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價
-
漲跌
-
漲跌幅
-
成交量(張)
-
國內成分證券ETF股票-永續投資
今(6)日台股盤中再創今年新高16793.81點,有網友好奇,AI概念股全面大漲帶動大盤,市值型ETF全面受惠,他想知道輝達是否會帶台股一舉飛上2萬點。網友看法則相當分歧,一派人認為,現在不適合追高,更有人擔憂會爆發半導體、AI泡沫化;另一派人則相對樂觀,認為AI是這5年趨勢,2萬點可能只是低標。 《工商時報》報導,台積電股東會釋出前景利多,股價重回5日現,帶動台股盤中再創今年新高16793.81點,法人認為,外資看好台股趨勢不變,但近期恐會出現短期獲利賣壓。 有網友好奇「AI會全面帶動台股上兩萬嗎?」;該名網友在PTT表示,「輝達老黃先生一來台灣,就全面帶動電子類股,AI概念股全面大漲,帶動大盤,當然市值型ETF也全部受惠,0050、006208、00692、00850、00923,目前電子股還是主戰場,請問不知道輝達光環能不能一舉帶動台股飛上兩萬呢?」 他接著提到,「創意,緯創,欣興,微星,仁寶,光寶科,台積電,這幾隻都在漲」;他還貼出上述幾檔ETF在5月的報酬表示,「各檔的漲幅都不差,00923、006208、0050 是五月漲幅最高的,可能因為它電子占比最大吧!不知道會不會一路漲到第四季」。 展望台股後市,網友分為兩派,看衰的網友提醒,「估值很高了,小心,重演2000年,AI泡沫」、「如果前面沒買現在才買的保重」、「你買很低就算了 現在不建議追」、「小心,半導體泡沫化」「可以,繼續吹,坐等抬轎」。 另一派人則看好台股表現,「AI是這五年的大趨勢吧」、「噴啊!黃先生說下一代晶片還是台GG阿」、「2萬低標吧,大概會噴到2萬5在盤整啦,參考一下」、「不靠科技股噴,難道靠傳慘股嗎?」、「兩萬個屁,二十萬好嗎」;對於AI泡沫化的說法,也有人回應,「如果重演2000年.com泡沫,現在還不趕快買爆,以當年2000年的漲法跟本益比,現在連起漲點都還不到」。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今年ETF基金募集熱度再起,去年全年投信19檔新ETF基金共募集近300億元,今年以來九檔ETF基金募集成立金額即約225億元,其中以國內首檔月配息科技高息基金─復華台灣科技優息ETF最吸金,三天就募得54.5億元,超越今年3月國泰台灣領袖50ETF募得的49.6億元,也是繼2021年底富邦特選高息基金募得151億元後,募資最多的ETF基金,將在6月為台股科技股注入新資金動能。 近年來國內投信持續推出各類ETF基金,不過去年由於市場波動劇烈,除年初時富邦元宇宙、中信電池及儲能科技科技兩檔ETF基金募得超過50億元外,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也在去年底募得近35億元報請成立,其他聚焦科技與ESG的ETF基金吸金力道略顯不足,統計去年共計19檔新ETF基金約募集近290億元。 今年隨台股投資增溫,投信推出的九檔ETF基金,有七檔聚焦國內股市高息與低碳相關題材,年初時群益台灣ESG低碳與國泰台灣領袖50兩檔ETF就吸金近百億元。據悉,日前展開募集的復華台灣科技優息ETF,3天內募得54.5億元,再度刷新近年來投信募集ETF基金的最佳成績,也可見台股高息題材魅力不減。 投信法人分析,台股今年來漸入佳境,在亞股當中表現僅次日股,帶動內外資同步回流,隨存股熱潮延續,讓具有收益分配機制的ETF成為投資新寵,加上復華台灣科技優息ETF是台股首檔月配息ETF,且追蹤指數過往年化報酬率、股息率表現優於大盤及同業競品,在特色鮮明帶動下,繳出亮眼的募集成績單。依據復華投信官網公布的時程,復華台灣科技優息ETF預計6月1日成立、6月9日上市掛牌交易,且由於是月配息級別,7月19日將進行首次除息,預計也將在6月為科技股投入一波資金動能。
