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價
-
漲跌
-
漲跌幅
-
成交量(張)
-
國內成分證券ETF股票-永續投資
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3月間榮登國民ETF寶座,昨日公告第二季配息2.7元,外界預期,將再現第一季配息前的00878搶購潮。有網友好奇,除了左手換右手,受金融股影響,下季配息收入會銳減,還要等填息才算數,00878真的好?不少人認為,小資小白還是要趁年輕選有成長性的標的;此外,順應趨勢,群益台灣ESG低碳(00923)有望接棒0050成為市值型ETF的新標竿。 綜合媒體報導,00878上季配息前,交易量、交易金額和股東人數均大幅成長;成交量上,上季配息前一天,成交張數破19.9萬張,全月交易量衝上166萬張,月增198%;單月申購金額達185億元,月增更達10倍之多;股東人數也大增10萬。看好00878的高人氣,在第二季配息前,有望在催出一波00878搶購潮。 不過,樹大招風,有網友在Dcard股票版上發文質疑「00878真的這麼好嗎?」;原Po好奇,從新聞上看到00878年配息殖利率達6%,這不就是左手換右手,加上金融股影響,下季配息收入就會銳減,那00878要拿什麼配息?」 此外,他質疑,投資人是否都以為配息率等於報酬率,且配息還要等填息才算數,如果不是真的追求現金流,一般上班族、年輕人或開始投資的小白還是選擇市值型ETF更好吧?若覺得0050很貴,可改買006208、00692、00850、00923;原Po直言,「如果退休了我還能理解,要領息,年輕人買00878我就看不懂了?」 不少人支持原Po的論點認為,「我還是喜歡有成長性的股票」、「建議夠年輕就多買市值型的,高股息可能就退休後買吧?」、「像美股就很少在配息的 ,反而會配息的企業是少數」。 從網友回覆中,也可以看到最新的投資趨勢,比起0050,更多人選擇擁抱ESG潮流;不少人表示,「如果是我,確實會下手便宜的0050,因為我真的買了00692+00923」、「我也有買00923,這檔現在真的甜」、「我自己定期定額0050+00850+00923,真的你說對了,高息型把息配給你,如果沒好好運用,本金永遠養不大」、「相對0050其實我比較看好低碳發展,不管是碳交易還是碳費應該都會影響到一些,00923應該會更有展望」。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連三季季配息殖利率年化7%水準,吸引投資人買進,據證交所公布3月ETF定期定額交易戶數統計,00713單月大增近八成,為排行榜月增幅第一。 另統計,00713自去年5月首次進榜以來,不到一年時間定期定額交易戶數已從第19名驟升至第6名,成長速度超越5G、越南、電動車、陸股等多檔ETF,凸顯季配高股息ETF吸引力。 從統計資料也發現,3月ETF定期定額人數普遍成長20%以上,而半導體、越南等主題ETF成長幅度都在20%以下,00713大成長的表現突顯台股+高股息仍是投資人最愛標的,被視為今年大黑馬。 截至4月底,國內共有40檔台股ETF掛牌,26檔為一年多次配息,其中,又有14檔為季配息,已成台股ETF最大勢力。 00713自2022年9月改為季配息,並納入收益平準金機制後,在高息優勢加上低波動設計帶動下,每逢除息月份就可見投資人數呈階梯式成長,也吸引存股族納為定期定額優先加碼標的,3月定期定額人數大增萬人,月增幅79.2%遙遙領先。 據證交所定期定額ETF戶數3月份統計,元大投信旗下最熱門的五大定期定額名單:0050、0056、00713、元大臺灣ESG永續(00850)、元大S&P500(00646)每月定期定額交易戶數合計39.6萬人,已佔前20大名單人數76.1萬人過半。
