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靜岡縣一間醫院今(27)日下午發生患者持刀砍人事件,一名73歲男性患者用刀刺傷2名陪病家屬後自殘,原先3人處於心肺停止狀態,後證實均傷重身亡。 (持續更新)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 ◎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張老師專線:1980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根據9月22日最新公布的集保戶股權分散統計資料顯示,53檔台股ETF的受益人變化,最新一周受益人增加的台股ETF有31檔共增加15萬1305人,總受益人續創新高,已突破550萬人大關,來到550萬9959人,統計今年來增加135萬3801人。台股大盤上周下跌3.41%跌勢不小,不過台股ETF投資人卻熱情不減,大盤越跌越是趁低買。 觀察台股ETF受益人最新變化,市場唯一連續二次配息率超過10%的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台股高息ETF,在去年底受益人僅16925位受益人,本周00919受益人突破20萬來到221479人,今年來成長1208.59%,是今年來所有台股ETF(扣掉今年成立)受益人成長率最高的,也使得受益人超過20萬人的台股ETF從去年底6檔來到8檔。 群益投信表示,台股高息ETF穩定的高息配息政策以及精選選股資本利得與填息能力的好表現,都是投資人在選擇標的時須考量的因素,最佳的高息ETF的選股要同時兼具營運成長以及股息收益。此外,成分股依照股利率加權,輔以流動量指標調整權重,以表彰兼具高股息、獲利能力以及流動性之股票投資組合績效表現,最重要的是選股邏輯要重視企業的獲利成長率,而成分股的換股頻率也不宜過高,一年兩次的換股可伺機汰弱留強非常適宜。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00919)基金經理人謝明志表示,時序即將進入中秋節及國慶連假,台股成交量在歷經7-8月回檔後亦持續下降,由於趨勢明確的AI族群短期仍處於修正震盪沉澱期,預期短期台股持續量縮修正整理;中長期在部分科技產業庫存去化完畢,且科技創新規格升級的腳步持續,台股在消化AI財報結果及籌碼沉澱後,仍可望延續多頭發展,大盤在第四季可望較有表現的空間。
台灣人熱衷高股息ETF已非新鮮事,透過高息存股領息似乎也形成一種信仰,但熱衷到什麼地步,卻讓人難以想像。有PTT網友震驚,台灣人為什麼就是偏愛高股息?這直接讓00919、00929的規模暴衝。在留言處,網友熱烈發表自己的投資觀點,其中一名網友一針見血,1句說出買高息存股族的心聲。 有網友於PTT發文表示,00929跟00919規模都成長超快,截至9月19日,00929直接在高股息排名裡面第三,00919的規模也超過00713變成第四,兩檔規模衝這麼快,讓原Po驚呼,「真的覺得不可思議」;他接著說,00929大概就是第一檔月月配,非常的吸引人,而00919則是先公布四季都可以配0.54,能夠穩配大概是存股族最想聽到的,一年殖利率能夠有10%的ETF也是很少見;上面兩點都很吸引人他都懂,但更想知道的是,「為什麼台灣人就是偏愛高股息呢?」、「直接讓兩檔ETF規模爆衝啊?」 不少網友跳出來解答,「洗腦成月月配為月月賺」、「因為00919配0.54很高啊」、「都聽到00919能穩配高息了當然買爆」、「市值管理法,ETF市值還在漲買就對了!」、「規模前幾大都是高股息絕對是真愛」、「我從00919一開始就買到現在了,真的覺得不錯」、「主要是八大官股一直買00919、00929,或許不是散戶買的」;更有網友老實說,「有錢領就是爽,誰在乎錢哪來的」 但也有不少人看衰認為,「看到00929的成份股清一色電子股,就覺得沒有風險意識」、「台積電夠強了吧,去年被殺到38X,00929那一票電子股是有比台積電強嗎?扛的住崩盤嗎?這些散戶真的欠割」、「散戶就87,整天想要息,人家要的是你本金」、「到時後又一堆文章,我該停損00929嗎?沒有股息怎辦?」、「最扯賣房子去買00929,或是借錢去買,真的超無言」。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美國政府10/1恐再次停擺,讓美債殖利率上周四(9/21)一度衝高,重挫債券ETF價格。