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19

的結果
  • 台股ETF排行大洗牌!這檔規模暴衝秒升格第五名

    相對穩定、訴求高股息的ETF已成為投資人新寵,根據最新ETF規模排行榜,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最新規模已來到668.93億,成功躋身第5大台股ETF。 根據ETtoday報導,00919去年底規模僅19.7億,昨(6日)規模來到668.93億,成為第5大台股ETF,規模今年來成長至3318.36%,是今年百億台股ETF規模成長率最高者。 前五大台股ETF排行,分別為0050(元大台灣50)、0056(元大高股息)、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00929(復華台灣科技優息)以及、00919。 其中00919第三次配息0.55元超乎市場預期,00919前兩次配出0.54元高息,年化報酬率連續三季衝破10%,刷新台股ETF配息紀錄。

  • 這檔今年規模暴衝33倍!不只00919、00929、00878 存股族都在買什麼?台股10大ETF最新排名出爐

    存股族力量大!台股56檔ETF規模總規模來到1.38兆,總受益人續創新高突破586萬人,以單檔規模排名來看,6日排名大洗牌,前4名依舊是千億以上的0050、0056、00878、00929,而唯一連續3次配息率超過10%的00919,去年底規模僅19.7億元,6日已達668.93億元,擠進第5大,規模今年來成長33.18倍,是百億台股ETF規模成長率最高者,顯示穩定持續配高息的台股ETF持續深受青睞。 其中,00919在11月30日公告12月配息0.55元,年化配息率連3季衝破10%,刷新台股ETF配息紀錄。且從最新淨值組成觀察,配息金額為2.23元,代表高息續航力可達1年,本次除息日為12月18日,參與除息最後買進日為12月15日,配息發放日為2024年1月12日。 法人分析,殖利率與配息金額是投資人最在意的,無論是季配或月配,其平均年化殖利率越高,一整年領下來的股利也就越多。 進一步比較00919、00878、00929等3檔人氣ETF,前兩檔主打季配息,各配0.55元與0.35元,年化殖利率分為10%、6.4%,至於首檔月配型ETF的00929,最新公布配息0.11元,等於最近1季共配0.33元,年化殖利率7.4%。 此外,受美股影響,台股連日回檔,連集金力最強的台股高息ETF族群也難倖免,包含昨(6)日收盤為止,7個交易日台股5天上漲、2天下跌,僅00915是唯一連續7紅的股票型ETF,至於近期價格突破50元關卡的00713則連5紅,00918、00927及00929也同樣連5天上漲。 投信分析,NB庫存去化步入尾聲,2024年不論電競或商用筆電皆有望出現換機潮預期,搭配受惠AI新應用的推出、微軟Windows 10終止服務,年底前相關供應鏈將有望受惠,相關類股可望持續有表現機會。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配息差很多!該賣00878買00919?他這樣做:多好幾萬

    購買ETF已經成為台灣民眾投資股市的顯學,其中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確定第三季配發0.55元後,又吸引資金買盤追捧,甚至有00878持股的股民打算換股賺配息,話題引起熱烈討論,有內行人自爆,半年前已經把00878賣光,因為光配息就差了好幾萬。 該名網友提到,很猶豫要不要把資金從00878轉至00919,因為00919每單位預計配發0.55元,而00878只有0.35元,相較之下差了0.2元,「一張差距200元,100張就差2萬了,好像可以改買00919,畢竟0.55元太香了。」 話題引起熱烈討論,許多人建議他分散資金,兩種ETF都可以持有,或者從報酬率下去評估,「拿00878股息養00919不就好了」、「建議分散買,哪天00878比較香,你又會煩惱了」、「兩種都買,就不會猶豫跟後悔」、「看總報酬吧,看配息幹嘛呢」、「別傻傻只看配息啦,報酬率才是真的。」 即使如此,00919連續三季配息都超過市場預期,年化配息率皆衝破10%,刷新台股紀錄,有網友自曝早在半年前就已經將00878賣掉,改持有00919,因為光是配息就已經差好幾萬。

