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價
-
漲跌
-
漲跌幅
-
成交量(張)
-
國外成分債券ETF債券-投資債
「月配息」成為今年ETF熱賣的「流量密碼」,高股息ETF中,00929復華台灣科技優息創下規模最快突破千億紀錄,本月陸續有00934中信成長高股息、00936台新臺灣永續高息中小型等2檔掛牌,主打「月配息」。不僅高股息ETF,新募集的債券ETF 00937B群益ESG投等債20+,短短3天募集超過150億元,創台灣債券ETF紀錄。 目前市場上月配息債券ETF已有00772B中信高評級公司債、00773B中信優先金融債、00933B國泰10Y+金融債等3檔。其中00772B規模達1200億元,為國內第2大債券ETF,僅次於00679B元大美債20年;而00773B規模也有854億元,名列第7大。00933B則在10月19日剛掛牌,規模135億元。 未來00937B在12月5日掛牌上市後,月配息的債券ETF將達到4檔,若加上3檔股票型的月配高股息ETF,市場上月配息ETF將達到7檔,對於想要月月領現金、且希望股債資產配置的投資人來說,增添了不少選擇。 以ESG債券ETF而言,00937B為國內首檔採月月配且規劃收益平準金機制,追蹤指數為ICE ESG 20年期以上BBB級成熟市場大型美元公司債,納入ESG為成分債券篩選標準,發行價格15元,低門檻適合小資族。每月配息滿足穩定現金流需求,將於2024年2月進行首次除息。 00937B經理人曾盈甄表示,從債信品質來看,投資級債因信用評級高,違約率極低,其穩健特性有助抵禦市場波動。再從收益面考量,就投資級公司債的評級中,以BBB評級的殖利率水準更勝一籌,超過6%。挑選重視ESG企業所發行的公司債,還能掌握全球永續投資趨勢,有助提升投資績效。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國內投信規模近年來快速成長!中信投信總經理陳正華表示,中信投信11月27日止,資產規模已達5500億元新台幣,僅用了10年時間就達到該規模,是國內投信中,以最短時間達到該規模的業者。目前中信投信ETF中,中信高評級ETF(00772B)資產規模1219億元,是亞洲規模最大的債券型ETF,而中信半導體ETF(00891)的規模,也是國內7檔半導體ETF中,規模最大的。 中國信託投信固定收益投資科主管張勝原表示,在債券ETF投資操作上,建議當前聯準會升息循環已接近終點,預期投資級債券收益率或將來到相對甜蜜點,且依據歷史經驗,當升息達頂峰後,高評級債價格中長期也有亮眼表現,現在正是布局的好時機,待明年降息訊號出現時,可望坐擁長線債券資本利得機會。 另在殖利率倒掛下,短債殖利率已來到相對高點,透過槓鈴式配置法,控制雙率風險,短債可作為短期因應波動工具,長債則作為利率反轉之投資工具,透過長短債ETF不同比例的配置,並聚焦信用評級相對高的投等債,有望創造更佳的高息收機會,同時也能控制利率與匯率風險,以降低投資組合的波動度。 美國聯準會升息走入倒數階段,隨通膨放緩趨勢不變,市場預期明年可望進入降息循環,展望2024年債券市場,中國信託投信持正向看待。美國聯準會(Fed)自2022年3月展開升息以來,至今已升息21碼,而今年10月初,市場預料Fed可能會將利率停留在目前的高檔更長時間後,債券市場開始震盪,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更是一度觸及5%,為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的相對高點,如今隨美國通膨降幅優於預期,投資人對Fed升息擔憂略為降溫,使美債殖利率出現一波回檔。 展望2024年,投資人最關心的莫過於降息時程。張勝原表示,10月經濟數據增長減弱,支撐市場認為Fed已經結束此波積極升息循環,同時還預期2024年將有四次降息機會。從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FedWatch工具顯示來看,12月聯邦資金利率持平的機率逾九成,而明年3月及5月降息一碼的機率則不斷攀升,增添債市樂觀情緒。 張勝原認為,雖最新FOMC會議記錄相對偏鷹,但在景氣趨緩之際,未來面臨不確定風險提高之下,預期Fed將會更有耐心,且有足夠的時間來觀察經濟數據、前景變化,及考量風險平衡,來因應緊縮政策的程度和限制利率水準的時間。