投資台股要能抵禦金融市場的波動度,配置中不可或缺的即是台股ETF,從成交量來看,台股ETF交投熱度不減,48檔台股ETF近5日成交均量上萬張的有6檔,分別是元大台灣50反1、國泰永續高股息、元大高股息、元大台灣50、國泰台灣領袖50、群益台灣ESG低碳。整體來看,除了1檔反1ETF外,4檔是高息,另有一檔則是ESG低碳主題ETF。 市場法人表示,台股ETF的波動度更是相對個股與大盤來的低,更是存股族投資人長期穩健投資的好選擇,其中建議投資大型龍頭公司為主,較能兼顧收益及波動,若再加上投資趨勢所及的低碳ESG題材,未來隨著低碳變成投資顯學後,預期資金流入的幅度將會持續擴大,股價動能可望隨之帶動,低碳ETF後市表現更可期!投資人可逢低分批布局建立核心部位。 市場法人分析,結合ESG、平準金機制與低碳ESG三大優勢的群益台灣ESG低碳是目前市場唯一一檔指數篩選納入低碳概念且符合主管機關標準的正宗ESG基金,主要追蹤指數是臺灣指數公司特選臺灣ESG低碳50指數,也是首檔納入成份股低碳訴求的指數,為首檔考量Carbon Emission搶先布局低碳商機的台股ETF,以碳密度做為選股指標,結合碳金龍頭,兼顧永續經營與企業獲利,最適合穩健存股與追求碳金投資獲利契機的投資人。 國泰永續高股息ETF則是今年來人氣不減的台股ETF,也因結合永續與高息的題材,不論是定期定額開戶數、規模、受益人數幾乎每月成長,網路上討論的熱絡程度已經超過元大高股息基金,成為高股息ETF的後起之秀。短線來看,人氣也依舊未減。 群益台灣ESG低碳50ETF經理人洪祥益表示,台灣投資人偏愛投資龍頭股,當看重環境利益的「低碳投資」成為顯學,此時若再加入低碳等相關因子層層篩選,料將為投資結果大大加分。 現階段經濟仍處下行階段,企業獲利持續下修,加上當前半導體庫存尚在調整,許多投資人也許會觀望,不過,根據最新預測,今年臺灣經濟可望呈現U型復甦,然而股市總是領先總體經濟表現,過往當景氣亮藍燈時進場台股,後續報酬表現亮眼。國發會今年訂出2050淨零轉型,投資趨勢所及的低碳ESG題材,結合碳金龍頭,兼顧永續經營與企業獲利的台股ETF,是未來的投資趨勢。
ETF標的各有優劣,有的人喜歡買大盤賺高報酬,有的則喜歡投資高股息,無腦領息,日前有網友表示,自己平常只買元大台灣50(0050),但又覺得單純買大盤沒有賺錢的感覺,他想知道「有沒有比存0050更好的ETF標的?」;不少人建議有ESG因子的富邦公司治理(00692)和群益台灣ESG低碳(00923),更有人提出,用4檔搭配起來更接近大盤。 有網友在論壇Mobile01上詢問,想知道「有沒有比存0050更好的ETF標的?」;原Po說明提出這個問題的理由,「小的平常就只有買0050,但覺得單純只買大盤好像都沒有什麼賺錢的感覺,感覺有點保守,想詢問有哪幾檔跟大盤相似的市值型ETF,但是成績可以比0050還要好嗎?」 此外,他也提到,「之前朋友是說可以換成006208,費用比0050便宜,但好像又沒有差到很多,便宜那一些些費用,報酬只有多一點點,想要的是那種可以多頭時候可以賺的比0050還要多的ETF?有這種ETF嗎?」 從網友回應中,多個標的都有自己的支持者,有網友建議,「存美股指數吧!S&P500:00646,NASDAQ100:00662」;另有網友看好ESG趨勢表示,「我沒買0050,不過我是買00692+00923這樣」、「00692和00850的報酬都比0050好,這兩隻主要是加入ESG的投資因子在裡面,00923則是加入ESG和低碳」、「跟0050差不多的有啊!00692、00850、00923,都跟0050很像」。 也有網友直接提供組合,「雖然臺北股市沒有大盤型ETF,但是我們可以多買幾檔,盡量湊成跟大盤類似的持股。