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價
-
漲跌
-
漲跌幅
-
成交量(張)
-
國內成分證券ETF股票-低波動
散戶就是愛台股。趁著外資大賣、指數拉回,散戶大舉加碼入市,據統計,定期定額最愛的二檔個股台積電(2330)及兆豐金(2886),3月投資戶數各大增16,458戶及6,469戶,二檔國民ETF-元大台灣50(0050)及元大高股息(0056)更各躍增37,014戶及27,252戶,統統刷新證交所公布來新高。 證交所最新統計,台股集中市場3月定期定額爆增至65.18億元,再寫歷史新高,更較2月定期定額投資金額37.43億元激增74%,資金到底投入哪些個股及ETF,備受關注,據統計,定期定額最愛的前20檔個股及ETF,3月投資戶數各飆高至233,715戶及571,744戶,較2月分別增加54,689戶及130,443戶。 依證交所公布個股投資戶數前20檔分別為:台積電、兆豐金、玉山金、合庫金、第一金、中華電、中信金、台泥、台新金、富邦金、鴻海、開發金、元大金、國泰金、永豐金、台達電、中鋼、潤泰新、聯發科、統一等。 ETF投資戶數前20檔則為:元大台灣50、元大高股息、富邦台50、國泰永續高股息、富邦公司治理、國泰台灣5G+、元大臺灣ESG永續、富邦越南、國泰智能電動車、國泰股利精選30、元大S&P500、中信關鍵半導體、富邦上証、富邦科技、富邦特選高股息30、富邦NASDAQ、富邦未來車、國泰費城半導體、FH富時不動產、元大未來關鍵科技等。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市場情緒持續受到俄烏衝突,通膨及央行收緊政策影響,國際股市呈現震盪,台股雖受到牽連一度跌破萬七,但在基本面支撐下,今年第1季下跌2.9%,相較國際股市跌幅達5~13%,台股整體表現仍舊抗跌,下檔年線支撐強勁,時序進入4月股東會旺季,高殖利率題材備受市場青睞,惟短線市場仍維持震盪,建議可關注低波高息股,有利抵禦市場波動干擾。在族群上,今年看半導體和金融2大族群推浪引領多頭。 台股掛牌7檔高息ETF今天全數收紅,包括元大高股息(0056)、國泰股利精選30(00701)、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富邦臺灣優質高息(00730)、FH富時高息低波(00731)、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00)、國泰股利精選30(00701)等。而3檔半導體ETF今表現更是出色,富邦台灣半導體(00892)、中信關鍵半導體(00891)、新光臺灣半導體30(00904),漲幅在2%左右。 日盛投信看好今年金融股在升息下的偏多題材,而在半導體方面,預估產值仍將有2成以上的成長。復華投信指出,台股目前本益比約13倍、殖利率則有近4%,深具投資吸引力。 國泰股利精選30 ETF(00701)基金經理人陳韻竹表示,目前市場擔憂戰爭推升通膨預期,迫使美國聯準會加速升息、造成美國公債殖利率曲線出現倒掛情形,進而引發經濟衰退,不過殖利率曲線短暫倒掛不一定會發生經濟衰退,且過往經濟衰退發生前,PMI大多已位於50附近或以下,目前美國3月製造業PMI為57.1,而台灣為57.8且已連續21個月呈現擴張,預計4月若中國防疫政策放鬆,長短料問題可望再度舒緩,產業景氣可望好轉,台股長多格局不變。 觀察台灣上市櫃企業去年獲利,不僅創下新高,且年增率達73.7%,顯示今年現金股利可望再攀升,有利為台股挹注資金活水。隨近期各公司陸續宣布股利政策,股息配發大方又亮眼,台股殖利率有望再攀升。本周金融業公告第一季獲利,因受惠資本市場投資利得,獲利大好,加上升息帶動存貸利差加大,有利金融業發展,享投資利多。自3/18台灣升息一碼之後,金融股氣勢最盛,截至4/11,金融保險類指數漲幅達6%,優於台股加權指數的-2%。
