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94萬名股東的0056宣布7月起改為季配息,對配息政策急轉彎,外界多以對決受益人數破百萬的00878解讀,股魚與陳重銘等投資達人建議,若再搭配如00713等選擇3、6、9、12月季配的ETF,就能打造出月月有息領的完美組合,陳重銘建議可從便宜的00878先入手,孫太、柴鼠兄弟則肯定季配是趨勢,0056首度配息的殖利率值得期待。 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至4月底台股季配ETF的投資人達184萬人,而0056改為季配息後,94萬投資人將自動轉換為季配息,大幅擴大台股多次領息的投資族群。國內高股息ETF去年增加百萬人達219萬人新高,而今年台股ETF股民再增45萬人,近7成鎖定高息ETF基金。 國民ETF之一的0056(元大高股息),正式改為季配後,元大投信認為,投資人除了不用再於「季配」與「長期穩定高息紀錄」間取捨,有望牽動市場從「標的選擇」,逐漸轉向「資產配置」,完整建立個人現金流資產布局策略。 0056年配改季配的重磅消息,引發財經網紅圈熱烈討論。由於0056是在1、4、7、10月配息,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配息月份為2、5、8、11月,00713則是3、6、9、12月,股魚與不敗教主陳重銘都認為,若同時買進0056與00878,再加上00713(元大台灣高息低波)就形成每月領息的完美組合。 股魚指出,0056此舉是跟00878正面對打,你用季配息吸走我的客戶,我先用00713吸引市場目光,再用0056 改季配息祭出殺手鐧,笑稱兩強交鋒,自己要泡碗泡麵吃瓜看戲。 陳重銘也認為,若上述3檔季配息ETF都買,投資人就可以月月領息了,但也提醒,如果張數不多,月月配息也是領心酸的,以3檔平均殖利率6%推算,投資100萬約月領5000元股利,認為至少要買到1000萬,月領5萬才比較有感,認為想存股可由較便宜的00878入手,張數比較有感,上市以來報酬率也不錯,等存夠了,再拿00878股利存0056跟00713,總有存到千萬的一天。 孫太則表示,1、4、7、10月季配息的高股息ETF終於出現,直言季配息果然是「趨勢」,除補足長期缺少的配息月份,加上也納入收益平準金,值得肯定。 柴鼠兄弟同樣大喊,一直空著的位置終於等到你了!並以去年00713為例,差不多也是在年中宣布年配改季配,接著9月和12月的息值都開高,如果系出同門的0056複製713的配息路線,7月首度季配開出的殖利率,應該相當值得期待。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與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百萬人氣ETF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在月底將進行成分股調整,昨天官網已公告新增2成分股,就是AI當紅炸子雞緯創和日月光投控,目前還沒下架舊成分股,預計到下周三(5/31)前會陸續調整,之前被人詬病金融股占25%太高,因金融股今年配息縮水或停發,造成投資人擔心影響配息,網友甚至敲碗要下架0股息的金融股,市場也熱切關注這齣換血大戲。 00878受益人逾103萬人,是台股首檔ETF破百萬股東,規模2021億元,是繼0050和0056後,第3檔ETF躋身2千億俱樂部,也是ETF定期定額第3名,目前僅差1千多人,就能超車第2名0056。 00878追蹤MSCI臺灣ESG永續高股息精選30指數,主打ESG和高股息,季配息,成分股有30檔,前5大持股華碩、廣達、仁寶、聯強和英業達,主要金融股有國泰金、兆豐金、元大金、中信金和開發金。昨新增緯創占0.61%,約逾2萬張;日月光投控占0.21%,約近4千張,還未下架任一成分股。 輝達概念股緯創(3231)受惠AI狂潮,從NB大牛股翻身變蠻牛,今年來股價翻倍,從年初29.2元一路漲至今盤中價67元,昨成交爆量逾20萬張,是外資賣超第5大、投信買超第1名。目前外資持股逾44%。 連網友都說,緯創從存股變飆股,想賣又怕錯過更大的魚尾,AI救世主輝達24日交出漂亮財報和財測後,盤後暴漲25%,25日又飆漲逾24%,帶旺台積電ADR噴12%,相關概念股一飛沖天,就連廣達股價都早超車鴻海,成為AI伺服器市值最大指標股。 日月光投控(3711)同樣是輝達概念股,也是最純的半導體供應鏈,外資持股逾76%,昨3大法人狂買,也是投信買超第3大。今盤中價漲近2%至110.5元,成交逾2萬張。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輝達昨(25)收盤大漲24%,台積電跳空開高,收盤勁揚23元收566元,台股則以大漲213點、16,505點作收。受輝達加持,下半年主流股仍以AI當道,還有哪些個股有行情,理財專家點名3檔緯創、創意及中華車4檔個股下半年還有表現空間。 緯創受到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納入成分股影響,昨天先飆一根漲停,今天再續攻上漲3.3元、收65元,理財專家阮慕驊在「鈔錢部署」節目中表示,緯創周線線圖過於陡峭,想買的投資人不要追高,以這麼大型的股票來看基本上不可能不拉回,壓回再找買點。 