  • 台灣最大泛娛樂內容產業盛會! 2023亞洲新媒體高峰會 12月19、20日台北舉行

    由新媒體暨影視音發展協會 (NMEA,New Media Entertainment Association)主辦的台灣最大泛內容產業盛會「2023 亞洲新媒體高峰會」,將於 12 月 19在台北舉行。今年接任 NMEA 理事長的李芃君指出,台灣內容產業要蓬勃發展,最重要的就是資金、人才和接軌國際,今年高峰會主軸「全面賦能」 (EMPOWERING),不只定位在台灣,而是一個Asia Hub,以亞洲或台灣為中心,和國際接軌。 「2023 亞洲新媒體高峰會」 今年規劃 6 大主題方向,「國際內容趨勢」、「台流加速器」、「台灣人X好萊塢」、「科技X創意」、「跨界X出圈」、「風格至上世代」,橫跨電視、電影、娛樂、科技、網路等領域,高達 19 場專題演講或對談,與 60 位國內外重量級內容產業專家與領袖一起剖析內容產業趨勢。 今年並擴大舉辦工作坊增加為7場,邀請海外專家與國際媒體集團面對面教學實作,強化落實今年高峰會的主題「全面賦能」 (EMPOWERING),從理念與觀念的分享,到全面提升實戰技巧的傳達! 國際企業「華納兄弟探索集團 (Warner Bros. Discovery)」、YouTube、Netflix、美國獨立製片公司、好萊塢最新科技開發、Media Partner Asia(MPA)等海外講者來台分享,透過NMEA所搭建的溝通平台,讓台灣的內容產業工作者不需飛到國外取經,即可獲得第一手的知識分享與技術面的實質交流。 本屆開場的第一場關鍵對談「台流軟實力 V.S. 台灣產業升級轉型及全球輸出」邀請LINE台灣董事長暨LINE TV執行長陳立人,從自製的獨家戲劇內容出發,與談國家發展基金管理會副執行秘書蔡宜兼、緯來電視台董事長李鍾培、中保科技集團董事長林建涵,切入影視資本市場來探討產業趨勢與轉型的契機。為台灣的內容產業剖析合作規劃與資源流通,進而內容出海提高國際能見度。 「台流加速器」邀請內容產業代表和產業趨勢專家,剖析台流軟實力,以及台灣產業升級轉型和全球輸出之法,文策院將從資金面、市場面、人才培育與國際接軌,全方位解析如何透過投資好的台劇內容,加速全面落地實現台流的策略。 「台灣人X好萊塢」呼應人才培養,邀請在好萊塢工作的優秀台灣人才,包含華納兄弟探索集團(Warner Bros. Discovery)亞太區內容總監李美儀、美國獨立精神獎最佳製片入圍者劉品均、以及專長開發臉部生成工具,2019年獲頒奧斯卡科學技術成就獎的馬萬鈞。從國際節目製作、獨立製片、科技運用等不同面向切入,分享好萊塢產業如何進行工業化製作,獲取資金、培養人才,打造叫好又叫座的內容。本屆更是首度邀得演員來分享闖蕩好萊塢的演出經驗,錢裕揚(Justin Chien)、宋芸樺、劉敬將與「美國女孩」的導演阮鳳儀對談,看待多元文化帶來的表演契機。 從華納兄弟探索集團(Warner Bros. Discovery)手中最知名的 IP 「哈利波特」出發,以國際企業集團的角度,探討 IP 作為泛娛樂價值的經濟效益。再加上日本恐怖漫畫大師「伊藤潤二」這幾年在台灣的跨界演繹,沈浸式展覽體驗延伸到其他專業領域的合作成果。最終聚焦於台灣現象級 IP的開發與持續運用,期許擺脫過往單純追求吸引眼球的點閱率與「流量」,轉換成與專業領域合作的「質量」,多方面嘗試實踐 IP 變現。 今年號召到知識型 Youtuber 志祺七七、新媒體創作者 HOWHOW 陳孜昊、美學經濟國際董事長李含仁也是插畫家「我是馬克」,出席高峰會現身探討娛樂體驗商機的多重開發。「我是馬克」也為高峰會親自設計兩款便條紙,這兩天報名參加者將可現場體驗 IP 商品化的魅力! 全球第一家透過營運虛擬偶像而成功 IPO 上市的 Anycolor 株式會社,首度受邀來台分析席捲年輕世代的虛擬偶像熱潮,綜觀 vTuber 的未來發展趨勢,並分享人才管理及獲利企劃模式。面對次世代這種又新又快的 IP 養成模式,盡快找出 vTuber 的經濟成功方程式,將是內容產業不可避免的最新挑戰! 身為NMEA的創始會員,Netflix已連續五年大力支持亞洲新媒體高峰會。今年更集結了最熱門的台灣電影與影集製作人,以「Netflix的多重宇宙」為題,分享如何將台灣在地的特色故事,進行創意敘事的改編經歷。並且以最新熱門台劇「此時此刻」為例,開設「編輯室」(Writers’ room)工作坊,由「此時此刻」的總編劇杜政哲來解析編劇群之間如何構思劇本以及與團隊合作協作上的挑戰。 為深度落實「全面賦能」的高峰會主題,今年邀請到三大國際企業集團:Netflix、YouTube 、華納兄弟探索集團(Warner Bros. Discovery),與台流加速器的最大推手文策院,聯手舉辦四場系列共七堂課的賦能工作坊,針對內容產業相關的從業人員,從編劇、影視出海行銷、非實境節目格式製作、國際展會參與等不同構面,面對面提供完整的導覽解說,以及互動請益諮詢。 新媒體暨影視音發展協會 (New Media Entertainment Association ,NMEA)擁有將近300個企業及個人會員,橫跨新媒體、電影、電視、流行音樂、演藝經紀、時尚,還有出版、動漫、遊戲、數位廣告、數據服務等領域,會員組成多元,積極推動國際平台加入,透過跨國、跨產業、跨平台的合作,讓台灣文化價值輸出國際。前任理事長蔡嘉駿轉任文策院董事長,現任理事長為台灣大哥大新媒體服務副總經理李芃君。

