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5G

的結果
  • 台灣大領投USPACE 擴5G版圖

     台灣大積極透過多元策略性投資,拓展5G版圖,27日宣布投資2億元參與台灣智慧出行服務平台業者USPACE悠勢科技公司的A輪融資(新台幣2.6億元),成為最大領投業者。  投資USPACE前,台灣大與USPACE已合作建置士林福林特斯拉超充站,並運用台灣大的行動網路技術、結合USPACE物聯網服務,提供車主進入場域,即可主動收到台灣大提供的免費連線WiFi帳號與密碼,讓車主在充電時,也能上網進行OTA升級、觀賞影音服務。這次台灣大參與投資USPACE,意味著雙方將瞄準共享經濟進行深度合作,共同打造5G新成長引擎。  台灣大總經理林之晨表示,去年底台灣大宣布合併台灣之星,今年台灣大已陸續投資SoundOn集團、CloudMile萬里雲、認購網銀LINE Bank私募股,透過多領域的策略性投資,拓展5G生態系及新服務,這次台灣大決定投資USPACE公司,除了看準「共享」是大勢所趨以外,也希望在減碳議題正向影響,台灣大也將運用電信、大數據、物聯網等優勢,優化USPACE服務,鑄造新成長曲線。  USPACE共同創辦人宋捷仁表示,USPACE近5年來總合作車位數已突破4萬5,000格、超過500場停車場,並累積超過200萬張訂單與50萬車主會員資料。USPACE不只是提供共享車位,更在共享電動車市場打下根基,扮演永續能源發展的重要角色,台灣大投資USPACE後,將協助USPACE展開全面性的策略佈局。  USPACE以「共享」為核心精神,已與停車場、大樓、空地的車位主合作,將閒置車位設置「IoT智慧地鎖」,透過物聯網技術提供給有停車需求的駕駛,能直接以App預約停車。近期USPACE也提供共享電動車的服務,主打最短一小時內,在雙北市指定行政區,提供隨call隨到的到府租賃服務,由USPACE將特斯拉親送到府或指定地點。

  • 第二期交通部5G智慧交通補助申請起跑 每案最多補7千萬元

    第二期智慧交通補助計畫開跑!為鼓勵業者運用5G結合AIoT、大數據、雲端運算等科技,提升交通服務、打造創新商業模式,交通部推出第二波「5G帶動智慧交通技術與服務創新及產業發展補助計畫」,業者可在12月20日前提出申請,每案最多補助7,000萬元。 第一期補助計畫,交通部與與中華電信、仁寶電腦、亞太電信、遠傳電信等資通訊業者合作,每案補助2,000萬元至逾4,000萬元,並且讓業者進入原先具管制性交通場域,如台鐵、桃機、高雄港、蘇花路廊等,一路從去年11月執行到今年9月。此次評選的為為二期智慧交通補助計畫,執行期間從明年3月至2024年8月,若是前期表現優良業者有機會優先納入第二期計畫中。 根據交通部科技顧問室公告,補助計畫採批次受理申請、批次審查後擇優補助,審查重點有三,分別為專業審查、資訊安全、財務審查。在專業審查部分,交通部著重與交通服務、科技產業創新或研究發展的關聯性、創新價值與產業機會,此外團隊組執行計畫的能力與優勢、計畫完整性以及與實證場域合作適切性與配合度等都會是關注重點。 此次計畫總經費為3.9億元,每案可獲得的補助金額仍須依照來申請的業主數量以及計畫內容而定;申請通過的業者每案補助以7,000萬元為上限,並且政府補助金額不可以超過計畫總經費的四成,其他項目必須要由業者負擔。惟若是實證範圍屬於交通部監管機關管轄範圍且提案階段就取得合作文件或是屬於新創公司,況補助上限可提高到45%。 由於5G技術具有高連結、低延遲、大頻寬的3大特性,可以在交通場域打造創新的智慧交通科技應用服務。實證場域包含如鐵道、海空港、公路、觀光、公共運輸等,場域內涵蓋5G環境、AIoT裝置、感測裝置、數據與雲端管理平台等新世代基礎設施,並可結合交通行動服務(Mobility as a Service , MaaS)、人工智慧、服務型機器人、無人機、自駕車、物聯網、AR/VR等成為新興智慧交通服務之創新服務及商業試煉的基礎。

