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價
-
漲跌
-
漲跌幅
-
成交量(張)
-
國內成分證券ETF股票-高股息
挑出屬於你的夢幻ETF ETF由於擁有分散投資風險、資金門檻低等多種優勢,是市場中十分受到投資人歡迎的投資工具,也是小資族喜愛的一種金融商品之一,市場上有許多種ETF商品提供投資人多元豐富的選擇,有什麼方式能夠進一步篩選適合自己的ETF商品?《DailyView網路溫度計》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整理出近一年(2022/08/30~2023/08/29)網友、股民們都在討論的10大「ETF篩選要素」,下手金融商品不妨先注意這些細節,理性聰明投資! No.1 管理/內扣費用 因為交給別人來管理自己的投資,所以投資人在持有ETF時,成本裡會有一項是交給管理團隊的營運費用,當中包括管理費、經理費、交易稅、手續費、周轉費用等雜支,雖然看起來不高,但若是大量、長期持有的投資標的,就可能因此減少獲利。因此,長期投資,不只要看報酬,ETF的總費用率也很重要,以台灣的ETF來說,總費用率約莫落在0.2%至0.5%左右,有些會高到1%多。網友就說,「複利很重要,如果ETF總費用率太高,影響複利真的要考慮一下。」「我就笑,還有人說根本不用管內扣費用。」不過也有網友認為,「還是要看整體報酬率啦!」 No.2 殖利率 不少台灣投資人偏好領取股息,對現金入袋相對有感,就會特別在意殖利率,而殖利率的計算方式很簡單,其實就是「現金股利除股價」,也被稱為現金殖利率,因此有許多投資人都喜歡買進高殖利率投資標的,現在市面上也有不少主打高殖利率的ETF,畢竟殖利率可以很快速判斷出買進這檔ETF、股票,可以獲得多少收益,一般來說,台股平均殖利率約在4%,高於此就可被認為是高殖利率股。像是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00)採季配息,一年配發四次股息,光是最近一次配發股息的殖利率就高達4.6%,年化殖利率飆破18%,吸引許多投資人買進。網友推薦「00900超狂!我也有買~還叫我爸媽一起買」、「高殖利率股領股息的時候就是開心啊!」、「00900必推~沒看過這麼高的殖利率!」 No.3 追蹤指數、成分股 大部分的ETF都是追蹤某一特定的指數,目標盡力降低追蹤誤差,來獲得指數的投資報酬率,所以追蹤指數的能力很重要。而成分股更是每個投資人在投資ETF時要特別去觀察分析的,若是一檔ETF的成分股太過偏重在特定股票,且比例也重,代表該檔股票的表現會大幅影響ETF。網友說「以前沒發現,一去看我買的ETF,根本就是在買特定股票啊。」 No.4 資產規模 2023年台灣的ETF規模突破三兆,目前台灣有將近有654萬人參與ETF投資,也就是每4個人就有1個人是投資者,是個「全民普惠、全民理財運動」。所謂資產規模,指的就是市場投入的資金量,當規模越大,代表該檔ETF有越多投資人青睞,願意投錢持有,也意味著有許多人都同樣看好、認同該檔ETF。這邊要注意的是,如果規模太小的ETF,甚至會有下市的風險,真是不可不慎啊!網友討論「我也覺得規模很重要,太小的就會怕怕的。」 No.5 整體報酬率 投資就是希望獲得報酬,所以當然成為股民、網友們篩選ETF的要素,但是整體報酬率要怎麼看呢?其實很簡單,我們常會看到有網友分享,「投資了某檔股票,就大賺XX萬,投資報酬率有XX%耶!」這邊要注意的是,若是要細看整體報酬率,不能只單看賺了多少錢,而是要扣除所有的成本,譬如說本項調查第一名的管理、內扣費用,甚至加入投資年限,來計算出年化報酬率,才能夠真正知道自己投資的整體報酬率喔! No.6 配息金額 配息金額也是投資人很看重的項目之一,也就是每次配息時可以實際拿到手上的金額,這對於投資目標是建立現金流的股民來說,是不可少的考量要素之一。除了看中配息金額之外,要特別注意的是,雖然都是配息,但最近有高股息ETF竟然用平準金來衝高配息金額吸引投資人青睞,也就是拿投資人的錢來配息,引起金管會出面管制。網友討論「拿自己的錢配給自己也太奇怪了吧~」、「我有研究,市面上只有00900是百分百配發純股息的高股息ETF。」 No.7 配息頻率(年配、季配、半年配) 為了迎合台灣投資人喜歡股息的特性,現在市面上就出現了各種高頻率配息的ETF,從過去的年配,現在演變出季配、半年配等。