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17

的結果
  • 智利北部發生規模5.6地震 震源深度174公里

    歐洲地中海地震中心(EMSC)指出,智利北部安托法加斯塔(Antofagasta)今天發生規模5.6地震。 路透社報導,歐洲地中海地震中心的資料顯示,這起地震的震源深度達174公里。(譯者:陳彥鈞/核稿:嚴思祺)1111210

  • 2波冷空氣接力下探17度 2地今起連雨7天

    又變天!氣象專家吳德榮表示,本周兩波冷空氣接力報到,今起至周六連續7天北部、東半部都是有雨的天氣,今天起冷空氣南下氣溫逐漸下降,預估周二清晨最冷,北台灣低溫17度,周三氣溫回升,周五、六又有第二波冷空氣報到,北台灣再降至17度。 吳德榮在「三立準氣象· 老大洩天機」專欄指出,本周兩波東北季風接連南下,強度皆比上波稍弱,低溫約約17度,與「大陸冷氣團」,也就是台北氣象測站低於14度的差距不小但兩波冷空氣之間的空檔不明顯,使得整周迎風面北部、東半部易降雨,背風面中南部晴朗;而北台灣則呈現濕涼多雨,感覺很不舒適的天氣。 吳德榮表示,今日(4日)東北季風開始南下,北台灣雲量漸增,北部、東北部轉有局部短暫雨,氣溫漸降,約19至22度;中南部晴時多雲,白天舒適微熱、早晚涼,約17至31度,東部18至29度。周一、二(5、6日)東北季風增強、氣溫降,北部、東半部有局部雨,北台灣轉濕涼微冷,低溫下探17度,中南部晴時多雲,白天舒適、早晚涼。 吳德榮說,周三、四(7、8日)東北季風稍減弱,氣溫略升,但降雨型態未變。周五、六(9、10日)另一波東北季風再增強、氣溫降,低溫約17度,仍是北部、東半部有局部雨,中南部晴時多雲的天氣;北台灣濕涼,中南部白天舒適、早晚涼。

  • 東北季風一波波 吳德榮:北台下周恐皆濕涼多雨

    氣象專家吳德榮今天在「三立準氣象· 老大洩天機」專欄指出,最新(1日20時)歐洲模式(ECMWF)模擬顯示,今日北部、東半部仍有局部雨,中南部多雲時晴;冷空氣略減弱,氣溫小幅回升,北台偏濕冷,中南部白天舒適微熱早晚冷,有心血管疾病及高齡者,仍應注意保暖。各地區平地氣溫:北部16至22度,中部17至30度,南部17至32度,東部17至25度。明(3)日有短暫空檔,氣溫明顯回升;各地多雲時晴,白天舒適微熱、早晚涼,日夜溫差大。 吳德榮表示,最新模式模擬顯示,下週有2波東北季風接連南下,中間空檔不明顯,使得整週都是迎風面易降雨,背風面晴朗,北台灣則皆是濕涼多雨、令人不適的天氣。下週(4)日東北季風開始南下,氣溫漸降,北台灣雲量漸增,北海岸、東北部轉有局部短暫雨。 吳德榮說,下週一、二(5、6日)東北季風增強、氣溫降,北台轉濕冷,中南部白天舒適、早晚冷;下週三(7日)東北季風稍減弱,氣溫略升;下週四(7日)起另一東北季風再增強。下週一至週四皆是迎風面(北部、東半部)有局部雨,背風面(中南部)晴時多雲的天氣。

