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產業發展署今年5G產業推動成果展以「玩學5G新視界」為主題,於今在華山文創園區圓滿落幕,邀集300多位國內產業、學界人士共襄盛舉,共同見證我國5G產業生態鏈的佳績。 全球5G開放網路架構的浪潮下,根據工研院產科國際所(ISTI)預估,我國通訊產業產值今年將可達到1.3兆元,相較於去年1.27兆元成長了2.3%,出口穩定增長顯示國際對臺灣通訊產業充滿信心。 產業發展署在推動5G產業能力、技術人才、國際合作取得豐碩成果,不僅促成台灣大哥大將國際TIP標章列為優規先採購規格,同時引導新加坡教育體系與我國網通業者合作,並推動企業與學校產學合作共同培植5G人才,展示台灣網通產業各方面具備成為全球5G供應鏈夥伴的實力。 產業發展署林德生主秘致詞時表示,全球5G基礎建設正活絡擴張,提升5G生態鏈發展,政府近幾年也透過國際接軌、產學合作,來強化台灣5G產業競爭實力,使臺灣成為受國際信任的供應鏈夥伴。 在此成果展中,林德生也親自見證今年度7家臺廠(台林電通、光寶科技、亞旭電腦、泰雅科技、啟碁科技、雲達科技、智宏網),通過「5G開放網路驗測平台」互通驗測,爭取到國際開放組織TIP(Telecom Infra Project)認證,上架TIP市集(TIP MarketPlace),同時也獲得國內電信商台灣大哥大採用;此外,擅長發展可攜式5G專網系統解決方案的HTC旗下智宏網(G REIGNS),獲得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SUTD)青睞,在活動中進行5G開放網路系統軟體技術與實證合作備忘錄(MoU)簽署,為我國產業國際能見度再下一城。 除了在產業技術能力上的進展外,在培植5G垂直應用整合匹配產業能力,經濟部產業發展署以「產業出題,新創解題」推動方式,藉由需求場域如沉浸展演、智慧製造、科技海洋等領域推動,引導2組系統整合產業旗艦(智宏網與啟碁、亞旭電腦與億宣),集結97家新創、應用服務業者,實作5G垂直應用開發,促進了11家場域業者進行科技轉型。 其中,在今年度以打造了「一卡皮箱」便攜式5G行動專網的智宏網,提供5G Open RAN端到端解決方案,整合紅然有限公司的4K環繞拼接投影主題,實作沈浸式影境互動應用,獲得了紅然有限公司引進投入票房經營,這是近幾年國內5G應用試點,少數進入試商用的示範案例,為國內5G產業落地能力,增添更大的鼓舞力道。 另外,以「產業出題,人才實戰,以戰代訓」的5G人才研發實戰,提供學生與企業一同投入挑戰解題,開發出可用的5G解決方案。 推動迄今成功引導69家企業出題,吸引近百所大專院校響應,除了成功媒合503位5G產業新星進駐企業參與155項5G研發,在本次活動中,也呈現了與網通產業投入展開產學合作的成果,更進一步促成5所大學院校(陽明交通大學、台南大學、高雄科大、南台科大、亞東科大),與5家業者(獵戶科技、台郡科技、川升科技、勤創資通、耀登科技)簽署技術合作MoU,共同釋出研發環境資源(如研發工具、實驗學習等),加速培植更多5G技術人才。 本次活動展示體驗以跨領域科技應用場域需求,結合5G技術及應用實證,藉由最新的虛實整合與智慧展演技術,打破時空的藩籬,將產業發展5G技術、人才、接軌國際的豐碩成果呈現出來,跨界共享榮耀時刻。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是德科技(Keysight Technologies)宣布,成功對業界第一個符合第3代合作夥伴計畫(3GPP)第17版(Rel-17)標準的協定符合性測試案例進行驗證。該測試案例適用於採用窄頻物聯網(NB-IoT)技術的非地面網路(NTN),並適用於是德科技5G網路模擬符合性測試平台(TP168),其驗證結果在全球認證論壇(GCF)的第76次符合性協議小組(CAG)會議中獲得認可。 