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價
-
漲跌
-
漲跌幅
-
成交量(張)
-
國外成分證券ETF股票-科技業
國際股市重返多頭軌道,台股也站上萬六,科技股重掌多頭兵符,與美國科技股連動的統一FANG+(00757)、富邦NASDAQ正2(00670L)今年來到5月18日止,投報率(漲幅)近5成,各48.15%及46.69%,投報率前十高的ETF中,與科技主題連動的有六檔,三檔與台股連動、一檔與日股連動。 據統計,到5月18日止,統一FANG+、富邦NASDAQ正2二檔ETF表現最佳,漲幅將近5成,國泰智能電動車、富邦未來車、富邦元宇宙、富邦臺灣加權正2、富邦日本正2及元大台灣50正2等漲幅也有3成以上,元大全球AI、群益臺灣加權正2等接近3成;其中,有四檔為2倍正向ETF。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近期美股公布第一季財報,科技巨頭財報及展望亮眼,搭配今年以來AI主題熱潮,做為科技巨頭代表的FANG+指數昨日繼續狂飆3.45%。追蹤該指數的統一FANG+ ETF(00757),今年來漲幅近五成,股價也在今日重回五字頭,收復去年初以來的失土。 根據路孚特報告,標普五百指數第一季財報驚喜貢獻度最大的11家企業中,就有四檔為科技巨頭,分別為微軟、蘋果、亞馬遜及谷歌,顯示科技巨頭在景氣逆風中,也能保持營運穩健。由ChatGPT引爆的AI投資旋風,不僅使在AI研發領域佔據領先地位的科技巨頭受到市場矚目,如微軟、谷歌及META。因AI應用普及增加的硬體需求,也帶動了主導高階處理器市場的輝達及超微半導體,今年來股價狂飆,使統一FANG+ ETF(00757)成為今年來ETF漲幅冠軍,甚至漲贏所有槓桿兩倍的ETF。 統一FANG+ ETF(00757)基金經理人林良一指出,近期歐美銀行股暴雷危機,使股市出現資金挪移現象,大批資金轉向相對安全的科技巨頭。面對未來可能的經濟衰退,科技巨頭坐擁大量現金流,營運相較穩定。加上今年來ChatGPT應用在全球迅速擴散,顯示AI技術的商業模式已得到市場認可,今年兩年市場投資趨勢將持續聚焦AI領域。由於AI研發需仰賴龐大資源,無論是硬體或軟體市場,目前皆由幾大科技巨頭主導,使FANG+指數前景可期。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走到轉折點,其中,最具顛覆各行各業的創新技術是AI(人工智慧),AI發展至2023年,剛好來到人工智慧發展的奇點(Singularity,指人工智慧自己可以創造出比自己能力還強的東西),新光全球AI新創產業基金經理人簡秀君表示,隨製造業庫存調整,陸續進入尾聲,目前不少次產業,包括面板、PC、NB等,也出現拉貨動能,產業前景漸露曙光,預計全球科技產業有機會於下半年逐步復甦,以AI為首的全球相關新創產業或AI創新產品,可望如雨後春筍般相繼問世。 除了主動型的新光全球AI新創產業基金外,台股掛牌的AI相關被動型ETF包括:元大全球AI(00762)、統一FANG+(00757)、國泰北美科技(00770)、台新全球AI(00851)近期表現也都優於台股大盤。 簡秀君預估,第2季全球市場預期,聯準會升息接近尾聲,甚至不排除六月開始停止升息,對利率敏感度高的科技成長股來說,是一大市場利多,其中,基本面前景佳的科技成長股,預估未來漲升潛利更大,其中,簡秀書看好AI結合高速運算、車用半導體、資料中心(伺服器等)與工業方面股票,以及網路基礎建設相關類股,未來投資前景持續亮麗。 簡秀君建議,聯準會5月升息1碼後,加上美核心通膨下降,6月市場押注Fed利率可能按兵不動,下半年可能維持目前利率至年底,投資人可趁6月美國暫停升息之前,開始分批布局AI、半導體、電動車等科技投資主題,根據過去經驗顯示,倘若投資提早布局,把握市場提前反應貨幣政策放緩的先機,在暫停升息階段即佈局AI相關基金,預估掌握未來漲升潛利較大。 另外,Chat GPT全球爆紅,AI投資題材發燒,未來AI+任何產業的投資機會也將不斷激增,引爆AI新創及週邊相關產業商機大爆發,市場預估2023年全球AI基金受惠資金大量簇湧,資金加速回流,代表AI基金中長線投資前景佳,未來只要美國出現暫停升息甚至降息環境,科技成長持續向上攻堅機會大增。