債券ETF超吸金,即使今年來績效不出色,甚至部分是負值,淨流入仍超過高息股票ETF。統計今年來ETF淨流入約9,000億元,其中2/3進到債券ETF,法人分析原因有二,一是投資人認為升息來到盡頭,二是債券ETF配息率符合投資人期望。 目前市場上不含槓桿型債券ETF共計有84檔,若再加上12月5日將掛牌的00937B群益ESG投資等級債20+ETF,總檔數將達85檔。且截至11月23日為止,今年來ETF淨流入約8,818億元,其中債券ETF就占5,963億元,占比達68%。 依Cmoney資料顯示,前五大淨流入的債券ETF,分別是元大美債20年、元大投資級公司債、中信高評級公司債、元大AAA至A公司債以及國泰20年美債等,每檔ETF淨流入皆逾500億元。這些債券ETF近一年績效即使仍是負,如元大美債20年ETF,但年化配息率已突破4%,依然吸引不少投資人持續買進。 美銀11月全球經理人調查顯示,高達76%經理人認為聯準會「已完成升息工作」,較10月大增16個百分點;54%經理人看好債券2024年表現,看好股票只有29%,更預估債券明年將成長表現最佳的資產類別,不少法人及銀行財管積極建議,已持有債ETF的人可續抱,若殖利率再往上甚至可考慮逢低加碼。 群益投信分析,隨升息循環將步入尾聲,未來若貨幣政策轉向降息時,利率偏下行走勢,將有利債券價格走升,其中存續期間長、利率敏感程度較高的長天期債受惠程度大,資本利得空間可期。 債券ETF更具吸引高資產族群及法人的誘因。法人認為,高資產的債券ETF配息收益計入海外利息所得,適用個人最低稅負制,一般投資人670萬元內免稅,因其配息來源屬境外所得,無論單次領息金額高低,都免繳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具有節稅優勢。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美國10年期公債昨晚殖利率盤中一度跌至4.369%,創下9月22日以來新低,市場看好聯準會可能已經完成升息,以及美國經濟仍具韌性。在10年期美債價格走高帶動,以及波克夏加碼美國公債等消息支撐,今早台股掛牌債券型ETF紅光滿面,包括長天期、短天期美債ETF,投資級債券ETF以及金融債ETF和電信債ETF全數翻紅。 長天期美債ETF包括:統一美債20年(00931B),凱基美債25+(00779B),復華20年美債(00768B),中信高評級公司債(00772B);投資級債券ETF如中信ESG投資級債(00883B),群益A級公司債(00792B),元大AAA至A公司債(00751B),富邦A級公司債(00746B),元大投資級公司債(00720B);金融債ETF如國泰10Y+金融債(00933B),第一金金融債10+(00834B),凱基金融債20+(00778B);電信債有ETF有新光A-BBB電信債(00867B),中信全球電信債(00863B),群益投資級電信債(00722B)等,上述ETF今天盤中均漲逾1個百分點。 美國通膨數據報喜,華爾街分析師紛紛預估聯準會在7月已完成本輪歷史性的升息;據芝加哥所FedWatch數據顯示,目前市場普遍認為,今年底是這次升息循環尾聲,明年下半年將展開降息循環。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表示,市場普遍預期聯準會「再升息的機率近乎零」,第四季進入債市的風險更低,未來可期待的資本利得相當可觀。 以元大美債20年(00679B)而言,該ETF在10月底觸底後反彈,沿5日線向上突破10日線及月線,挑戰季線反壓,該ETF於2017年上市,追蹤ICE美國政府20+年期債券指數,配息時間為3月、6月、9月、12月。
好想每月加薪,死薪水在物價高漲的現在,一杯手搖飲等於一個便當,每月都要吃土了,怎麼存股呢?如果公司沒高達數個月的年終或額外獎金,不是要哭暈在廁所了?「茉園存股隨筆」版主親身示範,如何花2年多存債券ETF,整張或零股都買,存滿20張,達成月配息3千目標,這真的是很激勵人心的故事,尤其是債券越跌越買,殖利率會更高,每月加薪3千早就不是夢! 「茉園存股隨筆」版主在臉書以「每月加薪3000元難嗎?」為題表示,只要20張債券ETF,每月加薪3000元不是夢! 兩年多前,版主在研究各檔債券ETF後,一一比較剔除後,最後剩下兩檔,在中信高評級公司債(00772B)與元大AAA至A公司債(00751B)中,最終選擇了00751B,雖然兩個標的都很不錯,但想先集中一檔,於是開始了存00751B的計畫! 經過兩年多不斷的買,從44元買到33元,越低越買,有時買整張,有時買零股,終於在9月21日,達成了第一階段性目標,存滿20張ETF債券!目前已出借16張,利率在0.6~1.0%間,每月都為版主貢獻了一兩百餘元收入,不無小補,還有4張在庫存裡等待借出! 以最近每季配息0.45元計算,每張配450元,20張配9000元,等於每月配3000元,扎扎實實的加薪3000元,小確幸達成! 