台股掛牌市值型ETF持續增加,怎麼挑常讓人眼花撩亂,《存股方程式》版主以目前最夯的9檔市值型ETF為例,從成分股分析各檔優劣。版主指出,市值型ETF成分股都和0050「差不多」,意味著長期含息報酬率不至於落差太大,加上台股又是淺碟市場,大型優質企業就那幾十間,相同食材很難變出新菜色,專注一檔即可,沒必要一直追逐新產品。 版主列出較為熱門的市值型與類市值型ETF包括元大台灣50(0050)、富邦台50(006208)、富邦公司治理(00692)、元大臺灣ESG永續(00850)、永豐台灣ESG(00888)、FT臺灣Smart ETF(00905)、中信臺灣智慧50(00912)、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群益台灣ESG低碳(00923)。 版主指出,0050與006208是第一代,也是最純粹的市值型產品。隨後國際間企業實行ESG蔚為風潮,於是出現00692、00850、0888等三檔以ESG為主題的產品;緊接著,追求更高報酬率的多因子產品00905、00912問世;近年基於環保考量,降低排碳量成了企業課題,於是00922與00923誕生。但上述產品這麼多。究竟這些產品孰優孰劣?該換股投資嗎?實為讓人猶豫不覺得難題。 版主表表示,排除內扣費用不談,單純觀察成分股可以發現,這幾檔其實是非常相似的產品。他以0050、00922、00905為例並指出,前10大成分股可說是非常相似: 0050:台積電、鴻海、聯發科、台達電、聯電、富邦金、中華電、南亞、中信金、國泰金 00922:台積電、鴻海、聯發科、台達電、聯電、中華電、富邦金、日月光、中信金、兆豐金 00905:台積電、聯發科、鴻海、聯電、中華電、台達電、富邦金、國泰金、南亞、台溯 版主指出,仔細觀察0050、00922、00905的前10大成分股,差異性真的不大;以0050的全部成分股做為基準比對其他類市值型ETF,會發現相似度極高,差別只是在於權重不同而已;00692、00850、00888、00905的成分股雖然超過50檔,但真正影響股價表現的成分股,大抵也是和0050重複的那幾檔。 版主也提到,事實上,國際間最新的企業要求,不論是ESG或低碳排,大企業豈能不知,也很早就開始轉型升級了;因此,0050成分股很自然地也會符合ESG、多因子、低碳排...等要求;換句話說,既然這些產品的成分股相似度高,長期含息報酬率應不至於落差太大,就沒有孰優孰劣的問題,也沒有必要為了追逐新產品而頻繁換股或增加持有的檔數。從中挑選一檔最認同的,專心增加股數即可;即使日後再度發行新的類市值型ETF,可以想見,成分股大抵還是同樣那些,只不過權重各有不同而已 版主表示,台股是個淺碟市場,大型的優質企業就是那幾十間,相同的食材很難變出新的菜色,實沒必要一直追逐新產品。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存股方程式》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去年股債雙殺,高息型表現優於市值型,這讓許多新手存股族認為高息型ETF優於市值型ETF,帶動「高息」標的成為當紅炸子雞。不過,專家指出,長期而言,市值型必然優於高息型,連金融股報酬率很大機率也會落後市值型。專家也藉數字說話,並提供3項策略讓投資人參考。 旺得富理財網報導,具有「高息」特質的ETF標的今年擄獲不少投資人的心。 集保中心最新統計顯示,00878本月受益人數突破90萬人,達到91萬8696人,持股5張以下的小資族就占65%,大約達60萬人左右;另檔高息元老0056則緊追在後,受益人數89萬287人,離90萬關卡一步之遙,5張以下小資族占73%,接近65萬人。 高息型ETF爆紅要從去年說起,當時美國開始回收資金,導致全球股債陷入空頭,高息型表現確實優於市值型,這讓不少新加入存股行列的人認為高息型標的優於市值型標的,兩派之間的戰火油然而生,許多新手也不知該如何選擇。《存股方程式》指出,事實上,長期而言,市值型必然優於高息型,不只如此,許多存股族對金融股熱度不減,但金融股報酬很大可能機率也會落後市值型。 《存股方程式》以2020年3月20日到今年3月7日的數據,印證他的論點。他按報酬率高低分別列舉標的和報酬率如下: ◎標的 報酬率 台積電 107.8% 00850 88.5% 00692 82.3% 0050 76.9% 加權指數 71.7% 00646 71.2% 00662 69.7% 0055 67.7% 00730 61.7% 0056 45.5% 兆豐金 36.2% 00878 31.5%(於2020年7月上市) 《存股方程式》指出,從數據來看,高息型(00730、0056、00878)報酬率墊底,遠遠落後;市值型(0050)與ESG型(00692、00850)領先大盤;美股市值型的00646、00662,表現也不錯;萬千股民寵愛的兆豐金,報酬率差強人意,甚至落後一籃子金融股的0055。 