  • 高息ETF正夯「退休想靠股息養老?」4擋穩穩賺被動收入

    高息ETF正夯!據最新統計,前五大台股ETF排行,分別為0050(元大台灣50)、0056(元大高股息)、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00929(復華台灣科技優息)以及00919等,其中00919第三次配息0.55元超乎市場預期,年化報酬率連續三季衝破10%,刷新台股ETF配息紀錄。 至於ETF一路存到退休行不行?存股達人認為,如果想以高股ETF配息來完成「財富自由」,讓配發股利來撐起現金流,那麼投入部位就不能小,存個600萬元大概就能勉強度日,若加計通貨膨脹,至少1,000萬元比較安心。 雖說ETF是相對穩健的金融商品,但也不是所有ETF都適合存股,槓桿型及反向型ETF,因追求的正向倍數或反向倍數報酬率,只適合短線操作,不宜長期持有,若要長期投資存退休金,要避開該類ETF。 若為了累積退休金做準備,就要以分散風險為最大原則;一般型ETF包括0050、0056、00878、00713等,該類ETF投資一籃子股票,且有穩定配息,可以當作長期投資或存股的標的。 不過,連結一籃子股票難免會面臨大盤波動,建議投資人以中長期布局為主,投資周期時間是5至10年時間較合適,長時間下來可以有效降低波動及風險;此外,存ETF隨著通膨繼續成長,越早把投資部位準備好,讓它跟著時間和通膨一起成長。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ETF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高股息ETF最賺錢10檔出爐 這2檔含息年報酬50%太驚人 第一名竟僅3萬多人有買

    高股息ETF是存股族最愛,各檔配息率與股價表現都深受投資人關注。近期00918大華優利高填息30、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宣布第3季配息,年化配息率都超過10%,讓股民相當滿意。不但配息豐碩,高股息ETF今年來績效更普遍優於大盤,以近1年含息報酬率來說,有10檔超過2成,買到這些ETF的投資人可以說是「股息價差兩頭賺」。 不過,近1年含息報酬率表現最佳的高股息ETF,並非近期配息率最高者,而是相對冷門的00915凱績優選高股息30,股民人數僅3.5萬人,年報酬高達52.5%,在全體台股ETF中,僅次於動能型00733富邦台灣中小的60%,在高股息ETF中顯得鶴立雞群。 緊追在00915之後者,則為00918大華優利高填息30,含息年報酬率高達49.5%。00918日前公告第3季配息0.75元、年化配息率高達13.8%暫居高股息ETF之冠。 00915的選股方式,並非僅考慮個股的股息殖利率,還加上近4季營業利益、ROA(金融業)與ROE(非金融業)、股價報酬標準差等因子篩選,囊括股利、獲利、營運品質、股價波動等條件。 00915經理人顏良宇指出,股價含息總報酬是股價漲幅與股息殖利率的總和表現,股價含息總報酬數字越高,代表整體表現越好,讓投資人紮紮實實地賺到股息與價差。 00918經理人徐慧芸表示,據彭博統計台股過去40年表現,每年11月至隔年4月的單月平均都是正報酬,同時,過去大選後的台股也多為正報酬。若投資人若擔心個股波動,不妨透過高填息ETF做到分散布局,同時掌握總報酬成長的機會。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140元→44元 他搶當航海王卻慘套 認賠換2張00919好不好?水手靈魂拷問 網給3條路:這樣選最不痛

    隨BDI、SCFI相繼翻揚,航運股近期上演跌深反彈行情,就有網友表示,自己在2年前航海王熱潮時,140元進場買陽明,只漲了1天就一路跌,現在股價只剩44元,想趁現在反彈認賠變現,換買2張00919,雖有網友認為續抱風險不大,也有人主張跌2成時就該砍了,改買ETF或長榮都比較好。此外,還有人勸直接換成現金別再買股,反正扣除2年配息40元,其實也沒賠多少錢,也不用再痛苦。 有網友在PTT股板發文,表示1、2年前航海王正夯時,自己因為定存股股息領很多,就買1張樂透來賭博,140元買進陽明,結果只漲了1天,就開始一路往下,目前已領2年20元股息,合計40元,現在想停損把錢抽回來,又擔心以44元這價位,抽回來也沒多少錢。 原PO發問說,看新聞說明年航運景氣沒很好,感覺放著就是等死,才想趁選舉前點數拉高認賠殺出,砍完將錢去換2張00919是否可行,但又猶豫說,自己雖同意可以認賠殺出,心裡卻又抱一絲希望,想知道陽明價位有機會高到多少,畢竟目前44元真的太爛,想請問各位大神,小魯我該怎麼辦。 網友大致分為兩派,一派認為續抱風險不高,有人表示1張而已,乾脆就留當傳家寶,還可以跟子孫吹一下自己當過水手。 積極型的網友甚至認為,陽明目前已經來到10年線附近,可買多點攤平,也有人說00919手上有長榮、陽明、萬海,股價也會再創新高,認為陽明等貨櫃3雄已經跌不下去,反之只要運價翻轉就會噴出,到時就一堆人來追貨櫃股了。 但也有網友主張換股,直說現在居然還有140水手,還以為只剩140緯創了。有人認為原PO太晚問,當績效出現-20%的時候,就該問了,也有人認為陽明大型新船太少,不如買長榮或無腦買ETF。 還有網友直接開導原PO,表示賭博不認賠,就等於是一直在賭,如果這檔股票讓你感到那麼痛苦,換成現金還開心一點,加上40元股息已落袋,應也沒賠多少吧,不一定非要改買其他標的,手握現金搞不好還更安心。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00713、00919、00878、0056等人氣ETF定期定額績效一表看 高股息PK海外誰勝?這檔5年噴漲2倍奪冠

