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19

的結果
  • 問2檔ETF存股安內咁厚? 不是0056、00878 網讚:1檔殖利率10% 1檔號稱低波卻有高報酬

    今年金融股配息差強人意,ETF檔數又多,該怎麼搭配是必做的功課。有網友表示,談存股不外乎是金融股、0056或00878,但以股利率來看,00713和0056都有5%至6%,00900達12.59%,00919去年才上,歷史資料不夠,但12月來漲贏大盤很多;原Po好奇網友對00713搭00919的看法。網友回覆多元,但對00713評價不低,不少人認為,00713一直都很穩,甚至「號稱低波報酬率卻意外高」。 有網友在Ptt上以「人多的地方不要去?高股息ETF選誰好」為題,想向網友請教該怎麼選擇存股標的。原Po表示,談到存股,不是金融股就是0056、00878,但今年金融股股利大縮水,瑞信爆雷難免讓人害怕,因此不想把錢押在個股;以股利率來看,00878吊車尾,0056和00713均穩定在5%至6%,若按報酬率,這2、3年「00713>00878>0056」,00713空頭年表現較好,今年反彈走多就漲很少,但是穩定的選擇。 原Po接著談到,00900股利率達12.59%,他認為炒作性質居多,因為「大家一直在喊韭零零,應該是因為他第一次配1.2很多,到現在還沒填息,最近一次配息0.12,相差十倍,這種畸形的設計暫不考慮」;至於00919去年才上,歷史資料不夠,但股性很強,看前10大成分股,12月到現在漲贏大盤很多,近期一波殖利率開獎,跟到一波補漲潮,單靠它賺的資本利得(價差)跟5月後拿到的股息,6月配息數字應該蠻高,如果能保持強勢股價,填息應該沒什麼問題;最後原Po想問,「目前是偏好買00713+00919,安內咁厚?」 對於00713,網友表示,「713雖然號稱低波但報酬率卻意外高」、「你真的有爬文?高股息硬要選一個這裡都推00713吧」、「0056真正缺點是,配息太容易吃到2代健保了,選股策略又容易選到景氣股;然後00919也一樣,最大持股是陽明萬海;我00713刻意壓在90萬,就是為了一次配息是1萬7剛好閃過2代健保的2.11趴」、「0056跟00878再怎麼討論到爛都沒用,兩個就是都不如00713,以前是,未來也是」。 至於00919,網友認為,「厚啊那欸謀厚未看先猜,00919殖利率可以到10%」、「00713一直都蠻穩,00919到現在的漲幅是真的多啊」、「00919還沒經過時間的考驗,你想當白老鼠就買」。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拜登簽署生效 新法要求COVID-19疫源情資解密

    美國總統拜登今天將一項法案簽署成法律,要求將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大流行爆發,與中國武漢實驗室之間潛在關聯的情報資料予以公開。 拜登在聲明中說:「我們需要釐清COVID-19的源頭…包括與武漢病毒研究所(Wuhan Institute of Virology)的關連性。」 他補充說:「藉由實施這項立法,我的執政團隊將盡可能地將最多的資訊解密並分享出去。」 他表示,他與國會有著相同的目標,亦即盡可能分享最多有關COVID-19起源的訊息。 拜登表示,他2021年上任後「指示情報圈運用所有工具來進行調查」。 他稱,調查工作「正在進行中」,但會在不危及國安前提下,盡可能地釋出最多資訊。 北京當局向來否認病毒源自中國實驗室外洩。 然而,美國國會議員大多希望進一步研究這項理論;而這項議題已成為一大政治號召點,尤其是拜登的政敵共和黨。 COVID-19於2019年在中國東部城市武漢爆發。根據官方統計,疫情迄今導致全球近700萬人喪生,其中超過100萬在美國。 然而,病毒是從受感染的動物傳播給人類,抑或是從武漢病毒研究所外洩,衛生官員和美國情報圈的意見依舊不一。 調查這起災難的其中一間機構美國能源部的結論認為,疫情可能起因於中方實驗室病毒外洩,但標註這項判斷「信心程度低」;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評估也持相同看法。然而,這與其他幾個機構所得結論相左。(譯者:李晉緯/核稿:蔡佳敏)1120321