當然,這只是版主其中一個標的的配息,其他的ETF,有高股息,有市值型,有美股,及部分個股,組成了版主最堅實的被動收入基礎,未來將持續存股,持續累積!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茉園存股隨筆》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詐騙集團猖獗,經常鎖定思考力下降、戒心較低的年長者,有網友在PTT分享,一名朋友的爸爸遇到投資詐騙,所幸攔住了,剩下未匯出的退休金約160萬,現在由他代為保管,他想知道如何分配標的比較適當;看完原Po設定的條件,大多數網友認為,就選ETF最安全,其中,1檔市值型ETF被多位網友點名,保管費低、今年配息約5.5%,適合長放。 有網友在PTT股市板上以「160萬標的配置」為題向網友請教投資標的,他表示,朋友的爸爸遇到投資詐騙,幸好攔住,還剩下未匯出的退休金約160萬,他現在算是代為保管,他想請教如何分配標的會比較適當、分批買入還是一次性會較佳,想要放個3到5年以上。 除了少部分網友認為定存比較安全或是乾脆拿去買飆股賭一把之外,大多數的人都認為,要穩定就買ETF,「問就是ETF」、「如果你覺得一年生5%利息就夠用那就買ETF最安全」、「一堆人操作還輸給ETF,all in ETF,不會害你」、「月配ETF看好保管券商單子設好丟進去自體循環,退休後需要的是每月穩定的金流,月配剛好」、「市場型、高股息兩種ETF擇一放就好」。 對於要投資哪些標的,網友也給出多元的建議,「要穩就美債etf或指數etf」、「今早達成連續15年順利填息屌打狂虐海放靈靈扒欺扒(00878)的0056」、「要穩就是買VT(全世界市場),要現金流就買高股息ETF」、「all in VT吧」。 其中,富邦公司治理(00692)被多位網友點名,「0050、006208、0056,選我正解」、「00692+00772B各半,債息再買00692」、「問就是0050、006208、00692三選一啊」、「推您00692指數型貼近大盤成長,低保管費,今年配息5.5%左右,適合長放」。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市場瀰漫降息預期漸濃,債券投資價值浮現。中信投信14日指出,根據FedWatch資料顯示,美國聯準會將在明年下半年開始降息。此時布局投資等級債ETF,如中信高評級公司債(00772B)及中信優先金融債(00773B)以長天期為主要成分,除具每月配息的特性,更因擁有較高的評級,讓投資人每月收息外,還可用較低的成本,獲得較高的防禦力。 中信投信兩檔「月月配ETF」第二階段分配評價結果出爐,中信高評級公司債(00772B)與中信優先金融債(00773B)估配0.13元及0.139元,若以11月13日淨值計算,00772B的年化配息率達4.61%,00773B則達4.84%,未來將於11月16日除息,想要參與配息的投資人,最後須在11月15日前買進並持有,配息發放日則在12月12日。 中信高評級公司債(00772B)經理人游忠憲表示,債券市場近期波動劇烈,其中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更在10月一度衝破5%,一口氣來到金融海嘯前水準,而觀察投資等級債及公債指數報酬率表現相對佳,儘管目前公債殖利率略為下滑,但仍處於高原期,債券ETF分配收益也相對來到高點。 游忠憲說,預期Fed升息將走入倒數階段,投資等級債可望擁息收、賺利差,從彭博(Bloomberg)統計1994年1月1日至2023年10月31日期間,共出現4次暫停升息階段,平均利率維持期間達8.75個月,投資級公司債指數平均漲幅則來到10.4%,如以上一輪升息循環(2018年12月~2019年7月)來看,利率維持期間則達7個月,投資級公司債指數亦也有9.8%的水準。 整體來看,隨美國經濟活動溫和、核心通膨放緩的趨勢不變,升息進入尾聲逐漸明朗,加深市場對利率見頂預期,債市資金情緒轉強,故布局上宜偏向品質較佳的投資等級債,建議投資人不妨把握機會進場先卡位,可望增添未來資本利得收入。
