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AI

的結果
  • 美晶片新禁令讓輝達完蛋?美媒分析出乎意料

    美國持續加碼對大陸晶片禁令,外界擔憂輝達的展望蒙上隱憂,但華爾街日報撰文指出,輝達受惠的人工智慧(AI)熱潮可望超越地緣政治阻力。 報導指出,輝達在ChatGPT等生成式AI技術所必需的晶片領域居領先地位,輝達有許多跨國科技巨擘撐腰,科技巨頭包括微軟、Google、亞馬遜和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等,正投資數以十億美元為自家數據中心配備生成式AI能力,而這對輝達來說相當正向。 預期截至2025年1月的會計年度,輝達數據中心收入將高達650億美元,比英特爾和超微等競爭對手同一時期的數據中心業務銷售總和,高出1倍以上。 輝達看好第四季營收將達到200億美元,年增231%,雖然大陸營收因晶片禁令恐大幅下滑,但看好在其他地區的銷售將強勁成長,能抵銷大陸等地的銷售下滑。

  • 《國際產業》陸江山不保?傳輝達新AI晶片延至明年首季發布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報導,輝達(Nvidia)已經通知中國客戶,其為了遵守美國出口規定而設計的一款新AI晶片將延至明年第一季推出。 消息人士透露延後推出的晶片是H20。為了遵守美國新實施的出口管制措施,輝達將開發三款新晶片,其中性能最強大的就是H20。在面臨華為等本土競爭對手崛起之際,輝達延後該中國專用版晶片的上市,可能使該公司在這個重要市場守住江山的努力面臨更大的挑戰。 半導體研究公司SemiAnalysis日前指出,輝達最快可能在11月16日推出新的中國專用「降規版」AI晶片。 但最新消息指出,現在H20已經延至明年第一季推出,其中一名知情人士透露,他們被告知可能會在明年2月或3月推出。 輝達拒絕對此消息發表評論。 消息來源亦表示,他們被告知H20之所以延後推出,是因為伺服器製造商將此款晶片與自家系統進行整合時遇到問題。 除了H20之外,輝達還計畫推出另外兩款中國專用晶片L20和L2,以符合美國新祭出的出口禁令。消息人士表示,L20晶片將按原定計畫推出,不會有延宕的情況發生。而至於L2晶片,他們則表示沒有資訊可以透露。

  • 台股短線高檔震盪 基本面好轉族群可續留意

    11月中旬第3季財報公布後,進入財報空窗期,加上台灣景氣燈號轉為黃藍燈,製造業景氣回溫,基本面見曙光。然因年底假期將屆,市場觀望氣氛轉濃,台股成交量不易放大,預估短線高檔震盪,基本面好轉族群可續留意。 日盛上選基金研究團隊表示,近期大盤位於高檔震盪,然盤面類股輪動尚能維持良性狀態。目前市場仍預期12月將再度不升息,且最快2024年5月將首度降息,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也未明顯反彈,因此,預期資金行情熱度可望持續。從技術面觀察,現階段中長期均線呈現多頭排列,加上KD指標高檔鈍化,顯示多方氣勢仍強,台股萬七整數關卡突破後轉為支撐,拉回仍可視為布局買點。 日盛上選基金研究團隊指出,觀察明年明星產業,主軸還是在 AI相關族群。根據統計,2022~2026 年全球AI伺服器出貨量將以雙位數高速成長,相關零組件無論是產量或價格都有顯著增長,台廠伺服器代工受惠大;明年台廠在更多AI 應用驅動下,營收及獲利都有大幅成長機會,包括:散熱模組、電源供應、風扇、機殼、交換器等族群皆雨露均霑;下半年AI ASIC(特殊應用IC)業績也將出現爆發式成長,整體產業將迎接前所未有的榮景,AI有望迎接高速成長期來臨。