不管是哪種配息頻率,其實就是看投資人對於現金流進帳的思考,而去選擇適合自己的配息頻率商品,不過要注意的是,以現行的制度來說,只要單筆股利領取超過2萬元,投資人就會被課徵2.11%的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若是選擇配息頻率高的標的,就可以避免繳交這筆費用。網友說「當然是配息頻率越高越好,我喜歡常常有錢領的感覺。」 No.8 流動性/交易量 投資任何標的,投資人都必須要考量流動性,也就是說,當今天有需要用錢的時候能夠賣得掉,交易量大,流動性相對也較高。相對來說,如果是交易量低的投資標的,就可能發生不好賣出、流動性較低的風險。網友分享「對啊~我之前買一檔股票,雖然看起來前景不錯,誰知道成交量超低,上次要賣出繳學費,竟然很難賣耶!」 No.9 溢價折價 所謂的溢價,就是ETF的市價大於淨值,而折價就是反過來,市價小於淨值。這也是投資ETF前很重要的參考指標,比較常被投資人所忽略,通常溢價就是因為投資人願意用高於淨值的價格購買該檔ETF,代表多數投資人看好該標的前景;折價則是相反,可能造成ETF價格下跌,若是一檔ETF確實體質不錯,在賣超又折價情況下,反而是可以撿便宜進場投資的時機點。折價、溢價是投資人可以用於判斷該檔標的是否為進場時機的指標之一。網友討論「原來還有折價、溢價這兩個指標要看啊~不說還真的不知道這也有眉角在。」 No.10 投資標的 投資人也很熱衷積極在網路上討論究竟哪檔ETF是最佳投資標的,分成股票型、債券型、商品型(包含黃金、原油、黃豆等原物料與商品)、貨幣型,甚或是加密貨幣型,各種類型皆有。網友討論「我覺得00900就不錯,殖利率高,又是配發純股息的高股息基金」、「我反而喜歡那種一年配一次,比較市值型的ETF。」 【網路溫度計調查結果之圖文,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改寫】 分析說明: 本研究資料由《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提供,分析時間範圍為2022年8月30日至2023年8月29日,共1年。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語意分析之工具資料蒐集範圍:每月處理10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針對討論『投資ETF篩選重點』相關文本進行分析,並根據網友就該議題之討論,作為本分析依據。 本文所調查之結果,非參考投票、民調、網路問卷等資料,名次僅代表網路討論聲量大小,不代表網友正負評價。
投資人愛高股息ETF蔚為風潮,臺灣證券交易所14日公布8月證券商承作定期定額投資戶數,以科技百岳為主要成分股、全台首檔月配息股票型ETF-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飆升至10,787戶,首度晉升至前20大、直接進入第11名,另搭上美股尖牙股列車的統一FANG+(00757)也以5,173戶,首次進入第18名。 穩居存股族最愛的個股台積電,14日為季季配來首度配息3元除息交易,因股價壓抑已久,上演秒填息行情,8月證券商承作的定期定額個股投資戶數,一舉來到61,204戶,突破新高,月增2,078戶,重返小資族的懷抱。 證交所日前公布,8月定期定額投資金額首破90億元,14日公布「個股」及「ETF」投資戶數前20高。元大台灣50、國泰永續高股息及元大高股息依然是投資人最愛,到8月底投資戶數各為212,580戶、198,954戶及195,744戶,月增各8,793戶、11,065戶及8,830戶。 台股高息相關ETF成小資族瘋狂搶進的標的,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增加1,929戶、富邦特選高股息30月增1,216戶。 在個股方面,台積電向來穩居冠軍,近一年多來出現停滯,8月出現較大回升、重返6萬戶達61,204戶。第二名兆豐金、第三名玉山金都在3萬戶以上。
