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6000

的結果
  • 搶攻普發6千商機 台灣Pay推三大優惠放大術

    普發6000元大紅包來了!「台灣Pay」與多家知名通路合作推出超優惠活動,祭出三大優惠放大術,從百貨商圈到超市生鮮,甚至連出遊市集都替你貼心規劃。使用「台灣Pay」消費享最高20%回饋,幫你將6000元再放大,聰明花用最高可享有1200元回饋,伴隨母親節即將來臨,加碼對媽媽的感謝心意。 享受政府6000元現金大紅包外,更要善用手中的「台灣Pay」讓優惠加倍。拿到普發6000元現金,少不了要幫媽媽把清單中的百貨夢幻逸品帶回家。「台灣Pay」攜手宏匯廣場,只要使用「台灣Pay」消費滿1000元,即可兌換200元電子抵用券,用20%回饋寵愛媽媽,除此之外誠品百貨、豐原太平洋百貨、廣三SOGO也祭出消費滿額享10%回饋,讓你買好買滿,表達對媽媽無盡的感謝。有了6000元小確幸,更要為媽媽換一雙好鞋,到DK呼吸空氣鞋使用「台灣Pay」支付單筆消費金額滿2500元,可享500元現金回饋,「台灣Pay」陪媽媽一起走得更遠,省錢又省力。 除了送禮,你有試過在母親節親手為媽媽做一頓美味大餐嗎?到全聯購買生鮮食材或生活用品,還能獲得「購物熊福利」,只要使用「台灣Pay」單次消費滿500元以上就能獲得福利卡回饋250點;地方的朋友也有福囉,「台灣Pay」除了能在夜市、市集使用之外,還能幫你賺回饋。 到桃園興國市場、埔里第三市場消費不限金額享20%現金回饋、前往汐止商圈逛街消費,以「台灣Pay」支付單筆消費不限金額可享10%現金回饋,活動商圈包含新北市汐止區秀豐商圈、汐止觀光夜市、建成商圈、金龍市場商圈、忠厚市場商圈、林森市場商圈、中正市場商圈、中興市場商圈等,準備母親節大餐的同時可別忘了「台灣Pay」,加碼回饋讓大餐更豐盛。 「台灣Pay」連出行育樂都幫你想好!母親節帶媽媽出門散心,不管想要到華西街夜市、桃園觀光夜市還是旗津商圈,單筆消費不限金額都能享20%現金回饋,讓你由北玩到南。如果媽咪熱愛在社群打卡,也絕對不能錯過這次「台灣Pay」與宜蘭傳藝中心合作的「藝起遊園去」優惠活動,只要你出示「台灣Pay」的付款條碼,即可享受單筆消費20%的現金回饋優惠,最高回饋達600元,一邊享受天倫之樂,一邊還能享受優惠回饋,簡直太划算。 另外在出遊的途中需要加油,「台灣Pay」也幫你想好了,每週六、日、一,至中油加油可享單筆交易金額5%回饋;而到福懋加油站以「台灣Pay」支付人工加油服務,單筆消費汽油1公升(含)以上,即享有每公升現折1.5元優惠。

  • 領了沒?郵局臨櫃發錢 今起不分流!4步驟6,000元輕鬆到手

    全民普發現金五大管道全面開通進入第三階段,「郵局領現」首周採身分證尾數分流,累積已超過161萬人在郵局臨櫃領取6,000元,今(24)日起不分流,領取時間截止自10月31日。此外,今(2023)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之間在國內出生的新生兒,備妥出生證明及其生母或生父之身分證明文件,其家屬得於明(2024)年1月31日前至郵局領取。 中華郵政預估,郵局領現人數初估300萬人,集中第一周來領人數估約6成、180萬人,本周起不用分流,截至4月23日上午12時,共有161萬1,828人到櫃檯順利領現;郵局全台1,298間據點(其中周六營業有280間),民眾可利用營業時間至櫃檯領取,服務範圍遍布全台城鄉離島地區。 民眾若想到郵局臨櫃領取,可先從手機下載「行動郵局APP」,點選據點預約功能,接著就可以查詢你所在地附近的郵局據點,甚至可以透過線上取號的服務先行取號,可節省臨櫃排隊、等待叫號的時間。 郵局臨櫃領錢只要四步驟就能完成,第一步驟為攜帶健保卡、身分證或居留證;第二步驟是至全國郵局儲匯據點抽號碼牌;第三步驟是在臨櫃資格確認並核對金額無誤;第四步驟是領取現金6,000元。

