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價
-
漲跌
-
漲跌幅
-
成交量(張)
-
國內成分證券ETF股票-科技業
由於晶片庫存過剩的擔憂逐漸散去,加上大陸防疫措施放寬可望推升需求量,兩利多提振半導體族群。中信關鍵半導體(00891)經理人張圭慧15日表示,半導體庫存去化估計於2023年第二季逐漸完成調整,已成市場共識,在調整完後,營運有望回溫,國內半導體廠的表現值得期待,對於想迎接未來反彈契機的投資人,可開始佈局半導體ETF,掌握後續動能。 張圭慧指出,隨庫存調整進入高峰,半導體營運有望逐季往上,本波修正主要是終端電子商品需求衰退影響,如:PC、手機均衰退20%,惟車用及資料中心需求仍佳,因此產能利用率仍有66%,估計庫存調整完成後,對半導體的需求有望回到正常水準,這也使外資對半導體族群唱多頭,據近期市場調查,受訪者正面看待2023年報酬,主要觀注包括科技產業,市場目光也逐漸從去庫存化轉移至美國晶片法案獎勵以及廠商投資計畫。 美國晶片「去中化」對台廠而言機會多。張圭慧認為,台灣半導體族群在國際上具有保有領先地位,上中下游緊密連結之下,台灣完整供應鏈的複製難度高,在全球較難以取代,儘管當前仍處去庫存化週期,但市場對2023年半導體族群的看法,仍充滿希望,產能運用率有望於第三季反彈。 展望後市,張圭慧表示,隨聯準會升息見頂之下,市場衝擊相對可控,資金回流新興亞洲值得期待,而半導體族群受惠台版晶片出台,對大型台系半導體業者具正面效應,其中先進製程、伺服器及封測需求支撐度相對較好,預計半導體族群股價有望在庫存調整尾聲、2023年第一季底回溫,當前本益比仍偏低,逢低布局掌契機。
台股受惠巴菲特旗下波克夏買進台積電ADR成為第五大股東,台積電成為波克夏第10大持股等利多激勵,帶動11月加權股價指數上漲14.90%,台積電股價上漲26%,除台積電外,國內半導體類股亦表現強勁,帶旺新光臺灣半導體30 ETF(證券代號00904)在11月大漲23.53%,躍升11月台股原型ETF單月績效第一名。 據Lipper統計,11月台股原型ETF績效表現中,淨值漲幅最大的前五強,分別是新光臺灣半導體30 ETF(漲22.79%)、中信小資高價ETF(漲21.75%)、兆豐台灣晶圓製造ETF(漲21.62%)、中信關鍵半導體ETF (漲21.33%)、富邦科技ETF(漲20.08%),其中,績效表現最好的前五名,就有3檔是半導體ETF,顯示半導體類股11月股價直接受惠巴菲特投資效應帶動,儘管目前仍處在庫存調整周期中,預估庫存調整周期有機會於2023年上半年進入尾聲後,未來股價表現有望提早反應基本面轉趨樂觀前景。 新光臺灣半導體30 ETF (00904)基金經理人王韻茹認為,巴菲特很少投資科技股或亞洲股票,這次出手投資台積電有3大意義,包括:1.全球市場掀起看好臺灣半導體「長線投資」旋風,帶動長線外資機構的資金動能提早卡位;2.第三季底波克夏神抄底台積電ADR,布局時點反映臺灣半導體類股「價值投資」時點浮現;3.臺灣半導體供應鏈上中下游緊密連結,創造出全球獨一無二、難以取代產業基本面「護城河投資」優勢。 王韻茹強調,臺灣半導體產業長線前景佳,新光臺灣半導體30 ETF(00904)更適合一般投資大眾,投資理由包括:股價親民(11.17元,截至12/6)、輕鬆好入手,選擇每月長期扣款,不會造成理財太大負擔,透過券商定期定額或小額投資平台,更能啟動自動化「類存股」機制,輕鬆持有台積電(占比27.96%,截至12/6),加上其他29檔臺灣半導體產業重要成份股,享有股價「成長潛能」與ETF「每季配息」的雙重優勢。