台股ETF的8月配息情況出爐,年化配息率逾1成者有富邦特選高股息30、永豐優息存股、國泰股利精選30ETF,股利占比皆達100%。法人指出,配息型ETF深受投資人喜愛,但挑選時除比較配息率,配息主要來源也要注意,最好以股利為主,才不會失去長期存股領息的意義。 投信表示,一般ETF的收益分配來源有三大項目,包括股利所得、資本利得及收益平準金。依主管機關規定,ETF每次配息組成,基金公司應於除息交易日前至少兩個營業日前,公告收益分配金額與預估股息占比金額。 永豐優息存股基金經理人張怡琳說明,ETF屬於被動式投資,資本利得來自於追蹤指數定期調整產生的交易結果,收益平準金是基金公司避免大額申購可能稀釋配息時運用,因此若以二者為配息主要來源,實質趨近於投資人本金返還。 提醒若以存股領息為投資目的,挑選ETF時最好回歸息收本質,選擇以股利所得為主要分配項目的ETF,才不會失去存股領息的本意。 國泰投信ETF研究團隊強調,ETF的配息來源在投資組合表現優異狀況下,一般基金有機會提供較多的資本利得配發,資本利得配發一方面也如同在為投資人進行的適當的停利,即不一定需要賣出ETF,也可分享到基金優異的操作表現。 理柏亞太區研究總監馮志源認為,收益平準金並不完全是本金,而是基金會計科目的分配,讓新舊投資人配息權益相同,配息的結果都是一致的。拿收益平準金來配息,的確會讓人覺得左手進、右手出,基金公司沒有將投資人投資的錢全力買進成份股,績效可能也會因為略有折扣,但天下沒有完美的策略與商品,也沒有白吃的午餐,若不想要收益平準金比例過高,可投資沒有收益平準金的ETF,但就要忍受配息的不穩定與大起大落。
美股收黑,4大指數都跌落季線之下,台股延續量縮盤整格局,今天指數在平盤附近震盪,終場小漲8.80點,收16581.51點,成交量2526億元。AI族群漲跌互見,高價IP股力旺、汽車零組件堤維西亮燈漲停,成為盤面焦點,櫃買指數強彈近1%,表現優於大盤。 今天外資賣超18.36億元,投信買超31.86億元,自營商賣超40.30億元,合計3大法人賣超26.80億元。 外資買超第一名為中信金1萬張,累計連4買共3萬3312張。 AI股近期弱勢盤整,人氣下滑,不過外資仍持續加碼,今天買進緯創7461張,累計連4買共4萬7415張。相較之下,投信對緯創卻是連4賣,累計減碼2萬6103張,形成土洋對作。外資買超較多的AI股還包括光寶科6988張、英業達1985張。 人氣急速竄紅的高股息ETF復華台灣科技優息,今天強勢創掛牌新高,外資加碼7842張。00900富邦特選高股息30也買進1895張。 法人表示,台股量縮盤整,目前指數在下滑的季線、與上揚的半年線之間,不到4百點的狹窄區間內整理。從產業基本面來看,庫存修正近尾聲,加上第4季扣抵去年相對較低基期,第3季將成為低成長率的底部,主要半導體廠預期明年產業成長可期,近期可視為技術性拉回,半年線仍有支撐。 外資今天買超上市個股前10名為:中信金(2891)10202張、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7842張、緯創(3231)7461張、元大金(2885)7374張、光寶科(2301)6988張、定穎投控(3715)6474張、中石化(1314)6128張、矽統(2363)4486張、聯電(2303)3210張、正新(2105)2816張。 外資今天賣超上市個股前10名為:亞太電(3682)16612張、長榮航(2618)8419張、群創(3481)8404張、日月光投控(3711)7614張、大同(2371)6938張、佳世達(2352)6621張、鴻海(2317)4980張、元大滬深300正2(00637L)4666張、欣興(3037)4487張、台泥(1101)4303張。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今年高股息投資熱潮來得又急又猛,目前台股ETF基金規模前十大有六檔都是高息ETF基金,其中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去年寫下成長最快、幅度最高的紀錄,以後起之秀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等ETF基金近期成長速度來看,可能再寫下ETF歷史新頁。 與成立20年的元大台灣50(0050)與成立16年的元大高股息(0056)基金相較,2020年才成立的00878在去年創下單年度規模暴增千億元的紀錄,受益人數在短短一年內超過兩檔國民基金,成為討論度最高的高息ETF基金。不過,統計至今年9月6日止,前十大規模台股ETF基金,新入列的復華和群益投信旗下的高息ETF基金也來勢洶洶,可望成為繼國泰投信之後的台股ETF黑馬。 目前規模前十大台股ETF基金中,0050以逾3,000億元的規模穩坐寶座,元大高股息、國泰永續高股息兩檔的規模至9月6日分別達2,213億元、2,151億元,雙方差距僅有62億元,富邦台50以586億元居第四大,最令市場驚艷的是今年6月9日才掛牌上市的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規模衝上532億元,直逼排名第四的富邦台50,規模成長速度刷新ETF新紀錄,能否像00878一年橫掃千億元規模備受市場關注。 