  • 《今日財經懶人包》美債息連5跌 美股感恩小漲;輝達認禁令衝擊 台鏈重挫;台股明年「先下後上」 衝萬八;10月失業率 創23年新低;明年高殖利率股搶先看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連5跌,又逢感恩節前夕,美股小漲放假去;輝達Q3營收獲利創新高,但認了美晶片禁令影響中國營收,拖累台廠AI鏈重挫;群益預估,明年4大關鍵影響,台股將「先下後上」,最高上看18,500點;製造業弱,服務業旺,10月失業率降至3.43%,創23年最低;明年有望降息,第一金估台股配息率上看70%,可加碼高殖利率股如聯電、元大金、長榮等。以下為今(23)日財經懶人包: ▲美債息連5跌 美股感恩小漲 周三在感恩節前夕美股四大指數小漲,市場看好聯準會可能已經完成升息,以及美國經濟仍具韌性。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盤中一度跌至4.369%,創下9月22日以來新低,亦給美股帶來提振。  ★四大指數   美股道瓊上漲184.74點或0.53%,收35,273.03點。   NASDAQ上漲65.88點或0.46%,收14,265.86點。   S&P500上漲18.43點或0.41%,收4,556.62點。   費城半導體上漲12.16點或0.33%,收3,744.96點。 ▲美晶片鎖中戰 輝達認栽 輝達(NVIDIA)第三季財報(8至10月)繳出亮眼成績,營收181億美元、毛利率75%、每股盈餘4.02美元,均創史上新高。第四季營收更上看200億美元,毛利率75.5%。美國銀行將輝達目標價從650美元上調至700美元,該股盤前由跌逾1%轉漲1.1%。 ▲群益:明年台股先下後上 大選倒數51天,惟藍白合仍卡關,一路拖過22日最後大限,為年末的選舉行情埋下變數;展望2024年,群益金融集團22日舉行全球展望說明會時指出,台股將「先下後上」,首季受選後賣壓、進出口淡季、大陸經濟衰退、觀望美國升息政策四大因素干擾,指數恐下探15,000點,然下半年隨降息循環啟動、科技景氣復甦,將有望逐季緩漲,全年最高上看18,500點。   ▲服務業旺 10月失業率創23年最低 主計總處22日公布10月就業統計,雖然製造業就業人數仍受全球景氣趨緩影響而下滑,但在疫後復甦,國慶年假、百貨公司周年慶帶動服務業人力需求下,失業率降至3.43%,創下近23年同月最低,顯示就業情勢續呈穩定,研判年底前失業率還會降低。 ▲2024年配息潮 高殖利率股出列 2024年全球將步入降息潮,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估計,台股上市櫃公司將加碼發出現金股利給廣大投資人,整體配息率將來到65~70%,屆時有望發出2.01~2.17兆元的現金股利總額。目前台股的高現金殖利率個股分三大類如有聯電、元大金、長榮、長榮鋼等。

  • 權證市場焦點-前鼎 大啖CPO商機

     市場高度關注AI、雲端應用,將帶領光通訊模組在2024年進入1T以上時代,近期台股在共同封裝光學元件(CPO)題材上再度發威,在大盤指數22日走弱跌逾百點下,光通訊族群近期獲市場資金卡位,其中前鼎(4908)開高後向下震盪,尾盤拉升漲2%收102元,連收兩日紅K,股價持續站穩百元大關。  近期網通、光通訊族群交投熱絡,其中前鼎產品,應用在AI領域高性能計算和數據中心環境的矽光子技術受到矚目,隨著生成式AI的商用化,資料傳輸需求上升,使CPO備受市場關注。  法人表示,前鼎10月營收8,922.3萬元,年增43.03%,前十月合併營收7.02億元,且產品毛利率高達43%,加上矽光子將成明後兩年科技業關注焦點,預期後市營收看漲。  *【權證投資必有風險,本專區資訊僅供參考,並不構成邀約、招攬或其他任何建議與推薦,請讀者審慎為之】