10月初慘跌的長年期美債ETF基金,10月19日因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跌破5%,啟動大反彈,期間九檔美債ETF至本月9日平均漲幅超過6%,受益人數全數成長,總計增加1萬7,454人。 投信法人表示,即使美國聯準會降息恐還要一段時間,但可確定升息循環接近終點,債市投資疑慮漸除,可望持續吸引資金進駐。統計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從5%回跌以來,國內美債ETF基金明顯反彈,天期越長反彈越多,九檔長年期美債ETF基金中以凱基25年+ETF上漲7.19%表現最佳,群益25年美債、復華20年美債也都有7%以上,其他維持5.22%~6.89%之間,把上月跌掉近1成的失土收復大半以上。 從受益人數來看,九檔長債ETF基金在同期間持續增加,其中以規模較大的國泰美債20、元大美債20兩檔基金增加最多。隨績效反彈,檢視債券ETF基金10月以來規模普遍仍持續增加,中信高評級公司債、元大美債20、元大AAA至A公司債等三檔ETF基金規模都穩坐千億元以上,元大投資級公司債、群益投資級金融債也都站上900億元。 PGIM Fixed Income投資組合策略師Gabriel Doz指出,明年聯準會連續升息或升息幅度放大的可能性低,貨幣政策趨穩將緩解美債波動度,此外,美債波動指數已來到歷史相對高位,近期美債殖利率攀升主要是消息面和信心面影響,預估再往上空間有限,即使短期因政策預期造成市場震盪,在高殖利率環境之下,可望為債市資產形成保護作用,也提供適時布局的投資甜蜜點。 群益25年美債ETF經理人李鈺涵認為,長天期債的特點在於對於市場利率波動的敏感度較大,當利率下降時,報酬表現也會優於天期較短的債券,近期隨美債殖利率回落,市場預期升息循環接近終點,加上又有國際地緣政治不確定性擾市,美國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信用評等為最高的AAA,具高度對抗風險特質,吸引部分資金進駐避險,故現階段適度布局於長天期美債ETF不僅短線可滿足避險需求,後續有機會掌握聯準會降息的價差。
退休存股天菜有3檔ETF,分別是債券龍頭中信高評級公司債(00772B)、債券二哥元大美債20年(00679B)和百萬人氣王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有年過70長輩趁債市空頭,解部分定存抄底,並在00878因AI暴漲時出清,全轉進月配息的00772B,仍保留2年生活費,即使帳面虧13萬,也有底氣耐心等降息,理財達人「存股方程式」表示,5大原因存債比存股穩,只要降息3碼就能恢復正報酬。 「存股方程式」版主在臉書粉專表示,去年底一位長輩因為有一筆閒置退休金,想挪一部分做投資,以避免坐吃山空,徵詢版主意見。長輩已年過七十,因此版主建議保本與現金流為首要,報酬率多寡則是其次。 約去年10月、11月,在版主建議之下,長輩先後買進元大美債20年(00679B)、中信高評級公司債(00772B)、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今年7月、8月,因為AI股帶動00878大漲,長輩想賣出00878,版主認為時機不錯,於是建議長輩賣出00878轉進00772B,穩定領取債息,隨後長輩再加碼拿出一部分老本增持00772B。 孰料,今年因為美國聯準會(Fed)不停升息,債券市場碰上近10幾年最大的空頭,價格跌不停。版主估計,長輩持有的00679B與00772B,帳面虧損合計應已達到13萬左右。 面對債券空頭與帳面虧損,長輩略顯焦慮。於是版主給了長輩幾點想法: 1. 持有00679B與00772B,相當於成為美國政府與全球200多家優質企業的債權人。美國政府垮台機率高嗎?全球200多家優質企業倒閉機率高嗎?答案很明顯,機率非常低。 2. 債息不同於股息,股息會因為企業獲利多寡而增減,債息相對是非常穩定的。持有00679B與00772B就是為了穩定的債息、穩定的現金流,只要債息穩定發放,就不用過度擔心。 3. 長輩當前的未實現虧損,相當於2年多的債息總和,只要股價不持續破底,2年多就能彌補虧損。 4. 利率不會升不停,也不可能永遠維持高利率,不利經濟發展;降息循環總會到來,耐心等待,債券價格總會回升。尤其長輩的債券平均成本其實不高,估計降息幅度只要達到3碼,帳面大概就會翻為正報酬。事實上,只要聯準會確定停止升息,債券就會逐步走高,不需等到降息開始。 5. 長輩還有足供2年以上生活所需的現金,不用賣債求現,實不必過度驚慌。 聽完版主的看法之後,已退休的七旬長輩寬心不少,每月安穩領取債息。最重要的是,長輩有採納版主建議,原本今年8月長輩想解掉全部定存all in(全押)00772B,版主力勸一定要持有現金,長輩才打消念頭。幸好長輩沒有堅持解定存all in債券,如今這筆定存,就是長輩依舊能輕鬆面對未實現虧損的強力後盾。 不論股市或債市都是深不可測,今年債市跌幅之大,確實罕見。現金雖然是最沒效率的資產,但卻是面對熊市的定心丸,無論如何都要備有現金。離開職場後,最好能準備2年以上的生活預備金,才不會在熊市來臨時心慌意亂、胡亂加碼或停損。 今年債市的詭譎,再次驗證了金融市場的不可預測性,唯有做好資產配置,股票、債券、現金都必須持有,才能抵禦市場的不可預測性。與其胡亂預測股票或債券的漲跌,不如專注優化資產組合。 