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價
-
漲跌
-
漲跌幅
-
成交量(張)
-
國內成分證券ETF股票-永續投資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根據9月證交所定期定額戶數統計,高股息ETF黑馬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最新定期定額戶數來到6.1萬人,超越個股定期定額冠軍台積電(2330),且與2022年年底的1.02萬人相比,00713今年來成長近500%,傲視台股ETF。 愈來愈多投資人認同ETF取代個股投資,證交所定期定額前五名個股包括台積電、兆豐金(2886)、玉山金(2884)、合庫金(5880)及第一金(2892),今年以來普遍僅新增約2至3千戶,其中玉山金更為負成長;而前五名定期定額ETF,今年以來則大幅成長,其中以績效表現贏得投資人青睞的00713,定期定額戶數前9月年增499%,翻升近5倍。 00713人氣穩定成長,主要因素在於報酬及配息表現,歷經2018年美中貿易戰、2020年新冠疫情、2022年聯準會快速升息股債市雙殺考驗,2017年9月成立以來至今年9月底報酬率達121.9%,尤其2022年台灣加權股價指數含息報酬率下跌18.7%,00713追蹤之標的指數「臺灣指數公司特選高股息低波動指數」含息報酬率僅下跌7.1%,能漲抗震表現,市場驚豔。 自2018年首次配息以來,00713持續以穩定的配息政策將投資成果回饋予投資人,各次(年化)配息率介於4.8%至7.5%之間,未有大幅偏移情形。改為3、6、9、12月除息後,近五次除息簡單算數平均年化配息率為6.9%。 00713並榮獲知名國際基金評鑑機構晨星(Morningstar)選為「2023 Morningstar晨星(台灣)最佳台灣股票基金獎」,以往最佳台灣股票基金獎得主多為台股主動型基金,且不乏明星基金,00713為首次由高股息ETF獲此獎項突顯其指數選股邏輯與表現,超越眾多基金脫穎而出。 元大投信ETF系列為投資人定期定額熱門選擇,共有4檔高居證交所定期定額戶數前十名內,依次為0050、0056、00713、元大臺灣ESG永續(00850),分別提供了市值型、高股息、低波動,以及市值+永續投資選擇,透過定期定額四檔台股ETF,可把台股具吸引力特色均納入投資。
存高股息ETF,每月或每季配息很爽,如果想更快存到退休金,讓資產翻倍賺,市值型ETF是更好的選擇,目前熱門標的很多,從經典0050、006208,強調ESG的00692、00850,到主打低碳的00922、00923等,分析師股添樂表示,幾乎是同一個基因、半年配,只有00850是季配息,可跟高股息ETF搭配月月領,成交量雖然不如0050,但績效很穩,網友表示「長抱沒賠過」。 股添樂在臉書「股添樂股市新觀點」表示,有網友詢問,00850號稱「小0050」,不過成交量差0050一大截,討論熱度還不高,只剩價格便宜,真的能長抱嗎?00850是108年8月掛牌的,至今也默默超過4年了。 股添樂認為,這檔ETF低調的原因主要有2個,首先是它強調「永續ESG」,雖然這個概念在近年資本市場中蔚為潮流,但是在股民眼裡,熱度可能遠不及麥當勞、肯德基。 其次,在今年以前,這檔ETF還是「年配息」,放眼當前各類ETF紛紛追求「季配息」、「月配息」的環境中,自然少了投資人關注的目光。不過這檔ETF,在今年中做了一項非常重要的更動,那就是從「年配息」改為「季配息」。 可別小看這項調整,不僅使得這檔市值型ETF擁有和大部分高息ETF相同的配息頻率,更是一躍成為當前極少數同時擁有「台積電」與「季配息」的商品,在配置上也有了更高的靈活性,例如組一個市值型+高股息的月配組合。 至於能不能長抱?畢竟也上市4年了,讓數據說話: ◎109年漲28.3%(贏大盤1.2%); ◎110年漲26.6%(輸大盤0.4%); ◎111年跌17.5%(贏大盤1.2%); ◎今年以來漲18.7%(輸大盤0.3%) 總結4年來,對比大盤維持大贏小輸,雖然不可能出現像今年高息ETF全面輾壓大盤的瘋狂表現,不過作為追蹤大盤的選項,穩妥妥的沒問題。 尤其目前幾乎所有季配息ETF,大部分是高股息屬性,所以都沒有台積電。為了避免「股市大漲我平盤」,或是「台股小漲我大賠」的窘境,在資產組合中加入台積電是必須的,無論是直接買進個股、或是透過ETF間接持有,特別是現在台股還在半年線跟年線之間掙扎。 股添樂指出,雖然00850目前成交量不大,但是它和高股息有不同的報酬特性,加上價格比0050、006208便宜,報酬也算是非常貼近,配息頻率還更高,只要市場開始注意到,金子最終還是會發光的,完全不用擔心。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股添樂股市新觀點》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高股息ETF規模已突破7千億元大關,超多存股族靠領息幫自己加薪,加上季配息、雙月配、月月配等ETF一堆,可自行打造靈活多元的「月月配套餐」,比如3檔季配息,有網傳無敵組合:0056+00878+00713,或兼顧高息、低波、市值的0056+00713+00850;或2檔雙月配:00907+00930,一網打盡高息、ESG、低碳;或1檔月月配:00929,主打高息、科技等,殖利率往往都比定存高,又能賺價差。 