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西洋情人節,金邊市政府今天發布命令,禁止學生於情人節當天在校園內群聚以防範COVID-19疫情,還說這樣也能保護柬埔寨人的「良好傳統」,進而避免發生婚前性行為。 高棉時報(Khmer Times)報導,柬埔寨金邊市長坤盛(Khuong Sreng)在聲明中表示,這項禁令是為了防範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尤其是為了阻絕Omicron變異病毒在社區傳播。 聲明還說,這項禁令也是為了保護「柬埔寨人的良好尊嚴與傳統」,在年輕人心中,西洋情人節常伴隨著婚前性行為。聲明要求各有關單位配合調查、追蹤、清查所有情人節的非法情事,並立即採取行動。 柬埔寨文化藝術部日前也藉由西洋情人節的到來鼓吹婚前守貞觀念,要求年輕人正確認識西洋情人節的意義,呼籲遵循柬埔寨的良好傳統,並在顧及家族的榮耀與尊嚴下慶祝這個節日。 當局並提出一個「因地制宜」的西洋情人節過法,指出柬埔寨的西洋情人節應該是與所愛之人分享與確保一段尊嚴、誠摯、純潔的愛。所愛之人指的是家人、雙親、配偶、小孩、鰥寡孤獨者等。 柬埔寨衛生部今天通報,柬埔寨12日新增401例確診病例,全數為感染Omicron變異病毒,其中4例為境外輸入、397例為本土病例。截至目前,柬埔寨累計12萬3443人確診COVID-19、3015人染疫死亡。
日本全境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死亡病例今天累計超過2萬例,因Omicron變異株急速擴散,每日死亡病例也持續成長;此外東京今天新增確診1萬8660例,有趨緩跡象。 日本朝日新聞統計,今天COVID-19死亡病例累計超過2萬例。 報導指出,去年夏天起的第5波疫情逐漸穩定後,日本境內死亡病例數多日都只有1位數,也有許多天沒有新增死者;但從今年年初以來,因Omicron變異株急速擴散,帶動每日死亡病例成長。 今年1月14日死亡病例時隔約2個月回升到2位數,之後開始持續增加,2月4日是繼去年6月3日以來,睽違約8個月再次單日死亡100人以上,2月8日到10日也每天死亡超過150例。 另外,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東京都今天新增COVID-19確診1萬8660例、死亡9例;今天確診數比上週五少1100多例,且連續3天都比上一週的同天減少。 此外,截至今天為止的一週內,平均每天新增確診1萬7687.1例,比截至昨天的平均數少162.6例,且是連續3天減少。 在其他地區,大阪府新增確診1萬5302例,成為次高紀錄,另新增27例死亡。 茨城縣新增確診1703例、愛知縣新增6639例等,創當地新高紀錄。
日本厚生勞動省今天特例批准美國製藥大廠輝瑞(Pfizer)1月向日本申請的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口服藥用藥,最快14日開始用藥。 日本讀賣新聞報導,輝瑞提出申請的是COVID-19抗病毒藥品Paxlovid口服藥,這是由新研發的抗病毒藥nirmatrelvir及既有的抑制愛滋病毒藥ritonavir組成,前者服用兩錠、後者一錠,總共3錠,每天服用2次,服用天數5天。 Paxlovid口服藥是以輕度到中度的COVID-19確診患者為對象,能防止患者演變為重症。根據去年12月輝瑞公布的臨床實驗分析,有重症化風險的患者在發病3天內服用Paxlovid,對重症和死亡的防護力達89%。 Paxlovid對Omicron變異株的效果,在實驗室中已確認了有助於抑制病毒增生,但是不能與心律不整或高血壓等複數疾病的藥物一併服用,下處方時需注意。 日本政府原則上將向輝瑞採購約200萬人份Paxlovid,首先將引進約4萬人份。在27日為止,約2000所醫療機關可下此處方,之後擴大至全國。 有關COVID-19抗病毒口服藥,Paxlovid是日本境內繼去年12月美國大藥廠默沙東(MSD)口服抗病毒藥物「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特例獲准後的第2種口服藥。預計,日本的大藥廠鹽野義製藥公司近期也將向厚生勞動省申請批准製造販售COVID-19抗病毒口服藥。