  • 《今日焦點新聞》台股年終倒數 醞釀「三重作帳」4類股聚焦

    【時報-台北電】今日焦點新聞: 國內頭條: 1.美晶片鎖中戰,輝達認栽。(工商時報) 2.Fed會議紀錄偏鷹,未提降息。(工商時報) 3.群益:明年台股先下後上。(工商時報) 4.美元轉強,台股匯同步拉回。(工商時報) 5.法人3.2億買大直頂級豪宅。(工商時報) 6.歷史次高,地方超徵紅包上看540億。(中國時報) 7.台股年終倒數,醞釀「三重作帳」半導體、電腦周邊、航運、金融股聚焦。(經濟日報) 8.輝達財報、財測全都超預期,CEO黃仁勳喊生成式AI時代起飛。(經濟日報) 9.手機新機備貨力道穩健,週邊IC業者4Q出貨獲支撐。(電子時報) 10.NVIDIA「再降規版」H20出貨延後,中國本土AI晶片紛卡位遞補。(電子時報) 大陸頭條: 1.TMT方向湧現多隻牛股,後市機會遇獲機構看好。(新浪財經網) 2.人民幣中間價調升152點創五個月新高。(經濟參考報) 3.陸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連續3個月回升。(經濟參考報) 4.習近平同烏拉圭總統拉卡列會談。(證券時報網) 5.樓市重磅!兩大利好"空降"深圳!。(證券時報網) 國際頭條:  1.看好聯準會完成升息,假期前美股收高。(路透社)  2.奧特曼閃電回鍋OpenAI。(路透社)  3.中國放行,博通完成690億美元收購VMware交易。(路透社) 4.中國加大對巴勒斯坦的支持,挑戰美國的中東政策。(華爾街日報)  5.美債息下跌,激勵美股收高。(華爾街日報)  6.對產量意見分歧,OPEC推遲峰會。(華爾街日報)(編輯:邱致馨)

  • 奧特曼回鍋 OpenAI之亂落幕

     ChatGPT開發商OpenAI上周末無預警開除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後,公司內外一片混亂。在近9成員工以集體辭職威脅董事會讓奧特曼回鍋後,董事會終於讓步。OpenAI稍早宣布奧特曼回鍋擔任執行長並改組董事會,讓這場風波暫時落幕。  OpenAI稍早在X平台發文宣布奧特曼回鍋的消息,並依員工及股東要求改組董事會。OpenAI原本的四人董事會已解散,其中只有問答集網站Quora創辦人兼執行長丹傑羅(Adam D’Angelo)續任董事。  新的三人董事會成員除丹傑羅,還包括前任Salesforce共同執行長泰勒(Bret Taylor)及美國前財政部長桑默斯(Larry Summers),由泰勒擔任董事長。內情人士透露,OpenAI將針對連日風波展開獨立調查,釐清事情始末。  奧特曼稍早在X平台發文表示:「我熱愛OpenAI,過去幾天我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維護這個團隊及使命。我在周日決定加入微軟,因為當下對我和團隊而言那是最佳選擇。如今在OpenAI新董事會及微軟執行長納德拉的支持下,我期待回歸OpenAI,繼續和微軟加深合作關係。」  連日來呼籲OpenAI改革企業治理的納德拉也對奧特曼回鍋表示肯定。他於X平台發文表示:「我們相信OpenAI踏出重要第一步,未來將朝更穩定、公開且有效的企業治理邁進。」  OpenAI董事會在上周末開除奧特曼後,總裁布拉克曼(Greg Brockman)也跟著辭職表示抗議。身為OpenAI大股東的微軟先是對董事會施壓,希望讓奧特曼回鍋,但在董事會堅決不讓步的情況下,納德拉在19日宣布奧特曼及布拉克曼將加入微軟。  納德拉稍早表示,他與奧特曼及布拉克曼早有共識,認為兩人回鍋領導OpenAI才能確保OpenAI繼續為AI使命而努力。布拉克曼稍早也在X平台發文表示:「回到OpenAI,今晚繼續寫程式。」