  • 北韓公主「登大人」造型激像她 金正恩父愛爆棚畫面曝

    北韓媒體今(27)日公開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與17日成功試射「火星-17型」洲際彈道飛彈的有功人員合照,值得注意的是,金正恩的二女兒金朱愛(Kim Ju-ae)再度現身,她以一身長黑大衣的「大人」全新造型亮相,讓外媒讚嘆和母親李雪主簡直是一個模子印出來。北韓官媒也釋出多張金正恩挽著女兒、與女兒相視而笑的照片,父愛爆棚。 綜合韓聯社、追蹤北韓動向的「北韓新聞」(NK News)報導,北韓官媒朝中社今日報導,金正恩及女兒與本月18日成功試射「火星-17型」洲際彈道飛彈的有功工作人員合影,報導並未說明合照活動是在哪一天進行,不過依照北韓官媒通常在事件後一天報導的慣例,此次活動可能是在26日進行。 官媒並未透露金正恩女兒的年紀與全名,不過南韓情報部門推測,照片中的小女孩應為金正恩與李雪主於2013年誕下的二女兒金朱愛。夫妻倆另外分別於2010、2017年誕下2名孩子。 北韓官媒19日首度公布金正恩愛女的照片,當時金正恩牽著穿著白色羽絨外套、腳踩著紅鞋的金朱愛視察「火星-17型」飛彈試射。今日發布的照片是金朱愛第2次公開亮相,與一周前還像個小學生似的模樣相比,新照片中的金朱愛宛如小大人,穿著毛領長黑大衣,原本的直瀏海已經往旁邊梳成斜瀏海,頭髮往後綁成公主頭,讓外媒驚呼差點誤以為是李雪主。 北韓官媒也釋出多張金正恩讓女兒親密挽著手、牽著女兒小手、以及兩人相視而笑的照片,盡顯對女兒的愛意。 韓聯社指出,金朱愛以鼓掌回應合影者的歡呼,自然展現了最高領導人女兒的地位;另外,穿著軍裝的司令微微彎下腰伸出手與金朱愛握手,金朱愛則筆直站著、伸出雙手回握,一旁的金正恩笑容滿面地看著這一幕。 ■金朱愛稱呼變化 地位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北韓官媒第一次公開金正恩女兒照片時以「公主」稱呼她,今日的報導則以「心愛的女兒」稱呼,目前尚不清楚稱呼改變是否代表金朱愛的地位已受到提升。 位在首爾的北韓大學院大學校(The University of North Korean Studies)校長楊武進(音譯)表示,在北韓,如果是接班人就會被偶像化,不過目前還沒有看到偶像化金朱愛的相關宣傳活動。 金正恩在合影時表示,「只有強者、而非弱者能在以實力分出勝負的世界裡捍衛國家的現況與未來」,「我們不該自滿於已經取得的成功,而應該讓我們的最強力量更加絕對及不可逆,繼續升級無限增強的防禦力。」 「北韓新聞」指出,這番話呼應北韓《勞動新聞》先前發布文章稱,發射飛彈是為了保護北韓兒童,文章暗示,這可能是金正恩女兒2度在相關場合亮相的原因。 南韓統一研究院朝鮮研究室長洪閔(音譯)認為,未來金朱愛現身公開活動的頻率可能會增加,「這是為了顯示統治者家族的地位和權威。」

  • 北韓終極目標 金正恩:全世界最強核力量

    北韓中央通信社(KCNA)今天報導,領袖金正恩在擢升數十名近期參與境內最大彈道飛彈試射行動的相關人員時表示,平壤最終目標是擁有全世界最強大的核力量。 路透社報導,金正恩本月18日視察北韓最新火星-17型(Hwasong-17)洲際彈道飛彈(ICBM)的測試,矢言對抗美國核子威脅,接著做出上述表示。 金正恩在擢升官員的命令狀說,打造核力量是為了確實保衛國家和人民的尊嚴和主權,且「最終目標是擁有全世界最強大的戰略力量,這個世紀前所未聞的絕對力量」。 他稱火星-17型飛彈為「全世界最強大戰略武器」,說它展現出北韓終究能打造出全世界最強軍隊的決心和能力。 金正恩雖未多作說明,但說北韓科學團隊在「彈道飛彈裝載核彈頭的技術發展上,向前邁進驚人的一步」。 金正恩和參與這次試射行動的科學家、工程師、軍官等人士合影,並表示期許他們繼續以飛快的速度來拓展並加強北韓的核子嚇阻力。 北韓中央通信社在另一份聲明表示,北韓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予火星-17型飛彈「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DPRK)英雄及金星獎章以及一級國旗勳章」的頭銜。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為北韓正式國名。 報導指出,這枚飛彈「一來清楚向世人證實了DPRK為成熟的核子強權,有能力對抗美帝的核子霸權;二來充分展現出北韓作為強大洲際彈道飛彈國的力量」。 報導說,試射行動表明,北韓將對「敵人的核武和全面正面衝突」作出同等回應。(譯者:蔡佳敏/核稿:李佩珊)1111127