  • 想賺長榮配息70元?4檔ETF持股5%買到賺到 逾百萬水手喊CP值超高

    航海王長榮(2603)去年每股海賺87.07元,大方配息70元,水手群全high爆了!以昨(14)日股價收171元計算,殖利率高達40.93%,稱霸台股,狂甩陽明(29.62%)、萬海(12.7%)一條街。存股族想要長榮配息,但又不敢真的上船的人,可以改買持有長榮的4檔高股息ETF,包括元大高股息(0056)、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00)、中信臺灣智慧50(00912)、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 長榮去年營收獲利大爆發,再創史上新高,今(15)日開盤跳空漲逾4%至178.5元,水手全都敲碗噴漲停,嫌股價太貴買不起?可以買甜甜價ETF,一樣能享受到長榮配息行情,像00919持股長榮最高達5.65%,再來是00912持股4.85%,0056持股4.67%,最後是00900持股4.36%,大都持股約5%。 目前這4檔ETF受益人共逾115萬人,0056逾89萬人,00919逾2.1萬人,00900逾23.3萬人,00912逾5千人,都可間接享受到長榮配息。 但分析師提醒,市場資金為避險,多搶進高殖利率股,尤其是低接買盤很多,但航運族群是景氣循環股,今年運價下跌壓力大,恐面臨業績衰退風險,也可能影響填息行情,能填息才是真的賺到除息行情。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日本鬆綁口罩令 影院遊樂場遊客笑容重現

    隨東京迪士尼樂園與大部分日本地區放寬象徵3年COVID-19疫情的口罩令,遊客的笑容與尖叫聲今天顯得更清晰。 路透社報導,迪士尼樂園運營商東方樂園公司(Oriental Land Co)、東日本旅客鐵道公司(East Japan Railway Co)和電影院運營商東寶公司(Toho Co)等業者根據日本上月宣布的修正版官方指引,今天起允許顧客不戴口罩。 但由於日本民眾這段時間一直有佩帶口罩,加上今春遇到近年來最嚴重的花粉熱,一時間還無法讓多數人都褪下口罩。 日本東北大學(Tohoku University)教授、因應 COVID-19專家押谷仁(Hitoshi Oshitani)說:「佩帶口罩是我國文化的一部分,在COVID-19之前就是如此...我認為即使規定鬆綁,很多人也還會繼續戴。」 日本是最晚鬆綁官方口罩令的主要經濟體之一,即便是沒有嚴格法規或處罰來約束,全國民眾也幾乎普遍戴好口罩。 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Hirokazu Matsuno)上週表示,從13日起內閣會議將不需戴口罩,各工作場所可自行決定是否佩戴。 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則敦促居民即使口罩令鬆綁,外出時仍最好隨身攜帶口罩,以備不時之需保持彈性。(譯者:紀錦玲/核稿:陳亦偉)1120313

  • 難道非買878不可?11檔高息ETF分3大類解析 其中這檔竟打趴主動型基金

    高股息投資蔚為風潮,不論個股或ETF,配息與殖利率水準越來越受投資人重視,公布配息不如預期的個股應聲大跌,股息給的大方的個股,資金簇擁拉高股價。金融業者為了滿足投資人對於高股息的需求,目前推出的台股高股息ETF高達11檔,存股族該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ETF呢? 理財專家表示,雖然同樣是高股息ETF,除了季配、半年配等配息時間不同之外,最重要的是,每一檔ETF的選股邏輯與訴求重點不同。有的強調不但要高息、還要能填息;有的單純篩選股息殖利率高的標的;有的則訴求平穩低波動,安心領息,情緒不用跟著台股漲跌大起大落。根據以上訴求不同,可分為積極型、標準型、保守型等3種。 積極型的高股息ETF包括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00)、大華優利高填息30(00918)、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等。以00900及00918來說,選股除了股息考量,還參酌營業利益等營運面指標,而00919則納入ROE(股東權益報酬率),希望透過公司營運體質的篩選,達成填息訴求。 標準型的高股息ETF,包括投資人耳熟能詳的元大高股息(0056)、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還有富邦台灣優質高息(00730)、凱基優選高股息30(00915)、永豐優息存股(00907)等,選股邏輯重視配息水準。 其中,0056是成立最久的高股息ETF,選股重視未來1年預估股息率最高者;而近期奪下台股ETF人氣冠軍的00878,則是篩選過去3年平均年化殖利率最高者。雖然同樣訴求高股息,但前者著重預估未來,後者則是統計過去3年股息。 至於保守型,則是訴求穩定,兼具高股息且低波動特色,包括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FH富時高息低波(00731)、國泰股利精選30(00701)等,選股邏輯追求投資組合低波動,適合要求低波動風險的投資人。由於去年台股大跌,低波動ETF投資報酬率反而相對突出,以00713來說,在2021年至2022年2年來含息報酬為21.7%,不僅傲視高股息ETF,甚至優於於主動操作的中小型股基金。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878與0056都輸了 這4檔高股息ETF跑贏大盤 專家:高殖利率個股吸金