當前不少投資人抄底債券,是為了賺取降息之後的價差。論價差,股票仍舊優於債券。一旦降息開始,市場資金增多,股票勢必也會受惠,尤其對於利率非常敏感的科技股,也有可能迎來一波多頭走勢。債券的主要功能,在於降低資產波動與提供穩定現金流,不可畫錯重點。 美國財政部表示將減少公債標售,加上聯準會的鴿派言論,升息循環或已接近尾聲,於是近日債券價格大漲走高,股票也大漲同慶。至於何時開始降息,聯準會始終不願鬆口說明。 對債券有興趣的版友,可以酌量布局,但出發點是為了完善資產組合,不該為了抄底賺價差,價差應視為額外報酬。至於各式『債券正二』的期貨型產品,版主興趣缺缺。今年難以捉摸的債市,又讓版主學到寶貴的經驗,詭譎的市場就是最佳良師。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存股方程式》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美債龍頭元大美債20年(00679B),也是台股首檔債券ETF,今年數度溢價3~4%,被存股族搶購,穩坐人氣王寶座,受益人高達20萬人,目前規模1135億元,僅次債券王中信高評級公司債(00772B)。《提早退休說明書》作者嫺人表示,因Fed暴力升息,00679B約1年跌14%很合理,至於何時降息、價格能否回升,誰也沒辦法打包票,最久恐等15年,也可能放著領息3、4年,把虧損補回來。 嫺人在臉書粉專「嫺人的好日子」表示,有朋友私訊詢問,00679B元大美國20+年期以上公債平均進場價33元,今(11/6)日收28.32元,跌了14.2%,這樣的跌幅,在下一個(降息)循環會不會有機會再回正? Q1:00679B近1年多跌幅是否合理? 首先,00679B平均價33元,這約是2022年9月底價格,那時美國20年期政府公債殖利率約4.1%,約過了1年多後,11/3最新殖利率是4.95%,利率上升0.85%。 債券價格和利率呈現反向關係,利率上漲時,債券價格跌,而00679B約1年時間,從33元跌到約28元,跌了14.2%。 對照一下存續期間的理論,這時候查詢元大官網,00679B存續期間大約是16.27年,也就是每升息1%,在不考慮匯率的情況下,00679B大約會跌16.27%。這個數字和近1年實際的跌幅,大致上是相符合的。 Q2:下一個(降息)循環,虧損會不會回來? 朋友私訊提到下一個循環,應該是指這個升息循環何時結束,並進入降息階段,因為債券價格和利率成反比,當降息時,債券價格就有機會反彈回升。美國公債一個循環會是多久呢?從歷史數據來看,美國10年期政府公債從1966-1970年代幾乎都在升息,到1981年最頂峰升到超過15%才開始降息,也許大多數人會不敢相信,最長可能會等個10~20年。 也許這次的循環很快,並不會像過去那樣10~20年,也許明年就如不少人的預期,開始進入降息循環,不過,去年不也很多人非常篤定今年會降息,可是今年並沒有發生,所以其實誰也沒辦法打包票,誰知道什麼時候、哪裡會發生戰爭?誰又會想到近年中國會拋售美債? 雖然可以大致分析一下過去的狀況,但是未來會怎樣,誰都不可能知道。只能說「總有一天等到你」。 嫺人認為,未來大概有3種狀況: (1)如市場預期,明年就降息:美國聯準會(Fed)降息,不等於美國政府公債也會等比例降息,不過會有漣漪效應,影響慢慢擴大,那樣看降息的幅度,虧損可以回來一些,但債券ETF配息也可能會減少。 (2)如1960-70年代一樣,繼續升息:這時候帳面價格繼續跌,持有長債,就是你願不願意每升息1%時,可能跌價10~20%。雖然看歷史紀錄1960-70年代的債市,並沒有像這次這樣跌得很到位,不過,持有長債就要有最壞的打算,持有期間要夠長,要能長期忍耐帳面的虧損,好消息是這段時間配息也會增加。 (3)沒有升息也沒有降息,維持高利率一段時間:依債券理論而言,不會有明顯的漲跌,以目前4%、5%利率來看,大概是放著領債息3、4年,可以把10幾趴的虧損cover(彌補)回來。 嫺人剛退休時也入手了一些美國長期公債,不過因為年紀愈來愈大,想縮短耐受這種虧損的期間,後來定期定額投入的是10年期以下的債券(中期債券),可能的虧損就會少一半(加上定期定額投資,所以虧損不明顯),當然中期債券反彈力道,也不會如長期債券強。 這沒有對錯,是要看每個人自己可以承受帳面虧損的時間有多長。趁著這一波美國升息出乎意料之外,也是上了一堂寶貴的債券課,可以重新思考,未來在投資之前,務必先要了解自己投資的東西到底是怎麼回事。 更多關於債券投資,請見嫺人著作《提早退休說明書》第2章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嫺人的好日子》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美國聯準會(Fed)上週發布最新決策,一如市場預期「二連凍」外,同時聲明保留升息空間;另外11/3公布的非農就業人數低於預期,顯示經濟陷入疲態,讓市場確信升息已經來到盡頭,美國公債殖利率因此重摔,價格連日反彈。