通膨風險高升,聯準會官員示警,最快5月開始聯準會將加速縮表,進程可能快於2017年至2019年縮表速度,利空衝擊美股6日收低,美債殖利率飆高。法人指出,金融股是縮表的主要受惠者,表現跟漲抗震,相對於投資人手中的科技股部位可分散波動,相關如金融股ETF及高股息ETF可順勢加碼。 台股唯一一檔金融股ETF-元大MSCI金融(0055)6日率先隨金融指數攻頂,7日持續創高,今年漲幅11.7%、是台股ETF唯一衝出雙位數報酬率,同樣有布局金融股的國泰股利精選30(00701)、FH富時高息低波(00731)、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等,也逆勢繳出正報酬,都是今年震盪擊退亂流指標。 美國聯準會理事6日警告,因應通膨風險過高,聯準會可能自5月加速縮表,速度將快於前次2017-2019年的縮表速度,市場預測,本輪每月收回債券規模可能達到800億至千億美元。10年期美債殖利率6日升至2.66%近三年新高,費半指數挫2.3%。 元大MSCI金融(0055)研究團隊表示,美國升息及縮表有利金融業的利差和投資收益改善,特別是台灣金融業有大量美元收益部位。而美國加速縮表,更有利金融股的評價上升。 觀察彭博資訊統計,前一次聯準會在2017年10月至2019年8月縮表,台灣金融保險報酬指數漲幅達到21.5%,優於加權報酬指數上漲10.8%;而前一次聯準會自2015年至2018年的升息周期,金融保險報酬指數漲幅逾40.1%,也領先加權報酬指數上漲32%。 法人表示,率先反映美國可能加速緊縮,台灣金融股自去年以來大漲,如兆豐金、第一金、玉山金等接連改寫歷史或波段新高,不過經驗來看,金融股在美國正式升息及縮表後,還有一波上升行情,投資人怕追高風險,可留意布局分散的金融股ETF或高股息ETF。 今年金融股ETF及高股息ETF還有高殖利率可期,假如單一金融股漲多而股息率下滑,ETF也適合做為掌握高股息的替代工具。 例如元大MSCI金融前三大成分股富邦金、中信金、國泰金,已宣布史高的配息或有意加發股利;布局金融股約三成的元大台灣高息低波,目前37檔成分股公布股利,平均股息率更達到6.1%。
隨著時序進入4月份,法人點名逆勢飆的「金融股」為不可錯過的投資亮點!國泰投信指出二大關鍵,一、回顧今年3月各產業狀況,以金融業表現最為突出,相關指數不僅走勢贏過臺灣加權指數,更在一片股海哀號中繳出正報酬的好成績。二、過去經驗升息循環中台股上漲機率高,且台股評價接近歷史低點,升息下金融股尤為受惠、物美價廉、是今年投資組合不可或缺的配置。 國泰投信表示,據證交所資料,2022年3月以來台股、傳產、電子等相關指數跌幅約介於1至2%之間,然而金融股卻是逆勢成長接近6%,且自3月18日台灣升息一碼之後,金融股氣勢依舊最盛,漲幅達3.87%。 國泰投信進一步表示,回顧過往聯準會升息對台股的影響,在2004年及2015年升息後,台股漲幅皆逾15%。由於升息代表經濟復甦,加上美國聯準會宣布加速縮減購債,2022全年升息碼數預計增至7至8碼,預期台股仍有利多。目前台股評價接近歷史低點,近期未來12個月預估本益比最低來到12.4倍,低於去年10月低點13倍,可說是物美價廉,將會是今年投資組合不可或缺的配置。 國泰股利精選30ETF(00701)基金經理人陳韻竹表示,台灣央行跟進美國升息,回顧台灣前次升息時台股表現,升息後短中長期股市皆有亮眼漲幅,過往在升息循環階段皆伴隨股市多頭,有助台股長多趨勢。