    近期高股息投資蔚為風潮,存股族熱情擁抱高股息ETF、配息穩定的高殖利率個股等,有專家提醒,高股息不代表高報酬率,市值型ETF總報酬往往勝過高股息ETF。不過,今年來台股反彈11.5%,在11檔高股息ETF中,高達4檔報酬率勝過台股大盤,分別是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17.2%、00730富邦臺灣優值高息14.2%、00900富邦特選高股息14.1%、00918大華優利高填息30 11.9%。 今年來報酬率最佳的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追蹤指數為「臺灣精選高息指數」,採用完全複製法的指數化策略,在台灣上市櫃市值前300大股票中,篩選流動性、獲利能力(近4季ROE為正數),再依股利率選取前30檔為成分股,目前前5大成分股為陽明、鈊象、聯詠、萬海、長榮,貨櫃航運股就佔了3檔。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基金經理人謝明志表示,3月起上市櫃公司陸續公布2022年財報,董事會也將陸續擬定股利政策,在高股息投資成為市場趨勢之下,市場的聰明錢,會根據上市櫃公司股利政策進行評價調整。例如聯發科、瑞鼎、京元電等現金股息殖利率都超過8%,消息一經揭露,股價都反應資金熱烈追捧的上漲情況。這些只是今年股利政策發展的序幕,投資人可期待高股息資金浪潮帶來的績效紅利,並避開股利發放不如預期的個股。 國內法人表示,近期高股息ETF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與元大高股息(0056)已分別晉升為台股股東人數第3高以及第4高,顯見台股投資人「存高股息ETF」已為不可逆的風潮,建議鎖定受資金青睞的標的,例如採預測殖利率選取成分股的高股息ETF,逢低加碼、定期定額投入。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新冠確診破千萬例!搶不到防疫險沒關係 勞保傷病給付也有賠 申請資格、怎麼領一次看

    台灣新冠肺炎確診人數累積破千例,其中確診勞工除可領取勞保「傷病給付」外,現行COVID-19非重症確診者隔離及自主健康管理改為「5+n天」,亦即居家照護確診者隔離滿五天後,保費可以免繳五天,並將在次月沖轉,就算勞工已離職,也會要求投保單位應退回給被保險人,值得一提的是,二次確診的勞工也可以再度請領。 具備勞保被保險人身分的確診者無論是居家檢疫、隔離或居家照護者,只要因確診被隔離無法照常工作領薪水的勞工,都能在不能工作的第四天起,依《勞工保險條例》第33條及《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第42條規定請領「傷病給付」,來彌補因生病不能工作造成薪資短少的權益。 「傷病給付」是按照被保險人遭受傷害或罹患疾病住院診療當月起前六個月(含當月)平均月投保薪資的半數發給,並自住院不能工作的第四日起至出院日計算天數,每半個月給付一次,以六個月為限;給付金額會因月投保薪資級距、請領日數的不同,例如若是請領七天(即住院十天),陳先生平均月投保薪資30,300元,林小姐平均月投保薪資40,100元,前者可以拿到3,535元,後者可以領取4,678元。 只要確診以致不能工作且未能取得原有薪資,自無法工作的第四日起,可在五年請求權時效內申請勞保普通傷病給付。勞工要申請勞保傷病給付資格需要下述任一條件:(1)被保險人遭遇普通傷害或普通疾病住院診療,不能工作,以致未能取得原有薪資,正在治療中者,自不能工作之第四日起,得請領普通傷病補助費,門診或在家療養期間均不在給付範圍。(2)被保險人因執行職務而致傷害或職業病不能工作,以致未能取得原有薪資,正在治療中者,自不能工作之第四日起,得請領職業傷病補償費。 確診者可憑隔離治療通知書、健康數位證明、健保快易通PCR截圖等一項證明即申請傷病給付,勞保局也指出,過去2年內確診勞工都可補請領傷病給付;然而,下述4大情境確診者「不能」請領傷病給付。 一、確診隔離期間正常上班,薪水照領。 二、確診隔離居家辦公,也有正常領薪。 三、確診隔離期間請「住院傷病假」,公司給予全薪。 四、確診期間已領取其他政府補助津貼,包含領取失業給付、職業訓練生活津貼、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等。