全球股市多頭氣勢強,尤其是大陸解封鬆綁及降準效應顯現,陸港股市5日成為亞股多頭總司令,在台股交易與陸港台越股相關ETF受到法人買盤關注,元大滬深300正2(00637L)單日獲法人買超1萬張以上;此外,在陸解封有望下,與原油期連動的ETF也成市場焦點。 ETF市場近來交投熱絡,國際金融市場題材不斷,包括美元從高檔回落,帶動與匯率期貨相關的ETF交投活絡,如日圓或美元指數相關ETF;而國際股市,市場更聚焦在陸港越等股市,台股與投資人最貼近,也是市場焦點。 據統計,5日獲得三大法人買超千張以上有11檔ETF,元大滬深300正2超過1萬張最多,再來是富邦越南獲買超8,144張,期元大S&P日圓正2及富邦恒生國企正2都各超過5,000張,以及中信中國50正2、FH香港正2、元大台灣50各達3,000張以上,期街口S&P布蘭特油正2、國泰台灣5G+、期元大S&P石油及中信關鍵半導體各在一、二千張以上。 台股12月底集團、投信作帳看漲趨勢不變,台股5日雖未站上萬五大關,但外資整體仍偏向買超、投信也持續加碼台股,與台股連動相關ETF受青睞,尤其0050元大台灣50成最重要指標。 陸港股市近來在官方持續釋出政策利多下強彈,統一投顧表示,人行於12月5日全面降準,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1碼,共計可釋出人民幣5,000億元流動資金,預期未來有望進一步調降貸款市場場報價利率(LPR)。 原油期貨價格上周從近期低位走升,布蘭特與西德州原油期周漲2.22%與4.85%。街口投信表示,OPEC+決議原油產量不變,然七大工業國(G7)同意歐盟對俄羅斯原油價格上限的提議,因此,可能引發俄原油產量不確定性,加上中國防疫政策放鬆,原油供需兩面迎來價格續揚的契機。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台版晶片法案即將上路、國際大型投資機構加持,激勵半導體近期走勢。中信關鍵半導體ETF(00891)經理人張圭慧表示,近期國內半導體大廠相繼傳出利多消息,促使資金開始回補權值股。隨著全球需求增加,基本面投資價值將隨之上揚,半導體資產長線布局買點浮現。 張圭慧指出,通膨水準仍高、美國聯準會(Fed)拉長升息時程,進而壓抑股市評價面,加上台海緊張情勢對台股籌碼面衝擊,第三季以來折價加深的半導體產業潛在收益進一步提升,加上國內半導體利多簇擁,近期國內半導體走勢反彈力道強勁。 現階段半導體庫存調整周期預計明年第二季完成,使半導體產業風險底部成形。張圭慧表示,伴隨明年首季伺服器規格提升,可望帶動數據中心、高速運算(HPC)、AIoT、車用等產品線的半導體需求,基本面投資價值將隨之上揚,致使半導體資產長線布局買點浮現。 展望後市,張圭慧認為,全球政經情勢均將影響半導體產業,如經濟衰退、聯準會決策、俄烏戰爭、台幣走強形成的匯兌風險等。半導體競爭態勢除了中美半導體對抗的制裁行動、Chip 4外,近期日本八大企業合資建晶圓代工廠,以降低對外國依存性。 不過,張圭慧表示,台灣仍為先進製程技術領先業者,且擁有完整供應鏈,在客戶長期關係、研究發展或折舊攤提成本上皆具相對優勢,估計台廠在全球仍有一定領先地位,看好未來後市表現。
為鞏固台灣半導體領先地位,台版晶片法案即將上路,加上國際大型投資機構的加持之下,激勵半導體近期走勢。中信關鍵半導體ETF(00891)經理人張圭慧25日表示,近期國內半導體大廠相繼傳出利多消息,促使資金開始回補權值股,隨全球需求增加,基本面投資價值將隨之上揚,半導體資產的長線佈局買點浮現。 張圭慧表示,通膨水準仍高,美國聯準會拉長升息時程,進而對股市評價面造成壓抑,以及台海緊張情勢對台股籌碼面的衝擊,第三季以來,折價加深的半導體產業潛在收益進一步提升,加上國內半導體利多簇擁,近期國內半導體走勢反彈力道強勁。 現階段半導體庫存調整週期預計於明年第二季完成,已幾乎成為市場共識,使半導體產業風險之底部成形。張圭慧指出,伴隨明年第一季伺服器規格提升,可望帶動資料中心、高速運算、AIoT、HPC、車用等產品線的半導體需求,基本面投資價值將隨之上揚,致使半導體資產的長線布局買點浮現。 