  • OpenAI政變 微軟成大贏家 資服、雲端股漲

     ChatGPT開發商OpenAI開除執行長阿特曼(Sam Altman)後,微軟隨即聘用阿特曼和其他關鍵員工,才過一天結果峰迴路轉,阿特曼決定回鍋OpenAI。法人分析,微軟本就是OpenAI大股東、持股49%,OpenAI後續將改組新董事會,微軟可望入主並增強營運的掌控力,成為這波人事動盪最大贏家,台股資訊服務、雲端概念股在22日則隨之大漲。  據統計,盤面上寶碩、倍力、大綜、緯軟、叡揚、三商電、驊宏資、宏碁資訊、安碁資訊、台灣銘板、系微、伊雲谷、91APP*-KY、華經、網家等15檔相關概念股,在台股22日回測逾百點情況下,逆勢上漲2~10%不等,而微軟在本周一股價也創歷史新高,當前市值逼近2.8兆美元。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表示,微軟本來就是OpenAI的大股東,這次CEO阿特曼突然被開除、旋即又回鍋,對微軟的openAI體系來說沒有改變,原本微軟讓其他小股東掌控董事會,之後可望拿回更多主導權,再加上微軟自己也有伺服器跟作業系統業務,搭配相關題材,台股方面資訊產業跟雲端股上漲,從本益比來觀察,這些族群的價格都還相對便宜。  法人指出,台股當前整體輪漲速度相當快,昨天漲比較多的AI概念、半導體權值股等今天轉跌,但在台積電對第四季展望佳、台灣GDP成長第四季預期5.3%全年最高,搭配選舉、年底作帳行情、Fed 12月預期不升息,整體經濟面看好,目前指數走勢「進二退一」,趨勢還是往上、操作拉回反而要找買點,年底前還是看多有機會到萬八。  資深分析師杜金龍表示,整體資金賣超大型股、轉進小型股,台股從10月31日至今大幅拉抬,已創波段高點,再加上歷屆總統選舉前50天左右,平均上漲報酬率超越10%,目前短線轉入小型股,資服、雲端產業較多屬於中小型股。

  • 操盤心法-大盤有前高壓力區 留意半導體AI生技股

     盤勢觀察:在美聯準會(Fed)暫停升息,財政部發債規模低於預期,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因而由高檔拉回,11月1日殖利率跌破4.806%的頸線位置,市場風險偏好因而增溫,帶動資本市場反彈,美股四大指數皆向前高壓力區推進,國際主要股市亦因而受到帶動表現正向。  由FedWatch Fed升息機率預估觀察,2023年十二月與2024年元月的Fed的利率決策逾九成機率維持目標利率在5.25~5.5%,甚至2024年第二季有降息的可能,不過Fed升息周期告一段落後,後續仍有量化緊縮所造成的壓力,投資人不可不察。  AI股龍頭輝達公告第三季報,表現優於市場預期,其營收年增206%,由此可以看出AI晶片的需求暢旺,不過美出口限制政策影響其對中國和其他國家組織的銷售,雖其發言體系表示其他地區需求強勁可抵消政策的影響,惟市場仍存憂疑,AI概念股多呈現拉回。  盤勢分析:由周K線看台股,大盤在10月31日觸及五月下旬以來的低點後開始反彈,月線與季線也重新交叉向上,截至上周台股大盤周K線已連3紅,5周KD亦開口擴大持續上揚,技術面表現正向,惟指數目前已來到今年高點附近,解套賣壓相形沉重,上檔賣壓不容小覷。  籌碼面的部分,外資十月共賣超大盤1,449億元,不過11月1至22日外資反手大幅買超1,991億元,在內資的部分操作亦偏正面,同期間自營商反手買超31億元(十月賣超67億元),投信買超111億元,惟內資操作未如外資積極。  整體而言,外資籌碼面偏向正面可為台股提供支撐,另就中期觀之技術面與指標仍偏正面,惟目前指數位處前高壓力區附近,在5日均量未突破3,000億元大關前不易突破,在下有撐,上有壓下,指數近期呈現震盪消化壓力的機率偏高,操作上選股仍重於選市。  投資建議: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表示,全球半導體製造業將於第四季開始復甦,電子產品的銷售可望季增22%,IC零組件銷售則有季增4%的可能,另近期終端市場呈現復甦,加上AI和高效能運算應用需求暢旺,半導體與AI相關概念股表現值得留意。散熱族群將會在運算效能增加所帶來的散熱需求,相關廠商如健策、奇鋐,及雙鴻等將受挹注,營運表現可留意。  另生技產業中CDMO與學名藥族群相關個股位階多處相對低檔,其中有基本面題材的公司更值得留意,例如:學名原料藥的台耀進行產能擴充並步入傳統旺季,CDMO廠商台康生有乳癌生物相似藥取證的進展,學名藥廠商美時其血癌藥市場份額擴增展望正向。