價值投資達人股海老牛表示,台股共有16檔高股息ETF,其配息政策、篩選機制及投資產業等不同,投資人都出現選擇障礙了!以首檔月配息ETF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來說,因產業集中科技股,承受風險也相對變高,因此透過多檔ETF自組月月配套餐,可有效分散風險,如果覺得買3檔負擔太大,也可以用2檔組合喔! 比如永豐優息存股(00907)+永豐ESG低碳高息(00930),都是銅板價好入手,搭成月月配套餐,不只是價值股+成長股,營養超均衡,包括高利、低碳、ESG都無一遺漏! 永豐優息存股(00907):主攻景氣循環中穩定的產業,以民生必需產業為主,再加上獲利穩、配息穩之優質條件,其產業配置以價值為主,傳產占比64.36%、金融占比35.64%。前10大成分股中,以長榮、萬海、大成鋼、儒鴻、統一、寶成,均為傳產股,占比約32%;金融股則是永豐金、中信金、上海商銀、兆豐金,占比約16%。 永豐ESG低碳高息(00930):首檔主打低碳的高股息ETF,專門投資ESG、低碳的高殖利率企業,產業配置以成長為主,電子占比83.5%、傳產占比11%、金融占比2.9%。前10大成分股中,幾乎都是電子股,占比約46%。 股海老牛指出,永豐ESG低碳高息(00930)是單數月除息、偶數月領息;永豐優息存股(00907)則是偶數月除息、單數月領息,所以兩檔ETF搭配出月月配組合餐,則可創造月月領息,理財更輕鬆。當然,兩檔互相搭配的好處多多。 近期股市進入高檔震盪,存股要能抱的安心,就是要空頭時波動低,多頭回歸時報酬更高。00930以電子股爲主,00907則集中在金融及傳產股,同時投資這2檔,就能涵蓋電子、金融及傳產股。 股海老牛建議,電子股占6成,可靠成長潛力拉高報酬率;傳產金融股占4成,可降低投資組合的整體波動,也符合老牛所喜愛的「6成攻擊、4成防禦」的投資比重。 從近5年歷史回測數據來看,如果將6成資金配置在00930(特選臺灣ESG低碳高息40指數), 4成資金配置在00907(特選臺灣優選入息存股指數),其平均年化報酬率高達16.14%,平均年化波動度則為14.36%,結果勝過00878(MSCI臺灣ESG永續高股息精選30指數)。 股海老牛總結,採用00907+00930兩檔ETF組成月月配,00907屬於價值型代表,00930屬於成長型代表,達成月月領息、產業分散、高殖利率的目標,其中金融、電子、傳產均有,這樣的月月配組合營養才夠均衡,且與00878追蹤指數相比,其平均波動度較低,平均報酬率較高。 完整文章請見:【錢進ETF】00907+00930月月配:價值+成長 營養超均衡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股海老牛》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俄烏戰爭還沒結束,以巴又起衝突,台股加權指數在季線附近弱勢盤整,債券跌得慘不忍睹,讓小散戶好慌張,存股達人「存股方程式」建議,把握3個資產配置原則就無須過度驚慌;他以「元大S&P500(00646)+國泰永續高息(00878)+元大臺灣ESG永續(00850)+中信高評級公司債(00772B)」的組合說明,若持有這樣的優質組合反而應趁機加碼。 「存股方程式」認為,好的資產配置有3個原則,分別是至少需橫跨兩個市場、股債同時配置以及隨時保有現金。他以「00646+00878+00850+00772B」為例說明前2點原則,這組合橫跨台股與美股兩大市場,兼顧市值型ETF的成長動能與高息型ETF的穩定現金流,又有防禦性質的高評級公司債,不失為一個優質的資產組合;且他認為,持有這樣的優質組合,對於市場上的利空因素就不用太過在意,反而應該趁著利空衝擊加碼。 此外,他也提醒,必須保有一定比例的現金;現金除了做為機動加碼資金,更重要的,波動性遠低於股債,提供給投資人的安定感是任何金融商品都無法比擬的。 「存股方程式」透露,他存股多年,初期資產結構不佳,對於大盤波動也是很在意;但經過這幾年的調整,資產結構逐漸優化,現在不論對於利空或利多消息,已是不甚在意,就是專注優化資產結構、專注增加持股;他強調,投資可以很簡單,不需要每天緊張兮兮地。 「存股方程式」也分享,他的買股計畫沒什麼特殊技巧,就是固定每週進場買,不論大盤高低漲跌,時間到就進場買;大部分資金買進市值型ETF,小部分投入債券ETF,高息型ETF今年則尚未買過。 至於債券,「存股方程式」說,今年確實跌得慘不忍睹,很多投資人開始懷疑債券是否適合投資,但他反問,美債與投等債的安全性毫無疑問優於股票,高風險的股票都敢投資,為什麼不敢投資風險較低的債券?股票大跌忙著加碼抄底,債券大跌卻急著要停損撤出?他認為,股票與債券都不該重押,做好資金比例配置,就不用擔心那麼多;最近很多投資人重押債券搶短線,資金比例失衡,才會如此驚恐;存股本就不是賭博,不求短線賺很多,求的是長期資產能穩健成長。 最後,他重申,進入投資領域,就必須要接受個人資產淨值上下波動的事實;任何股債配置只能降低風險與波動,但絕不可能達到零風險與零波動,如果實在無法接受股與債的短期價格波動,任何股債配置都無法安心、無法堅持長期持有,那大概也只能現金定存與購買儲蓄險了!