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17

的結果
  • 《科技》17LIVE、日商SEGA結盟 用戶直播互動與遊戲體驗兼得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17LIVE宣布與日本遊戲機、軟體開發商株式會社SEGA合作,預定在今年11月9日發售的「人中之龍龍7外傳 英雄無名」中,除廣告合作外,並與「17LIVE」新上線的直播電商服務「17Shop」共同合作,以及遊戲業界前所未見的線上活動「人中之龍x17LIVE新宿Vision出演權爭奪戰」,讓彼此用戶獲得前所未有的直播互動和遊戲體驗感。 17LIVE表示,日本規畫「人中之龍x17LIVE 新宿Vision出演權爭奪戰」,在競賽中脫穎而出的主播,將可獲得預定於2024年1月26日釋出的「人中之龍8」廣告的演出資格,廣告將於新宿車站的大型銀幕投放,預計將吸引眾多主播熱烈參與。17LIVE台灣及香港也將推出以「人中之龍7外傳」為主題的線上活動,期望透過17LIVE跨國平台特性,旗下超過12萬名簽約主播的力量,攜手拓展「人中之龍」不分國界的遊戲魅力。  此外,17主播會在直播時,向觀眾介紹「人中之龍7 外傳」遊戲,邀請用戶共同參與,進而增加觀眾購買相關周邊的誘因,讓觀眾收看直播時,即可用新功能「17Shop」直接進行購買和結帳。

  • 台積電3奈米不怎麼樣?大陸評測酸爆A17 Pro 老手曝真相

    蘋果上周推出iPhone 15全系列新機,其中Pro以上高階款機型採用A17 Pro晶片,由台積電最新3奈米代工,知名大陸科技部落客極客灣對此進行評測,直言很先進但能效不夠好,性能強但14W功耗發熱也極高,此事引起PTT網友熱烈討論,有網友提到,台積電3奈米確實還在進步中,但已經目前最好的技術,且晶片效能跟設計有關,台積電只負責代工。 極客灣的評測結果顯示,A17 Pro晶片並沒有展現台積電3奈米所預估的能耗比實力,且GPU性能測試似乎不如高通驍龍8 Gen 2,主要在散熱、續航及遊戲等實測結果並不是特別突出,對比A16晶片進步不大。 話題引起PTT網友們熱烈討論,有人質疑,蘋果首使用首次使用超貴的台積電3nm製程,結果進步幅度並不大,是不是代表晶片製程的極限也就這樣了,台積電的FinFET製程還能再風光幾年。 對此,許多人坦言,台積電3奈米還在進步中,但已是目前最好的技術,且晶片效能跟設計關聯性較高,「明年的3奈米才是真3奈米」、「看起來甜蜜點已過,2奈米還有那些客戶用得起」、「蘋果晶片設計問題,跟台積電沒關係吧」、「雖然3奈米挑戰大,但其他人都還在5奈米以上打怪。」 即使如此,有網友認為,蘋果的品牌信任度及用戶體驗還是很難被超越,「蘋果擠牙膏不意外,但安卓機晶片追不上阿」、「日常體驗優於SOC重要性,蘋果沒差」、「本來就快到頂了,最終就是吃手機商的服務。」