在美債V轉下,現下還能進場嗎?投資達人「小股東彼得」表示,答案是肯定的,他會持續買至債券價格回彈至持有成本為止。 目前「小股東彼得」擁有的四檔債券,分別為中信高評級債(00772B)、中信美債20年(00795B)、元大投資級債(00720B)及群益金融債(00724B),總張數超過300張。 以下是「小股東彼得」在部落格「小股東的大投資」的分享: • 近期指標顯示經濟活動在第3季以強勁的步伐擴張 • 聯準會目標仍是:力求達到充分就業以及長期通膨率2% • 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維持在5.25%至5.50% • 委員會將持續縮減資產負債表 一貫的立場和目標,看似了無新意,卻隨著再次的停止升息而令投資人振奮。加諸11/3公佈的非農就業人數及服務業PMI均低於預估值,顯示出經濟的疲態,巿場更加確信升息已看到了終結的希望。 於是乎,公債殖利率應聲重挫,諸多公債ETF追蹤的彭博美國公債20+指數自10/31低點以來三個交易日已暴漲了5.19%(如下圖),00679B追蹤的ICE美債20+則是上漲5.12%。台股長天期美債巿值最大-元大美債20年截至11/2漲幅為3.3%,台股長債ETF週一將無懸念地續漲。 公債價格的低點看來很高的機會已然過去了。 筆者在債券價格V型谷底仍持續買進,唯買進額度甚小,在本文後半段將分享我們對債券走勢的看法及交易策略。 本週適逢月度結算,先分享十月份的投資績效吧 十月份的投資績效如下圖,我們的投資組合單位淨值下跌0.92%,同比大盤跌幅為1.98%。 筆者的投資組合(Sandy)一直以來均較台股大盤有著更低的波動率。「低波動」聽來霎似優勢,其實是比較不會漲的意思啦! 如若我們短區間地看大盤在11月開始這二日的漲幅,即是筆者的投資組合望塵莫及的。 即便如此,我們仍然強調:安全的持股標的及穩健而持續性的收益,對我們而言仍然遠遠重要於短時間的暴利和上漲。 十月份的投資內容檢討,放在文末再作陳述吧,我們先來分享本文的主題:債券V轉後的交易策略。 ●債券ETF價格成因 先來探討債券ETF的價格形成 1. 債券ETF必須先設定一個追蹤指數,並努力使其績效貼近該指數。 2. 高水位的持有債券標的,並挑選存續期間接近指數成份債券的標的作持有,如此才能貼近於指數績效。 3. 以持有成份股債券的巿值加入即時滙價,兌換出台幣的單位淨值,即是台股債券ETF的淨值 ●債券價格引導因子 由債券ETF的價格形成可以理解,債券ETF的淨值乃由成份債券的巿價所購成。又由於國際債巿的交易體量大,影響台股債券ETF的價格即非台灣證交所交易平台上買賣雙方的供需力量所成就。也就是說當前對債券ETF的走勢研判不能以技術線型、籌碼多寡等因子來作研判。主要對美國公債巿價存在引導性的仍然是聯準會的基準利率,以及債巿的供需二個特性。 ●債券價格會繼續上漲嗎? 由於巿場對聯準會升息已然結束的期待氣氛濃烈,加劇了長天期債券價格上漲,使得長短天期殖利率倒掛幅度再度擴大,持續的殖利率倒掛樣態也將推動巿場更趨近於高機率的衰退。並且,降溫的就業數以及釋放出衰退信號的Q4企業財測都使得巿場更相信緊縮格局已悄然結束。雖然我們不知道何時開始降息。 我們可以回頭去看,當FED將基準利率調高至5.25%至5.5% (2023.07)彼時的美十年公債殖利約4%,爾後隨著逐漸鷹派的氣氛推升了十年公債殖利率來到5%。而當此時巿場氣氛丕變時,十年公債殖利率時否短時間強降回到4%的水準呢! 我們未曾可知。而若如此,則十年公債殖利率本波跌勢可能高達18.8%,目前大概走了一半的路。(參考下圖) 再看彭博美債20+指數則有機會回漲到580至600的點位,以11/2收盤指數539點則隱含有7.7%至11%的漲幅可期。 會的,我會持續買至債券價格回彈至我的持有成本,方停止作購入的動作。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小股東的大投資」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國內今年出現史上最熱的債市投資潮。統計至10月底,債券ETF基金投資人數達84.33萬人,今年共計增加69.77萬人,較去年底的投資人數14.5萬人,暴增479.3%,與債券ETF規模同步寫下歷史新高。 過去國內債市投資幾乎是法人的天下,2020年債券ETF基金投資人僅4萬多人,全年才增加767人,至2021年底也才增加至5.5萬人,在投信業者不斷推出債券ETF商品下逐漸增溫,成為法人與投資人避險或資產配置的重要工具,今年則因市場看好「升息尾端」的大利多,吸引想鎖定高利率的投資人加入。 