尤其隨聯準會升息步調加快,可望加大銀行業存貸利差,帶動獲利提升,加上去年金融業獲利攀高,市場預期今年配發的股利有望隨之提高,建議布局含金量高的ETF,未來配息可期。 陳韻竹補充,雖然台灣基本面穩健,但地緣政治擾亂、通貨膨脹、疫情仍舊牽動著金融市場,台股恐呈現震盪向上的格局,因此打造低波動的股票配置會是今年重要的投資課題,配置上可掌握兩大重點:一鎖定具競爭優勢的績優龍頭股,區域戰爭與升息皆不改科技趨勢,今年台股獲利動能仍由電子股帶動,科技股有機會維持高成長態勢。二關注股價波動低及持續配發高股息的個股,由於低波高息股更能發揮防禦力,有股息作為下檔保護,攻守兼備抵禦市場波動干擾。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外資在清明節前再轉賣超台股105億元,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新台幣匯價今收盤貶值8.3分,以28.705元收盤,本周新台幣匯價的收盤價,已經有3個交易日都是貶破28.7元。匯銀表示,清明節後台股是否變盤向上,外資賣超是否縮手,為進入4月後,新台幣匯價能否守住「28」字頭的關鍵。一旦匯價貶破28.8元,29元的整數價位就會成為下一個防守價位,而29元的新台幣匯價,較不利於台股多頭攻堅。 在台股方面,日盛精選五虎基金投資團隊表示,時序進入第二季,現階段台股本益比低於13倍,為過去10年歷史區間下緣,加上今年第一季台股下跌2.9%,幅度小於國際主要股市的-5%~-13%,高殖利率提供下檔保護,投資價值浮現。預期戰爭以及通膨等利空將隨時間逐漸淡化,台股有機會跟隨強勁的企業獲利及營運展望上攻。台股現階段評價相較其他市場更具吸引力,加上台股獲利持續創高,靜待利空出盡後,台股有機會回到正向軌道,逢低可把握布局時機。但,俄烏戰爭對油價與通膨議題仍是需要持續關注。 3月台股小漲41點,而新台幣匯價在3月貶值達6.01角。3月外資賣台股2639.57億元,而投信買超366億元,自營商買超102億元,3月外資的賣超金額為連續第二個月賣超逾千億元。 國泰股利精選30 ETF(00701)基金經理人陳韻竹表示,台灣央行跟進美國升息,回顧台灣前次升息時台股表現,升息後短中長期股市皆有亮眼漲幅,過往在升息循環階段皆伴隨股市多頭,有助台股長多趨勢。雖然台灣基本面穩健,但地緣政治擾亂、通貨膨脹、疫情仍舊牽動著金融市場,台股恐呈現震盪向上的格局,因此打造低波動的股票配置會是今年重要的投資課題,配置上可掌握兩大重點:一鎖定具競爭優勢的績優龍頭股,區域戰爭與升息皆不改科技趨勢,今年台股獲利動能仍由電子股帶動,科技股有機會維持高成長態勢。二關注股價波動低及持續配發高股息的個股,由於低波高息股更能發揮防禦力,有股息作為下檔保護,攻守兼備抵禦市場波動干擾。
集保結算所29日表示,自106年臺股定期定額開辦以來,已成為國人投資理財的重要管道,依據集保大數據平台統計,今(111)年2月國內自然人整體定期定額的金額已達到37.4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約61%;人數也達到33.8萬人,較去年同期成長約68%。 除定期定額規模穩定成長外,投資人對於ETF的偏好也逐漸攀升。其中以元大台灣50(0050)、元大高股息(0056)兩檔2月定期定額交易人數高達11.5萬人與9.5萬人,列居一、二名;而第三到五名依序為富邦台50(006208)5.1萬人、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4.6萬人、富邦公司治理(00692)2.4萬人。 