譬如同時買下這三檔:00692富邦公司治理 + 0051元大中型 + 00733富邦臺灣中小,如果您還是戀戀不忘0050,那就同時買4檔0050 + 00692 + 0051 + 00733,這樣的組合可以讓我們相對比較接近大盤」。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外資與本土法人本周鎖定權值股狂敲,台股主流股重新聚焦權值股,成分股囊括台股市值前50大企業的元大台灣50(0050)ETF,本周大漲4.52%,優於大盤漲幅4.34%,周成交量達9.66萬張,較上周的2.4萬張暴增逾3倍。 台股集中市場ETF的19日成交值,也隨股市交投熱絡擴大至200億元以上,達200.68億元,為近期罕見的大量。 台股目前連動全球的股指ETF,除了以台股為最大宗標的之外,還有連動美股四大指數、日本、越南、南韓、印度、歐股等市場,另也有涵蓋半導體、5G、電動車、元宇宙、低碳、ESG等主題的ETF,隨著近來全球股市高歌,本周在台股上市的ETF同步爆量大漲。 篩選本周成交量大增4成以上、法人大買的ETF有元大台灣50、元大高股息、國泰費城半導體、國泰永續高股息、富邦未來車、國泰台灣5G+、國泰台灣領袖50、群益台灣ESG低碳、國泰智能電動車、富邦越南、FT臺灣Smart等11檔。 相較於台股加權指數本周上漲4.34%,台灣50指數周漲5.03%更為耀眼,0050成法人買盤追逐標的,合計買超近6萬張、占總成交量6成以上,在法人買盤追捧下,0050不只股價亮眼,周成交量更暴增3倍以上。 除了權值股代表的0050外,元大高股息(0056)、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二檔高股息的國民ETF代表,也是市場當紅炸子雞,0056資產總淨值本周已來到2,069億元,00878更以飛速追趕,於18日首度突破2,000億元大關,19日為2,018億元。 據統計,0050、0056及00878三檔ETF,目前資產規模都在2,000億元以上。
外資與自營商失心瘋,掃貨大型權值股,推升台股520行情銳不可擋,但台股漲多波動劇烈,加上資金輪動快速,擔心個股押單支風險高的散戶,觀察本周0056、00893等6檔ETF受法人買盤簇擁,周敲逾3萬張,不失為搶搭多頭行情時的另一穩健選擇。 台股重新聚焦權值股,推升0050(元大台灣50)本周大漲4.52%,漲幅超越大盤的4.34%,周成交量9.66萬張,周量暴增逾3倍。除法人周買0050達5.97萬張,0056(元大高股息)與00893(國泰智能電動車)更狂敲逾8萬張,各達8.28萬張、8.14萬張。 法人本周還買進00922(國泰台灣領袖50)5.27萬張,而00881(國泰台灣5G+)、00923(群益台灣ESG低碳)也各買逾3萬張,分達3.08萬張、3.7萬張。 此外,由於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僅僅3天就完全填息,資產總淨值衝破2000億元至2018億元,緊追0056,也點燃ETF的除息行情,法人認為,後續可留意上櫃ESG、半導體高息ETF,優先部署除權息行情。 中信上櫃ESG30經理人張嘉祐分析,上櫃ESG30指數殖利率落在3.2%~6.1%,對有現金流需求的積極型投資人,配息又有機會賺價差,具投資吸引力。群益台灣半導體收益ETF經理人謝明志則認為,半導體股不僅有資本利得潛力,也提供相對穩定的高息收益,以台灣半導體收益指數來說,2017年至去年的平均股利率為5.4%,收益水準接近高股息指數,優勢明顯。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與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ESG價值持續席捲資本市場,許多股民的投資偏好開始轉變。