  • 165萬人有福了!先收普發6,000「又來500紅包」領取資格、登記時間一次看

    動滋券又來了!為了培養年輕族群自主參與運動及欣賞賽事的習慣,行政院將每年常態性發放16~22歲、約165萬國民每人500元青春動滋券,藉此帶動運動產業發展。動滋券的相關合作店家只要符合提供做運動、看比賽相關服務之運動事業,皆可於5月1日起上動滋網登記註冊,經審核通過之店家即可收受青春動滋券。 體育署指出,動滋網將於5月起開放相關業者上網登記,經審查通過符合「做運動」、「看比賽」資格者,可於6月1日起開始收受青春動滋券,歡迎各界踴躍加入。今(112)年符合領券資格者為今年滿16歲至22歲,即90年1月1日至96年12月31日出生,且於國內現有戶籍之國民(非以發放日或學籍身分作為認定基準)。 體育署表示,動滋網將於5月1日開放業者上網登記,輸入基本資訊及上傳帳戶影本及相關佐證資料,經審查通過符合「做運動」、「看比賽」的業者,可於6月1日起收受青春動滋券,歡迎各界踴躍加入,擴大多元消費選擇及產業規模。 青春動滋券適用範圍聚焦在使用範圍聚焦「做運動」、「看比賽」。「做運動」包含運動中心、健身房、游泳池、球場、球館、打擊練習場、卡丁車場等;「看比賽」涵蓋職棒、職籃、排球、足球、壘球、射箭等觀賽票券,此外,路跑、鐵人三項、自行車、游泳、水域運動、登山健行、溯溪、攀岩等活動賽事報名費用與運動教育、訓練等相關課程費用,都是青春動滋券適用範圍。 符合青春動滋券資格的青年朋友,可在6月1日起上「動滋網」(500.gov.tw)登入個人基本資料來領券並抵用消費,青春動滋券可以用到112年12月31日。青春動滋券詳細資訊可上動滋網查詢,或撥打客服專線02-77523658。