展望後市,張圭慧認為,全球政經情勢都將影響半導體產業,像是經濟衰退、聯準會決策、俄烏戰爭,以及台幣走強形成的匯兌風險,半導體競爭態勢除中美半導體對抗的制裁行動、Chip 4外,近期日本八大企業合資建晶圓代工廠,以降低對外國的依存性,惟台灣仍為先進製程技術領先業者,且擁有完整供應鏈,在客戶長期關係、研究發展或是折舊攤提成本上皆具相對優勢,估計台廠在全球仍有一定的領先地位,看好未來後市的表現。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聯準會(Fed)官員暗示升息行動遠未結束,美債殖利率跳升,投資人評估升息前景,美股周四收盤:道瓊、標普500及那指收黑,費半則收高,晶圓雙雄ADR雙雙勁揚。今早台股掛牌6檔半導體相關ETF,包括富邦台灣半導體(00892)、中信關鍵半導體(00891)、新光台灣半導體30(00904)、國泰台灣5G+(00881)等均偏多表態。其中,富邦台灣半導體自10月中低點8.64向上反彈近25%。 巴菲特第3季出手買進台積電(2330)消息一出,帶動台股近日反彈,本月以來截至17日,台灣加權指數上漲1498.02點,漲幅達11.49%,讓投資人在今年尾聲迎來曙光,這是否代表落底訊號出現?法人分析,預期明年第一季會進入存貨調整,但隨著庫存調整完成、升息步調趨緩,資金有望回流台股,激勵行情走升。 國泰投信全球經濟與策略研究處副總經理王誠宏表示,預期美國聯準會今年12月將會升息2碼,明年第一季再升息1碼,此後轉向觀望態度。觀察資金面,隨著美國緊縮進入尾聲,預期美元將走弱,在台幣走強下,資金有望回流台股,外資將逐步補回部位。原本「現金為王」的態勢將出現轉折,目前資金開始尋找投資出口,也有利帶動市場行情。 根據國發會公布的9月景氣燈號顯示,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只剩17分,亮出2年多來首顆黃藍燈,顯示景氣反轉情勢確立,且距離代表景氣低迷的藍燈,更只差一分。王誠宏分析,由於台灣在國際供應鏈中負責中高端產業,通常對會率先反應景氣的強弱,在目前黃藍燈且即將觸底的情況下,也暗示距離景氣反轉走強已不遠,台股目前本益比10倍,已領先反應景氣放緩預期。 王誠宏表示,觀察台灣9月PMI受海外需求減緩及去庫存影響持續下降至44.9,不過客戶庫存下降加快、新出口訂單趨向止穩,庫存調整持續好轉中,預期明年第二季可完成,隨著調整步入尾聲,台股有望迎來拉貨及補庫存行情。觀察明年第一季屬於溫和的存貨調整,主因是受到今年初基期較高的影響,實際殺傷力不大,同時也不排除政策面的利多加持,加上一般而言市場行情大多會提前反映,且今年台股歷經大修正後,明年整體上行空間大於下行空間,因此不需太過悲觀。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根據統計,11月以來臺灣晶圓製造指數上漲16.65%,相對強過半導體類指數漲幅的14.46%、電子工業類指數漲幅的11.11%,或是台股加權指數的9.46%等,顯示晶圓製造題材仍有利多走揚的表現契機。今早台股掛牌半導體ETF表現強勁,包括新光臺灣半導體30(00904),中信關鍵半導體(00891),富邦台灣半導體(00892),兆豐台灣晶圓製造(00913)等。 雖然美國擴大對中國實施的晶片管制,追求美國半導體技術領先位置。不過,台灣半導體製造供應鏈在國際市場仍有戰略地位,加上台灣長年推動半導體供應鏈生態系在人力與技術面上的發展,對於晶圓製造先進製程的環節,台廠仍有領先的條件,有助晶圓製造題材表現空間,或有利於業者維持擴張產能計畫,如:台積電準備投資擴張美國晶圓廠的產能等。 