規模排名六至十名為國泰台灣5G+、元大台灣50反1、富邦特選高股息30、元大台灣高息低波、群益台灣精選高息等ETF。其中去年底規模僅19.56億元的00919,至今年9月6日規模已來到242.13億,今年以來規模成長1,137.8%,居所有台股ETF規模成長率最高的,由於00919即將在9月18日除息,已經連續兩次都配出0.54元,換算年化配息率都超過10%,成為市場唯一的一檔連續二次配息率超過10%的台股高息ETF,可能也因此再度衝高買氣,推升今年的規模更上層樓。
台股ETF市場最會漲的新一代人氣王,要頒給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自1日官方公告第三個月配息,再度配發每單位0.11元,年化殖利率約8%後,又讓規模直衝向上。根據最新數據顯示,00929規模5日已達499億,6日將無懸念跨過500億大關,此外5日成交量也創下全ETF市場最大量。 攤開數據來看,00929在5日漲幅來到1.94%,成交量突破17萬張,遠遠超車排在後端的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以及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 若是以短時間內受益人數的膨脹速度來看,00929堪稱是全ETF市場的黑馬。單比較受益人數達20萬關卡所需的天數,00929對比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00)、國泰永許高股息(00878)、元大高股息(0056),就會看到極度明顯的差異。00929不到3個月就達陣突破20萬受益人數,而00900、00878及0056分別花了114天、396天以及4454天。 00929主打月月配息且已經連續第三個月都喊出,配發相同息收,每單位0.11元、年化殖利率約8%,讓小資族聞訊後興奮不已。這甜頭在八大行庫眼裡當然也不能錯過,相中00929的優異亮眼成績,數據顯示八大官股行庫券商,8月就大買21.4萬張,領先第2名00878的8.9萬張。同個月,00929還奪下淨申購全ETF市場冠軍有233億元,大幅超前排名亞軍的00900(96.5億)。
台股ETF受益人本周挑戰年增百萬人次大關。高股息ETF配息旺季到,帶動台股ETF基金買氣升溫,據統計,最近一周增逾6萬受益人,統計53檔台股ETF基金今年以來受益人共增加98.36萬人,本周就可能增破百萬人,推升整體受益人數突破510萬人大關,續創新高紀錄。 台股ETF基金受益人數在8月第一周出現小幅減少611人、終止連七周增加,隨著擁有百萬股民的國泰永續高股息在8月14日公告配息水準創上市三年以來新高,且將在9月配息,帶動買氣增溫,整體受益人數8月第三周增加12萬人,上周又增加6萬人。 統計8月受益人增加逾萬人的ETF基金有五檔,除元大台灣50,還有國泰永續高股息、富邦特選高股息30、元大高股息、凱基台灣優選高股息30,都是高股息ETF。 據集保結算所統計至9月1日止,國泰永續高股息總受益人再創新高,來到108萬人,穩坐國內最多投資人的ETF基金王寶座,其次為元大高股息的91萬人、元大台灣50的67萬人,這三檔就有266萬受益人,占整體台股ETF受益人數逾半數。 以短期買氣來看,上周受益人增加的台股ETF有31檔,周成長率以群益台灣精選高息成長9.12%最旺,首檔月配息的復華台灣科技優息人數增加16,550人最多,凸顯高息型台股ETF目前受資金青睞。 台股ETF基金受益人數在2020年底突破百萬,達112.8萬人,2021年底翻倍至241萬人,去年大幅成長至415.6萬,全年增加174萬人,創單年增加新高;今年8月突破500萬人次大關後,仍持續成長,本周將挑戰受益人數今年累計增加逾百萬人大關。 投信業者分析,今年股市雖多空交戰,景氣面也未見明顯好轉,但配息ETF因配息率不俗,股票ETF基金並未受股市震盪而削減買氣,反映在投信投顧公會統計的基金規模,包含台股ETF基金在內的整體股票ETF基金規模,至今年7月底已達1.36兆元,成長幅度達38.9%,甚至略高過債券ETF基金。
