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價
-
漲跌
-
漲跌幅
-
成交量(張)
-
國內成分證券ETF股票-大盤
*除權息交易:元大高股息、中信臺灣智慧50、 永豐臺灣加權、永豐台灣ESG等 *法說會:遠東銀、長科*、鈺齊-KY、康聯訊 *股東臨時會:光菱、揚秦 *增資股買賣:合勤控、動力-KY、全達、亞元 *通過上櫃審議:偉康科技 *注意股票:建碁、創意、晶睿、世芯-KY等 *處置股票:金麗科 *融券最後回補:新潤 *暫停融券賣出:伸興
國際利空逐個落地後,伴隨即將到來的台美選舉行情,以「綠金」、「黑金」及金融族群組成的三金部隊成為撐盤要角,指數在萬三上下反覆測底,指標股元晶(6443)、台塑(1301)、富邦金(2881)18日均成功收紅。 英國新任財相宣布撤回減稅計畫,加上美國銀行財報利多,歐美股市普遍回暖,距離美國期中選舉不到一個月時間,台灣九合一大選也將在11月底登場,綠能概念股搭上選舉列車,加上台灣國際智慧能源周19日正式登場,題材增溫。 太陽能模組廠受益政府衝刺太陽能光電裝置量,茂迪10月起進入大量生產階段,訂單能見度已達明年第二季外,聯合再生、安集、元晶等個股也在政策助威及年底併網高峰帶動下,營運搶眼,股價18日漲幅皆逾1%;另外由歐洲在台商務協會(ECCT)舉辦的「2022全球離岸風電高峰會」甫剛落幕,經濟部預估年底將達成200座風機的目標,華新、世紀鋼等相關個股同步走高。 此外,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和結盟油國(OPEC+)宣布自11月起每月減產200萬桶,創2020年以來創大減產幅度,加上第四季進入用油旺季,油價波動回穩,台塑、南亞、台化、台塑化18日全數反彈。 至於金融族群受惠美國大舉升息,台美利差擴大,先前的保單之亂及股債市回檔利空反映也暫告段落,金控雙雄富邦金、國泰金領軍反攻,18日分別吸引法人買超6,302張與331張,台新金、兆豐金等金融股跌深反彈。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指出,在11月聯準會利率會議前,市場轉而關注財報表現,未來一個月內美股財報將影響股市行情,短線指標可以留意美股的動向。 中信臺灣智慧50ETF經理人張圭慧表示,美國銀行業財報喜憂參半,9月通膨指標也在高空盤旋,市場短線震盪,築底盤整期間,建議投資人布局政策性支持產業及受惠升息利差的金融類股,逢低分批承接、長期持有,是更好的投資策略。
台灣指數公司今(19)日公布「台灣指數公司中小型A級動能50指數」2022年第四次成分股定期審核結果,該指數為富邦台灣中小(00733)ETF所追蹤。成分股大汰換,50檔中更換了高達43檔。納入和刪除之變動自今日盤後生效。 台灣指數公司中小型A級動能50指數成分股納入43檔:亞聚、八貫、名軒、華城、樂事綠能、和大、合機、劍麟、技嘉、毅嘉、環科、百容、怡利電、華建、榮運、中櫃、晶華、豐達科、奇鋐、鴻名、星通、盛達、建碁、耀登、創意、晶睿、嘉澤、晶彩科、世芯-KY、旭富、智伸科、時碩工業、東科-KY、jpp-KY、遠雄港、百一、詮欣、晶心科、緯穎、雷虎、寶一、寶成、宏全。 成分股刪除43檔:宏亞、東陽、昭輝、年興、首利、中興電、利奇、中砂、中電、五鼎、杏輝、神隆、上銀、裕隆、全友、精英、智邦、金像電、連宇、美食-KY、高林、訊舟、揚明光、洋華、TPK-KY、合勤控、上緯投控、聯德控股-KY、致伸、虹堡、界霖、中磊、金橋、飛捷、居易、華孚、樺漢、安集、穎崴、嘉基、昇陽半導體、振樺電、鈺齊-KY。