兆豐特選台灣晶圓製造ETF基金(00913)研究團隊表示,半導體產業供應鏈存在長線的需求面,加上成長性強勁的題材有發展空間,像是聚焦在半導體核心價值的中游領域,如晶圓製造等領域,且兼顧公司治理與獲利能力的企業,較可望在市場修正後搶搭利多回籠的投資機會。 觀察現階段晶圓製造廠具有製程競爭、技術條件等機會,仍有企業龐大的資本支出支撐,搭配第三類半導體材料碳化矽可生產為碳化矽晶片,在高電壓應用與節能效果上頗受好評,深受電動車製造商青睞,有助擴大需求力道。 另外,網路運算世代下的平行運算晶片也成為受惠題材,這些是晶圓製造產業鏈中的重點主軸,建議可趁勢分批加碼布局或長期納入關注標的;惟因近期晶圓製造業者受到地緣政治干擾的因素擴大,未來產業生態系的發揮仍須觀察國際局勢的變化。
證交所最新公布,10月證券商承作定期定額交易仍以元大台灣50(0050)16萬3,324戶居第一名,但月減243戶,高股息題材大受歡迎,元大高股息(0056)達12萬7,254戶月增559戶,小資族最愛第三名的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直逼10萬戶大關,來到99,724戶,單月大增3,610戶。 依證交所之前公布,10月證券商承作定期定額投資金額為54.53億元,與9月的歷史次高55.93億元雖然略低,但仍處在高檔水準。證交所最新公布,10月小資族最愛的個股及ETF前20高名單變化不小,名次或略有更動。 10月定期定額個股交易戶數前20高名單中,金融股仍是存股族最愛,占比最高,前20名依次為:台積電57,596戶,月減696戶,再來是玉山金、兆豐金、合庫金、第一金、中華電等,各在1萬~3萬戶之間。 接下來是,中信金、台泥、富邦金、鴻海、元大金、台新金、國泰金、開發金、中鋼。永豐金、台達電、聯發科、華南金、統一等,各在3,701~9,767戶之間。 至於交易戶數前20高ETF分別為:元大台灣50、元大高股息、國泰永續高股息居前三名,富邦台50、富邦公司治理、國泰台灣5G+、富邦越南、元大臺灣ESG永續、國泰智能電動車、國泰股利精選30、元大S&P500、元大台灣高息低波,各在1.1萬~7.3萬戶以上。上述12檔ETF排名均與9月相同。 接下來為富邦上証、中信關鍵半導體、富邦特選高股息30、富邦NASDAQ、富邦科技、國泰費城半導體、FH富時不動產、富邦未來車等,3,507~5,158戶之間。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台股從11/4突破月線以來,加權指數節節升高,周五原本為雙11購物節,因為今年111年緣故,也成為罕見的7個1幸運日(111.11.11),加上昨美公布CPI年增率回落至7.7%低於預期,通膨降溫激勵美股大漲,費城半導體指數更罕見狂漲逾10%,帶動台股周五大漲503.80點(3.73%),重返久違的萬四大關,也帶動相關類股表現強勁。台股36檔原型ETF績效翻紅,尤其是4檔半導體ETF漲幅,更遙遙領先其他類型的台股ETF。 新光臺灣半導體精選30 ETF (00904)基金經理人王韻茹表示,大盤這波氣勢如虹下,雖說是百花齊放,但半導體、金融等權值類股周五表現更為亮眼,特別是台積電(漲8.34%)、聯發科(漲6.06%)、聯電(漲5.64%)等半導體3大權值股,股價直衝帶旺國內4檔半導體ETF股價一路走高,交投熱絡吸引買氣回籠。 根據統計,台股11/4突破月線以來至最新11/11止,加權股價指數反彈一路走高,彈幅已達7.53%,帶動台股原型ETF股價水漲船高,其中,表現最好的是兆豐台灣晶圓製造(00913)、上漲13.87%排名第一,新光臺灣半導體30 ETF(00904)漲幅13.55%表現居次,而中信關鍵半導體(00891)及富邦台灣半(00892)其他2檔半導體ETF,漲幅亦達13%以上,不僅大敗大盤7.53%,更遙遙領先其他台股原型ETF族群。 