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價
-
漲跌
-
漲跌幅
-
成交量(張)
-
國內成分證券ETF股票-高股息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Yahoo奇摩股市App公布第3季「10大爆紅台股榜」,AI概念股漲翻天,一舉拿下七席,榜首由矽統(2363)拿下,另外,華泰(2329)、光寶科(2301)分居第2及第3名。在ETF部分,第3季爆紅ETF榜出現不少新面孔,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甫上市不久隨即拿下榜首。 第3季受AI話題起伏影響,市場動盪讓相關概念股持續受關注,矽統除受惠AI話題,隨8月高層人事異動、聯電管理層介入,股價在一個多月內暴漲,獲投資人注目。光寶科主攻車用電子、雲端計算業務,近年在產品、營運思維上大幅轉型,使經營績效節節高升吸引股民關注。車用PCB製造大廠健鼎(3044),受益於AI、智慧汽車未來商機,股價近幾個月持續上升成焦點,排行第5。持續受惠於各產業在AI市場佈局和應用商機,伺服器大廠廣達(2382)、代工廠英業達(2356)連續兩季入榜,分居第7、第8名。在AI伺服器高需求下,相關供應鏈廠商也成本季關注重點,電源供應器製造廠的首利(1471)、銅箔基板廠台燿(6274)分別躋入榜,排名第6和第9。 今年第2季營收達39.98億元的IC封測廠股華泰,因隨著市場看好將受惠於記憶體市場谷底回升態勢,排名第2。光通訊廠商波若威(3163)受到美國寬頻基建訂單挹注,及英特爾(Intel)發表新一代連接標準Thunderbolt 5,引發法人關注、排名第4。網通廠仲琦(2419)則受到美國政府基礎建設計畫激勵,股價在2、3季之間大漲引投資人留意,排行第10。 第3季爆紅ETF榜不同於上季債券ETF吃重的角色,本次重新被股票型商品全面掌控。位居榜首的復華台灣科技優息上市不久,卻擁有相當高的市場聲量,目前已是台灣股票型ETF規模第4大的商品。今年3月掛牌上市的群益台ESG低碳50(00923),在表彰台灣落實ESG倡議且有成效的龍頭股,雖非高股息概念ETF,也順勢入榜排名第2。發行未滿1年的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每季配息的賣點吸引到不少著眼現金收益的投資人,排名第3。同樣採取每季配息的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00)以及高人氣台股ETF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則分居第4、第5名。
投信作帳倒數計時,25日買超台股32.09億元,增添台股多頭柴火,分析師建議,留意投信作帳股京元電子(2449)、瑞儀(6176)等持續偏多個股。 28日為投信季底績效的截止日,作帳倒數計時,鑑於投資人對於高股息ETF熱愛程度不減,如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等,統計光是8月一個月投資人在股票型ETF類型就淨增加520億資產規模,投信挾著手握龐大資金的底氣十足,持續買入台股,25日投信再買超32.09億元,為連38日買超,累計7月以來買超932億元,讓市場高度關注投信高持股的動態。 聯邦投信投資長吳裕良表示,根據近期拜訪電子業的訊息回饋,投信買不停電子股,主要還是回歸基本面,電子業有訂單作靠山,預估第四季電子業營運將會淡季不淡,甚至比第三季還高,整年度營運高峰落在第四季,靠得是AI伺服器需求強勁,帶動周邊的新建置及舊換新的商機,熱絡訂單將延續到2024年。考量全球景氣將擺脫低谷及投信壓寶台股的多頭趨勢,吳裕良建議投資人偏多看待第四季台股,尤其對電子業研究投入頗深的投信布局類股。 台股目前投信持股比例超過6%,同時近五個交易日買超的個股,依序有京元電子、瑞儀、欣銓、台燿、大聯大、致伸、啟碁、頎邦、至上、合晶、精成科、力成、宏碁、聯強、健鼎、聯陽、定穎投控等個股。 元富投顧總經理鄭文賢表示,投信偏愛個股以高股息電子股、蘋果iPhone15供應鏈、AI伺服器供應鏈、IC通路等為主。 PCB廠定穎投控25日收在漲停價74元,上周股價曾經隨著台股重挫而劇烈波動,25日投信力挺,25日買超890張,連兩日買超,持股升至7.11%,主要壓寶定穎投控在車用HDI(高密度連接板)成功進入電動車供應鏈。網通廠啟碁將受惠於美國網路基礎建設、低軌衛星用戶數持續增加、打入電動車(EV)市場減少燃油車衰退帶來的影響,搭配軟體附加價值提升及工廠利用率提升下,拉升毛利率及獲利。
台股今天開低走低,指數終場下跌176.16點,跌破16300點關卡,收在16276.07點。外資賣超新台幣231.43億元,連續7個交易日累計賣超逾1300億元,大砍台積電11萬張。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和美元指數攀高,引發日本、韓國及香港股市同步走跌,台股在電子、金融和傳統產業股齊跌下,終場下挫176.16點,失守16300點關卡,收在16276.07點,成交值2343.72億元。 外資及陸資賣超231.43億元,連續7個交易日累計賣超逾1300億元,自營商賣超69.47億元,投信買超34.06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266.84億元。 據統計,外資及陸資今年上半年累計買超台股約3740億元,下半年轉為賣超,7月以來累計賣超約3645億元,今年來買超金額即將歸零。 據台灣證券交易所資料,外資今天賣超台積電最多,達1萬7314張;賣超聯電1萬2664張,居第2。其餘賣超前10名還有台泥、群創、國泰永續高股息、日月光投控、鴻海、開發金、堤維西及中鋼。 在外資大舉賣超下,台積電與聯電股價同步收跌,台積電收在519元,下跌6元,並為4個多月來新低;聯電收在44.75元,下跌0.9元,為近1個月新低。 外資買超大亞最多,達1萬4088張。其餘買超前10名還有華通、亞翔、中工、東元、中信中國50正2、文曄、技嘉、神達及誠美材。(編輯:趙蔚蘭)1120926