至於手上如果有緯創的投資人,也不要因為漲太多而出乾淨,現在電子五哥轉往伺服器發展,過去本益比僅10倍偏低,未來會逐步調整至15倍,加上下周還有Computex電腦展開幕,後續還有表現的機會。 至於股價已經破千的創意,阮慕驊表示,它是一家很有競爭力、也很有成長性的公司,唯有這類IC設計業者,才可能享有本益比20倍、30倍、40倍的空間,尤其今年創意、世芯-KY搭上AI浪潮,股價也跟著乘風破浪。 以第1季獲利來說,創意和世芯-KY也都繳出亮眼成績,創意首季EPS(每股純益)6.97元,世芯-KY也有8.09元,很明顯地呈現成長,不過由於股價都上千元,投資人可以用買零股的方式參與,一來這些個股成交量大不怕買不到,二來有時候零股股價還會低一點,可以撿到一些便宜。 阮慕驊說,緯創和創意今年還有另一個利多,MSCI明晟公司5月公布半年度指數調整方案,緯創與創意都入榜MSCI台灣指數成份股,被動式買盤會逐漸進入。 最後一檔則是中華汽車,中華汽車去年每股虧損14元,是因為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的關係,但已經全數打完,今年應該會展翅高飛,如果仔細觀察,去年之前幾年中華汽車的EPS都有6、7元,是一家體質穩健的好公司。阮慕驊說,今年汽車股當道,和泰車、三陽工業、汎德永業表現都不錯,裕隆股價也站上80元,加上中華車過去3每年的殖利率6%起跳,甚至還有到10%,後續也是他會關注的對象。 ※免責聲明:本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國安基金沒用了,00878高達2千億護盤的能力才是王!過去台股要靠國安基金給信心,投資人在市場內才不會膽戰心驚,但達人卻指出,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規模已逾2000億,輾壓國安基金護盤的歷史紀錄1200億,且散戶買00878有個有趣現象,扣款時看到股價上漲心情就更好,會願意砸更多錢進場,這和個股投資行為完全相反,反而不會有短線亂賣的狀況,成分股籌碼因此會更加穩定。 玩股網專欄作家「玩股講客人」指出,00878上市第一天,成交量就高達8.5萬張,打破台股原型ETF史上最大量,募資規模達到68億元、受益人數超過2.1萬都成台股歷史新高;時至2023年,這檔ETF規模已逾2000億,僅次於元大台灣50(0050)和元大高股息(0056),受益人數破百萬。究竟它有何魔力,可以吸引這麼多投資人關注? 先從產業配置來看,「玩股講客人」表示,00878目前成分股最高比例的就是電腦及週邊設備族群,佔比29.3%、將近3成;第2大則是金融保險族群,佔比也有25.09%。如果把前兩大合起來看,佔比已超過整體配置過半。 2020年00878剛上市時,正好搭上台股V轉向上的熱潮,淨值及股價開始一路往上漲,但在2022年年初開始下殺,00878淨值一直走低到10月,不過在2022年底後,股價及淨值開始反彈,從16元一路衝到目前18元以上,仔細探究,漲跌原因都差不多,就是持股前兩大族群帶動淨值變化。 接著看的是基金資產淨額,2020年剛上市的時候,00878募資規模68億元,這代表基金是用68億進場開始操盤買股,但到現在,居然已經高達2,014億元。「玩股講客人」打個比方,2022年國安基金進場時,一共投入金額是545億元,而國安基金護盤的歷史紀錄是2000年的1,227億元,現在回頭看一下00878所投入的資金,是不是完全碾壓國安基金? 更重要的是,有越來越多人定期定額扣款買00878,「玩股講客人」說,00878有種魔力,季配息只要拿到錢,大家心情會更好;再者,當大家扣款看到股價上漲,心情好了會願意砸更多錢,這跟個股投資態度完全相反,如果散戶買到個股上漲,通常就會抱不住而賣掉,失去後面的大行情,但是變成00878之後有趣的事情來了,越漲就越買,下跌也是不定期加碼,反而不會有短線亂賣的想法。在淨值帶動股價成長之後,大家又繼續買00878,然後00878又不斷買進成份股,這些成份股受到ETF資金追捧,等於多了一股籌碼安定的力量。 從國泰投信公告的00878前十大持股來看,前十名有6名都是電腦及週邊設備,電腦產業末端的電子通路則有聯強、大聯大,另外兩檔則是水泥龍頭台泥、台塑四寶之一的南亞,有趣的事情來了,金融股居然都沒排上榜,近期電腦產業族群漲翻天,難怪00878的淨值不斷往上增加,進而帶動股價動能越來越強。那麼當00878規模越來越大,是不是會一直加碼既有持股?其實看看前5大持股的年報數據,就能找到答案。 . 00878最大成分股:持股5.53%的華碩(2357) 華碩一直以來,因為配息穩定又是國內產業龍頭,是資深存股族的最愛。從最新公布的年報顯示來看,十大股東第1名毫無意外是00878,目前持有36,712張,過去施崇棠都一直是最大股東,00878可以說是橫空出世,ETF短短成立不到3年,竟然就取代老闆成為華碩的新科大股東,目前持股佔整體流通股數比重4.94%。 另外,0056也進入第6大股東,持有18,151張現股,佔整體流通在外股票的比重為2.44%。也就是說,這兩檔大型ETF合計持股超過7%以上的華碩,只要散戶不停買進,那麼華碩的股票就有機會持續被買上去。 00878第2大成分股:持股4.53%的英業達(2356) 英業達同樣出現00878效應,目前持股排行第1到很誇張,佔公司整體持股比例高達7.12%;第2名創辦人葉國一持有4.92%,但老三的0056已經買到4.21%,如果0056的資產規模再持續放大,那麼超越老闆張數並來到第2名不是什麼難事。 