是德表示,基於5G標準的衛星對地面通訊是建構NTN的關鍵,可為缺乏地面網路基礎設施的偏遠地區居民,提供無所不在的行動連接和寬頻網路存取。5G NTN部署可擴大覆蓋範圍,以便提供偏遠地區亟需的健康安全和經濟利益,進一步改善農業、能源、醫療保健和交通運輸等產業的經濟效益。 新的NB-IoT NTN測試案例可透過S8704A 協定符合性工具套件執行,以驗證晶片和裝置是否能夠處理與NTN相關的路徑損耗和延遲。是德科技協定符合性工具套件提供設計工程師全面的測試案例,並可根據GCF和PTCRB所排列的優先順序,來驗證晶片組、模組和裝置,進而加速上市時間。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中華電(2412)攜手國科會舉辦「Kiss Science科學開門青春不悶」活動,開放中華電學院「5G垂直領域應用展示場域」邀請青年學子與一般民眾前往參觀,藉此讓社會大眾了解最新的資通訊技術。 中華電表示,一直以來致力數位賦能,積極推廣創新科技及數位平權,本次與國科會合作邀請竹南高中與一般民眾參觀「5G垂直領域應用展示場域」,即是透過實際場域協助年輕學子與社會大眾輕鬆瞭解5G科技發展,對科研領域不再心生畏懼。事實上,中華電學院的「5G垂直領域應用展示場域」自2017開放以來,已有433個團體參訪,11602參訪人次,其中學校或教育團體超過127個、3500人次。 中華電指出,該場域結合國內5G生態鏈夥伴,共同建置各項垂直領域應用展示與產業體驗情境,作為5G創新體驗、試驗合作與培訓實作場域,展示內容包含企業專網-提供安全高品質的無線網路服務,讓服務存取靠近用戶端,提升企業管理效能與競爭力、車聯網同步汽車與道路資訊,提升用路安全、智慧停車提供即時停車位資訊,提高管理效益與節能減碳、智慧醫療提升偏鄉醫療照護品質、無人機巡檢技術精準掌握現場狀況、及5G智慧桿、智慧製造、智慧農業、VR與AR體驗等內容,透過各項說明、互動體驗與影片展示。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聯華神通集團旗下神通資訊科技(股)公司為落實專業分工,分割新設100%持股子公司「神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並於11月1日舉辦正式揭牌儀式。 神耀科技(股)公司源自於神通資科創新科技事業群,多年來投入政府標案,經營車載系統、智慧監控、智慧路燈等領域,四年前為配合數位轉型的公司策略,除了縱向深化既有技術能量,也發展AIoT+5G技術,為客戶創造高附加價值的應用服務。 神耀科技公司新任總經理丘金勝表示,未來神耀將傳承神通資科既有優良基礎,以AI人工智慧技術為基石,聚焦五大核心業務,包括UAV無人機設計與生產組裝、客製化車體載具設計與加改裝、AI技術與產品研發應用服務、智慧警監系統、5G智慧共杆,發展相關的創新智慧化應用服務。 神耀將延續原來的業務執行,短期以現行的組織架構及原有的經營團隊無縫接軌依約完成各項專案,未來神耀將展現更具有彈性與強大的創新能量,經由集團及國際大廠的策略合作壯大規模,展現1+1大於2的力量。
華為無線網路產品線總裁曹明近日在2023年全球移動寬頻論壇期間,發表全球第一個全系列5G-A(俗稱5.5G)產品解決方案。該方案透過「寬頻、多頻、多天線、智慧、綠色」等五大基礎的持續創新,能提供十倍網路能力,幫助營運商構築5.5G網路。 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表示,5G面向消費者的業務,仍是運營商收入增長的引擎。目前,全球5G行業應用已達到5萬多個,行業聯接數超過千萬,「我們正努力將5G-A帶進現實。最大化發揮現有投資價值的同時,為未來做好準備」。 