  • 北韓試射火星-17型飛彈 日本退將:意圖嚇阻美國

    日本海上自衛隊退役將領香田洋二表示,北韓試射火星-17型彈道飛彈意圖向美方宣示,北韓很快就能擁有比火星-15型更先進,且可攜帶強大威力核彈頭攻擊美國全境的彈道飛彈。 北韓中央通信社(KCNA)指出,昨天試射的是北韓「新型洲際彈道飛彈(ICBM)火星-17型(Hwasong-17)」,且「這次試射清楚證明了新的主要戰略武器系統有多可靠」。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北韓火星-17型試射是否成功,香田洋二今天說,這裡應該慎重看待,恐怕所謂的成功指的是以「高飛軌道」(lofted trajectory)試射一事。 香田提到,北韓雖然說的模糊,但有關成功實戰化,也就是部署到第一線部隊形成對美嚇阻力的階段,「我認為現階段還不能這麼說」。 他說,不過,從以高飛軌道進行試射並取得數據來看,北韓已獲得所期待的數據;又或者應該理解成這次試射確實依照北韓事前計畫般飛行。 談到北韓已具有射程可達美國本土的火星-15型彈道飛彈,為何還要研發火星-17型,香田表示,為了在軍事上嚇阻美國,必須要擁有利用一定威力的核彈頭攻擊美國全境的能力。 他說,射程逾萬公里的火星-15型只能部分滿足北韓政治及軍事上的所需。 香田指出,射程逾1萬5000公里的火星-17型擁有4個火箭發動機噴嘴(火星-15型為2個),全長也較火星-15型的22公尺加長到24公尺,是連美國也未曾研發過的重量約100噸級彈道飛彈。 談到北韓這次試射的意圖,香田說,北韓希望盡可能及早傳遞給美方一個「信號」,那就是北韓很快就能擁有比火星-15型更先進,且可攜帶強大威力核彈頭攻擊美國全境的彈道飛彈。 他還說,雖然北韓以稍嫌誇張的表現方式聲稱試射成功,但可以看到北韓此舉意圖向美方宣示火星-17型距離實戰部署已不遠,希望讓美方認真評價北韓實力。(譯者:黃名璽/核稿:陳彥鈞)1111119

  • 馬航MH17烏東墜毀3人遭判刑 澤倫斯基讚重要判決

    2名俄羅斯人和1名烏克蘭人涉及馬航MH17班機2014年在烏克蘭上空被擊落一事,今天被荷蘭法院判處終身監禁,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讚揚這是一項重要判決。 法新社報導,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推特寫道:「(荷蘭)海牙(The Hague)法庭的重要判決。擊落MH17的罪犯首度被判刑。」 俄羅斯籍的葛金(Igor Girkin)、杜賓斯基(Sergei Dubinsky)及烏克蘭籍的哈成科(Leonid Kharchenko)謀殺罪和蓄意導致墜機罪名成立,但他們全都缺席審判,不太可能服刑。 澤倫斯基說:「追究發起者的責任也很關鍵,因為有罪不用受罰的感覺,會引發新的犯罪。如今俄羅斯聯邦當年和現在的所有暴行,無可避免將面臨懲罰。」 烏克蘭外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也說,他「樂見」這項判決。 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H17班機2014年7月17日在烏克蘭上空遭到擊落,造成包括乘客和機組人員共298人喪生,其中大多是荷蘭公民。這架客機當時從阿姆斯特丹飛往吉隆坡。 根據國際調查人員說法,馬航這架波音(Boeing)777飛機,是遭到一枚從烏克蘭東部發射的俄羅斯製飛彈擊中墜落,發射地點位在親俄的烏克蘭叛軍占領地區。但俄國否認與這起事件有任何關聯。 俄羅斯今天表示,荷蘭的判決是出於政治動機,並稱法院面臨「前所未見的壓力」。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則透過聲明表示:「海牙地方法院這項判決,是替2014年7月17日喪命的298人持續努力伸張正義的重要一刻。」 他表示,這項判決「反映出荷蘭查明本案事實和究責的堅定承諾」。(譯者:楊昭彥)1111118