  • COVID-19疫情源頭 FBI研判陸實驗室外洩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局長瑞伊(Christopher Wray)今天表示,據FBI研判,全球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可能源自中國武漢一間實驗室的病毒外洩事件。 路透社報導,瑞伊告訴福斯新聞台(Fox News):「FBI經過相當長的時間進行評估,認為疫情源頭很可能是武漢一起實驗室意外。」 不過,瑞伊表示,他無法透露許多FBI的評估細節,因為這些被列為機密。他指控中國政府在美國及其他國家努力更深入了解疫情源頭時,「盡其所能阻撓和混淆」。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26日曾報導,美國能源部(U.S. Energy Department)雖判定COVID-19「最有可能源於中國實驗室洩漏」,但看過這份機密文件的人士說,能源部判定的把握度偏低。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其餘4個調查機構以及一個國家情報小組,仍研判疫情源於自然傳播,另有2個機構尚未判定。 白宮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昨天表示,美國政府尚未就疫情起源達成明確的結論和共識。(譯者:張茗喧/核稿:徐睿承)1120301

  • 巴西開始接種COVID-19二價疫苗 總統作表率

    巴西總統魯拉今天在巴西利亞衛星城市瓜拉(Guará)出席一場啟動全國疫苗接種運動的活動,並由醫生出身的副總統奧克明(Geraldo Ackmin)接種第5劑COVID-19疫苗。 魯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致詞呼籲民眾接種疫苗,他表示這是人們避免因「缺乏責任感而死」應有的態度。魯拉還表示,他無法理解不帶孩子接種疫苗的父母。 魯拉的行動也標誌著2023年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接種計畫的開始,人們將接種美國輝瑞藥廠(Pfizer)的升級版疫苗二價疫苗(Bivalent Vaccine)。 根據巴西衛生部,二價疫苗提高了對原始病毒株和Omicron變異株的免疫力,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與單價疫苗相似。 巴西免疫學會理事古尼雅(Juarez Cunha)指出,顧名思義,單價疫苗是針對最早的新冠病毒株製作的原始疫苗,二價疫苗則可同時因應COVID-19傳統病毒株與Omicron亞型變異株BA.1。 輝瑞生產的兩種二價疫苗獲得巴西國家衛生監督局(Anvisa)的緊急使用授權,可適用於兒童和成人在完成初級疫苗接種計劃後2個月的單劑加強劑量,或作為接種2劑單價疫苗追加劑後的最後1劑加強劑量。 但衛生部指出,因為沒有足夠的二價疫苗提供給所有人作為追加劑使用,將優先為高風險族群接種,之後再擴大至一般民眾。 第1階段接種目標為70歲以上的人、免疫功能低下者、原住民、河濱居民和逃亡黑奴社區後裔;第2階段為年齡在60至69歲之間的人;第3階段為孕婦和產後婦女;第4階段為衛生專業人員。 衛生部強調,二價疫苗的應用並不意味著單價疫苗不能繼續提供保護,一般民眾仍可在基本衛生單位(衛生所)接種單價疫苗,確保高度免疫力並避免因COVID-19引起的輕度、重度病例和死亡。(編輯:韋樞)1120228

  • 美國駐北京大使:中國須對COVID起源更加誠實

    「華爾街日報」稱美國能源部推斷疫情可能源於中國實驗室外洩之後,美國駐北京大使勃恩斯今天表示,中國必須對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起源更加誠實。 路透社報導,勃恩斯(Nicholas Burns)在美國全國商會(U.S. Chamber of Commerce)的活動中透過視訊連線發言說,如果世界衛生組織(WHO)要強化,就得敦促中國在世衛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勃恩斯說,中國還需要「對3年前在武漢發生的COVID-19危機起源更加誠實」。2019年12月,武漢通報人類首起COVID-19病例。 「華爾街日報」昨天率先報導,美國能源部得出結論認為,COVID-19疫情很可能是因中國實驗室外洩引起的,北京方面否認這一評估。 「華爾街日報」引述看過這份情報的人士指出,能源部在最近提供給白宮和國會主要成員的機密情報報告中做出這個推斷,但「把握度偏低」。 美國軍方本月擊落一個據稱飄過美國大陸的中國間諜氣球後,北京試圖推卸責任。勃恩斯今天在美國全國商會這場活動中表示,對美中關係來說,這是個艱難時刻。 「我們現在處於超現實的時刻,我認為中國人輸掉了關於氣球的辯論,因為他們所做的事在全世界失去影響力和信譽,他們現在把這歸咎於我們。」(譯者:鄭詩韻/核稿:張曉雯)1120228

