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發6,000現金提領進入尾聲,據財政部統計,截至昨日傍晚6時,領取人數已逾2,083萬人。看準領現高峰已過,民眾疏於防範,又開始有不肖人士假借普發6,000之名行詐騙之實。有民眾表示,接到1988客服專線要騙取個資。財政部國庫署提醒,發簡訊或電子郵件通知領錢或登錄,也不會電話要求到ATM或網路銀行操作轉帳,請民眾務必提高警覺。 據財政部國庫署統計,到昨日傍晚6時,領取人數超過2,083萬人;按各管道看,登記入帳人數達920萬最多;其次是直接入帳,人數424萬人;另有467萬人透過ATM領現;郵局管道則有267萬人;至於偏鄉造冊有3,085人;收容人則由矯正機關造冊,約有4萬。以全國2,300萬人估計,大約剩下200多萬人尚未領取。 眼見普發6,000元進入尾聲,民眾恐疏於防範,近日有民眾反映,又接獲相關詐騙訊息。財政部國庫署透露,近日有民眾反映接獲自稱1988客服專線,請民眾提供個人資料,目前已查獲5個釣魚網站;財政部國庫署強調,1988客服專線不會主動致電民眾,此為不肖分子冒用1988客服專線名義,意圖騙取民眾個資,請民眾審慎判斷,以維護自身權益。 財政部國庫署也再次提醒,政府不會發簡訊或電子郵件通知領錢或登錄,也不會電話要求到ATM或網路銀行操作轉帳,請民眾務必提高警覺,千萬不要上當,以免個資被竊或遭詐騙;民眾如遇可疑網站或訊息,立即撥打165反詐騙專線,共同防堵詐騙事件。
趁著政府普發6,000元,疫後湧現「報復性」出遊潮,旅宿業人力短缺,為解決人力荒,交通部觀光局將推動旅宿業補助措施,只要達到2項條件,補助業者每人每月5,000元獎助金,最長12個月,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也配合觀光局計畫,加強提供專案媒合服務。 5月起,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與觀光局合作持續辦理觀光暨旅宿業專案媒合,除辦理各式大中小型徵才活動外,並依據觀光旅宿產業特性,運用安穩僱用計畫、職務再設計(輔具)及訓用合一等就業促進措施資源,增加勞雇雙方媒合誘因,積極協助業者補實人力缺口。 旅宿業者如新增聘僱房務及清潔服務人員,達到下述條件可申請補助,「北部地區(北北基桃竹)每月薪資達3.3萬元以上,其他地區每月薪資達3.1萬元以上,於任職滿6個月後」,補助業者每人每月5,000元獎助金,最長12個月。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也指出,旅宿相關業者如有求才需求,可向觀光局或觀光局所指定的公協會提出職缺需求,同時至台灣就業通網站(www.taiwanjobs.gov.tw)或至各地區公立就業服務機構登錄職缺,發展署將依觀光局彙集業者的職缺需求,立即進行專案媒合服務。
5月報稅季又來了,今(2023)年報稅有新制上路,大選前一年小確幸特別多,先是全民普發6,000元,還有房貸補助、租金補貼、國民年金保費打折、節能家電汰換補助、基本工資補貼、台北市生育補助、新竹縣加碼敬老金等,5月報稅月將至,政府再放利多,奉上減稅大禮包。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服務部執業會計師楊建華提醒,今年包括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薪資與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及課稅級距調高,頂客族至少可多省稅1,500元。 