00878第3大成分股:持股4.34%的仁寶(2324) 再看到仁寶,大家覺得很詫異,為什麼仁寶漲上去之後也不太下跌?除了電腦族群受惠資金湧入之外,3大高股息ETF也相當用力買進。根據2021年年報顯示(2022年還沒出爐),0056是最大戶,持有19.4萬張、比例4.4%;00878則是在第4名位置,持股比例為2.48%;而第9名則是00900(富邦特選高股息30)持股1.18%。不過要提醒的是,0056、00878總資產規模越來越大,因此持股比例及張數有機會「再上一層樓」。 但00900這種就是飄忽不定的籌碼了,或許今年就把仁寶清光也說不定,但就目前狀況而言,仁寶持續上漲除了外資大買之外,如果去認真看投信籌碼其實也不斷往上走,很明顯是來自0056+00878的買盤,等2022年年報公佈就知道。 00878第4大成分股:持股4.2%的廣達(2382) 最近超車鴻海的廣達,氣勢非常旺盛,00878持股廣達9.2萬張已經到排行榜第3,持股比例為2.38%相當高;另外0056也買進第7名的位置,目前持有將近7萬張現股。最近廣達股價狂飆,00878、0056可不只是坐享高股息而已,上漲之後的資本利得肯定也能挹注不少投資績效及淨值。 00878第5大成分股:持股3.85%的聯強(2347) 第5名的是聯強,目前最大股東就是持有26萬張現股的神通電腦,這算是內部人持股。延伸到外部的大股東來看,第2名是00878,持股比例高達7%並擁有11.67萬張現股,第3名則是0056,持股比例為4.69%並握有7.83萬張現股。如果我們將第2、3名合併起來,整體持股比例會達到11.69%,如果這兩檔ETF規模再持續成長下去,那麼未來其實很有機會超越神通電腦,如果真的出現這種狀況,那麽ETF就很有可能開始出現撼動營運及股價的影響力了。 ETF規模越來越大的隱憂? 00878不斷長大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就悲觀者角度來說,若哪一天高股息ETF開始被散戶大量贖回之後,這些ETF就要被迫賣出成分股,屆時出現「史詩級的崩盤」也不爲過。原因是ETF資金被抽走,成份股被大量賣出,導致這些股票市值大幅衰退,又讓ETF淨值接著受傷,於是投資人看到淨值下跌,又引發第2度的恐慌賣壓,於是ETF資金再被抽走,成分股又被大量賣出...這樣無限循環之下,很有可能引發人踩人的崩盤事件。 但樂觀來看,就會如同目前的市場氛圍,大家持股這些高股息的個股,上漲之後賣掉,轉往更穩健的ETF,而ETF又開始買入這些高股息的公司,於是又帶動股價上漲,因此ETF受惠而拉高淨值,大家心情好了就繼續買更多的ETF,接著ETF又去加碼這些高股息個股…,如果大家投資都能像這樣順利獲利,長期吃到股息或資本利得,這當然是好事一樁,但投資永遠沒有這麼簡單,上面我說的下殺循環,大家也要記得可能會出現,千萬不要真的歐印了這些高股息ETF,而增加更高的風險!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玩股網」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近期換股引熱議,根據國泰投信官網昨(25)揭露持股名單,新增兩個股分別是緯創及日月光投控。但實際上另外兩檔受歡迎的高息ETF元大高股息(0056)、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似乎早有「先見之明」,緯創和日月光都早已名列成分股中,其中緯創甚至在0056權重之首,以近十日股價漲幅來看,0056漲幅達5.91%,為00878的2.14%兩倍之多。 00878、0056和00713是市面上目前3檔最受歡迎的高息ETF,不論是成分股、績效、配息、規模、漲幅都經常拿來比較。00878每年會在5月和11月做成分股調整,5月31日是00878今年第1次指數調整生效日,而自生效日前往前推5天,即開始進行分階段調整持股,根據國泰投信官網顯示,昨天第1天就有兩檔新成分股緯創和日月光納入。 緯創近期漲幅剽悍,連帶權重占比高的高股息ETF漲幅也兇猛。根據元大投信官網,緯創為0056權重第一的成分股,持股高達13.7萬張,權重高達4.03%;其次為廣達7萬張、權重3.83%;第3為聯詠1.9萬張、權重3.82%;日月光投控則名列第11名,持股5.1萬張、權重2.65%。 而緯創同樣在00713成分股高居第2名,持股高達3.7萬張、權重8.02%;至於第1名的則是台塑2.7萬張、權重8.79%;第3名的則是台灣大2萬張、權重7.39%。日月光投控排名第33,持股2546張、權重0.95%。 根據統計,0056今年漲幅達18.62%,在3檔高股息ETF中居冠,近10日漲幅也有5.91%;而00713今年漲幅18.07%,近10日漲幅5.72%,兩檔ETF漲幅都贏過大盤16.7%;反觀00878今年漲幅僅12.37%,近10日漲幅2.14%,不到前兩者的1/2。 對於00878現才開始選緯創引發網友討論,「選股邏輯決定一切」、「00878穩定大於一切,容易在空頭贏大盤,但多頭輸大盤」、「00713的選股邏輯接近因子中的品質因子+價值因子選股法,所以才能跟大盤互有勝負」、「抗壓小的人,和要股價和股息都穩定的選878,要高股息+中度總報酬的選713」。 也有人不願見00713續大漲,在股市爆料同學會表示「存股變飆股還沒買夠」、「這隻變成緯創的形狀了」,還有網友貼單持有將近300張00713,損益63.7萬,急喊:「買來存股的怎感覺買到飆股,我的麒麟臂快壓不住」。 ※免責聲明:本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為了因應存股族偏好現金流,元大投信宣布2大變革,旗下明星ETF元大高股息(0056)將正式改為季配息,除息月份訂為1、4、7、10月,預計今年7月就會首次配息,另一則是增添收益平準機制。消息一出,立刻引發批踢踢熱議,網友稱「0056+00878+00713」三檔高息ETF配息月份不同,可以組成「無敵月月配」,也有網友認為不會被二代健保吃豆腐,應該會噴爆。 元大投信指出,0056持續與時俱進符合市場需求,改為季配後,過去1年1次的除息前後進場策略,將可季季參與,且投資人不用再於「季配」與「長期穩定高息紀錄」間取捨,可透過「新0056」長期穩定參與台股指標企業配息果實,完整建立個人現金流資產布局。 因應投資人對於台股ETF一年多次配息的需求,0056正式改為季配息,除息時間落在1、4、7、10月,和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除息時間2、5、8、11月及元大高息低波(00713)的3、6、9、12月錯開。 元大投信指出,0056長期配息且填息表現優異,帶動投資人「以ETF取代個股」優勢,促成存股領息風潮,每年除息前後更有「0056現象」,包括參加除息尋求高配息率的「愈配愈買」、除息後以較低成本增持的「配完再買」,甚至是單純瞄準填息價差的「配完才買」,都能透過0056建立投資策略,在正式改為季配後,更可以季季參與。 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至4月底台股季配ETF的投資人達184萬人,而總檔數14檔平均成立年數為1.67年,0056不僅成立已超過15年,改為季配息後,94萬投資人將自動轉換為季配息,大幅擴大台股多次領息的投資族群。 更重要的是,0056改為季配後,投資人除了不用再於「季配」與「長期穩定高息紀錄」間取捨,同時0056於1、4、7、10月除息,還有望牽動市場從「標的選擇」,逐漸轉向「資產配置」,完整建立個人現金流資產布局策略。 元大投信提醒,投資人選擇高股息ETF時,除應注意配息率是否與追蹤指數息率差異太大,可能使ETF長期績效落後追蹤指數,參加配息時也要留意基金配息率不代表報酬率,配息金額會自ETF淨值扣除,宜一併留意淨值之變動。 0056兩大變革引發網友熱議,「可以開始進貨了」、「和00878對幹」、「大利多,噴爆」、「可以組高息月月配了」、「絕對趨勢,不怕被二代健保吃豆腐」、「56+878+713台股無敵配息組」;不過也有網友不贊成,「就是不要平準金才選56,現在又搞成這樣QQ」。 ※免責聲明:本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高股息ETF始祖元大高股息(0056),目前受益人逾90萬人,離百萬還差臨門一腳,卻飽受最強黑馬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與百萬人氣王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的聲勢進逼,有網友想棄0056改換人氣正旺的00713&00878,分析師股添樂認為,0056正值順風期,今年表現名列前茅,報酬逾15%,殖利率也逾7%,貿然換股,搞不好越換越糟,建議誰跌得多就買誰,或均分投入都很安全。 股添樂在臉書粉專「股添樂股市新觀點」發文表示,有網友存了大半年的0056,最近損益翻紅了,看到越來越多人推薦00713&00878,想問是否建議換股操作呢? 股添樂認為,目前名字跟高股息相關的台股ETF有11檔,未來也高機率只增不減,每檔編制規則都不同,要說誰比誰好,真的很難比,更沒有一定標準,不過它們都有個共通點,那就是設計的初衷,都是為了給追求股息的投資人「長期」持有的。 再來,因為這些ETF買的都是台灣高股息股票,所以只要經過時間驗證,選股邏輯有效,也就是回漲能力、填息表現佳,那就不用太過執著於比較換股,持續存這樣的好標的,才是最佳策略。 過程中,可能在某個時間點,A商品表現相對突出,B商品表現相對疲弱,但是拉長線下來,它一定會發生「均值回歸」。 股添樂分析,因為無論是哪一種投資組合,面對市場它一定有順風期,也會有逆風期。以0056為例,它的編制規則主要圍繞在「預測未來1年的高股息」,這樣的編制規則,在去年明顯是逆風的,所以表現不如其他高股息ETF;但是到了今年的景氣打底回升期,0056截至5月中的報酬是15.4%,這個表現在所有高股息ETF中是名列前茅的。 股添樂強調,沒有一種投資組合可以年年擊敗市場,今年落後的,明年可能會超車,反過來今年突出的,明年可能會落後,這都是有可能發生的。 所以回到這個問題上,要不要賣掉0056去買00713還是00878?股添樂的看法是,這幾檔高股息ETF都是目前市場上最熱門的類型,也都擁有不同的編制規則,要是貿然換股,搞不好事與願違、越換越糟,尤其今年0056的殖利率預估還有7%以上的水準,沒道理都已經熬過低谷了,才反彈就急著賣。 股添樂建議,既然這些高股息ETF編制規則都不同,也都有不同的配息時間,那其實也沒必要換股,誰跌得比較多就買誰,或是均分投入都是非常安全的做法。