展望2023年半導體市場,王韻茹表示,短期內個人電腦、NB、手機及記憶體等相關市場,仍受消費者信心下降拖累,下半年廠商進行庫存調整,需求可能持續疲軟,但車用與資料中心應用表現持續強勁,儘管台灣半導體產業,目前受到美國晶片法案、各國強化半導體在地化補貼及中國半導體在成熟製程急起直追,但台灣半導體產業仍保有3大利基,包括:一、成熟製程中,多數產能仍集中台灣,台灣仍維持領先。二、成熟製程中的「特殊製程」商機大,台灣廠商技術門檻高、良率佳,毛利率具優勢,可享有未來在全球電動車、AI晶片、物聯網及邊緣運算中的「特定領域應用」的獨占商機,可作為成熟製程的轉機。三、台積電等先進製程技術,在全球半導體市場具有一定的技術領先和市占率,受惠於未來全球對運算需求高漲的技術趨勢,台灣半導體在先進製程領域仍具全球領先地位,尤其是美國加強對中國出口禁令後,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競爭地位更加穩固。 王韻茹預估,2023年整體半導體市場表現持平,庫存修正有望於2023年第二季結束,由於車用與工業應用需求依舊強勁,皆為半導體產業添加成長動能,相關公司將於明年第三季營運回溫,長期則由於全球總體經濟改善、晶片庫存漸趨平衡,加上數位轉型的大趨勢推動,2024年全球半導體產業將恢復需求成長。
台股氣勢如虹!加權指數短期內自「萬二」一路飆上「萬四」,在美國10月通膨數據降溫下,台股11日順利突破「萬四」大關,群益投信分析,台股殺低賣壓可望舒緩,建議投資人操作可伺機汰弱留強,將部分低波動個股,轉向2023年成長把握度高、產業復甦之族群。 台股自3日收盤12,986.6點,攀升至11日收盤的14,007.56點,波段漲點已來到1,020.96點、漲幅7.86%。群益投信指出,若進一步觀察台股ETF近一周表現,36檔平均周漲幅8.04%,表現勝過大盤。 若篩選本周三大法人最青睞之ETF,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單周獲法人買超3.82萬張為最高,且11日收盤價達16.25元,也創下10月中旬掛牌以來的新高,單周漲幅8.26%,呈現價量齊揚態勢。 國泰智能電動車、期元大S&P原油反1、國泰台灣5G+、中信關鍵半導體、國泰費城半導體、中信電池及儲能、元大台灣50正2,單周也有逾萬張買盤加持。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基金經理人謝明志指出,後續G20、APEC會議,以及台美兩選舉,將使政治變數增多,預期中美、俄烏、兩岸議題將成為市場關注焦點,先前地緣風險造成台股跳空下殺,部分族群股價也跌破10年線,長線資金有望回補。 謝明志分析,財報周展望偏弱及大陸維持清零,也讓整體產業第四季旺季不旺成為定局,不過,部分產業供需開始出現築底,殺低賣壓可望舒緩,資金將轉為尋求布局時點,操作上伺機汰弱留強,並可將部分低波動個股轉往2023年成長把握度高、產業將迎復甦之標的。
全球股市相繼於10月來落底後強彈,帶動在台股交易,與各國股指連動的ETF勁揚,聚焦在與高股息主題以及半導體、5G、電動車、節能等題材相關股指ETF,另國際油、金、銀期貨同步反彈,相關連動的商品期貨ETF也跟著大漲。 國際股市強強滾,金屬及原油期貨也有亮眼表現,台股相關連動商品多元,吸引投資人目光,資金大舉進場,推升ETF市場表現亮眼,相關槓桿型ETF放量大漲。 據統計,7日在台股ETF市場上漲1%以上,且法人買超700張以上有14檔,其中,台股大漲近200點,推升群益台灣精選高息股價大漲2.86%,更獲得法人青睞,合計買超1.77萬張最多。 再來是近來港股狂飆,相關連動的FH香港正2股價狂漲4.38%,7日也獲得法人買超近7,200張,中信電池及儲能法人買超逾4,400張,期街口S&P布蘭特油正2、期元大S&P石油二檔原油ETF,也獲法人各買超2,000張以上。 