楊建華表示,今年申報所得稅有六大變動要特別注意,其中包括課稅級距調高、基本生活費調高、退職所得免稅額調高、烏克蘭捐贈列舉扣除無上限、公益出租、未上市櫃股票課徵最低稅負等。 一、課稅級距調高 A.雙薪頂客族今年至少可多省稅1,500元。 B.年薪423,000元以下單身上班族都不用繳稅。 C.年薪介於423,000~983,000元單身上班族稅率為5%。 二、基本生活費調高 基本生活費調高至196,000元,相較之前每人調升4,000元,四口之家至少多省稅800元。 三、退職所得免稅額調高 一次領取者188,000元×退職服務年資,分期領取者以全年領取總額,減除814,000元後的餘額為所得額。 四、烏克蘭捐贈列舉扣除無上限 透過外交部專戶對烏克蘭捐贈,可以申報列舉扣除無上限。 五、公益出租 公益出租人的111年租金全年免稅額為18萬元。 六、未上市櫃股票課徵最低稅負 未上市櫃股票自110年開始課徵最低稅負,如果110年處分未上市櫃股票產生損失,同年無其他同類別有價證券交易所得可供扣除,該處分損失,可在111~113年產生的同類別有價證券交易所得扣除。
全民普發6000元政策自4月起陸續入帳,行政院長陳建仁27日指出,領取人數即將於今日突破2000萬人,意即近9成國人都透過多元管道領取成功,他特別感謝相關部會和金融機構的辛勞,順利傳達政府美意,讓民眾能感受到溫暖,希望還沒去領的國人趕快去領,也呼籲大家多多走出家門旅遊、聚餐,共同振興內需產業。 行政院代理發言人羅秉成今日主持院會後記者會轉述,陳建仁指出,全民共享普發現金執行從3月22日開放上網預登記,4月1日起直接入帳,到4月10日起開放2萬多台ATM提領,以及4月17日起開放郵局臨櫃領現,每個開放、領取階段都集結各方合作努力,井然有序的進行。 陳建仁說,領取人數即將於今天突破2000萬人,意即近9成國人同胞都透過多元管道領到現金6000元,他要特別感謝相關部會和金融機構辛勞,以及國人配合,順利傳達政府美意,讓民眾能感受到溫暖,希望還沒去領的國人趕快去領。 陳建仁指出,由於疫情緩解,5月1日起指揮中心即將解編。「我們就要走出疫情陰霾,邁向嶄新生活」,希望領到6000元的國人同胞,都能走出家門旅遊、聚餐多多消費,共同振興內需產業。 此外,陳建仁提到,交通部利用疫後特別預算投入53億吸引國際觀光客的5000元消費金,也將在5月1日上路,請各部會所規畫要透過疫後特別預算,推動強化經濟社會韌性的各項措施,也都請積極加速推動。
全民普發現金6000元,本周一開始郵局臨櫃領現已經不分流,每天都可領,到今天早上8點為止,郵局臨櫃領現已有181.5萬人領取,加上登記入帳916.3萬人、ATM領現420萬人、直接入帳及偏鄉造冊發放約430萬人,總計1948萬人已領取6千元現金,相當於85%人口,只剩約4百萬人未領取。 財政部提醒,普發現金6000元領取時間到今年10月31日為止。領取資格為一、國內現有戶籍的國民(含112/12/31前國內出生並領有出生證明的新生兒)。二、取得居留許可的無戶籍國民。三、取得永久居留許可的外國人。四、大陸地區、港澳、外國人為我國國民的配偶並取得居留許可(含離婚或配偶死亡,居留許可未廢止)。五、政府機關因公派駐國外無戶籍人員及其具我國國籍眷屬。 至於台灣人與中國籍配偶所生小孩「小明」是否可領6000元,財政部表示,「小明」如果也想領6000元,只要在普發現金發放期間內,也就是今年10月31日前,完成在台灣設籍的相關程序,即符合領取資格。 全民普發現金6000元,有立委主張台灣人與中國籍配偶所生的小孩「小明」無法享有領取6000元的資格,要求財政部研議是否開放小明也能領取。 為了釐清小明是否具備領取6000元資格,財政部日前邀集包括陸委會、數發部、移民署與衛福部等相關部會共同討論,先釐清小明身分後,再回歸根據「全民共享經濟成果普發現金辦法」檢視能否領取。