台股首檔月配息的高股息ETF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自從6月掛牌上市以來,人氣與市值規模急速竄升,目前規模來到758億元,僅次於元大高股息(0056)、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穩居國內高股息ETF第3大,遙遙領先第4名元大高息低波(00713)。 00929不僅上市以來規模遽增,股價表現也節節升高,在8月台股修正5百多點、跌幅近3%之際,00929還逆勢上漲逾1%,存股族不但領股息還賺到股價。不過上周00929除息後,遇上聯準會「鷹派」利空未能倖免,周線大跌4.7%,為掛牌以來跌幅最重的一周。 雖然00929上周出現掛牌以來最嚴重的大跌,但散戶投資人越跌越買,上周受益人數持續大增逾6萬人,來到36萬7496人,增幅19.8%。 其他3檔高股息ETF,上周受益人數也呈現增加,00878突破111萬人、增幅0.98%;0056達91.9萬人、增幅0.39%;00713來到18.4萬人、增幅2.59%。顯示散戶投資人不畏利空,持續進場布局。 觀察法人上周動態,外資賣超1054.13億元,創2022年6月以來單周賣超最高金額;自營商也連續8周賣超,單周調節332.59億元;僅投信力挺台股,連8周買超,上周買超101.60億元。而投信能有逢低買進的底氣,背後就是因為散戶投資人持續加碼台股相關ETF、基金等,源源不絕的資金挹注投信手上銀彈。 復華台灣科技優息ETF經理人許忠成表示,00929 成分股百分百聚焦電子產業,選股跨足各個趨勢科技主題,透過篩選聚焦優質高息電子股並剔除高波動、現金股利變異係數過高之個股,搭配月配息機制,可提供投資人掌握台股產業成長與資本利得、股息收益契機。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台股ETF從年配、半年配、季配息,如今已進化到月配息,目前有3檔超火紅,比如債券規模龍頭00772B或當紅00929,還有3檔即將參戰,比如今(25)日開募的金融債00933B或下月募集的高股息00936,網友喊每月配息就是爽,「茉園存股隨筆」版主爬梳ETF配息演進史,指配息頻率會影響收益,只要月配息持有張數越多,就越不用擔心匯費吃掉報酬率。 「茉園存股隨筆」版主在臉書表示,台股ETF最早以年配息為主,後來出現半年配、季配息,目前季配息已經成為主流,而有2檔債券ETF在今年6月以前,是市場唯二的月配息,分別是中信高評級公司債(00772B)及中信優先金融債(00773B)。 今年6月第3檔月配息來了,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是首檔台股月配息+平準金的ETF;第4檔月配息是今(25)日開幕的國泰10Y+金融債(00933B),也是首檔結合月配+平準金的金融債ETF。 下月(10/16)將有2檔月配息ETF開募,分別是台新臺灣永續高息中小型(00936)和中信成長高股息(00934),可見高股息+月配息大戰,正熱鬧開打! 從年配、半年配、季配、月配,這樣的發展史,顯然投資人愈來愈希望能早日拿到股息,獲得穩定的現金流。而ETF配息的錢從哪來?當然是成分股的股息,台股配息旺季多在每年6~9月,因此,當ETF收到成分股的股息後,就會進行分配。 如果是年配,一次就把配息發完;如果是半年配,會分兩次發完,通常半年配的兩次配息都不太平均,以元大台灣50(0050)為例,在2020~2023年上半年,分為0.70、3.05、0.35、3.20、1.80、2.60、1.90;以富邦台50(006208)為例,在2020~2023年上半年,分為0.48、1.14、0.31、1.64、1.25、1.03、1.35。 版主指出,近2年(4期)來有比較平均,但更早之前的上半年與下半年,配息比例呈現極大差異,這不外乎是兩個季度收到的股息多寡不均所造成,如果是在除息旺季發的股息,當然股息就會比較高;除息淡季,因為收到的總股息較少,所以發的股息就比較少, 不過,最近這2年來,有縮短差距的趨勢,可能是發行ETF的投信,為了回應投資人「需要較穩定的股息」所做的改變吧,所以在旺季時保留部分股息,於下次淡季時再發放,以平衡兩次的落差。 我們知道,現在股票型ETF,主要可分為「市值型」及「股息型」兩種,當然還有「主題型」或「產業型」,但我們以「市值型」及「股息型」來做比較,市值型如0050、006208、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等,股息型如元大高股息(0056)、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00)、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等。 