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存股方程式」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AI激情沒了,高股息ETF從存股變飆股的大戲,可能不久後也會「均值回歸」,存股族擔心超漲紅利就像航運股翻版,不少人先賺再跑,不敗教主陳重銘提醒,ESG、低碳是未來紅利,不如趁機投資低基期的市值型ETF,目前符合條件的有00923、00922、00888,都還是甜甜價,約15元上下,等於1張0050可買8張00923,更有利累積張數,配息也能領更多! 目前低碳市值型ETF有2檔,分別是群益台灣ESG低碳50(00923)和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而ESG市值型ETF則有3檔:永豐台灣ESG(00888)、元大臺灣ESG永續(00850)、富邦公司治理(00692),唯00850和00692股價已逾30元,如果想存更快、更多張,00888、00923、00922股價約13~16元,其中00923和00888受益人都逾10萬,與00692差不多。 陳重銘在部落格表示,高股息ETF因為AI變飆股,該居高思危轉換到市值型ETF嗎?今年台股AI概念股飆漲,特別是AI伺服器概念股(如廣達、緯創、光寶科等),過去是穩健配息的牛皮股,但是如今各個飆漲,0056、00878等高股息ETF因此受益良多。 統計00878跟0056,今年漲幅都超過3成,如果以過去5~6%的殖利率計算,價差等於一次賺到了6年的股利,投資人心中不免持疑「該獲利了結嗎?」 股價大漲就是最大的利空,陳重銘也一直提醒投資人要注意風險,現在AI概念股飆漲已經脫離基本面,目前股價都在反映幾年後的獲利,因此短期內泡沫的風險相當大。如今高股息ETF存股變飆股,投資人等於領了好幾年的息,如果想要居高思危,是可以考慮轉換成低基期的市值型ETF。 另外根據歷史經驗,當高股息ETF漲贏大盤太多時,在下一波股市多頭,表現就會輸給台灣加權指數,高股息與大盤呈現輪動的趨勢。 統計今年以來到9月底,0056大漲了42%,但是台灣加權指數只漲16%,從近5年走勢中可以看出,當0056超漲很多後就會「均值回歸」。此時可以考慮將高基期的高股息ETF,獲利了結;然後轉換到低基期的市值型ETF,逢低加碼。 現在市值型ETF很多,大家最熟悉的還是0050,不過它是20年前的金融商品,只有選擇市值前50大的股票,而且過度集中在台積電。時代不斷的進步,ESG、綠能、減碳成為未來投資的顯學,群益台ESG低碳50(00923)兼具ESG、永續以及低碳概念,是台股首檔低碳市值型ETF,上市以來報酬率也打敗0050(2023/03/08~2023/09/28。取自MoneyDJ),原因在哪裡呢? 首先,00923指數強調「ESG、低碳」原則,直接把很多碳排過高但是獲利差的傳統產業剔除,勝過0050單憑市值來選股。另外還有一點很值得注意,00923電子佔比約8成,0050則是約7成,「看起來」好像沒有差很多! 但是別忘了,0050中的台積電就佔了約48%,其他電子股只佔約2成;而00923的台積電約佔30%,其他電子則佔快50%,所以有更多的電子股在幫00923賺錢。 最近的台積電股價非常牛皮甚至是往下,當然會扯0050的後腿,導致報酬率縮水。反觀00923持有的電子股更為分散,持有更多具有爆發潛力的電子股,這也是00923上市以來報酬率勝過0050的重要原因。 由於ESG與低碳是未來的產業潮流,00923除了指數回測的報酬率每一年都勝過台灣50指數以外(2018~2022),在2023年3月上市後報酬率一樣擊敗0050。由於今年才剛上市,所以股價更是親民好入手,目前一張0050差不多可以買到8張00923,對小資族來說累積張數更有感,而且報酬率也更高喔!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不敗教主陳重銘》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國發會景氣對策信號開出第10個月藍燈,不過根據綜合判斷分數,景氣已有落底跡象,主計總處預估第4季經濟成長率為全年最高,2024年經濟成長率將超過3%優於今年,為台股第4季表現帶來推力,包括元大台灣50(0050)、「小0050」元大臺灣ESG永續ETF(00850),以及交易取向的元大台灣50正2(00631L),均有逢回布局,參與反彈機會。 最廣為人知的市值型ETF 0050,所追蹤的臺灣50指數具有高度的可預測性,只要台灣上市50大企業市值成長,就會帶動臺灣50指數持續向上。統計2017年至2022年台股上漲年度,臺灣50指數成分股市值年增率皆超過2成,今年以來至9月21日,年增率則為14.7%。0050憑藉與時俱進的成分股調整,始終跟隨台股行情,反映台股企業優異的營運韌性,具有大盤回漲時「絕不錯過行情」特色,更適合在股市相對低點布局。 經整理Bloomberg數據,自0050於2003年成立以來至2023年8月底,臺灣50指數共有84次月收盤價跌破半年線,後續三個月、六個月、一年平均反彈3.1%、5.8%、13.4%。