  • 《晨間解盤》外資抽離 電子一軍失焦 資金轉向這類股

    【時報-台北電】輝達示警嚇壞AI股,連帶影響周三(22日)台股呈現低檔量縮橫盤整理走勢,好在收盤穩住17300整數關卡。加權指數下跌106.44點或0.61%,收17310.26點。 群益投顧表示,雖然AI概念股走弱影響指數,但指數回破3日線後收腳,帶動盤面個別電子次產業股(如IC設計等)氛圍仍熱絡。 周三外資(不含外資自營商)賣超74.0367億元,連7買止步;投信賣超1.4335億元,自營商賣超19.3148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94.78億元。 群益投顧指出,雖然AI概念股已預先反應輝達財報公布後走跌影響,但各巨頭爭食AI處理器相關商機,時點上仍令族群氛圍受壓抑。 操作上, 群益投顧建議,基於電子大族群失焦,IC設計為主軸的強勢電子次產業個別表現,但有相對乖離偏大疑慮,部分資金向年底作價旺季的傳產題材股移動。(編輯:廖小蕎)

  • 歷史經驗...大選行情 選後更可期

     依歷史資料統計,過去七次總統大選選前30日,台股漲多跌少,但若出現下跌,幅度較大;選後也是上漲次數較多,且平均漲幅明顯大過跌幅,法人推估,台股在選後不確定因子去除後,不論何人勝出,蜜月行情都有望創造台股新績效。  據富邦投信統計,過去總統大選在選前30日,台股加權指數五次上漲、二次下跌,五次上漲平均幅幅為4.36%,二次下跌的平均跌幅為9.05%,即上漲機率高,但若下跌幅度較大;選後30日漲跌表現反過來,同樣是五次上漲、二次下跌,但五次上漲平均漲幅達8.55%,下跌平均只有2.14%。  野村投信將過去選前行情拉長至三個月來看,選前一季台股平均上漲6.23%。也有法人從國外大型選舉經驗指出,選前通常對股市有一定的支撐力量,台股也不例外,若再搭配當時的景氣與基本面行情不差,通常市場多頭的期待會較高。  從基本面來看,投信業者評估,隨著聯準會升息循環來到末端,美債殖利率回落提振市場信心,短期雖然國際情勢仍有不確定性,不過,在旺季以及選舉行情有望發酵下,台股表現仍不看淡。此外,中長期而言,基本面的復甦與科技產業出現正向訊息,庫存去化來到尾聲,有助台股延續多頭發展,產業方面,隨著AI需求與成長性持續看好,可持續留意AI雲端端供應鏈、高速運算、散熱、低軌衛星地面設備商機等題材。  投信法人認為,AI產業有望在明年台股多頭行情中擔綱,美國四大CSP(雲端服務供應商)業者明年資本支出(CAPEX)大幅成長,台灣企業有望在第四季提前反映利多,明年才是AI題材正式爆發的一年,加上台灣GDP增速與企業獲利有望逐季成長,輔以選舉前對股市的信心支撐,台股選前選後行情都可偏多看待。  台灣目前半導體庫存水位已落底,第四季有望啟動回補行情,近期AI受中美禁令影響,短期股價相對震盪,但因樂觀預期業績展望,將有望帶動股價表現。