綜合媒體報導,以「將5G-A帶入現實」為主題的2023全球移動寬頻論壇正在杜拜舉行,曹明在會上表示,5G-A正當其時,其透過提供十倍網路能力以及多維新能力,加速「人、家、物、產業、車」五大聯接的升級,支撐新體驗、新聯接、新業務的發展。 曹明還說,華為5G-A全系列產品解決方案使網路能力提升十倍,且整網譜效、能效和運維效率最優,助力運營商向5G-A高效平滑演進。 曹明介紹,5G-A相關新產品涉及TDD、FDD、毫米波、DIS、天線、微波MAGICSwave六大領域,均為適配5.5G基地台網路產品。具體看,包括業界首個雙頻64T MetaAAU、業界首款FDD三頻M-MIMO和三頻8T、業界首個2000+陣子毫米波AAU;五頻合一的LampSite X系列、全新綠色天線等。 5.5G是5G和6G之間的過渡階段,是面向2025年到2030年規劃的通訊技術,是對5G應用場景的增強和擴展。5.5G在下行和上行傳輸速率上比較5G可望提升10倍,網路存取速率達到10Gbps,同時保障毫秒時延。 依照國際標準組織3GPP定義,5G到6G間共存在R15到R20六個技術標準,R18到R20作為5G標準的第二階段。2021年4月,5G國際標準制定組織3GPP已正式將R18協議版本定義為5.5G,代表5G演進的需求已成為業界共識。 在中國,中國IMT—2020(5G)推進組和營運商積極投入5.5G的創新研究及測試驗證,已從關鍵技術創新逐步走向以應用場景為導向的跨產業合作創新階段。
國內藍牙晶片龍頭達發即將從興櫃市場畢業轉上市,承銷價以四六○元掛牌,這家橫跨無線與有線晶片設計能力的公司,勢必在市場上會受到高度關注。 由國內IC設計龍頭聯發科持股逾七六%達發科技即將於十月十九日從興櫃市場轉上市,上市前的現金增資發行新股,競價拍賣與公開申購陸續展開,頂著聯家軍的光環,去年六月就以每股六五○元的承銷價登錄興櫃,順利拿下興櫃股王寶座,如今又在資本市場往前邁大步,這家同時具備無線射頻晶片和有線寬頻晶片設計能力的公司,無疑在將來會有更高的市場關注度。 達發前身為成立於二○○一年的絡達科技,一七年由聯發科公開收購後併入旗下的物聯網部門,並在後續併入子公司創發科技後,更名為達發科技。 聯發科、達發強強聯手 公司涵蓋「無線通訊及有線通訊」兩大事業群,無線通訊事業群有藍牙通訊晶片、衛星導航定位產品線,而有線通訊則包含光纖寬頻固網、乙太網產品,去年在併入原相旗下擁有藍牙助輔聽技術的原睿後,成為四合一的新公司,還持續以切入四大領域的全球二十大潛在客戶為目標。 對大股東聯發科而言,達發科技的上市是集團相當重視的一步棋,在聯發科既有的5G、WiFi 7、智慧電視與車用四大平台,達發被視為補足應用領域的小平台,還可利用聯發科的平台優勢,共享先進的技術、製程、封裝等資源。 此外,達發主力客戶以蘋果、Sony、JBL、Garmin等國際品牌為主,與中國營運占比較高的聯發科有所區隔,專家認為,聯發科得以在手機晶片領域專注與高通競爭,物聯網與網通領域則由達發對陣博通,在中美科技戰未見停止之下,分別服務中、美兩大陣營客戶,並降低營運風險。 不過觀察藍牙、固網晶片市場,達發可說是面臨強敵環伺,競爭相當激烈。固網領域有市占超過七成的博通、中低階產品則有網通晶片大廠瑞昱插旗;就連藍牙晶片,除了瑞昱、高通外還有中國業者如恆玄科技、海思半導體積極搶進,而四年前達發才開始切進乙太網路晶片市場,雖然在該領域達發只能算是新進者,但受惠於博通聚焦於研發高階晶片,日漸退出中低階市場,達發也以此獲得更多新客戶和切入機會。 近幾年隨著5G應用端加速實踐,行動通訊、物聯網終端數量顯著增加,甚至是毫米波、超寬頻(UWB)等無線技術的推進,為工業、資料中心和汽車市場帶來了新機會。 TWS藍牙晶片市占居前 而達發在射頻IC領域持續耕耘,不論在人工智慧物聯網與網通基礎建設的晶片研發,均有超過二十年的產業經驗,也為後續切入潛力市場打下堅實基礎,根據公司公開資料,時序若推進到二五年可服務市場(tSAM)的CAGR將達可達十三%,達發旗下真無線藍牙耳機晶片(TWS)、衛星導航晶片(GNSS)、光纖固網寬頻晶片目前皆已位列全球前三。 