8月台股震盪修正幅度,為今年多頭反彈以來回檔幅度最大,但並沒有嚇跑ETF投資人,反而持續進場加碼,台股高股息、投資等級債ETF挾股息、債息雙優勢最為吸金。 據Cmoney統計至28日止,大盤加權、電子類報酬指數分下跌2.64%、2.05%,但由於AI應用趨勢明確,加以ETF配息題材誘人,反而持續吸金資金流入相關標的,其中具月配息機制、成分股以電子股為主的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規模大增220多億元居冠,報酬率逆勢收紅,成為這一波行情回檔的最大贏家;群益台ESG低碳50(00923)、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00)規模也有明顯增加,但波段跌幅高於大盤。 由於美債殖利率位處高檔,市場看好聯準會明年有機會啟動降息,迎來一波資本利得空間,使台股交易市場也興起存債潮,帶動20年美債及相關投資等級債ETF規模明顯攀升,但8月以來相關標的股價因Fed鷹鴿不定、多空因素交雜,多處於負報酬。 復華台灣科技優息ETF(00929)經理人許忠成表示,AI指標概念股因短線漲多、技術面過熱,導致籌碼相對較亂,但預期隨AI應用放量、半導體接續復甦,盤面亮點除AI外,也將擴及車用電子、網通、雲端應用等,目前台股主要產業預估評價均仍在合理水準,市場預估台灣多數電子產業2024年均有20%~35%獲利增長,若要逢低布局,建議可透過一籃子電子科技股布局的台股高股息ETF,兼顧類股輪動投資機會,同時控制重壓單一產業個股的下檔風險。 凱基優選高股息30(00915)基金經理人顏良宇指出,聯準會鷹派再起,高利率環境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接下來股價動能將回歸企業實質獲利支撐,預期盤勢有高機率持續盤整;採用下行風險指標與低波動排序因子、高股息、高品質因子篩選成分股的高股息ETF,相對有機會抗震追漲。面對投資操作難度增加,建議採行逢回分批布局策略,未來獲得正報酬機率將可望大大提升。
8月台股ETF除息大戰告一段落,因大盤震盪加大,ETF表現出現兩樣情,新掛牌的新兵挾價格較低、不錯的配息金額及年化殖利率數據,吸引資金轉進,其中訴求月配息的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最吸金,規模大躍進登上台股高股息ETF三哥寶座。 8月來因AI概念股漲多、籌碼鬆動,導致台股跌破月、季線支撐,也讓台股ETF市值規模版圖出現變化,統計至21日止,前三大元大台灣50(0050)、元大高股息(0056)、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8月以來市值各蒸發193億元、163億元、134億元首當其衝。 但也有不少投資人趁此波回檔進場撿便宜,並鎖定配息型ETF,讓相關標的規模不減反增。掛牌交易不到三個月的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因連兩個月配出0.11元、預估年化殖利率約8%,加上股價比00878、0056低,且兩次除息當日皆完成填息,持續吸引大量買盤進駐,近期單日成交量屢創ETF之冠,帶動市值8月以來大增177億元,規模攀升至379.1億元,排名連趕兩個席次,超越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00),登上台股高股息ETF三哥位置。 其餘今年新成立的群益台灣ESG低碳(00923)、永豐ESG低碳高息(00930)、群益半導體收益(00927)在產品特色帶動下,8月來規模亦有成長;另外,因行情出現較大回檔,促使投資人加大槓桿力度進場,不過看多比例大於看空,讓元大台灣50正2(00631L)、富邦台灣加權正2(00675L)市值規模增加金額大於元大台灣50反1(00632R)。 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ETF經理人許忠成表示,短線因美債殖利率攀升,致使美股承壓,連帶影響台股走勢,不過長線AI趨勢仍將持續帶動產業升級及獲利提升,將有利台股電子產業後市獲利表現,建議可採一籃子布局的電子科技ETF,掌握類股輪動的投資機會。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8月台股ETF因除息大戲接力上演,交投熱度升溫,不過受AI概念股震盪衝擊,市值規模出現兩樣情,新掛牌的新兵挾價格較低、不錯的配息金額及年化殖利率數據,吸引資金轉進,其中,訴求月配息的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最吸金,規模大躍進登上台股高股息ETF三哥寶座。 