著眼於權值股的反彈力,市場近期展開逢低加碼,依據集保結算所資料,0050於9月投資人數月增1.6萬人,為市值ETF 第一;元大台灣50正2(00631L)投資人數同步來到近1.7萬人新高。 另一檔主要持股與0050高度一致的元大臺灣ESG永續ETF(00850) ,是國內唯一「季配+永續+市值型」台股ETF,00850有單一個股權重上限30%限制,且目前股價只有0050的四分之一,隨著季配ETF成主流,有不少投資人注意到除了存高股息ETF,市值型ETF的成長性也很重要,根據元大投信整理證交所8月底數據,00850定期定額戶數單月增幅達15.3%,為前十名排行榜中唯一月增率雙位數。 針對更積極參與反彈行情的投資人,元大台灣50正2(00631L)持有近月台指期及台灣50ETF期貨,提供單日正向兩倍的報酬,在行情趨勢明確例如波段上漲或波段下跌時,複利效果會使00631L漲得比0050的兩倍還多,跌也會比0050的兩倍少。在所有台股槓桿ETF中,00631L規模與成交量均為最大。 相較於直接投資台指期,00631L沒有到期結算壓力,投資人只要買進就能持續持有,不用擔心因行情起伏而須追繳保證金或被斷頭。不過仍然提醒,槓桿ETF看對方向可放大獲利,看錯方向虧損也將放大,操作前應謹慎評估,並衡量自身風險屬性與商品適合度,若行情不如預期須嚴守停損。 從台股的季節性表現觀察,第4季是進場布局台股的較佳時機,統計近10年台股第4季上漲機率高達9成,平均漲幅達4.4%,加上央行預期2024年全球商品貿易復甦,產業庫存恢復正常水準,台灣GDP年增率為3.08%優於今年,呈現景氣復甦,大型股有機會領漲股市,台股短線拉回是相對適合買進市值型ETF的投資機會。 元大投信提醒,槓桿型ETF追蹤指數「單日」正向兩倍報酬,一旦看錯方向的損失會較原型 ETF 為大,且複利效果特性會使長期表現與原型指數的正向兩倍累積報酬有所差異,僅適合可以持續留意行情變化的投資人,操作時須謹慎評估並嚴設停損規劃。
國發會景氣對策信號開出第10個月藍燈,不過根據綜合判斷分數,景氣已有落底跡象,主計總處預估第4季經濟成長率為全年最高,2024年經濟成長率將超過3%優於今年,為台股第4季表現帶來推力,包括元大台灣50(0050)、「小0050」元大臺灣ESG永續ETF(00850)),以及交易取向的元大台灣50正2(00631L),均有逢回布局,參與反彈機會。 最廣為人知的市值型ETF 0050,所追蹤的臺灣50指數具有高度的可預測性,只要台灣上市50大企業市值成長,就會帶動臺灣50指數持續向上。統計2017年至2022年台股上漲年度,臺灣50指數成分股市值年增率皆超過2成,今年以來至9月21日,年增率則為14.7%。 0050憑藉與時俱進的成分股調整,始終跟隨台股行情,反映台股企業優異的營運韌性,具有大盤回漲時「絕不錯過行情」特色,更適合在股市相對低點布局。 經整理Bloomberg數據,自0050於2003年成立以來至2023年8月底,臺灣50指數共有84次月收盤價跌破半年線,後續三個月、六個月、一年平均反彈3.1%、5.8%、13.4%。著眼於權值股的反彈力,市場近期展開逢低加碼,依據集保結算所資料,0050於9月投資人數月增1.6萬人,為市值ETF第一;元大台灣50正2(00631L)投資人數同步來到近1.7萬人新高。 另一檔主要持股與0050高度一致的元大臺灣ESG永續ETF(00850) (本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收益平準金),是國內唯一「季配+永續+市值型」台股ETF,00850有單一個股權重上限30%限制,且目前股價只有0050的四分之一,隨著季配ETF成主流,有不少投資人注意到除了存高股息ETF,市值型ETF的成長性也很重要,根據元大投信整理證交所8月底數據,00850定期定額戶數單月增幅達15.3%,為前十名排行榜中唯一月增率雙位數。 針對更積極參與反彈行情的投資人,元大台灣50正2(00631L)*持有近月台指期及台灣50 ETF期貨,提供單日正向兩倍的報酬,在行情趨勢明確例如波段上漲或波段下跌時,複利效果會使00631L漲得比0050的兩倍還多,跌也會比0050的兩倍少。在所有台股槓桿ETF中,00631L規模與成交量均為最大。 相較於直接投資台指期,00631L沒有到期結算壓力,投資人只要買進就能持續持有,不用擔心因行情起伏而須追繳保證金或被斷頭。不過仍然提醒,槓桿ETF看對方向可放大獲利,看錯方向虧損也將放大,操作前應謹慎評估,並衡量自身風險屬性與商品適合度,若行情不如預期須嚴守停損。 從台股的季節性表現觀察,第4季是進場布局台股的較佳時機,統計近10年台股第4季上漲機率高達9成,平均漲幅達4.4%,加上央行預期2024年全球商品貿易復甦,產業庫存恢復正常水準,台灣GDP年增率為3.08%優於今年,呈現景氣復甦,大型股有機會領漲股市,台股短線拉回是相對適合買進市值型ETF的投資機會。 元大投信提醒,槓桿型ETF追蹤指數「單日」正向兩倍報酬,一旦看錯方向的損失會較原型ETF為大,且複利效果特性會使長期表現與原型指數的正向兩倍累積報酬有所差異,僅適合可以持續留意行情變化的投資人,操作時須謹慎評估並嚴設停損規劃。