  • 台積電穩了?半導體1數據報喜 陸行之預言:費半「這時點」會創高

    SEMI公布10月北美半導體設備出貨金額35.52億美元, 月增6%、年減14%,年減率較9月的18%明顯改善。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表示,預估明年年中,產用率可拉高至85%以上,半導體設備的資本支出明顯啟動,由於股價往往是先行標,看好費半可在6個月內創下新高。 陸行之在臉書發文指出,SEMI公布10月北美半導體晶圓設備出貨數據,單月出貨金額達35.52億美元,月增6%,年減14%,但比9月年減18%有改善,分析改善主因應該跟DRAM產業,尤其是增加HBM DRAM資本支出有關,而封測設備10月出貨金額達2.46億美元,月減2%、年減18%,也比9月年減24%改善。 同時,WSTS/SIA之前公布9月全球半導體營收達448.9億美元,月增2%,年減僅4%,明顯優於半導體設備公司, 他據此認為,電腦、手機、AI伺服器相關晶片的市場雖趨向復甦,但仍在清庫存,造成客戶年比數字優於供應商的狀況,預估可能要等到明年中以後,產能利用率復甦超過85%以上,半導體設備的資本支出才會明顯啟動。 但由於股市往往是先行指標,因此陸行之也指,目前仍持續看好費城半導體指數,6個月內創新高可期。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長線投資客不懼逆風 挺進台股中小型基金

     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公布的10月投信基金統計,與7月底相比,10月全體台股基金單月定期定額扣款金額逆勢成長9.74%至15.4億元,台股中小型基金近三個月扣款金額更是大增18.07%,約為台股基金的雙倍增幅。這顯示長線投資人看好台股中小型基金的強勁爆發力,可以讓財富成長進一步加速。  近一季其中有七檔台股中小型基金,10月定期定額扣款金額較7月底成長,增幅最多的統一中小基金,近三月定期定額扣款金額增幅高達67.15%;另外,野村中小與國泰中小成長基金也分別成長逾3成和2成。  台股受到國際總經負面消息拖累,8、9、10月一路連跌,回吐先前AI股狂飆的漲幅,期間加權指數跌幅達到6.5%,OTC指數則下跌4.36%,表現相對抗跌。10月大盤回跌至5月起漲點,長線投資人反而抓住低檔加碼機會,大步「錢」進台股,特別是今年表現出色的中小型股獲得較多青睞。10月勇敢加碼台股的投資人,也在近期喜迎股市強勢反彈。  統一中小基金經理人陳之硯表示,美國明年經濟有望軟著陸,台灣景氣則是已經開始回升,台股企業獲利也重回成長軌道,為股市增添上升動力。按照歷史經驗,年底至第一季通常也是中小型股主場,表現多優於權值股。產業方面,相對看好IP、ASIC、AI、伺服器及網通。  群益中小型股基金經理人吳胤良指出,隨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回落,市場信心回復後,加權、櫃買均已經回到季線之上。在KD指標上,加權及櫃買的日KD隨近期強彈已來到80以上的過熱區間,周KD則由50往上交叉,推估消化短線過熱的指標後,可再繼續往上。  PGIM保德信新世紀基金經理人廖炳焜認為,日前晶圓龍頭大廠公布亮眼財報,帶動台股漲勢由電子股領漲,另外市場傳出輝達現正針對大陸市場,推出為大陸市場開發的三款改良版晶片,預計年底可量產,有利於AI供應鏈整體投資情緒。法人強調,聯準會如預期暫停升息,升息循環料近尾聲,近期市場投資情緒好轉,台股亦跟隨表態。

  • 《晨間解盤》趨勢利「多」 選股這方向

    【時報-台北電】週三台股開低走低,受到輝達第四季大陸營收恐下滑影響,拖累AI指標股緯創、廣達、光寶科重摔,權王台積電高檔同步壓回,資金順勢轉往中小型IC設計著墨,終場加權指數下跌106點,收在17310點。美國初領失業金人數回降緩解投資人對景氣擔憂,美股延續FOMC後漲勢,終場道瓊上漲0.53%,那指上漲0.46%,費半上漲0.33%。 元大投顧指出,美國10月核心CPI年增率降至4%,連7個月下滑,通膨壓力趨向緩和,伴隨規模160億美債於週一順利標售,長天期殖利率下滑至4.4%,逐步營造升息終止氛圍,市場情緒獲得高度提振。台股也受惠亞幣轉強與拜習會後地緣政治風險降溫,指數一舉衝上1年7個月來新高。 元大投顧由技術面觀察,大盤強勢V轉後沿著5日線不斷挺進,月線與季線順勢黃金交叉,短中期均線重回多方排列,接下來只要法人買超力道正常發揮,盤勢將延續偏多格局,並有利於投資人操作彈性。 由於外資買盤明顯回流,盤面透過拉抬大型權值股堆積信心,加上輝達財報展望維持高標,可望帶動類股輪漲空間;元大投顧建議選股方向中,生成式AI具備長期潛力,週邊關鍵如浸沒式散熱、矽光子技術、ASIC開發、CoWoS封裝,持續受惠AI落地應用;消費性電子產業邁向復甦,IC設計、記憶體近期漲勢相對整齊,可以保持關注;其他包括摺疊手機出貨放量、大廠搶攻AIPC商機、年底觀光旅遊旺季等題材,皆可利用技術面擇優布局。(編輯:張嘉倚)