  • 《大陸產業》前3季電信業收入增 5G用戶占3成

    【時報-台北電】央視網消息,大陸工信部最新統計,2022年前3季電信業務累計收入11971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8.2%;以2021年不變價計算,電信業務總量同比增長21.7%,維持兩位數增幅。國內3家基礎電信企業(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互聯網寬帶業務收入合計1810億元,同比增長9%。  電信新興業務成長顯著,上述3家大數據、雲計算及互聯網數據中心業務合計收入2329億元,同比增長33.4%。論成長幅度,雲計算同比增速翻倍,大數據、數據中心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62.6%、14.3%。  截至9月底,3電信行動手機用戶總數達16.82億戶,其中,5G用戶達5.1億戶,占全用戶的30.3%。(編輯:廖小蕎)

  • 台灣大領投USPACE 擴大投資布局 拓展5G生態系

    台灣大積極透過多元策略性投資,拓展5G版圖,27日宣布投資2億元參與台灣智慧出行服務平台業者USPACE悠勢科技公司的A輪融資(新台幣2.6億元),成為最大領投業者,投資布局再下一城。 台灣大哥大瞄準共享經濟,呼應國際永續趨勢,這次投資觸角鎖定提供共享車位及租賃等創新服務的USPACE,雙方將深度合作,運用台灣大行動網路技術優勢結合USPACE物聯網服務,發揮綜效,打造5G新成長引擎。 台灣大投資USPACE前,雙方已有合作經驗,在USPACE建置的士林福林特斯拉超充站。車主只要進入場域內,就會主動收到台灣大提供的免費連線WiFi帳號與密碼,車主充電時能享受穩定優質的上網體驗,進行OTA升級或觀賞影音服務。 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表示,繼去年底宣布合併台灣之星,引發同業跟進後,今年台灣大更陸續投資SoundOn集團、CloudMile萬里雲,以及認購網銀LINE Bank私募股,透過多領域的策略性投資,拓展5G生態系及新服務布局。 林之晨強調,台灣大哥大首開台灣電信業先河,率先加入全球再生能源倡議組織RE100,宣示2040年前達到100%使用再生能源承諾,並在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Net Zero的永續承諾,實踐「超5G」策略中「Green」愛地球的願景,台灣大決定投資USPACE公司,除了看準「共享」是大勢所趨,更能為社會、環境帶來減碳的正向影響,台灣大也將運用電信、大數據、物聯網等自身優勢,優化USPACE服務,與電信本業發揮綜效,提供用戶多元且優質解決方案,同時鑄造新的成長曲線。 USPACE共同創辦人宋捷仁表示,USPACE在5年來總合作車位數已突破45,000格、超過500場停車場,並累積超過200萬張訂單與50萬車主會員資料,以每張訂單為車主節省約8分鐘時間,每單約省下1kg碳排量,換算累積的訂單約減少2,000噸的二氧化碳排放,相當於大約5.13座大安森林公園一整年的碳吸附量。 宋捷仁強調,USPACE不只是提供共享車位的公司,更在共享電動車市場打下良好根基,未來USPACE將成為永續能源發展的重要角色,這次獲得台灣大的投資,藉由台灣大的資源優勢,將協助USPACE進行更快速且全面性的策略佈局。 USPACE以「共享」為核心精神,與停車場、大樓、空地的車位主合作,將閒置車位設置「IoT智慧地鎖」,透過物聯網技術提供給有停車需求的駕駛,能直接以App預約停車,減少找車位繞場排放的廢氣,同時能為車位主創造收益。 近期USPACE也提供共享電動車的服務,主打最短一小時內,在雙北市指定行政區,提供隨call隨到的到府租賃服務,由USPACE將特斯拉親送到府或指定地點,車輛來源以創新的加盟方式,開放車主將自己的特斯拉透過靠行USPACE,上線接單賺錢,原車主只需負擔每年乙式車險,無其他隱藏成本,平均每月可獲得6萬到8萬不等的租金收益,至於想體驗特斯拉的駕駛也可享受高品質的到府送車服務,實現共享的雙贏精神。