國發會景氣燈號創連續10個月藍燈,全球景氣顯然還在谷底,存股達人「存股方程式」列出他關注的33檔ETF 1至9月的含息報酬率總整理,前4名為均為高息型ETF,但他仍表示,將持續買進市值型,若長放5至10年,高息型不會贏過市值型;另外,他還點名2檔績效超優標的,1檔勝過大盤3%,另1檔更拜美國科技巨頭之賜,含息報酬率逾70%。 「存股方程式」表示,在他關注的33檔ETF中,前4名0056、00878、00713、00731都是高息型ETF,以台股大盤1至9月累計含息報酬率為19.73%比較,0056的含息報酬率最高達41.97%,00713為33.88% 、00878為31.54%、00731為24.85%,但他認為這種顛覆投資人邏輯的現象,若將投資時間拉長至5年、10年,他不認為高息型ETF報酬率會贏過大盤與市值型ETF;因此,他仍會選擇持續買進市值型ETF,暫緩買進高息型。 值得留意的是,「存股方程式」表示,00905今年1至9月績效持續領先所有市值型與類市值型標的,以大約3%的差距贏過大盤;00921則是台股首檔等權重產品,今年初甫上市,目前績效不錯,贏過大盤與其他老牌市值型ETF。 此外,美國科技巨頭持續引領潮流,00757今年1至9月的報酬率高達71.33%,非常驚人;反倒是指數化投資人熱愛的VT,今年1至9月報酬率僅7.61%,績效落後台股與美股,表現差強人意。 「存股方程式」關注的ETF當中,唯一虧損的標的是中國大陸的ETF 00752,他表示,中國復甦力道顯得有些步履蹣跚,再加上房地產債務的重擊,00752今年1至9月的報酬率是讓人失望的負4.54%。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存股方程式」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今年以來台股受惠AI議題大漲,帶動多檔台股ETF今年以來定期定額戶數大增,其中元大臺灣ESG永續(00850)自今年下半年改為季配後,以市場唯一「永續+季配+市值型」的ETF引起市場關注,成為證交所8月份定期定額排行戶數前十名中唯一月增率達兩位數的ETF;另一檔有「高股息黑馬」、「市場金絲雀」之稱的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亦穩定增加,今年以來戶數已躍增超過四倍,投資人已將高息、低波、市值成長,作為主要存股重點。 觀察證交所8月份最新定期定額戶數增加狀況,主要以具有長期穩定績效與配息填息紀錄的產品,相對獲定期定額投資人青睞,如0050、0056均月增逾8千人。與0050成分股高度相似,且目前股價只有0050四分之一的00850,定期定額戶數單月增幅達15.3%,為前十名排行榜中唯一月增率雙位數。元大投信表示,隨著季配ETF成主流,有不少投資人注意到除了存高股息ETF,市值型ETF的成長性也很重要,00850是市場唯一「季配+永續+市值型」台股ETF,主要成分股與0050高度相似,且設有單一成分股權重不得超過30%之限制,深受小資青睞。 在追求高息的同時,「低波動」也成為不少投資人的關心重點,00713定期定額戶數持續攀升,今年以來躍增463.8%。00713是唯一在選股及權重配置兩階段,都納入低波動要素的高股息ETF,且會依本益比高低位置調節成分股,以掌握長期獲利穩定公司的低買高賣機會,調節漲多成分股並買進低基期股票,2022年年底即率先增持跌深高殖利率電子股,挹注今年上半年績效表現,並於6月調整持股時逢高賣出,轉進食品、電信,以及低基期成長股。 元大投信表示,00713具備高息低波選股特色, 0056為連續13年填息紀錄保持人,00850則是唯一「季配+永續+市值型」台股ETF,三檔ETF 涵蓋「低波動」、「高股息」與「成長性」三大投資面向,同時持有更可望月月領息、享有穩定現金流。 元大投信提醒,投資人選擇高股息ETF時,除應注意配息率是否與追蹤指數息率差異太大,可能使ETF長期績效落後追蹤指數,參加配息時也要留意基金配息率不代表報酬率,ETF所領到的企業所發放股利,均計算於每日淨值之內,無論是否配出均屬於投資人權益,若配息則配息金額會自ETF淨值扣除,宜一併留意淨值之變動。
台股ETF買氣強,市值型貼近大盤,長期投資有機會股息、價差兼得,廣獲投資人喜愛,其中,元大台灣50(0050)可說是市值型的標竿,常被拿來作為市值型ETF優劣的標準,有投信分析,從近1年績效看,有6檔表現優於0050,前三名的報酬率都超過18%,第一名是表現最好的是永豐臺灣加權(006204)達20.54%;另外,有1檔銅板價入手,對新手存股族言CP值超高。 富蘭克林投信觀察觀察台股9檔市值型ETF,截至今年7月底,有6檔優於元老級0050,前三名依序分別是006204、00905、00850,報酬率都超過18%,分別為20.54%、18.89%和18.52%。 值得注意的是,00905目前股價不到10元,除了價格親民,適合資金有限的新手存股族,若只買1張,1萬元內就能買到台積電、聯發科等優質個股;另外,00925也透過品質、動能、價值和風險偵測等量化多因子篩選機制進行選股,以達「漲時重勢、跌時重質」的效果。 放眼國內ETF市場,總規模以逾3.2兆,股東人數將近730萬人,其中,又以台股ETF買氣最旺,規模及股東今年人數就分別增加超過3,760億元及117萬人。