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前總統全斗煥的孫子全宇元今天與518光州民主化運動(光州事件)的遺族、受害者家屬見面,稱爺爺為「屠殺禍首」,並代替爺爺下跪道歉,也說願意參與真相調查相關活動。 27歲的全宇元(譯音)日前從美國返韓,今天在光州西區的518紀念文化中心與518遺族、受害者團體會面,並稱爺爺全斗煥是「犯下莫大罪行的罪人」,「不僅沒有力求發展民主,反而讓民主開倒車」。 他說,每當向家人問及518事件,家人們總是轉移話題或沉默不語,「不是將518稱為民主化運動,而是稱為暴動」,「我至今就是在披著羊皮的狼群中長大,就連我自己也是向卑劣的野狼般苟活到現在」。 「我現在知道自己犯下了多大的罪,不是因為我有多正直才站出來,而是因為罪惡感太重才做出這樣的行動(謝罪)」,全宇元在媒體包圍下說明前往光州的原因,「在此再次代替家人向戰勝恐懼、勇敢對抗軍政府獨裁而受痛苦的光州市民謝罪,很抱歉沒能更早道歉」。 全宇元也對協助他到光州的市民團體等表達謝意,並表示若有需要,願意參與518真相調查及紀念活動,「我會讓大家看見我所感受到的責任感,認真悔改反省」。 在518光州事件失去家人的「5月媽媽」接受全宇元的下跪道歉,現場也哽咽著給予擁抱、拉著全宇元的手說「謝謝你鼓起勇氣」,並對他這段時間以來感受到的恐懼與折磨感到心疼,「以後就把光州當作你的第2個故鄉」。 全宇元17日透過網路直播聲稱要揭開全斗煥家族的腐敗真相,在直播中出現疑似吸毒的行為,之後被送往醫院。他在28日飛返韓國,但在仁川機場就被警方依涉毒嫌疑逮捕,38小時後獲釋,隨即前往光州。 全斗煥生前遭控軍事鎮壓1980年在光州的大規模民主示威活動,並在卸任後因製造內亂和叛亂罪遭判無期徒刑,1997年12月獲得特赦出獄,但他在接受相關案件審判時,始終否認曾指示軍用直升機向平民開槍等指控。 全宇元這次行動可視為全斗煥家族首次為光州事件道歉。2021年底全斗煥病逝後,遺孀李順子曾於出殯儀式上代替丈夫為過去的罪行道歉,但並未明確指出518事件受害者,親信隨後也證實並非指光州事件。
聯準會周三(22日)宣布升息1碼,且指出今年不會降息,反而可能再升一次,美國公債殖利率不但未出現上漲,反而連兩天下跌,而台股債券ETF近期受到投資人青睞,ETF規模排名前十名除了前3名為元大台灣50(0050)、元大高股息(0056)、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外,接下來6檔全部是債券型ETF,其中又以中信高評級公司債(00772B)規模超過800億居債券ETF之冠,在全部ETF中則名列第4。 其餘位居最大規模前10中的5檔債券ETF分別是群益10年IG金融債(00724B)規模829億、國泰A級公司債(00761B)規模786億、中信優先金融債(00773B)748億、元大AAA至A公司債(00751B)695億及富邦A級公司債(00746B)680億。 在日成交量能上能破萬張的則有4檔,分別是元大美債20年(00679B)、元大投資級公司債(00720B)、元大美債20正2(00680L)及00772B。 Fed周三宣布調升1碼,將基準利率升到4.75%至5%區間,是自2007年以來最高水準,聯準會主席鮑爾更在記者會上提到通膨居高不下,澆熄市場對今年降息預期,但在投資人消化之後,美國公債殖利率反而不升反降。 目前正在存00772B,共持有80張的投資達人「小股東的大投資財務自由的世界」解讀,聯準會表態還有可能再度升息,美國10年公債殖利率卻沒理會反而下跌,更有趣的是台股債券ETF昨也強勢表態,顯見市場仍做著「即將進入尾聲的升息循環」美夢,還未遭打破。 「小股東的大投資財務自由的世界」表示,目前投資級公司債殖利率落在5%~5.5%,大概已反映聯準會終點利率可能落在5%~5.25%,市場認為聯準會不會放任金融市場失序,除非又發生令人難堪的總經數字或是金融市場崩壞,否則債券大概會守在這個區間,一直到真的降息或是經濟明顯衰退。 