根據數據,《存股方程式》建議,市值型ETF長期會優於高息型ETF,投資人若有時間讓複利發揮作用,應著重配置市值型或ESG型;至於高息型則比較適合屆退或已退休人士;他也提醒,受廣大股民青睞的金融股,實際報酬並沒有這麼高。 (本文內容由《存股方程式》,未經同意禁止轉載,全文請見《存股方程式》)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近來很夯的投資關鍵字ESG,到底是什麼?原來是聯合國提出,評估企業能否永續經營的指標,重視環保(Environment)如碳排、社會責任(Social)如回饋社會、公司治理(Governance)如資訊透明等,網友發現3檔ESG ETF中,有2檔報酬率勝過0050,其他網友則表示,「這3個差不多,選費用低的」,也有人擔心說,「這3檔流動性加起來都沒有0050多」。 有網友在PTT股板以「00692 & 00850 與 00923差異性」為題發文表示,有3檔市值型ETF,都有依ESG篩選,想拿來統整比對一下,並跟大家討論看法。 1、富邦公司治理(00692): 2017年上市,成立至今報酬率100.29%,勝過0050的95.59%。指數強調ESG的G(公司治理),抓上市公司近1年公司治理評鑑結果前20%股票,以及稅後淨利及營收成長率排名加總的前100檔。產業分布:電子64.5%、金融14.4%、傳產21.1%,持股100檔最多,每年7月調整成分股,1年配2次息,7月和11月除息。 2、元大台灣ESG永續(00850): 2019年上市,成立至今報酬率73.08%,勝過0050的69.84%。追蹤台灣永續指數,剔除無CSR報告者。產業分布:電子61.5%、金融17.5%、傳產21%,持股約80-90檔,另有個股30%限制,所以台積電最高就是30%,每年6月和12月調整成分股,1年配1次息,11月除息。 3、群益台灣ESG低碳50(00923): 未上市(20日開募),網站回測寫年化報酬12.7%,指數是ESG+淘汰高碳排企業,台灣永續評鑑BBB以上,並排除碳密度前20%高的企業。產業分布:電子77%、金融17.5%、傳產5.5%,持股50檔,也有個股30%限制,3月、6月、9月、12月調整成分股,1年配2次息,2月和8月除息,有掛收益平準金。 原PO認為,00923最大差異應是成分股的配重,因為多了碳排放量的篩選,一些鋼鐵、水泥、航運應該都踢掉了,傳產股僅6%不到,股性大概會相對活潑,市場走多時應該會衝一點?碳成本議題有沒有發酵,會是未來走勢關鍵。 從報酬來看,00692、00850近年小勝大盤,三五年也算是不短的區間,雖說過去不保證未來,但就目前看來台股的權值股套上ESG是有加分的,同理00923應該也是有機會超越大盤,除了有ESG再拿掉高碳排股。原PO是正面看待這3檔ETF未來表現。 底下網友意見不同,認同的表示,「身為ESG粉,推這篇,很多人會說ESG不代表賺錢」、「我覺得重點是說,它們是市值型產品」、「瑞典少女概念股」、「00692費用最低」、「我買692我無敵」、「買692就好,別浪費時間」、「我覺得他們都是好產品,但我更看好00923」。 不認同的網友則說,「3-5年真的太短」、「不就買福袋碰運氣」、「長期下來會偏離市場報酬」、「00923=大盤踢掉高碳排股的概念?」。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因應全球暖化,低碳當道,聯合國達成2050年淨零碳排,2030年達成碳中和,從蘋果、英特爾到谷歌等國際大廠都響應,台廠供應鏈如台積電、鴻海或華碩等也要符合低碳標準,才能拿到訂單,守住獲利,意即「No ESG, No Money」,主打ESG低碳的ETF將成主流,外資瘋狂搶進,也是穩健存股的好選擇。 ESG是企業永續經營指標,也是投資指標,E是Environment:環境保護;S是Social:社會責任;G是governance:公司治理,ESG題材又以綠能、環保、低碳等概念股最受關注。 