另六至十名為:國泰台灣5G+(00881)2.2萬人、元大臺灣ESG永續(00850)1.1萬人、國泰智能電動車(00893)9,682人、富邦越南(00885)8,808人、國泰股利精選30(00701)6,531人。 進一步觀察,最受國人歡迎的前十檔定期定額ETF,連結標的多為「標竿企業」、「高股息」、「公司治理型」等證券,與存股族偏好永續經營企業、穩定配息等特性相符。另外特定題材的ETF也相當受到投資人歡迎,富邦越南(00885)與國泰智能電動車(00893)成立不到一年,其定期定額交易人數就擠進前10名。在高通膨的年代,如何為自己創造薪資以外的多元收入來源,並及早規劃退休準備,已然成為全民話題。 集保結算所林修銘董事長表示,集保多年來建置大數據平台,將核心系統的股票、債券、票券、基金、跨境資產等資料,運用先進技術提供視覺化互動式的資訊,希望帶動市場數位創新,促進民眾對於投資理財的意願,推升臺灣資本市場長遠的進步。
2021年金融市場動盪起伏,國泰投信依舊憑著實力堅強的投研及經營團隊拿下第25屆傑出基金「金鑽獎」兩項大獎肯定與兩項入圍。共同基金獎項,國泰全球積極組合基金五度獲得評審團肯定,本次拿下「海外基金獎-跨國投資組合型平衡型基金」大獎;ETF獎項中,國泰臺灣加權反1 ETF(00664R)兩度贏得「ETF基金獎-反向型(單日反向一倍)」殊榮;此外,國泰股利精選30 ETF(00701)、國泰5Y+新興債ETF( 00726B)也入圍ETF基金獎。公司ETF及基金產品連年獲得金鑽獎肯定。 全球ETF市場欣欣向榮,國泰投信掌握趨勢、積極發行ETF商品,從台股原型、固定收益型、槓反型到主題型ETF等商品應有盡有,提供投資人在中長期投資布局及避險上有更多元的選擇,截至2022年2月底,共發行36檔ETF,規模達新台幣3,622億元,為台灣規模第二大的ETF發行商。 國泰投信量化暨指數事業處副總經理鄭立誠表示,本次金鑽獎獲獎名單中,國泰投信所獲獎項也擴及各式商品,包括低波動+高股息且採Smart Beta智能策略選股的主題式ETF「國泰股利精選30」、固定收益型的國泰5Y+新興債ETF,以及反向型的國泰臺灣加權反1 ETF,近年來致力將ETF商品朝多樣化發展,滿足投資人的需求,且創新產品及趨勢掌握如電動車、5G、ESG等,樣樣領先市場並接軌國際趨勢,如今各類商品都受肯定,是莫大榮耀。 在主動式基金操作管理上,國泰全球積極組合基金屢次在海外基金獎中脫穎而出。國泰投信投資型商品部協理粘逸尊表示,研究分析團隊總致力掌握市場脈動,爭取獲得貼近市場的第一手資訊,這檔基金配置是以股票基金為主。
受到俄烏戰火及美國升息等二大黑天鵝衝擊,證券商2月承作定期定額創近五個月低點,投資人投資個股及ETF戶數也同步呈現下降趨勢。 小資族最愛的二檔國民ETF─元大台灣50(0050)及元大高股息(0056),分別大減12,478戶及13,220戶,另個股最愛台積電(2330),也掉了6,393戶。 不過,受到關注的是,從證交所統計看出,個股及ETF投資戶數各前20高的標的中,2月只有國泰永續高股息一枝獨秀,逆勢增加2,100戶,增至47,440戶,其餘39檔個股及ETF,多較1月減少數百戶至數千戶。 證交所日前公布,證券商2月承作定期定額投資金額大幅降至37.43億元,為近五個月來新低,也較1月的歷史單月新高45.45億元大降了8.02億元。 證交所最新公布,證券商承作定期定額個股及ETF投資戶數統計,結果幾乎全面大減,在個股投資戶數前十高股依高低排序為:台積電、兆豐金、玉山金、合庫金、第一金、中華電、中信金、台泥、台新金、富邦金等。 2月個股投資,除了台積電減少近6,400戶之外,兆豐金也減少逾2千戶,玉山金及中華電也各少了1千多戶。 至於ETF投資戶數前十高依序為:元大台灣50、元大高股息、富邦台50、國泰永續高股息、富邦公司治理、國泰台灣5G+、元大臺灣ESG永續、國泰智能電動車、富邦越南、國泰股利精選30等。