有網友在投資ETF過程中,意外發現將ESG元素納入的ETF如富邦公司治理(00692)或是元大臺灣ESG永續(00850),績效皆優於元大台灣50(0050)和富邦台50(006208),這讓她非常不解。網友表示,主打ESG的ETF目前成立時間都太短,對報酬率有無加分還未可知,需要10年以上才能驗證,要說短線贏大盤,只是剛好而已。 ETF是比較沒時間看盤且波動耐受度較低的小資族的投資首選,不過有網友發現,「ESG ETF像是00692或是00850的績效都比0050和006208好」;原Po分享她的觀察表示,「裡面00850最晚成立,2019才上市,時間我就抓2020年初至今,雖然這幾隻都是市值型的,走勢都差不多,可是看得出00692、00850的走勢其實比0050還要好一些」。 此外,她也提到,「好像很多人也都有買00923,就是ESG加上低碳的概念,而且也是市值型的ETF,我自己的推測是走勢其實跟大盤也偏離不了多少,卻有機會像00692和00850一樣,績效好一些」,原Po好奇,「為何ESG ETF績效會比0050還要好?」 有人認為ESG目前來看就是個噱頭,「根據研究顯示ESG型的etf往往因為價格被高估而導致報酬降低,當然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績效,但esg最糟糕的是每一種ESG的etf篩選出來的成份股差異很大,代表每個業者對esg的定義各不相同,這是個沒有標準的標籤」。 另外,有網友認為,目前ESG題材的ETF成立時間都太短,目前還無法完整評估績效,友人表示,「業者各自解釋ESG,00692其實就看一些財務指標,包裝成ESG、00850跟00923都有自己相對應的ESG評鑑,00923多篩一個碳排放。ESG對報酬有沒有加分還無從得知,短期目前00850跟00692是有比0050好一些(單看他們成立以來)長期還是要讓時間驗證,這些篩選是alpha還是噱頭哈哈」、「因為時間不夠久,就算從00692,2017上市開始回測,也才不到6年,能長期打敗大盤再來探討可能的原因吧!不然短線能贏大盤的標的一大堆,只能說『沒為什麼,剛好而已』」。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與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根據4月28日最新公布的集保戶股權分散統計資料顯示,台股ETF受益人持續增加4萬2,320人,今年以來已增加44.5萬人,總受益人來到460.11萬人,顯示投資人對台股ETF投資熱度持續增溫。 以集保的周成長率來看,前五名分別為富邦台灣加權正2、群益台灣加權正2、元大台灣50正2、大華優利高填息30、群益台灣ESG低碳。 投信法人分析,從短線台股ETF基金的投資熱度增溫,不難看出除了搶短線跌深行情的投資人,高息、低碳題材的相關台股ETF也成為投資人中長線布局首選。 群益投信指出,投資台股要能抵禦金融市場的波動度,配置中不可或缺的即是台股ETF,國人熱愛台股ETF是因為波動度相對個股與大盤來的低,更是存股族投資人長期穩健投資的好選擇,建議台股ETF可以選擇投資大型龍頭公司為主,較能兼顧收益及波動。 若再加上投資趨勢所及的低碳ESG題材,未來隨著低碳變成投資顯學後,預期資金流入的幅度將會持續擴大,台灣指數公司特選台灣ESG低碳50指數,是首檔納入成分股低碳訴求的指數,以碳密度做為選股指標,結合碳金龍頭,兼顧永續經營與企業獲利,最適合穩健存股與追求碳金投資獲利契機的投資人。 隨台股即將進入除權息旺季,投資人希望參與配息,也是推升高股息ETF基金近期買盤增溫的原因。 台股ETF基金中,高股息ETF基金人氣最旺,統計今年前兩個月就吸金千億元,11檔高股息ETF基金買氣高漲,且持續到第二季。5月即將募集的新基金包括三檔國內股票型ETF,分別為群益台灣半導體收益ETF、中信上櫃ESG 30ETF、復華台灣科技優息,其中復華投信推出強調透過布局科技產業打造穩定現金流、可月月配的高股息基金,預期將持續炒熱高股息ETF話題。