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第一共和銀行重現銀行股暴雷危機,拖累美股兩大指數昨日收黑,標普五百及道瓊指數昨日下跌0.38%及0.68%。但甫公布亮眼財報的微軟,昨日卻逆勢大漲7.24%,雪花(SNOW)昨日漲幅更是超過8%。盤後META公布優於預期的財報,也帶動股價在盤後飆漲12%。科技巨頭接連暴漲,使FANG+指數昨日上漲1.97%,為美股最大亮點,也使統一FANG+ ETF(00757)成為今日早盤市場焦點。 法人表示,銀行股危機再現,使美股再次出現產業輪動現象,資金逃出銀行股,並轉往較為安全的科技股,尤其是科技巨頭最受資金青睞。相較於地雷重重的銀行股,科技巨頭現金流及營運穩健,在景氣下行階段仍能保持成長,加上聯準會升息尾聲已到,科技股評價修正壓力大幅減輕,有利股價表現。 本周美股進入超級財報周,統一投信表示,谷歌、微軟及META先後公布最新財報,面對經濟成長放緩,幾大科技巨頭仍繳出優於預期的營收成長,甚至還宣布加碼資本支出,投入AI領域。ChatGPT的成功推出,顯示AI應用開始在民間遍地開花。當前的AI市場主要由幾大科技巨頭瓜分,包括谷歌、微軟及META等。近日科技巨頭陸續宣布加大AI方面的投資,進一步穩固了在AI市場的霸主地位。隨著AI應用逐步普及,AI將成為科技巨頭新的成長動能,提升長線投資潛力。 後續市場持續聚焦尚未公布財報的幾大科技巨頭,根據彭博數據,明日美股盤前將輪到亞馬遜公布最新財報。5月3日美股盤前及5月5日盤中,將有超微半導體及蘋果公司接力財報公布。而輝達及雪花則作為壓軸,預計於5月25日迎來財報揭曉。
經濟不景氣,外貿、投資遇冷,半導體庫存去化進行式,國發會預期,27日將公布的3月景氣燈號將維持代表衰退的藍燈。在景氣一片低迷的時刻,理財粉專《存股方程式》的版主分享了自己的「藍燈投資策略」,他藉由市值型ETF搭配債券的方式,持續逢低買進;他表示,近一年開始存股帳面損益大概都不好看,但撐過這段低迷,終會雨過天晴。 國發會將於27日,也就是本周四公布3月景氣燈號,但據《工商時報》報導,國發會此前曾預期,這次藍燈可能會一直延續到年中,代表3月連5藍的機會相當高,也意味著景氣仍然持續低迷。 在這個令投資人感到「blue」的時刻,《存股方程式》版主在臉書上曬出3月收到的對帳單,並分享他的「藍燈投資策略」。版主表示,他按照年初制定的計畫,持續買進累積持股,沒有賣出紀錄;買進筆數看似很多,大部分買進紀錄都是零股,並不是整張買,筆數雖多,實際上金額不大。 在投資組合上,版主表示,國發會公布的景氣燈號維持代表衰退的藍燈、美國各項經濟數據顯示景氣尚未回溫,因此持續買進市值型ETF(00888、00905、00646、00757),高息型暫時不買進,理由是等景氣燈號來到紅燈,報酬率會大於投入高息型;此外,債券價格持續谷底徘徊,所以留一些資金買進00679B、00720B、00751B,隨著升息循環即將結束,未來開始降息,將能債息與價差兼得。 版主表示,對於他的投資方式,部分版友認為不佳、無法認同,他常收到私訊討論,但他還是要強調,投資的考量點很多,無所謂「最佳」,只有「最適合」自己的;版主強調,買進的標的,當然是有自己的考量。 最後,版主也鼓勵存股新手表示,近一年才開始存股的版友,帳面損益大概不好看,但只要做好資產配置,撐過這一段景氣低迷期,也許半年、也許一年,堅持定期投入,終會雨過天晴。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存股方程式》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近幾年投資風氣以高股息ETF猶為熱絡,但對於小資族瘋迷高息ETF產品,投資達人認為,這並不是好現象;《存股方程式》版主表示,過早投入太多資金到高股息產品只會減緩資產累積速度,他以統一FANG(00757)和元大高股息(0056)比較,凸顯兩者巨大差距;他也呼籲年輕小資族,應善用最大本錢—「時間」,第一階段以壯大本金為主,第二階段再穩定先金流。 ◎以下為《存股方程式》原文: 台灣股民似乎對高息型ETF真的非常青睞,而且最好還要多次配息,外加收益平準金機制。從早期的0056到近期成長速度驚人的00878,然後00713改季配息之後,受益人數快速增加,不斷證明高息型ETF的人氣有多暢旺。投信業者也是緊抓著股民愛好,頻繁發行高息型ETF。