8月以來因AI概念股漲多、籌碼鬆動,台股由漲轉跌,並跌破月、季線支撐,也讓台股ETF市值規模版圖出現變化,前三大元大台灣50(0050)、元大高股息(0056)、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8月以來市值各蒸發174.9、145.3、125.9億元首當其衝。 不過,也有不少投資人趁此波回檔進場撿便宜,並鎖定配息型ETF,讓相關標的規模不減反增。掛牌交易不到三個月的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因連兩個月配出0.11元、預估年化殖利率約8%,加上股價比00878、0056低,且兩次除息當日皆完成填息,持續吸引大量買盤進駐,近期單日成交量屢登ETF之冠,帶動市值8月以來大增187.9億元,規模攀升至389.6億元,排名連趕兩個席次,超越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00),登上台股高股息ETF三哥位置。 其餘今年新成立的群益台灣ESG低碳(00923)、永豐ESG低碳高息(00930)、群益半導體收益(00927)在產品特色帶動下,8月以來規模亦有成長;另外,因行情出現較大回檔,促使投資人加大槓桿力度進場布局,讓元大台灣50正2(00631L)也榜上有名。 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ETF經理人許忠成表示,AI概念股震盪,加上近期美債殖利率攀升,致使美股承壓,連帶影響台股走勢,不過長線AI趨勢仍將持續帶動產業升級及獲利提升,將有利台股電子產業後市獲利表現,建議可採一籃子布局的電子科技ETF,分批或透過定時定額掌握類股輪動的投資機會。
台股8月ETF除息大戲近尾聲,儘管大盤指數劇烈震盪,存股族熱情不減,主打月配息的新兵00929(復華台灣科技優息),市值8月以來暴增187.9億元稱霸;而同樣訴求高股息的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在6月首度配息0.54元後,更喊出未來4季配息都不低於0.54元,確保年化收益率飆破10%,讓台股高息ETF戰況更趨白熱化。 投信業者觀察,0050(元大台灣50)、0056(元大高股息)、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等3大國民ETF,市值規模隨大盤回檔,至昨(22)日止,8月以來市值各蒸發174.9億元、145.3億元、125.9億元,反觀新成立的ETF,挾低價、高息的兩大優勢,反成吸金利器。 其中,除00929市值8月以來大增187.9億元,規模攀升至389.6億元,00900(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23(群益台灣ESG低碳)、00631L(元大台灣50正2)與006208(富邦台50)等4檔,市值也增逾10億元,各增60~11億元不等。 復華投信基金經理人許忠成表示,AI概念股震盪,加上近期美債殖利率攀升,致使美股承壓,連帶影響台股走勢,不過長線AI趨勢仍將帶動產業升級及獲利提升,有利電子股後市,建議可採一籃子布局的電子科技ETF,分批或透過定時定額掌握類股輪動的投資機會。 此外,00919在6月首度配息,寫下11%年化配息率後,9月能否維持逾10%的年化配息率受關注,群益投信以最新基金淨值組成分析,除目前淨值為20元,可分配投資收益也達2.67元,即使每次維持配發0.54元,足以支應4個季度以上的股息需求,搭配收益平準金機制,無論規模如何變動,均能維持配息穩定性。 群益投信基金經理人謝明志指出,今年高息ETF競相配發高額股息,但訴求高股息之餘,股利政策穩健與順利填息更重要,如此才有助打造長期且穩定的現金流,3大要素不可偏廢,提醒存股族留意。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與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不畏台股近期盤整震盪,最近一周52檔台股ETF基金受益人再增近12萬人,今年以來共增88.8萬人,總受益人數突破500萬大關,顯示存股族已經將台股ETF基金視為中長線投資標的,大盤下跌時反而成長線買點。 檢視近期受益人數增加較多的台股ETF基金,可發現主要集中在高股息、低碳題材等相關標的上。 