對於台股ETF成為聚寶盆的原因,富蘭克林投信分析,第一,台廠在全球供應鏈位居要角,像是鴻海、台達電之於電動車,緯創、華碩之於AI。 第二,台廠技術居全球領先地位,最明顯就是台積電目前位居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廣達為全球第一筆電代工廠。 第三,台股殖利率高,據彭博數據,去年台股殖利率3.7%,優於全球重要股市,包括美股1.4%、歐股2.9%、陸股2.1%、日股1.9%、韓股1.9%等。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經過市場多空驗證的0050,一直是存股族首選,多年來穩居定期定額第1名,存20年可賺5倍,但對普遍低薪的上班族而言,約126元股價實在貴到吃手手,只能買零股存心酸,分析師股添樂表示,無腦追蹤大盤ETF首推6檔,如果想要買整張,潔淨版0050還是銅板價,比如主打低碳的00922、00923,而00922績效緊跟大盤,目前僅16元,經理費比00923便宜。 比較6檔無腦追蹤大盤ETF費用,保管費都是0.035%,但經理費高低相差逾1倍,別小看費用,經年累月下來是很可觀的,少花的費用可以多買1張ETF啊!經理費由低到高排列,最低的是006208、00692皆0.15%、再來是00922的0.2%、00850的0.3%,最貴的是0050、00923皆0.32%。 股添樂在臉書「股添樂股市新觀點」表示,有朋友問我,最近大盤表現不太好,不少觀點認為這個時期是買進大盤型ETF的好時機。不過目前0050、006208都已經貴的買不下手了,想問有沒有便宜的選擇? 股添樂認為,其實這幾年ETF市場大爆發,現在追蹤大盤ETF選擇也多了不少。例如除了0050、006208之外,同時還有00692、00850、00922、00923等。 現在市場有一個很簡單的分類,如果把0050、006208歸類成第一代,那第二代就是加入ESG概念,例如00692、00850;而第三代就是在第二代的基礎上,再加上收益平準金&低碳機制,指標商品如00922、00923。 股添樂指出,低碳轉型議題算是未來資本市場離不開的故事,畢竟全球暖化迫在眉睫,不過人類社會還是需要發展、需要建設、也需要用電。雖然這幾檔編制規則各有不同,不過其實拉長線來看,大致都不會偏離大盤太多,也很適合做為無腦追蹤大盤的ETF。 如果要便宜,一定是往新商品來挑,畢竟這類表現類貼近大盤的ETF發行的越久,價格一定是跟著水漲船高。以今年3月底剛上市的00922為例,目前價格僅16塊,經理費0.2%。 這檔強調低碳轉型的市值型ETF,主要精神圍繞在篩選出各行業轉型過程中的佼佼者,而成分股大部分和台灣50有高度重疊,股價表現也非常貼近大盤。 股添樂表示,例如3月底以來大盤漲了7.7%,同期00922漲幅7.8%,可以說幾乎完全一致。經理費也算有誠意,只收0.2%。其實就很適合作為大盤下跌期間的安全選擇。 像是遭遇到台積電重挫、還是國際利空帶崩台股的情況,只要攤開持股一片綠油油,就是果斷買進。尤其00922銅板價,以整張為單位買進也毫無壓力,不用再切換到零股介面,或是擔心點錯,還是買的比現股貴的問題,算是一檔小資族追蹤大盤的好標的。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股添樂股市新觀點》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台灣錢淹腳目」是真的!00929不到3個月,規模衝破500億,接下來更可怕,不到5天衝破600億,00878是不是遇到強勁對手了?一代紅星換人當,月配息的魅力,讓存股族也瘋狂,但理財達人「存股方程式」表示,今年高股息ETF報酬率狠壓市值型是特例,長期來看還是市值型勝出,建議6檔值得存,如果無法割愛00929,就用每月配息買市值型ETF吧! 「存股方程式」版主在臉書粉專表示,台股規模前10大股票原型ETF,就有高達6檔屬於高息型,足見投資人對於領息有著強烈的渴望。去年00878獨領風騷,今年7月規模迅速突破2千億大關;下半年則是00929引領潮流,規模排名快速竄上第4名,3個月衝破600億;00919靠著高殖利率,規模也已突破350億,站上排行榜第9名。 此外,近期投資人也十分熱衷透過高息型ETF,自組月月配息的ETF組合,版主周遭就有一些親友問起相關問題,也有一些版友來訊問意見。投資並沒有對錯,希望透過高息型ETF自組月配息組合,沒有任何問題,但版主還是要強調:「高殖利率不代表高報酬率」,長期投資,市值型理應是比較好的選擇。 儘管今年至今,高息型ETF報酬率狠狠碾壓市值型,但不能以單一年度的表現做論斷。台股上市時間最長的市值型與高息型ETF:元大台灣50(0050)與元大高股息(0056),兩者長期年化報酬率由0050領先約2%~3%。別小看這2%~3%的差距,經過20年、30年的複利,對於資產的累積會產生很大的差距。 版主始終認為,全高息型組合比較適合已退休或5年內即將退休的投資人。如果距離退休還很久,應當加入一檔市值型ETF,以增加資產累積速度。 如果您距離退休還很久,但就是喜歡高息型月配息ETF組合,也無不可。版主建議,本金可以持續投入鍾情的高息型ETF組合,而每個月領到的配息,可以投入一檔市值型ETF。 