    存股族熱愛ETF,定期定額1年績效最好的有7檔,00757、00662、00713、00919、0056、00878、00900皆上榜,報酬都逾1成,但拉長到5年來看,海外ETF:00757和00662分別噴漲逾2倍與逾1倍,比台股冠軍00713飆漲近8成還強,網友熱議該存國內ETF還是海外ETF?為散戶而生的「股股知識庫」列出投資國內外ETF優缺點,建議可從績效、匯率、風險和熟悉度等面向考量,找出最適合自己的ETF。 以下為「股股知識庫」全文: 臺灣證券交易所最新公布10月定期定額交易戶數統計出爐!以一年績效來看,多聚焦在科技股與部分高股息ETF上,包括統一FANG+(00757)、元大高股息(0056)、富邦NASDAQ(00662)、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00)、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等,一年期定期定額績效都在1成以上。 其中2檔海外ETF:統一FANG+(00757)、富邦NASDAQ(00662)長期報酬遠勝其他5檔國內ETF,5年以來漲幅皆超過100%,也引起網友熱議該存國內ETF還是海外ETF,甚至好奇發問:「明明是一籃子股票的ETF,到底是怎麼辦到5年翻倍呢?」 觀察7檔入選ETF,其中有5檔是國內高股息ETF,2檔為海外科技股ETF:00757 與 00662 ,回測過去5年漲幅高達239.61%與122.74%,遠超過國內高股息ETF的平均漲幅,而據投信業者表示,科技股雖在股市波動下震盪更為劇烈,但是在產業長期趨勢向上的基礎下,往往只要重回多頭行情,會比起其他ETF更具備領先反彈突破新高的動力,也因此能凸顯其出色的績效表現。 而在國內高股息ETF績效表現上,平均漲幅也達38%左右,當然高股息主打的是殖利率與高股利,這點與前兩者追求價差的ETF相對不同,只是還是要注意,部分高股息ETF可能會因為自身策略設定問題與市場環境變動,造成賺了股利賠了價差的現象,實際上投資人也只是左手進右手出,最後拿的還是自己的資本。 5檔高股息ETF的選股特色與策略: 1、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 ◎特色:從市值前250大且流動性佳的上市公司中挑選基本面營運穩健度佳、財報體質佳、現金股利配息率較高且股價波動相對較低的50檔 ◎策略:偏向選擇高現金股息的個股,同時採取低波動的投資風格。 2、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 ◎特色:主要投資於台灣股票市場,每年12 月會透過前3季 EPS 成長率來預估股利率並選股,若企業獲利成長創新高,有利於未來股利發放與股價表現 ◎策略:以提供穩定的現金流為目標,選擇高股息的個股為成分股。 3、元大高股息(0056): ◎特色: 從台灣 50 指數及台灣中型 100 指數中挑選未來一年預測現金股利殖利率最高的50間公司。 ◎策略: 主打穩定且相對較高的配息率。 4、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 ◎特色: 以永續發展為主題,投資於具備高現金殖利率的公司,並考慮公司的永續經營。 ◎策略: 著眼於未來長期投資價值,結合高股息和永續經營的概念。 5、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00): ◎特色:選擇台灣股市中最高現金殖利率的前30檔股票構成投資組合,但策略上頻繁換股且容易選入殖利率陷阱股票。 ◎策略:以少數高股息個股為主,追求獲得相對較高的現金流。 