根據研究,市值型的股息殖利率平均3.5%,股息型的股息殖利率平均5.0~5.5%,但股價的成長,是市值型占優勢,亦即市值型整體年化報酬率較高,但殖利率是落後高股息型的。 因此,市值型ETF多半比較不強調股息的平均或增加發放的頻率,所以0050、006208都是半年配,股息型ETF就比較強調配息的平均與穩定,因此就以季配息為大家比較喜歡的趨勢了。 版主舉例,由年配息變季配息最知名ETF應該是0056了吧,原本0056堅持年配息,但被後起之秀00878追上之後,有感於市場的趨勢就是朝向「季配」,所以也不再堅持年配息了,在今年5月底宣布由年配息改為季配息。 這個重大的改變,極具代表性,宣示以季配息為主,成為ETF標準配備,不過,市值型ETF,目前還不是以季配息為主,半年配已經大致上能讓投資人接受了,所以0050、006208仍然保持半年配。 但是,現在似乎又有不以季配息為滿足,而出現「雙月配息」或「月配息」ETF,雙月配息較少,目前僅有1檔是永豐優息存股(00907),而早期幾乎沒有ETF是月配息,債券型的00772B及00773B,也是在去年2月,才從季配息改為月配息。 而首檔月配息的股票型ETF,是最近很火紅的00929,上市3個多月,已經配息3次,並連3次填息,受益人暴增21倍至逾36萬人,規模也衝破758億元,在台股ETF中僅次於0050、0056、00878,躍第4大ETF,足見月配息的魅力,能在短短時間內造成如此轟動,真的不簡單。 為了讓配息能穩定,近期有不少季配息ETF引入了「收益平準金」的機制,對於平準金機制的利弊,有許多人有不同的看法,在此不詳述,版主認為,平準金對於穩定配息來說,還是有其好處的,如果要選擇配息頻率高的標的,如季配與月配,可以將平準金的有無列為考慮。 其實,配息的頻率也會影響到收益的多少,以下簡單從「殖利率」和「補充保費」2個方向來分析一下: 一、殖利率 我們知道,股息匯到帳戶,每次需付10元匯費(如果入帳銀行與ETF資金保管銀行一樣則免匯費),假如有一檔高股息ETF,股價20元,持有12張,ETF市值24萬元,殖利率5%,假設每年股息1.2萬元,試算年配、半年配、季配、月配息結果如下: ◎年配息:每年扣除10元匯費,實收1萬1990元,殖利率4.996%。 ◎半年配:每年扣除20元匯費,實收1萬1980元,殖利率4.992%。 ◎季配息:每年扣除40元匯費,實收1萬1960元,殖利率4.983%。 ◎月配息:每年扣除120元匯費,實收1萬1880元,殖利率4.950% 假如我們只是很小的小資族,有一檔高股息ETF,股價20元,持有1.2張,ETF市值2.4萬元,殖利率5%,假設每年股息僅有1200元,試算年配、半年配、季配、月配息結果如下: ◎年配息:每年扣除10元匯費,實收1190元,殖利率4.958%。 ◎半年配:每年扣除20元匯費,實收1180元,殖利率4.917%。 ◎季配息:每年扣除40元匯費,實收1160元,殖利率4.833%。 ◎月配息:每年扣除120元匯費,實收1080元,殖利率4.500% 版主分析,如果是月配息,每月扣除匯費,持有市值24萬元的ETF,會將殖利率由5%降為4.95%,降了0.05%,少了1/100的收益,對整體收益影響算小;持有市值2.4萬元的ETF,殖利率會由5%降為4.5%,降了0.5%,少了1/10的收益,對整體收益影響不小。 當然,持有市值愈高,匯費占的比例愈低,愈不用擔心匯費降低報酬率,但是若僅持有2.4萬元,則整體收益降到了0.5%,真的很高。所以結論就是,要持有高股息「月配息」的ETF,要有不能只買少量的心理準備,最好能買到24萬元(價格20元的話,大約12張)以上,才能將匯費的影響減小到1/100以下,如果能買到240萬元以上,那麼匯費的影響將降到1/1000以下。 如果要精打細算,省掉這筆匯費,就將匯入股息的帳號,改成該ETF保管銀行,比如00878保管銀行是台新銀行,只要在台新銀行開戶,再向00878的投信業者申請收益分配資料異動,再填寫變更配息帳號為台新銀行帳號,就能省下匯費了。 二、補充保費 據現行法規,「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費率2.11%,單筆股利超過(含)2萬元便課此費用。」如果是年配息,那麼單筆股利就比較容易超過2萬元,如果是月配息,因為將股利切成12個月,平均每月只有1/12股利,因此,被課到補充保費的機會就低,可以存比較多張數,而不被課保費。 假設有一檔ETF股價20元,5%殖利率,如果由年配改月配,免繳補充保費的市值是多少呢? ◎年配息:每次2萬元=每年2萬元,2萬/0.05=40萬市值,約20張。 ◎半年配:每次2萬元=每年4萬元,4萬/0.05=80萬市值,約40張。 ◎季配息:每次2萬元=每年8萬元,8萬/0.05=160萬市值,約80張。 ◎月配息:每次2萬元=每年24萬元,24萬/0.05=480萬市值,約240張。 也就是說,如果是年配息的話,只要持有超過20張,就可能會被課到補充保費;若是月配息的話,這個額度可以到240張,這就是月配息的優勢,雖然多了匯費,但達到繳補充保費的門檻因此而提高,對於持有張數較多的人來說,可以省下不少的補充保費。 當然,也有人說,繳補充保費當作是做善事,幫助國家財政,不會在意這個費用,這當然很好囉!不過,若想要精打細算,將資金做最有效率的運用,省下補充保費,當作給自己多餘收益的小確幸,也是很好的。