據18日最新公布的集保戶股權分散統計,52檔台股ETF的投信人,無畏台股下跌1.32%,最新一周增加11.9萬人,統計今年來增加88.81萬人,總受益人已達504萬4,323人,顯示對存股族而言,下跌時反而是中長線利多,越跌越買的存股心態。 進一步觀察上周受益人增加的台股ETF有40檔,其中包括群益台灣ESG低碳50、復華台灣科技優息、富邦特選高股息受益人增加超過兩萬人,整體來看,ESG低碳與科技高息的台股ETF還是較受投資人喜愛。 今年以來台股雖持續震盪,但由於AI概念股飆漲帶動科技型ETF與高股息ETF績效出色,市值型ETF基金進化至納入公司治理、ESG或低碳題材也吸引投資人青睞,加上今年配息ETF的配息率不俗,股票ETF基金並未受到股市震盪而削減買氣。 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統計的基金規模,包含台股ETF基金在內的股票ETF基金規模相較去年底的9,805億元,至7月底已達1.36兆元,成長幅度38.9%,甚至略高過債券ETF基金。 投信法人分析,台股高息ETF基金持續進化,今年甚至出現首檔月月配的科技高股息基金,持續吸引存股族與需要退休現金流的族群進駐;納入ESG、低碳概念的市值型ETF,因投資聚焦低碳永續趨勢的台灣市值50大企業,整體績效表現穩定,投資方向也獲多數投資人認同,成為高息外受資金青睞的台股ETF之一。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根據8月18日最新公布集保戶股權分散統計資料顯示,52檔台股ETF的受益人變化,無畏台股下跌1.32%,最新一周增加11萬9626人,統計今年來增加88萬8165人,總受益人已突破500萬人大關,來到504萬4323人,顯示出投資人在大盤下跌時,對存股族而言,反而是中長線利多,仍秉持越跌越買的存股心態。 進一步觀察上周受益人增加的台股ETF有40檔,其中包括群益台灣ESG低碳(00923)、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00)受益人增加超過兩萬人,整體來看,ESG低碳與科技的台股ETF還是較受投資人喜愛。 據了解,00923選股邏輯是參考0050投資台灣市值最大50檔的架構,再加入ESG篩選,以及排除高碳密度公司去做進一步優化,投資聚焦低碳永續趨勢的台灣市值50大,報酬率更佳、避開碳獲利衝擊較大個股(如:鋼鐵、塑化、水泥等),納入更多科技成長股,甚至AI概念股比重也不少。碳稅上路,低碳才能迎來訂單,因此台廠也積極打造綠色供應鏈,未來成分股中有訂單能獲利的低碳股的台股ETF,更是未來投資大趨勢。投資人值此之際,更要善加利用相對應的ETF存股。 群益台灣ESG低碳50 ETF(00923)經理人洪祥益表示,未來企業越綠、減碳目標與成效越積極,便越容易自資本市場取得金流支持,甚至可能取得更好的條件降低資金成本;相反地,若高碳排企業未見轉型,未來將成為金融機構的擱淺資產,甚至在資本市場中失去盟友。投資要跟著政策走,國發會今年訂出2050淨零轉型,投資趨勢所及的低碳ESG題材,結合碳金龍頭,兼顧永續經營與企業獲利的台股ETF,是未來的投資趨勢,來隨著低碳變成投資顯學後,預期資金流入的幅度將會持續擴大,在資金浪潮的推動下,低碳ETF後市表現更可期,投資人可多留意投資契機。
據集保戶股權分散最新統計,上周52檔台股ETF不畏台股下跌1.32%,周增11萬9626人,其中00929、00923、00900等3檔,周增人數都逾2萬人,而整體ETF市場,總受益人今年來共增88萬8165人,突破500萬人大關至504萬4323人,顯示不管大盤漲跌,存股族持續加碼不手軟。 據集保至8/18的統計資料顯示,上周受益人增加的台股ETF有40檔,其中以00929(復華台灣科技優息)增加3.43萬人最多,00923(群益台灣ESG低碳50)、00900(富邦特選高股息30)也各增2.3萬人與2.08萬人,顯見ESG低碳與科技型的台股ETF,還是較受喜愛。 但值得注意的是,將波動效應放大的台股槓桿型「正2」ETF,同樣有3檔擠入前10名,包括00675L(富邦台灣加權正2)、00631L(元大台灣50正2)與00685L(群益台灣加權正2),各增1084~43人不等。 群益投信基金經理人洪祥益表示,投資要跟著政策走,國發會今年訂出2050淨零轉型,投資趨勢所及的低碳ESG題材,由於低碳是未來的投資顯學,企業越綠、減碳目標與成效越積極,越容易自資本市場取得金流,甚至可能取得更好的條件降低資金成本,結合碳金龍頭,兼顧永續經營與企業獲利的台股ETF前景看好,投資人可多留意。 