碳權近期好夯,源自聯合國為控制全球暖化,目標2030減碳達43%,2050淨零排放,台灣也響應,碳權交易所最晚9月上路,預計明年交易。減碳成了全球大勢,ETF也出現低碳版的0050,也就是00923,但上市沒多久就破發,網友擔心被套回不來?分析師股添樂表示,00923都是龍頭權值股,沒什麼好擔心,明年擬徵「碳費」,一定會回到15元以上,現在回檔就是很好的加碼點。 股添樂在臉書粉專「股添樂股市新觀點」發文表示,有網友看好低碳趨勢,先前認購了00923,不過一上市就套了。本來以為蔡總統宣布籌設碳交易平台是利多,想不到還是跌,現在沒信心加碼了。 股添樂認為,群益台灣ESG低碳(00923)是一檔市值型ETF,只要標榜市值,一般都是跟著大盤走的,大盤漲就漲,大盤跌就跌。所以這檔ETF要是在去年10月中的台股低檔掛牌,現在可能已經接近18塊,可惜實際掛牌時間是3月初,那是台股近期最高點,這就解釋了為什麼一掛牌就下跌,和蔡總統無關。 至於能不能加碼?股添樂指出,還是要回到編制規則上,這檔ETF主題圍繞在「低碳」上,就是把資金投入到石化、鋼鐵、水泥等高碳排產業外的權值股,白話說,就是少了這些傳產股的0050,所以才名為「低碳」。成分股有7成是電子股、2成為金融股,而7成電子股中,台積電占3成。 一檔ETF如果成分股有7成都是電子股,就注定它天生股性較為活潑,代表多頭時比較會漲,空頭時相對也會修正較多。不過,這麼高的電子股權重,也不用太訝異,畢竟台股本身就是一個科技成分占比偏高的指數(大於60%),如果一檔ETF表現要貼近大盤,電子股占權重勢必得這麼高。 股添樂強調,市值型商品起碼買的都是龍頭權值股,其實沒有什麼好擔心,加上「低碳」也確實逐漸受到重視,例如目前除了要設立碳交易平台,環保署也計畫明年要開徵「碳費」。碳排放量高的石化、鋼鐵、水泥受影響程度當然也較大。 股添樂說,這檔ETF相較其它市值型商品,波動確實比較高,但既然確定買的是龍頭權值股,比較高的波動也代表當市場反彈,回升力道也會比較強。策略上可以設定每下跌5%買1次(以目前價格計算差不多是0.75),分散資金投入,只要市況好轉,一定能再回到15元以上,這類市值型ETF回檔,就是一個很好的加碼時機點。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股添樂股市新觀點》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3月間榮登國民ETF寶座,昨日公告第二季配息2.7元,外界預期,將再現第一季配息前的00878搶購潮。有網友好奇,除了左手換右手,受金融股影響,下季配息收入會銳減,還要等填息才算數,00878真的好?不少人認為,小資小白還是要趁年輕選有成長性的標的;此外,順應趨勢,群益台灣ESG低碳(00923)有望接棒0050成為市值型ETF的新標竿。 綜合媒體報導,00878上季配息前,交易量、交易金額和股東人數均大幅成長;成交量上,上季配息前一天,成交張數破19.9萬張,全月交易量衝上166萬張,月增198%;單月申購金額達185億元,月增更達10倍之多;股東人數也大增10萬。看好00878的高人氣,在第二季配息前,有望在催出一波00878搶購潮。 不過,樹大招風,有網友在Dcard股票版上發文質疑「00878真的這麼好嗎?」;原Po好奇,從新聞上看到00878年配息殖利率達6%,這不就是左手換右手,加上金融股影響,下季配息收入就會銳減,那00878要拿什麼配息?」 此外,他質疑,投資人是否都以為配息率等於報酬率,且配息還要等填息才算數,如果不是真的追求現金流,一般上班族、年輕人或開始投資的小白還是選擇市值型ETF更好吧?