此外,國泰智能電動車、中信中國高股息、富邦特選高股息30、中信關鍵半導體、FH中國5G、國泰費城半導體等,法人也各著墨千張以上,期元大道瓊白銀、期元大S&P黃金正2、中信特選金融等,法人各買超762張~950張之間。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半導體股價經過一波有感修正後,投資價值浮現。中信投信2日公告兩檔台股ETF第一階段收益分配評價結果,中信關鍵半導體(00891)與中信小資高價30(00894)各配0.1元,兩檔均採季配方式,累計全年度配息金額分別為0.65元與0.55元,參與此次配息最後申購日為11月15日,分配收益日預計為12月20日。 中信關鍵半導體ETF經理人張圭慧表示,受到中美科技戰及地緣政治的影響,國內半導體族群股價修正有感,經過一波調整之後,本益比位處相對低點,投資價值浮現,惟目前市場觀望情緒濃厚,仍需釐清中美科技戰的影響及庫存調整狀況,估計明年第一季將達庫存高峰,並於明年第二季消化完畢。 張圭慧表示,庫存於短期內仍處供過於求的狀態,還處在調整週期中,中長期而言,受到升息導致經濟放緩、終端需求滑落及科技戰影響,全球半導體有放緩及產業鏈重組跡象,且從設備交期拉長,廠商延後資本投入,有助於降低供需失衡的風險,預計長線需求僅放緩或遞延,明年第二季有望重回正軌。 整體來說,張圭慧指出,估計庫存調整之後,相關類股有望止跌反彈,同時隨5G、AIoT需求規模與硬體規格持續提升,看好車用、HPC、工業控制及網通的長期表現,半導體產業2023年將邁入下波成長曲線,投資人可將長期資金分批佈局半導體ETF,參與資產增值。
台股9月重挫1,670點,高殖利率優勢更受青睞。據統計,9月小資族定期定額投資ETF中,與高股息相關的投資戶數同步飆高,元大台灣50(0050)、元大高股息(0056)穩居前二名,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激增7,724戶最亮眼,內資就是愛高股息。 證券商9月承作定期定額投資金額為55.93億元,雖較8月約54.93億元僅增加1億元,但卻創下僅次於今年3月65.18億元的歷史第二高紀錄。 整體定期定額投資金額增加,但投資人喜愛個別標的則有些變化,最受關注的是,投資人對ETF青睞的程度絲毫未受台股大跌影響,反而一路向上增加。 據證交所統計,9月ETF投資戶數以國泰永續高股息增加7,724戶最多,其次,元大台灣50、富邦台50、元大台灣高息低波等,各增加2,571戶、2,124戶及1,988戶,再來是元大高股息922戶。 此外,台積電股價從神壇跌落,投資人也不再獨鍾台積電,投資戶數不但被ETF一檔一檔追過,9月更逆勢減少653戶,與玉山金、中華電、合庫金及台泥等都各大增一、二千戶以上來看,台積電不再是定存族首選。 證交所統計,9月定期定額投資人最愛的前20檔ETF分別為:元大台灣50、元大高股息、國泰永續高股息、富邦台50、富邦公司治理、國泰台灣5G+、富邦越南、元大臺灣ESG永續、國泰智能電動車、國泰股利精選30、元大S&P500、元大台灣高息低波、中信關鍵半導體、富邦上証、富邦特選高股息30、富邦科技、富邦NASDAQ、國泰費城半導體、富邦未來車、FH富時不動產等。 元大台灣50、元大高股息、國泰永續高股息穩居前三高,投資戶數各為163,567戶、126,695、96,114戶,國泰永續高股息蓄勢10月挑戰10萬戶大關。 至於投資人喜愛的前20檔個股中,9月與8月名單完全一樣,僅排名略有調整,同時,金融股仍是小資族最愛、占了12檔,投資戶數依高低排序為台積電、玉山金、兆豐金、合庫金、第一金、中華電、台泥、中信金、富邦金、鴻海、元大金、台新金、開發金、國泰金、中鋼、永豐金、聯發科、台達電、華南金、統一等。