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股添樂股市新觀點》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ETF標的各有優劣,有的人喜歡買大盤賺高報酬,有的則喜歡投資高股息,無腦領息,日前有網友表示,自己平常只買元大台灣50(0050),但又覺得單純買大盤沒有賺錢的感覺,他想知道「有沒有比存0050更好的ETF標的?」;不少人建議有ESG因子的富邦公司治理(00692)和群益台灣ESG低碳(00923),更有人提出,用4檔搭配起來更接近大盤。 有網友在論壇Mobile01上詢問,想知道「有沒有比存0050更好的ETF標的?」;原Po說明提出這個問題的理由,「小的平常就只有買0050,但覺得單純只買大盤好像都沒有什麼賺錢的感覺,感覺有點保守,想詢問有哪幾檔跟大盤相似的市值型ETF,但是成績可以比0050還要好嗎?」 此外,他也提到,「之前朋友是說可以換成006208,費用比0050便宜,但好像又沒有差到很多,便宜那一些些費用,報酬只有多一點點,想要的是那種可以多頭時候可以賺的比0050還要多的ETF?有這種ETF嗎?」 從網友回應中,多個標的都有自己的支持者,有網友建議,「存美股指數吧!S&P500:00646,NASDAQ100:00662」;另有網友看好ESG趨勢表示,「我沒買0050,不過我是買00692+00923這樣」、「00692和00850的報酬都比0050好,這兩隻主要是加入ESG的投資因子在裡面,00923則是加入ESG和低碳」、「跟0050差不多的有啊!00692、00850、00923,都跟0050很像」。 也有網友直接提供組合,「雖然臺北股市沒有大盤型ETF,但是我們可以多買幾檔,盡量湊成跟大盤類似的持股。譬如同時買下這三檔:00692富邦公司治理 + 0051元大中型 + 00733富邦臺灣中小,如果您還是戀戀不忘0050,那就同時買4檔0050 + 00692 + 0051 + 00733,這樣的組合可以讓我們相對比較接近大盤」。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台股大盤短線漲多,投資人居高思危,建立穩健金流管道成為避險方式之一,致使高息型ETF如國泰永續高息(00878)和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等人氣不墜。不過,長期以來,大盤型ETF如元大台灣50(0050)和高息型ETF之間孰優孰劣爭論不休,投資達人、《安娜媽咪的育兒理財路》的版主安娜以養雞和養豬為比喻,說明投資0050和00878的核心差異,她也建議,2類型ETF各有優劣,資產配置與風險管理才是決定投資人長期投資績效的重要指標。 ◎以下為《安娜媽咪的育兒理財路》原文: 大家很喜歡拿來PK的兩個ETF,一個是大盤型ETF 0050,另一個是高股息ETF 00878,很多人都會問要選哪一個呢?這時候就會有兩派在爭論,或者有些人會直接兩個都買,那下面提出幾個觀點。 一、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成立以來的績效。 首先,我們先來做個績效PK,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近一、兩年的報酬率都比元大台灣50 0050來的高,而00878自2020.7.20上市以來,報酬率為37.41%,而0050近三年的報酬率38.03%,因此從00878上市以來其報酬率小輸0050約0.62%,算是與ETF老大的表現不相上下。 二、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回測十年報酬率。 但是,由MSCI官網發布的資料,我們可以看到,若將00878追蹤的指數「MSCI臺灣ESG永續高股息精選30指數」回測約十年(從2013年5月至2023年4月),其「MSCI臺灣ESG永續高股息精選30指數」的報酬率是47.09%(下圖藍線),而對照組的台灣大盤指數「MSCI臺灣指數」是95.46%(下圖黃線),兩者差距高達48.37%,意思就是回測十年00878的報酬慘輸大盤。 上述的回測結果,有兩個觀點想跟大家分享,觀點一:高配息(高殖利率)不一定等於高報酬,高股息ETF追求的是高配息,其成分股的特色就是公司賺錢後需要把盈餘分配給股東,而長期下來,公司的成長可能會受限,這就是屬於成熟期的公司。 反之,若是成長型的公司,就會用盈餘去研發新技術、建廠、開發新市場等等,因此成長型的公司,其股息就會發的很少,甚至是不發股息。當公司能因此帶來穩定的成長而越賺越多錢,其股價就會上漲。 觀點二:由過去歷史結果來看高股息00878長期績效恐輸大盤,但還是想提醒大家過去的歷史數據不等於未來的投資報酬率,這部份讓我們持續關注吧! 三、清楚自己每個「投資標的」的目的。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說,如果00878、0050要選一個,那一定要選0050作為自己的投資標的,這邊,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兩個面向。 第一個是個人的風險耐受度,由下圖可以看出過去十年,大部分的年報酬率,大盤都是贏高股息的,但當遇到股災時,大盤下跌的幅度也可能會較大(如下圖2022、2018年),這時候,投資人能不能夠確實長期持有,甚至做到逢低加碼,就考驗每個投資人的理性了。 