  • 高通打造新平台 攻入AR眼鏡

     高通(Qualcomm)年度技術高峰會進入第二天,高通再度暢談元宇宙,並端出全新一代的擴增實境(AR)平台,強調以4奈米製程打造的晶片尺寸已經可以放入一般眼鏡尺寸的AR裝置當中,雖然未透露上市時間,但目前正與OPPO、聯想、小米及LG等品牌廠攜手合作,期待未來能開啟真實世界及元宇宙相互融合的新時代。  高通持續進攻元宇宙,再度推出全新平台驍龍(Snapdragon)AR2 Gen1,且將能夠將AR眼鏡變身成為現有眼鏡的大小。  高通指出,新一代AR平台由於導入4奈米製程的晶片,且採用多晶片分散式處理架構,使AR2主處理器在眼鏡中的PCB面積縮小40%,整個平台的AI效能提升2.5倍,同時功耗降低50%,以協助打造功耗低於1瓦的AR眼鏡。  高通表示,驍龍AR2 Gen1平台將會能使AR裝置具備無線傳輸功能,代表未來品牌廠導入該平台的裝置將無需任何線路連接即可使用,讓使用者能夠外出使用,達到真正的擴增實境效果。  由於AR裝置當中最為困難實現的關鍵在於散熱,高通坦言,目前確實有散熱、電池電量、頭戴裝置舒適度,以及面板科技等問題都需要解決,但有信心能逐步解決問題,推動元宇宙市場前進。  除了新一代驍龍AR2技術外,高通還同步端出驍龍Spaces Ready生態系,讓開發者能夠更為快速地打造沉浸式體驗的軟體。AR發表會尾聲,高通還請到打造寶可夢Go的Niantic公司的AR裝置總經理Maryam Sabour,同時也承諾會加入驍龍Spaces生態系系統,讓外界想像未來將有機會戴著AR裝置上街玩寶可夢Go,讓遊戲體驗更加真實。  高通指出,多家OEM廠商已採用驍龍AR2進行產品開發,各自處於不同的開發階段,包含聯想、LG、Nreal、OPPO、Pico、QONOQ、Rokid、夏普、TCL、騰訊、Vuzix和小米等廠商都已經開始研發相關終端裝置。雖然高通並未透露終端裝置問世時間,但預期未來兩年有機會傳出好消息。

  • 高通自研CPU晶片 最快2023亮相

     高通(Qualcomm)持續拓展常時連網(Always on connected)PC市場,在本次高通技術高峰會中宣布推出首款以Nuvia架構打造的CPU,不過尚未釋出更多細節,同時高通也宣示將在PC平台中導入AI架構,大幅強化降噪及影像處理技術,全面提升使用者體驗。  高通無懼未來PC市況可能持續走下坡,仍不斷衝刺PC市場,本次雖然沒有端出任何PC新款晶片組,但在活動中透露了首度以Nuvia架構打造的CPU,該款CPU名稱為Oryon,本次雖沒有釋出任何更多技術細節。  不過業界預期,高通可望在2023年底前釋出更多技術細節,並在2024年下半年搭載商用裝置問世。  據了解,高通在2021年初以14億美元買下了晶片設計公司Nuvia,不過目前高通正因Nuvia的處理器架構問題與Arm產生訴訟糾紛,但本次高通技術高峰會中絕口不提與Arm訴訟問題,因此外界無從得知目前進展及高通對此議題態度。  同時,高通也宣布正與微軟合作開發在Windows 11中更強勁的AI效能,當中包含Windows Studio Effects語音聚焦(Voice Focus)功能和背景模糊化(Background Blur)。  高通更以已經導入驍龍PC平台的Surface Pro 9 5G裝置為例,強化自動取景(Automatic Framing)和眼神接觸(Eye Contact)。高通指出,當中關鍵在於在驍龍PC平台中導入了全新架構的AI引擎,使效能更為強勁。  花旗集團(Citigroup)在本次高通技術高峰會中也宣布,未來全球超過15萬名員工將會逐步轉用搭載驍龍PC平台的產品,如聯想ThinkPad X13s就會是採用的裝置名單之一,使高通在PC市場開始逐步站穩腳步。