2月受到俄烏戰火及美國擬升息等二大黑天鵝衝擊,證券商承作定期定額金額創近5個低點;投資人投資個股及ETF戶數也同步呈現下降趨勢,尤其元大台灣50(0050)及元大高股息(0056)小資族最愛的二檔國民ETF,投資戶數分別大減12,478戶及13,220戶,另個股最愛台積電(2330),也掉了6,393戶。 證交所日前公布,2月分證券商承作定期定額投資金額大幅降至37.43億元,為近5個月來新低,也較1月的歷史新高45.45億元大降8.02億元。 證交所最新公布證券商承作定期定個的個股及ETF投資戶數統計,結果幾乎全面大減,在個股投資戶數前十高股依高低排序為:台積電、兆豐金、玉山金、合庫金、第一金、中華電、中信金、台泥、台新金、富邦金等,金融股依然是小資族的最愛,且十檔中金控股占了高達七檔。除了台積電減少近6,400戶之外,兆豐金也減少逾2千戶,玉山金及中華電也各少了1千多戶。 至於ETF投資戶數前十高依序為:元大台灣50、元大高股息、富邦台50、國泰永續高股息、富邦公司治理、國泰台灣5G+、元大臺灣ESG永續、國泰智能電動車、富邦越南、國泰股利精選30等。除了二大國民ETF銳減逾1萬戶之外,富邦公司治理也減了4千戶、富邦台50也大減3千戶以上,元大臺灣ESG永續減少2千多戶,國泰台灣5G+及國泰智能電動車都各減少上千戶。 不過,相當受到關注的是,從證交所統計,個股及ETF投資戶數各前20高的標的中,2月只有國泰永續高股息一枝獨秀,逆勢增加 2,100戶,其餘39檔個股及ETF,多較1月減少數百戶至數千戶。
證券商1月承作定期定額不斷創高,推升小資族最愛的二檔ETF-元大台灣50(0050)及元大高股息(0056)投資戶數雙創新高,分別站上13萬戶及11萬戶;至於年輕族群最愛的個股-台積電(2330),經過半年後,終於再度重返5萬戶大關,個股投資戶數前20高中,擁高殖利率及受惠升息題材的金控股就包辦了11檔。 證券商承作定期定額金額,到1月底止已來到45.45億元,較前一個月再增加3億多元,續改寫2017年1月中開辦來新高,近一年來增幅也達到93%,幾乎倍增,可見內資散戶「螞蟻雄兵」力量不可輕視。 證交所最新統計,定期定額投資ETF戶數前十名當中,除了元大台灣50的130,152戶,元大高股息達110,726戶之外,每個月都以數千戶的速度增長,另外,第三名的富邦台50也有55,639戶,投資人愛的三檔ETF,投資戶數都比台積電多。 接下來是國泰永續高股息45,285戶,富邦公司治理29,358戶、國泰台灣5G+達24,374戶,此外,元大臺灣ESG永續及國泰智能電動車超過1萬戶,第九名為富邦越南9,793戶,第十名的國泰股利精選30,從上個月的第14名扶搖直上,一口氣增加逾1,600戶。 第11~20名分別為:元大S&P500、中信關鍵半導體、富邦上証、富邦科技,富邦未來車、富邦NASDAQ、FH富時不動產、富邦臺灣優質高息、元大未來關鍵科技等、富邦台灣半導體等各在3~6千戶以上。 在個股方面,小資族最愛的前20名個股中,金控股更占了11檔,超過一半,金控股擁有高殖利率題材,又受惠於未來進入升息循環,有助提升利差,吸引小資族大舉投資。台積電以50,094戶續居第一,接下來兆豐金26,149戶、玉山金19,975戶、合庫金11,195戶及第一金10,111戶,四檔都是金控股。 接下來是中華電、中信金、台泥、富邦金、台新金、鴻海、元大金、國泰金、開發金、台達電、永豐金、潤泰新及中鋼都在3~8千戶以上,亞泥及聯發科都各達2,900戶。