達發科技的真無線藍牙耳機晶片持續站穩高階TWS市場,雖然相較於中國品牌或他牌廠商,年出貨量較同業低但平均產品價格相對更高,法人認為隨著智慧機品牌仍持續推出TWS機種、逐步取消三.五mm耳機孔,整體市場仍有成長潛力,達發也將持續保有競爭力,藍牙技術可望擴散到電競耳機、商務耳機、助輔聽器等高價值產品。(全文未完)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267期精彩當期內文轉載》
台灣大哥大不斷透過流程創新、設備更新以持續提升節能減碳成效,鎖定用電碳排熱點進行改善,全台首家引進Nokia諾基亞最新液冷式(Liquid Cooling)基地台設備,於日前完成首輪建置與測試,驗證最高減少47%設備耗電、降低14度設備溫度,持續建設環境友善網路。 台灣大自2016年啟動智慧節能系統,並陸續引進AI大數據分析各項耗能設備、導入多樣化節電方案,優化電信設備、電力及空調系統使用效率,使電信、雲端機房及基地台更減碳、更節能,自2016年至2022年減碳達42133公噸,超越原目標設定,減碳效益等於近110座大安森林公園的年吸碳量;2023年積極施作AI智慧節能並提前完成低耗能設備之置換,節電再度超越目標。 2023原設定目標為節電400萬度,截至八月已達300多萬度,全年節電因此上修至近500萬度;搭配綠電開發策略,包括:2022年度購買再生能源數量居全台第2名,以及支持中研院開發去碳燃氫、地熱能、海洋能(潮汐能)等新型態潔淨能源,台灣大三管齊下,加速實踐2050年淨零排放(Net-Zero Commitment)承諾。 台灣大哥大技術長郭宇泰指出,本次引進諾基亞液冷式(Liquid Cooling)基地台設備,透過環保液體散熱,取代既有較耗能的風扇和傳統空調的散熱技術,不但可降低基地台設備溫度與噪音,更讓少部分受限現場因素的站點關閉空調設備,全面降低設備耗能。後續台灣大也將規劃引進諾基亞的智慧電力儲放系統,將尖峰時刻的用電需求切換到用電離峰所儲存的電能系統上,降低忙碌時的用電負載,透過有效的電源管理提升用電效能。 郭宇泰進一步指出,台灣大哥大致力降低日常營運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宣導共頻、共網、共建,避免5G網路的高耗能造成碳排增加。未來台灣大哥大合併台灣之星,台灣大計劃減少一整套3G網路和數千個4/5G基地台設備的重複布建,對比兩家公司兩套電信基礎建設各自獨立運作,每年省電高達一到兩億度,減碳量高達5.1萬噸到10.2萬噸。台灣大以「自然共好」為使命,優化基站設備,總共100MHz 3.5GHz頻寬,為業界最大之5G中頻容量,包含不同頻段將超過15000座5G基地台,提供98%人口、99%訊務之絕佳5G涵蓋。 諾基亞行動網路技術長暨策略與技術副總裁 Ari Kynäslahti表示,我們非常高興看到台灣大哥大採用我們創新的液冷式AirScale產品組合方案,和一體化機櫃基站節能解決方案,這將有助於減少能耗和降低碳排量,同時撙節成本。此技術將對於發展更永續的電信產業發揮關鍵作用,並協助應對氣候變遷、減少碳足跡和加速綠色能源的使用。
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為鼓勵發展5G專頻專網創新應用,9月13日舉辦「創新5G.產業共創-5G專頻專網落地驗證啟動記者會」,邀請產業公協會成立的「5G垂直產業應用推動小組」及獲得補助的場域業者代表一同參與,藉由啟動儀式,見證5G專頻專網正式進入落地實證商轉的重要時刻。 數位發展部政務次長李懷仁表示,5G時代是臺灣數位轉型重要的時刻,數位發展部自成立以來深入瞭解產業需求,讓各行各業產業應用5G角色更多元,並在各行各業中延展開來加速推進產業數位轉型。 