過去一年已經發行4檔高息型產品(00907、00915、00918、00919),未來是否會持續發行高息型產品,不得而知。 很多年輕版友非常鍾情高息型ETF,一直以來,版主常常收到私訊,討論哪檔高息型ETF較好、較值得長期持有?!這是個非常奇特的現象,在投信鋪天蓋地的宣傳之下,很多投資人喜歡這類高殖利率商品,更有許多人誤以為殖利率等同於報酬率,因而爭先恐後投入。 版主認為,這並不是一個好現象。 如果是一個高收入人士,或者即將(已經)退休需要穩定現金流的人來說,大比重投入高息型ETF算是合理正確的決定。但是對於年輕的小資族而言,過早投入太多資金於高息型產品,只會減緩資產累積的速度。年輕小資族最強大的本錢就是『時間』,任誰都希望儘早達成財務自由的目標,但如果選錯武器,冀望依靠高息型ETF壯大資產,必然要耗費更多時間才能達成任務。 如果想依靠ETF累積資產,對於年輕中產階級而言,第一階段的本金壯大期應當追求長期穩定成長,而不是高殖利率,市值型、類市值型、成長型ETF(例如0050、00646、00662、00757)會是比較好的選擇。當本金壯大至一定程度,進入第二階段,再慢慢提升穩定的現金流。 0056於2007年上市,至今將近16年,上市價格25元,今天收盤28.19元,不計配息,價格過去16年來幾乎沒什麼變動,成長動能非常低。00757成立至今將近5年,上市價格20元,今天收盤43.95,短短5年不到漲幅高達約120%,成長動能強勁。這就是高息型與成長型ETF的差距。 好賣的產品,投信業者自然會大力行銷,有些產品雖然有著誘人的殖利率,但長期成長動能不高,對於迫切需要壯大本金的年輕中產階級而言,根本就是包著糖衣的毒藥。版主並不是要全盤否定高息型產品,年齡不同、本業收入不同,需求的證券產品也就不同。 0056好嗎?00878好嗎?00919好嗎?都很好,問題在於,適合現在的你(妳)嗎?!殖利率不等於報酬率,別在追求資產成長的年紀一味追求股利增加。依據個人年齡、本業收入,選對產品、做好整體資產配置,財務自由的目標會更快更順利達成。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存股方程式》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歷經3年疫情,在2021年台股萬八時,有些存股族的科技ETF買在高點,即使今年首季漲逾2~3成贏大盤,漲最多的是00757達近35%,但帳面仍大虧,不禁害怕報酬有機會轉正嗎?如果快退休了該怎麼辦?理財達人「存股方程式」版主表示,絕對不要高估自己忍受資產波動的能力!年紀越大,越承受不起震盪的壓力,建議自組ETF抗震套餐,這3件事都做到,存股超心安。 「存股方程式」版主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2020年疫情大爆發後,全球股市大起大落,先是疫情衝擊而暴跌,再來是美國開啟無限量化寬鬆而大漲,接著量化寬鬆退場,俄烏戰爭爆發、通膨增溫,美國開始暴力升息打通膨,於是股債雙殺,直到近半年,科技股回溫、升息循環即將結束,股市才逐漸回穩。 版主認為,近3年多空拉鋸,全球股市上下震盪十分罕見,相信每位投資人的證券資產,帳面損益也是波動劇烈。年輕投資人對於個人資產波動,也許可以比較坦然面對,畢竟有的是時間,只要做好資產配置,長期都是往上走的,一時的虧損可以靠時間來弭平。但如果年紀漸長,已接近退休年齡(甚至已退休),面對這麼劇烈波動,能坦然面對嗎?還有「時間」等待報酬翻正嗎? 版主指出,最近不少長輩詢問,在美國開啟無限量化寬鬆、全球股市大開資金派對時,進場買進不少科技型ETF,例如中信關鍵半導體(00891)、國泰智能電動車(00893)、富邦未來車(00895)、國泰費城半導體(00830)、統一FANG+(00757)等,目前帳面嚴重虧損,由於即將退休,面對證券資產的大幅震盪,內心恐慌不止。 版主建議,部分特定科技型ETF,例如00891、00893、00895、00830、00757,都是未來科技趨勢不可或缺的要角,比如最火紅的AI、電動車、半導體等,長線應會逐步走高,只要能撐過這段全球景氣低迷期,也許1、2年,帳面報酬會有機會轉正,待解套之後再思考去留,調整持有比例。 版主認為,真的不要過度高估自己忍受資產波動的能力。當個人資產價值大幅減損時,有人會很帥氣地說:「正是撿便宜的時候」或「時間到就漲回來了」。