研究人員今天說,在紐約白尾鹿身上驗出COVID-19(2019冠狀病毒急病)變異株Omicron,令人擔憂在美國有3000萬隻的白尾鹿可能成為冠狀病毒新變異株的宿主。 路透社報導,研究人員對在紐約州史塔登島(Staten Island)抓到的131隻鹿採集血液與鼻咽拭子樣本。賓州州立大學(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科學家率領的研究人員說,檢驗結果顯示這群白尾鹿先前感染過新型冠狀病毒,容易再度感染新變異株。 賓州州立大學獸醫微生物學家庫奇普迪(Suresh Kuchipudi)說:「一種動物群體感染病毒,總有再度把病毒傳回人類的可能性,但更重要的是,這讓病毒有更多機會演化成新型變異株。」 庫奇普迪說:「病毒完全突變時,可逃脫現有疫苗提供的防護。因此,我們必須再度調整疫苗。」 這是首度在野生動物上偵測到Omicron變異株。與此同時,美國民眾感染Omicron的病例數逐漸減緩下來。 美國農業部表示,沒有證據顯示動物正把病毒傳給人類,大多數冠狀病毒感染是出現在與COVID-19患者有過近距離接觸的物種上。 美國政府去年8月表示,在俄亥俄州發現全球首批野生鹿感染COVID-19,擴大已知確診COVID-19的動物清單。 研究人員是在有許多突變的Omicron於全球多國取代Delta成為主流變異株的幾個月前,從野生鹿身上採集的樣本驗出確診。 美國農業部先前通報,狗、貓、老虎、獅子、雪豹、水獺、大猩猩與水貂曾感染COVID-19。(譯者:張曉雯/核稿:徐睿承)1110209
美國輝瑞大藥廠(Pfizer)今天表示,公司預期2022年旗下COVID-19疫苗和抗病毒藥物的營收將超過500億美元。輝瑞說,由於疫苗強勁銷售,2021年獲利增加一倍以上。 輝瑞與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共同研發的疫苗,是美國核准使用對抗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第一款疫苗。公司預期,與剛結束的一年相比,這款疫苗2022年營收將略為減少,但旗下抗病毒口服藥物Paxlovid銷量將大幅增加。 輝瑞執行長博爾拉(Albert Bourla)形容,2021年對輝瑞而言是「分水嶺之年」。他說,輝瑞在疫情大流行期間付出的努力,「徹底且永遠地改變了我們的公司」。 不過,第4季營收由於不如預期,輝瑞股價今天下跌。 除了疫苗之外,輝瑞其他部門的銷售情況憂喜參半。內科、發炎以及免疫學相關營收下滑,但腫瘤、整合醫學和罕見疾病方面的營收則呈現成長。 分析師預測,輝瑞2022年的獲利將高於公司預期。 輝瑞財報顯示,2021年獲利高達220億美元,較2020年增加一倍多,2021年營收也翻了將近一倍至813億美元,其中368億美元來自COVID-19疫苗。 輝瑞預期,2022年,COVID-19疫苗和口服抗病毒藥物Paxlovid營收將分別達到320億美元和220億美元,整體營收則將落在980億美元至1020億美元之間。 博爾拉說,輝瑞目前正在研發針對Omicron變異株的新候選疫苗,以及「潛在的新一代COVID-19口服抗病毒藥物」。 輝瑞預計生產1.2億個Paxlovid療程,今年第一季將生產600萬個,2022上半年將達到3000萬個。 輝瑞高層表示,各界對Paxlovid興趣濃厚,公司正在與全球約100國洽談合約。迄今為止,這款口服藥物已獲約40國批准。 博爾拉說,Paxlovid的營收「可能遠遠超過當前預測」。他說,220億美元只是根據已簽署合約和實際上已達共識的協商所做的預測。 不過,輝瑞財務長達美利歐(Frank D'Amelio)警告,2021年「COVID-19疫苗剛上市,且幾乎沒有人接種過任何劑量的疫苗」,相較之下,2022年對疫苗收益預測的「潛在上行空間較小」。(譯者:劉文瑜/核稿:蔡佳敏)1110209