現在我們來看兩檔海外ETF兩者差別: ◎00662:Factor追蹤那斯達克100指數(那斯達克前100大市值股票) ◎00757:Factor 鎖定少數科技尖牙股,Meta (Facebook)、Apple、Amazon、Netflix、Alphabet (Google)、Microsoft 為核心搭配其他衛星持股,僅持有 10 檔成分股。 觀察從2019年開始到現在,經歷「降息、疫情、史上最陡升息與高通膨時代」,兩者皆採取菁英策略涵蓋創新題材,例如生成式AI、ChatGPT與雲端科技全都一把抓,但 00757 比較不同的地方是,更聚焦在持有科技巨頭的股票上,將自身成分股鎖定在占美國NASDAQ100指數權重近5成,總市值將近40兆美元的科技先行者集合,為此兩者在報酬率上才會有所差異,00757為245%,00662為123%, 而若根據彭博社的資料顯示,FANG+指數的成分股在2024年的EPS成長率平均達26.26%,其實成分股內容已經透露答案,積極參與未來科技領域研發,獲利展望佳,大者恆大的選組策略,分析師們仍給予具成長空間的估值評價。 存股該存國內ETF還是海外ETF?其實歸根究柢取決於投資人對策略的思考方向,當然還有獲取資訊的難易度與熟悉度,以下整理國內、海外ETF的優勢與考慮因素給投資人進行評估。 存國內ETF: 優勢: ◎匯率風險較低:國內ETF以新台幣計價,相對於海外ETF不受匯率波動的直接影響。 ◎熟悉的市場:投資者對於台灣本地市場可能更為熟悉,更容易理解和追蹤,舉例來說看,台積電的財報跟看蘋果財報原文,應該還是台積電會更容易閱讀。 考慮因素: ◎多元化程度:台灣市場相對較小,可能無法提供足夠的行業和資產多元化,例如想投資石油產業,台灣多半是塑化加工產業,想投資產油業幾乎是不可能,台灣市場有一定的局限性。 ◎績效表現:部分國內ETF的績效,可能受到台灣經濟和市場表現的影響,例如台灣半導體業多為全球產業代工鏈之一,其附加價值不比全球科技龍頭來的高。 存海外ETF: 優勢: ◎全球多元化:海外ETF通常包含多國股票,提供更廣泛的行業和區域多元化。 ◎大型經濟體參與: 投資者可參與全球大型經濟體,如美國科技龍頭與歐洲龍頭車廠等。 考慮因素: ◎匯率風險:海外ETF以外幣計價,匯率波動可能對投資報酬產生影響。 ◎風險承受能力:海外市場的波動性可能較大,需要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程度。 以下我們整理了4檔熱門的美股ETF推薦給大家,這4檔ETF都具有一定的規模與知名度,非常適合投資入門,且不同的美股ETF也涵蓋不同的特性,投資人可以從中做功課後,挑選合適的美股ETF做投資: (1)享有美國500大公司的成長與配息VOO:VOO追蹤美國500大公司S&P500指數,因此VOO的表現也與大盤有很高的連動關係。 (2)投資美股500大公司的第2選擇SPY:SPY也是追蹤美國500大公司S&P500指數,與VOO做比較,兩者持股與報酬率差不多,比較有差異的是SPY流動性較好,SPY內扣費用也較VOO高一些。 (3)投資全美股市場VTI:VTI追蹤CRSP美國全市場指數,因此VTI持股涵蓋範圍更廣,標的多出許多美國中小型股,但以比重來說,仍然是大型股占大宗。 (4)投資美股科技產業QQQ:QQQ追蹤代表美國科技指數的NASDQ那斯達克指數,屬於特定產業類型ETF,包含標的有大量美國科技股,波動程度會相對較高。 延伸閱讀:抱著大盤就對了!盤點 2023 末 12 檔台美市值型ETF推薦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股股知識庫》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季季配ETF今年最後一舞!「這檔投報率逾10%」每季多賺5位數