說起來容易,當自己親身面對這種狀況時,絕對是另外一回事。 當資產價值大幅減損時,心裡必定承受不少煎熬,甚至可能因此做出錯誤的決策。尤其是,當年紀愈大,資產大幅波動造成的心理壓力必定更大。年輕的投資人時常高估自己的承受力,而讓個人資產配置失衡,過度買進波動劇烈的產品,例如科技型、槓桿型ETF,直到年紀漸長,才發現波動承受力沒想像中的那麼高,此時才想調整資產結構,調整過程又會是一番心理煎熬。 版主強調,存股最重要的2大要素,是時間與資產配置,一組優質的資產配置,能夠降低資產波動,也能提升個人面對波動的承受力。版主建議,優質的ETF資產組合需符合以下3項要件(至少也要符合2項): 1. 主從有別:市值型或高息型為主,特定產業型為輔。 2. 全球布局:橫跨兩個市場,例如台股搭配美股。 3. 股債平衡:適度配置美國公債或投資級公司債。 資產配置能符合版主提出的要件,相信面對劇烈波動時,一定能更坦然面對。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存股方程式》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今年首季台股反彈12%,ETF也跟著水漲船高,尤其是科技ETF漲逾3成非常甜,存股族還能進場嗎?理財作家林奇芬表示,科技股短線漲多了,空手不要追,手上有的先落袋為安,股價可能會拉回,但長線還是最值得投資標的,因為ChatGPT真的很紅,掀起AI狂潮帶旺需求,看好年複合成長2成。等科技ETF回檔後,林奇芬建議布局5檔,都是全球最強科技巨擘,買起來很安心。 林奇芬在非凡財經節目「錢線百分百」中表示,今年第1季ETF漲幅排行榜,科技ETF漲最兇,冠軍是統一FANG+(00757)漲34.8%,非常令人羨慕,因為今年首季全球表現最好的,也是美股費城半導體指數,國外科技ETF以費半為主,但特殊主題會比費半表現更好,比如尖牙股(AI)、電動車、元宇宙等;國內科技ETF以半導體為主,00894逾80%成分股都是電子股。 今年第1季ETF漲幅排名如下: 國外ETF: 1、統一FANG+(00757)漲34.8% 2、國泰智能電動車(00893)漲32.7% 3、富邦未來車(00895)漲31.7% 4、富邦元宇宙(00903)漲26.4% 5、國泰費城半導體(00830)漲25.6% 國內ETF: 1、中信關鍵半導體(00891)漲24.9% 2、新光臺灣半導體30(00904)漲24.6% 3、富邦台灣半導體(00892)漲23.8% 4、兆豐台灣晶圓製造(00913)漲23.7% 5、中信小資高價30(00894)漲23% 資料來源:MoneyDJ、林奇芬 統計至2023/3/31(不含2倍、3倍槓桿ETF) 林奇芬指出,科技ETF短線有5大風險,長線則有3大機會,代表需求很強。 風險1:拜登關切AI風險,應先確保國家安全、經濟風險。 風險2:義大利拿隱私當藉口,全球開第1槍禁用ChatGPT,歐盟多國也評估中,但林奇芬認為,科技不可能走回頭路,就看用什麼方法解決國安和隱私問題。 風險3:AI公司C3被放空機構Kerrisdale質疑財務造假。林奇芬說,C3是SaaS(軟體即服務)大廠,主要幫助企業轉型AI化,表現不錯,因為股價漲多,才被放空機構打壓。 風險4:半導體庫存消化是否Q2結束?下半年產品需求,比如手機買氣可能低於預期。 風險5:中美科技大戰,也會影響產業布局,比如高階半導體設備,恐賣不出去。 機會1:ChatGPT帶動AI需求,網路大廠加碼設備投資AI服務。 機會2:電動車、自駕車、數據中心、物聯網、元宇宙等需求增加,帶動半導體持續成長。比如一輛電動車需要的半導體,可能就是手機的5倍以上。 機會3:TrendForce估AI晶片2022-2028年複合成長率25%,研調估全球車用運算晶片2021-2027年增率20%。半導體的AI和車用晶片,都還處在高成長期。 林奇芬推薦「永遠的常勝軍」,共5檔科技ETF如下: 國外ETF: 1、統一FANG+(00757):近1月報酬率7.4%、近1年報酬率-6.2%,主要持股特斯拉、輝達、網飛。 2、國泰費城半導體(00830):近1月報酬率1.9%、近1年報酬率0.2%,主要持股超微、輝達、德儀。 3、富邦NASDAQ(00662):近1月報酬率4.7%、近1年報酬率-7.3%,主要持股微軟、蘋果、亞馬遜。 