目前市場上有4檔熱門ESG ETF:富邦公司治理(00692)、元大臺灣ESG永續(00850)、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永豐台灣ESG(00888)等,還有群益台灣ESG低碳50(00923)將於20日展開募集,也是台灣首檔低碳龍頭ETF,每股15元,3月8日上市。 00923經理人洪祥益指出,1月立院三讀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明定2050年應達成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目標,碳費最快將於2024年上路,因此台廠將面臨國內外減碳壓力,預期企業為降低碳費,將積極減碳,而未來愈低碳企業,營運表現也將愈佳。 群益投信表示,低碳投資是近年全球趨勢,觀察美國ESG低碳基金與ETF,資金從2017年到2021年光速成長,4年飆漲6倍,台灣搭上低碳投資浪潮指日可待。 台股有4大ESG低碳概念指數:臺灣50指數、臺灣永續指數、公司治理100指數、臺灣ESG低碳50指數,近5年總報酬率皆有60%-70%,但臺灣ESG低碳50指數高達79.4%、年化報酬率也有12.7%,比大盤表現還好。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台股去年因Fed升息陷入熊市,10月最慘跌破1萬2700點,很多人都被套牢哭哭,當時若買ETF既能分散風險,也能享穩定配息。存股達人「存股方程式」表示,在大盤空頭時,應優先布局市值型或ESG型ETF,而不是高息型ETF,因為他統計近3個月的含息報酬率,同期大盤報酬率約20%,僅5檔ETF跑贏大盤,最厲害的是006208和0050,這2檔市值型ETF報酬率都逾25%。 「存股方程式」版主在臉書粉專提到,曾有版友提問,當股市空頭時,應優先布局市值型、ESG型或高息型ETF?他統計出近3個月(2022/10/25~2023/1/31)的11檔含息報酬率,發現同期間大盤報酬率約20.52%,只有5檔ETF績效打贏大盤,依序是富邦台50(006208)25.46%、元大台灣50(0050)25.03%、FT臺灣Smart(00905)22.18%、富邦公司治理(00692)21.63%、富邦臺灣優質高息(00730)21.22%。 版主表示,從計算結果得知,高息型ETF除了00730,其他像是元大高股息(0056)13.42%、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11.14%、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10.09%、FH富時高息低波(00731)9.38%等4檔報酬率,全面落後市值型與ESG型。因此,當股市空頭時,他建議加碼市值型與ESG型ETF,是不錯的策略,而平時也就是現在,也很適合長期定期定額投入。 另外,還有2檔ESG型ETF報酬率也不錯,像是元大臺灣ESG永續(00850)19.83%、永豐台灣ESG(00888)19.72%。 那現在熊市反彈一半,台股飆上萬五了,還適合加碼嗎?版主強調,對ETF的買進策略,一直都是「定期買進(每月或每周),跌破月線加碼」。短線來看,大盤指數已站上各長短均線(周線、月線、季線、年線),此時維持定期定額投入即可;如果要加碼,至少等到大盤跌破月線(目前約14600點)才是比較好的加碼點。 2020年因疫情造成恐慌盤、2022年的熊市,都是可遇不可求,今年是否再來一次恐慌式重挫?不得而知。版主說,不需刻意等待絕對低點,才一次性重壓,沒有人可以預測低點與高點,平時慢慢投入,等跌破月線時再加碼,長期一定能有很棒的報酬。 本文獲得《存股方程式》授權,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去年股市大跌,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境內基金規模全年下滑近千億元,不過台股ETF逆勢年增60.4%達2,975億元最多,兩大國民ETF 0050、0056全年共增加1,326億元。