這時候投資人最好的因應之道,「小股東的大投資財務自由的世界」說,就是「領息…一直領息,等到領到債券ETF上漲約20%後,再做定奪」。 本文獲得「小股東的大投資財務自由的世界」授權,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矽銀、瑞信接連爆雷,銀行股風險延燒,歐美央行恐緩升息,市場更大膽預期下季將暫停升息或停止升息循環,分析師認為,此時就是買債的絕佳時機,難怪台股2月債券ETF規模重返1.32兆元,近年總受益人更暴增2.6倍達26.9萬人,創史上新高。債券ETF人氣王是元大美債20年(00679B),新規模王是中信高評級公司債(00772B),同時也是人氣亞軍。 目前債券ETF共90檔,前5名受益人數都逾萬人,第1名是00679B有8.15萬人,也是台股第1檔債券ETF;第2名是新規模王00772B有3.39萬人;第3名是元大投資級公司債(00720B)有3.37萬人;第4名是元大AAA至A公司債(00751B)有2.05萬人,也是規模第5大;第5名是國泰投資級公司債(00725B)有1.09萬人。 從規模來看,00772B昨(15)日以816.9億元超車登冠,群益10年IG金融債(00724B)以815.58億元落至第2名,第3名是國泰A級公司債(00761B)772.07億元,第4名是中信優先金融債(00773B)736.83億元,第5名是00751B有694.46億元。 專家分析,00772B能登上規模王,有3大原因:1是月配息,滿足存債族現金流需求,今除息秒填息;2是高配息,年化殖利率約5.16 %,比人氣王00679B年化殖利率約3.97%高;3是成交量,今年來日均量至少達萬張,流動性無虞。 摩爾投顧分析師鐘崑禎表示,全球黑天鵝滿天飛,金融市場也劇烈波動,資金轉向相對穩定的ETF,而能配息、資本利得兼顧的ETF,就是美債相關ETF。美債是美國政府的債務,幾乎是零風險,殖利率相對其他國家也高,當Fed升息,美債殖利率會跟漲,美債價格則跟跌,彼此是反向關係。 美債ETF最佳進場點,落在Fed升息循環結束前的1-2個月,如今已是升息循環尾聲,最晚第2季就會停止升息,甚至下半年可能會因經濟衰退而降息。現在就是美債價格最甜的時候,在低檔買進,雙享配息和資本利得。鐘崑禎推薦4檔最容易入手標的,成交均量逾千張,有00679B、中信美國公債20年(00795B)、富邦美債20年(00696B)、國泰20年美債(00687B)。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陽明海運今日董事會通過2022年度財務報告,全年合併營業收入為新台幣3759億元,稅後淨利為新台幣1806億元,稅後EPS 51.71元,全年營業績效與獲利均創歷史新高,考量航運業景氣變化不確定性仍高,為維持公司健全永續營運,本年度維持配發現金股利20元。 陽明表示,去年貨櫃航運市場整體需求強勁,平均運價維持高檔,全年度營業表現亮眼。但自同年度第四季以來,受到通膨及高庫存影響,消費者購買力未如疫情期間強勁,根據國際海運諮詢機構Alphaliner最新航運市場供需成長預測,2023年預估供給成長為8.2%,預估需求成長為1.4%,整體呈現供過於求局面。 然而,IMF國際貨幣基金於1月底針對2023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微調升至2.9%,較去年10月預估樂觀;如民生消費需求隨著庫存逐漸消化及輔以中國快速解封可帶動整體經濟動能逐漸活絡,預期航運景氣於下半年有逐步回升之機會;同時,國際海事組織(IMO)碳強度指標(CII)環保法規開始生效,航商可能透過船舶減速、現成船改裝及加速汰舊方式減少碳排,均為有助於供需平衡之有利因素,惟全球性通膨壓力及地緣政治等不確定因素仍需審慎應對。 面對尚未明朗的海運前景,陽明海運表示將持續強化業務策略,積極開發新貨源並優化貨儎結構;同時秉持提供客戶優質服務之精神,持續優化航線服務,積極提升艙位利用率,並投入數位化服務提升集團競爭力,以因應外在環境挑戰。