2022年利空夾擊,統計台股大盤今年來下跌23.75%,也拖累台股各類基金績效,無論是主動基金或是被動ETF今年來跌幅幾乎都超過2成以上。不過法人觀察,即使大盤不好,還是有相對抗跌的台股基金,其中,高股息指數型商品表現最抗跌,是中長期參與台股行情的極佳工具。 統計今年來以國內指數股票型─高息ETF-14.49%表現相對抗跌,股票債券平衡型─國內價值型股票型-17.93%、國內股票─價值型-21.18%、國內指數股票型─指數型(非ETF)-21.93%,但表現都勝過大盤。 台灣所有企業皆需在5月20日前完成當年度股利宣告,因此若有高息ETF的追蹤指數在每年5月底進行第一次指數審核,可以在第一時間鎖定已宣告股息的高息股進行指數成分股調整,精準卡位全年高息,加上第二次指數審核落在12月底,篩選當年度前三季已公布EPS成長率高的公司,超前部署隔年極具股息及股價成長潛力之股票,最能有效增加息利雙收的契機。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00919)基金經理人謝明志表示,若以存股的角度來看,高息股的誘因除了穩定領息,跟漲抗跌的特性也是重點之一,台股今年表現不佳,觀察投信發行的台股各類型基今年來績效平均表現皆負報酬,其中國內指數股票型─高息ETF-14.19%表現最抗跌,同時勝過大盤。 中信臺灣智慧50(00912)經理人張圭慧表示,今年資本市場波動衝擊加劇,升息恐慌下,中長線仍偏箱型整理,在產業與投資市場面臨調整情況,對多數投資人而言,選擇政策性支持產業、或受惠升息利差的金融類股做為存股標的,是最有可能長期成功的投資策略。
上市櫃9月營收公告進入倒數,績優成長股吸引法人回補,即使是在7日連假前夕,依然持續加碼,押寶節後再攻,包括長榮、臺企銀、廣達等16檔,9月營收及今年前九月營收皆持續繳出雙年增,雀屏中選。 PGIM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孫傳恕指出,台股本周展開反彈,除了有美股領頭,限空令也發揮穩定信心作用,帶動指數站穩10日線,化解破底危機,惟整體成交量能仍無法有效放大,反彈力道仍須觀察。而晶圓龍頭營收優於市場預期,有利連假後台股走勢,且據統計,雙十節後台股上漲機率高,隨時間拉長持續走高機率大。 已公布9月營收的上市櫃公司中,單月與今年前九月營收皆年增,並獲三大法人本周進場力挺業績表現、7日單日持續押寶的個股,共有長榮、臺企銀、廣達、鴻海、健策、慧洋-KY、信邦、榮剛、藥華藥、元晶、大成鋼、元太、智邦、廣越、永豐金、致伸等16檔。 長榮第三季營收以1,704.4億元,創同期新高,也因整體運費仍較去年維持高檔,前九月營收也較去年成長逾5成。長榮將於下周五(14日)舉辦法說會,面對全球運價跌跌不休,市場靜待其未來展望及對海運景氣最新看法,而三大法人已勇於在連假前敲進,押寶法說行情意圖濃厚。 代工大廠廣達,除了業績報喜外,近期再傳好消息,即擺脫長久以來的代工宿命,有望拿下全球第五大汽車集團通用的自駕車載電腦JDM(共同開發)/ODM訂單。據悉,通用訂單四年總量約1,400萬套,預計2025年起交貨,平均每年營收貢獻度上看400~500億元。法人指出,廣達目前洽談、競標中的車載電腦JDM/ODM訂單多達30餘家,想像空間極大。 中信臺灣智慧50經理人張圭慧則表示,受全球升息抗通膨影響,今年資本市場波動衝擊加劇,預期台股中長線仍偏箱型整理,在產業與投資市場面臨調整情況,對多數投資人而言,選擇政策性支持產業、或受惠升息利差的金融類股做為存股標的,是最有可能成功的長期投資策略。