李次長進一步說明,數位發展部自去(111)年底建立公協會共創5G專頻專網創新應用擴散的機制,由13家產業公協會分別成立5G垂直產業應用推動小組(SIG),發展垂直產業5G應用藍圖,並推薦標竿業者申請「5G專頻專網創新應用擴散計畫」補助案,吸引43家場域營運業者申請補助。今(112)年8月藉由公開評選機制遴選出33案,整合5G應用技術,發展智慧製造、智慧展演及智慧食安等服務,落地實證期間15個月,希望透過5G應用技術發展產品或服務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加速5G專頻專網的商轉落地營運,達到產業效益擴散與社會價值的提升。 數位產業署集結國內產業公協會的力量,共創5G專頻專網應用正式進入商轉驗證。活動中特別邀請「紡織」、「展演文創」、「智慧製造」、「電視影視」等4位產業先進,分享5G專頻專網如何應用來解決產業痛點,實現真正的數位轉型。數位產業署期許獲得補助的垂直產業場域營運業者,創建各行各業5G專頻專網應用服務的標竿,打造各產業數位轉型的典範並開放同業及異業觀摩與交流,促使更多企業安心投入5G專頻專網應用服務,加速產業數位轉型升級。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受到廣大的市場需求,2023年又是一個5G網路覆蓋部署強勁的一年。目前全球5G網路用戶人數已超過10億人規模,預期今年將超過15億人數,過去兩年中,在5G網路領先市場裡的電信業者也因此實現顯著的收入成長,而電塔商今年獲利更有望進一步走高。隨數據量使用率快速的增長,將同時推動5G下一階段的改革。 台股掛牌的5G、通訊相關ETF近期拉回整理,包括元大全球未來通訊(00861)、國泰台灣5G+(00881)、元大全球5G(00876)及復華中國5G(00877)等。 匯豐全球基礎建設收益基金經理人劉柏廷說明,隨著5G技術和中頻段的研發,不僅帶動更高網路傳輸頻寬、覆蓋範圍,同時也相對節能、更具成本效益。5G部署及密集化已成為通信基礎設施領域現階段主要成長動能的來源。儘管經濟下行趨勢仍存,電訊業者、電信塔商皆提供優異的配息率,在逆勢環境相對具有吸引力。 劉柏廷強調,全球基建投資應會繼續獲得強大的公共政策支持,特別是有關更換老舊基建資產、發展再生能源減低發電碳排放,以及推動天然氣市場全球化發展的基建投資。縱然利率上升可能拖慢併購活動,私人企業應會在2023年持續投放大量資金,以展開新的基建投資。2023年,全球上市基建企業大多能夠迎來可觀的資本投資機遇。 除此之外,在美國,5G頻段普及化將繼續成為成長驅動來源。儘管電信業正在放緩5G部署,但無線資本支出佔收入的比例仍處於較高水平。大多數美國電塔公司都制定了全面的長期合約,可有效對未來衰退風險提供良好的下行保護。 全球上市基建投資穩佔有利位置,且繼續受惠於明顯的定價能力、結構性增長及穩定現金流優勢。即使2023年的經濟增長有所放緩,該資產類別仍然可為投資者抵禦高通膨的衝擊,提供更好的入市良機。
高通(Qualcomm)今天表示,已和蘋果(Apple Inc.)簽約,供應5G晶片至少到2026年。蘋果在中國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挑戰,設法另尋他處鞏固供應鏈。 路透社報導,這筆價值起碼數十億美元的協議,讓高通與蘋果的關係延長至少3年,顯示蘋果並不急著推出自家數據機,即便該公司正擴大自行設計電腦用處理晶片。 消息披露後,高通股價上漲4%,蘋果股價上漲0.5%。 高通2019年與蘋果公司簽署晶片供應協議,此前兩家公司就曠日持久的法律糾紛達成和解。 根據今天宣布的協議,高通表示會為蘋果每年發布的手機供應晶片,直到2026年,但未透露合約價值,只說條件「類似」先前合約。 蘋果尚未對此置評。