存股族有點糾結,今年到底該選高股息ETF還是市值型ETF?因為去年台股空頭,高股息相對風險沒有市值型大,但台股多頭時,市值型漲幅又高過高股息。專家表示,今年變數還很多,上半年波動大,可選高股息ETF比較安穩,等下半年景氣反彈時,再選表現好的市值型ETF,如果心臟夠大顆,可挑中小型市值型ETF,近3年報酬近翻倍,讓你甜到心坎裡。 理財專家林奇芬在非凡財經節目「錢線百分百」中表示,要怎麼投資高股息ETF或市值型ETF?從上半年來看,高股息ETF比較有機會,今年景氣不太好,大環境變數還很多,適合找穩健型股票,尤其是配息穩的,去年很多企業獲利不錯,今年配息也不錯,存股就是求安穩,高股息ETF是有股息殖利率做支撐保護的。 林奇芬指出,台股要買藍賣紅,在藍燈區應該要低檔布局,然後等未來景氣復甦,如果下半年景氣過了谷底,開始往上走,市值型ETF表現會比較好。重點是景氣修正結束沒?庫存調整結束沒?如果那個訊號出來,買市值型ETF就會有利可圖。 林奇芬整理出市值型ETF與高股息ETF的比較表,從表中發現,去年大型市值型ETF跌逾1成,但近3年報酬率達逾4成,都比高股息ETF僅1~2成來得更好。去年小型股波動劇烈,相對大盤跌逾2成,卻僅跌3~5%,令人驚訝!近3年報酬率更高達8-9成,也幾乎翻倍。 市值型ETF與高股息ETF比一比: 1、大型市值型ETF: ◎元大台灣50(0050):近3個月報酬率5.6%、近1年-12.8%、近3年43.3%,近1年配息率3.7%。 ◎富邦台灣50(006208):近3個月報酬率5.7%、近1年-12.6%、近3年43.8%,近1年配息率3.4%。 2、中小型市值型ETF: ◎元大中型100(0051):近3個月報酬率9.3%、近1年-3.4%、近3年78.6%,近1年配息率4.4%。 ◎富邦台灣中小(00733):近3個月報酬率4.7%、近1年-5.8%、近3年92.7%,近1年配息率3.8%。 3、高股息ETF: ◎元大高股息(0056):近3個月報酬率9.6%、近1年-10.5%、近3年16.9%,近1年配息率8.1%。 ◎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近3個月報酬率7.1%、近1年-5.1%、近3年29%(未滿3年),近1年配息率6.6%。 林奇芬指出,今年債券型ETF殖利率跟大家差不多,最有利是去年跌那麼多,相對基期也底,今年是最好時機,殖利率來到相對高點,等利率往下走時,大家就會手刀快搶債券ETF。而最近美國雜音多,搞不好還會再升息,所以債券ETF有點震盪,相對來說,殖利率很高,還是會吸引資金進場,今年可以布局債券ETF,並趁波動分批進場,建議上半年債6股4,下半年股6債4。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根據證交所及櫃買中心截至3月6日資料,本月即將有24檔債券ETF進行除息,除息日集中在16日至21日,其中包含台股債券ETF龍頭中信高評級公司債(00772B),以及甚受投資人關注的元大AAA至A公司債(00751B),存股專家分析, 只要兩檔價格低於35元以下,殖利率就有4%、甚至5%,對不喜歡資產波動太過劇烈、輕輕鬆鬆領息的投資人是可以參考標的。 00772B的規模是台股債券ETF龍頭,根據集保中心資料顯示,00772B在去年年底受益人數僅16,131人,不到3個月時間人數已經翻倍,今年3月3日為止,最新受益人數34,942人,是債券ETF中受益人數第2高者,僅次於元大美債20年(00679B)。 在2019年元月掛牌的00772B,過去4年穩定配發股利,總計已經配發5.801元股利,目前規模已達816.3億,更是市場上唯二檔「月月配」的債券ETF(另一檔月月配的是中信優先金融債00773B)。 至於00751B則是目前受益人數第4高的債券ETF,受益人數從去年底10,471人到上周為20,964人,也翻了1倍,排在00679B、00772B及元大投資級公司債(00720B)之後。 元大投信公告00751B今年第一次季配息,預估每股配發0.45元,年化配息率衝高至5.4%,不輸高股息,預計3月16日除息,想要參與除息的投資人,最晚在3月15日買進。 