金融環境造成的波動來到短期高峰,資金於各類題材間快速輪動,獲政策紅利持續挹注電動車類股沉寂一日後再成反彈急先鋒,陸系指標廠比亞迪獲德國十萬輛大單,胡連(6279)、康舒(6282)等概念股拔地而起。 正當特斯拉的「馬投顧」還在法庭處理推特的收購交易案時,大陸自主品牌比亞迪宣布第三季向客戶交付53.42萬輛車,遠高於受限物流問題的特斯拉同期所交付34.38萬輛車,儘管該數據已是特斯拉單季新高;以比亞迪為代表的陸系新能源車公司崛起,加上傳統燃油車廠如福斯、豐田也轉投新能源車懷抱,連蘋果也傳出將在年底重組Apple Car團隊,電動車話題性再起。 大盤逐步反應負面利空後,伴隨台美選舉及作夢行情啟動下,大盤短線止穩反彈,受惠政策紅利的電動車股成為資金逢回分批加碼的主要方向,尤其營收成長股更獲法人買盤青睞。正達、高力、立凱-KY、AES-KY、力旺、建準、胡連、台半、台達電、康舒、普誠及南電等12檔個股6日獲法人加碼、漲幅皆逾3%,其中已公佈營收的康舒、AES-KY、南電9月營收皆寫下歷年單月新高,力旺、普誠及立凱-KY也同樣繳出不斐成績。 兆豐豐台灣基金研究團隊表示,半導體伴隨供給面瓶頸逐漸打開,未來需求面是觀察重點,投資上建議以低基期、政策支持的類股為主,採取選股不選市策略。此外,產業的基本面尚未落底,布局策略上追求穩健性,挑選下行風險相對低,基本面較具成長性之標的為主。 中信臺灣智慧50 ETF經理人張圭慧表示,台股本益比歷經一波修正後,投資價值浮現,惟短期受總體經濟影響,震盪整理,建議逢低分批布建資金,基本面穩健及政策性支持產業,如電動車、綠能、半導體等仍可期。
美國商務部發布今年8月個人消費支出(PCE)及通膨指標雙雙高於預期,顯示通膨比前一個月加速,市場擔憂經濟下行風險增溫揮之不去。 法人指出,綜觀上周資金,僅南韓淨流入1.8億美元,其餘市場都失血,流出前三新興亞股為印度、台灣、菲律賓,金額各為16.7億美元、8.9億美元及2.3億美元。 中信臺灣智慧50 ETF(00912)經理人張圭慧指出,美國核心PCE指數4.9%,較前一期4.7%升溫,顯示企業銷售與消費力道不減,通膨壓力依舊,預示11月聯準會會議升息3碼機率提高。 張圭慧說明,在升息循環中,美元表現相對強勢,台美利差擴張,短期台幣匯率走弱,在全球通膨位居高檔下,建議投資人關注可望受惠於升息利差的銀行類股,與政策支持題材類股,惟台股短期以箱形整理為主,操作上須謹慎布局,以長線投資方式,穩健管理曝險部位。 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表示,越股投資人以散戶為大宗,擔憂升息導致資金緊收,觀望氛圍濃。惟越南統計總局上周公布兩個經濟數據,GDP比去年同期增長13.67%,符合先前預期Q3爆發成長的假設;9月消費和服務零售總額493.1兆越盾,達近兩年新高,總體經濟持續繳出亮眼成績,投資人可觀察越指流動指標,關注市場信心是否回升。 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表示,近期因美國鷹派升息立場延續,美元升值使資金從全球股市流出,印度市場同樣受其干擾而表現波動,不過整體來看,印度經濟基本面仍穩健,製造業PMI連續14個月維持在50以上,製造業景氣保持強勁,近月通膨數據亦逐漸下滑,企業展望也維持正向,加上時序也來到印度傳統節慶旺季,將帶動相關需求,綜合前述條件,仍相對有利於印度股市表現,而中長期來看,鑒於印度的結構性增長依舊強健,且官方對於經濟轉型與改革之政策方向未變,投資前景仍值得期待。