若覺得0050很貴,可改買006208、00692、00850、00923;原Po直言,「如果退休了我還能理解,要領息,年輕人買00878我就看不懂了?」 不少人支持原Po的論點認為,「我還是喜歡有成長性的股票」、「建議夠年輕就多買市值型的,高股息可能就退休後買吧?」、「像美股就很少在配息的 ,反而會配息的企業是少數」。 從網友回覆中,也可以看到最新的投資趨勢,比起0050,更多人選擇擁抱ESG潮流;不少人表示,「如果是我,確實會下手便宜的0050,因為我真的買了00692+00923」、「我也有買00923,這檔現在真的甜」、「我自己定期定額0050+00850+00923,真的你說對了,高息型把息配給你,如果沒好好運用,本金永遠養不大」、「相對0050其實我比較看好低碳發展,不管是碳交易還是碳費應該都會影響到一些,00923應該會更有展望」。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根據4月28日最新公布的集保戶股權分散統計資料顯示,上一周台股ETF的受益人持續增加4萬2320人,今年以來已增加44萬5014人,總受益人來到46萬01172人,顯示投資人對台股ETF投資熱度持續增溫。進一步觀察,上周增加一千人以上的有10檔,分別是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元大台灣50(0050)、元大高股息(0056)、富邦台50(006208)、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群益台灣ESG低碳(00923)、永豐台灣ESG(00888)、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00)、元大台灣50正2(00631L)、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 以周成長率來看,前五名分別為富邦臺灣加權正2(00675L)、群益臺灣加權正2(00685L)、元大台灣50正2(00631L)、大華優利高填息30(00918)、群益台灣ESG低碳(00923)。其中僅00923在周成長人數與周成長率都上榜,顯示ESG低碳題材特別受投資人青睞,據了解,結合ESG、平準金機制與低碳ESG三大優勢的00923,是目前市場唯一一檔指數篩選納入低碳概念且符合主管機關標準的正宗ESG基金。 群益投信表示,投資台股要能抵禦金融市場的波動度,配置中不可或缺的即是台股ETF,國人熱愛台股ETF是因為其波動度相對個股與大盤來的低,更是存股族投資人長期穩健投資的好選擇,建議台股TF可以投資大型龍頭公司為主,較能兼顧收益及波動,若再加上投資趨勢所及的低碳ESG題材,未來隨著低碳變成投資顯學後,預期資金流入的幅度將會持續擴大,臺灣指數公司特選臺灣ESG低碳50指數,是首檔納入成分股低碳訴求的指數,以碳密度做為選股指標,結合碳金龍頭,兼顧永續經營與企業獲利,最適合穩健存股與追求碳金投資獲利契機的投資人。 根據歷史數據顯示,近一年、三年、五年平均報酬率來看,低碳密度企業股價報酬為7%、82.9%、168.6%,而與非低碳密度企業分別為-15.4%、75.9%、75.3%,可以觀察到密度企業股價表現較佳,對於台股投資報酬率的提升效果更強。