證交所最新公告,今年1月證券商承作定期定額投資金額突破45億元,推升小資族最愛的二檔ETF-投資於元大台灣50(0050)戶數站上13萬戶,達130152戶,投資元大高股息(0056)也來到11萬戶之上,達110726戶,同寫新高;至於年輕族群最愛的個股-台積電(2330),經過半年後,終於重返5萬戶大關。 證券商承作定期定額金額,到1月底止已來到45.45億元,較前一個月再增加3億多元,續改寫2017年1月中開辦來新高,近一年來增幅也達到93%,幾乎倍增,可見內資散戶「螞蟻雄兵」力量不可輕視。 證交所最新統計,定期定額投資戶數前20名除了元大台灣50的130152戶,元大高股息達110726戶之外,富邦台50也有55639戶,投資人愛這三檔ETF都比台積電多,接下來是國泰永續高股息45285戶,富邦公司治理29358戶、國泰台灣5G+達24374戶,此外,元大臺灣ESG永續及國泰智能電動車超過1萬戶。 再來第九名的富邦越南為9793戶,國泰股利精選30、元大S&P500及中信關鍵半導體等6千多戶,富邦上証及富邦科技各逾5千戶,富邦未來車、富邦NASDAQ、FH富時不動產、富邦臺灣優質高息、元大未來關鍵科技等都各4千戶,富邦台灣半導體3591戶。 在個股方面,前20名個股金控股占了11檔,超過一半以上,金控股擁有高殖利率題材,又受惠於未來進入升息循環,有助提升獲利,吸引小資族大舉投資。台積電以50094戶續居第一,接下來兆豐金26149戶、玉山金19975戶、合庫金11195戶及第一金10111戶,前五名中,金控股就占了四檔。 接下來是中華電8838戶,中信金及台泥都超過7千戶,富邦金、台新金及鴻海各達6千戶,元大金、國泰金、開發金各達5千戶,台達電、永豐金為4千戶以上,潤泰新及中鋼都在3千戶以上,亞泥及聯發科都各達2900戶。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據統計,6檔台股高股息相關ETF今收盤全數收紅。「富邦特選高股息(00900) ETF」經理人楊邦珩指出,隨著全球經濟逐漸復甦,國際貿易持續熱絡,以及新興科技應用的升溫,加大台灣電子產品的需求,2021年整年繳交出6,741億美金的外銷訂單,年增26.3%,創下歷史之最,而行政院主計總處所公告的6.28%經濟成長率也是近11年來的新高,強勁的經濟體質也推動台股突破萬八大關。邁入新的一年,大多企業還沒開始配發股利,但仍有許多公司已陸續採取半年配或季配的方式,投資人不妨將台股高股息相關ETF納入投資組合。 6檔台股高股息相關ETF包括: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00)、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國泰股利精選30(00701)、元大高股息(0056)、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FH富時高息低波(00731)等。 中信小資高價(00894)ETF經理人張嘉祐指出,就目前台股主要權值股公布的1月營收結果來看,台股有望迎來淡季不淡的第一季,且在營利成長支撐下,目前台股加權指數本益比僅14.6倍,低於歷史平均。 6檔台股高股息相關ETF,以今天收盤價來看,價格最高為FH富時高息低波(00731)收盤價為61.45元;而價格最低為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00)。