今年股市出現反彈,專家認為,想要參與台股行情,可透過與指數相關性高的市值型ETF來投資,可避免指數漲但手上個股卻下跌的悲情。 目前台股市值型ETF最為投資人熟悉的非0050元大台灣50莫屬。其他還包括006208富邦台50、00912中信臺灣智慧50、006204永豐臺灣加權、0057富邦摩台、006203元大MSCI台灣、00850元大臺灣ESG永續、00692富邦公司治理等。 今年第1季,台股市值型ETF有2檔新兵上陣,包括群益台灣ESG低碳50將於2月20日將募集,另外一檔國泰台灣領袖50將於3月8日募集。這2檔市值型ETF不約而同主打低碳概念。 國泰投信表示,「國泰台灣領袖50 ETF」追蹤「MSCI台灣領袖50精選指數」,依照市值大小選股,再排除涉及爭議性武器、近4季EPS為負、低碳轉型分數為最後20%且ESG評等為B(含)以下的企業,並依照低碳轉型分數調整個股權重,選出前50大企業為成分股。每股發行價為15元,1張只要1萬5千元即可入手,一次掌握50大領袖級企業。 國泰台灣領袖50 ETF基金經理人蘇鼎宇表示,相較台股加權指數,MSCI台灣領袖50精選指數更聚焦低碳轉型標竿產業,如資訊科技、金融等;現階段在碳排放較高的原物料、非核心消費、工業等產業的配置較低,符合社會對供應鏈低碳轉型的追求,有助於超前掌握台灣未來產業發展願景。 群益台灣ESG低碳50經理人洪祥益表示,國際淨零碳排趨勢將左右企業營運及獲利,因此成分股的ESG永續經營能力將是獲利關鍵,未來ESG永續經營能力越好的企業越能吸引外資。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環保與永續價值成為全球主流,ESG概念也成為投資新趨勢,所謂ESG是指E:Environmental環境保護、S:Social社會責任、G:governance公司治理。ESG概念股泛指具有「ESG永續投資」經營理念的公司股票,可作為投資人選股參考。 MSCI表示,過去10年中,ESG投資在全球快速發展,出現主流化的趨勢,特別是ESG投資受長期穩健收益的資產所有者青睞,各類ESG基金和投資產品也層出不窮、規模不斷擴大。國內以ESG為訴求的ETF包括00692富邦公司治理、00850元大台灣ESG永續、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00888永豐台灣ESG等。 專家認為,ESG投資就是價值投資,而追求價值的人,不會在股市做短線投機,雖然投資是為了獲利,但同時也是為了實現新的價值。舉例來說,如果看到博弈、酒類、菸草公司股價上漲就買進,就不符合ESG投資。透過投資ESG ETF,選擇性的買入環境、倫理、公司治理、社會價值高的股票,不但增加個人報酬率,也能實現正面投資哲學與價值。 因應永續投資當道,第一季就有低碳相關的市值型ETF報到,群益投信擬於2月20日募集「群益台灣ESG低碳50 ETF」,股票代號00923。 群益台灣ESG低碳50 ETF經理人洪祥益表示,外資已經連續3年大舉賣超台股約2兆元,2020年、2021年分別賣超5395億元及4540億元,2022年更是賣超1.23兆元,今年以來,外資已有回頭買台股的態勢,年後資金歸隊意願提升,在低碳足跡創造台股碳金奇蹟的趨勢下,台股市值前兩百大中,低碳密度企業股價表現相對突出,買台股ETF可參考成分股中有訂單能獲利的低碳股,迎接ESG碳金商機的台股ETF。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富邦投信與中華經濟研究院上月聯合發表今年度「國人安心樂活享退調查」研究結果,調查顯示,不論已退休或未退休族群,退休財務規劃皆與預期有顯著落差。已退休族群平均累積690萬元退休金(不含房地產價值),但平均預期需964萬元才能安心退休;未退休族群平均累積250萬元退休金,平均預期需1212萬元才能安心退休。可見國人的退休準備,與預期所需退休金有不小差距,尤其是未退休族群,差距達962萬元。 中經院針對25歲以上民眾調查發現,不少國人無多餘閒錢用於投資理財,因此以政府退休金為退休後主要收入來源。