不過8大官股無懼美國政府關門危機,周五進場抄底大撿甜甜價,一天之內買超前十檔當中竟有6檔債券ETF,其中買最多的是近日破底的元大美債20年(00679B),一共買進7,584張,居買超冠軍。 台股上周大跌576.44點,跌破半年線支撐,國家隊8大官股連買5天共245.2億,在積極護盤之下,今(9/25)台股開盤果然止跌反彈。 8大官股上周五買超前十名當中有6檔債券ETF,分別是排名第一的元大美債20年7,584張,第三名統一美債20年5,038張,第五名元大美債20正2共4,074張,第六名元大投資級公司債3,833張,第八名國泰20年美債3,634張,第九名中信高評級公司債3,520張。 過去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是8大官股買超常勝軍,但周五並未列在買超前十名名單中,引發網友熱議「美債抄底」、「開始買債囉」、「如果債倒了,八大也差不多要倒了,各種債全要了」、「美債真的套死我」、「買短債的都賺吧…買長債的才賠」、「蒿吐露絲」。 若以單周來看,00929仍是買超冠軍無庸置疑,全周買超78,502張,另外3檔高股息也入榜,分別為群益台灣精選高息48,332張、國泰永續高股息21,555張、元大高股息9,927張,總計4檔高股息ETF吃貨15萬8316張,另外元大美債20年及統一美債20年也分別擠上榜。 上周8大買超前十名分別為:復華台灣科技優息78,502張、群益台灣精選高息48,332張、國泰永續高股息21,555張、元大美債20年15,715張、台積電14,912張、統一美債20年11,249張、元大高股息9,927張、中鋼9,811張,台泥9,705張、聯電9,524張。 上周8大賣超前十名分別為:元大台灣50反1共66,590張、中華電4,687張、鑽石投資4,607張、中信中國50正2共4,189張、兆豐金3,226張、期街口布蘭特正2共3,221張、理銘3,097張、興富發3,007張、華通3,005張、東元2,891張。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台股ETF從年配、半年配、季配息,如今已進化到月配息,目前有3檔超火紅,比如債券規模龍頭00772B或當紅00929,還有3檔即將參戰,比如今(25)日開募的金融債00933B或下月募集的高股息00936,網友喊每月配息就是爽,「茉園存股隨筆」版主爬梳ETF配息演進史,指配息頻率會影響收益,只要月配息持有張數越多,就越不用擔心匯費吃掉報酬率。 「茉園存股隨筆」版主在臉書表示,台股ETF最早以年配息為主,後來出現半年配、季配息,目前季配息已經成為主流,而有2檔債券ETF在今年6月以前,是市場唯二的月配息,分別是中信高評級公司債(00772B)及中信優先金融債(00773B)。 今年6月第3檔月配息來了,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是首檔台股月配息+平準金的ETF;第4檔月配息是今(25)日開幕的國泰10Y+金融債(00933B),也是首檔結合月配+平準金的金融債ETF。 下月(10/16)將有2檔月配息ETF開募,分別是台新臺灣永續高息中小型(00936)和中信成長高股息(00934),可見高股息+月配息大戰,正熱鬧開打! 從年配、半年配、季配、月配,這樣的發展史,顯然投資人愈來愈希望能早日拿到股息,獲得穩定的現金流。而ETF配息的錢從哪來?當然是成分股的股息,台股配息旺季多在每年6~9月,因此,當ETF收到成分股的股息後,就會進行分配。 如果是年配,一次就把配息發完;如果是半年配,會分兩次發完,通常半年配的兩次配息都不太平均,以元大台灣50(0050)為例,在2020~2023年上半年,分為0.70、3.05、0.35、3.20、1.80、2.60、1.90;以富邦台50(006208)為例,在2020~2023年上半年,分為0.48、1.14、0.31、1.64、1.25、1.03、1.35。 版主指出,近2年(4期)來有比較平均,但更早之前的上半年與下半年,配息比例呈現極大差異,這不外乎是兩個季度收到的股息多寡不均所造成,如果是在除息旺季發的股息,當然股息就會比較高;除息淡季,因為收到的總股息較少,所以發的股息就比較少, 不過,最近這2年來,有縮短差距的趨勢,可能是發行ETF的投信,為了回應投資人「需要較穩定的股息」所做的改變吧,所以在旺季時保留部分股息,於下次淡季時再發放,以平衡兩次的落差。 