  • 財富管理評鑑 一銀勇奪六大獎

     第一銀行致力推展財富管理業務,今年參加知名財經專業雜誌《今周刊》舉辦之「第17屆財富管理銀行暨證券評鑑」,囊括「最佳風控獎」、「最佳信託創新獎」、「最佳理專團隊獎」、「最佳客戶信任獎」、「最佳銀色友善獎」及「最佳永續發展獎」等多項大獎肯定。  始終用心守護客戶資產的第一銀行,由專業理財團隊,即時向客戶提供市場分析、調整投資部位,穩健客戶的資產,面對當前變動劇烈的投資環境,連續兩年獲得「最佳風控獎」的肯定,未來仍會秉持「顧客至上,服務第一」的經營理念,為客戶的財富與託付創造更多價值,並提供最優質的全方位金融服務。  第一銀行指出,今年以來因美國升息循環、矽谷銀行破產及瑞士信貸遭瑞銀併購等事件,全球投資市場持續動盪,此時資產配置和風險控管在投資規劃上更顯重要,對於沒有時間研究市場或投資新手,建議可選擇全智慧機器人「e-First智能理財」服務。  「e-First智能理財」提供全國首家搭載國際知名投研機構晨星資產配置演算法,以及300多位基金領域的權威專家團隊,以晨星的智慧模組挑選8至10檔基金組合,為客戶規劃適合的投資組合建議,並每季檢視市場狀況調整內容,提供再平衡建議,以動態平衡方式讓投資人輕鬆理財,幫助提早實現財富自由。  一銀推出「e-First智能理財」迄今屆滿3周年,獲得廣大客戶迴響,累計客戶數逾5萬人、申購金額逾24億元;為感謝客戶一路以來的支持與愛護,即日起至12月31日止,推出3周年「三時而勵」申購優惠,凡於活動期間新增之投資計畫,皆享投資費用終身0元優惠。

  • 拿這3支舊iPhone該換了!新版iOS 17升級手機名單曝光

    蘋果將在台灣時間13日(周三)凌晨1點發表全新iPhone 15系列手機,依照往例通常在新一代iPhone開賣當周,釋出最新版 iOS 17、 iPadOS 17,這次將有6款舊 iPhone、iPad被放生。 蘋果官網指出,支援iOS 17需要A12晶片,因此2017年推出的iPhone X、iPhone 8 和 iPhone 8 Plus這三款手機都無法升級,僅支援2018年(含)之後發表的手機包括 iPhone XS、XR及 iPhone SE 2(含)等。 而iPadOS 17 將淘汰第一代iPad Pro 9.7 吋/12.9 吋與第五代 iPad。所以iPhone與 iPad共有六款舊機無法升級最新系統。 iOS 17支援舊款手機清單如下: iPhone XS / XS Max iPhone XR iPhone 11 iPhone 11 Pro / Pro Max iPhone 12 / 12 mini iPhone 12 Pro/ Pro Max iPhone 13 / 13 mini iPhone 13 Pro / Pro Max iPhone 14 Pro /Pro Max iPhone SE2/SE3 外媒提到,蘋果後天(13日)發表新機,以往開賣日期訂於星期五,推估iPhone 15將於9 月22日正式開賣,並在當天釋出新版 iOS 17。

  • 法度假天堂坑殺遊客!一桌低消17萬 給1.7萬小費服務生怒追討

    繼義大利觀光區傳出對消費者敲竹槓之後,法國南部緊鄰地中海的豪華度假勝地聖托倍(Saint-Tropez),也爆出對遊客大小眼、只接大客戶的情況,當地餐廳的慣常作法是,稱一桌低消17萬元,讓遊客知難而退,還有消費者在給了1.7萬的小費後被憤怒的服務生追到停車場。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引述法國《尼斯早報》(Nice Matin)報導,南法豪華度假漁村聖托倍傳出,部分餐廳會在顧客訂位時先查看顧客過去的消費紀錄,如果過去的用餐金額不夠大,餐廳便拒絕讓顧客訂位。 一名餐廳接待人員透露:「簡單來說,你是大客戶還是小魚?」另一名當地消費者表示:「如果你屬於後者,你會被告知9月初之後才有位。」 一名消費者說,當地餐廳在訂位時愈來愈常見的回應方式是:「有喔,但我們一桌低消5000歐元(約新台幣17.3萬元),可以嗎?」也有消費者被告知每人低消1500歐元(約新台幣5.2萬元)。 消費者也被要求高額小費,例如一名有錢的義大利顧客近日被憤怒的服務生追進停車場,因為他只給500歐元(約新台幣1.73萬元)小費,相當於他當日消費的10%,而不是20%。 報導指出,在法國給小費並非必要,因為餐廳帳單中已包含服務費。 針對當地餐廳一連串大小眼、坑殺消費者的行徑,聖托倍市長西里(Sylvie Siri)表示「極度震驚」,痛批這些「令人厭惡的行徑」正在「毀掉小鎮的形象」。 她表示近期將與餐廳業者會面,提醒他們的責任,同時警告那些進行勒索、組織敲詐,以及可能在未經同意、完全無視隱私法律的情況下蒐集數據的餐廳,可能會被吊銷深夜營業許可。