因為補充保費2.11%,就是總收益的百分之2以上,也不能說是沒有影響的。 其實ETF算是很安全的投資標的,最近會這麼熱門,似乎比個股的討論更熱烈,相信其來有自,祝褔大家都能選到最適合自己的ETF,在投資的路上走得穩健又安心!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茉園存股隨筆》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台股首款月配型ETF的00929,上市短短3個月,基金規模超過700億元,躍居市場4哥,分析師指出,聯發科、京元電等00929成分股漲多不宜追價,但10月起包括00934、00936等2檔新ETF募集,也將跟進採取月配息,點名長榮、鈊象、智冠、華固等4檔,明年殖利率至少都有6~8%水準,入選成分股機率高,散戶可提早卡位,大吃投信豆腐。 摩爾投顧分析師何基鼎表示,美國Fed周三如預期暫停升息,但Fed主席鮑爾會後談話,卻宣示下季可能會再升息一碼,明年才會降息2碼,顯示高利率仍要維持一段時間,消息傳出,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升至4.42%,再創17年新高,利率敏感度較高的科技類股幾乎全面下跌,那斯達克、費半指數雙雙跌破前波支撐線。 然而實際上,黃豆、玉米、小麥、天然氣等大宗原物料,價格都維持相對低檔,唯獨原油受OPEC+減產影響,近期表現相對強勢,整體來看,通膨仍然受到控制,明年美國要選總統,美國繼續升息機率不高,最新FedWatch也顯示,11月不升息的機率高達73%、12月不升息的機率也有54%。 因此未來升息與否,關鍵在原油價格,他認為只要國際原油守在百元之下,美國就不可能再度升息,目前股市的下跌,只是信心問題,且實體經濟並沒有出現金融風暴,如雷曼倒閉、歐債風暴、新冠肺炎等,因此全球股市不可能走空,全球股市持續震盪的機率較高,操作端看個股表現。 台股平均殖利率大約只有3.7%,而美國3個月期公債殖利率就高達5.5%左右,台、美利差過大,外資當然持續匯出台灣,錢進美債,不過高利率也對美國負債形成壓力,下月美國政府恐又要因為債務上限,被迫關門休息,將對強勢美元形成壓力,新台幣就有機會因此升值,帶動外資重回台股懷抱。 此外,近期月配息ETF熱銷,帶動被動性的買盤進場,也是穩定台股的買盤,加上明年總統大選在即,國家隊如8大行庫絕對會進場護盤,預計最晚在中秋節過後,外資、政府、投信3股買盤的力量加持下,台股後市不悲觀,惟短期內間會持續震盪、來回打底,類股將會持續輪動上漲,因此選對股票就不用管大盤。 何基鼎以首款月配型ETF的00929(復華台灣科技優息)為例,上市3個月規模就超過700億元,排名第4,僅次於0050(元大台灣50)、0056(元大高股息)、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隨00929熱銷,未來將吸引越來越多投信業者,搶食月配息ETF的大餅,發行更多月配ETF,包含10/16公開募集的00934(中信成長高股息)、00936(台灣永續高息中小型)。 投信持續發行這些ETF,為了能穩定配息給投資人,這些ETF肯定會買進高殖利率的股票,帶動這些股票穩定向上大漲,以00929為例,主要成分股如矽創、聯發科、廣積、京元電等,近期股價都有不錯的表現,但這些股價漲多了以後,殖利率也變低了,不建議投資人追高買進。 特別是在行情持續震盪時候,建議可以留意籌碼穩定、殖利率至少4%以上的股票。他以8月營收、上半年EPS推估,包括長榮、鈊象、智冠、華固等4檔,明年殖利率至少都有6~8%水準,有望成為新的月配息ETF成分股,趁投信還沒進場前,可以提前進場,等待投信進場幫忙抬轎。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9月15日新公布集保戶股權分散統計顯示,53檔台股ETF受益人最新一周增加10萬9,023人,總受益人續創新高,突破530萬人,來到535萬8,654人,今年來增加120萬2,496人,其中增加的台股ETF有26檔,前八檔都是高息ETF,凸顯台股高息ETF仍是投資人的最愛。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基金經理人謝明志表示,最佳的高息ETF的選股要同時兼具營運成長及股息收益,精準高息策略以實際宣告股利為篩選條件之一,非預估或歷史股利。成分股依照股利率加權,輔以流動量指標調整權重,以表彰兼具高股息、獲利能力以及流動性的股票投資組合績效表現,最重要是選股邏輯要重視企業的獲利成長率,一家公司每股獲利持續成長,才能配得出高股利,且配息後還有填息機會,不用過度擔心股價修正風險。 復華台灣科技優息ETF經理人許忠成指出,ETF成分股聚焦電子產業,選股兼顧波動及收益機會,搭配月配息機制,可提供投資人掌握台股產業成長與資本利得、股息收益契機。 國泰永續高股息ETF經理人游日傑認為,近期成分股中部份族群表現亮眼,主因市場在應用端出現殺手級新應用,使其營運表現出現質變、迎來基本面轉機,獲得市場賦予全新的評價所致。 兆豐台灣產業龍頭存股等權重ETF基金研究團隊強調,市場目前不改變明年開始降息的基調,這對股債市場價格衝擊屬於短期,對中長期影響不大。台股現階段整理機率相對高,預計第四季庫存回到正常水位,期望明年新科技題材發酵,著重業績逢低布局具未來展望產業的優質標的。