  • 荷蘭法院今裁定 馬航MH17客機遭俄製導彈擊落

    荷蘭法院今天證實,2014年馬航MH17航班空難在烏克蘭境內被擊落,是由俄羅斯武裝組織在東部頓巴斯地區所發射的布克飛彈系統導彈(9M38M1)攜帶的俄製9N314M型彈頭爆炸所致,釀成298人死亡。

  • 岸田文雄17日將會習近平 兩人首次面對面會談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今天表示,首相岸田文雄17日將在泰國曼谷一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集會上,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談。此行將是兩人首次面對面會議。 法新社報導,松野博一告訴記者:「首相岸田文雄定於17日在APEC峰會的場合上,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日中峰會。」 岸田文雄在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結束後,曾於2021年10月與習近平通話,而這次將會是兩位領袖的首次面對面會議。 習近平上次與日本首相面談是在2019年12月,當時他於北京與已故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會面。 中國與日本在今年9月建交屆滿50週年,但由於這兩個鄰國存有領土爭議及其他問題,雙方關係冷淡,幾乎沒有對於兩國建交的慶祝活動。 中國及日本分別為全球第2及第3大經濟體,互為彼此的重要貿易夥伴,在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爆發前,曾有習近平赴日本進行國是訪問的計畫。 但之後中日兩國關係明顯惡化,因為北京當局加強其軍事能力,於區域內外投射力量,並在領土爭端方面採取更強硬立場。 中國今年8月曾在台灣附近舉行大規模軍演,據信期間中國發射的飛彈落入日本專屬經濟區(EEZ),東京當局稱中方近幾個月來加劇空中及海上侵犯行為,並已表達抗議。 日本也經常抱怨中國在釣魚台列嶼(日方稱尖閣諸島)附近進行活動。 俄羅斯對烏克蘭開戰,更是加劇中日兩國的分歧,日本支持西方盟友反對俄國的侵略,但北京當局避免批評俄國政府。 這場衝突引人重新關注中國是否可能強行統一台灣,致使岸田文雄提出警告,今日的烏克蘭「可能是明日的東亞」。(譯者:陳正健/核稿:楊昭彥)1111114