  • 烏軍:俄連夜出動17架無人機攻擊 已擊落15架

    烏克蘭空軍今天表示,俄羅斯軍方連夜出動17架伊朗製「見證者」(Shahed)無人機,試圖攻擊烏克蘭北部、中部及西部地區,其中有15架已被擊落。 綜合法新社與路透社報導,目前不清楚其餘2架沒被擊落的無人機情況。 烏克蘭軍方在通訊軟體Telegram上表示,俄軍是從庫斯克(Kursk)地區出動這些無人機。 路透社無法獨立核實相關報導。目前還不清楚俄羅斯這波攻擊鎖定哪些目標和區域。

  • 《電週邊》英業達車用電子測試實驗室 通過ISO/IEC 17025認證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英業達(2356)車用電子事業處產品保證部測試實驗室(Product Assurance Test Lab)通過ISO/IEC 17025--校驗與測試實驗室之技術能力的全球標準。該認證由優麗國際管理系統驗證股份有限公司(IECQ)之Independent Testing Laboratory(ITL)頒發。授證儀式於今(17)日舉行,象徵英業達車用電子事業處對實驗室技術能力與品質管理的追求,致力提供客戶符合國際標準的專業檢測服務。 ISO/IEC 17025是實驗室能力認證標準,用以確認實驗室應具備的技術能力、要求和品質管理體系,確保其能夠提供準確可靠的測試、校準和檢驗結果。汽車供應鏈中的實驗室可透過此認證,向顧客或法規主管機關證明其能力,且其出具的測試報告也有國際公信力,可被其它國際認證組織承認,進而降低貿易障礙,有利後續商業活動進行。 於2022年1月,英業達PA Test Lab開始與宜特科技合作,共同導入ISO/IEC 17025管理系統。PA Test Lab花費約莫100天來展開參考文件與英業達既有文件程序整合、採取外部測試實驗以進行電性與氣候相關測試比對和能力評估、與加強自我稽核。這些努力累積讓PA Test Lab於2023年5月底順利通過外部審查,並於同年7月順利取得認證。 英業達車用電子事業處副總經理李瑞進說:「車用市場對於內部實驗室並無強制要求取得ISO/IEC 17025認證。英業達正式走上認證這條路,是想證明我們切入布局車用電子領域的決心,代表公司對內部實驗室這一測試驗證領域做出最高規格的承諾。」 取得ISO/IEC 17025認證為英業達車用電子事業處寫下新的一頁。未來車用電子事業處會繼續秉持集團「創新、品質、虛心、力行」的經營理念,並與國際車用標準接軌而持續進行研發/生產,滿足客戶需求且具高品質的車用電子產品。