高股息ETF競爭激烈,兩大新人王00919和00929人氣爆發,火熱光芒蓋掉經典0056和百萬人氣王00878,在00929規模衝破700億元,躍高息ETF第3大後,00919也衝破400億元,躍高息ETF第4大,看來00919連2季殖利率高逾10%功不可沒,今年受益人增近10倍,來到逾18萬人。美股達人「股股知識庫」表示,將教大家用「真假高息照妖鏡」,看出是真高息還是假高息?還有便宜價怎麼算? 為美股投資新手而生的「股股知識庫」表示,根據最新統計,台股53檔ETF受益人再創新高,上周已衝破530萬人大關,以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周增逾4萬人最多,主因連2季配息,殖利率都高逾 10%,成為市場唯一ETF,但在高股息背後,投資人也得睜大眼睛看,究竟00919能否長期維持高息?要怎麼判斷高息是真配息?還是收益平準金?最重要的是00919便宜價怎麼算? 究竟高股息ETF是真的高息?還是用平準金配給投資人的假高息?其實投資人不用擔心,可以透過稱為「真假高息照妖鏡」的「指數股利率」來觀察。 什麼是指數股利率? 是一種用於衡量股票或追蹤指數潛在投資回報的指標,通常以百分比形式呈現,計算為每股股息(每股派息)與股票或指數當前市價之比,這個比率幫助投資者評估他們在投資中可以獲得的股息收入,相對於股票或指數當前價格的報酬。 簡單來說,當指數股利率越高,代表股息也越高,這對於尋求穩定收入的投資者,可具有辨別股息真偽的功能,投資人可從以下2個公式看出: ◎公式1:指數股利率=指數含息報酬率-指數不含息價格報酬率 ◎公式2:ETF可分配淨利 = 股息+資本利得 據專家推算,假設股價20元、每季配息0.54元,每月買1張00919,每季股利都再投入,則第1年可每月幫自己加薪約2100元,而到第2年則可月領4500元,只要持續到第4年,幾乎等於每月加薪1萬元,這就是時間複利的威力! 想要提前預估ETF可發多少股息?在投信官網都可查到「可分配投資收益」,以00919為例,目前可分配投資收益有2.24元,以保守估計每季配息0.5元計算,可再配息4次(2.24/0.5=4.48次),意即從今年第4季到明年第3季,至少都有配息0.5元的實力。 股股知識庫認為,綜合指數股利率來看,00919確實有連續配出高股息的潛力,尤其00919成分股調整落在5月與12月,正好是在各上市櫃董事會宣布股利後,可預估近3季獲利,並提前布局高股息股,不容易Miss(錯過)。 而投資人最關心的是,如何判斷00919股價?可透過簡單的公式,估算出「便宜」、「合理」、「昂貴」股價的區間。 ◎公式:殖利率 = 現金股利 ÷ 股價 目前00919連2季配息為0.54+0.54元,假設保守估計之後每季都配息0.5元,則近4季共配息2.08元,投資人可自由設定樂觀、平均、保守殖利率區間,這裡假設是7.5%、6.5%、5.5%,可推算出3個股價區間: ◎樂觀假設:殖利率7.5%,配息2.08元,回推股價約27.73元。 ◎平均假設:殖利率6.5%,配息2.08元,回推股價約32元。 ◎保守假設:殖利率5.5%,配息2.08元,回推股價約37.81元。 00919目前股價約20元,殖利率是10%。 股股知識庫建議,除了台股ETF,還可以投資美股,尤其是股息至少連18年成長的大公司,比如雪佛龍、3M、好事多、耐吉、微軟等。 ◎雪佛龍(CVX):全球最大跨國能源公司,布局超過180國,業務包含石油及天然氣工業等,股息連續成長34年。 ◎3M公司(MMM):美國跨國綜合製造公司,生產超過5.5萬種產品,股息成長63年。 ◎好事多(COST):知名跨國連鎖商場品牌,提供眾多商品與優惠,賣場遍布全球,提供新鮮、健康的食材和菜餚,包括食譜配送服務,股息連續成長18年。 ◎耐吉(NKE):美國著名跨國體育用品製造商和零售商,銷售運動鞋、運動服裝和運動設備等,股息連續成長19年。 ◎微軟(MSFT):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之一,總部位於美國,銷售軟體、雲端服務和硬體產品等,股息連續成長20年。 延伸閱讀:定存策略:美股更王道?五大熱門「美股ETF」專家:退休金都在這!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股股知識庫》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今年上半年人工智慧(AI)股熱得發燙,一度推升台廠AI供應鏈估值水漲船高,但隨著全球AI龍頭輝達失守季線,專家從本益比角度分析,包括廣達、緯創等6檔,本益比都高得嚇人,其中英業達高達46倍最誇張,由於這6檔都是00878重壓持股,在股價大漲後,已不再具有高殖利率條件,11月調整成分股時,恐有三分之一遭剔除,提醒散戶別掉以輕心。 萬寶投顧投資總監蔡明彰表示,AI 伺服器廣達4月起漲 80 元,當時市場共識,今年 EPS估8元,仍將其視為傳統筆電代工,給予本益比10倍。在輝達救世主出現後,廣達一路飆漲,8 月衝上282元天花板,這時市場上調今年EPS 至10 元,本益比約28倍。 他說,其他 AI鏈的本益比也大幅上調,緯創最高 161.5 元,今年 EPS估 5 元,本益比32倍;技嘉最高382.5 元,今年 EPS估低於 10 元,本益比高達38倍;英業達最高 73.5 元,今年 EPS 估1.6元,本益比更誇張達46倍;華碩最高438元,今年 EPS 估15元,本益比29倍;光寶科最高 174.5 元,今年 EPS估6.5元,本益比 27 倍。 