國內ETF: 1、中信關鍵半導體(00891):近1月報酬率-0.1%、近1年報酬率-4.3%,主要持股聯發科、台積電、聯電。 2、國泰台灣5G+(00881):近1月報酬率漲0.8%、近1年報酬率-3.1%,主要持股台積電、鴻海、聯發科。 林奇芬分析,等科技ETF回檔後,國外可留意3檔,國內留意2檔。台股走勢和費半還滿一致的,比如00830和00891,主要都是半導體硬體,也是表現最好的公司,買起來是安心的。而美股NASDAQ和費城半導體是2個最主要的科技指數,NASDAQ長線表現會比S&P500好快1倍,00757只投資10檔美股,都是大家聽過,也是最強的公司,軟硬體都有。投資美股只要買這3檔,就已經掌握美國最強的科技股,而想要掌握台灣半導體,其實買2檔就可以了。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矽谷銀行及瑞士信貸等歐美銀行近期相繼爆發倒閉危機,使金融市場劇烈震盪。8日矽谷銀行賤賣債券籌資以來,位於震央中心的標普金融類指數重挫8.52%,拖累標普500指數下跌0.79%。與跌幅慘烈的金融股不同,科技股在這次風波中卻呈現「一個時空兩樣情」。 以小型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綜合指數8日以來逆風小漲1.22%,而成分股皆為科技巨頭的FANG+指數更繳出5.54%漲勢,顯示當前市場趨勢,以「科技股強於金融股,大型股強於小型股」為主流,尖牙股因此成為進可攻、退可守的資金避風港。 法人表示,金融機構倒閉危機引發市場對金融股的危機意識。雖有各路機構表態對銀行金援以穩定市場信心,但短期市場不安情緒要完全平復仍須時間消化。目前越來越多投資人傾向聯準會升息周期將提早結束,加上憂慮經濟衰退壓低市場利率預期,推升避險情緒再起。 而安全性資產除了黃金及美元外,股票市場也出現資金挪移效應。資金撤離金融股轉向科技股,並集中於科技股中的大型股。法人指出,信貸條件緊縮、高波動率加上信貸利差擴大,為小型股生存帶來壓力。 美銀呼籲客戶需仔細選股,以能產生大量自由現金流的優質股票為佳。近期表現強勢的FANG+指數就是最好例子,10檔成分股包括微軟、谷歌、輝達、特斯拉及Meta等科技巨擘。這些科技龍頭股坐擁龐大現金流,在景氣逆風環境下營運仍保持穩健、甚至是持續成長。 統一FANG+ETF(00757)基金經理人林良一表示,科技巨擘除具備財務體質穩健優勢外,隨著科技業庫存去化進入尾聲,訂單下修壓力逐步緩解,使科技巨擘基本面有望觸底回升。 而OpenAI在14日釋出最新一代GPT-4,新增圖像辨識功能,文本處理、智能程度及產出品質大幅提升,也讓市場預期ChatGPT帶動的AI熱潮將持續,帶動科技股正向表現。科技巨擘作為當前AI市場主要玩家將首先受惠,使長線成長潛力進一步提升。
存高股息ETF熱潮方興未艾,但報酬率遠不及市值型ETF,尤其是台灣景氣連亮3藍燈、市場走空時,正是低檔布局台股的好機會,趁這時累積持股,等降息、經濟恢復成長時,資本利得將很可觀,1年平均報酬有2~3成。理財達人「存股方程式」表示,現在暫緩買進高息型ETF,主攻市值型ETF,等景氣重亮綠燈,才會回頭再買高息型,他也看好2檔美股ETF值得長抱。 「存股方程式」版主在臉書粉專表示,最近暫緩買進高息型ETF,並不是放棄高息型,只是因為市場走空或經濟不景氣時,應加強買進市值型ETF的力道,待市場恢復元氣、經濟重新進入成長軌道時,市值型的資本利得(報酬率)會遠優於領息。 版主指出,台灣景氣連亮3顆藍燈,分數持續挫低,從出現第1顆藍燈開始,就主攻市值型ETF,並持續買進永豐台灣ESG(00888)、FT臺灣Smart(00905),雖然這2檔不算純市值型,直到景氣回到代表穩定的綠燈,才會回頭買高息型ETF。 版主也有買進2檔美股ETF,包括元大S&P500(00646)與統一FANG+(00757),之所以會酌量布局,是因追蹤標普500指數的00646是不錯的市值型產品,雖然內扣費用不低,卻是最簡單投資標普500的方式,也是非常穩健成長的標的。如果0050敢買,成分股市值更大的00646為什麼不敢買?標普500 ETF可是股神巴菲特唯一推薦標的啊! 至於追蹤尖牙股的00757爭議比較大,成分股僅10檔,因此風險係數幾乎與買個股相去不遠,不能算市值型產品。尖牙股由臉書、亞馬遜、網飛、谷歌等科技巨擘組成。