  • COVID病毒起源 白宮:尚未達共識

    「華爾街日報」昨天報導美國能源部評估COVID-19疫情可能源於中國實驗室洩漏;白宮今天出面表示,拜登政府對病毒源頭一事尚未達成共識。 華爾街日報昨天報導,美國能源部對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源頭的認定,從過去的「不確定」,改為加入聯邦調查局(FBI)行列,推斷為「最有可能源於中國實驗室洩漏」。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會議(NSC)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今天不願對華爾街日報的報導發表評論。但他表示,總統拜登決心要查明COVID-19源頭,且政府內部對病毒起源依舊存有廣泛的不確定性。 柯比今天在簡報會上說:「COVID-19究竟是如何開始的,美國政府內部目前尚未達成共識。我們還沒到那一步。如果我們有消息可向美國民眾和國會彙報,我們屆時會宣布。」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能源部是根據新的情報做出這項判斷,但「把握度偏低」;另4個美國政府機關與國家情報會議仍認為,COVID-19疫情可能源於動物受感染後的自然傳播;另兩個機構尚未做出決定。 共和黨籍國會議員說,能源部做出的評估支持了他們長久以來的猜測。他們敦促當局解密更多與疫情有關的證據。 聯邦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House Select Committee on China)主席蓋拉格(Mike Gallagher)呼籲拜登政府停止將COVID-19資訊列為機密。他說,他正尋求通過立法來對與中國往來的科學家實施制裁或其他限制措施,直到可以對有疑問的那間中國實驗室展開完整調查為止。 蓋拉格說:「證據顯然偏向病毒是自實驗室外洩的假說,美國民眾有權得到完全透明的資訊。為了預防下一場疫情發生,我們必須知道這場疫情是如何開始的。」 中國政府駁斥這樣的評估結果,指控美國能源部進行政治抹黑。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例行記者會上說:「新型冠狀病毒溯源是科學問題,不應當被政治化。」 她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調查團隊2021年初曾造訪中國,推斷COVID-19極不可能是自實驗室洩漏,並稱這是「權威科學結論」。(譯者:張曉雯/核稿:蔡佳敏)1120228

  • 新情報出現!美能源部改口:新冠病毒最可能源自陸實驗室

    美國媒體報導,新出現的情資導致美國能源部改變對新冠病毒起源的立場,機密報告中從原本的「不確定」,改為推斷病毒「最有可能意外從中國實驗室外洩」,不過官員也坦承,對這份報告的把握度偏低。 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等美媒26日引述消息人士指出,由於新情資出現,美國能源部已在針對新冠病毒起源的報告中改變結論,從原先的「不確定」,改為推斷病毒「最有可能意外從中國實驗室外洩」。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Office of the Director of National Intelligence, ODNI)已在1月份將這份報告呈報給參、眾議院情報委員會議員。 不過部分熟悉內情的官員警告,這份情報相對薄弱,能源部對報告結論的信心程度也為「低度」(low confidence),代表把握度不高,這份報告在美國情報圈中也不被視為具有重大意義,主因在於各機構對於新冠病毒起源的看法仍充滿分歧,能源部也和其他機構分享報告,不過至今沒有任何一個機構改變原有立場。 官員並未透露美國能源部看到的新情報為何,不過報導指出,能源部獲取的資訊多半來自於旗下監管的國家實驗室,而非間諜網絡或通訊攔截等傳統情資。 針對報導,美國能源部發言人表示,能源部持續支持情報專業人員針對新冠病毒起源進行全面、謹慎、客觀的調查;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昨(26)日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節目「美國國情」(State of the Union)節目訪問時表示,美國情報圈尚未對病毒起源得出「決定性答案」,他說情報界有各種看法,有些得出一方結論,有些獲得另一種結論,有些認為掌握的資訊還不夠多。 除了能源部,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也認定新冠病毒意外從武漢病毒研究所外洩,FBI對這份結論的信心程度為「中度」,不過另外4個情報機構及國家情報會議(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都認定,在低度信心程度下,病毒最有可能在自然傳播中誕生。