另外,季配息的統一美債10年Aa-A ETF(00853B),最新公告本季每受益權單位擬配0.33元,換算年化殖利率逼近5%,00853B追蹤指數是彭博10年期以上Aa至A級美元優質公司債券指數,投組有96%持債是A級以上,十大發行公司包括蘋果、亞馬遜、花旗等各產業龍頭,都是全球知名的一流品牌企業。 復華FH公司債A3(00789B)ETF基金經理人劉昌祚表示,A級公司債ETF的投資標的為全球巨型企業發行的公司債券,信用品質堪比無風險利率的美國公債,在債券投資中屬於絕對的精品。 過往全球低利率時代,A級公司債利率約3-4%,只有資金充沛的大型金融機構有能力投資,一般投資人若要靠債券獲取穩定的息收,只能接受較低信用等級的債券,故2021年時非投資等級債利率一度下探至4%的低點。目前A級公司債ETF的利率約在5%,已遠高於2年前的非投資等級債,適合對品質有所要求,並且想要獲取固定現金流、早餐想要加蛋的投資人,投資人可依個人風險承受度配置投資比重,掌握優質企業債券難得的投資機會。
最近美債殖利率飆近4%,價格來到甜蜜點,而好轉的經濟數據,讓Fed升息周期恐打延長賽,而日銀新總裁將上任,日債殖利率曲線控管恐退場,屆時日債殖利率將飆高。有網友問,「現在債券是買點嗎?還會繼續跌嗎?」存股達人「存股方程式」認為,美日債券短線盤跌機會大,他以殖利率4%做為進場信號,再買進比股票安全的投資等級債與20年期美國公債ETF。 「存股方程式」版主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日本央行新任總裁即將上任,預期會放寬10年期公債殖利率區間,代表日本可能會稍微緊縮貨幣政策,導致日圓升值、日本公債殖利率升高,全球會有大量資金回流日本。 版主分析,日本投資人持有超過1兆美元美國公債,以及其他已開發國家公債,如果日圓升值、日本公債殖利率上升,則日本投資人勢必會大量賣出美國公債與其他國家公債,轉進日圓與日本公債,國際大型基金也一定會轉移部分資金進入日本。這種國際資金的流動,必定會對非日本債券造成價格上的壓力。 美國聯準會(Fed)指出,勞動力吃緊,薪資與物價依舊有上行的壓力,通膨仍遠高於2%。市場預期,聯準會的貨幣緊縮政策還會持續一段時間,6月前可能還會升息3碼,利率攀升至5.3%左右。市場押注聯準會持續升息,債券價格勢必承受壓力。 版主認為,美日兩大經濟體的貨幣政策都不利於債券價格,短線上盤跌的機會較大。那現在可以進場嗎?進場的信號為何?版主是以殖利率判斷債券的進場點,只要投資等級債的殖利率4%以上,就願意進場買進投資等級債與20年期美國公債。20年期美國公債雖然殖利率遠低於投等債的4%,但只要投等債的殖利率達標4%,版主也願意同步買進20年期美國公債。 版主解釋,投資等級債的防禦性質強,能有相當於股票的4%殖利率,實屬罕見。此時布局,先賺4%債息,未來進入降息循環,債券價格勢必回升,再賺價差。目前市場上頗受關注的投等債ETF:元大投資級公司債(00720B)、元大AAA至A公司債(00751B)、中信高評級公司債(00772B),價格低於35元,殖利率就有4%以上;交易熱絡的元大美債20年(00679B),雖然殖利率低於投等債,但此時也是不錯的進場時機。 版主強調,債券配息相對於股票而言,可說是非常穩定,價格波動幅度小,空頭時期可以起到保護資產的作用,但長期報酬率落後股票不少。至於是否買進債券、買進多少比例,可依年齡做依據,如果年紀尚輕,還是應以股票為主,債券少量配置即可;如果10年以內即將退休,可以酌量增加資金投入債券;如果已經離開職場,此時是增加債券數量的良機。 不少版友對於此時投入債券猶豫不決,相對於股票而言,債券的安全性高出許多,如果股票敢買,為什麼不敢買債券?! 本文獲得《存股方程式》授權,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去年Fed暴力升息,全球股債齊崩,但債市仍比股市表現好,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昨(14)日出席「2023全球投資趨勢論壇」表示,債券去年因升息跌多,現在是逢低進場好時機,建議存股也存債,不要只存高股息,債券ETF也可月月領息,更能穩健分散風險。 