  • 經濟部打造產業生態鏈 高雄亞灣體現5G AIoT落地實證

    高市府攜手中央投入百億元打造亞灣5G AIoT創新園區,經濟部工業局力推「5G+產業生態鏈推動計畫」,這次共42家提案廠商,27日公布14案通過申請業者,包括科技海洋、智慧製造、體感育樂、創新應用等在地特色應用,為台廠登上國際舞台舖路。 經濟部工業局電子資訊組副組長顏鳳旗指出,亞灣5G AIoT創新園區是行政院核定的國家級百億計畫,經濟部工業局的使命是強化台灣5G AIoT的基礎戰力,藉由中央積極規劃鏈結5G AIoT場域優勢,串聯各項應用服務。 顏鳳旗提到,工業局推動產創平台主題式研發5年計畫,今年要求計畫內容須由3家以上企業聯合提案,聚焦發展「科技海洋」、「智慧製造」、「體感育樂」、「創新應用」等在地特色,盼對接5G產業大趨勢,透過場域實證後輸出應用方案,吸引多家業者組隊響應。 高市府經發局長廖泰翔強調,亞灣5G AIoT創新園區發展,帶動高雄產業轉型,2年來吸引逾80家廠商進駐,同時透過實證計畫,由高市府媒合場域,提供系統整合業者及平台商做驗證,透過5G AIoT支援性服務產業,帶動製造、會展、遊艇、醫療、交通等產業落地開花結果,打造智慧城市典範。 現場同步展示包括5G AIoT覆晶封裝精度檢測、5G直播製播中心、5G智慧碼頭及5G AI智慧醫療產業創新平台等成果。今天邀集參與落地亞灣的國眾電腦、鑫蘊林科、頎邦科技、雲高科技、萬潤科技、亞果遊艇開發、亞旭電腦、夢想創造、光禹國際、台灣電競、高雄捷運、高雄展覽館、豪勉科技、緯創醫學等業者。

  • 《科技》愛立信點出5G下6大關鍵消費趨勢 竟有抗通膨韌性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愛立信發布《5G:新一波發展》報告,揭露推動5G普及的六大關鍵消費趨勢,並指出元宇宙的實現將仰賴5G發展,而提升5G可用率、更客製化的服務,將是電信業者的機會。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報告中發現,在全球面臨高通膨壟罩下,升級5G的意願卻是具抗通膨韌性的。 本次報告中揭露5G普及的六大關鍵消費趨勢如下: 1.升級5G的意願具抗通膨韌性:行動寬頻支出受通膨影響相對較低,高達八成受訪者表示無意降低行動寬頻支出。 2.新一波使用者對5G有更高的期待:覆蓋率和網路表現將成為關鍵。 3.對5G可用率的認知將影響用戶滿意度:在台灣,僅有46%的5G用戶認為他們有超過50%的時間連結到5G網路。 4.5G促進增強型影音及AR的使用量:過去兩年來,5G用戶使用時間增幅最大的就是AR及增強型影音,包含高畫質/4K多視角影片,或360度影片等。 5.5G獲利模式將持續演進:6成消費者希望5G不只是提供更快的網速,四分之一的消費者期待能擁有隨選加強5G網路性能的選擇 6.5G的應用正為元宇宙鋪路:目前5G用戶平均每周比 4G用戶多花1小時在元宇宙相關的活動,如遊戲、社交及虛擬購物。 報告顯示,未來一年內全球約三成智慧手機用戶有意願於2023年升級5G,相當於5.1億的用戶,顯示消費者對5G連網需求強勁。在台灣,未來一年內約有17%的消費者有意升級5G。包含美國、台灣、日本、韓國、澳洲等市場的5G滲透率已達21%,為全球前段班,代表新一波使用者將取代早期採用者,驅動5G升級浪潮。 此外,受惠於5G低延遲、高頻寬等特性,擴增實境(AR)、元宇宙等應用得以加速發展。相較於4G用戶,5G用戶更加投入於使用AR應用程式、影音串流等沉浸式數位服務,與2020年相比,目前使用至少3種數位服務的5G用戶成長2倍。 台灣愛立信總經理周大企表示,創新的應用服務及優質網路體驗對5G用戶而言至關重要。研究顯示5G是實現元宇宙的關鍵,要發展出創新多元的數位服務,需仰賴5G提升AR、虛擬實境(VR)體驗,唯有獨立組網(SA)架構能完全釋放5G潛能,成為打造元宇宙網路環境的重要基礎。愛立信期待與台灣電信商夥伴加速發展5G,提供多元場景的關鍵應用,以提升消費者的使用體驗與客戶滿意度。