蔡明彰提醒,廣達、緯創、華碩、英業達、光寶科、技嘉都是高股息 ETF 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重壓持股,過度反應AI題材,估值本益比偏高,法人持股過重,散戶融資過熱造成籌碼淩亂,後遺症也浮現。 他強調,00878 為維持績效,勢必在11月調整成分股,估計這 6檔AI將有三分之一遭剔除,因為股價大漲後,已不再具有高殖利率條件,加上 AI 精神指標輝達已失守季線,AI 鏈恐骨牌效應。 蔡明彰建議,散戶可在 00878、元大高股息(0056)11月及12月調整成分股之前,趕快減碼重壓AI鏈的高股息ETF,通常在計畫剔除成分股之前,高股息ETF就提前砍股票,等到11、12月正式宣布調整成分股,反而是利空落底時機。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8月加權指數劇烈震盪,月線下跌2.98%,但投資人越跌越買,使台股基金規模月增22.88億元至4,490億元,月增幅0.51%,其中台股基金前五大投信規模都在400億元以上,與前期相比,僅統一、野村兩家逆風成長,且以統一投信月增19.01億元奪冠。 國內投信公司在主被動市場定位日益明確,過去主攻主動式基金的國泰、復華、群益等投信明顯轉向衝刺台股ETF市場,偏重主動選股的投信則充實投研團隊力拚績效,今年整體台股基金平均績效逾4成,其中統一、野村旗下基金紛紛入列前十強,均有數檔基金績效達6成以上。 統一投信8月台股基金規模增加至481.03億元,月增幅達4.11%,已是僅次於安聯、元大的第三大投信,主要因統一投信台股基金當月淨值不跌反漲,加上淨申購雙向拉抬,且9月初更暌違16年再度募集台股基金,規模更衝到102.47億元,使統一投信台股基金規模再度大幅躍升;另一家8月台股基金規模逆勢增加的是野村投信,單月增加3.87億元,推升整體規模達466億元,居台股基金規模第四大投信。 反觀台股ETF基金市場,元大、國泰、復華、群益等投信相對有較高的成長。統計目前台股ETF基金規模排名,元大台灣50近期突破3,000億元大關、元大高股息、國泰永續高股息穩坐2,000億元大關之上,但若以今年規模增加的幅度來看,復華、群益投信遙遙領先,明顯勝過老字號ETF基金。 其中今年6月才上市的復華台灣科技優息規模快速爬升至ETF第四大、達740億元,群益台灣精選高息規模日前也突破400億元大關,成為台股ETF第七大,二檔台股ETF基金均躍居市場黑馬。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FED利率決策會議維持利率不變,但暗示年底前將再度升息;美股收黑衝擊台股今早跌破半年線支撐。台股由「西瓜效應」轉入到「鐘擺效應」? 投信高階主管表示,目前台股要看會是「西瓜效應」還是「鐘擺效應」,「西瓜效應」就是西瓜偎大邊,前一時間的AI題材就是「西瓜效應」,所有的資金只要看到AI就會一窩蜂衝進去,但現在看來可能已經是盪到一個高點,有任何一點風吹草動不是這麼正面消息的就會下跌。「鐘擺效應」是擺錘到一極端位置時,就會朝相反的方向,當速度(市場情緒影響)越快,擺動(股價震盪)越大。 法人分析,台股目前籌碼面比較亂,未來台股可能要面臨一些挑戰,包括11月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和12月的元大高股息(0056)都要進行成分股調整,這兩檔ETF規模相當大,約各2000億,所以一旦調整成分股,會造成市場很大的資金波動,個股也難免不受衝擊。 由於今早半年線支撐失守,法人預估16200~16300是重要的支撐,此一關卡若未能守穩,可能就要動用勞退基金撥款進場。
iPhone 15超美,頂規Pro Max史上最貴,一支要價近6萬元,想買會心痛,如果是用存股來買單,就覺得還好啦!不敗教主陳重銘表示,3張00878可買一支最貴iPhone 15,如果省錢存股,將來就可以靠股息買新手機,所以投資績效很重要,以人氣王00878+00922和經典0050+0056為例,觀察近10年指數回測表現,發現前者報酬高、波動低、成本低,根本完勝!而且還符合未來ESG低碳趨勢喔! 陳重銘在部落格以「市值型搭配高股息,00922+00878能勝過0050+0056?」為題發文,指iPhone XR用了5年,開始有點出狀況了,最近iPhone 15剛出來,有一點小小心動,但一支最貴要快6萬元,最便宜的也將近要3萬,嚇死寶寶了!不過手機貴也沒有關係,重點是要有人幫我買單。 陳重銘透露,年輕時拼命省錢不敗家,就算寒暑假也都不出國玩,只是到游泳池運動,就是為了省錢做投資,現在就可以靠股票股利來買新手機!各位年輕朋友,你真的有需要貴死人的手機嗎?買手機會讓錢流出口袋(負債),投資好股票則是會讓錢進入你的口袋(資產)。 陳重銘試算了一下,一支6萬元的iPhone 15等於幾張ETF?大概等於0.5張的0050、1.6張0056、3張00878或是4張00922。如果你年輕時省錢不敗家,好好地存股票,將來就有很多股票送你新手機。 上面這些ETF都是持有幾十家的成分股,長期持有就能夠跟台灣經濟一起成長。等到投資有成,靠資本利得或股利來消費就不算敗家,因為有人幫你買單。要記住,先買進資產,再靠資產產生的錢來消費,才能夠長長久久。 ETF可以簡單分類為「市值型」與「高股息型」兩種,市值型就是挑選大企業,主要是賺取成長的資本利得,高股息型則是尋求穩定的高配息。至於要投資市值型還是高股息型,其實要依每個人的年齡、收入來做搭配。 