我們知道,現在股票型ETF,主要可分為「市值型」及「股息型」兩種,當然還有「主題型」或「產業型」,但我們以「市值型」及「股息型」來做比較,市值型如0050、006208、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等,股息型如元大高股息(0056)、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00)、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等。 根據研究,市值型的股息殖利率平均3.5%,股息型的股息殖利率平均5.0~5.5%,但股價的成長,是市值型占優勢,亦即市值型整體年化報酬率較高,但殖利率是落後高股息型的。 因此,市值型ETF多半比較不強調股息的平均或增加發放的頻率,所以0050、006208都是半年配,股息型ETF就比較強調配息的平均與穩定,因此就以季配息為大家比較喜歡的趨勢了。 版主舉例,由年配息變季配息最知名ETF應該是0056了吧,原本0056堅持年配息,但被後起之秀00878追上之後,有感於市場的趨勢就是朝向「季配」,所以也不再堅持年配息了,在今年5月底宣布由年配息改為季配息。 這個重大的改變,極具代表性,宣示以季配息為主,成為ETF標準配備,不過,市值型ETF,目前還不是以季配息為主,半年配已經大致上能讓投資人接受了,所以0050、006208仍然保持半年配。 但是,現在似乎又有不以季配息為滿足,而出現「雙月配息」或「月配息」ETF,雙月配息較少,目前僅有1檔是永豐優息存股(00907),而早期幾乎沒有ETF是月配息,債券型的00772B及00773B,也是在去年2月,才從季配息改為月配息。 而首檔月配息的股票型ETF,是最近很火紅的00929,上市3個多月,已經配息3次,並連3次填息,受益人暴增21倍至逾36萬人,規模也衝破758億元,在台股ETF中僅次於0050、0056、00878,躍第4大ETF,足見月配息的魅力,能在短短時間內造成如此轟動,真的不簡單。 為了讓配息能穩定,近期有不少季配息ETF引入了「收益平準金」的機制,對於平準金機制的利弊,有許多人有不同的看法,在此不詳述,版主認為,平準金對於穩定配息來說,還是有其好處的,如果要選擇配息頻率高的標的,如季配與月配,可以將平準金的有無列為考慮。 其實,配息的頻率也會影響到收益的多少,以下簡單從「殖利率」和「補充保費」2個方向來分析一下: 一、殖利率 我們知道,股息匯到帳戶,每次需付10元匯費(如果入帳銀行與ETF資金保管銀行一樣則免匯費),假如有一檔高股息ETF,股價20元,持有12張,ETF市值24萬元,殖利率5%,假設每年股息1.2萬元,試算年配、半年配、季配、月配息結果如下: ◎年配息:每年扣除10元匯費,實收1萬1990元,殖利率4.996%。 ◎半年配:每年扣除20元匯費,實收1萬1980元,殖利率4.992%。 ◎季配息:每年扣除40元匯費,實收1萬1960元,殖利率4.983%。 ◎月配息:每年扣除120元匯費,實收1萬1880元,殖利率4.950% 假如我們只是很小的小資族,有一檔高股息ETF,股價20元,持有1.2張,ETF市值2.4萬元,殖利率5%,假設每年股息僅有1200元,試算年配、半年配、季配、月配息結果如下: ◎年配息:每年扣除10元匯費,實收1190元,殖利率4.958%。 ◎半年配:每年扣除20元匯費,實收1180元,殖利率4.917%。 ◎季配息:每年扣除40元匯費,實收1160元,殖利率4.833%。 ◎月配息:每年扣除120元匯費,實收1080元,殖利率4.500% 版主分析,如果是月配息,每月扣除匯費,持有市值24萬元的ETF,會將殖利率由5%降為4.95%,降了0.05%,少了1/100的收益,對整體收益影響算小;持有市值2.4萬元的ETF,殖利率會由5%降為4.5%,降了0.5%,少了1/10的收益,對整體收益影響不小。 當然,持有市值愈高,匯費占的比例愈低,愈不用擔心匯費降低報酬率,但是若僅持有2.4萬元,則整體收益降到了0.5%,真的很高。所以結論就是,要持有高股息「月配息」的ETF,要有不能只買少量的心理準備,最好能買到24萬元(價格20元的話,大約12張)以上,才能將匯費的影響減小到1/100以下,如果能買到240萬元以上,那麼匯費的影響將降到1/1000以下。 如果要精打細算,省掉這筆匯費,就將匯入股息的帳號,改成該ETF保管銀行,比如00878保管銀行是台新銀行,只要在台新銀行開戶,再向00878的投信業者申請收益分配資料異動,再填寫變更配息帳號為台新銀行帳號,就能省下匯費了。 二、補充保費 據現行法規,「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費率2.11%,單筆股利超過(含)2萬元便課此費用。」