普發6000元大紅包來了!「台灣Pay」與多家知名通路合作推出超優惠活動,祭出三大優惠放大術,從百貨商圈到超市生鮮,甚至連出遊市集都替你貼心規劃。使用「台灣Pay」消費享最高20%回饋,幫你將6000元再放大,聰明花用最高可享有1200元回饋,伴隨母親節即將來臨,加碼對媽媽的感謝心意。 享受政府6000元現金大紅包外,更要善用手中的「台灣Pay」讓優惠加倍。拿到普發6000元現金,少不了要幫媽媽把清單中的百貨夢幻逸品帶回家。「台灣Pay」攜手宏匯廣場,只要使用「台灣Pay」消費滿1000元,即可兌換200元電子抵用券,用20%回饋寵愛媽媽,除此之外誠品百貨、豐原太平洋百貨、廣三SOGO也祭出消費滿額享10%回饋,讓你買好買滿,表達對媽媽無盡的感謝。有了6000元小確幸,更要為媽媽換一雙好鞋,到DK呼吸空氣鞋使用「台灣Pay」支付單筆消費金額滿2500元,可享500元現金回饋,「台灣Pay」陪媽媽一起走得更遠,省錢又省力。 除了送禮,你有試過在母親節親手為媽媽做一頓美味大餐嗎?到全聯購買生鮮食材或生活用品,還能獲得「購物熊福利」,只要使用「台灣Pay」單次消費滿500元以上就能獲得福利卡回饋250點;地方的朋友也有福囉,「台灣Pay」除了能在夜市、市集使用之外,還能幫你賺回饋。 到桃園興國市場、埔里第三市場消費不限金額享20%現金回饋、前往汐止商圈逛街消費,以「台灣Pay」支付單筆消費不限金額可享10%現金回饋,活動商圈包含新北市汐止區秀豐商圈、汐止觀光夜市、建成商圈、金龍市場商圈、忠厚市場商圈、林森市場商圈、中正市場商圈、中興市場商圈等,準備母親節大餐的同時可別忘了「台灣Pay」,加碼回饋讓大餐更豐盛。 「台灣Pay」連出行育樂都幫你想好!母親節帶媽媽出門散心,不管想要到華西街夜市、桃園觀光夜市還是旗津商圈,單筆消費不限金額都能享20%現金回饋,讓你由北玩到南。如果媽咪熱愛在社群打卡,也絕對不能錯過這次「台灣Pay」與宜蘭傳藝中心合作的「藝起遊園去」優惠活動,只要你出示「台灣Pay」的付款條碼,即可享受單筆消費20%的現金回饋優惠,最高回饋達600元,一邊享受天倫之樂,一邊還能享受優惠回饋,簡直太划算。 另外在出遊的途中需要加油,「台灣Pay」也幫你想好了,每週六、日、一,至中油加油可享單筆交易金額5%回饋;而到福懋加油站以「台灣Pay」支付人工加油服務,單筆消費汽油1公升(含)以上,即享有每公升現折1.5元優惠。
全民普發現金五大管道全面開通進入第三階段,「郵局領現」首周採身分證尾數分流,累積已超過161萬人在郵局臨櫃領取6,000元,今(24)日起不分流,領取時間截止自10月31日。此外,今(2023)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之間在國內出生的新生兒,備妥出生證明及其生母或生父之身分證明文件,其家屬得於明(2024)年1月31日前至郵局領取。 