台股ETF波動度相對低於個股及大盤,因此成為台灣投資人存股最愛選項之一。法人表示,以長遠投資發展來看,要跟著政策走,國發會今年訂出2050淨零轉型,投資趨勢所及的低碳ESG題材,結合碳金龍頭,兼顧永續經營與企業獲利的台股ETF,是未來投資趨勢。 隨低碳變成投資顯學後,預期資金流入幅度將持續擴大,資金浪潮加速推動下,低碳ETF後市表現更可期,投資人多留意投資契機。 據了解,目前市場唯一一檔指數篩選納入低碳概念且符合主管機關標準的正宗ESG主題ETF,結合ESG、平準金機制與低碳ESG三大優勢的群益台灣ESG低碳ETF,主要追蹤指數是臺灣指數公司特選臺灣ESG低碳50指數,也是首檔納入成份股低碳訴求的指數,以碳密度做為選股指標,結合碳金龍頭,兼顧永續經營與企業獲利,最適合穩健存股與追求碳金投資獲利契機的投資人。 群益台灣ESG低碳50(00923)ETF經理人洪祥益表示,投資台股要能抵禦金融市場的波動度,配置中不可或缺的即是台股ETF,特別是具備低碳主題台股ETF。 此外國發會今年訂出2050淨零轉型,台灣史上最長遠的跨部會國家發展計畫,預計自2023年至2030年將帶動民間投資約4兆元以上、創造5.9兆元產值,及55.1萬個淨零轉型相關就業機會。 洪祥益指出,國內外大廠相繼訂出自身碳中和目標,未來台廠若想接到更多訂單,企業必須越低碳,兩者關聯性將與日俱增,低碳浪潮正要起步時刻,建議以投資大型龍頭公司為主,較能兼顧收益及波動,若再加上投資人可逢低分批布局建立核心部位。更是存股族投資人長期穩健投資的好選擇。
據統計,用ESG標的作多元資產配置,不但能降低波動風險還提高投資勝率,正因多元資產具備降波動特性,近期投信力推多元資產。 PGIM保德信全球生態友善ESG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張書廷指出,依歷史統計顯示,自2003年以來若單純投資全球股票,平均年化報酬率約8%、波動度為15.6%;但採取股債配置策略,平均年化報酬率可以提升至6.2%,且波動度相較股市大幅降低至9.8%;若只投資全球債券,平均年化報酬率則只有2.7%。 目前投資環境相當適合投資多元資產,富邦台美雙星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薛博升表示,觀察AAII美國散戶投資人情緒指數,截至4月6日當周為止,目前看空、持平與看多美股的投資人,比重分別為35.0%、31.6%與33.3%,比例相當,顯示未來在市況不明下,投資人心態略偏謹慎,此時正是布局多重資產商品的最佳時機。 張書廷認為,若在股、債及REITs等全部挑選符合各國ESG政策的標的的話,更有利於資產的成長性與低波動風險控制。目前的ESG投資主題主要分成綠色能源與科技主流兩大類,綠色能源包括新能源、環保趨勢、環保建築等,科技則是雲端、電子紙、電動車電源供應相關,兩大類型不論在股票、債券、REITs皆有標的可選擇,除有助於資產多元配置,ESG主題則提供這些產業長線成長的機會。 群益台灣ESG低碳50ETF(00923)經理人洪祥益分析,考量國際淨零碳排趨勢將會左右企業的營運及獲利,未來ESG永續經營能力愈好的企業愈能吸引外資。ESG優良企業大多具有營運風險較低特性,遭逢大環境巨變下,能展現較佳的抵禦能力,結合碳金龍頭,兼顧永續經營與企業獲利的標的,將是未來的投資趨勢,適合穩健存股與追求碳金投資獲利契機的投資人。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台股在前一波軋空行情後,進入盤整。據最新集保戶股權分散統計資料顯示,近一周台股ETF的受益人周增加一千人以上的有9檔,分別是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元大台灣50(0050)、富邦台50(006208)、元大高股息(0056)、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永豐台灣ESG(00888)、群益台灣ESG低碳(00923)、中信臺灣智慧50(00912)、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 而以周成長率來看,前五名分別為中信臺灣智慧50(00912)、國泰臺灣加權正2(00663L)、富邦臺灣加權正2(00675L)、大華優利高填息30(00918)、群益台灣ESG低碳(00923)。 