對於未退休族群調查發現,以個人儲蓄為預期退休後主要收入來源(占比74.4%),其次為投資收入(占比 61.7%),第三才是政府退休金(占比 53.5%)。 富邦投信總經理李明州指出,時間就是年輕族群的本錢,隨著定期定額理財方式、盤中零股交易制度上路、網路資訊發達因素,年輕族群已開始大量投入投資市場,股票投資不再只是高資產族群或高齡族群的專屬工具。 李明州表示,調查結果發現,不論未退休或已退休族群,使用ETF進行投資理財的比重,皆呈現增加趨勢。其中,各族群皆以偏好投資「股票型ETF」為主,其次為「主題型ETF」。 此外,25至34歲的年輕族群投資ETF比重大幅成長,2018年至2020年皆維持在10%左右,2022年高達近5成,為各年齡層中投資ETF比例最高的族群。 專家表示,國人最熟悉的股票型ETF元大台灣50(0050),成立以來年化酬率約10%,而據國外資產管理研究,股票長期年化報酬率(含息)約8%。若以年複合報酬率8%試算,每月投資4850元,從30歲開始至65歲退休,35年可累積1003萬元退休金。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物價那麼高,不想再當月光族,每到月底就吃土,那就想辦法靠死薪水來理財吧!一個從大學就半工半讀,並自付一半學貸的網友不藏私分享,他在板橋買了一間小套房,他是如何用Google試算表記帳理財?並年花20萬存股,預計51歲可存到退休金2千萬。這個故事很勵志,我們就來看看他是如何達成的? 網友在Dcard理財版以「存股理財工具不藏私分享」為題發文,他表示,4年前看了柴鼠FQ、富爸爸窮爸爸等存股達人的書後,就開始用Google試算表記帳&理財,他分成4個重點解說: 1、存股庫存:Google finance公式會自動帶入股價跟美元匯率,並隨時更新。設定好加減乘除公式跟相關欄位後,只要填好買入的金額跟股數,就可以直接看到總庫存、總成本和報酬。 2、記帳:在手機App記帳後,月底再填上Excel並整理分類,首先分析自己必要花費有哪些?再來看看哪些容易爆預算要克制,他的記帳App是可以設定分類預算的。每周也要檢視哪個類別花太多,再搭配帳戶理財法,知道自己有哪些必要支出後,每次領薪水就把必要支出轉到特定帳戶,剩下的才可以當生活費。 他強調,收入跟支出都要記帳,才能分析自己的錢去了哪裡,一定要設儲蓄目標,而且要逐年增加,他有設勞退自提,所以帳本有自提儲蓄率的項目。他透露,2021年儲蓄率約35%,2022年目標是37%,在板橋買了一個套房,現在出租中,但為了存裝潢錢,還是住在月租9千元的分租套房裡。 3、退休金規劃:他指出年輕時的資產配置,股債比應該是8:2或7:3,他用Excel公式拉,預設股票年化報酬率6%,債的年化報酬則另外算。他每年投資20萬,加上每年預期成長,使他知道可以在幾歲存到多少資產,比如31歲時可以存到1千萬(股債比75:25),也預設結婚後,1年頂多存5萬,更知道大概幾歲可以退休,比如55歲時可存到2450萬(股債比6:4)。 他提醒,2022年股票跌太兇了,現實和計劃差很大,所以這個工作表只能參考,但好處是可以看出資產配置,並維持投資平衡,這樣就不會因衝動買太多股票,或因為一直跌就不敢買,要維持存股紀律。 4、其他理財:像保險清單(理賠項目一覽)、信用卡清單(額度、結帳日、回饋)、每月銀行帳戶及總資產結算,都有用到Excel,一開始設公式時會比較花時間,但之後定時填上去就好。 最後,網友透露,他是2019年買的新埔中古電梯套房,離捷運500公尺,權狀15坪多,頭期款+雜費+油漆+小家電約190萬,他自付70萬,其他先跟家人借,之後再用薪水和房租慢慢還。他還佛心分享Google試算表,建議大家先建立副本再編輯。 至於他的存股名單也曝光,有台股、美股,並以高息ETF及金融股為主,包括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元大高股息(0056)、元大台灣50(0050)、元大臺灣ESG永續(00850)、富邦台50(006208)、玉山金(2884)、兆豐金(2886)、台積電(2330)、AOA股債平衡型ETF、VT全世界股票ETF、VTI全球最大ETF。