中華郵政預估,郵局領現人數初估300萬人,集中第一周來領人數估約6成、180萬人,本周起不用分流,截至4月23日上午12時,共有161萬1,828人到櫃檯順利領現;郵局全台1,298間據點(其中周六營業有280間),民眾可利用營業時間至櫃檯領取,服務範圍遍布全台城鄉離島地區。 民眾若想到郵局臨櫃領取,可先從手機下載「行動郵局APP」,點選據點預約功能,接著就可以查詢你所在地附近的郵局據點,甚至可以透過線上取號的服務先行取號,可節省臨櫃排隊、等待叫號的時間。 郵局臨櫃領錢只要四步驟就能完成,第一步驟為攜帶健保卡、身分證或居留證;第二步驟是至全國郵局儲匯據點抽號碼牌;第三步驟是在臨櫃資格確認並核對金額無誤;第四步驟是領取現金6,000元。
動滋券又來了!為了培養年輕族群自主參與運動及欣賞賽事的習慣,行政院將每年常態性發放16~22歲、約165萬國民每人500元青春動滋券,藉此帶動運動產業發展。動滋券的相關合作店家只要符合提供做運動、看比賽相關服務之運動事業,皆可於5月1日起上動滋網登記註冊,經審核通過之店家即可收受青春動滋券。 體育署指出,動滋網將於5月起開放相關業者上網登記,經審查通過符合「做運動」、「看比賽」資格者,可於6月1日起開始收受青春動滋券,歡迎各界踴躍加入。今(112)年符合領券資格者為今年滿16歲至22歲,即90年1月1日至96年12月31日出生,且於國內現有戶籍之國民(非以發放日或學籍身分作為認定基準)。 體育署表示,動滋網將於5月1日開放業者上網登記,輸入基本資訊及上傳帳戶影本及相關佐證資料,經審查通過符合「做運動」、「看比賽」的業者,可於6月1日起收受青春動滋券,歡迎各界踴躍加入,擴大多元消費選擇及產業規模。 青春動滋券適用範圍聚焦在使用範圍聚焦「做運動」、「看比賽」。「做運動」包含運動中心、健身房、游泳池、球場、球館、打擊練習場、卡丁車場等;「看比賽」涵蓋職棒、職籃、排球、足球、壘球、射箭等觀賽票券,此外,路跑、鐵人三項、自行車、游泳、水域運動、登山健行、溯溪、攀岩等活動賽事報名費用與運動教育、訓練等相關課程費用,都是青春動滋券適用範圍。 符合青春動滋券資格的青年朋友,可在6月1日起上「動滋網」(500.gov.tw)登入個人基本資料來領券並抵用消費,青春動滋券可以用到112年12月31日。青春動滋券詳細資訊可上動滋網查詢,或撥打客服專線02-77523658。
台灣企業當前同時面臨缺工、缺高階專業人才,以及因新科技問世而出現的人才類型轉變期。綜合人力銀行與求職網調查,4月全體職缺達104.4萬創新高,主要得益於普發6千,民眾消費意願大增帶動四大民生消費產業對於人才需求提高;此外,受生成式AI ChatGPT應用席捲全球,高達87%的勞工擔憂被取代,但對於更貼近人性的職缺,真人反而比AI更能勝任。 據《工商時報》報導,104人力銀行今(20)日公布最新數據,4月整體工作機會攀高達104.4萬個,主要是得益於政府普發6,000元入帳,刺激民眾消費意願,帶動四大民生相關產業工作機會增加,月增2%至5.3%,住宿餐飲服務業以20.3萬個職缺名列徵才產業第一名;排再第二的是電子資訊/軟體/半導體業,職缺有16.4萬個,批發/零售/傳直銷業也有16.3萬個。 此外,為了讓心血加速銜接,補充戰力,徵才企業也將目光放向實習生;按各產業開出實習缺的數量來看,住宿餐飲服務業依舊是第一名,開出實習職缺有5.6萬個;第二名是批發/零售/傳直銷業,實習職缺接近1.9萬個;第三名則是電子資訊/軟體/半導體,開出實習缺約1.1萬個。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台灣經濟命脈,科技業缺工也缺專才,為了搶得人才,外商、台商搶人都不手軟。