劉宗聖指出,今年有3大投資焦點,1是從個股轉向股債平衡,2是高股息轉向穩股息,3是非投資等級債轉向投資等級債。他說明,升息已進尾聲,雖然今年仍會升息,債券還會再跌,但主跌段已過,現在是布局債券最好時機,建議以債券為核心,股票為衛星。 為什麼要選投資等級債?劉宗聖解釋,因為美元走強,新興市場有償債壓力,在全球景氣下行年代,非投資等級債雖報酬高,但違約風險也高,這時優質龍頭企業就有韌性,獲利或競爭力都比較穩健可靠。 法人指出,投資等級債跟美債波動度差不多,近10年幾近零違約,現在債券價格低於歷史平均,殖利率已彈升至5%以上,除了穩健提供債息,未來還有資本利得可期。 劉宗聖強調,只要3檔債券ETF就能月月領息,包括元大投資級公司債(00720B)是1、4、7、10月領息,元大美債20年(00679B)是2、5、8、11月領息,元大AAA至A公司債(00751B)是3、6、9、12月領息。目前債券殖利率都有4~5%,能「打敗定存」,加上定期定額,更能分散風險,攻守兼備。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AI聊天機器人ChatGPT橫空出世,已取代抖音紅遍全球,近來AI概念股漲翻天,但高價股買不起,仍有10檔ETF親民價,通通不到50元,甚至10元有找,讓你不錯過這股AI淘金熱潮!這10檔ETF都持股輝達和超微逾1成,前3名更持股逾2成,近月報酬率也飆增逾2成,分別是統一FANG+(00757)逾27%、富邦未來車(00895)和國泰全球智能電動車(00893)都逾24%。 AI處理器受惠股是輝達和超微,法人指出,ChatGPT讓AI普及化,未來AI將高速成長,帶旺輝達和超微股價狂飆,分別月漲23%、16%,也帶動重倉這2檔個股的ETF報酬率暴增。 台股有10檔AI概念ETF,持股輝達及超微至少逾1成,包括:00757、00895、00893、富邦元宇宙(00903)近月報酬率23%、國泰全球數位支付服務(00909)報酬率近20%、台新全球AI(00851)近19%、元大全球AI(00762)18%、國泰費城半導體(00830)近14%、兆豐洲際半導體(00911)近13%、大華元宇宙科技50(00906)逾12%。 其中,績效王00757股價最高,今(14)日漲1.75%收41.19元,最便宜是00903,漲1.37%收9.64元,00906漲1.52%收10.03元,第2、3名00895和00893皆漲逾1%收14.41、13.36元。 ARK《BIG IDEAS 2023》報告指出,2022年為生成式AI元年,2023年則會掀起應用風潮。Gartner則預估,生成式AI已走到市場高峰期。IDC預測,2026年AI相關軟硬體和服務等商機,將超過3千億美元;2022年至2026年的年複合成長將達26.5%。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AI聊天機器人ChatGPT在全球爆紅,推出才短短2個月,活躍用戶就高達1億人,成為史上最快破億軟體,大股東微軟(Microsoft)臉上有光,連創辦人比爾蓋茲都按讚。Google、百度也爭相推出Bard及文心一言(ERNIE Bot)叫戰,全球AI聊天機器人大戰一觸即發,帶動美中台AI概念股狂飆,相關ETF今年來噴漲快3成,相當驚人。 台股熱門AI(人工智慧)ETF有4檔,今年來瘋漲15%~27%,包括統一FANG+ ETF(00757)漲逾27%,台新全球AI(00851)漲近23%,元大全球AI(00762)漲近22%,國泰AI+Robo(00737)漲近15%。 去年11月OpenAI推出ChatGPT,5天用戶就破百萬,Google不甘示弱推出Bard卻慘遭滑鐵盧,竟然答題出錯,被市場質疑AI事業可能不如對手微軟,股價因此狂瀉逾7%,而百度預計3月推出「文心一言」,也要搶食AI商機。 