  • 人類賦能與虛實融合 諾基亞揭示邁向2030年科技願景

    諾基亞今日揭示作為諾基亞集團的長期策略,以及解決方案和產品組合發展指引的「諾基亞2030科技願景」。諾基亞從自身做起,承諾於2030年減少相較於2019年50%的整體業務碳排放量,並進一步希望透過產品和解決方案協助各行各業數位化,並達到節能環保永續的目標。 諾基亞集團總裁Pekka Lundmark於2021年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COP26)上承諾,將於2030年減少相較於2019年50%的溫室氣體,倡議「數位力就是環保綠實力」,並期許自身「於專業領域大展身手,同時極小化我們的碳足跡」。為達成此目標,諾基亞為環境而設計,將永續納入發展的核心策略。與此同時,諾基亞也正式加入全球企業再生能源倡議行動RE100,且獲得最佳新成員獎的肯定。 諾基亞於近年觀察到,全球各地的客戶對於環境友善、追求永續的解決方案需求越來越具體,已從產品本身產生的功耗,延伸至整個生命週期。例如:諾基亞為工業與企業客戶提供的專用網路解決方案,協助客戶數位轉型、提高效率及降低碳排放。此外也領先全球,率先推出液冷式5G AirScale基地台方案,開闢業界先河。 諾基亞AirScale液冷式基地台基頻解決方案(Nokia AirScale Liquid Cooling Baseband Solution),為一透過前沿技術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電力費用的服務。根據統計,平均大約有80%的行動網路能源消耗與基地台有關,而用於冷卻空調相關的耗電約佔基地台整體耗電量的30%。諾基亞創新的液冷式產品,旨在透過減少冷卻基地台所需的能源消耗,使行動網路可兼具永續發展和成本效益,進一步協助客戶朝向零碳排的目標努力。 諾基亞自去年在台宣布引進推廣合作夥伴計畫(Partner Program),持續耕耘、尋求相關產業領域專家夥伴,共同推動數位轉型,發展5G及其相關應用,並已在多個重點產業領域獲得進展。於「智慧城市」方面,今年四月攜手帆宣系統科技,偕同逢甲大學在台中發表「5G智慧城市實驗室」;同時亦與帆宣系統科技投入「智慧工廠」發展,於台南科學園區進行「帆宣智慧工廠」實證計畫;於「智慧交通」,攜手華電聯網參與桃園機場「5G智慧旅運空間服務實證計畫」;在「智慧園區」方面,參與華電聯網位於新北市寶高智慧產業園區中的研發中心,引進5G先進技術,打造新北市智慧園區的創新標竿;於公領域方面,與台灣電力公司進行「5G專網實驗計劃」;「智慧防災」則與皇輝科技合作進行;協助長年栽培眾多科技界從業人員的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合作進行「寬頻行動通訊實驗室計劃」,為台灣電信市場厚植通訊人才實力。