《工商時報》報導提到,即使還是實習生,德州儀器、台灣杜邦等企業就願意提供逾4萬元的月薪要留住人才。 台灣的工作環境除了缺工搶人才,目前也即將邁入人才需求轉型的過渡期。據Yes123求職網調查,自從生成式AI ChatGPT問世,有40.1%企業支持員工使用AI辦公,且有42%企業考慮以「自動化」或「人工智慧」方式來生產或提供服務,連員工個人都有56.8%考慮以AI來處理公務,顯然不論對個人還是企業,將AI應用納入工作領域已是不可逆的趨勢。 不過,這也引發許多勞工的焦慮;調查顯示,有高達87.2%勞工擔憂,再退休前自己的工作會被機器人或AI取代;企業也認為,隨著機器人與AI應用普及,10年後,現有的工作機會將消失27%,而消失機會比較高的前五名均是服務員和產線員工,包括售票、產線作業員、客服、加油站人員和量販/超商人員。 不過,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表示,未來人類勝過機器的部分,在於「人性」兩字,因此人類工作不會完全被取代,反倒是需要關心、同理心、人際互動的工作將更重要,比如說醫護工作、社福照護等等;而媒體工作也不會消失,因為媒體從業人員可透過「有溫度」的傳播方式來影響社會。
全民普發6000元,超過75%國人都已經拿到現金,台灣民意基金會昨公布民調,72.9%民眾認為對生活所需有幫助,23.9%認為沒有幫助。從年齡層來看,高達83%的20~24歲年輕人,覺得對日常生活所需有幫助;也有77%的25~34歲及65歲以上民眾覺得有幫助。 民調顯示,針對政府普發6000元現金,這筆錢對日常生活所需,有沒有幫助?其中13%覺得非常有幫助,59.9%還算有幫助,16.7%認為不太有幫助,7.2%一點也沒幫助,3.3%沒意見、不知道。非常有幫助與還算有幫助者,加起來達72.9%;不太有幫助與完全沒幫助者,達23.9%。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指出,如果換算成實際人口數,大約有1400萬成年人需要這筆錢補貼日常生活,這也透露一個重要訊息,儘管台灣人均國民所 得在世界排名不差,但過著苦哈哈日子的台灣人還不少。 進一步分析,從年齡層看,對於普發6000元最有感覺的是20~24歲年輕人, 高達83%覺得對其日常生活所需有幫助;其次是25~34歲與65歲及以上,至少77%覺得有幫助;35~44歲,71%覺得有幫助;45~54歲,66%覺得有幫助;55~64歲,68%覺得有幫助。 另外,從職業背景看,最有感覺的是農民、學生和家庭主婦,分別有88%、85%、及78%覺得對其日常生活所需有幫助。從地理區域來看,最有感覺的區域,依序是中彰投(79%)、雲嘉南(75%)、桃竹苗(74%)、基宜花東金馬(72%)、高屏澎(71%)、台北市(69%)、 新北市(68%)。 本次民調訪問期間4月9日至11日;對象是以全國為範圍的20歲以上成年人;有效樣本1068人;抽樣誤差在95%信心水準下約正負3個百分點。