ChatGPT是一款聊天機器人程式,能與用戶對話,也能回答問題,甚至還能寫小說、論文、詞曲或程式等,深受市場歡迎,也引爆AI投資熱潮,微軟更打鐵趁熱,推出結合ChatGPT技術的AI版Bing搜尋引擎和Edge瀏覽器,要挑戰Google搜尋龍頭寶座。 研調機構預估,全球AI半導體市場2021~2026年複合年成長約19.9%,5年成長1.5倍,將優於全球半導體市場。 統一投信指出,AI技術的研發仰賴長期且大量的資金投入,科技巨頭坐擁龐大併購及投資資源,且長年投入AI研發,早已建立高度競爭優勢,成為AI領域的主要玩家。例如微軟早在2019年就開始投資OpenAI,近期更是加碼投資,並宣布將整合ChatGPT技術與微軟旗下產品,達成強強聯手,挑戰Google地位。同樣長年投入AI研發的META,也將加速推出其他AI相關應用。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台股年後重返萬五,挾外資連14買、台積電(2330)站穩500元,帶動去年超跌的電子股強彈,正在期待牛市回來時,就有網友擔心,「國民ETF」元大台灣50(0050)傳產股約占17%,而2030年全球碳價須每噸達300美元,0050高碳股會不會崩盤?同時也憂心台積電占快5成,這樣買0050真的有分散風險嗎?底下網友忍不住打臉,「怕傳產跌,怕電子跌,怕金融跌,還是空手最安全了」。 PTT股板網友以「0050難道不會被傳產連累嗎?」為題表示,台股才剛回到萬五,等到牛市回來,也要等到電子股開噴啊,但0050傳產約占17%,包括塑膠、鋼鐵、水泥、汽車、油電燃氣等,這些類股大多高碳排,看到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AR6的研究呼籲,2030年全球碳價必須要到達300美元(9000台幣每噸),才有可能讓升溫不超過1.5度。9000元台幣課下去,0050高碳股會不會崩盤? 原PO擔憂,其實照道理來說,只要營收下去,股價就會下去,0050自然會汰換這些企業,但如果等到獲利被衝擊了,股價都殺一大段才換股,是不是為時已晚?還有一個小疑慮,0050台積電占快5成,只要GG比大盤弱勢,0050會不會跟著下去?這樣的話買0050真的有分散風險嗎?連0052的台GG好像也占快6成,有貼近電子但成分股較為分散的ETF嗎? 網友回應很務實,也有提供解方,「0050的機制就這樣,買大盤就是一個保守但賺不多的狀況」、「GG比大盤弱勢,0050跌的就比GG少啊」、「嫌不夠分散,去買VT就好」、「可買0051一百支,最大權重不超過5%」、「這麼怕碳權,可以去買群益新出的那檔ETF啊」、「你傳產怕跌,GG也怕跌,最好是去買直債,波動承受力太低了」、「你買0050,再去空四寶,問題就解決了」、「買台股本身就有風險,中共打來就完蛋,最好的方法就是別買台股」。 有分析師表示,寧買0050,也不買台積電,因成分股除了台積電,還有鴻海、聯發科、台達電、富邦金、中鋼等,當台積電上漲時,0050就會跟漲,當台積電跌時,0050也會受惠其他類股輪漲。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智利高層官員今天表示,中南部熱浪酷暑下已發生數百起森林大火,造成至少22人喪生。 法新社報導,智利內政部長杜哈(Carolina Toha)表示,仍在焚燒的251起森林大中,有76起的火苗是在過去1天竄出的。 紐布萊(Nuble)、比歐比歐(Biobio)已列為災難緊急狀態地區。智利總統柏瑞克(Gabriel Boric)並宣布災難狀態擴大至阿勞卡尼亞地區(Araucania)。 杜哈說:「目前我們心情很難平衡,有22人喪生,令人非常哀痛。」她同時表示另有554人受傷,其中16人傷勢嚴重。 當地氣溫飆升至攝氏40度,讓火勢難以控制,其中許多地方已燒到失控地步。 杜哈表示,智利「已成為最易爆發火災的國家之一,這根本上是氣候變遷的結果」。 她表示,3年前還被視為極端程度的火災,年復一年變得更為常見。 