其中,群益台灣ESG低碳(00923)與中信臺灣智慧50(00912)在週成長人數與週成長率都名列前矛。整體來看,周成長率前十名以4檔台股正2居多,另外低碳ESG與高息也是深受投資人青睞。顯示出投資人對於結合碳金龍頭,兼顧永續經營與企業獲利的未來投資趨勢給予肯定。 群益投信表示,投資要跟著政策走,國發會今年訂出2050淨零轉型,投資趨勢所及的低碳ESG題材,結合碳金龍頭,兼顧永續經營與企業獲利的台股ETF,是未來的投資趨勢,隨著低碳變成投資顯學後,預期資金流入的幅度將會持續擴大,在資金浪潮的推動下,低碳ETF後市表現更可期,投資人可多留意投資契機。 據了解,結合ESG、平準金機制與低碳ESG三大優勢的00923,是目前市場唯一一檔指數篩選納入低碳概念且符合主管機關標準的正宗ESG基金,主要追蹤指數是臺灣指數公司特選臺灣ESG低碳50指數,也是首檔納入成分股低碳訴求的指數,為首檔考量Carbon Emission搶先布局低碳商機的台股ETF,以碳密度做為選股指標,結合碳金龍頭,兼顧永續經營與企業獲利,最適合穩健存股與追求碳金投資獲利契機的投資人。 群益台灣ESG低碳50ETF(00923)經理人洪祥益表示,現今國際大廠相繼訂出自身的碳中和目標,未來台廠若想接到更多訂單,企業就必須越低碳,因此「低碳=訂單」。在這個低碳浪潮正要起步的時刻,擁有台股低碳ETF,就能搶先掌握台股的「碳金商機」,ESG是全球投資的熱點,而「低碳」在ESG投資當中更是重點中的重點!未來隨著低碳變成投資顯學後,預期資金流入的幅度將會持續擴大,而正所謂「資金動能之所在,股價動能之所在」,在資金浪潮的推動下,低碳ETF後市表現可期!
根據集保最新統計,近一周台股ETF的受益人周增加1千人以上有9檔,分別是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元大台灣50(0050)、富邦台50(006208)、元大高股息(0056)、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永豐台灣ESG(00888)、群益台灣ESG低碳(00923)、中信臺灣智慧50(00912)、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若以周成長率來看,前5名分別為中信臺灣智慧50、國泰臺灣加權正2(00663L)、富邦臺灣加權正2(00675L)、大華優利高填息30(00918)、群益台灣ESG低碳。 觀察受益人數增加較多的ETF,以高股息、市值型、低碳ESG等較受投資人青睞。不過,若以周成長率來看,則出現相對冷門的台股正2 ETF,意外在前10名中佔據了4檔,包括00663L國泰臺灣加權正2、00675L富邦臺灣加權正2、00631L元大台灣50正2、00685L群益臺灣加權正2等。 中信臺灣智慧50奪得周成長率第一,中信臺灣智慧50 ETF經理人張圭慧表示,股市仍瀰漫著高利率、地緣政治風險,預估高利率環境短期不易扭轉,產業庫存與產品組合仍持續調整中,預估上半年進入尾聲,對投資人來說,可視為布局長期資金分批介入的時機,具長線題材與政策支持的產業相對看好,可將資金布置於半導體產業、ESG、綠能及電動車等投資商品。 群益投信表示,投資要跟著政策走,國發會今年訂出2050淨零轉型,投資趨勢所及的低碳ESG題材,結合碳金龍頭,兼顧永續經營與企業獲利的台股ETF,是未來的投資趨勢,來隨著低碳變成投資顯學後,預期資金流入的幅度將會持續擴大,在資金浪潮的推動下,低碳ETF後市表現更可期,投資人可多留意投資契機。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