或者,你可以想想,當股災的時候,你需要將自己的持股賣出作為其他資金用途(例如房子頭期款、小孩教育、結婚基金等),這時候你對於自己的持有標的會不會有其他看法呢?在這裡,想提醒大家,投資這件事不是只有數學而已,投資商品本身是中性的,而資產配置與風險管理才是決定投資人長期投資績效的重要指標。 第二個是投資高股息ETF的目的是為自己帶來穩定的現金流,而不是賺價差,高股息ETF 00878之所以很受台灣人喜愛的原因是穩定的季配息,也就是現金流,你可以把現金流想成雞蛋,而高股息ETF想成母雞,你養這隻母雞的目的是,讓母雞幫你生雞蛋,而不是期望這隻母雞長得越來越好、越來越胖。 另外,順道一題,當你投資的高股息ETF,不能再為你帶來穩定現金流時,就要考慮更換標的或者減持了,這就是為什麼你要很清楚自己為什麼要買這個「標的」的原因。反之,當你投資的是大盤,你可以把大盤想成豬,你期望的是這隻豬越養越肥,因此如果台股大盤的長期績效都輸其他國家的大盤,像是美股大盤等,那你也可以考慮更換標的或者減持了。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安娜媽咪的育兒理財路》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台股上周4天急漲7百點,昨天小漲續創今年新高,高股息、債券型ETF強強滾,不過,大盤短線漲多,投資人居高思危,台股ETF受益人數下滑,市場看空者加碼反向ETF避險。集保股權分散統計資料,截至上周五,台股ETF受益人數減少12,650人,但4檔反向ETF受益人數卻全數攀升,包括元大台灣50反1、國泰臺灣加權反1、富邦臺灣加權反1、群益臺灣加權反1。 上周受益人數逆勢增加的ETF有9檔,分別是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00713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632R元大台灣50反1、00690兆豐藍籌30、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664R國泰臺灣加權反1、00676R富邦臺灣加權反1、00686R群益臺灣加權反1、006201元大富櫃50。 高股息ETF持續受投資人青睞,除了人氣王00878、最強黑馬00713之外,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去年10月剛掛牌,今年來報酬率約14%,採季配息機制,即將在6月進行首次配息,市場預期年化配息率上看10%,存股族可多留意。 高股息與反向ETF股民增加,但市值型、科技型ETF受益人數卻減少。下滑千人以上者包括0050元大台灣50、0056元大高股息、00922國泰台灣領袖50、00881國泰台灣5G+、00923群益台灣ESG低碳、00900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6208富邦台50、00896中信綠能及電動車。其中00900雖然是高股息ETF,但近期因配息不如預期,導致部分股民移情別戀。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基金經理人謝明志表示,台灣投資人存股領息風氣漸盛,國人超額儲蓄不再一窩蜂投入保險商品,轉往能夠提供高配息的股票、債券、ETF等商品,成為今年台灣市場投資顯學。目前對於台股長線可重返多頭看法不變,兼具營運成長及股息收益、且去年評價已明顯修正的半導體族群,將有機會吸引資金的目光。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國泰永續高息ETF(00878)除息大典已落幕,部分網友領息的喜悅心情卻還沒結束,有網友敲碗,想知道哪些高股息ETF能夠湊成月月都配息。在眾多網友給予的回覆中,除了以電子科技股為主要成份股,本就主打月月配的復華台灣科技優息ETF(00929),「00713+00878+00888」的組合也上榜;另有網友整理並分享多檔ETF的除息月份,讓想要月月配的人能夠自行搭配。 有網友在論壇Mobile01上以「請問高股息ETF如何買到月配息?」為題向網友請益。原Po表示,「今年要準備成家,想試試轉投高配息ETF,多買幾支季配,湊到能夠每月領股息,多少貼點房貸這樣,想請問高股息ETF來說 有比較適合新手投的嗎?」;他還強調,「最好可以湊成12個月都配的」。 不少網友都提到00929,「用季配息喬到月配也可以拉...也可以看看喜不喜歡00929,他直接就是月配息ETF」、「前面大大說的00929可以,我有關注,而且都科技股,比傳產金融有成長前景,成分股也有篩過,避開景氣循環股、挑獲利穩的,應該比較有填息動能」;另外,有網友提議,「00713+00878+00888就能月月領息了」。 據《工商時報》報導,00929將於明日開放募集資金,鎖定上市櫃市值前200大且達50億元的電子科技類股,該檔兼顧股息殖利率與獲利穩定性;據臺灣指數公司統計顯示,該檔去年股息率達8.2%,優於臺灣高股息指數4.2%;過去5年(2018至2022)股息率平均7.5%,也優於臺灣高股息指數6.9%;報酬率部分,過去5年(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累計報酬率達108.8%,也優於加權指數、臺灣高股息指數同期間的73.9%、49.7%。 