美國降息時程現在看來雖較預期延遲,讓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一度飆破5%,債券價格下跌,但反而更刺激買氣,加上國內投信業者下半年持續推出多檔債券ETF新基金,小資族跟著法人同步搶進,越跌越買,讓債券ETF基金追募潮一波接一波。 過去規模較大且熱門的債券ETF基金最夯時受益人數頂多七到八萬人,今年10月底追加募集數次的元大美債20年ETF受益人數已突破20萬人,另外元大投資級公司債ETF受益人數也逼近10萬人,國泰20年美債、中信高評級公司債兩檔ETF受益人數也都超過8萬人。 在債券ETF基金人氣高漲下,10月底同步推升規模到1.683兆元,已連續第四個月保持在1.6兆元以上,若以債券ETF類別來看,下半年來以投資級公司債ETF(包含投資級產業債ETF)規模增加最多,共增近642億元,10月底規模來到1.15兆元,此外,美債ETF下半年也增加585億元,整體規模達3,182億元,今年以來已經增加1,651億元。 投信法人分析指出,這兩天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回跌,市場追價債券ETF基金的狀況更甚以往,預期債市投資在短中長期資金齊步走的市況下,年底之前買氣應該仍會持續熱絡。
月配息ETF進入戰國時代,從台股傳奇00929刮起月配息旋風,成立不到半年,規模即將衝破千億,比人氣王00878還誇張,新選手00934與00936(11/8上市)也加入戰局,別忘了還有債券王00772B、金融債二哥00773B和金融債新人00933B,同場較勁。分析師股添樂表示,00934很有記憶點,「換檔」操作是高息ETF唯一,選股兼顧高股息和成長,殖利率平均7.4%,後市值得期待。 股添樂在臉書「股添樂股市新觀點」表示,高股息ETF從一開始的年配息,近年來陸續調整為季配息,如今正式宣告跨入月配息的戰國時代。11/1(三)台股高息ETF上架了一位新成員,名為中信成長高股息(00934)。 股添樂認真算了一下,不包含這檔的話,台股已經有多達14檔高息ETF,可以說,選一檔高股息ETF比快餐店點餐還困難。而且它們各自有著不同的編制規則,後進者要在這些商品中做出差異,真的不容易。 這檔00934最大膽的嘗試,也是最核心的特色,是採用了「換檔」的操作。實際運作的方式是,一旦進入除權息旺季,選股就偏重在「高股息」;而除權息後到了每年第4季至隔年第1季的電子旺季,選股就偏重在「成長」。 這個模式在所有高股息ETF當中應該找不到第2檔。雖然很有記憶點,不過看完編製規則第一個疑問是,這樣切換有助於ETF的長期表現嗎? 就指數回測數據顯示,過去10年波動度近乎貼近大盤,但年化報酬有15.04%,高過大盤的11.93%。而週轉率意外只有30%~35%,並沒有成分股「大風吹」的情況。 股添樂知道,這個表現看在每年追求150%以上獲利的朋友眼裡,可能只能算是「盤整」。不過別忘了這是一檔高息ETF,這項數據意味著,承擔和大盤相同的風險,能拿到更優於大盤的總報酬。 至於殖利率表現,雖然數據顯示近5年平均7.4%,不過,長期應該是接近6.5%~7%的水準會比較合理,不會偏離其他高息ETF的表現太多。另外,今年已經過了除權息旺季,首次配息是明年中的事情了。 股添樂認為,這檔新的月配息ETF,雖然設計上是以存股為出發點,不過應該也會有明顯的價差空間。尤其目前已進入第4季,這檔ETF一掛牌成分股,就會偏向「成長」組合,如果台股能順利走出年末行情,後市是值得期待的。 也許你會問,那如果台股不順利呢?股添樂表示:「那就等明年配息吧!」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股添樂股市新觀點》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美國聯準會(Fed)利率政策決議不升息,為去年3月以來首度連2次例會未升息,市場解讀本波升息循環可能已結束,美股連2天大漲,債市同步反彈,美國10年期債券殖利率從先前5%高峰,急速下滑至4.66%。國內相關債券ETF如元大美債20等,股價也從谷底翻揚。 今年來在聯準會升息近尾聲的預期驅動下,存債風氣興起,債券ETF買氣熱絡,根據統計,截至10月底止,投信發行的債券ETF整體規模為新台幣1.683兆元,連續4個月保持在1.6兆元以上。若以債券ETF類別來看,自下半年來,以投資級公司債ETF規模增漲最多,共增加近642億元,10月底規模來到1.15兆元。此外,美債ETF下半年來規模同樣增加不少,共增加585億元,整體美國公債ETF在10月底來到近3182億元。 