官員說,大火至少燒毀了88間民宅,吞噬了4萬7000公頃的森林土地。(譯者:紀錦玲/核稿:蔡佳敏)1120205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康霈(6919)研發中新藥CBL-514注射劑經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用於治療罕見疾病竇根氏症(Dercum's Disease)二期臨床試驗,已納入最後一位受試者,順利完成收案。本試驗案在美國進行收案,於2022年10月開始收案,在今年1月收案完成,共納入12位受試者,預計將於今年4月完成試驗及相關數據收集,並在Q3取得臨床統計結果。 康霈執行長凌玉芳表示,在美國感恩節與聖誕新年假期的影響下,本次收案僅用三個月左右就完成收案,實屬難得,也加快了CBL-514應用於治療罕見疾病臨床開發與授權合作的時間表。此二期臨床試驗主要目的為評估CBL-514注射劑用於治療罕見疾病竇根氏症的療效、安全性與耐受度。共納入12位至少具有4顆痛性脂肪瘤的竇根氏症患者,分為2個劑量組別,主要指標為評估受試者的痛性脂肪瘤在給予CBL-514治療後4週與8週的療效。若試驗結果符合預期,除了向美國FDA申請罕見疾病資格認定(ODD),也將繼續展開竇根氏症二期雙盲臨床試驗,並啟動CBL-514應用於罕見疾病治療的授權洽談,讓CBL-514除了醫美局部減脂的授權洽談,可同步與其他國際藥廠進行罕見疾病治療的授權洽談,不僅可增加未來產品授權金額與銷售分潤,更能提高授權成功機會。 竇根氏症是一種慢性且復發性強的嚴重罕見疾病,患者軀幹及四肢會有多顆皮下脂肪異常堆積的痛性脂肪瘤或脂肪腫塊,並伴隨該部位自發性劇烈疼痛(痛性脂肪瘤),其疼痛是灼痛和灼熱的,並且是超過3個月以上的嚴重慢性疼痛,會導致患者無法正常生活,其症狀不會自發性緩解或消失,且其痛性脂肪瘤可能在短時間變大。目前尚未確定發病原因,很可能與脂肪組織代謝障礙有關。 目前在美國約有12.45萬名竇根氏症病患,在歐洲則約有24萬名病患,女性發病率約為男性的5到30倍。根據國際調研機構報告(Global Dercum's Disease Market Research Report),2019年竇根氏症美國市場為37.4億,約占全球市場的34%,推估全球市場為109億美元,依7.1%年複合成長率(CAGR)推估028年全球市場為203億美元。目前全球尚無治療竇根氏症的藥物或產品核准上市,僅能以外科手術或其他藥物緩解症狀。
菲律賓官員今天表示,國內近來發生洪水和土石流災情,造成的死亡數迄今已攀升至51人。 菲律賓的國家災害當局指出,去年耶誕節週末豪雨侵襲國內中部和南部地區,如今時間已經過了一星期,救難人員仍在搜尋19位失蹤民眾,死亡人數還可能進一步增加。 這波災情的大多數死者位在民答那峨島(Mindanao Island)西米薩米斯省(Misamis Occidental)。 菲律賓民眾去年在準備耶誕節假期時,惡劣天氣狀況卻侵襲而來。 暴雨造成的洪水淹沒鄉村地區,損壞或摧毀了4500多間民房,還有超過7000公頃的農作物也因此報銷。(譯者:陳彥鈞)1120103
塞爾維亞官員今天表示,一列火車在東南部發生脫軌意外,造成車上所載氨氣外洩,導致約51人中毒。 法新社報導,事故地點皮洛特市(Pirot)市長瓦西克(Vladan Vasic)說,氨氣外洩造成51人中毒,有7人被送往距離最近的大城尼斯(Nis)的醫院。 塞爾維亞內政部聲明指出,火車今天晚間脫軌,導致「(氨氣)外洩、大量氣體擴散至空氣中」。 這座擁有6萬人口的城市有部分地區受到影響,當局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並呼籲民眾留在家中。 官員表示,這列有20節車廂的火車當時正運送來自鄰國保加利亞的有毒物質。 所幸這起脫軌事故並未造成其他人員傷亡。(譯者:紀錦玲/核稿:劉文瑜)11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