  • 「高股息ETF讓你少賺1倍」 0056 00878 00900…達人都不要的原因曝

    高股息ETF成為市場上熱門商品,受到投資人激情追捧,不過也有一派投資人認為高股息ETF有報酬率不高、更多賦稅成本的缺點,理財部落格「好好理財好好睡」作者以簡單數據闡述為何買高股息ETF讓你少賺1倍的理由,讓投資人自行判斷是否要上車。 除了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外,市場上目前還有10檔高股息,包含元大高股息(0056)、富邦特選高息(00900)、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國泰股利精選30(00701)、FH富時高息低波(00731)、富邦臺灣優質高息(00730)、永豐優息存股(00907)、凱基優選高股息30(00915)、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大華優利高填息30(00918)。 「好好理財好好睡」表示,高股息ETF有3大缺點: 一、報酬較低 高股息最重要的迷思是:高股息不等於高報酬。 我們把0056和台灣最有代表性的ETF元大台灣50(0050)做比較,假設從2010/8/20投資到2020/8/21,投入相同的錢,十年後這兩個ETF會差多少? 0050的總報酬是165%,遠遠勝過0056的98%。這意味著,假如一個人退休後,想靠金融資產的獲利來生活,他有1000萬的退休金,投入0050,這十年可以產生1650萬的獲利。但若是想要求高配息,投入0056高股息ETF,只會拿到980萬,整整少了670萬。換句話說,想要拿配息過生活,反而錯過資本利得,錯過上百萬的報酬。 0056和0050比較的重點,絕不是比較配息高低,正確的比較重點是,誰的總報酬率比較高。高配息,不保證有比較高的報酬。 二、內扣費用高 上面比的報酬率是過去資料,未來高股息ETF報酬會不會比較高?有可能,但機率很低,原因是0050和高股息ETF相比,後者的費用往往大於前者,因為高股息ETF從一開始起跑點就輸了,他們的總費用率高於0050,多付了那麼多錢,績效有比較好嗎?至少在目前為止報酬數字上看不出來。微小成本對未來影響極大,費用率差0.6%,30年後就會差1倍的本金。 三、周轉率高 你的錢買了ETF,看似都沒動,但基金公司會拿你的錢買賣股票,也有可能做出頻繁的買賣,周轉率是高股息ETF都有的隱藏成本。周轉率代表一個基金「多久買賣一次股票」,而每次股票買賣都需要「交易費」。周轉率越高,代表越頻繁買賣,付出交易成本就越多。 可以至投信公會的網站查周轉率,數字越大周轉率越高,負數代表有人贖回或發回股利。 以一買一賣的交易成本 0.4425% 來算(0.3%交易稅,0.1425%手續費打5折),126%周轉率代表交易成本會提高0.56%,250%周轉率代表交易成本會提高了1%。換句話說,你每投資100萬在周轉率0.56%的ETF,每年就要白白多付 5600元的交易成本。 投資100萬在詹轉綠250%的ETF,每年要白白多付超過10000元的交易成本。通常買高股息ETF都希望長期存股,但即使買了不動還是要付很多交易費用,而相較之下,0050的周轉率極低,交易成本低非常多。 最後總結: 「好好理財好好睡」表示,配息的概念只是把公司的股價換成配息發給投資人,並不是額外的報酬,反而要多扣一筆股息稅,任何一檔高股息ETF的總報酬都輸給大盤,即使是報酬最好規模最大總費用第2低的0056過去十年報酬也輸0050將近70%。而高費用率和高周轉率讓高股息ETF一開始就輸在起跑點上。 當然過去報酬不等於未來,未來也有可能高股息ETF報酬率勝過0050。所以重點就在於,你相信0050會贏,還是高股息ETF會贏。0050就是跟隨市場大盤,根據市值買進前50名的公司,是真正的指數化投資。而股息類ETF,其實是把持股集中在少數市值的股票上(例如0056的持股只佔台股市值不到15%),有偏離大盤報酬落後的風險。 還有從另外一個角度思考,台灣股市有上百位頂尖的基金經理人跟研究員,每天拼命研究公司,知道一般人不了解的消息,還常常被0050打敗。直接用一個高股息的因子,就能打敗0050?如果真心相信高股息這個策略,真的要買的話,0056恐是最好的選擇;若想單純獲取台灣股市報酬,不相信市場那麼容易打敗的,就直接買0050。 對於網友的質疑,總報酬計算沒將配息算進去,以及計算要看買入時間點,抓不同階段會有不同報酬率,「好好理財好好睡」表示,即使用還原指數比較也一樣,高股息都輸大盤,而看某特定時間點報酬的確會有很大落差,投資以長期為主,至少要看5年以上才會準確。 至於有網友認為選市值型或是高股息是青菜蘿蔔各取所需,沒啥好批評的,「好好理財好好睡」也認為,只是提供數據給大家參考,最後投資選擇還是看個人。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滿地找眼鏡!台股2月績效王出爐 非0050、也不是891 26檔打敗大盤 最高漲7%