分析該2檔ETF的前10大持股,FH富時高息低波(00731)持股包括:富邦金(2881)、國泰金(2882)、台塑(1301)、中信金(2891)、中華電(2412)、兆豐金(2886)、統一(1216)、台化(1326)開發金(2883)、華碩(2357);而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00)的前10大持股則有開發金(2883)、廣達(2382)、南亞(1303)、中鋼(2002)、華碩(2357)、聯詠(3034)、慧洋-KY(2637)、友達(2409)、群創(3481)聯強(2347)。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台股受到美股重挫開低跌逾百點,但收盤跌幅收歛,僅小跌29點。在台股ETF方面,今天7檔台股ETF更逆勢收紅,表現優於大盤。包括:元大中型100(0051)、元大MSCI金融(0055)、元大MSCI台灣(006203)、永豐台灣加權(006204)、國泰股利精選30(00701)、中信小資高價30(00894)、兆豐藍籌30(00690)。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收紅穩盤,以及金融股收高,是台股跌幅收歛以及台股指數ETF收紅的重要關鍵。 以元大中型100(0051)而言,前10大持股中有4檔是金融股,元大MSCI金融(0055)則全部都是金融股,元大MSCI台灣(006203)第一大持股為台積電,前10大持股有3檔金融股,國泰股利精選30(00701)也是以金融股為主。 2022年初當國際市場震盪時,台積電和金融股成為穩盤「救世主」。投資人除了適度配置台積電和金融股外,還有那些可以強化投資組合? 元大投信認為,聯準會釋出鷹派訊息,美股主要指數利空築底震盪,不過5G指標股高通(Qualcomm)財報、展望雙報喜,通訊技術部門各領域如手機、物聯網設備的營收增速強勁,顯示5G成長趨勢依舊強勁。儘管市場短線震盪,但中長線仍將回歸基本面成長,尤其5G為明確科技應用,升息對科技股可謂是短空長多,建議投資人可逢回增持相關ETF,參與5G新科技題材行情。 統計具代表性的5G指數-「iSTOXX全球未來關鍵科技指數」單月漲跌幅,由於具有長線趨勢保護,即使遭遇利空單月重跌,在往後三個月、六個月後旋即回復,如2019年5月市場因擔憂美中貿易戰恐對全球經濟成長造成影響,導致該指數當月下跌13.5%,創成立以來單月最大跌幅,不過往後3個月即反彈10.4%,6個月後漲幅更達27%,一舉收復失土。 而2020年3月因新冠病毒疫情造成全球恐慌,各國股市重挫,iSTOXX全球未來關鍵科技指數單月下跌12.7%,不久後隨即回復,3個月後漲幅達29%,6個月後漲幅更達43.5%。
台灣投資人喜歡領息,不論是股票、ETF或是其他配息型投資標的,如果不想存高股息ETF,有沒有股票可以賺到不錯的股息,甚至還有機會賺到大波段的價差?專家指出,要找高股息股票,可以從高股息ETF成份股中尋找,例如金融股的國泰金、富邦金,以及傳產股的台塑、電信股的中華電等13檔個股,都是可以穩穩領息,還有機會賺到波段價差的高殖利率股。 存股是常見的懶人投資法,10年前大家可能會存中鋼,摩爾投顧分析師陳昆仁在中天《與錢同行》節目中表示,但如果獲利已經不像以往那麼穩定時,就不是一個很好的選股條件,其實,想找高股息的股票,可以從高股息ETF成份股中尋找。觀察有「國民ETF」之稱的元大高股息(0056)2021年的投資報酬率26.34%,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更達40.28%,另外,FH富時高息低波(00731)、國泰股利精選30(00701) 也都有23%以上的漲幅。 