  • 蘋果i15訂單不肥?不良品成本台積得硬吞?最強分析師釋疑了

    美媒日前報導台積電與蘋果(Apple)簽訂的3奈米製程代工協議中,同意吃下所有不良品的成本,避掉「缺陷成本」後,可讓蘋果爽省數十億美元。被封為「地表最強」蘋果分析師的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卻打臉,表示雖蘋果素採成品採購模式,但台積電也會將不良品成本分攤到成品售價中,9月上市的iPhone15中,使用的A17晶片也不例外,質疑外媒有斷章取義之嫌。 蘋果i15 Pro將搭載台積電3奈米製程生產的A17 Bionic晶片,但美國矽谷科技新聞刊物The Information日前卻報導,指稱雙方已簽署1份罕見協議,協議新製程生產的晶片若有缺陷,成本由台積電自行吸收。 報導更指,台積電3奈米製程良率僅70%~80%,意味約有1/5的不良品,對A17晶片缺陷率偏高,台積電則回應,不評論單一客戶的業務,並強調3奈米製程良率與進展良好。 郭明錤今(10)日在前身為Twitter的社群平台X發文,分析該媒體的報導與他個人理解不同,指出客戶向台積電採購晶片,一般有2種交易方式,分別是成品採購 (finished goods buy)與晶圓採購(wafer buy),因台積電良率高,不良品成本可直接忽視,大多數採用後者,蘋果則是以前者方式採購的少數特例。 這是因為蘋果向來要求台積電提供全球最新先進製程服務,因生產初期不良品較多,故蘋果向來都是採購成品,而台積電也會將絕大部分的不良品成本,分攤到每個成品售價,最好的證明就是每年新款iPhone採用的新處理器,成本均顯著增加,A17也不例外。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傳台積給蘋果優惠 吞A17瑕疵成本

     蘋果iPhone 15系列預定今秋上市,其中iPhone 15 Pro搭載的A17仿生晶片,採台積電3奈米製程,但美媒報導披露,台積電與蘋果協議,同意吸收瑕疵A17晶片的成本,蘋果可因此省下數十億美元。  據美國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7日報導,台積電與蘋果簽署協議,台積電罕見同意,幫蘋果生產的3奈米晶片若有不良品不收費,將自行吸收缺陷成本。  iPhone 15 Pro搭載台積電的3奈米A17仿生晶片(A17 Bionic),市場早就傳得沸沸揚揚,這也是蘋果首度採用3奈米製程晶片。與台積電的協議,有助蘋果在iPhone、iPad和Mac晶片上省下數十億美元成本。  若台積電如報導所言吸收A17晶片的瑕疵成本,此舉相當不尋常,因為台積電客戶通常須負擔晶圓相關的所有費用,瑕疵晶片也包含在內。  報導指出,台積電3奈米製程的良率約在70%到80%。但在新晶片製程的初期階段,良率本就偏低,隨著製程優化,良率自然改善提升。  據《The Information》分析,台積電之所以願吸收A17晶片不良品的成本,主要因蘋果為台積電最大客戶,台積電去年營收720億美元,蘋果就貢獻23%。  蘋果為台積電3奈米新製程的第一個客戶,且下單規模之大,有助驅使台積電提升3奈米良率。精進3奈米製程並擴大產能後,台積電便能向其他客戶收取更高價格,瑕疵晶片也恢復收費。  近幾個月來一直盛傳,台積電近期3奈米製程產能全被蘋果包下。《The Information》報導也說,台積電的3奈米技術將獨家供應蘋果「約一年」時間,之後才開放產能給其他客戶。

  • 台積電吞「缺陷成本」 蘋果新iPhone省數十億美元

    蘋果預料將在9月發布iPhone 15和iPhone 15 Pro,外傳Pro版本將採用最新的 A17晶片。根據(The Information)(7日)披露,台積電和蘋果已簽署一份協議,台積電將自行吸收生產A17晶片「缺陷產品」的成本,這項協議將讓蘋果在iPhone、iPad和Mac晶片方面,省下數十億美元的成本。 外傳iPhone 15 Pro將配備A17 Bionic晶片,是蘋果首次採用3奈米製程。(The Information)報導,台積電3奈米製程良率在70%至80%之間,換算下來,採用新技術生產的晶片中,有多達五分之一有缺陷,蘋果不會為此買單。對台積電而言,蘋果訂單大到足以抵銷額外成本,因此向蘋果提供優惠進而多出額外成本也是合理的。 據統計,採用3奈米製程可能讓iPhone 15效能大幅提高35%。(The Information)報導,蘋果正資助3奈米晶片開發,雖然A17晶片缺陷率仍偏高,但對蘋果而言,仍然可以長期優先享受台積電的先進技術,一旦缺陷改善、產能增加,台積電將能向其他沒有這類私下協議交易的公司出售3奈米晶片。 蘋果和台積電都未回覆The Information置評請求。