美國製藥大廠輝瑞(Pfizer)1月向日本政府厚生勞動省提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口服藥批准申請,預計最快明天在厚勞省專家會議上獲批准。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輝瑞提出申請的是COVID-19抗病毒藥品Paxlovid口服藥,這是以輕度到中度的COVID-19確診患者為對象,能防止患者演變為重症。 根據去年12月輝瑞公布的臨床實驗分析,有重症化風險的患者在發病3天內服用Paxlovid口服藥,對重症和死亡的防護力達89%。此外,有關對Omicron變異株的效果,在實驗室中也確認了有助於抑制病毒增生。 日本政府原則上將向輝瑞採購約200萬人份Paxlovid口服藥,明天厚勞省專家會議將進行審核,預計可獲准用藥。一旦獲准,將是日本境內繼美國大藥廠默沙東(MSD)口服抗病毒藥物「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後獲准的第2種口服藥。 不過,Paxlovid口服藥與部分藥物一起服用的話,可能會產生不必要的強力效果,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因此民眾在與其他藥物合併服用時須特別注意,厚勞省將慎重審議用藥條件。
日本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今天說,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急速擴散壓迫到轄內醫療體制,已發布「醫療非常事態宣言」盼確保收治COVID-19患者量能。 日本日刊體育報導,吉村說,轄內疫情持續擴大,醫療量能陷入非常嚴峻的狀態,特別是高齡者染疫人數多、住院人數也多。 大阪府所能掌握的非重症病床共3183床,截至7日為止使用率已達103.5%,其中逾7成都是70歲以上患者。 因此,大阪府政府籲請醫療機構暫緩不緊急的住院與手術等,對一般醫療進行限制,希望能確保COVID-19患者收治量能。 另外,大阪府今天新增確診病例預估將高達約2萬例,主要是加上大阪市漏算的約9000例。吉村說,雖然疫情擴大速度稍微趨緩,但還看不到這一波疫情的高峰。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東京都今天新增1萬7113例確診病例,創週二新高紀錄;重症患者數較7日增加3人,總數51人,是這一波疫情首度逾50人,也是2021年10月12日以來再度逾50人。 東京都專用病床使用率較7日上升0.2個百分點,今天已達55.8%。
柬埔寨Omicron病例連續4天單日新增達3位數,柬國衛生部計畫推出「不打疫苗沒得工作」的措施來對付COVID-19變異病毒Omicron大流行,並防範病毒一再變異。 高棉時報(Khmer Times)報導,這一計畫不僅鎖定那些拒絕接種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的族群,不打加強針的民眾也是目標之一。 柬埔寨衛生部發言人霍金城(Hok Kimcheng)表示,如果這些人繼續對接種疫苗愛理不理,就將祭出「不打疫苗沒得工作」的措施,「拒絕接種疫苗及不願打加強針的人都在這項措施的適用範圍內。」 霍金城說,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不打疫苗沒得工作」的措施就會上陣,「拒打疫苗的教師也在列,將不准進到學校,以免將病毒傳染給學生。」 霍金城表示,COVID-19病毒不會停止變異,民眾必須透過注射加強針讓自己免於染疫。 柬埔寨金邊市副市長庫特切(Keut Chhe)指出,主管機關已經不准民眾在未出示COVID-19疫苗接種卡的情況下前往工作場所等;此外,雇主也敦促員工施打疫苗與加強針。 庫特切表示,目前金邊只剩一些人還沒接種疫苗或加強針。他說:「沒戴口罩的人會被罰50至250美元(新台幣約1400至7000元);而不打疫苗、拒絕加強針的人則會丟掉飯碗,並且出不了家門。」 柬埔寨官方今天通報,7日新增102例Omicron確診病例,至此柬國已連續4天單日新增Omicron病例達3位數。柬埔寨有約1600萬人,迄今共通報12萬1983人確診COVID-19、3015人染疫死亡。
美國輝瑞大藥廠(Pfizer)今天表示,預期2022年來自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的營收將有320億美元,在此同時2021年獲利則增加一倍多,高達220億美元。 法新社報導,輝瑞公布2021年營收將近倍增至813億美元,其中368億美元來自COVID-19疫苗。輝瑞也預期自家研發的抗COVID-19口服藥Paxlovid於2022年銷售額為220億美元。 輝瑞因為COVID-19疫情而發生徹底改變,這份財報就是最新證據。輝瑞一年前還預估2021年COVID-19疫苗創造的銷售額僅150億美元,後來還一再上調預測值,結果銷售額高出這個目標一倍多。 輝瑞執行長博爾拉(Albert Bourla)在聲明中表示,輝瑞的科學家「持續監視COVID-19病毒,並認為病毒不太可能很快就會被完全根除」。 博爾拉說:「也就是說,我們現在有疫苗和療法等工具,我們相信將有助於讓我們不只能更有效控制疫情,也有助於各國邁向地區性流行階段。」