  • 勞動市場面面觀 普發6千助攻 服務業最缺人 逾87%憂被機器取代 專家提2字:這些人才勝AI

    台灣企業當前同時面臨缺工、缺高階專業人才,以及因新科技問世而出現的人才類型轉變期。綜合人力銀行與求職網調查,4月全體職缺達104.4萬創新高,主要得益於普發6千,民眾消費意願大增帶動四大民生消費產業對於人才需求提高;此外,受生成式AI ChatGPT應用席捲全球,高達87%的勞工擔憂被取代,但對於更貼近人性的職缺,真人反而比AI更能勝任。 據《工商時報》報導,104人力銀行今(20)日公布最新數據,4月整體工作機會攀高達104.4萬個,主要是得益於政府普發6,000元入帳,刺激民眾消費意願,帶動四大民生相關產業工作機會增加,月增2%至5.3%,住宿餐飲服務業以20.3萬個職缺名列徵才產業第一名;排再第二的是電子資訊/軟體/半導體業,職缺有16.4萬個,批發/零售/傳直銷業也有16.3萬個。 此外,為了讓心血加速銜接,補充戰力,徵才企業也將目光放向實習生;按各產業開出實習缺的數量來看,住宿餐飲服務業依舊是第一名,開出實習職缺有5.6萬個;第二名是批發/零售/傳直銷業,實習職缺接近1.9萬個;第三名則是電子資訊/軟體/半導體,開出實習缺約1.1萬個。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台灣經濟命脈,科技業缺工也缺專才,為了搶得人才,外商、台商搶人都不手軟。《工商時報》報導提到,即使還是實習生,德州儀器、台灣杜邦等企業就願意提供逾4萬元的月薪要留住人才。 台灣的工作環境除了缺工搶人才,目前也即將邁入人才需求轉型的過渡期。據Yes123求職網調查,自從生成式AI ChatGPT問世,有40.1%企業支持員工使用AI辦公,且有42%企業考慮以「自動化」或「人工智慧」方式來生產或提供服務,連員工個人都有56.8%考慮以AI來處理公務,顯然不論對個人還是企業,將AI應用納入工作領域已是不可逆的趨勢。 不過,這也引發許多勞工的焦慮;調查顯示,有高達87.2%勞工擔憂,再退休前自己的工作會被機器人或AI取代;企業也認為,隨著機器人與AI應用普及,10年後,現有的工作機會將消失27%,而消失機會比較高的前五名均是服務員和產線員工,包括售票、產線作業員、客服、加油站人員和量販/超商人員。 不過,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表示,未來人類勝過機器的部分,在於「人性」兩字,因此人類工作不會完全被取代,反倒是需要關心、同理心、人際互動的工作將更重要,比如說醫護工作、社福照護等等;而媒體工作也不會消失,因為媒體從業人員可透過「有溫度」的傳播方式來影響社會。

  • 6千元民調 驚曝「缺錢族」 3類人認為有幫助者逾8成 近24%無感

    全民普發6000元,超過75%國人都已經拿到現金,台灣民意基金會昨公布民調,72.9%民眾認為對生活所需有幫助,23.9%認為沒有幫助。從年齡層來看,高達83%的20~24歲年輕人,覺得對日常生活所需有幫助;也有77%的25~34歲及65歲以上民眾覺得有幫助。 民調顯示,針對政府普發6000元現金,這筆錢對日常生活所需,有沒有幫助?其中13%覺得非常有幫助,59.9%還算有幫助,16.7%認為不太有幫助,7.2%一點也沒幫助,3.3%沒意見、不知道。非常有幫助與還算有幫助者,加起來達72.9%;不太有幫助與完全沒幫助者,達23.9%。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指出,如果換算成實際人口數,大約有1400萬成年人需要這筆錢補貼日常生活,這也透露一個重要訊息,儘管台灣人均國民所 得在世界排名不差,但過著苦哈哈日子的台灣人還不少。 進一步分析,從年齡層看,對於普發6000元最有感覺的是20~24歲年輕人, 高達83%覺得對其日常生活所需有幫助;其次是25~34歲與65歲及以上,至少77%覺得有幫助;35~44歲,71%覺得有幫助;45~54歲,66%覺得有幫助;55~64歲,68%覺得有幫助。 另外,從職業背景看,最有感覺的是農民、學生和家庭主婦,分別有88%、85%、及78%覺得對其日常生活所需有幫助。從地理區域來看,最有感覺的區域,依序是中彰投(79%)、雲嘉南(75%)、桃竹苗(74%)、基宜花東金馬(72%)、高屏澎(71%)、台北市(69%)、 新北市(68%)。 本次民調訪問期間4月9日至11日;對象是以全國為範圍的20歲以上成年人;有效樣本1068人;抽樣誤差在95%信心水準下約正負3個百分點。