  • 打趴蘋果下一步!華為劍指輝達 蔡明彰揭4台廠躺槍 這檔卻3周飆8成

    拜習會落幕,中美科技戰卻未和緩,資深分析師指出,輝達不僅受困美國AI新禁令,也因華為昇騰910B趁勢出擊,算力性能不輸輝達部分降規產品,產品替代只剩時間問題,且從昇騰910B供應鏈的雲從科技,股價3周內飆近80%,可見市場對陸廠崛起的期待,考量輝達前景生變,廣達、緯創、技嘉、英業達等4檔輝達供應鏈,業績成長恐難期待。 萬寶投顧投資總監蔡明彰表示,輝達上季營收180億美元,年增206%。本季財測營收200億美元,年增231%,財報及財測數字漂亮,也都大幅超越市場預期,但講到一個重點讓盤後股價下跌,一度跌幅高達6%。 由於輝達證實,資料中心部門4分之1的銷售額來自大陸,受美國新AI禁令衝擊,預計本季大陸業務將大幅下滑,中東地區也受美國出口管制影響,但保證這些損失可從其他地區需求彌補過來。 但蔡明彰認為,大陸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美國企業丟掉大陸市場,絕對無法從其他地區彌補過來,即使現在AI晶片需求強勁,輝達可從美、台等市場彌補業績流失,但挖東牆、補西牆不是長久之計。 此外,幾乎所有輝達的大客戶,包括微軟、OpenAI、特斯拉、谷歌、亞馬遜、Meta等6大科技公司都在自行研發AI晶片,有助於降低成本及減少對輝達的依賴。 其中,微軟自研第1款AI晶片Maia已亮相,目前僅供微軟自用,暫時不對外銷售,但他認為,只是時間問題,等到Maia運作穩定後,必然對市場銷售。蔡明彰強調,明年進入AI晶片戰國時代,巨頭圍剿輝達,輝達未來不可能再維持營收倍數成長。 再看大陸市場,美國全力打壓,但創造本土陸系AI晶片崛起,華為昇騰910B趁勢出擊,在算力級性能已不輸輝達的某些降規產品,只不過輝達是通用GPU,華為昇騰是專用的AI晶片,只能在某些領域對輝達產品替代,但這也是時間問題。 如果輝達不趕快推出符合美國新禁令的陸版AI晶片,未來對岸市場將拱手讓給華為。華為股票雖沒上市,但看昇騰910B供應鏈的雲從科技,可知道美國愈打壓,反而激起市場對本土廠商崛起的期待,雲從股價在AI禁令實施的10月23日,在12.4元人民幣落底,後來一路成長到22元,3周內大漲近80%。 蔡明彰提醒,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尤其今年股價飆漲數倍的股票要小心,點名台股AI伺服器中的廣達、緯創、技嘉、英業達,由於都被貼上輝達供應鏈標籤,市場高度期待業績成長,但本波台股自低點強彈1400點,這些輝達概念股卻都沒有效站回季線。 此外,明年美台總統大選,地緣政治恐怕更加緊張,政治因素會改變經濟,再厲害的公司也會業績衰退。 如網通龍頭博通以690億美元收購雲端計算公司威睿,其他國家已批准,中方監理機構雖核准,但附加條件卻使收購出現變數,顯然是大陸的強力反擊。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