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國發會公布2022年11月台灣景氣對策信號,景氣燈號由黃藍燈轉為藍燈,為2018年11月以來首次,領先、同時、落後指標連續三個月同步衰退,反映景氣低迷。不過統計領先指標落底後一年,台股大盤有逾三成平均漲幅,若從景氣循環角度思考,投資人可持續留意領先指標所反映的相對低點進場位置,並透過元大台灣50(0050)等市值型ETF分批布局。 2022年11月景氣對策信號轉藍燈,綜合判斷分數從前值18分降到12分,其中領先指標由96.46降至95.7,為2021年11月以來連續12個月下降;同時指標由94.96降至92.92,為2022年2月以來連續9個月下降;落後指標則是由103.03微幅降為102.82,為2022年8月起連3個月下降。9項指標共有3項走弱,分別為受全球去庫存影響的海關出口值、增速放緩的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值,以及海外終端需求疲弱造成批發衰退的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 元大台灣50 ETF研究團隊分析,2022年11月領先指標、同時指標、落後指標連續三個月同步走弱,股市仍面對一定波動風險,未來領先指標的落底狀況將是股市回升的重要依據之一。從長期走勢觀察,領先指標與台灣GDP年增率的落底時間幾乎一致,當領先指標落底後,平均0.73個月台股大盤就會觸底,且接下來的一年平均漲幅為35.8%,11次歷史經驗有10次為正報酬,正因為這樣的高相關性,加上景氣循環谷底為股市更佳進場機會,建議可透過0050等市值型ETF分批布局。 0050為台股第一檔ETF,截至2023/1/4規模2537億為最大境內基金,每月定期定額交易戶數16.4萬人為全台股最多,超越台積電、玉山金、兆豐金等傳統存股標的。元大台灣50 ETF研究團隊指出,0050以上市市值前50大權值股為成分股,並會定期汰弱留強,跟隨台股產業成長,市值型ETF特性相對於產業型、主題型ETF,具有大盤回漲時「絕不錯過行情」的特色,更適合在股市相對低點布局。 0050 2023/1/4收盤價為110.5元,對於習慣買整張的小資族,也有成分股組成相近,但股價只有約四分之一,有「小0050」之稱的元大臺灣ESG永續(00850)可以選擇。00850網羅台灣各產業的ESG資優生,由於台股市值前段班企業多在ESG領域有卓越成績,因此00850的主要持股與國民ETF 0050高度相似。在ESG特色加上平易近人的價格下,00850長期深獲小資族青睞,為證交所定期定額交易戶數前十的ETF。
台股高殖利率優勢誘人,小資族就是愛高股息ETF。據統計,以小資族為主要投資主力、證券商承作定期定額,11月增加投資戶數由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及元大高股息(0056)二檔ETF,各以4,479戶及4,094戶雙奪冠亞軍,合計暴增8,573戶。 受到美通膨數據明顯下滑、市場反應12月升息可望降至2碼等利多激勵,外資11月大舉回籠買超台股,證券商承作的定期定額11月小幅回升至55.28億元,為該業務自2017年間開辦以來第三高。 而在小資族青睞的熱門投資標的中,仍以ETF表現比個股更亮眼,今年來基金規模成長最快速的國泰永續高股息,11月增加4,479戶、首度衝過10萬戶大關,來到104,203戶,緊追著0050元大台灣50及0056的各164,569戶及131,348戶,0050單月投資戶數也增加1,245戶。 投資人愛ETF的情況日益明顯,除了上述前三檔合計大增9,818戶、直逼1萬戶之外,第四名的富邦台50到11月為止,投資戶數也來到74,513戶、月增656戶,這四檔ETF都超過投資人最愛的個股第一名-台積電,11月月減320戶、掉到57,276戶。 11月定期定額投資戶數在1~3萬戶之間有的富邦公司治理、國泰台灣5G+、富邦越南、元大臺灣ESG永續等。另一個與高股息相關的ETF-元大台灣高息低波11月投資戶數上升至7,699戶、月增556戶,表現也令人刮目相看。 台積電雖有股神巴菲特大買股的加持,但小資族為了分散投資單一個股的風險,近年來對一籃子股票概念的ETF偏好度持續提升,並未因巴菲特的加持而大舉將資金湧入台積電個股。 至於小資族最愛的仍是金融股,儘管今年來金控公司獲利大縮水,但資金仍源源不絕,據統計,11月定期定額投資個股前20檔中,金控股占12檔,投資人並趁機金控股大跌撿便宜,富邦金及國泰金11月投資戶數各增594戶及529戶,另玉山金及兆豐金單月也增二、三百戶。