  • 日相岸田8月17日訪美 將參與美日韓領袖峰會

    日本官房長官松野博一今天表示,首相岸田文雄將於8月17日起訪問美國,並於8月18日參加在華盛頓近郊大衛營(Camp David)舉行的日美韓領袖峰會。 日本時事通信社報導,松野博一說明岸田這次訪美將與美韓領袖交換意見,以強化日美韓三國的戰略合作以(更佳)應對北韓,以及維持並強化自由開放且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 白宮7月28日指出,美國總統拜登8月18日將於大衛營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南韓總統尹錫悅舉行高峰會。峰會將處理北韓的「持續威脅」、推進應對全球和區域安全挑戰的共同三邊願景、促進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以及推動經濟繁榮。(譯者:楊惟敬∕核稿:嚴思祺)1120731

  • 烏克蘭在南部反攻推進!1700架無人機助陣

    烏克蘭官員今天說,烏軍正在南部逐步推進,並將接收1700架攻擊與偵察無人機,協助反攻俄羅斯部隊。 路透社報導,烏克蘭國防部副部長馬里亞爾(Hanna Maliar)說,烏軍正在南部被俄軍占領的梅利托波爾(Melitopol)和亞速海(Sea of Azov)濱海城市伯德揚斯克(Berdyansk)取得進展,並在東部成功襲擊被占領的巴赫姆特(Bakhmut)地區。 俄羅斯自2022年2月開始大舉入侵烏克蘭,占據了烏克蘭南部和東部大片領土。烏克蘭今年夏天展開大規模收復領土的行動,但在對抗俄軍盤據的陣地時,進度緩慢。 馬里亞爾還提到烏軍在東南部的成果,例如在斯塔羅馬約斯克(Staromayorske)周圍,這座村莊位於烏克蘭今年夏天在頓內茨克(Donetsk)地區奪回的村子聚落附近。 馬里亞爾說,烏軍在東部持續擊退俄軍向庫皮揚斯克(Kupiansk)和利曼(Lyman)進發的攻勢;烏克蘭去年收復了這兩地。 馬里亞爾表示,巴赫姆特南側的克利什基夫卡(Klishchiivka)、庫爾久米夫卡(Kurdyumivka)和安德里伊夫卡(Andriivka)等村莊一帶爆發了激烈戰鬥。巴赫姆特在連月血腥戰鬥中幾乎化為廢墟,目前由俄軍控制。 儘管西方國家持續提供軍事支援,烏克蘭軍方官員仍認為,俄軍在火力、坦克和兵源上皆有優勢。 烏克蘭副總理費多羅夫(Mykhailo Fedorov)表示,有1700架無人機正前往前線協助進攻。(實習編譯:顏愉容/核稿:曾依璇)

  • 日本女性就業人口創新高 5年增121萬人

    日本政府總務省昨天公布2022年就業結構基本調查,女性就業人口共3035萬4000人,較2017年調查增加121萬5000人,且女性就業率來到53.2%,人數與占比雙創歷史新高紀錄。 日本共同社報導,女性就業人口增加主因之一,研判與完善女性兼顧育兒及工作的環境取得一定進展有關。 另外,以照顧或照護家人為由在過去一年離開職場的人數,男女總計10萬6000人,較2017年調查增加7000人,這種情況在60歲以上的世代特別明顯,可能與受照顧者及照顧者同為高齡族群的「老老照顧」有關。 至於男性就業人口3670萬6000人,較2017年調查略減。由於女性就業人口增加,推升整體就業人口達到創歷史新高的6706萬人。 一邊照顧學齡前兒童一邊工作的人,占比高達85.2%,較上次調查成長5.9個百分點,創2012年開始調查此項目以來的新高。 這次調查是在2022年10月實施。(譯者:黃名璽/編輯:曾依璇)