如果是年配息,那麼單筆股利就比較容易超過2萬元,如果是月配息,因為將股利切成12個月,平均每月只有1/12股利,因此,被課到補充保費的機會就低,可以存比較多張數,而不被課保費。 假設有一檔ETF股價20元,5%殖利率,如果由年配改月配,免繳補充保費的市值是多少呢? ◎年配息:每次2萬元=每年2萬元,2萬/0.05=40萬市值,約20張。 ◎半年配:每次2萬元=每年4萬元,4萬/0.05=80萬市值,約40張。 ◎季配息:每次2萬元=每年8萬元,8萬/0.05=160萬市值,約80張。 ◎月配息:每次2萬元=每年24萬元,24萬/0.05=480萬市值,約240張。 也就是說,如果是年配息的話,只要持有超過20張,就可能會被課到補充保費;若是月配息的話,這個額度可以到240張,這就是月配息的優勢,雖然多了匯費,但達到繳補充保費的門檻因此而提高,對於持有張數較多的人來說,可以省下不少的補充保費。 當然,也有人說,繳補充保費當作是做善事,幫助國家財政,不會在意這個費用,這當然很好囉!不過,若想要精打細算,將資金做最有效率的運用,省下補充保費,當作給自己多餘收益的小確幸,也是很好的。因為補充保費2.11%,就是總收益的百分之2以上,也不能說是沒有影響的。 其實ETF算是很安全的投資標的,最近會這麼熱門,似乎比個股的討論更熱烈,相信其來有自,祝褔大家都能選到最適合自己的ETF,在投資的路上走得穩健又安心!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茉園存股隨筆》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高股息ETF競爭激烈,兩大新人王00919和00929人氣爆發,火熱光芒蓋掉經典0056和百萬人氣王00878,在00929規模衝破700億元,躍高息ETF第3大後,00919也衝破400億元,躍高息ETF第4大,看來00919連2季殖利率高逾10%功不可沒,今年受益人增近10倍,來到逾18萬人。美股達人「股股知識庫」表示,將教大家用「真假高息照妖鏡」,看出是真高息還是假高息?還有便宜價怎麼算? 為美股投資新手而生的「股股知識庫」表示,根據最新統計,台股53檔ETF受益人再創新高,上周已衝破530萬人大關,以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周增逾4萬人最多,主因連2季配息,殖利率都高逾 10%,成為市場唯一ETF,但在高股息背後,投資人也得睜大眼睛看,究竟00919能否長期維持高息?要怎麼判斷高息是真配息?還是收益平準金?最重要的是00919便宜價怎麼算? 究竟高股息ETF是真的高息?還是用平準金配給投資人的假高息?其實投資人不用擔心,可以透過稱為「真假高息照妖鏡」的「指數股利率」來觀察。 什麼是指數股利率? 是一種用於衡量股票或追蹤指數潛在投資回報的指標,通常以百分比形式呈現,計算為每股股息(每股派息)與股票或指數當前市價之比,這個比率幫助投資者評估他們在投資中可以獲得的股息收入,相對於股票或指數當前價格的報酬。 簡單來說,當指數股利率越高,代表股息也越高,這對於尋求穩定收入的投資者,可具有辨別股息真偽的功能,投資人可從以下2個公式看出: ◎公式1:指數股利率=指數含息報酬率-指數不含息價格報酬率 ◎公式2:ETF可分配淨利 = 股息+資本利得 據專家推算,假設股價20元、每季配息0.54元,每月買1張00919,每季股利都再投入,則第1年可每月幫自己加薪約2100元,而到第2年則可月領4500元,只要持續到第4年,幾乎等於每月加薪1萬元,這就是時間複利的威力! 想要提前預估ETF可發多少股息?在投信官網都可查到「可分配投資收益」,以00919為例,目前可分配投資收益有2.24元,以保守估計每季配息0.5元計算,可再配息4次(2.24/0.5=4.48次),意即從今年第4季到明年第3季,至少都有配息0.5元的實力。 股股知識庫認為,綜合指數股利率來看,00919確實有連續配出高股息的潛力,尤其00919成分股調整落在5月與12月,正好是在各上市櫃董事會宣布股利後,可預估近3季獲利,並提前布局高股息股,不容易Miss(錯過)。 而投資人最關心的是,如何判斷00919股價?可透過簡單的公式,估算出「便宜」、「合理」、「昂貴」股價的區間。 ◎公式:殖利率 = 現金股利 ÷ 股價 目前00919連2季配息為0.54+0.54元,假設保守估計之後每季都配息0.5元,則近4季共配息2.08元,投資人可自由設定樂觀、平均、保守殖利率區間,這裡假設是7.5%、6.5%、5.5%,可推算出3個股價區間: ◎樂觀假設:殖利率7.5%,配息2.08元,回推股價約27.73元。 ◎平均假設:殖利率6.5%,配息2.08元,回推股價約32元。 ◎保守假設:殖利率5.5%,配息2.08元,回推股價約37.81元。 00919目前股價約20元,殖利率是10%。 股股知識庫建議,除了台股ETF,還可以投資美股,尤其是股息至少連18年成長的大公司,比如雪佛龍、3M、好事多、耐吉、微軟等。 ◎雪佛龍(CVX):全球最大跨國能源公司,布局超過180國,業務包含石油及天然氣工業等,股息連續成長34年。 ◎3M公司(MMM):美國跨國綜合製造公司,生產超過5.5萬種產品,股息成長63年。 ◎好事多(COST):知名跨國連鎖商場品牌,提供眾多商品與優惠,賣場遍布全球,提供新鮮、健康的食材和菜餚,包括食譜配送服務,股息連續成長18年。 ◎耐吉(NKE):美國著名跨國體育用品製造商和零售商,銷售運動鞋、運動服裝和運動設備等,股息連續成長19年。 ◎微軟(MSFT):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之一,總部位於美國,銷售軟體、雲端服務和硬體產品等,股息連續成長20年。 延伸閱讀:定存策略:美股更王道?五大熱門「美股ETF」專家:退休金都在這!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股股知識庫》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澳洲中間偏左的工黨政府今天表示,政府將成立一個獨立小組,調查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的防疫政策,以因應未來的公衛危機。 路透社報導,澳洲在疫情期間祭出關閉國界和封鎖城市等防疫措施,有助於澳洲染疫和死亡人數遠低於美國和英國等其他已開發國家。 澳洲政府後來在大多數人口都接種疫苗後,2022年初改採和COVID-19病毒共存的政策。 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告訴媒體,政府將成立一個3人調查小組,成員有流行病學家、公共服務專家和經濟學家。 艾班尼斯說:「放眼未來,我們現在必須檢討哪些做對,哪些可以做得更好。因為公衛專家和科學家告訴我們,這次疫情不可能是最後一次。」 艾班尼斯表示,這項調查出於國家利益考量,但在疫情正熾期間執政的反對派聯盟表示,希望調查不會成為「獵巫」行動。 反對派也批評艾班尼斯政府的調查未納入州政府層級的防疫封控措施,像是維多利亞州的墨爾本在疫情期間封城262天,成為全球封城最久的城市。 在野黨黨魁達頓(Peter Dutton)告訴媒體:「我們若不從疫情期間各級政府發生的事件汲取教訓,無論好、壞,若不瞭解前次疫情發生的事件,我們要如何面對下次疫情。」
台股周一周二連2黑,下跌近3百點,AI指標股緯創跌破百元大關,大盤仍陷在低量盤整區間,行情可說是相當沉悶。永誠國際投顧總監陳威良表示,臨近4年一次的總統大選,投資人觀切「有沒有選舉行情?」從歷史數據來看,選前6個月上漲機率其實只有57.1%,平均漲幅僅0.6%;選前3個月上漲機率也是57.1%,平均漲幅則明顯升到5.3%。 從歷史數據來看,總統大選的選舉行情,與外界期待的選前大漲有落差,而是比較像「穩盤」的作用,不至於大跌,但不一定會大漲,這段時間做多風險相對有限。 對於目前台股陷入盤整,陳威良表示,如果要攻擊、尤其是要突破站穩季線,5日均量一定要持續回升,如果沒有,行情還是會陷在膠著的情況,投資人不要操之過急。 近日8大公股銀行買超,除了台積電買超第一名之外,第二名、第三名,是現在超夯的高股息ETF:00929、00919。陳威良分析,官股買這些ETF可達到一石二鳥的間接護盤作用,ETF規模變大就必須被動式的買進成分股,此外,買進高股息ETF,萬一護盤要比較久,也能領配息,符合官股偏好有現金流入的需求。 其中,00929是台股第一檔月配息ETF,成立不到4個月規模飆升突破7百億,預料規模還會持續成長,突破1千億也不無可能。00929規模越來越大,就必須被動無腦的買進成分股,完全不會考慮成分股目前本益比、漲幅等因素。 目前00929前10大持股包括:矽創、聯發科、京元電子、健鼎、廣積、新普、啟碁、瑞昱、頎邦、瑞儀。每一檔都是投信一路買超,00929成分股一年只調整一次,明年6月才會調整,這些個股不論漲多少,只要00929規模繼續變大,就會繼續買。投資人若從其核心持股中挑幾檔來操作,波段要賺2~3成絕對有機會。