    多檔高股息ETF持有今(2023)年最夯的AI概念股,績效表現亮眼,甚至超過市值型ETF;若以年初,投入5萬元持有高股息ETF近一年, 本金加上配息,有望多賺2萬元。 據彭博統計,2008年以來,當台股9月及10月皆為負報酬時,台股自11月起後半年至一年均為正報酬。不妨自己的年終獎金自己賺,透過高股息ETF不只長期領息,還是想要短線賺價差。 其中12月除息的季配息ETF,包括大華銀優選股利高填息(00918)、凱基優選高股息30(00915)、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以及元大高息低波(00713)等4檔。 資深分析師陳唯泰表示,12月季配息ETF的金額、單次配息率及今年以來報酬率的比較,單就12月配息金額來看,元大高息低波(00713)配息金額0.84元最高,而配息率最高的是大華優利高填息(00918)。 若想增加萬元年終獎金,以00918配息0.67元來看,只要買15張就可以了,以月均價21元計算,需要投入30萬元左右,00918每季約能配0.6至0.7元,季季可以多領萬元,一年領4萬元,以本金30萬來說,投資報酬率超過10%。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ETF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外資大買3金控1高股息 這家區域銀行連7買飆新高 2檔「9字輩」ETF遭減碼

    輝達、蘋果等科技大咖上漲,帶動台股今天開高震盪,終場小漲32.71點,收17360.72點,成交量2958億元。今天外資買超2.27億元,投信買超44.19億元,自營商賣超10.22億元,合計3大法人買超36.24億元。 外資今天買超第一名為中信金1.3萬張,上月累計大買34萬張,僅次於開發金的43萬張,居台股第2名,本月以來買超收斂,不過今天再度擴大加碼,後市表現值得關注。 除中信金之外,金融股包括玉山金、華南金也入列買超前10名。另分別買進台中銀、兆豐金、永豐金各5175張、5050張、3579張。其中,台中銀累計連7買,共1萬3979張,股價強勢創波段新高。 高股息ETF元老0056,今天外資加碼8千多張,但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則遭賣超3932張、00929復華台灣科技優息也減碼3140張。 外資今天賣超第一名為群創3.6萬張,同為面板雙虎的友達也出脫1.19萬張。 法人表示,台股周一創今年新高17516點之後,近2天陷入整理,由於波段漲幅已大,技術指標KD在高檔出現「熊市背離」,市場追價心態趨保守,量能也出現下滑。指數在17400點以上融資開始縮手,但盤面強勢的中小型股漲勢不歇,顯示本土主力並未退場,外資上月買超2400億創紀錄,近2天小幅調節,隨著產業景氣復甦向上,未來若外資買盤回流,台股後市還有表現機會。 外資今天買超上市個股前10名為:中信金(2891)13279張、宏碁(2353)12256張、玉山金(2884)11773張、長榮航(2618)8927張、新興(2605)8772張、元大高股息(0056)8558張、仁寶(2324)7300張、京元電子(2449)5721張、中工(2515)5438張、華南金(2880)5366張。 外資今天賣超上市個股前10名為:群創(3481)36024張、元大台灣50反1(00632R)28005張、聯電(2303)21122張、友達(2409)11961張、華新(1605)8817張、敬鵬(2355)7800張、新光金(2888)7640張、大同(2371)5850張、東元(1504)5642張、聯茂(6213)4699張。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日圓疲軟旅費暴增 日本年末出國人數僅往年7成

    儘管疫情緩和,但日本人的出國興致卻因為日圓疲軟而萎靡不振。年末假期以往是出遊旺季,但根據日本交通公社(JTB)統計,計劃在2023年底到2024年初出國的日本觀光客,僅有2019年度的7成左右,第一目的地是首爾,第二則是台北。 許多日本人都發現,回國後的入境隊伍越來越短。讀賣新聞報導,12月4日的羽田機場國際線報到櫃檯前擠滿了外國人,機場相關人員表示,在清晨和深夜時段,來日本遊玩的遊客準備回國時尤其擁擠。 根據日本政府觀光局統計,2023年1月至10月期間有764萬日本人出國,比去年同期成長3.9倍,但與COVID-19疫情之前的2019年同期下降54.3%,與訪日旅客人數迅速暴漲成為顯著對比。 JTB推估,年末假期(12月23日至明年1月3日)的海外旅行人數約為58萬人,雖然是去年的2.6倍,但比2019年度減少約3成左右。另外,人均花費約為22萬2000日幣(約新台幣4萬7400元),也比去年減少7.9%。 海外旅遊意願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日圓疲軟,自從2019年以來,日圓兌美元從110一路貶值,現在已經貶了40日圓左右。這代表日本人到海外購物和吃飯的費用愈來愈高。JTB社長山北榮二郎表示,「(旅行費用)大概是疫情爆發前的2倍以上」,這阻礙了日本人赴海外旅遊的復甦。 根據外務省統計,日本人持有護照的比率也在下滑。疫情之前,日本人持有護照的比率約為25%,但在2022年下降至17%。除了學校減少舉辦海外遊學,使得團體辦護照的機會減少之外,在疫情期間過期的護照,疫情後換發的比率也不高。 日本旅客對於其他國家的觀光復甦相當重要。日本人最愛去美國的夏威夷等地觀光,根據美國的2019年旅客人數統計,日本排在第4,一年約有375萬日本人訪美,僅次於加拿大、墨西哥和英國人。但到了2022年,訪美的日本人數下降至60萬人,被印度(約125萬人)、韓國(約92萬人)超越,排在第13名。今年的1至10月訪美日本人數則回復到約121萬人。 日本人愛去旅遊的地方,也變成距離較近的亞洲國家。根據旅行社HIS統計目前的海外旅遊行程預訂情況,日本人愛去的地方第一名是首爾、第二名是台北、第三名是美國檀香山、第四名曼谷、第五名美國關島、第六名釜山、第七名新加坡、第八名菲律賓宿霧、第九名澳洲昆士蘭省的凱恩斯、第十名巴黎。 其中,愛去韓國和台灣因為「感覺比較划算」,澳洲則是有許多廉航可以抵達,在疫情之前穩居第一的檀香山則下滑到了第3名。HIS相關人士表示,這顯示「想要節省旅費的人愈來愈多。」 JTB公布的年末假期旅遊趨勢顯示,選擇在日本國內旅遊的人數比去年增加3.7%,即將達到2800萬人次,已經恢復到2019年的9成5水準;人均消費也增加10.8%,來到4萬1000日幣,背後因素是物價上漲,以及服務業人手不足導致成本上升等。