版主認為,長期而言,推動全球經濟成長的依然是科技業,尤其尖牙股更是全球型的科技怪獸,看好尖牙股會持續引領科技趨勢。 版主分析,當前升息循環尚未結束,不利科技股走勢,不失為低檔布局的良機,待進入降息循環,科技股又會生龍活虎。但不可諱言,00757確實風險大,想要布局科技股又不希望這麼高風險,追蹤NASDAQ指數的富邦NASDAQ(00662)也是市值型,是最佳選擇,會考慮以後將00757全數轉進00662。 版主提醒,買進的任何標的、何時買進、配置比例,都屬於個人心得,適合版主自己的投資屬性,沒有一套投資方法放諸四海皆準。任何人的投資方式都只能做為參考,還是要自己積極琢磨,發展出一套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硬是套用所謂達人的投資方式,未必能獲得相同的成果。慎之!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存股方程式》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繼微軟投資的ChatGPT、谷歌推出的Bard後,臉書近日也正式加入AI戰局,宣布將推出新的機器人系統LLaMA,AI領域三大技術先驅齊聚。法人表示,這三大科技巨頭早在多年前就投入大量資源研發AI,他們作為AI技術領先者,也為後來者建立了難以逾越的技術高牆,並瓜分了AI市場大部分份額。 法人指出,AI巨大的發展潛力,及民眾體會AI應用的便利性後就「回不去」的不可逆現象,也讓具備領先優勢的三大AI技術先驅微軟、META及谷歌,最有可能成為最後贏家。近期美股震盪,也提供投資人分批進場機會,趁股市低檔時利用ETF布局AI長線成長機會。 目前台灣掛牌的ETF中,截至2月24日,持有微軟、META及谷歌的ETF有七檔,總持股比例最少約1成。總持股最高的統一FANG+ETF基金,總持股比例甚至逼近3成。但若進一步觀察每檔ETF的持股細節,會發現大部分的ETF對於三大AI技術先驅的持股都各有側重,有一檔重壓META,有四檔則偏愛微軟,僅有兩檔ETF的持股較為平均。 以總持股最高的統一FANG+ETF為例,其追蹤指數的每季再調整且平均權重的規則,使該檔ETF對三大AI技術先驅的持股較為平均。這不僅避免了單壓個股的風險,且在個股重挫時能有效平滑對ETF的衝擊。ChatGPT使市場聚焦AI領域,也讓統一FANG+ETF今年來股價上漲超過2成,為七檔ETF漲幅冠軍。 統一FANG+ETF基金經理人林良一說明,對比其他應用尚未實際落地的主題,ChatGPT已經產生了實打實的應用。現在網路上也已經有許多結合AI開發出來應用工具,隨著這些AI工具的普及,網路使用習慣會產生本質上的變化,進一步擴大AI應用市場版圖。如果用雷聲與雨點來表示的話,AI具備實際的應用基礎,並非僅是雷聲大雨點小的題材炒熱,未來AI的發展將是三不五時打個雷,但雨一直都在下,而且只會越下越大。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認為,去年11月底釋出的ChatGPT聊天機器人,讓全球投資人感受到生成式AI技術「大躍進」,ChatGPT在今年1月份的每月活躍用戶已達1億,距離這款爆紅軟體推出僅兩個多月,它成為史上增長速度最快的消費者應用程式,更勝先前火紅社交媒體的TikTok。 富蘭克林華美AI新科技基金經理人楊金峰強調,隨著外資回流,去年跌深的科技股重新吸引目光,加上OpenAI推出生成式AI讓市場為之狂熱,短短兩個月吸引全球上億人下載程式使用,這類的新科技是大趨勢,建議投資人不妨以定期定額方式,長期介入AI科技基金。
微軟投資OpenAI研發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在全球掀起AI狂潮,科技巨頭谷歌、臉書、百度爭相參戰,最直接受惠的輝達,財報財測雙優,今年來股價暴漲6成,台AI概念股創意、世芯也飆上千金股,理財專家表示,上班族想跟上潮流,最好的方法是投資ETF,不用買這麼貴的個股,也不用到美股去開戶或用複委託,台股ETF就可以間接投資這些股票,比如輝達、谷歌等。 理財專家林奇芬在非凡財經節目《錢線百分百》中表示,ChatGPT爆紅,生成式AI成各大廠投入焦點,比如微軟、Alphabet(谷歌)、百度等都積極投入。 