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美國聯準會即將公布利率決策,市場預期此次將按兵不動,但外媒推估年底前恐再升息,美股4大指數收黑,台股開低走低下跌101.57點,收16534.75點,成交量2777億元。AI股漲跌互見,技嘉、奇鋐、緯創反彈收紅,高價IC設計成為重災區,股王信驊、股后世芯雙雙大跌逾5%。 今天外資賣超181.91億元,投信買超24.29億元,自營商賣超93.44億元,合計3大法人賣超251.06億元。 外資本周以來連3天大賣台股,累計達565.63億元,護國神山台積電今天遭砍1.5萬張,累計連3賣共5萬2985張。 高股息ETF備受投資人青睞,近期天天高居成交量冠軍的00929復華台灣科技優息,外資大賣1.46萬張,累計連4賣,拋出高達17萬7697張。同族群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也遭減碼。 AI股走勢疲弱,外資近日反倒持續布局,今天加碼光寶科6788張、緯創4334張、技嘉2825張。 法人表示,台股本周連3黑,再度逼近半年線支撐,成交量持續低迷,指數難脫箱型整理區間。若要有效突破站穩季線,首要條件就是成交量需回溫,站穩5日均線之上,如果量能未見表態,行情恐會持續膠著。不過,長線投資人可趁量縮、沒行情之際逢低布局,提前卡位第4季與明年景氣基本面回溫。 外資今天買超上市個股前10名為:矽統(2363)7150張、光寶科(2301)6788張、群創(3481)6216張、慧洋-KY(2637)5602張、陽明(2609)5529張、復華富時不動產(00712)4796張、緯創(3231)4334張、永豐金(2890)3641張、華航(2610)3463張、兆赫(2485)3253張。 外資今天賣超上市個股前10名為:開發金(2883)16451張、台積電(2330)15231張、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14644張、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11854張、京元電子(2449)11248張、華新(1605)11080張、台泥(1101)10891張、友訊(2332)9048張、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8277張、欣興(3037)7225張。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有臉書用戶在「00929復華台灣科技優息月月配」社團透露,自己用賣房價差買00929,讓PTT網友不解,為何不是投入00878、0056、00713、00919等,且只買00929似乎過於集中在科技股這樣好嗎?有不少人持相同觀點,認為單押1檔風險太大,反倒是力推2種「月月配」組合,既可分散風險,績效也廣獲認證;更有網友點破是1事直言,「會照做的還是早點畢業休息」。 有網友在PTT表示,看到有人在臉書社團上表示,將賣房價差閉眼投入00929,他想請教,為什麼把房子賣掉改買00878、0056、00713或是00919等高股息不是也不錯嗎?且新聞裡面的發文者只買00919這檔,好像有點過度集中在科技類股。 原Po貼了從Yahoo財經整理出上述各檔的殖利率,00878為4.19%,0056為6.18%,00713為5.04%,00919則預估有9.8%;他接著提到,00929現在也才剛配完三個月,0056和00713都有比較長的配息經驗,00919則是保證之後一年一定都會配0.54元,感覺直接歐印00929風險偏高,組一下00929+00919(00713)之類的會更好?或直接00878+0056+00919也不錯。 最後,他再次表達他的疑惑,如果持有房產應該是不敢這麼做,畢竟不動產更安心,「把房子賣了歐印00929真的有比較好嗎?」 許多人提出看法,「人家搞不好好幾間只賣一間」、「買00929可能就真的在賭了」、「全部放在科技股風險太高了而且00929還太新」、「沒錯!ETF最好還是做策略分散,56+878+713優先」、「推0056+00878+00919月月配組合」、「去年也有人房子抵押2000萬全壓開發金的樣子?」。 不過,也有謹慎的網友提醒,「那種社團裡面的貼文不要信」、「業配,會照做的還是早點畢業休息」、「這檔最近一直出現在版面,用腦想一想為何會這樣」、「保證什麼聽聽就好,過往績效證明一切」、「保證配息?萬一配不出來能告他詐欺嗎?」。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昨(18)日除息,2檔除息前均創新高價,除息後也同樣貼息;對於這2檔,有網友好奇,之前除息日的成交量也不少,除息日是否是進場的好時機。