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日前全面批准莫德納的COVID-19疫苗提供給18歲以上群體接種,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主任今天予以支持,完成了批准程序的手續。 莫德納公司(Moderna Inc)出品的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從2020年12月以來,一直在美國食藥局的緊急使用授權下運用,現在是美國第2支獲得全面批准的COVID-19疫苗,將以品牌名稱Spikevax販售。 食藥局上月31日全面批准莫德納疫苗後,疾管中心小組今天稍早也透過表決,一致同意建議使用這款疫苗。 路透社報導,食藥局負責批准疫苗,但仍須疾管中心同意疫苗在美國的使用方式。疾管中心主任瓦倫斯基(Rochelle Walensky)開綠燈是批准程序的最終手續。 輝瑞大藥廠(Pfizer Inc)及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研發的COVID-19疫苗去年8月已獲得用於16歲以上群體的全面批准。 美國約有7500萬人已完整接種莫德納疫苗。
土耳其總統艾爾段今天宣布,他和妻子都確診感染COVID-19變異病毒株Omicron,「症狀輕微」,將會「繼續在家工作」。 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gan)今天下午在推特帳號發推文稱:「我和妻子有輕微症狀,今天進行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檢測結果呈現陽性。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疾病的情況輕微,也知道是感染Omicron變異株。」 他還說:「我們會繼續在家工作,期盼你們為我們祈禱。」 艾爾段和妻子艾米內(Emine Erdogan)3日曾訪問烏克蘭,當天深夜回到土耳其。 艾米內稍後推文說:「我將與塔伊普先生(艾爾段的名字)很快會一起克服這疾病。期盼你們為我們祈禱。」 高傳染性Omicron變異株導致土耳其確診數幾乎每天都破紀錄,昨天通報11萬1157起COVID-19確診病例,再創單日新高。
Omicron疫情來勢洶洶之際,新加坡批准使用輝瑞大藥廠(Pfizer)的COVID-19抗病毒口服藥物Paxlovid,將用於治療出現輕度至中度症狀且有重症之虞的成人患者;首批藥物可望本月交付。 新加坡衛生科學局日前在星國流行病特別採用程序(Pandemic Special Access Route)下,臨時授權使用這款口服藥物。這是星國批准使用的首款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口服藥物。 衛生科學局表示,Paxlovid將用於治療出現輕度至中度症狀且有重症之虞的成人患者,以降低住院及死亡風險。依新加坡衛生部指引,這款藥物將優先用於治療重症風險較高的患者。 綜合星媒報導,衛生部證實已向輝瑞新加坡公司簽署採購協定,「目前正與輝瑞合作,在這個月內交付首批藥物」。 Omicron變異株蔓延全球,新加坡近期也出現一波疫情,每天新增確診人數都達數千人。 據衛生部統計,3日新增4297起確診病例,包括1357起PCR核酸檢測陽性的本土案例、2730起ART陽性的本土案例,其他為境外移入。另外,新增一起死亡案例,累計860人病故。 新加坡目前累計36萬6473人確診COVID-19。 接種COVID-19疫苗及追加劑被視為對抗Omicron的重要措施之一,截至2日,新加坡已有89%人口完整接種,59%已接種追加劑。星國人口約545萬。
