的銷售,公司將持續「完全地」遵守規定。
半導體零組件廠商宏碩系統(6895)今(6)日舉行法說會,總經理陳漢穎表示,對明年營運展望也是樂觀期待,同時,他也透露,公司蒸發器產品打入AI邏輯測試儀市場,終端客戶是全球最大AI晶片廠,市場推測是Nvidia,預料也將有利明年營運表現。 對於明年營運展望,陳漢穎表示,目前多數研調機構均看好明年全球半導體景氣可望較今年回溫,對宏碩系統來說也可望受惠帶動,但以近幾年來,全球不確定因素相當多,若明年外在條件沒有意外,公司對明年景氣及公司營運也是樂觀期待。 此外,陳穎漢也指出,該公司研發的蒸發器產品,目前已用於AI產業邏輯測試儀領域,主要出貨給國內上市公司客戶,不過據了解,終端用戶是全球最大的AI晶片公司,且目前該國內重要客戶還送樣給另一家同樣是全球重量級的AI晶片客戶。市場法人揣測,宏碩蒸發器首家用戶是輝達(Nvidia),而送樣中的則是超微(AMD),市場法人預期,在打入AI供應鏈之後,將有助該公司明年營運表現。
今年在科技股領軍下,美股漲勢傲人。但近來不少投資專家陸續提出警告,美股的好日子不多了!史密德資本管理公司(Smead Capital Management)投資長Bill Smead表示,隨著投資人過度看好被炒作的科技股,美股可能面臨數十年來最大的崩盤風險。 Bill Smead在5日公布的報告中指出,其實標普500指數成分股當中的真正「贏家」並不多,所謂的「科技七巨頭」(Magnificent Seven)貢獻了標普500指數今年的大部分漲幅,其他成分股則保持相對平穩。 他形容,標普500指數看起來像是「一隻煮過頭的鵝」,因為其中充斥著大量長期回報不佳的股票,「目前對AI股票的狂熱看起來就像是2021年達到巔峰的創新狂熱的延續。科技股正處於我參與股市43年來經歷的最大投機狂歡的後期階段」。 摩根大通技術策略主管Jason Hunter則警告,股市錯誤地消化了美國經濟軟著陸的預期,投資人意識到前景比想像中更黯淡之後,就會引發拋售潮。他預估,明年夏季標普500指數將暴跌23%,而美國經濟衰退將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