台股的0050、富邦台50(006208)、富邦公司治理(00692)、元大臺灣ESG永續(00850)是不錯的市值型產品;美股的元大S&P500(00646)、富邦NASDAQ(00662)也是市值型的好選擇。 領到的配息投入一檔市值型ETF,退休後如果想提升現金流,可以將市值型賣掉轉進高息型。理論上,市值型ETF的長期股價漲幅會高於高息型,因此這樣的操作方式(賣市值型轉進高息型)和全壓高息型比起來,資金的使用效率更好。 近一年,高息型ETF的受益人數與規模持續快速增長,投信業者強力行銷相關產品,媒體也頻繁報導,近期才投入存股行列的投資新鮮人很難不受到影響。在建構個人資產組合時,應參考自身年齡、投資屬性、風險承受能力,多方比較之後再做最後決策。 版主語重心長表示:「市場流行的概念與產品,未必就是最好的!」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存股方程式》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受到極端氣候的衝擊,2023年7月正式成為全球史上最熱的月份。聯合國示警,現在已從「地球暖化」進入到「地球沸騰(Boiling)」的時代,各國應加快淨零碳排時程、擴大再生能源投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柏瑞投信表示,氣候風險已成為各國政府和企業高度重視的議題,在積極減碳對抗氣候變遷的浪潮推動下,將進一步帶動自己減碳、也幫其他公司減碳的 「碳手印企業」加速成長。 台股今早ESG&低碳相關概念的ETF全面翻紅,包括永豐ESG低碳高息(00930)、元大臺灣ESG永續(00850)、永豐台灣ESG(00888)、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群益台ESG低碳50(00923)等。而主動型的柏瑞ESG減碳全球股票基金今年以來報酬率達18.9%。 根據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8月公布的報告指出,今年7月全球平均溫度達到攝氏16.96度,比2019年7月創紀錄的16.63度高出0.33度,更首度出現比工業時代前(1850~1990年)的地表均溫高出1.5度,已瀕臨《巴黎協定》抑制全球升溫1.5度的臨界點,凸顯世界各國和企業都應該更儘速落實減碳責任的急迫性。 柏瑞ESG減碳全球股票基金經理人馬治雲表示,在全球政府與企業的鼎力響應下,減碳經濟將帶來龐大的淨零排放商機,若要掌握低碳經濟轉型所帶來的投資契機,可聚焦五大減碳主題,包括能源效率、數位轉型、低碳運輸、生產效率和替代能源。以替代能源產業的發展來看,根據市調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於2022年8月公布的統計數據,到2030年的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2.9兆美元,相當可觀。 馬治雲指出,受到產業景氣、新產品推出慣性、財報發布與節慶效應等因素影響,傳統上第三季通常都是股市較為波動的時節。根據Bloomberg統計1992年至2022年數據,美國標普500指數在8月及9月多呈現下跌,但是在短暫修正後,該指數通常在第四季迅速反彈,因此現階段是介入股市相對較佳的時機點。 柏瑞ESG減碳全球股票基金全球廣泛布局,投資流程整合永續減碳目標及ESG評估流程,包含負面排除及正面篩選,採用柏瑞集團獨特之企業生命週期分類研究(LCR)和分析企業永續經營表現的股票風險評估(ERA)框架,使得該基金績效表現相對出色。截至7月底,柏瑞ESG減碳全球股票基金在國家配置上著重美國與日本,產業配置約42%的工業類股,資訊技術類股比重約占36%。目前沒有配置金融、房地產,以及僅配置極少部位的能源、公用事業類股,以上僅為目前之投資策略及配置概況,仍會隨市況波動與市場看法而進行調整,且須留意全球股市仍有波動風險。
全台有多瘋ETF?每4人就有1人擁有ETF,而市值型ETF從元老0050進化到ESG版00850、00692,今年又進化到低碳版00923,完全跟上國際「不減碳就淘汰」潮流,不敗教主陳重銘表示,從ETF追蹤指數的報酬率和股利率來看,00923幾乎都大勝0050、00850和00692;00923從上市至今,受益人也翻2.6倍至逾9萬人,今年首次半年配息,年化股利率就達6.7%,完全不輸高股息ETF。 陳重銘在部落格表示,00923是第3代市值型台股ETF,回測績效&股利率,為何皆優於0050?所謂的「市值型」ETF,顧名思義就是用市值來決定權重。記得在20年前台灣推出第1代ETF,當時觀念是「市值越大就越好」,所以0050就是挑選台股市值50大企業。但市值越大就越賺錢?股利就越高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所以,單純用市值最大、預測股利率選股的0050跟0056,只能稱作是第1代ETF。 有鑒於第1代的不足,第2代ETF就進行了改良,例如00692納入了「治理(G)」,00850則納入「E(環境保護)、S(社會責任)、G (公司治理)」元素,不再單純用市值來選股。那什麼是第3代ETF呢?