台股十月開局,縱有限空令,然國際面仍有通膨、企業對營運的示警等利空籠罩,電子股行情依然低迷,反觀貨櫃三雄長榮(2603)、陽明(2609)、萬海(2615)等航運股反彈,與銀行股如臺企銀(2834)、第一金(2892)等15檔非電股,成法人資金停泊的兩大族群。 市場投資情緒疲弱,台股3日再度大跌百點,航運族群是少數翻紅類股。在歷經第三季旺季不旺的震撼後,海運業將透過積極減少運力供給,以期讓運價止穩,包括馬士基、地中海航運、貨櫃三雄等10月擴大減併班。 消息一出激勵長榮、陽明、萬海等反彈,航運族群成為3日盤面的多方要角,並吸引法人進駐,法人買超0.36億元~5.73億元不等,其中,外資買超0.41億元~4.75億元不等。 除了航運股外,金融股以銀行股為主,成為3日盤面另一焦點,包括臺企銀、第一金、中信金、華南金、元大金、開發金等,獲法人買超0.37億元~1.38億元不等。 另有包括八方雲集、喬山、富邦媒、鈊象、南亞等非電股,皆入列法人買超股,且外資與投信皆站買方,股價全面收紅,漲幅1.2%~4.82%以上。 中信臺灣智慧50 ETF經理人張圭慧指出,美國核心PCE指數4.9%,較前一期4.7%升溫,顯示企業銷售與消費力道不減,通膨壓力依舊,預示11月美國聯準會(Fed)會議升息3碼機率提高。 張圭慧說明,在升息循環中,美元表現相對強勢,台美利差擴張,短期台幣匯率走弱,在全球通膨位居高檔下,投資人可關注有望受惠於升息利差的銀行類股,與政策支持題材類股,惟台股短期以箱形整理為主,操作上須謹慎布局,以長線投資方式,穩健管理曝險部位。
本周進入第三季末尾,面臨美國聯準會(Fed)年底升息不煞車、美元指數創20年新高、台美利差擴大等利空,原先力挺台股的內資籌碼開始出現鬆動跡象,部份獲利開始回吐,台半(5425)、健策(3653)等投信持股比率大於10%的個股應留意獲利了結賣壓。 台股跌破國安基金防線13,928點後持續下探低點,但外資賣壓並未明顯放大,內資因恐慌情緒出現的融資斷頭,以及散戶、中實戶的多殺多賣壓才是主因。反觀多頭司令的投信連10日買超,合計156.33億元,距離第三季季底僅剩二個交易日,盤勢偏空,作帳壓力大,部分高持股比率的個股恐將面臨結帳賣壓。 截至28日止,投信持股比率大於10%的個股包含台半、健策、奇鋐、世芯-KY、胡連、金像電、眾達-KY、家登、穎崴、嘉澤、創意、振樺電、智伸科等13檔個股;除金像電、穎崴與振華電外,其餘個股投信28日均再度加碼,但股價仍下跌3.02%~6.41%不等。投信季底汰弱留強,卡位跌深與9月營收股,投資人應提防投信獲利入袋的名單。 國泰證期經理蔡明翰表示,進入投信作帳結帳的最後關頭,由於盤勢偏空,結帳的機率較高,但指數負乖離過大,仍不排除最後兩個交易日出現大幅度的反彈,建議投資人選好個股並保持觀望,等待反彈後進場搶短,不要提前進場埋伏會是較好的操作方式。 中信臺灣智慧50 ETF張圭慧表示,自全球央行年會後,Fed利率策略態度與指引越趨明顯,市場預期抑制通膨有機會在第四季發揮成效,同時,經濟影響程度也逐漸明朗,不確定性風險降低,本益比歷經一波修正後,投資價值浮現,惟台股短期受到總體經濟的影響維持震盪整理,選股上建議以在電動車、綠能、半導體等基本面穩健及政策性支持產業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