今年來由於通膨降溫不如預期,債券殖利率頻頻創高,上半年買進債券ETF的投資人,不少人手上部位都是套牢狀態。以規模大、具代表性的中信高評級公司債(00772B)、元大美債20年(00679B)等來看,00772B下半年以來跌逾6%,00679B大跌逾10%,自升息前高點以來跌幅更超過5成。投資人預期穩穩領息的債券ETF,表現卻令人相當意外。 不過,隨著聯準會升息循環告一段落,債券ETF在波段跌幅幾近腰斬的低檔區,未來若利率不再走高、甚至開啟降息循環,債券ETF有機會展開一波谷底大反攻。 群益ESG投等債20+ETF(00937B)經理人曾盈甄表示,總體來說,這一輪升息有望近尾聲,債券投資價值浮現,投資人可多把握債券ETF投資時機。在債券ETF的選擇上,除了考量升息末端的布局需求外,基於現階段市場還同時受地緣政治動盪與景氣前景曖昧不明的紛擾,故資產品質佳,且殖利率具吸引力的投資級債仍可望吸引資金配置。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物價高漲,連排骨都變苗條了,只好用月配息ETF對抗通膨了,每月加薪的感覺還不賴,目前月配息ETF有6檔,3檔股票型:00929、00934(11/1上市)、00936(11/8上市),3檔債券型:00772B、00773B、00933B,彼此競爭激烈,不敗教主陳重銘為何選00933B呢?5大優勢讓你不再選擇障礙:股息會浮動,但債息是固定的;最便宜公司債,是另2檔半價;金融債不會倒,殖利率逾6%,還有免稅優勢,又穩又香啊! 陳重銘在部落格表示,今年募的最好的ETF國泰10Y+金融債(00933B)掛牌再破紀錄!受到中東地緣政治風險升溫,資本市場資金持續由股市轉向債市,近期債券價格也從谷底反轉。由於長債殖利率上升使金融情勢收緊,這是聯準會(Fed)希望看到的結果,也意味著降低進一步升息的必要性。 根據FedWatch資訊,截至10/23,市場認為今年11月再升息一碼以上的機率為0%,而12月升息機率也僅有24.4%,顯示市場認定升息已逼近尾聲,明年轉為降息的共識不變。 但由於中東戰爭影響到原油價格,美國通膨仍有隱憂,預估利率將維持「更高、更久」,也表示投資人領取的債息將「更高、更久」。 之前和大家分享過00933B,同樣具備「低價、不會倒、殖利率穩定」的特點,債券ETF也比金融股更穩健。同時00933B也是國內目前唯一具有「月配息+收益平準金」雙機制的債券ETF ,所以它募集的成績非常好,是今年全市場募集最好的ETF, 截至2023/10/23,規模也已經達到百億元!這檔00933B就是鎖定10年期以上的金融債,存續期間大概12年,長期的債券更會反映利率的變動,所以降息後也會有不錯的資本利得空間。 00933B在10/19掛牌上市,當天就爆出6.8萬張大量,登上債券ETF成交量冠軍,還刷新了債券ETF掛牌首日成交量的紀錄,可以看出投資人的喜愛程度,畢竟利率在歷史高點,債券的價格在相對低點,買進來領高息真的是不錯。而且00933B還是第一檔月月配加收益平準金的債券ETF,可以維持配息的穩定,發行價只有15元,難怪已經有3.3萬人買進了。 陳重銘仔細搜尋了集保數字,發現持有00933B達50~100張的有1,403人,而持有100張以上的大戶,也有541位。因為受到聯準會升息影響,金融債殖利率近期飆到6.5%以上,相信不少人將00933B當作核心持股,穩穩領債息來當作每月現金流。相較於今年台灣金融股普遍配息不佳,00933B會更適合領息族。 除了00933B,最近也有幾檔股票月月配ETF要上市,很多人問該怎麼選,00933B是月配息債券型ETF,相較於股票型ETF,陳重銘認為有兩個特點: 第一、債息更穩定:因為債券ETF的配息,取決於債券的票面利率,長期都是固定的。然而股票ETF必須依據公司的業績與獲利,才能決定將來的股利政策,當然會影響ETF的配息,因此較可能浮動不穩。 第二、稅負優勢:儘管存金融股領股利不錯,但是領太多的話,也是要繳補充保費跟所得稅,還是會有一點點心疼。幸好00933B的股利算是海外所得,在100萬以內免申報,個人單一年度基本所得額超過670萬元才需要繳稅,看樣子絕大多數00933B的投資人都是免所得稅的,這一點又勝過存金融股了。 陳重銘說,11/14(二)還約了00933B的美女經理人,上自己的Podcast節目,和大家分享一下這檔產品的特點,以及近期的債市狀況,如果對00933B有興趣的人,記得要收聽喔。 ETF不斷的推陳出新,先紮馬步學會基本功,你才可以優游於股海之中。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不敗教主陳重銘》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