  • 他想用00878換00919「100張多2萬真香」網戰翻釣出更大咖:它不但便宜、殖利率還衝12%

    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最新公告,本季將配出0.55元震撼市場。有網友在臉書社團詢問,猶豫是否該把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轉去00919,畢竟00919配息硬是比00878多了0.2元,如果以100張來算,等於整整多了2萬。貼文一出引發網友討論,許多網友喊「+1」,也有人認為「分散布局不好嗎?」另有網友則點出同樣本月除息的00918(大華優利高填息30),這次配0.67也非常甜。 原PO表示,在猶豫是不是應該把00878資金轉去00919,因為這季00919配出0.55元,比878多了0.2元,雖然當時存股的心態就是不喜歡一直衝來衝去,但現在1張多200元,若有100張就多了20000。原PO說,雖然自己的部位也沒大成這樣,但好像也不用死守878,可以開始布局一點919,畢竟「0.55元真的有香啊!」 貼文引發熱議,有不少網友抱持相同看法,「我也有猶豫」、「有一樣的猶豫+1,雖然我只有3張」、「怎麼有同好了」、「原本一直都是很穩的持續買進00878,從未猶豫過,但919這三次配息都有10%,真的讓人心動」、「全力加碼00919很棒,多3%多很多」。 也有網友不贊成,「看總報酬吧,看配息幹嘛呢」、「878去年熊市跟今年牛市都證明自己的價值,919完全沒有經歷過熊市,怎麼會想買919」、「很香的代價,就是可能要等一段時間才可能填息」。 最多網友認為兩個同時擁有是最好選擇,「用878股息養919」、「兩個都有買」、「資產配置的角度去看,就是都買啊」、「小朋友才做選擇」。 不過也有網友點出,除了00919外,也有一檔很令人讚嘆,「上期00918配0.75,這次配0.67,只是搞不懂為何00918的規模卻不大」。以00918今天 (12/6)收盤21.65元計算,單季殖利率就高達3%,且上次配息也於日前填息。00918預計將於18日除息,年化殖利率衝12%。 大華投信表示,00918的指數是以台灣上市上櫃市值前150大的大型股為母體,保留過去四季度營業利益為正、且預估股利率和歷史填息率較高的30檔個股為成分股,並透過單一個股權重上限8%的機制來達到風險分散的效果。 統計台股ETF當中,近年含息報酬率前5名分別為為富邦台灣中小(00733)59.7%,其次凱基優選高股息30(00915)含息報酬率52.8%,第3為00918、報酬率49.3%,第4和第5依序為0056(元大高股息)46.5、00919的38.8%。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菲律賓總統COVID-19檢測呈陽性 健康狀態良好

    菲律賓總統辦公室今天表示,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的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檢測結果呈陽性,但健康狀態良好,能舉行線上會議。 路透社報導,總統通訊辦公室在臉書(Facebook)專頁貼文表示,小馬可仕將隔離5天。相關聲明並未說明他是在何時檢出陽性反應。 聲明寫道:「總統身體狀況依然良好,可以履行職責,將透過視訊方式參與原定的會議。」 現年66歲的小馬可仕最後一次出現在公眾面前是本月2日,當時他正在總統府內參加家庭日活動。 他已取消今天的行程,包括前往菲律賓南部的民答那峨島(Mindanao)探視3日爆炸事件的受害者,以及自2日深夜以來因強烈地震和餘震而流離失所的災民。 小馬可仕時任發言人說,小馬可仕曾於2020年感染COVID-19,並在衛生部去年舉辦的疫苗接種活動中施打第2劑加強針。 根據衛生部數據,菲律賓過去一週新增了1340起確診病例 。 菲律賓迄今累計超過410萬例確診,其中大多數患者已經康復。(譯者:劉文瑜/核稿:蔡佳敏)1121205