(譯者:鄭詩韻/核稿:張曉雯)1120912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廣達(2382)旗下雲達科技(QCT, Quanta Cloud Technology)今日宣布,攜手智慧工業服務專家友達數位(AUO Digitech),在面板大廠友達光電打造5G智慧工廠,結合雲達科技OmniPOD 5G企業專網與友達數位高畫質相機及AI影像辨識技術,帶動工廠應用自動化與智能化,創造更安全的工作環境。 OmniPOD 5G企業專網具備高頻寬與低延遲的特性,如同工廠的神經網絡,可以連結終端裝置與邊緣運算伺服器,串起工廠的手腳與大腦,不僅提升生產效率,也能實現工安應用。透過5G專網串連高畫質相機及AI影像辨識技術,監控中心可以大量接收即時影像,建立安全作業監控。使用情境包含檢測廠務人員裝備是否符合工安規定;辨識是否有人員誤入電子圍籬內的工作區域或不慎摔倒等,若有,可以即時發出告警,避免發生工安意外。 5G帶來技術架構的變革,本次合作採用集中式架構,將友達數位大範圍佈署在前段製程產線與重點作業區域中的高清相機,集中導入到支援AI影像辨識的邊緣運算,帶來更強大的運算能力,大幅提升偵測效率。 「作為台灣5G隊伍的先行者,雲達科技已將自家5G企業專網佈署到多個垂直產業,在全球擁有40多個成功案例,協助企業數位轉型」,雲達科技總經理楊麒令表示,「這次與友達數位的合作拓展了OmniPOD 5G企業專網整合AI影像辨識的能力,期待未來在第二期的計畫中,能開發出更多結合5G、AIoT的創新應用,加速實現工業4.0」。 「友達數位很榮幸能與雲達科技合作,打造母公司友達光電的智慧工廠」,友達集團智慧服務事業群總經理楊正義表示,「本次經驗將成為友達數位未來打造5G AIoT智慧製造方案的基石,期許未來能以成功的場域案例移轉,扮演全球製造產業智慧化轉型推手,成為世界一流數位轉型服務的提供者」。
數位部並積極推動5G專頻專網,產業署今年6月起正式開放申請,截至7月底已受理逾40件申請案,並於8月11日召開首次審查會議,通過7件已完成初審的申請案。數位部長唐鳳25日也透露,將針對33家企業祭出5G專網創新應用補助。產業署副署長胡貝蒂補充,總經費約4億元,每個場域約補助1,000萬左右。 數位部7件已完成初審的5G專網申請案,應用類別包括:智慧工廠(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2件、偏鄉智慧教育(新永安有線電視)、智慧展演(高雄展覽館股份有限公司)、5G應用整合測試實驗室(資訊工業策進會)、5G技術驗證專網設置(工業技術研究院)、5G元宇宙專業職能作業訓練系統(僑光科技大學與工業技術研究院共同提案)。胡貝蒂說,預估到年底,會有50案來申請。 數位部表示,將會持續提供更多諮詢及輔導資源,協助業者盡快取得5G專網執照。 此外,數位部表示,透過「5G專頻專網創新應用擴散計畫」的資源,在今年1月底遴選出13家產業公協會,組成5G垂直產業應用推動小組,涵蓋旅遊觀光、文化展演、民生、製造等領域,提出5G專頻專網應用服務產業藍圖,輔導產業依據發展藍圖規劃5G專頻專網創新應用,並於8月16日公告遴選出33件標竿案例,應用類型包含製造、展演、旅宿、倉儲、娛樂、食安等,場域涵蓋北、中、南縣市地區,投入5G專頻專網創新應落地營運,並配合公協會發展藍圖,帶動產業上下游業者共同成長,促進產業轉型擴散。 唐鳳說明,上述補助案由公協會推薦,不希望5G專網開放後等別人來申請,而是在各行各業中去啟發想像力,並應用在各處。