  • 高溫持續!全球均溫連2日破紀錄 專家:體感恐到40度

    日前年7月3日全球均溫為17.01度,打破2016年8月的16.92度高溫紀錄,隔天7月4日再以17.18度速刷紀錄。專家表示,現在進入盛夏,溫度會越來越高,這個月看來紀錄有望不斷刷新,這幾天體感溫度則有可能到40度。 根據美國國家環境預報中心(NCEP)指出,今年7月3日為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天」,當日全球均溫以17.01度打破2016年8月的16.92度紀錄。 台灣永續環境工程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表示,本次紀錄首度突破17度,隔天7月4日又以17.18度刷新紀錄,現在是夏季真正高溫的時期,溫度會越來越高,一直到8月後才可能往下掉,「這個月看來會一直刷新紀錄」。 賈新興說,綜觀東亞未來10天天氣,由於太平洋高壓往北抬,高壓西側的偏乾偏暖氣流灌入東半部,中國大陸東半部會非常炎熱,特別是山東半島、遼東半島、河北、河南、天津等會有高溫熱浪,氣溫突破40度都是有可能;而明天開始一直到下周一(10),大台北地區也有突破37度的可能,而體感溫度和氣象站溫度大概會有1度左右的差距,考量濕度、風速等因素,體感溫度有可能接近40度,甚至更高。 天氣風險公司分析師柯聿寧表示,今天到下周日上半天持續受到太平洋高壓及西南風環境影響,將維持高溫的天氣型態,這段時間西南風水氣不多,僅清晨到上午中南部沿海平地偶有零星降雨機率,山區則在午後有局部的對流雨。 溫度方面,除了原本在內陸、背風側容易有極端高溫之外,預期中國大陸上空、大氣中低層將有乾熱空氣順著太平洋高壓環流移至台灣北部,因此中北部白天高溫的時間還可能再延長,極端高溫發生機會也更高。 柯聿寧指出,下周隨著太平洋高壓勢力往北調整,太平洋高壓南緣的不穩定波動、東南風水氣比較容易往台灣移動,預估下周轉為午後對流較活躍的天氣型態。