台股9月重挫1,670點,隨著指數摜破萬四、萬三大關,台股高殖利率的優勢更受青睞,內資續挺台股,就是愛高股息。據統計,9月小資族透過定期定額投資ETF,與高股息相關的戶數同步飆高,其中,以00878的國泰永續高股息單月激增7,724戶最亮眼。 證交所上周公布9月證券商承作定期定額投資金額為55.93億元,雖較8月約54.93億元僅增加約1億元,但卻創下僅次於今年3月65.18億元的歷史第二高紀錄。 整體定期定額投資金額增加,但投資人喜愛個別情況則有些變化,最受關注的是,投資人對ETF青睞的程度絲毫未受台股大跌而影響,反而一路向上增加,據統計,9月ETF投資戶數以國泰永續高股息增加7,724戶最多,其次,元大台灣50、富邦台50、元大台灣高息低波等,各增加2,571戶、2,124戶及1,988戶,再來是元大高股息922戶。 此外,台積電股價從神壇下跌落,投資人也不再獨鍾台積電,投資戶數不但被ETF一檔一檔追過,9月更逆勢減少653戶,與玉山金、中華電、合庫金及台泥等都各大增一、二千戶以上來看,台積電不再是定存族的首選。 證交所統計,定期定額投資人最愛的前20檔ETF分別為:元大台灣50、元大高股息、國泰永續高股息、富邦台50、富邦公司治理、國泰台灣5G+、富邦越南、元大臺灣ESG永續、國泰智能電動車、國泰股利精選30、元大S&P500、元大台灣高息低波、中信關鍵半導體、富邦上証、富邦特選高股息30、富邦科技、富邦NASDAQ、國泰費城半導體、富邦未來車、FH富時不動產等。 0050元大台灣50、0056元大高股息、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穩居前三高,投資戶數各為163,567戶、126,695、96,114戶,其中,00878蓄勢挑戰10萬戶大關。 在投資人喜愛的前20檔個股中,9月與8月名單完全一樣,僅是排名略有調整,同時,金融股仍小資族最愛,占了12檔,投資戶數依高低排序為台積電、玉山金、兆豐金、合庫金、第一金、中華電、台泥、中信金、富邦金、鴻海、元大金、台新金、開發金、國泰金、中鋼、永豐金、聯發科、台達電、華南金、統一等。
台股本周萬三保衛戰打得驚險,13日一度失守,類股指數全盤皆墨,所幸美股上演破底翻,台股多檔個股跟著勁揚,包括景碩(3189)、高力(8996)、訊舟(3047)等16檔,14日漲幅勝過前一日下跌幅度,其中,有逾半數衝上漲停,破涕為笑。 相較前一日的低迷情緒,台股14日隨美股大逆轉,終於「漲」聲響起,盤中有多達67檔一度亮燈漲停,終場也仍有42檔漲停。 13日股價跌幅超過5%的個股中,在14日成交量具4,000張以上水準,且漲幅超過前一日下跌幅度者,有包括景碩、高力、訊舟、新唐、南電、新盛力、神準、正達、創惟、健喬、乙盛-KY、合晶、光罩、耀勝、強茂、詮欣等,其中,景碩、高力、新唐、南電、新盛力、正達、創惟、光罩、詮欣等,更全數漲停。 上述排行榜除了健喬為生技股、高力為電機機械外,其餘全為電子股,並以半導體為大宗。 台積電日前法說會釋出,2023年半導體產業恐陷衰退的訊息,然就長線來看,隨未來應用面更多、更廣,法人多認為,對半導體產業不宜過度悲觀。 中信關鍵半導體ETF經理人張圭慧表示,半導體產業今年因消費性電子需求放緩,導致部分半導體業的庫存水位上升,短期表現或有影響,然而因應車用電子、AIoT、HPC(高速運算)、伺服器長線需求不減,全球晶圓代工廠仍持續擴張產能至2024年,隨著物聯網、車用電子、工控、通訊等結構性需求發酵,樂觀看待半導體產業邁入下波成長曲線。 除了車用電子,工控、伺服器、通訊半導體也備受看好,主要應用在近年成長快速的安防監控,以及企業路由器、WLAN和資安設備帶動的全球網通設備市場,據調研機構Gamer估計,各有10%、8%的年複合成長率。產業長線需求仍強勁,而台灣具有完整半導體供應鏈,且在持續位居領先地位,半導體類股前景盈面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