    今天台股收月線,整體來看2月台股表現平平,漲幅僅1.56%,不過台股ETF表現卻相對出色,包含原型、槓桿46檔ETF中,有26檔績效打敗大盤。最令人意外的是,2月績效表現最佳的不是正2槓桿型、不是先前火熱的半導體ETF,也不是市值型,而是以高股息為主的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以7.03%的漲幅,打敗其他45檔ETF。 台灣投資人熱衷ETF,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的統計數據,2022年國內ETF基金整體規模衝高至2.33兆元,較2021年2.1兆小幅增加,但令人訝異的是,去年股市上下震盪劇烈,但ETF的受益人數不減反增來到568萬人,較2021年的388萬人大幅成長46%,更較2019年僅80萬人多出7倍,顯見台灣投資人有「打斷手骨顛倒勇」的氣魄,越跌越大膽買進。 今天是2月最後一個交易日,受MSCI調整效應,尾盤帶量下殺,終場下跌111.62點,收15,503點,台積電尾盤爆量砍2萬張,將台積電從520元硬生殺9元到511元,整體2月全月台股上漲238.59點或1.56%。 2月績效前5名的台股ETF分別是00919、富邦台灣優質高息(00730)、兆豐龍頭等權重(00921)、大華優利高填息30(00918)、元大中型100(0051)。元大高股息(0056)2月漲幅4.26%排名第9,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第11名,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排名第30,元大台灣50(0050)第37名。 群益投信表示,00919有收益平準金機制,並且採季配息,也是台灣首檔EPS選股的高息ETF,滿足投資人打造穩定現金流的需求,適合想要長期投資台股息利雙收投資人。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基金經理人謝明志表示,台股今年上半年的焦點在於,同時兼具營運成長以及股息收益,且去年評價已明顯修正的半導體族群表現。其次,每股現金股利總額、現金股息率可能創台股新高的航運股,亦可吸引資金的目光。而未符合投資人提升現金股息收益率需求的金融類股,則可能出現「提款機」效應。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減少重症 日本擬讓高齡者一年接種兩劑COVID疫苗

    日本政府厚生勞動省今天在防疫專家分科委員會上提出一項方案,有關2023年度的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接種,有意讓高齡者等重症風險高的民眾一年接種兩劑。 日本讀賣新聞報導,根據上述方案,重症風險高的民眾可望從今年5月起接種新年度首劑COVID-19疫苗,之後在一般民眾9月到12月接種同年度第1劑時,再同步接種第2劑。 日本目前將COVID-19疫苗定位為免費接種,厚生勞動省有意把免費接種期限從原訂的2022年度結束(2023年3月31日),延長一年到2023年度結束(2024年3月31日)。 COVID-19疫苗接種最重要的是降低重症患者數,因此,包括高齡者、心臟病及腎臟病等慢性病患者等重症風險高人士,在新年度可望優先接種。 有鑑於新一波COVID-19疫情可能在夏天流行,為了在此之前提高免疫能力,預計將從5月到8月為重症風險高人士接種首劑疫苗。 至於重症風險不高的人士,染疫後仍可能出現重症病例,所以日本政府也將提供所有民眾接種COVID-19疫苗的機會,開打時間將落在9月到12月。 厚生勞動省將在3月上旬前,彙整出具體的COVID-19疫苗接種時間表等細節。 時事通信社報導,國外有研究報告指出,接種COVID-19疫苗後預防重症效果可達半年以上、預防死亡效果更可持續10個月以上。 日本從2022年9月起開打可因應Omicron變異株的雙價疫苗,厚生勞動省認為透過讓重症風險高的民眾接種兩劑疫苗,可有效維持體內免疫能力。(譯者:黃名璽/核稿:劉文瑜)1120222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