  • 跟銀行比輸慘? 鄉民整理郵局6大優勢 網讚1項「可愛爆擊」 :我也想換

    財政部統計,截至17日晚間7時,透過郵局領6,000元的人數逾50萬,儘管在各管道排名最後,但作為領錢管道之一,郵局的重要性仍不言而喻。有網友好奇,郵局跟現在的銀行比起來沒什麼優勢,但奇怪的是身邊很多人都在用郵局。總結網友回覆,郵局共有六大優勢,其中一項,堪稱是吸引年輕人的最強武器,有網友分享竟讓一眾網友受到可愛爆擊,直呼「超級可愛」。 有網友在論壇Dcard上以「為什麼那麼多人用郵局?」為題發文,原Po表示,「郵局atm也沒有中國信託或國泰多,也沒有一些高利活存的活動,沒有信用卡,簽帳金融卡回饋也不高,跟現在的銀行比起來感覺沒什麼優勢,但奇怪的是身邊還有很多人在用郵局」,原Po好奇,「難道是我忽略了什麼優勢嗎?」 統整網友回覆,郵局優勢共有六項,前五名優勢分別是「人生第一個帳戶或薪轉戶」、「長輩、公家機關愛用」、「偏鄉也有」、「有親切感」、「不會打電話推銷」。 網友們表示,「郵局是很多人出生後第一個接觸的金融機構,印象中國小就有郵局戶頭了好像」、「啊就被指定的薪轉帳戶啊」、「公部門愛用郵局」、「偏鄉地區是沒有銀行的但至少會有郵局」、「沒人care那點利率(是能多幾塊錢?) 回饋說真的那1%2%根本乞丐錢,限定條件一堆 郵局到處都有atm也蠻方便,沒有業務一點到晚煩我,簡單好用不會出錯,跟老人/公家機關轉帳也很輕鬆」、「說不上來,大概是郵局比較有親切感,其他銀行就有種冷冰冰、把人當賊的fu」、「因為他不會查你的戶頭額度後,打電話給你推銷你保險跟基金,坑你的手續費以及一堆積八毛問題」。 不過,比起前五項優勢,郵局以鴿子吉祥物設計的金融卡超級卡哇伊,竟成吸引年輕族群使用郵局服務的原因。有網友秀出金融卡樣式並表示,「因為郵局的鴿鴿很可愛」;其他網友看到驚呼, 「啊啊啊啊啊啊好可愛,太早辦卡了」、「我也想換小鴿鴿,那個藍色真的很香」。按照該網友說法,郵局金融卡共有三個款式,「2有悠遊卡,3有一卡通我是第三張,剛出的時候就換了,超級可愛!」。 點開中華郵政官網「卡片介紹」頁面顯示,第一款金融卡為「鴿子」,具備刷卡消費功能;第二款為「歪腰郵鴿」,具有刷卡消費、悠遊卡功能,但僅限即時發卡局申辦,這款也是三款中人氣最高的一款;第三款為「Q版小鴿」,同樣僅限即時發卡局申辦,具有刷卡消費、一卡通功能。

  • 郵局領6000元 今早衝破60萬人 下周起不分流人人可領 75%民眾已到手

    全民普發6000元,「郵局領現」昨天上午開跑,至今天早上10點已有逾60萬人臨櫃領取現金。中華郵政主任秘書楊素珠昨表示,郵局並未出現大排長龍情形,部分郵局略有人潮,因此啟動簡易快速窗口或專辦櫃台紓解人潮。 「郵局領現」本周採身分證字號(或居留證)尾數分流,單數於星期一、三、五,雙數於星期二、四、六辦理。下周開始不須分流,所有人都可領取,直到10月31日止。 財政部統計各領取管道人次,截至今天早上10點為止,登記入帳913萬1502人,ATM領現356萬2142人,郵局臨櫃領現60萬3486人。另加上直接入帳430萬人,全台總計約1760萬人、約75%國人都已領取6000元。 財政部提醒,到郵局領取普發6000元要攜帶身分證明文件。領有健保卡的民眾,要帶發放對象的健保卡;如果是委託他人代為領取,除了帶發放對象的健保卡之外,代領人也要攜帶身分證、居留證或健保卡等具照片的身分證明文件。 普發現金有5種領取方式,包括登記入帳、ATM領現、郵局領現、直接入帳及造冊發放;全台只有郵局可臨櫃領現金。中華郵政提醒,4月17日至10月31日開放郵局領現,不用趕在首周也沒問題。另可多加利用「行動郵局」APP,查詢鄰近郵局及查看該局等候人數。