此外,隨AI之王輝達在美股價大漲8.47%,FANG+尖牙指數單日漲幅2.84%,今年累漲68.88%,推升追蹤尖牙指數的00757(統一FANG+),ETF規模重返百億元至100.76億元,且連續7個交易日獲得淨申購。 統一投信基金經理人林良一表示,輝達第2季財報是驗證AI實質利益與確認長期展望的關鍵,5月公布第1季財報後,等同對市場強勢表態AI時代來臨,進而帶動AI產業走出進一步漲勢,第2季的財報能否比照第1季財測,超過市場預期,已有投資人在開獎前進場壓注。 他並指,美國8月以來經濟數據強勁,市場認為Fed可能「在更長時間內保持高利率」,帶動美國公債殖利率彈升,進一步促成市場獲利了結的技術性賣壓,但結合企業第2季財報來看,其實多數企業營運體質仍然健康,價格拉回屬短線調節,也替第4季行情,創造出有利的布局空間。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與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台股上周指數下跌219點,周線3連黑,不過8大公股行庫仍繼續作多買進,統計已連續9個交易日買超計223億,上週五買超前3名不意外仍是繼續買高股息ETF,特別的是買超第9名的竟是中台灣知名建商總太,總太今年宣布將轉型成控股公司,並改名為「富華創新」;累計上週8大公股買超前十名當中有4檔ETF、3檔債券ETF以及3檔個股。 8大公股上週買超的4檔ETF分別為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該檔已經連續名列8大公股單周買超冠軍,其次為群益台灣ESG低碳(00923)、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00)、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總計共13.47萬張。 買超的3檔債券ETF則為元大AAA至A公司債(00751B)、統一美債20年(00931B)、中信高評級公司債(00772B)。至於買超的3檔個股則為2檔金融、1檔AI,分別是臺企銀、第一金和緯創。 台股近期走勢疲弱,不過8大公股及投信組成的國家隊持續加碼,抵禦外資近期對台股的頻頻賣超。累計外資連7日狂砍台股839億元,投信則是連續12天加碼台股,8大行庫也是連9日相挺,合計上週砸314億元即刻救援,挽救台股下半年行情。 摩爾投顧分析師江國中表示,本周開始是今年高點17,436回檔的第4周,回顧今年走勢,最多就是回檔4周,從第5周開始展開攻擊,這次是否能如法泡製令人關注。從技術面來看,第一個壓力為16,403點,過則轉強;第二個壓力為16,455點,過則攻擊。投資人在未噴出前都考慮太多、扭扭捏捏,等到噴出後才又驚覺脫離底部、又不敢追,就這樣每波最好賺的行情都在懷疑中錯過。 至於指標股仍以AI概念股為主,江國中說,目前絕大多數的AI季線正乖離約剩下10%至20%之間,在這裡的布局位階相對安全,就算暫時未漲,跌勢也會相當有限。 亨達投顧分析師陳智霖則表示,惠預先前調降美國債信評等,同時美國財政部也預計在第三季淨借款預期規模上調至1兆美元,債券供給增加導致債券價格下跌、殖利率因而攀升,加上近期公告最新的中國持有美債部位持續減少,6月持倉部位已經創下14 年新低,這些因素導致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已經突破4.3%,而且評估還有進一步向上的條件,這將引發國際資金的移動需要密切關注。 上週五8大官股行庫買超前十名分別為:復華台灣科技優息14,709張、元大高股息6,124張、國泰永續高股息6,099張、緯創5,565張、第一金2,836張、元大台灣50反1 2,673張、復華富時不動產2,319張、英業達2,147張、總太1,811張、華航1,793張。 累計上週8大官股行庫買超前十名則為:復華台灣科技優息69,721張、群益台灣ESG低碳29,317張、富邦特選高股息30 20,221張、臺企銀18,896張、國泰永續高股息15,464張、第一金11,299張、緯創10,576張、元大AAA至A公司債9,401張、統一美債20年9,370張、中信高評級公司債8,637張。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