除了上述的建議,也有網友整理多檔ETF標的的除息月份供網友參考,助有心想月月配的網友完成配置。該名網友分享如下: 00888:1、4、7、10月除息 00912:1、4、7、10月除息 00725B:1、4、7、10月除息 ABBV:1、4、7、10月除息 00878:2、5、8、11月除息 00891:2、5、8、11月除息 00894:2、5、8、11月除息 IBM:2、5、8、11月除息 00713:3、6、9、12月除息 00896:3、6、9、12月除息 00915:3、6、9、12月除息 VOO:3、6、9、12月除息 VT:3、6、9、12月除息 00907:2、4、6、8、10、12月除息 00772B:1、2、3、4、5、6、7、8、9、10、11、12月除息 BND:1、2、3、4、5、6、7、8、9、10、11、12月除息 LQD:1、2、3、4、5、6、7、8、9、10、11、12月除息 ※免責聲明:本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國內ETF規模前3強,分別是0050元大台灣50 2885億元,0056元大高股息2074億元、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2023億元,這3檔「國民ETF」加起來市值就將近7千億元,2大高股息ETF共4097億元。不過令人驚訝的是,規模前10大ETF,除了前3檔之外,其他7檔全部都是債券型ETF,合計規模達5600億元,超越2大高股息ETF,成為另一股ETF新勢力。 這7檔債券型ETF,依規模由大至小分別為中信高評級公司債(00772B)、群益投資級金融債(00724B)、元大AAA至A公司債(00751B)、國泰A級公司債(00761B)、元大美債20年(00679B)、中信優先金融債(00773B)、國泰投資級公司債(00725B)。 專家表示,ETF囊括一籃子投資標的,具風險分散效果,且交易就如同買賣個股一樣方便。而債券型ETF,除了持有一籃子債券,降低個別債券違約風險之外,由於波動特性不同於股票,能夠以簡單的搭配方式,滿足投資人股債資產配置需求。 此外,債券ETF配息穩定、殖利率高,加上部分設計月配息機制,例如00772B中信高評級公司債、00773B中信優先金融債,每月領息方便投資人打造現金流。 不僅散戶熱中債券ETF,壽險大咖富邦人壽,日前也表示將增加債券ETF部位。富邦人壽首季實現股債資本利得167億,目前對股市中性看待暫不加碼;但債市方面,考量長率仍處於相對高檔,報酬率還有5%以上,且為節省避險支出,投放將以台幣計價的ETF為主。 中信高評級公司債經理人游忠憲表示,高利率環境下全球經濟反彈力道疲弱,而債券經歷罕見連2年下跌後,預料2023年反攻向上機率高,投資人在選債以高評級公司債為主,除具收益吸引力,還具十足防禦力。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國泰永續高息ETF(00878)不負存股族眾望,17日除息後不到3天就完成填息,打臉「左手換右手」的酸言酸語。不過,有網友表示,目前持有00878獲利逾5%,他想知道,先落袋為安等回檔再買進的操作是否可行。網友認為,雖然入袋為安是好事,但買00878就是要領息,如要賺價差,就會挑別檔;另有網友建議,可小賣部分但一定要留倉。 00878於17日除息,19日盤中就填息完成,超過102萬股民真正領到除息紅包,股息預計下月12日入帳。截至發稿時間,00878在平盤與小漲0.06%間微幅震盪,股價介於18.02至18.03元,交易量約38,400多張。 隨著填息完成,部分股民領息達陣,眼見股價水漲船高,不禁萌生先獲利了結的想法。有小資股民在論壇Dcard以「00878除息後該賣嗎?」為題向網友請益;原Po表示,「投入成本大約11萬,昨日除息完下個月配息大約可領1,800塊左右,目前獲利5點多%賣掉的話可以賺6,000多塊」,他想知道,「是不是現在賣了先賺這波之後等價格下去再回購?不知道這樣的操作會不會有什麼問題」。 不少同好回應,「阿如果你賣掉他一路填息上去不就不用買了」、「我的00878獲利21萬都沒賣、我會放著繼續領息」、「72張,獲利9.2%都沒賣,照舊定期定額買」、「我是不賣,買878就是領息,要價差找別支」、「你買00878到底是為了賺價差還是領股息啊? 如果你的目的是領股息,那幹嘛賣? 如果你的目的只是因為要賺價差,那我沒意見,只是賺價差怎麼跑來買這個」。 也有人建議,「手癢就賣個幾張當零用錢啊!我也是手癢就賣」、「賣1/3、1/2,一定要留倉」、「我是覺得萬一一直漲上去或是維持在這個價格,你就無法減低價格,當你發現的時候,你在買回去,被賺走兩次手續費了!雖然入袋為安是好事!不過要看長遠一點比較好」。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美股今年來氣勢旺,美股代表標普500漲近10%、科技股代表那斯達克更漲近22%,想要追上美股熱潮,可以透過ETF間接投資美股,理財達人「存股方程式」表示,元大S&P500(00646)與富邦NASDAQ(00662)是最佳選擇,可擇一布局;如果想要複委託,也推薦VT、VTI等5檔美股ETF。至於統一FANG+(00757),因AI太紅今年大漲逾5成,建議適合心臟大顆者搶進。 