  • 郵局普發首日破50萬人!「直接入帳者別來排隊」這張卡壞了也不能領

    普發現金五大管道全面開通,跑最後一棒的「郵局提現」昨(17)日開放第一天就超過50萬人領取,交通部官員赴台北市三個郵局據點視察表示,「平均每人通常不到3分鐘就可領到6,000元」。 不過,也有民眾反映,某郵局高齡長者大排長龍,一條動線排50多人,等了超過半個多小時,還有民眾幫6歲以下小孩代領,也出現身分證輸入錯誤訊息,懷疑是否郵局系統當機。 中華郵政表示,許多高齡長者已「直接入帳」,不要再去排隊,不只不能重複領取,甚至會造成網路塞車;至於6歲以下小孩只能用健保卡領取,若健保卡毀損,只能去重新辦卡再領。 「郵局提現」首周實施身分證、居留證統一證號尾數分流,今日為尾數單號是周一、三、五可領取,雙號則為周二、四、六,第二周起不分流,人人可領,領到10月31日止。 此外,10月1日至12月31日之間,在國內出生並領有出生證明之國民,備妥出生證明及其生母或生父之身分證明文件,其家屬得於113年1月31日前至郵局領取。

  • 郵局領現今開放 採單雙號分流制 一圖表領錢流程全收錄 1動作到現場免等候

    郵局領6,000今(17)起開通,意味領錢管道已全面開放領錢,全台共1,298間郵局據點可供領取,領取人數有望再衝高。財政部表示,自今日起至10月31日止,在全台郵局儲匯櫃檯營業時段都能領到6,000元,為避免出現塞車情況,將按身分證/居留證尾數單雙數分流領錢,民眾只要攜帶健保卡,就能臨櫃領6,000。 財政部表示,郵局開放領現第一周將按「身分證字號」或是「居留證號」尾數採尾數分流制;尾數是單數(1、3、5、7、9)週一、三、五領取;尾數是雙數(2、4、6、8、0)週二、四、六領取;65歲以上長者及身障人士不用分流,將優先引導至友善服務窗口辦理郵局業務。 此外,民眾領取時務必要攜帶健保卡,若未攜帶健保卡,則身分證或居留證領取;若受親友委託代領,不需要委託書,但得攜帶委託人的健保卡,以及受託人具照片的身分證件正本如健保卡、身分證、居留證等。 另外,為照顧國內孕產家庭,10月1日至12月31日間在國內出生並領有出生證明之國民,備妥出生證明及其生母或生父之身分證明文件,其家屬得於113年1月31日前至郵局領取。 最後,財政部和中華郵政也提醒民眾,出門前先確認郵局營業據點及時間(https://gov.tw/Xkf),也可手機下載行動郵局APP點選「據點預約」,查詢鄰近郵局並線上取號,減少臨櫃等候;同時,也要慎防詐騙,政府不會發簡訊或電子郵件通知領錢或登錄,也不會電話要求到ATM或網路銀行操作轉帳,請民眾務必提高警覺,千萬不要上當。

  • 郵局今起開領6千 限尾數這5號碼 6大QA秒懂

    政府普發6000元現金,仍有近700萬人還沒領,今(17日)起開放郵局臨櫃領現,首周採身分證尾數單雙號分流,今天開放尾數單號者1、3、5、7、9先領,不過65歲以上及身心障礙者免分流,且優先引導至友善服務窗口辦理。 郵局普發6千攜帶健保卡即可至全台郵局領取,若沒健保卡,才能憑身分證或居留證等身分證明文件領取;委託他人領取,則是要攜帶本人及受託人的健保卡。《中時新聞網》整理郵局領6千的相關問題,供民眾參考。 ●郵局普發6千何時開放?怎麼分流? 今天(17日)起至起10月31日開放郵局現領,首周(17至22日)採身分證、居留證統一證號尾數單、雙號分流,周一、三、五(17、19、21日)是尾數單號1、3、5、7、9民眾領取。周二、四、六(18、20、22日)尾數雙號2、4、6、8、0者領取,23日起單雙號皆可領取。 ●誰可以免分流? 65歲以上長者及身心障礙者免單雙號分流,優先引導至友善服務窗口辦理。 ●郵局領6千要帶什麼? 親自領取:攜帶健保卡即可。未領有健保可者,才能憑身分證、居留證領取。 委託代領:本人及委託人健保卡。委託人可帶健保卡或身分證、居留證等具照片身分證件。 ●郵局領6千流程 領款人須當場核對無誤後,於簽收欄簽名或蓋章,並留存聯絡電話。 ●郵局領取時間 郵局儲匯櫃檯營業時段都能領 ●能先預約嗎? 可以,民眾可先下載「行動郵局」App,查詢鄰近據點並線上取號,中華郵政預估,至少將有300萬人會到郵局臨櫃領現6千,其中約有200萬人會擠在第一周。