林奇芬解釋,所謂生成式AI,是它可以用人工智慧判斷,然後自己產生一些內容,比如寫情書、論文、程式、畫畫等,應用除了聯天機器人,也可用在自駕車,它能判斷接下來路要往哪裡走,或前方有沒有什麼危險。當然,還有另一個題材是元宇宙,等到這些穿戴裝置都準備好了,我們在虛擬遊戲裡,就可跟另一個人對話或玩遊戲,未來具有很大的想像空間。 林奇芬強調,ChatGPT捧紅人工智慧(AI)、高效能運算(HPC)、繪圖晶片(GPU)等,需求都一定會成長,這些概念股如微軟、輝達、超微、台積電、Alphabet(谷歌)百度、Meta(臉書)、Naver、三星等,都會持續受到關注。 第1個受惠的是微軟,但微軟的AI占比太小了,所以股價漲得不多;輝達就非常直接,股價馬上反應;超微也做很多HPC晶片或AI晶片;而輝達、超微都是台積電的客戶;谷歌2月初推出自家聊天機器人Bard後,臉書母公司Meta接著月底也推出AI機器人模型LLaMA。 林奇芬認為,還有一個族群的概念股,也可以搭上這個邊,那就是電動車,比如特斯拉。Naver是韓國搜尋引擎,和ChatGPT沒有直接相關,但未來應用是相關的,算是比較廣義的AI題材。 林奇芬推薦4檔AI相關ETF,其ChatGPT概念股占比高逾2~4成,今年來報酬率也逾2成,就是統一FANG+(00757)、富邦元宇宙(00903)、國泰智能電動車(00893)和富邦未來車(00895)。 1、統一FANG+(00757),今年來報酬率23.2%,主要持股Meta、特斯拉、輝達、超微,ChatGPT概念股占比47.8%。 2、富邦元宇宙(00903),今年來報酬率20.9%,主要持股Meta、輝達、蘋果、微軟,ChatGPT概念股占比35.2%。 3、國泰智能電動車(00893),今年來報酬率24%,主要持股輝達、超微、特斯拉,ChatGPT概念股占比29.2%。 4、富邦未來車(00895),今年來報酬率25.9%,今年來報酬率輝達、特斯拉、台積電,ChatGPT概念股占比23%。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繼微軟投資的ChatGPT、谷歌推出的Bard後,臉書近日也正式加入AI戰局,宣布將推出新的機器人系統LLaMA,AI領域三大技術先驅齊聚。法人表示,這三大科技巨頭早在多年前就投入大量資源研發AI,他們作為AI技術領先者,也為後來者建立了難以逾越的技術高牆,並瓜分了AI市場大部分份額。 就如同今年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主題「連結無限可能」,AI技術進入民用時代後,與各種現有工具連結的應用出現爆發式成長,從歌曲創作、文本寫作、商業分析及繪圖等,展現了AI與生活結合的無限可能。 法人表示,AI巨大的發展潛力,及民眾體會AI應用的便利性後就「回不去」的不可逆現象,也讓具備領先優勢的三大AI技術先驅微軟、META及谷歌,最有可能成為最後贏家。近期美股震盪,也提供投資人分批進場機會,趁股市低檔時利用ETF布局AI長線成長機會。 目前台灣掛牌的ETF中,截至2月24日,持有微軟、META及谷歌的ETF有七檔,總持股比例最少約一成。包括統一FANG+(00757)、富邦元宇宙(00903)、富邦NASDAQ-100(00662)、國泰全球品牌50(00916)、國泰標普北美科技(00770)、元大標普500(00646)、永豐美國科技(00886)等。其中,總持股最高的統一FANG+ETF(00757),總持股比例甚至逼近三成。但若進一步觀察每檔ETF的持股細節,會發現大部分的ETF對於三大AI技術先驅的持股都各有側重,有一檔重壓META,有四檔則偏愛微軟,僅有兩檔ETF的持股較為平均。 以總持股最高的統一FANG+ ETF為例,其追蹤指數的每季再調整且平均權重的規則,使該檔ETF對三大AI技術先驅的持股較為平均。這不僅避免了單壓個股的風險,且在個股重挫時能有效平滑對ETF的衝擊。ChatGPT使市場聚焦AI領域,也讓統一FANG+ETF今年來股價上漲超過二成,為七檔ETF漲幅冠軍。 統一FANG+ETF(00757)基金經理人林良一表示,對比其他應用尚未實際落地的主題,ChatGPT已經產生實打實的應用。現在網路上也已經有許多結合AI開發出來應用工具,隨著這些AI工具的普及,網路使用習慣會產生本質上的變化,進一步擴大AI應用市場版圖。如果用雷聲與雨點來表示的話,AI具備實際的應用基礎,並非僅是雷聲大雨點小的題材炒熱,未來AI的發展將是三不五時打個雷,但雨一直都在下,而且只會越下越大。