對此網友反應兩極,有人認為定期定額投入其實沒差;但也有人認為,高股息ETF就是要參加除息,並表示,在2個時機點買進會更好。 據Yahoo財經報導,00713上周五最高價達到48.86元;00919最高價達21.92元,成交量達17萬張左右,想領到除息紅包的人絡繹不絕;不過,除息後,2檔仍在貼息,顯見想領了股息就走的人也不在少數。 有網友打算想要買進00713、00919,因此以「除息日是進場好時機嗎?」為題向網友請益;原Po分享他所知訊息,00919上周五的收盤價21.89-0.54=21.35,記得之前有分析說21塊買進是可以的;00713上禮拜五的收盤價48.78-0.84=47.94;00919的話,12月我猜一樣也會配0.54吧?之前新聞是說不會低於0.54,00919的可分配收益還升到2.78。 接著,原Po說,之前除息日的成交量也不少,看樣子也是很多人在除息日買進;他好奇,18日是00919和00713的除息日,想問問「有人會在除息日買進股票嗎?」、「還是都是等除息日之後啊?」 不少人建議原Po可趁除息日買進,「除息後進場被卡的錢比較少,因為息要一陣子才會匯入」、「建議是除息日買進把均價壓低呀!不然低點也是不好找」、「713去年12月除息買的,跳大缺口超爽」、「存股族都在今天加碼」、「會填息的話,是」;另有人認為,「折價或是大黑K的時候買會更好。既然買高息ETF目標能多參加除息才對啊!」。 不過也有人認為若是為了存股,除息前後買影響不大,「沒差吧!定期投入就好,崩了你敢撿嗎」、「除息前後,其實是沒差的」、「沒差,你問這問題跟某檔股票某天大跌,能不能買一樣」、「每天都有除息日,只是填不了只好安慰自己是長期投資」、「年配息才有感,月配季配除息沒跌多少啊」。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台股ETF人氣沸騰,規模成長迅速,其中更以高息ETF最受投資人青睞,挾帶的連續兩季配出10%以上的高年化配息率的實力,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規模也在今(9/19)正式突破400億大關,來到402.86億,超越00713(元大高息低波),成為14檔台股高息ETF第4大,為53檔台股ETF中第7大。而00929(復華台灣科技優息)規模則來到760.37億元。 00919規模今年來成長1958.72%,此外,00919在去年底受益人數僅16,925人,最新統計數據人數已來到182,517人,今年來成長978.39%,顯示出能穩定配高息的台股ETF,更是深受台灣投資人的喜愛。 群益投信表示,投資台股要能抵禦金融市場的波動度,配置中不可或缺的即是台股ETF,特別是具備高息的台股ETF,其有息的保護,投資價值將明顯優於一般資產,是投資人穩健投資的好選擇。不過市面上高息ETF產品多元,投資人選擇時更須留意各檔ETF的投組差異,挑對產業投資,才可獲得真高息,甚至是兼顧成長性,投資人也可進一步依照不同理財目的需求以及配息時間搭配做選擇。 00919基金經理人謝明志表示,台股高股息ETF越來越受投資人青睞,被投資人認定為以存股為目的,參與台股行情的極佳工具。攤開台股歷史,正報酬的年度遠勝負報酬,亦即台股長期呈現多頭趨勢,高息股的誘因除了穩定領息之外,跟漲抗跌的特性也是重點之一,從存股的角度來看,大盤波段低點反而是好時機。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代表台股國家隊的8大官股,上星期僅一天買超台股55.7億,其餘4天皆呈現賣超,買超前十名當中僅有1檔個股是大同,其餘9檔為ETF,買超前3名分別是00929(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一共加碼15.92萬張,其中光是00929就買超逾9.11萬張,讓網友忍不住「每日買超1、2名都複製貼上,有點創意好嗎長老?」 8大官股上周除周一買超55.7億元外,周二至周四分別賣超7.48億、5.46億、55.36億及14.19億,累計整周賣超金額為26.79億元,仍謹守「買黑賣紅」原則不變。 在買超前十名中,8大官股總計買超5檔高股息ETF,除上述前3名外,買超第5名為凱基優選高股息30(00915)、第6名為大華優利高填息30(00918)。00919、00915和00918都是在今天除息。 