財政部統計,截至17日晚間7時,透過郵局領6,000元的人數逾50萬,儘管在各管道排名最後,但作為領錢管道之一,郵局的重要性仍不言而喻。有網友好奇,郵局跟現在的銀行比起來沒什麼優勢,但奇怪的是身邊很多人都在用郵局。總結網友回覆,郵局共有六大優勢,其中一項,堪稱是吸引年輕人的最強武器,有網友分享竟讓一眾網友受到可愛爆擊,直呼「超級可愛」。 有網友在論壇Dcard上以「為什麼那麼多人用郵局?」為題發文,原Po表示,「郵局atm也沒有中國信託或國泰多,也沒有一些高利活存的活動,沒有信用卡,簽帳金融卡回饋也不高,跟現在的銀行比起來感覺沒什麼優勢,但奇怪的是身邊還有很多人在用郵局」,原Po好奇,「難道是我忽略了什麼優勢嗎?」 統整網友回覆,郵局優勢共有六項,前五名優勢分別是「人生第一個帳戶或薪轉戶」、「長輩、公家機關愛用」、「偏鄉也有」、「有親切感」、「不會打電話推銷」。 網友們表示,「郵局是很多人出生後第一個接觸的金融機構,印象中國小就有郵局戶頭了好像」、「啊就被指定的薪轉帳戶啊」、「公部門愛用郵局」、「偏鄉地區是沒有銀行的但至少會有郵局」、「沒人care那點利率(是能多幾塊錢?) 回饋說真的那1%2%根本乞丐錢,限定條件一堆 郵局到處都有atm也蠻方便,沒有業務一點到晚煩我,簡單好用不會出錯,跟老人/公家機關轉帳也很輕鬆」、「說不上來,大概是郵局比較有親切感,其他銀行就有種冷冰冰、把人當賊的fu」、「因為他不會查你的戶頭額度後,打電話給你推銷你保險跟基金,坑你的手續費以及一堆積八毛問題」。 不過,比起前五項優勢,郵局以鴿子吉祥物設計的金融卡超級卡哇伊,竟成吸引年輕族群使用郵局服務的原因。有網友秀出金融卡樣式並表示,「因為郵局的鴿鴿很可愛」;其他網友看到驚呼, 「啊啊啊啊啊啊好可愛,太早辦卡了」、「我也想換小鴿鴿,那個藍色真的很香」。按照該網友說法,郵局金融卡共有三個款式,「2有悠遊卡,3有一卡通我是第三張,剛出的時候就換了,超級可愛!」。 點開中華郵政官網「卡片介紹」頁面顯示,第一款金融卡為「鴿子」,具備刷卡消費功能;第二款為「歪腰郵鴿」,具有刷卡消費、悠遊卡功能,但僅限即時發卡局申辦,這款也是三款中人氣最高的一款;第三款為「Q版小鴿」,同樣僅限即時發卡局申辦,具有刷卡消費、一卡通功能。
全民普發6000元,「郵局領現」昨天上午開跑,至今天早上10點已有逾60萬人臨櫃領取現金。中華郵政主任秘書楊素珠昨表示,郵局並未出現大排長龍情形,部分郵局略有人潮,因此啟動簡易快速窗口或專辦櫃台紓解人潮。 「郵局領現」本周採身分證字號(或居留證)尾數分流,單數於星期一、三、五,雙數於星期二、四、六辦理。下周開始不須分流,所有人都可領取,直到10月31日止。 財政部統計各領取管道人次,截至今天早上10點為止,登記入帳913萬1502人,ATM領現356萬2142人,郵局臨櫃領現60萬3486人。另加上直接入帳430萬人,全台總計約1760萬人、約75%國人都已領取6000元。 財政部提醒,到郵局領取普發6000元要攜帶身分證明文件。領有健保卡的民眾,要帶發放對象的健保卡;如果是委託他人代為領取,除了帶發放對象的健保卡之外,代領人也要攜帶身分證、居留證或健保卡等具照片的身分證明文件。 普發現金有5種領取方式,包括登記入帳、ATM領現、郵局領現、直接入帳及造冊發放;全台只有郵局可臨櫃領現金。中華郵政提醒,4月17日至10月31日開放郵局領現,不用趕在首周也沒問題。另可多加利用「行動郵局」APP,查詢鄰近郵局及查看該局等候人數。
普發現金五大管道全面開通,跑最後一棒的「郵局提現」昨(17)日開放第一天就超過50萬人領取,交通部官員赴台北市三個郵局據點視察表示,「平均每人通常不到3分鐘就可領到6,000元」。 不過,也有民眾反映,某郵局高齡長者大排長龍,一條動線排50多人,等了超過半個多小時,還有民眾幫6歲以下小孩代領,也出現身分證輸入錯誤訊息,懷疑是否郵局系統當機。 中華郵政表示,許多高齡長者已「直接入帳」,不要再去排隊,不只不能重複領取,甚至會造成網路塞車;至於6歲以下小孩只能用健保卡領取,若健保卡毀損,只能去重新辦卡再領。 「郵局提現」首周實施身分證、居留證統一證號尾數分流,今日為尾數單號是周一、三、五可領取,雙號則為周二、四、六,第二周起不分流,人人可領,領到10月31日止。 此外,10月1日至12月31日之間,在國內出生並領有出生證明之國民,備妥出生證明及其生母或生父之身分證明文件,其家屬得於113年1月31日前至郵局領取。