  • 資通訊業唯一!2022專案管理大獎 遠傳勇奪雙獎

    遠傳電信運用5G「大人物」(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技術結合專案管理能力,從內部轉型經驗及技術深耕出發,將心比心理解客戶痛點,提供企業與公部門有溫度的科技差異化服務,於國際專案管理學會台灣分會(PMI Taipei Taiwan Chapter)舉辦的2022年專案管理大獎榮獲「標竿企業獎」、「標竿專案獎」兩項殊榮。 遠傳企業暨國際事業群執行副總經理曾詩淵表示:「遠傳以5G結合『大人物』專長,協助多家大型企業以及政府部門數位轉型升級,並以數位創新科技力因應專案執行過程中的各種挑戰。遠傳很榮幸能夠獲得專案管理大獎評審們的肯定,遠傳對於客戶也將持續秉持使命必達的精神,協助城市與產業邁向智慧與永續。」 遠傳以資通訊專長結合創新思維,肩負執行「桃園市北區全面換裝節能(智能)路燈暨維護案」,無論是規模或運作模式均為全台首創,亮眼成果獲得評審青睞,獲頒「標竿專案獎」;遠傳專案團隊更憑著具有系統性的專案管理技術,建立備標、執行、維護等各階段的流程與風險管理,並優化組織內流程數位化、跨組織專業橫向溝通等實績,因而獲得「標竿企業獎」。 頒獎典禮由遠傳企業暨國際事業群資深協理楊國志出席受獎,並受邀於「2022 PMI台灣專案管理國際論壇」演講,與現場產官學界分享遠傳專案管理的實績,以及透過各方跨域協調與溝通合作的深厚經驗。遠傳將持續秉持「靠得更近 想得更遠」的品牌宣言,以創新科技力為引擎,專注客戶需求,提供一站式專業顧問服務,成為企業及政府實現數位轉型的最佳夥伴。

  • 中華電信攜文策院推動臺灣VR影視內容

    中華電信24日宣布,與文化內容策進院(文策院)及國內製片業者、代理商合作,引進多部獲國際影展、電影節肯定的VR影視佳作,即日起陸續上架中華電信Hami Video VR館,支持本土優質影視內容及消費者全方位觀影需求。 中華電信個人家庭分公司總經理蘇添財表示,中華電信積極投入5G應用服務的創新與經營,此次與文策院合作引進多部本土出品的優秀VR作品,在中華電信Hami Video上架,為用戶帶來豐富多元的影視娛樂體驗。 蘇添財強調,中華電信將持續以廣結盟策略攜手國內業者打造影視生態圈,讓更多具潛力的傑出影視作品有展出舞台,滿足消費者全方位的影視娛樂需求,也為支持本土優質影視內容及人才盡一份心力。 文策院張文櫻副院長指出,臺灣在沉浸式內容的創作能量十分豐沛,已備受國際影展及專業人士肯定,透過國際合資合製也看到臺灣在全球產業生態系的重要性。透過此次與中華電信的合作,在臺灣首次大規模拓展VR的收看族群,這些在國際上知名的VR作品,也有機會直接讓消費者觀賞。文策院也會持續努力,透過各類型機制與合作,推動產業生態系的形成並與國際對接,讓未來內容產業蓬勃發展,讓世界看到臺灣。 中華電信此次透過文策院協助,與國內製片業者、代理商合作,於Hami Video VR館導入威尼斯、坎城、西南偏南多項國際影展得獎或入圍作品,如《失身記》、《囍宴機器人》、《Oli邊境》與《女海盜:成名之路》等;以及由文策院、公共電視、英國廣播公司(BBC)及德法公共電視台(Arte)聯合出品,綺影映畫與ATLAS V共同製作,唯一由臺灣與英、法、盧、韓等五國合製,入圍美國翠貝卡電影節最佳VR影片獎之VR影集《大師狂想曲》,全系列共五集,要讓客戶一飽眼福,盡享沉浸式的觀影體驗。 若消費者尚未擁有VR設備,不限中華電信用戶,只要到中華電信指定門市申請VR-Share服務(包括獨家的XRSPACE MANOVA),即可「用租代買」直接將VR設備帶回家。 除了提供VR-Share租賃服務外,中華電信也在VR軟體開發上進行優化,提供用戶更直覺的操作方式、收藏喜愛片單、VR內容推薦機制等,未來將待8K VR設備成熟後,則也會依市場趨勢提供用戶8K VR內容。