台股今年獲利可望續創新高,高殖利率優勢誘人,小資族就是愛高股息ETF,據統計,以小資族為主要投資主力、證券商承作定期定額,11月增加投資戶數由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及元大高股息(0056)二檔ETF,各以4,479戶及4,094戶雙奪冠亞軍,合計爆增8,573戶。 受到美通膨數據明顯下滑、市場反應12月升息可望降至2碼等利多激勵,外資11月大舉回籠買超台股,證券商承作的定期定額11月小幅回升至55.28億元,為該業務開辦來第三高。 而在小資族青睞的熱門投資標的中,仍以ETF表現比個股更亮眼,今年來基金規模成長最快速的國泰永續高股息,11月增加4,479戶、首度衝過10萬戶大關,來到104,203戶,緊追著0050元大台灣50及0056的各164,569戶及131,348戶。 投資人愛ETF的情況日益明顯,除了上述前三名之外,第四名的富邦台50到11月為止,投資戶數也來到74,513戶、月增656,這四檔ETF都超過投資人最愛的個股第一名-台積電,11月月減320戶掉到57,276戶。 11月定期定額投資戶數在1~3萬戶之間有的富邦公司治理、國泰台灣5G+、富邦越南、元大臺灣ESG永續等。 台積電雖有股神巴菲特大買股的加持,但小資族為了分散投資單一個股的風險,近年來對一籃子股票概念的ETF偏好度持續提升,並未因巴菲特的加持而大舉將資金湧入台積電個股。 至於小資族最愛的仍是金融股,儘管今年來金控公司獲利大縮水,但資金仍源源不絕,據統計,11月定期定額投資個股前20檔分別為:台積電、玉山金、兆豐金、合庫金、第一金、中華電、中信金、富邦金、台泥、鴻海、元大金、台新金、國泰金、開發金、中鋼、永豐金、台達電、華南金、聯發科、統一等,金控股占了12檔。
小資族愛高股息ETF勝過個股,就算台積電(2330)有股神巴菲特加持也沒用,11月定期定額新增投資戶數冠亞軍,分別是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及元大高股息(0056),各爆增4,479戶及4,094戶,合計8,573戶,大勝個股冠軍台積電還被月減320戶。市場認為,台股今年大跌3成,小資族為了分散投資個股風險,對一籃子股票概念的ETF偏好度有增無減。 小資族青睞的熱門投資標的中,仍以ETF表現比個股更亮眼,今年來基金規模成長最快速的國泰永續高股息,11月增加4,479戶、首度衝過10萬戶大關,來到104,203戶,緊追元大台灣50(0050)的164,569戶及0056的131,348戶。 第四名富邦台50(006208),11月投資戶數74,513戶、月增656戶,這四檔ETF都大勝投資人最愛的個股冠軍台積電,11月月減320戶掉到57,276戶。 11月定期定額投資戶數在1~3萬戶之間有的富邦公司治理(00692)、國泰台灣5G+(00881)、富邦越南(00885)、元大臺灣ESG永續(00850)等。 上市櫃前3季賺逾3兆元,改寫同期新高,今年獲利可望再創新高,台股高殖利率優勢誘人,加上受到美通膨數據下滑等利多激勵,外資11月改買超台股,證券商承作的定期定額,11月小幅回升至55.28億元,為該業務開辦來第3高。 永豐金首席經濟學家黃蔭基指出,台股今年迄今重挫3成,由股價淨值比、市值與GDP比來看,現在本益比(PE)才10倍,已經來到低點,尤其是股息殖利率已高達5%,投資價值浮現。 復華台灣好收益基金經理人楊聖民表示,台股近期投資情緒轉佳吸引資金回流,操作策略上,因應市場仍有不確定性因素干擾,布局建議均衡配置,嚴選大型產業權值股、穩健高股息股、成長價值股等3大區塊產業績優個股,以因應類股輪動及市場消息面變化引起的盤勢變動。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