地球越來越熱已經影響到生活,環境保護攸關到人類能否永續發展,「減碳」成為國家與企業的共同目標,企業不能再隨心所欲為了生產而排碳了,因為會面臨國內外,碳費和碳稅的雙重衝擊。 陳重銘指出,國外方面,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與美國清潔競爭法案(CCA),都將課徵碳關稅;國內方面,最快2024年下半年徵收碳費。若以歐盟碳稅2,800元台幣估算,台灣傳統產業未來獲利衰退幅度將高達20%,影響非常地大,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怎麼能不開始重視低碳。 不夠低碳不只會衝擊營收,未來也將搶不到重要訂單。例如:蘋果宣布提前於2030年達到淨零碳排,供應鏈不減碳就淘汰;台積電要求700家供應鏈減碳,不減碳就淘汰。沒有做到「ESG、低碳」的企業,未來將失去競爭力。因此,除了挑選市值大的公司外,還強化了「ESG和低碳」的群益台灣ESG低碳50 (00923),就成為進化後的第3代市值型ETF。 陳重銘認為,之前第1、第2代的市值型ETF會面臨「減碳」的衝擊,因為台灣有很多的傳統產業(鋼鐵、塑化),儘管它們的碳排放量很高,但是因為市值很大,所以還是成為第1、第2代ETF的成分股,但是傳統產業的特性很難做到「低碳」,所以這類型ETF的投資人,未來就會受到「低碳」潮流的影響。 台灣是電子大國,電子業的碳排明顯低於傳統產業,而且獲利率更高;至於廣受投資人喜愛的金融股族群,一樣有獲利穩健與低碳排的優點。00923的成分股集中在電子(77.03%)與金融(17.5%),就是瞄準高獲利與低碳排的未來趨勢。 陳重銘強調,由於ETF是追蹤指數,指數就是ETF的DNA,會決定ETF未來的績效表現。從報酬率來看,第3代00923指數的總報酬率與年化報酬率,都打敗第1、第2代市值型ETF指數喔!其實不難理解啦,時代不斷地在改變,指數也不斷地在進化與優化。投資人千萬不要故步自封而停滯不前,要記住抓準時代潮流就是抓準獲利的趨勢喔。 00923是採取半年配,每年2、8月除息,有收益平準金的機制,可以避免股利被稀釋。根據官網公告,今年8月首次配息0.561元,換算年化股利率約6.7%,以市值型ETF來說,首次配息算是相當不錯的。 陳重銘分析,或許投資人會覺得00923是剛上市,股利率與報酬率還需要再觀察。其實ETF就是追蹤指數的表現,而00923指數歷年股利率,都勝過0050追蹤的臺灣50指數與台灣加權指數。由此可見,00923所追蹤的指數,不管是在報酬率還是股利率上,都相較於0050所追蹤的指數更加優化! ETF的好處是不用選股,而且同時持有一籃子的好公司,但是現在的ETF這樣多,還是不能無腦隨便買啊。ETF最重要的是指數,指數必須抓緊未來的潮流與趨勢,「ESG、低碳」是全世界政府與企業的追求目標,選擇「ESG、低碳」才能抓住未來獲利的契機。00923是國內首檔瞄準「ESG、低碳」的市值型ETF,可以稱得上是3.0版的進化版本,成分股都是注重低碳、ESG跟獲利佳的公司,這是跟0050單純用「市值」選股的最大不同之處。 陳重銘建議,也正因抓住未來「ESG、低碳」的契機,00923今年上半年受益人數的成長率高達37.5%,大幅領先其它市值型的ETF。而且00923自2023/3/8上市以來,報酬率也打敗0050。投資股票就是看未來,如果想要參與市場「ESG、低碳」的長期趨勢,陳重銘覺得00923會是個好選擇。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不敗教主陳重銘》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自組月配息組合成主流,帶動多檔季配型台股ETF今年以來定期定額戶數大增。根據集保結算所統計,截至2023年7月底,季配型台股ETF投資人數已高達284萬人,佔整體台股ETF比重六成。其中「高股息黑馬」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今年以來增幅超過4倍,排名更從去年同期的第18名躍升至第5名,成長最為快速,顯示小資族持續紀律累積投入,參與定期領息的投資收穫。 00713自2022年9月起改為季配息,至今四次除息年化配息率落在5.81%至7.46%,加上今年以來含息報酬達33.58%,優於台股ETF平均22.50%,高息低波特色吸引眾多存股族將其作為存股標的,加上00713為3、6、9、12月除息,能與1、4、7、10月除息的元大高股息(0056),2、5、8、11月除息的元大臺灣ESG永續(00850) 組成月配息組合,同步帶動00713投資人數持續成長。 元大投信表示,老字號國民ETF0056,與甫除息的00850、即將於9月除息的00713,分別有不同選股邏輯,投資人組月配息組合除了「挑高股息」,還要挑「不同選股邏輯」,比起倚靠單一ETF,組合多檔ETF同樣可以每月領息,並更加彰顯分散投資風險的功能。 00713具備高息低波選股特色,0056為連續13年填息紀錄保持人,00850則是唯一「季配+永續+市值型」台股ETF,三檔ETF涵蓋「低波動」、「高股息」與「成長性」三大投資面向,同時持有更可望月月領息、享有穩定現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