  • 影》美航展「天空滿是二戰軍機」畫面曝 網直指兩機相撞關鍵

    美國德州達拉斯航展「Wings Over Dallas」昨(12)日下午發生2架二戰時期軍機在空中相撞墜毀的憾事,最新畫面顯示,當時「空中滿是二戰時期軍機」,突然一架貝爾P-63戰鬥機從後方撞上正在低空飛行的波音B-17空中堡壘轟炸機,目前當局正在調查失事原因,不過網友紛紛推測,B-17當時可能正好處在P-63戰鬥機的「視線盲區」,才會導致意外發生。 綜合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德州《達拉斯晨報》(Dallas Morning News)報導,德州當地時間12日下午1時20分左右,達拉斯航展「Wings Over Dallas」上,2架正在達拉斯行政機場(Dallas Executive Airport)上空飛行的二戰時期古董軍機-波音B-17空中堡壘轟炸機及貝爾P-63戰鬥機竟在空中相撞。 最新畫面顯示,當時機場上空有好幾架二戰時期軍機在飛行,一架波音B-17空中堡壘轟炸機剛進入鏡頭畫面,突然間後方竄出一架體型較小的貝爾P-63戰鬥機,P-63戰鬥機當時正向左飛,從上方撞上正在低空飛行的B-17轟炸機,P-63戰鬥機撞機後先墜落地面,被撞出火勢的半截B-17轟炸機隨後也墜地爆炸,引爆巨大火球,一片片的機身殘骸在空中飄散。 美國航空當局並未說明這起相撞意外造成多少人喪命,不過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 News)製作人庫克(Jeffrey Cook)表示意外可能造成6名機組員喪命。航展主辦方、致力保護二戰軍機的「空軍紀念協會」(CAF)主席兼執行長柯茲(Hank Coates)在記者會上表示,體型較大的B-17轟炸機通常有4至5名機組員,P-63戰鬥機為單座戰機。B-17轟炸機最多可以搭載10至11人。 柯茲不願歸咎哪一方的錯誤導致意外發生,強調飛機都保存良好,而且非常安全,飛行員也都訓練有素,指出飛行員們就像一家人,都是好朋友。 他說協會約有180架飛機,參加航展的飛行員全都是志願參加,許多都是退役軍機或民航機飛行員,沒有新手。 美國聯合飛行員協會(Allied Pilots Association)隨後發布推文證實,B-17轟炸機上有2名罹難者為該協會的成員巴爾克(Terry Barker)及盧特(Len Root)。 有關當局目前仍在調查飛機相撞原因,不過許多網友看了現場影片後推測,當時B-17轟炸機可能剛好位在P-63戰鬥機的「視線盲區」(blindspot),導致P-63戰鬥機沒有看到前方的B-17而直接撞上去。

  • 時論廣場》蔡英文撩落去 817已成明日黃花(李晴果)

    距離年底九合一大選投票日剩下不到20天,多處民調呈現緊繃,藍綠白大咖持續展開密集催票行動,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身兼民進黨黨主席的總統蔡英文,在繁忙的國事公務之外,她的輔選行程不但絲毫不受影響,而且顯然極度偏愛台北市長候選人陳時中。在過去的8天裡,兩人竟5度合體,加持力道之深之重,可謂史上罕見。 陳時中的選舉造勢安排與一般候選人「先小型、後大型」的邏輯不太相同,在距離投票日45天時,陳陣營推出在台北12區、12場的廟口開講,主題是推銷陳時中的政見。 廟口開講通常一場只有幾百個人,是選戰開打初期召喚同溫層的暖場活動,到了選舉後期,候選人陣營應該是集中資源和火力舉辦5千人起跳的大型活動,營造「支持者滿出來」的團結氣勢,很少候選人到了選舉前2、3個星期,還在一區一區做小農式的精細耕耘、解析政策,陳時中的做法確實與眾不同。 尤其特別的是,儘管陳時中廟口開講的人數規模相當有限,但目前已開講的9個場次中,蔡英文竟參加了超過一半的5個場次,其間還穿插10月28日民進黨社群之夜、10月29日陳時中百工百業成立大會、11月6日小英盃慢速壘球錦標賽開幕式等多場活動,蔡英文和陳時中不但共同出席,且蔡英文在活動中仍不斷為陳時中拉票。此外,近日蔡英文還在10月25、29日和11月2、5日等多天,也透過臉書發文力挺陳時中。 蔡英文甚至公開講,「身為總統,我真的希望陳時中當選台北市長!」她不是以黨主席的身分,而是大剌剌以理當行政中立的總統身分為陳時中拉票,極為不當,但顯然蔡英文已經豁出去了。到底蔡英文是有多愛陳時中,或者陳時中的選情是有多危急,竟讓蔡英文做到這個程度,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 不過,仔細觀察,集蔡英文三千寵愛在一身的陳時中,似乎也只有蔡英文、前副總統陳建仁等極少數英系大咖為他站台,彷彿陳時中的參選跟民進黨其他人沒什麼關係,英系之外的各大派系只是一邊納涼著。 然而,蔡英文「撩落去」的成效似乎也並不理想。她重點輔選的陳時中和新北市長候選人林佳龍的民調持續落後,甚至陳、林兩人還要合辦造勢活動。由蔡英文帶領、號稱要展現「雙北雙箭頭選戰氣勢」的凱道造勢,本來是訂定於11月5日登場,但後來延到11月12日舉行,這還不打緊,更讓人關注的是,這場活動竟然是由陳時中和林佳龍聯合舉辦,顯然民進黨知道,若單單只有陳時中,凱道是塞不滿的,所以一定要把林佳龍拉來以壯聲色。林佳龍選的是新北市長,凱道造勢應該不是他的首選。 一場造勢要出動蔡英文、陳時中、林佳龍3位綠營巨星,民進黨才比較有把握、才敢拿得出手。看來817已成明日黃花,此次選舉蔡英文親自擔任母雞,也難挽頹勢了。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 買日圓再等等?「日圓先生」揭明年貶到這價位