  • 台灣5G用戶突破600萬 滲透率25.87%

     根據NCC最新統計,台灣5G用戶數在8月底正式突破600萬而達到600萬1,062戶,滲透率25.87%,5G用戶滲透率全球排名前段班。  另外,根據GSMA統計至2022年第1季,台灣5G滲透率25.06%,僅次於韓國44.92%、中國36.82%、香港29.62%、日本25.49%,全球排名第五。  台灣5G開台至今將近兩年半,相較於4開台兩年滲透率即超過62%,5G用戶成長速度明顯落後4G。市場人士歸納4G升速5G進度緩慢,主要原因有二,一,5G尚未出現「資費甜蜜點」,二,5G尚未出現「殺手級應用」。  NCC副主委兼發言人翁柏宗分析認為,4G用戶升級5G的速度不如2015年3G升4G速度,幾乎是全世界電信業者所面臨的共同問題,而全球5G的普及速度主要取決於數位服務生態圈是否形成,目前5G缺乏殺手級應用,要提升5G滲透率沒有那麼容易。  台灣市場還有另外一個獨特的現象,就是低價4G上網吃到飽資費,雖然5G上網速度快,但是消費者習慣便宜的4G上網吃到飽資費,加上5G亦無殺手級應用,4G用戶不願意付出比4G更高的價格使用5G服務,才是5G用戶滲透率緩步前行的主要原因,這與3G升4G當時,3G網速過慢,與4G網速明顯落差,成為推升3G用戶快速升速4G的關鍵原因。  電信三雄力拚5G用戶滲透率今年年底超過30%,中華電信樂觀估計年底前5G用戶滲透率達陣30%。台灣大5G用戶滲透率大約每月增加1%,遠傳目前5G滲透率超過25%,年底上看30%甚至超越。電信三雄都認為,光iPhone 14開賣後帶動的5G申辦熱潮,年底之前就有機會為國內整體5G滲透率增加至少2~3%。

  • 學者觀點-中美晶片戰始末和可能的終局走向

     自2015年開始,接連三任美國總統都將中國2025計畫當作最嚴重挑戰,並且搜索枯腸的接力找遍方法,極力壓制其以獲利增長來支應研發和投資回收;更要阻止其透過智財權保障,從而領導產業標準,例如制定5G的通信規格,終而彎道超車和能以「中國智造」,所享有的市場接納與品牌價值。  由大陸國務院所印發《中國製造2025》,是以30年期間來部署製造強國戰略,第一步就要於2025年邁入製造業的強國行列;期能在2045年時進入到第一級水準,成為具有引領實力的製造大國。  根據歐巴馬總統的第二任上,美國商業部長Penny Pritzker所得到情資,中國大陸2025的重點之一,譬如在2014年即宣布要提供1,500億美元的政策支助,目標要將需用半導體供應,從原先9%的自給率,一舉推到7成高。  然而七年過去了,即使到2021年,不分內、外資廠商的中國半導體生產,需用自給率也只達到六分之一,約16.7%;而這個比例,更已經是在台積電、三星、SK等廠家,陸續完成在大陸擴廠的計畫之後!  究竟是情資有誤?抑或是欲加之罪呢?時間,將是最好的答案。  美國商業部長Pritzker於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所進行的公開演講,當時是2016年感恩節前;而她的鮮明立場是:半導體就是美國工業的生命基礎,歐巴馬已成立科技研究小組,已於五年前過世的Intel前總裁Paul Otellini,也名列其間;同時,評估和因應方案擬定後,也將完整交接給下一任總統。  就在英國首相強生的大力配合下,不僅讓華為5G網路斷絕了在歐洲的市場拓展;繼台灣政府管制華為等通訊設備廠,在公務機關與公務相關使用之後,美國拜登政府的新近宣布,將進一步禁止華為與中興(ZTE),但凡有通訊新品項必須先在美國取得許可執照。  職是之故,長久以來即有的技術輸出管制和所謂的中、美脫鉤,早已跳脫川普策士所主張的關稅戰與特定國家可以有的限量進口!傳言習、拜行將在印尼G20會議上,舉行中、美高層會談;但現下則是鋪天蓋地的撒網,以及要求讓美國政府有權到中國大陸,對企業生產線進行純供民用的突襲檢查。  也就是說,中國製造的品牌獲利與智慧科技的創意應用,都要一概封殺;而輸美產品的在地化採購,包括蘋果公司在內,都必須逐步減少和將需用品項與生產供應商,交由美國政府現地核實跟同意與否的准駁。  敲山,既然無法鎮虎;那麼殺手鐧,自然是要持續封殺中國大陸在歐、美高端市場的獲利與拓展;同時更不惜要切斷美方企業主,在中國大陸的銷售成長與在地化供應,所可能進行的技術交流!遑論是與國防應用的絲毫牽連了。  新冷戰,或許能做,但不能說;至於美國產業的獲利考量,本來就有傾向民主黨與共和黨的黨派之別。而資本社會所慣常耍弄的道德制高點,從輿論包圍、利益收攬到人格羞辱,則是最廉價又無所忌憚的權勢威逼了。  受薪階層常會聽聞:聽我的,要不然就滾蛋,”my way or highway”,敬請拭目以待了。