  • 普發5大管道全面開通!還有這種好康?1種人可領到明年1月底

    郵局提領普發現金今(17)日正式開跑,截止上午10點已有13萬人順利領取6,000元,中華郵政表示,周一至周五全台1,298間郵局據點可領,周六則開放280間據點,民眾須攜帶發放對象健保卡前往領取。 值得一提的是,「郵局提現」開放首周實施身分證、居留證統一證號尾數分流,今日為尾數單號是周一、三、五可領取,雙號則為周二、四、六,今天仍有尾數雙號的民眾因此白跑一趟。 財政部提醒,除了尾數分流外,「郵局提現」請務必記得攜帶健保卡,若未領有健保卡者要攜帶身分證或居留證等身分證明文件正本;另若要代領,請攜帶領取對象的健保卡正本,以及受託人的身分證明文件(包含健保卡、身分證或居留證)正本,才能提領。 此外,10月1日至12月31日之間,在國內出生並領有出生證明之國民,備妥出生證明及其生母或生父之身分證明文件,其家屬得於113年1月31日前至郵局領取。

  • 郵局明天發錢了!「分流規則一次看」1招臨櫃免排隊

    全民普發管道最後一棒「郵局提現」明(17)日開跑,全台及離島共計1,298間郵局據點將嚴正以待,首周(即4/17~4/22)採取身分證尾數分流,周一、三、五奇數領,周二、四、六換偶數領取,至於第二周是否持續分流,郵局將滾動式調整。領取期間至10月31日止。 中華郵政預估,這次將有超過300萬人到郵局領現;65歲以上年長者以及身心障礙人士不實施分流,可以到「友善服務櫃檯」辦理,民眾可下載「行動郵局」APP點選「據點預約」,4步驟可「線上取號」,省去現場抽號碼牌排隊等候的時間,APP線上取號流程依序為據點預約、選定郵局、選擇儲匯業務取號取號完成。 民眾要到郵局臨櫃領現,本人領取只需要帶本人的健保卡,領取資格確認及當場核對金額無誤之後簽收即可;若晚輩要幫長輩代領普發6,000元,必須透過郵局窗口提領,無法透過登記入帳或ATM提領,但可以協助長輩上網登記填寫資料,屆時現金將匯入父母的帳戶中。 財政部提醒,若民眾遇到要排隊,也可透過網路進行「登記入帳」,或至鄰近貼有全民共享普發現金識別貼紙的「ATM領取」;自4月11日起採採「登記入帳」者,在當天下午6時以前上網完成登記,且金融機構帳號無誤,即可當天入帳。