聯準會下半年貨幣政策,可望逐漸從緊縮正式轉向中性,市場預估不會再上修終點利率水準。投信法人指出,升息循環即將結束,有利於墜落天使非投資等級債券(Fallen Angel)的表現。 野村特別時機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經理人郭臻臻表示,經歷聯準會快速且大幅度升息後,債券殖利率紛紛回到近十年高點,難得一見的好買點浮現。 歷史經驗顯示,升息到頂後,品質較高的非投資等債券表現潛力更強,現在正是逢低承接Fallen Angel非投資等級債券的絕佳時刻,相較全球高收益債券指數,Fallen Angel非投資等級債券的年度違約率明顯較低,相對提高資產的防禦力,也具備更佳的吸引力。 今年以來,Fallen Angel非投資等級債券指數累積報酬率達6.08%,長線上漲態勢相當明確,加上其中BB級債占8成,相較於風險性資產更具防禦性。在升息尾聲,正是承接高殖利率債券的絕佳時刻,建議聚焦鎖定Fallen Angel非投資等級債以獲取潛在殖利率與總回報機會的投資優勢。 台新策略優選總回報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經理人李怡慧認為,預期美國升息將進入尾聲,一旦釋放貨幣政策進入暫停升息階段,有利非投資等級債券的表現。建議優先布局「提前買回」非投資等級債券,因為其擁有「縮短存續期間、降低波動度、以更高利率再投資提升效益」利多,滿足投資人較低波動、較佳息收,為現階段市場動盪下絕佳資金避風港。 新光A-BBB電信債ETF經理人簡伯容強調,5G為未來全球行動通訊市場帶來全新面貌,隨全球5G部署逐漸完善,預估今年起各國5G行動通訊發展,將進入應用落地階段,不僅帶動電信商的每用戶平均收入、營收倍增,同時,5G的高速、低延遲特性,將提供將為各行各業帶來新業變革,也直接驅動全球各大電信公司,迎向第二波5G紅利。
遠傳電信、亞太電信17日舉辦合併訂婚慶,遠傳董事長徐旭東表示,遠傳過去整併了東榮、和信等電信公司,是一家經過多次整併出來的電信公司,這次再合併亞太電信,兩家變一家,不管從頻寬規模擴大、還是網路整併後可以發揮節能及ESG等環保議題的綜效,都會更好,提供給用戶的5G網速也將更快。 徐旭東強調,總經理井琪將原本兩家公司預定一年時間完成整併、提前至今年第四季完成,用戶規模將擴增至千萬。 井琪強調,遠亞併將產生很多綜效,對遠傳及亞太電信員工及消費者都是最好的選擇。 亞太電信董事長暨總經理陳鵬指出,兩家公司合併,一路走來有點辛若,雙方從共頻共網走到今日,相信合併後,電信產業將更加健康發展,未來產業生態將以價值取向競爭,消費者是最大贏家。亞太電信也陸續關掉部份直營門市,亞太電的用戶九月一日開始也可以在遠傳門市辦理業務。 另外,陳鵬也代表亞太電大股東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鴻海對於合併案支持,並代劉揚偉致贈遠傳一台自駕AI新世代模型車予徐旭東,而遠傳則致贈握手造型紀念碑,象徵兩家公司一牽手就是200多億元的合併交易規模。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上市公司公布完半年報後,台灣證券交易所統計,上市公司上半年營收16兆787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2兆916億元,減幅11.51%;上半年度稅前淨利1兆3,372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9,751億元,減幅42.17%。 證交所指出,受到全球通膨及升息政策影響,終端市場消費動能降溫,上市公司面臨產業庫存調整致獲利衰退,其中以航運業、半導體業及塑膠工業等產業受影響情形較大。 另外,上市公司中仍有309家公司逆勢成長,其中成長較大的產業包含觀光餐旅、汽車工業及通信網路業。觀光餐旅逐漸擺脫疫情陰霾,受惠旅遊需求回溫,致獲利成長。汽車工業因車用晶片及零組件缺料緩解,帶動車市銷售,推升獲利。通信網路業則因5G、HPC等終端需求支撐,帶動獲利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