    想換日圓先等等?有「日圓先生」之稱的日本財務省前高級官員榊原英資 (Eisuke Sakakibara) 發聲,稱日圓兌美圓將延續貶勢,甚至到明年都還不會停止,進一步貶至170;此外,受到通膨壓力上升,日本央行也撐不住,將自明年開始升息。 榊原英資之所以被稱為「日圓先生」,是1995年4月當時日圓對美元攀升到79.75,當時任職於大藏省國際金融局長的榊原英資,採取與美國合作的方式干預匯市,成功將日圓貶值到100以下,被《紐約時報》稱為「日圓先生」。 在談到日本政府上周疑似進場干預匯市時,榊原英資表示,多數商界人士預料日圓會進一步貶值,170就在範圍內。 榊原英資還說,在通膨壓力之下,日本央行會在明年稍晚之後開始升息,時間點會是在明年4月現任央行總裁黑田東彥卸任後。 日圓在10月21日時出現狂貶至接近152、創32年新低紀錄之後,市場揣測隨著日本政府進場干預阻貶,拉抬日圓狂升至144左右。而在10月24日,日圓兌美元又一度狂貶至接近150時,再度出現大量日圓買單,一口氣拉升日圓狂4日圓,狀況和21日幾乎如出一轍,讓市場揣測日本政府連續2交易日進場干預,有意將「150」視為最後防線。 不過受到日圓急貶、進口貨物成本攀升,日本小商家已經大嘆日子難過、快受不了了。

  • 今、明冷空氣最強下探17度!恐又有颱風 下波變天時間曝

    受冷空氣影響,今晨最低溫在新北五股18.6度,氣象專家吳德榮表示,今、明兩天是冷空氣最強的時候,低溫下探17度,周三白天起氣溫回升。颱風方面,菲律賓東方海面有熱帶擾動發展,可能增強成颱風,周五至周日(28至30日)水氣增加,大台北、東半部有短暫雨機率。 吳德榮在「三立準氣象· 老大洩天機」專欄說道,今晨各地區平地最低氣溫大都在19至21度。今起至周四(24至27日)天氣穩定,各地大多晴時多雲;山區偶有零星少量飄雨機率。 氣溫部分,吳德榮表示,今、明(24、25日)兩天冷空氣最強,北台灣白天舒適17至25度、中南部微熱,早晚偏涼微冷,約18至32度,東部18至29度,周三、四冷空氣逐日滅弱,各地白天氣溫回升,早晚仍偏涼微冷。這波冷空氣最低溫時間在今晚至周三(26日)晨,平地最低氣溫大約降至17度左右。 吳德榮表示,歐、美模式模擬周日((30日)菲律賓東方海面有熱帶擾動發展,美國模式模擬在比較遠的位置北轉,歐洲模式模擬則在呂宋島附近北轉,顯示不確定性很大,需持續觀察。但影響都是周五至周日(28至30日)迎風面水氣逐日增多,大台北、東半部有局部短暫雨的機率逐日提高,背風面晴時多雲;氣溫逐日回升。不過降雨強度仍有變數,得視擾動靠近的程度。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