  • 竹北限定!6000紓困金發完 領取率98.3% 3550人棄領

    竹北市民限定6000元民生紓困金,上月15日發放,本月13日正式完成最後階段現金領取加開特別櫃檯發放作業,全市總計20萬9909人具有領取資格,最終20萬6359人順利完成領取,領取率達98.3%,其中有1.7%、3550人逾期棄權未領,市公所亦不再提供領取服務。 竹北市編列預算發放每個市民6000元民生紓困金,宣布發放當天造成「移民潮」,許多民眾爭相遷戶籍到竹北市,癱瘓戶政事務所。竹北市也結合戶政、社政、民政、財政、資安、金融、資訊機構等7個系統跨域整合,越級打怪完成中央級e化層級建置系統。 經過前兩階段順利發放紓困金後,第3階段現金發放於4月8日至10日登場,分東區、西區、中區3大區域,設置17個發放站為民服務,4月12日至13日加碼於市公所開設特別櫃檯,此為配套措施,服務未及領取以及特殊情況的民眾,如身分證拿去辦護照、受刑人之委託等等,最後一波共計2萬9581人(14.1%)完成領取。 竹北市長鄭朝方表示,第3階段現金發放竹北市公所全體總動員,每日除派駐近550位人力分布於17個發放站為民服務,包含139位公所同仁、超過300位來自竹北31里志工,以及農會人員及警力協助。 市公所考量貼心便民,12、13日加開特別櫃檯,為市民朋友辦理發放服務,而第3階段(含特別櫃檯)包含證件短缺、特殊個案等爭議案件共計45件,其中37件已於特別櫃檯專案處理後核發,7件資格不符無法領取,1件為相關親屬代領。竹北市民生紓困金發放順利落幕,總計20萬6359人順利完成,領取率達98.3%。

  • 領6000噴5萬 大魔王來了!網怒:一堆人免繳

    政府普發6000元現金,許多人陸續入袋,但下個月就要報稅了,上班族直呼崩潰!一名男網友PO文,每年5月「一次就是5萬飛走」,但他的國中友人至今沒繳過稅,「真的有人活到40歲沒繳過所得稅嗎」,網友聞言紛紛炸鍋。 原PO在批踢踢表示,雖然剛領了政府發的6000元,可是一想到下個月將進入繳稅季節,實在也開心不起來,自曝綜所稅約5萬元;話鋒一轉,他透露國中同學「出社會快25年,沒繳過所得稅」,問這類人真的很多嗎? 網友直呼繳稅就是這樣,都中產階級在繳,「很有錢的老闆不用繳、沒錢的窮鬼也不用」、「一堆沒繳過稅的人爽領6000」、「沒在繳稅的人通常最有錢好嗎」。 有網友舉例,夜市做生意的人似乎都沒在繳稅,還有人自曝領現金,讓公司報基本薪資,所以也沒繳過稅,「一堆小吃攤不開發票,全家開雙B,定義上比軍公教還窮」、「 早餐店啊,免開統一發票,然後月收10萬」。

  • 全民普發6000元 「郵局領現」下周開跑 2類人不必分流天天可領 節省排隊時間用這招

    全民普發現金6000元,「登記入帳」已超過9百萬人領取,「ATM現領」累計達239萬人,「直接入帳」4百萬人也全數發放,超過1500萬人都領到了。下周一(4月17日)開始,郵局開放臨櫃領現金,全國1298間郵局櫃檯都可領取,其中有280間周六也能領取。 「郵局臨櫃領現」對於不諳電腦或手機操作,或對於ATM輸入長串數字感到吃力、視力不佳的長者來說,可以說是最簡單明瞭的領取方式,只要帶一張健保卡即可,若手上無健保卡,可用身分證或居留證代替。 需注意的是,下周郵局領現第一周(4月17~22日),採身分證字號尾數分流。分流規則很好記,尾數單數就是周一、三、五,雙數是周二、四、六。但年滿65歲以上老年人及身心障礙者則不受分流限制,每一天都可以去櫃檯辦理。 至於代領規定,父母或法定代理人可以幫未滿13歲的子女代領,記得帶「發放對象」的健保卡及身分證等,代領者也要記得帶自己的身分證、健保卡或居留證等身分證明文件。 此外,如果想節省郵局領現排隊時間,可使用「行動郵局」APP線上取號。下載「行動郵局」APP,在登入頁面點選「全民共享普發現金」,進入「郵局領現」並點「查詢據點」,就可以查到附近郵局以及等候人數,取號後再按照現場叫號順序臨櫃辦理,簡單4步驟就可「線上取號」,省去現場抽號碼牌排隊等候的時間。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