  • 《科技》TrendForce:4因素左右供需 晶圓代工遇2挑戰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今(20)日舉辦「2023集邦拓墣科技產業大預測」,半導體研究處資深分析師喬安預期,台積電(2330)將帶動明年晶圓代工產值維持成長,4大因素將持續影響晶圓供需,多樣化產品組合和開發專業技術則是各晶圓代工廠明年以降的主要挑戰。  喬安指出,5G手機需求爆發、疫情及地緣政治關係驅動晶圓代工產值自2020年起進入為期3年的高成長周期,2020年及2021年分別成長24%、26.1%,今年成長幅度預期將更高,主因新增產能大量開出、漲價晶圓貢獻挹注。 雖然目前半導體產業進入庫存修正階段,但明年晶圓代工產值預期仍會成長2.7%,主因台積電持續強勢漲價、較貴的3奈米晶圓大量產出,使明年營收成長7~9%,市占率續升至58%。其他晶圓代工廠因缺乏漲價動能、稼動率可能下滑,明年營收估持平至衰退。  展望2023年,喬安預期將有4個因素影響晶圓供需,包括通膨、中國大陸清零封控、地緣政治影響、製造在地化趨勢。前兩者致使全球經濟不景氣,可能持續衝擊終端需求,壓抑晶圓代工廠訂單回溫速度,地緣政治則恐使中國大陸擴產進度遞延。  在需求端方面,喬安指出,伺服器及車用為目前2大需求維持穩定的應用。不過,智慧手機仍是消耗晶圓產能最大應用,預期明年需求可望小幅度回溫,但仍需關注高通膨導致全球不景氣、中國大陸清零封城2因素對終端需求影響狀況。  觀察供給端狀況,喬安表示各晶圓廠擴產計畫均出現遞延現象,主要分為兩部分。2023年前開出的新產能主因缺工、缺料、設備交期較長,遞延時程均在半年內。2023年後雖仍有設備交期較長影響,但主因為市況較萎靡、終端需求不確定性增加。  喬安指出,晶圓代工廠今年的資本支出成長幅度,已自去年的57.1%大幅收斂至19%,明年可能轉為衰退6.1%。在中國大陸強勢擴產下,明年成熟製程擴產幅度遠高於先進製程,但最新美國禁令對中國大陸晶圓廠「扼殺先進、遞延成熟」,仍有進一步下修風險。  而疫情後在地化生產意識提升及地緣政治因素,使各國積極擴增半導體產能,將導致台灣晶圓代工市占率逐年下滑,但在半導體供應鏈中仍扮演關鍵角色。喬安認為,晶圓代工廠明年以降面臨的最大挑戰,將是多樣化產品組合和開發專業技術。