如果是年輕的朋友,資金少所以領股利比較不迷人,因此要以市值型為主,用時間換取股價的成長性,然後也可以搭配一些高股息ETF,享受領股利當零用錢的小確幸。如果是年長、高資產人士,可以配置多一點高股息型的,安穩領股利過生活,再配置一些市值型的尋求成長性。 講到這兩種類型的ETF,大家應該最先聯想到0050(市值)跟0056(高股息),畢竟是最早推出的,不過0050已經是20年前的產品了,不一定跟得上現在與未來的產業趨勢。今天跟大家介紹兩位績優的新同學:00922(市值型)跟00878(高股息型)。 00878上市3年多的績效打敗老牌的0056,大家應該聽到不想聽了,這裡就不特別介紹。今年3月推出、主打低碳轉型的國泰台灣領袖50 ETF(00922),大家應該比較陌生,可以簡單理解成「小資版的0050」,一樣是持有50檔成分股,因為剛推出所以價格還很便宜,目前股價約15~16元。 挑選ETF的重點在於指數,0050只是挑選「市值前50大企業」,但是市值大就一定很賺錢嗎?其實只要市值夠大,就算是賠錢也一樣是0050的成分股,你會喜歡嗎?所以00922的指數就會優化0050的缺點,然後加以進化來跟上世界潮流,幫投資人挑出有賺錢的台股50檔領袖級企業!它除了用大市值(大企業)篩選外,還要兼顧: 一、EPS>0(有賺錢):0050只挑選市值大的公司,就算是賠錢也一樣納入,例如以前的宏達電,當然會拖累報酬率。但是00922則是強調有獲利(EPS>0),才能幫投資人挑出賺錢的企業。 二、企業低碳轉型能力(未來趨勢):投資市值型要看重「未來性」! 公司有沒有因應潮流,開始做「低碳轉型」也是影響獲利、ROE的關鍵,請注意2050年台灣要淨零排放,而「低碳轉型」就是政府在推動的策略,讓產業、能源、生活都轉型,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所以說,未來20年低碳轉型一定是趨勢,00922就是幫大家挑出這些積極轉型的好企業,對環境更好的同時,還能幫大家賺錢。 現在新的ETF如雨後春筍不斷推出,要如何挑選真的很頭疼!當然是順應未來世界潮流,而且指數績效也更佳的啊。數字會說話,直接幫大家試算,看看是投資0050+0056好,還是00922+00878更好? 由於00878跟00922是新同學,所以只能用過去10年的指數回測,請記住ETF就是追蹤指數的績效表現,所以看指數就對了。假設將資金各配置50%在市值型與高股息型ETF上面,可以看到「00922(市值)+00878(高息)」這個組合的報酬率更高、波動度更低,風險報酬比也比較高(相同風險時可以得到更高的報酬),而且經理費還更便宜(成本低),全部完勝! 0050是20年前的商品,那個時代只挑選「市值最大」;0056則是16年前推出的,由指數公司預測成分股,充滿不確性。0050跟0056只能算是1.0版的市值型與高股息ETF。時代不斷地前進,進化版的ETF不僅報酬率更高、成本更低,相信會更符合未來的投資趨勢。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不敗教主陳重銘》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AI股重挫3成後,外資券商改口翻多,除瑞銀調高緯創目標價至140元,大摩則推薦技嘉給予「優於大盤」評等,不過資深分析師認為,AI舊主流下跌時層層套牢,籌碼尚需時間沉澱,反觀IC設計如同上波起漲時的廣達、緯創,且從3檔高息ETF比較,00929漲幅超車0056及00878等2位老大哥,正是因為大敲矽創、致新、聯陽、聯發科,重倉4檔IC設計押對寶。 萬寶投顧投資總監蔡明彰表示,資本市場喜新厭舊,舊主流AI鏈退位,電腦及周邊設備成交佔比每況愈下,從最高41%降至近期20%,連帶與AI鏈一起大漲過的光通訊也會遭排擠。 庫存回補的記憶體、IC設計、散裝輪,3大族群將躍居未來第4季新主流,其中IC設計身處上游,領先感受補庫存的利多,包括矽創、致新、聯陽、義隆等4檔,股價領先創今年新高。其中,聯陽更改寫16年新高。 90%的IC設計受庫存調整影響,股價尚未突破疫情期間2021~2022年高點,上波有AI概念的創意、世芯-KY、智原等3檔,領先創疫情來新高,但他認為,這次不容易再複製上波行情,因為大環境背景已經不同。 蔡明彰分析,AI鏈舊主流下跌時層層套牢,籌碼沉澱需要一段時間,資金為了追求績效,必然轉進新標的。 新舊主流交替也可從高股息ETF績效看得出來,今年台股投資人源源不斷,資金投入高股息ETF,高股息ETF銀彈充足,成今年最有份量的法人資金。 0056(元大高股息)及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重壓AI,今年績效40%,但近來爆紅卻是00929(復華台灣科技優息),對比9月來前2檔股價都跌,反映廣達、緯創、英業達、華碩、技嘉、光寶科等AI舊主流,修正破底。反之,00929上漲6%,正是因為00929押寶矽創、致新、聯陽、聯發科等4檔IC設計。 由此可證,IC設計儼然是新主流,蔡明彰認為,矽創、致新、聯陽、義隆等4檔IC設計股領先創高,目前扮演的角色,如同上波AI起漲的廣達、緯創等2家指標股。 為何這4檔領先創高?補庫存下,第2季EPS及毛利率大有進展,聯陽的主力產品是筆電IO控制 IC,明年PC換機潮,AI筆電陸續推出,Q2EPS以2.72元創7季來新高,今年EPS估10元,較去年7.56元成長32%,是極少數在整體景氣尚未恢復下,今年EPS較去年成長超過3成者。 