  • 前11月ETF績效大車拼 台美股最噴6檔 沒有0050、878 僅1檔是負數

    今年ETF績效好到爆炸,多檔漲贏大盤,漲幅最高達8~9成不輸個股,以擁有飆股輝達、特斯拉的00757、00895、00893,堪稱美股3強,而台股最猛是吃到AI半導體的00891、0056、00892,奇妙的是老大哥0050、人氣王00878未進入前3名。理財達人「存股方程式」表示,今年高股息ETF報酬贏市值型,但明年就不一定了,而中國似乎坐上經濟失速列車,港股還被台股超越,陸股00752慘淪負報酬。 「存股方程式」版主在臉書表示,台股大盤1~11月含息報酬率27.65%,挑選關注的ETF含息累計報酬率也出爐,共有18檔ETF贏大盤,最猛是統一FANG+(00757)噴逾88%,再來是富邦未來車(00895)飆逾67%,國泰智能電動車(00893)漲逾57%,都是美股ETF天下。 台股表現最好的是中信關鍵半導體(00891)漲近50%,其次是元大高股息(0056)漲逾46%,富邦台灣半導體(00892)漲逾42%。 版主指出,11/27國發會公布景氣燈號,再度跌回代表景氣低迷的藍燈,可見景氣還在谷底掙扎,但各項經濟指標似有逐漸好轉跡象。歐美通膨趨緩,升息應已差不多結束,帶動股市逐步盤堅,債市也慢慢走出谷底。 全球第2大經濟體中國,似乎坐上了經濟失速列車,外資加速撤離。如今又出現黴漿菌攪局,短期內看不見陸港股有撥雲見日的契機。台股加權指數也在近日超車香港恆生指數,香港「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正處於風雨飄搖的難關。今年全球主要股市表現都不錯,唯獨陸港股獨憔悴,中信中國50(00752)繳出-8.21%的難堪報酬率。 今年版主以買進市值型ETF為主,暫緩買進高息型,期待未來景氣復甦之後,可以帶來更佳的報酬!從結果來看,今年高息型罕見的大贏市值型,版主看似做錯選擇。不過,相信長期投資,市值型理應會勝過高息型。景氣燈號再度掉回代表景氣低迷的藍燈,版主會持續買進市值型,暫緩買進高息型。 高息型的0056、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報酬率占據前4名,贏過大盤與其他市值型ETF。今年只剩1個月,高息型今年勝過大盤與其他市值型ETF大概已毫無懸念,就看續航力如何,2024年能否維持如此驚人的績效。 FT臺灣Smart(00905)今年1~11月績效逾29%,持續領先所有市值型ETF,以大約1.4%的差距贏過大盤。在版主關注的市值型ETF當中,00905是唯一贏過大盤的標的。 美國7大科技巨頭持續引領潮流,00757今年1~11月的報酬率高達88.46%,傲視群雄,非常驚人!追蹤那斯達克指數的富邦NASDAQ(00662)報酬率也有48.35%,績效不俗。希望跟上科技趨勢的投資朋友,00662是最穩健的標的。 而指數化投資人熱愛的全世界股票ETF(VT),今年來報酬率僅14.16%,績效大幅落後台股與美股,表現不盡理想。 版主投資ETF標的和報酬率如下: (1)台股市值型、ESG型、高股息ETF: 0056:46.77% 00713:40.67% 00919:38.85% 00878:35% 00905:29.05% 00921:26.13% 00850:25.73% 00692:24.44% 006208:24.26% 0050:23.28% 00888:20.67% (2)台股特定產業型ETF: 00891:49.68% 00892:42.79% 0052:37.46% 00881:36.53% (3)國際特定產業型ETF: 00895:67.16% 00893:57.51% 00861:27.81% 00876:29.98% 00875:18.88% (4)美股ETF: 00757:88.46% 00830:50.77% 00662:48.35% 00646:21.37% (5)中國、歐洲、日本ETF: 00661:29.91% 00709:13.3% 00752:-8.21% (6)海外ETF: QQQ:46.49% SPY:19.45% VT:14.16 %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存股方程式》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存股族驚! 外資大砍3熱門高股息 敲進4金控 這檔6天狂買24萬張

    台股漲多回檔,今天下跌93.47點,收17328.01點,跌破10日均線,成交量3125億元。今天外資賣超104.58億元,投信買超0.15億元,自營商賣超60.53億元,合計3大法人賣超164.96億元。 外資今天買進多檔金融股,玉山金、元大金、開發金、兆豐金等4檔入列買超前10名。其中,元大金連16買,累計9萬8265張;開發金連6買,累計24萬7728張。 熱門的高股息ETF,外資卻大幅賣超,包括00929、00919、00878等3檔都出脫萬張以上,其中00919為連4賣,累計3萬9241張。 至於今天強勢大漲的散裝航運族群,外資著墨不多,僅加碼新興8千多張。 法人表示,台股昨盤中創今年新高17516點,自11月以來反彈最高逾1500點,指數接近萬8大關,高檔賣壓隨之加重,近日市場對於短線拉回整理已有預期心理。今天大盤雖收黑,但上市櫃還有25家漲停,以中小型題材股為主的內資並未退場,加上此波反彈融資增幅低於大盤漲幅,預料短線回檔盤整結束後,台股中長線仍有表現機會。 外資今天買超上市個股前10名為:中鋼(2002)15419張、復華富時不動產(00712)11462張、華通(2313)8482張、新興(2605)8278張、友達(2409)6242張、玉山金(2884)5850張、大聯大(3702)5445張、元大金(2885)4715張、開發金(2883)4709張、兆豐金(2886)4157張。 外資今天賣超上市個股前10名為:聯電(2303)23270張、長榮航(2618)20129張、華新(1605)18777張、緯創(3231)17266張、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17207張、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13909張、新光金(2888)13686張、元大台灣50反1(00632R)12306張、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11277張、東元(1504)9800張。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