  • 國泰台灣5G+ ETF指數成分股增華通、刪南電

    台灣指數公司今(19)日公布「台灣指數公司特選台灣上市上櫃FactSet 5G+通訊指數」2022年第二次成分股定審結果,該指數為國泰台灣5G+(00881)ETF所追蹤的指數。成分股納入華通(313)、刪除南電(8046),並自今日盤後生效。

  • 5G AIoT智慧物聯網基礎建設方案出爐

    因應5G商轉和大數據應用需求,網通國際品牌普萊德科技(6263)研發多時的「5G AIoT智慧物聯網基礎建設解決方案」將首度於亞洲重要IT科技展Japan IT Week Autumn 2022 日本秋季國際資訊週中現身,普萊德指出,屆時將展出創新5G專網、AIoT、IIoT網路基礎建設解決方案,讓多元智慧網路應用一次到位。 因應5G商轉和大數據應用需求,普萊德投注全力研發「5G AIoT智慧物聯網基礎建設解決方案」,普萊德科技指出,創新產品包括LoRa AIoT智慧物聯網通訊設備、工業級5G NR IoT閘道器、工業級第三層網管TSN交換器,搭載工業級VPN安全機制和Cybersecurity功能,從終端感測數據收集,串接LoRa、5G NR、Wi-Fi 6安全傳輸至資料中心進行大數據分析,皆能透過本解決方案建設交通、醫療、工廠製造的骨幹網路與5G專網,達成高效能且安全的智慧應用。 普萊德指出,新發表的這款全球獨家「再生能源供電智慧網管方案」,係由再生能源供電智慧網管控制器作為中央管理平台,集中管控高達512台再生能源供電PoE+網管交換器,使戶外和偏遠地區用離電網路有效佈建安全監控系統和無線通訊,管理者能即時遠程管理太陽能或再生能源產電、終端網路設備用電和資料傳輸,設備不需市電,有效降低網路建設的碳排放,兼顧科技創新與環境永續。 前瞻未來物聯網虛實融合應用趨勢,安全且穩定的網路通訊傳輸佔有重要的關鍵角色。普萊德將展出符合EN 61000-6重工業規範與軌道EN50155、EN50121-4認證的工業級防震PoE網管交換器系列、業界首款工業級全埠10Gbps光纖網管型交換器、專利扁平式彩色觸控LCD PoE交換器、95瓦PoE++網路設備,具備Cybersecurity、SD-WAN保護與國際標準ERPS Ring備援功能,保障IIoT、自動化控制、FTTx網路穩定運作不中斷。 除此之外,普萊德獨家「智慧化中央網管平台」及「跨域網路中央網管平台」亦將在同場亮相,以直覺式互動管理介面設計,幫助管理者透過單一平台即能遠端監測及控管100個區域網路和10萬台不同型態的通訊設備,包括乙太網路交換器、PoE設備、網路攝影機、AIoT設備等等,提昇網路管理效率。

  • 《國際產業》半導體景氣差 傳三星德州廠、南韓P3廠投產延後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韓媒《TheElec》報導,消息人士透露三星電子在美國建造新晶圓廠的支出計畫恐將延誤,該廠迄今連動工典禮都還未舉行,原訂於明年10月開始裝機,但現在已經推遲到明年12月,且視情況而定,甚至可能推遲到2024年才裝機。  消息人士表示,建廠進程延後,主要因為近來全球晶片市場低迷不振。  此外,報導指出,三星原訂今年底完工的南韓P3晶圓廠,其投入生產的時間表也比預期延後。  三星電子在2021年宣布將斥資170億美元在美國德州泰勒市(Taylor)建造一座新晶圓廠,預計於2024年投入營運,將生產用於5G、高性能運算和人工智慧應用的先進晶片。 目前該廠已經完成整地,但迄今尚未舉行開工儀式,而這在今年早些時候就該要完成。  由於通膨居高不下,以及近幾個月來美國的各項成本飆漲,大多數晶片製造商在投資與支出方面都變得越來越保守。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