至於矽創、致新、義隆等3家,對照去年第4季是整體IC設計庫存調整的最艱困時期,今年Q2的EPS,都已創下去年Q4以來的3季新高,產業復甦訊號明確。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美國聯準會(Fed)決策昨晚出爐,利率維持不變,但多數官員預期今年底前還會升息1碼。決策公布後美股4大指數急殺翻黑,拖累台股今天開低走低大跌218.08點,收16316.67點,摜破半年線,成交量2772億元。3大權值股台積電、鴻海、聯發科皆墨,賣壓遍及電子金融傳產,AI股緯創、廣達、技嘉逆勢收紅。 今天外資賣超339.76億元,為今年第2大,僅次於7月6日的387億。投信今天持續買超1.90億元,自營商賣超59.99億元,合計3大法人賣超397.84億元。 外資今天賣超最多的族群是金融股,入列前10名的就有開發金、新光金、中信金、合庫金等4檔,賣超逾1萬張者更包括台新金16175張、國泰金15989張、玉山金14976張、臺企銀12880張、永豐金12589張、華南金10549張。 總計賣超萬張以上金融股共有10檔,相當驚人,龐大的賣壓也讓金融類股指數重挫1.43%,跌幅更甚大盤。 存股族最愛的高股息ETF,擁有百萬股民的00878遭砍3萬張,為賣超第一名。天天高居成交量冠軍的00929也遭砍1.97萬張,老牌0056元大高股息減碼11902張。 此外,市值型的0050元大台灣50,外資也出脫1.9萬張。 AI股的「雙達」則獲外資加碼,廣達買超4416張、英業達2868張。 法人表示,Fed如預期未升息,但利率點陣圖顯示,高利率恐維持更長時間,升息循環恐未結束,不僅美股、台股大跌,主要亞股如日韓也都重挫逾1%。台股指數再度破半年線支撐,逼近箱型整理下緣16264點,今天各大類股齊跌,導致指數跌幅加重,不排除是利空加速趕底,投資人勿貿然殺低。 外資今天買超上市個股前10名為:啟碁(6285)6366張、華通(2313)5883張、慧洋-KY(2637)4926張、期街口布蘭特正2(00715L)4886張、仁寶(2324)4435張、京元電子(2449)4417張、廣達(2382)4416張、陽明(2609)4321張、智易(3596)3759張、國泰20年美債正2(00688L)3649張。 外資今天賣超上市個股前10名為: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30297張、開發金(2883)23524張、台積電(2330)22164張、新光金(2888)21543張、中鋼(2002)20934張、台泥(1101)19839張、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19795張、元大台灣50(0050)19074張、中信金(2891)17682張、合庫金(5880)16944張。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美國聯準會即將公布利率決策,市場預期此次將按兵不動,但外媒推估年底前恐再升息,美股4大指數收黑,台股開低走低下跌101.57點,收16534.75點,成交量2777億元。AI股漲跌互見,技嘉、奇鋐、緯創反彈收紅,高價IC設計成為重災區,股王信驊、股后世芯雙雙大跌逾5%。 今天外資賣超181.91億元,投信買超24.29億元,自營商賣超93.44億元,合計3大法人賣超251.06億元。 外資本周以來連3天大賣台股,累計達565.63億元,護國神山台積電今天遭砍1.5萬張,累計連3賣共5萬2985張。 高股息ETF備受投資人青睞,近期天天高居成交量冠軍的00929復華台灣科技優息,外資大賣1.46萬張,累計連4賣,拋出高達17萬7697張。同族群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也遭減碼。 AI股走勢疲弱,外資近日反倒持續布局,今天加碼光寶科6788張、緯創4334張、技嘉2825張。 法人表示,台股本周連3黑,再度逼近半年線支撐,成交量持續低迷,指數難脫箱型整理區間。若要有效突破站穩季線,首要條件就是成交量需回溫,站穩5日均線之上,如果量能未見表態,行情恐會持續膠著。不過,長線投資人可趁量縮、沒行情之際逢低布局,提前卡位第4季與明年景氣基本面回溫。 外資今天買超上市個股前10名為:矽統(2363)7150張、光寶科(2301)6788張、群創(3481)6216張、慧洋-KY(2637)5602張、陽明(2609)5529張、復華富時不動產(00712)4796張、緯創(3231)4334張、永豐金(2890)3641張、華航(2610)3463張、兆赫(2485)3253張。 外資今天賣超上市個股前10名為:開發金(2883)16451張、台積電(2330)15231張、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14644張、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11854張、京元電子(2449)11248張、華新(1605)11080張、台泥(1101)10891張、友訊(2332)9048張、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8277張、欣興(3037)7225張。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