「存股方程式」版主在臉書粉專表示,4月景氣燈號依舊亮出代表衰退的藍燈、美國各項經濟數據顯示景氣尚未回溫,因此持續買進市值型ETF,比如永豐台灣ESG(00888)、FT臺灣Smart(00905)、元大S&P500(00646)、統一FANG+(00757),高息型暫時不買進。債券價格持續谷底徘徊,所以留一些資金買進元大投資級公司債(00720B)。 版主曾提過,透過ETF間接投資美股,如果願意複委託,VT、VTI、QQQ、SPY、VOO,這5檔是版主最推薦的。如果和版主一樣不願意複委託,只想就台股上市的ETF做選擇,00646與00662是最佳選擇,可以挑1檔做核心配置,搭配其他類型做衛星配置。 版主透露,目前持有00646與00757兩檔。00646追蹤標普500指數,是最穩健的美股市值型標的。如果要投資科技類股,版主會選擇終端的品牌廠,例如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谷歌(Google)、臉書母公司(Meta)、亞馬遜(Amazon)等,因此美股除了00646,還額外買進00757(追蹤尖牙股)。 00757成分股僅10檔,都是全球知名的科技品牌巨擘,因為成分股很少,所以版主不把00757當成ETF,而是當成一般個股,畢竟成分股非常集中,無法達到任何風險分散的效果。00757今年初從33.27元,一路高飛至今(22)日收50元,大漲逾50%,漲勢驚人,因成分股少,漲跌幅非常巨大。對於00757感興趣的版友,要留意是否能承受如此劇烈的高低震盪。 全球型的國泰全球品牌50(00916)與尚未上市的凱基全球菁英55(00926)也受到許多版友青睞,版主認為這兩檔應是不錯的產品,但美股(尤其是尖牙股)占這2檔的權重很高,可以說美股(尤其是尖牙股)就幾乎決定了這兩檔的走勢。事實上,美股占全球股市的權重非常高,美股的漲跌對全球股市的影響很大。因此,版主並沒有那麼急切想買進00916或00926。 版主買進的標的,部分版友認為不佳、無法認同,版主常收到私訊討論。版主還是要強調,投資的考量點很多,無所謂「最佳」,只有「最適合」自己的。版主買進的標的,當然是有自己的考量。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存股方程式》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國泰永續高息ETF(00878)除息後人氣不墜,僅3日就完成填息,不過,股價直逼18元,這讓許多人不敢入手。存股達人孫太分享她最常見的2種存股投資思路,並表示,投資人能做的就是依照當下擁有的「財商知識」做出「最好的判斷」,並儘量做到「利潤極大化」;她強調,投資不是上述2種思路2選1,適時搭配,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模式,那就是最棒的投資方式。 ◎以下為《孫悟天存股-孫太》原文: 千古難題,你選哪一種? 看到粉絲困擾,00878想買,但現在價格逼近18,我是該等待股價回15元時才買?還是買了之後參與除權息幾年後成本也能到15元呢?如果是你,你會選哪一種? 其實,看價格做判斷的幾乎都是「理性」,但實際操作時可能出現的都不會太理性。簡單來說,現在價格18,你會想要買在15元是因為「便宜」!但若有一天股價真的回15元,你就不會覺得15元「便宜」了,那時可能會想...何不買在「13元」?畢竟,在15元的當下...13元才比較「便宜」 先來說說孫太的看法: 選擇1的話,不知道要「等多久」,也不知道何時才會再回15,此外,因為手中沒有商品,只有籌碼,等真的有一日股價回15元時,是否心中又會想著「可能還會更低」、「我再等等看是否有更好的價格」,最後也沒有參與買進? 而選擇2的話,雖然「時間」可以帶來複利「降成本」,但持有「商品」就必須忍受「波動」,也就是如果有朝一日價格回到15元,就必須看自己的成本是否已經下降的比15元還低,若比15還高,就會出現「早知道當初就別這麼早買」、「現在買還更划算」的心態出現! 而到底哪一種好?先說結論,我們無法「預測」股價接下來怎麼走,所以我們只能做好自己的投資心理狀態,也就是不管你選擇1還是2,之後不管股價漲跌,你都不要「後悔」,因為這個決定是你在「當下」所擁有的「財商知識」做出「最好的判斷」!如果時光倒流,相信財商知識量相同的您還是會做出相同的決策! 所以,沒有最好的方式,只有「當下最好的判斷」,而做了判斷決策後不是就結束了,而是要在這個決策內「儘量做到利潤極大化」,那就是最適合目前你最棒的投資方式了! 若以孫太上次轉換持股的角度來說,我做的就是2,但我也因此嚐到了轉換初期的苦楚,也就是我必須忍受波動,雖然領了160萬的股息,但也必須忍受帳面超過負450萬的帳損!還好心態正確,現在不但帳損翻正,獲利還創新高,股息也即將領超越240萬。 而孫太也有執行1,也就是股息拿到我並沒有全部持續買進,我也會「等」,等一個更好的時機或更好的買點機會出現,讓這筆資金能更有效率的運用。 所以,投資不是非1即2,也不是非黑即白,任何投資人只要掌握好財商觀念,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模式,那就是最棒的投資方式!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孫悟天存股-孫太》授權,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