除高股息ETF外,無畏債券殖利率創低,8大官繼續買超債券ETF,買超最多的是元大AAA至A公司債(00751B),這檔債券ETF也在今日除息,每單位配發0.45元,以上周五收盤價33.82元計算,單次股息配發率為1.3%。00751B在今年8月下旬規模正式突破千億元,成為第3檔規模破千億的債券ETF。 8大官股另外買超的2檔債券ETF,分別為新掛牌的統一美債20年(00931B)和規模第2大的元大美債20年(00679B)。00931B具備收益平準金機制,預計每年的2、5、8、11月配息,因美債ETF配息收益屬於海外所得,不需繳二代健保費;00679B同屬季配息,也為每年2、5、8、11除息。 受到美債10年殖利率逼近16年高檔,各相關債券ETF今走勢疲弱,統一美債10年Aa-A ETF基金經理人許雅惠強調,通膨已有趨緩,即便聯準會再度升息也是升息循環的尾聲,惟目前的通膨數據仍促使聯準會的終端利率維持在較高水平一段期間,後續持續關注通膨變化、信貸條件緊縮及就業市場數據對於整體經濟所帶來的影響。 摩爾投顧分析師江國中表示,上周市場傳出護國神山台積電要求設備供應商延後交機,加上公債殖利率走揚,美股在費半領跌下,4 大指數全面下挫。目前4大指數全數跌破季線,更值得留意的是與台股連動最密切的費半指數更是已跌破半年線,後續將密切觀察費半指數能否迅速站回半年線,若站不上,反再破8/18 低點3405,屆時就要慎防台股跟跌壓力。 8大官股上周買超前十名分別為:復華台灣科技優息91,111張、群益台灣精選高息54,266張、國泰永續高股息13,947張、元大AAA至A公司債8,267張、凱基優選高股息30 7,750張、大華優利高填息30 7,739張、元大滬深300正2 7,702張、統一美債20年7,393張、大同6,467張、元大美債20年6,001張。 8大官股上周賣超前十名分別為:中信關鍵半導體14,358張、元大台灣50反1 9,641張、長榮7,958張、矽統7,240張、緯創6,215張、元大金5,668張、中華電5,434張、陽明5,287張、聯電5,167張、華通4,781張。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日本外務大臣上川陽子今天上午從日本羽田機場出發,前往美國參加聯合國大會,將在日本時間19日上午跟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會談。 日本放送協會(NHK)、共同社報導,兩人將首度實體會談,並再度確認以日美同盟為基礎的合作。 上川18日至22日訪問美國紐約,計畫在日本時間19日上午跟布林肯會談,以及出席七大工業國(G7)外長會議。 日本身為七大工業國(G7)輪值主席國,預料在成員國外長會議中,將針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中國動向等議題交換意見。 此外,上川也計畫在訪美期間分別跟英國外交大臣柯維立(James Cleverly)、法國外交部長柯隆納(Catherine Colonna)等人會談,以及跟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署長葛羅西(Rafael Grossi)會面。 另外,上川也將與德國、巴西、印度舉行4國會談。 上川14日曾表示「將在聯合國這個大舞台彰顯日本的存在感,盼跟各國建立信賴關係」。(譯者:楊惟敬/核稿:陳政一)1120918
英國金融時報今天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敦促北京當局提供更多有關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起源的資訊,並表示已準備好派遣第2支團隊前往中國調查。 世衛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告訴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我們敦促中國給予完全的訪問自由以及取得資料的一切權限,我們也要求各國在雙邊會議時提出這個議題,以敦促北京當局配合。」 世界各地衛生當局和製藥業者目前爭相研製新疫苗,以對抗新的COVID-19病毒變異株。 譚德塞一直要求中國分享有關COVID溯源的資訊,並表示在此之前所有假設都仍然存在。 COVID-19病毒最早於2019年12月在中國武漢被發現,不少人懷疑病毒從一處販賣活體動物的市場擴散蔓延至全世界,在全球奪走近700萬條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