人工智慧(AI)聊天機器人ChatGPT發表後,引爆「AI」企業競賽,Microsoft ChatGPT及Google Bard兩大陣營互別苗頭,市場預估資料中心和伺服器數量需求將擴大,產業將重返高成長軌道,帶動相關AI主題型ETF今年以來已有雙位數漲幅,上漲氣勢強勁。 據統計,盤面上與AI應用為指數標的的ETF共有統一FANG+、富邦元宇宙、元大全球AI、台新全球AI、國泰費城半導體、兆豐洲際半導體、大華元宇宙科技50等七檔,受惠相關成分股強勢上漲,帶動今年以來皆有雙位數漲幅,前六檔更是有2成以上報酬,吸引投資人目光。 元大全球AI研究團隊表示,像AI這樣的高未來性產業,只要有相關應用浮現,搭配市場情緒好轉,通常就是領漲第一棒,元大全球AI ETF約90%投資在美國市場,主要持股涵蓋Meta、輝達(Nvidia)、Alphabet、Intel等知名科技大廠,其中Meta、Alphabet都已宣布未來將持續加碼伺服器與人工智慧相關投資,另外像是近期大漲的創意,也是元大全球AI ETF的持股之一。 法人認為,AI ETF持股偏向高成長、高波動,是典型的「攻擊型」標的,在股市空頭時固然跌幅顯著,甚至因為市場太過悲觀而有超跌,但無論通膨還是升息,都不會影響AI產業的持續發展,因此也看到今年以來AI ETF伴隨股市翻揚而大漲。 未來AI的應用將愈來愈廣泛,麥肯錫全球研究院認為,AI發展「將比工業革命發生的速度快10倍,規模大300倍,影響大3,000倍」,AI將深入各產業之中,掌握AI就是掌握未來科技產業發展核心。
ChatGPT橫空出世,使科技巨頭展開軍備競賽,加速插旗AI領域。在全球瘋AI的淘金熱潮中,賣鏟子的將首先受惠,也就是提供研發AI技術的武器廠商。高端處理器作為AI算法訓練的基礎設備,全球處理器兩大龍頭輝達(Nvidia)及超微半導體(AMD)近一月股價飆漲,也帶動重倉兩檔個股的ETF報酬率暴增。 台灣掛牌上市的股票型ETF中,輝達及超微半導體持股比例超過一成的有十檔。兩大處理器龍頭股持股比例最高的前三檔ETF,正好也是近一月報酬率前三名。其中成分股由十大科技巨頭組成的統一FANG+ETF,以近一個月27.01%的報酬率,勇奪績效冠軍。截至2月9日,該檔ETF的輝達及超微半導體持股比例都在1成左右,總計高達20.29%,為十檔ETF中少數持股比例超過2成的ETF。另富邦未來車ETF、國泰全球智能電動車ETF兩檔也持有輝達及超微半導體股高達2~3成,因此績效表現也不俗。 統一投信表示,ChatGPT開啟AI應用普及化時代,高端處理器市場需求也將大幅上升。目前處理器市場仍由幾大科技巨頭瓜分,並以輝達占據壓倒性的市占率,超微半導體近期也宣布推出首款資料中心等級的處理器,搶占AI市場。未來AI領域的高速成長,加上數位轉型的資料中心建設需求,使處理器市場有望持續擴張。受到聯準會官員鷹派言論影響,近期美國科技股回跌,也提供長線投資人分批進場的時機。 FANG+指數成分股中的十大科技巨頭,橫跨AI、雲端、串流影音、電商及電動車等新科技領域,一手掌握多項重要科技趨勢,成為指數長線高速成長的基礎。 第一金投信指出,這波全球股市上漲除反應去年跌深股的修復行情,也有新技術動能驅動力,與全世界各地與疫情共存,進入後疫情時代下的全球消費動能重啟,在俱備成長動能支撐下,第一金投信提醒投資人,不妨分批布局全球AI人工智慧、自動化股票型基金。 PGIM保德信全球新供應鏈基金經理人楊博翔認為,對許多企業來說,雲端結合AI是處理龐大數據的首要運算平台,由於雲端運算具有可靠性、成本效益與運算集中等特性,經過龐大數據不斷訓練之下,能大幅提升機器學習(ML)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並降低成本,擴展至日常生活應用,因此雲端服務不僅呈現高速成長,也是多數企業願意增加資本支出的重點項目。 除ChatGPT、AI題材帶動,綜合雲端產業的價值面與成長性,楊博翔認為,雲端服務相關產業目前仍具投資吸引力,預料在今年年中聯準會升息腳步終止後,雲端服務股價表現將重返長線多頭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