  • 都怪00878 存ETF為何要月月領?達人逆勢4提點 小心變「尾巴搖狗」

    百萬人氣ETF 00878掀起季配息潮流,月月領正夯,投信看到存股族的渴望,不少年配息ETF都改為季配息,甚至推出月配息ETF!財經作家雨果卻逆勢提出思考,為何要追求月月領息?季配息金額分成3個月花費,彈性更大,而且存ETF的唯一條件,是產業要分散,要先看選股邏輯是否符合需求,而不是手續費、匯費、二代健保、配息頻率等枝微細節,這已經是「尾巴搖狗」了。 雨果在臉書粉專「雨果的投資理財生活觀」發文表示,看到越來越多人討論如何用季配息ETF搭出月月領息,現在甚至還有月配息ETF(00929復華台灣科技優息,預計6/9上市),對大家為何想要月月領息?有些想法可能會得罪人,先說抱歉。 雨果推測,可能是習慣了領月薪,月月領息就像每月都多了一筆薪資收入,不用工作,還有月薪可領,真是一項不錯的被動收入。還有,定期定額也是月月扣款,為什麼?應該是月薪的關係吧,可每月固定拿出錢來投資,而月月領息好像也可月月扣款再投入。 既然講到定期定額,大多數人直覺就是每月扣款,而現在投資扣款時間頗有彈性,未必要固定每月的某幾天扣款,為何不能是週週扣或季季扣呢?定期定額投資頻率,設定在每月並沒有特別意義,也不會因為這樣就賺比較多,或成本攤得更漂亮,應該就是以月薪來當作投資頻率而已。 雨果指出,如果每月存的錢不多,或收入不穩定,無法確保每月自動扣款的金額,那就好好存3個月,看存下多少就手動買進多少,每季固定投資也是一種定期,至於有沒有定額根本不重要。 同樣的,配息也是,為什麼需要跟薪資一樣月月領呢?難道一季領一次配息,就沒有辦法好好分配成3個月生活費嗎?相信沒有多少人,每月生活費會固定在某個金額,可能某個月會來一筆年繳的保險費,或是房屋稅與地價稅、汽車燃料稅與牌照稅等。其實一季領一次配息,然後分配3個月的花費,彈性可以更大。 令雨果不解的是,追求每月都能配息的ETF組合,如果是債券ETF,因為低風險與殖利率很清楚,買不同配息月的債券ETF,組成月月領尚能理解。但股票型ETF,通常選股邏輯不同,配息高低與績效表現也不一樣,選ETF應以選股邏輯合乎需求為優先,怎麼會是以配息月來當選擇標準呢? 如果為了能月月領息,依除息月「1、4、7、10月」、「2、5、8、11月」和「3、6、9、12月」分成3組,硬組出「00717富邦美國特別股+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00713元大台灣高息低波」,除了後2檔高股息ETF還算合理,但配1檔美國特別股的用意是?真的有搞懂特別股是什麼嗎? 近期又將推出00929復華台灣科技優息,採月配息來滿足投資人需求,成分股全是科技股,主打從科技股裡挑出高股息的ETF,投資人選這檔,是買科技股?買高股息?還是買月配息呢? 雨果指出,台股除息旺季在6~8月,即使是月配息,應該也就是在這幾個月配息比較多,其他月的配息比較少,除非ETF機制裡有延後配發已經領到的股息,讓每月配息比較平均。 有人說,月月配息的好處是,可以分散單次領到配息超過2萬元,就要繳二代健保的壓力,而且除息的缺口更小,更容易填息。請反問一下自己,買股領息的目的?是希望股息越多越好,還是最好不要繳到二代健保費呢?每次不想領超過2萬元,1年也不過就24萬元,追求財務自由的人,不可能目標是希望一年不要領超過24萬吧,再想一下你追求的是什麼?(也是可以分散成很多檔買啦) 雨果表示,至於填息,如果持股夠強勢,缺口再大,除息當天就可以填息了,如果景氣不好,企業經營表現不佳,就算不配息,股價也會下跌,跟配息缺口大小沒有關係。至於月配息匯費會被收12次,總共多花120元,所以最好到該券商配合的銀行開戶,才能省下匯費。 但雨果認為,你的格局應該不是只有看這120元吧!而且12個月都有配息,不代表這檔配息比較高,他只是把持股領到的配息更分散(或更即時)的發給你而已,只是0.1 x 12與0.3 x 4與1 X 1.2的差別,一整年累積下來的總額還是一樣的。 雨果在著作《ETF存股》裡就強調,要符合存股的ETF條件只有1點,就是產業要夠分散,成分股至少包含逾5種不同產業,而00929就只有一種產業:科技業,大概就是從上游、下游到通路業,這不符合可以長期存股的條件。除非你可以組出科技業、金融業、民生業、工業、原材料等5種不同產業的ETF,並且長期持有,將產業輪動風險分散。 雨果認為,選擇ETF應該要先看選股邏輯,是不是合理、符合投資需求與資產配置,而非手續費、匯費、配息頻率這些末端細節的事,為了組月配息,選了績效不好或不適合長期持有的ETF,這就有點尾巴搖狗了(wagging the dog,指本末倒置)。即使是ETF也不要亂買,看完書做完功課再決定。 更多內容請見:雨果著作《ETF存股》這裡買:https://reurl.cc/d7oq22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雨果的投資理財生活觀》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