土耳其今天通報逾11萬起COVID-19確診病例,再創新高。衛生部長克扎表示,幾乎所有病例都是由Omicron變異株引起。 衛生部今晚公布疫情通報顯示,過去24小時新增11萬682起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病例,為2020年3月11日境內出現確診首例以來最高單日確診數;217例病逝則是去年12月5日以來新高。 土耳其去年12月11日證實出現COVID-19的Omicron變異株確診病例後,此一變異株於很短時間內成為主要感染源,使得單日確診數迅速攀升,從去年12月26日約2萬例,於同月28日、31日分別重新站上3萬例、4萬例;今年1月11日、27日、28日、2月1日分別破7萬、8萬、9萬、10萬例,迭創新高。 克扎(Fahrettin Koca)今晚在衛生部2019冠狀病毒科學諮詢委員會後聲明中指出,已確認病例激增為Omicron變異株導致,「經基因定序確認,我國幾乎所有病例都是由Omicron引起」。 聲明指出,下週將開始對65歲以上公民和有慢性病的COVID-19早期患者提供美國藥廠默沙東集團(Merck & Co.)研發的抗病毒口服藥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 儘管病例攀升,克扎表示,全國醫院整體占床率為57.8%,加護病房占床率為68.7%,呼吸器使用率為31%,「預計當前傳播趨勢不影響醫院運作能量」。 在疫苗接種工作方面,土耳其目前兩劑、單劑接種率分別為18歲以上人口的84.49%、92.56%,有逾2523萬人已施打第3劑。
臉書母公司Meta第4季財報表現不穩,主要廣告事業受到威脅、「元宇宙」(metaverse)願景開支巨大,以及預測未來營運將走弱等因素,導致Meta盤後交易股價暴跌逾20%。 法新社報導,分析師預期臉書每天活躍用戶量為19.5億戶,但Meta報告為19.3億戶;這種數據是企業成長曲線的關鍵指標。 根據財報,臉書平台用戶不但不見成長,2021年最後一季全球用戶平均每天流失約100萬戶。 此外,Meta第4季成本比前一年同期飆升38%;截至2021年底,Meta員工人數增加23%,達7萬1970人。 尤其是Meta示警,蘋果公司(Apple)去年所訂廣告目標鎖定的規定,可能對Meta第4季財報造成負面影響。 路透社報導,這家創立18年的科技巨擘也面臨TikTok和YouTube等影音平台的壓力,表示因為競爭加劇關係,預期Meta未來一季的營收將減緩。 Meta在盤後交易股價崩跌22%報約251美元,市值蒸發2000億美元。
國外一項研究針對36名自願感染新冠肺炎的受試者進行實驗,分別從鼻腔滴入低劑量的COVID-19病毒株,而鼻滴液含有相當於確診者體內的病毒數量,並監控它們在體內擴散變化。研究發現病毒載量在染疫後大約五天達到高峰。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昨日(2)報導,這項實驗方法是從健康的受試者鼻腔中滴入一滴帶有COVID-19病毒株的鼻滴液,在36名志願者體內完全沒有抗體情況下,而一滴鼻滴液又與確診者體內的病毒數量大致相同,因此足以感染新冠肺炎。研究發現,喉嚨是第一個感染的部位,約莫五天後COVID-19病毒數達到高峰,此時鼻子的病毒量比喉嚨高出許多。 該實驗總指揮官邱教授(Christopher Chiu)提到:「側向流動測試(LFT)與傳染性病毒存在密切關聯。」一般來說,PCR採檢的過程雖較為精準但等待結果較漫長。而快篩試劑的出現其原理大都採用「側向流動測試」(Lateral flow tests),透過免疫層析原理以毛細作用讓樣本橫向流過,接著抗原與抗體相互結合,從而辨別出染疫結果,費時大約10-15分鐘就能完成。 報導指出,該研究是在發現Alpha、Delta 和Omicron變異株之前用某一種病毒株進行的實驗。 研究顯示,染疫的18人中,無論是否為有症狀感染,他們的病毒載量都相似,更凸顯無症狀傳播的作用。專家指出:「病毒的傳播途徑簡單快速,無症狀感染的緣故使得很多人可能都沒意識到自己確診,然後帶著病毒四處移動,擴大散播途徑。」 有趣的是,對於一些沒有達到感染閾值的受試者,他們鼻子和喉嚨中檢測到極低的病毒量,這代表了他們可能曾經歷短暫感染。 研究團隊表示:「這項研究提供COVID-19疫情關鍵數據,有效加速下一代疫苗對抗體藥物的開發。」得到更準確接觸病毒的時間證據,是這項研究最具優勢且說服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