郵局領6,000今(17)起開通,意味領錢管道已全面開放領錢,全台共1,298間郵局據點可供領取,領取人數有望再衝高。財政部表示,自今日起至10月31日止,在全台郵局儲匯櫃檯營業時段都能領到6,000元,為避免出現塞車情況,將按身分證/居留證尾數單雙數分流領錢,民眾只要攜帶健保卡,就能臨櫃領6,000。 財政部表示,郵局開放領現第一周將按「身分證字號」或是「居留證號」尾數採尾數分流制;尾數是單數(1、3、5、7、9)週一、三、五領取;尾數是雙數(2、4、6、8、0)週二、四、六領取;65歲以上長者及身障人士不用分流,將優先引導至友善服務窗口辦理郵局業務。 此外,民眾領取時務必要攜帶健保卡,若未攜帶健保卡,則身分證或居留證領取;若受親友委託代領,不需要委託書,但得攜帶委託人的健保卡,以及受託人具照片的身分證件正本如健保卡、身分證、居留證等。 另外,為照顧國內孕產家庭,10月1日至12月31日間在國內出生並領有出生證明之國民,備妥出生證明及其生母或生父之身分證明文件,其家屬得於113年1月31日前至郵局領取。 最後,財政部和中華郵政也提醒民眾,出門前先確認郵局營業據點及時間(https://gov.tw/Xkf),也可手機下載行動郵局APP點選「據點預約」,查詢鄰近郵局並線上取號,減少臨櫃等候;同時,也要慎防詐騙,政府不會發簡訊或電子郵件通知領錢或登錄,也不會電話要求到ATM或網路銀行操作轉帳,請民眾務必提高警覺,千萬不要上當。
政府普發6000元現金,仍有近700萬人還沒領,今(17日)起開放郵局臨櫃領現,首周採身分證尾數單雙號分流,今天開放尾數單號者1、3、5、7、9先領,不過65歲以上及身心障礙者免分流,且優先引導至友善服務窗口辦理。 郵局普發6千攜帶健保卡即可至全台郵局領取,若沒健保卡,才能憑身分證或居留證等身分證明文件領取;委託他人領取,則是要攜帶本人及受託人的健保卡。《中時新聞網》整理郵局領6千的相關問題,供民眾參考。 ●郵局普發6千何時開放?怎麼分流? 今天(17日)起至起10月31日開放郵局現領,首周(17至22日)採身分證、居留證統一證號尾數單、雙號分流,周一、三、五(17、19、21日)是尾數單號1、3、5、7、9民眾領取。周二、四、六(18、20、22日)尾數雙號2、4、6、8、0者領取,23日起單雙號皆可領取。 ●誰可以免分流? 65歲以上長者及身心障礙者免單雙號分流,優先引導至友善服務窗口辦理。 ●郵局領6千要帶什麼? 親自領取:攜帶健保卡即可。未領有健保可者,才能憑身分證、居留證領取。 委託代領:本人及委託人健保卡。委託人可帶健保卡或身分證、居留證等具照片身分證件。 ●郵局領6千流程 領款人須當場核對無誤後,於簽收欄簽名或蓋章,並留存聯絡電話。 ●郵局領取時間 郵局儲匯櫃檯營業時段都能領 ●能先預約嗎? 可以,民眾可先下載「行動郵局」App,查詢鄰近據點並線上取號,中華郵政預估,至少將有300萬人會到郵局臨櫃領現6千,其中約有200萬人會擠在第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