由於今年各國央行會緩步升息,市場震盪時,績優高殖利率股便成為資金避風港,陳昆仁從高股息ETF成份股中找出13檔兼具趨勢成長以及高殖利率的個股,包括金控股的富邦金、國泰金、兆豐金、中信金,電子股的華碩、聯詠、光寶科、仁寶,傳產股的統一、台塑、亞泥,以及電信股的中華電、台灣大等。 他表示,例如金控股的富邦金去年配發現金股利3元,2021年獲利年增60%,每股稅後純益(EPS)高達12.49元創新高,以股息配發率推估,有機會提高到5元,接近6%的殖利率,股價從40幾元漲到80幾元,漲了幾乎一倍,但即使已漲了一大段,也還是有5-6%的殖利率;電子股的華碩是專注本業的大廠,不只NB,還有電競產品、手機產品等多角化的經營,獲利穩定,去年配息26元,殖利率有7%,不僅賺到股息,也有20%的波段漲幅;傳產的統一是食品股龍頭,乳品、飲料、零食、泡麵統統有,在疫情雜音下,如有遇到短線錯殺,都是撿便宜的好機會,且配息是常年性的;電信的中華電更是長年穩定配息的標的。 陳昆仁也特別指出操作方式,即高股息殖利率股票原本是要穩穩的每年配息賺股利,但如果遇到利多突然大漲,可能有短線資金過度追價,如果一個波段賺到20%,建議可先獲利了結,待股價拉回時再買回來。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FOMC會議本月初(1/6)會議紀錄暗示,因經濟強勁及通膨升溫,聯準會(Fed)最快在3月升息,並可能在首次升息後加快啟動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消息釋出後主要國家股市震盪加大。國泰投信表示,Fed發出偏鷹派訊息,市場不免承壓,但量化緊縮步伐加快,這背後反映的是強勁的需求增長,也就是經濟基本面並無疑慮,只不過預期在貨幣政策正常化調整之下,金融市場短線波動將加大,投資人須更有耐心。 除了「耐心」外,專家也建議再加上「專心,信心」,以「三心」與鷹同翔。若從歷史經驗來看,剛開始進入升息階段輔以搭配經濟穩健成長,這段期間大多有不錯投資成效,故接下來如遇市場修正,都是伺機增加投資部位的時機,尤其若能參與到趨勢向上且即將除息的ETF,在股市震盪之餘,可望一手拿息收作資產的下檔保護,另一手還能掌握股價水漲船高的價差機會。 台股市場部分,去年(2021)台股全年大漲3,486點,年漲幅達23.6%,為亞洲除了越南以外最強股市。國泰股利精選30 ETF(00701)基金經理人蘇鼎宇表示,展望今年(2022),Fed最早可能3月開始升息,而過往在升息循環階段皆伴隨股市多頭,有助台股長多趨勢,尤其隨Fed升息步調加快,可望加大銀行業存貸利差,帶動獲利提升,加上去年金融業獲利攀高,市場預期今年配發的股利有望隨之提高,建議布局含金量高的ETF,未來配息可期。 元大全球AI研究團隊分析,最新FOMC會議記錄顯示,與會官員普遍認為有必要提前或加速升息,訊息一出推升美債殖利率,科技股評價面首當其衝,短線出現顯著修正,但從前次美國降息尾聲到進入升息循環的經驗觀察,股市雖然在首次升息前夕有所修正,但終究回歸企業獲利基本面成長而持續走揚。從基本面觀察,終端市場持續帶動上游半導體需求,根據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日前公布的年終整體OEM半導體設備預測報告,全球原始設備製造商(OEM)2021年半導體製造設備銷售總額,將大幅提升44.7%、以1,03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紀錄,SEMI預期2022年隨著半導體設備市場成長,半導體製造設備銷售總額將持續創高,可望來到1,140億美元史上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