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價
-
漲跌
-
漲跌幅
-
成交量(張)
-
國內成分證券ETF股票-永續投資
存股天菜00878人紅是非多,很多財經網紅都在推,都在比誰存最多張,就有網友存了20張,想用股息去養2檔大盤ETF,其他人聽到,都覺得00878配息穩定,但股價漲不動,想高報酬就得買大盤ETF,如果想提早退休,更給了一個重要提示,不管哪支,就是不要高股息,要選就選管理費低的,這點真的很重要啊!每年都在扣,扣越少就賺越多。 原PO在PTT股板以「買了很多00878,然後...?」為題發文表示,大概在00878剛出來時,就歐印大學積蓄,買了20張00878,那時沒想太多,也沒分析自己需求,滿街都在討論就跟著買,買了後也沒理它,後來發現好像也沒漲很多,倒是發了一些錢給我(原來這就是高股息啊),果然還是要親身體驗學最快(阿韭是我)! 原PO說,自己還年輕,應該要追求高報酬才對,但不打算賣掉00878,只想拿配息去買成長性標的。他請教網友,如果把00878當成類似母基金,配息拿去定期定額買大盤ETF:富邦台50(006208)和群益台灣ESG低碳(00923),雖然配息沒那麼多,不夠就再貼錢定期定額,但持續補錢不是辦法,還是直接定期定額006208和00923就好? 網友紛紛化身理專,各有論點,但對00878的好感度並不高,「一堆財經網紅都在推,都懷疑有沒有收葉配」、「不用持續買進00878,直接定期定額006208和00923就好」、「高股息基本上漲不動,就除息後買」、「買大盤ETF啦,年輕人的優勢就是時間」、「只推薦00692(富邦公司治理)」、「如果想早點退休,不應買高配息型,就不推哪支了,提示選管理費低的」、「878沒什麼波動,就是抱著穩領股利」,唯一的好話是「穩定現金流,零成本金雞母」。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金融股素來以股價低波、配息穩定廣受投資人喜愛,近年多檔高息ETF逆勢突圍,也成為存股族青睞的標的,然而選項太多,反倒讓許多新手存股族眼花撩亂。有網友表示,想要存股的標的很多,讓他出現選擇障礙,最終只選了00878、台新金和裕融等3檔。從網友回覆如以往分為高息、大盤兩派支持者,不少網友建議,趁年輕買大盤型,放10年輕鬆海放高息型。 有網友在Dcard上以「想存好多股票,但只能選出3個」為題,分享自己的選擇障礙,並向網友徵詢意見。原Po表示,今年開始存股,最初目標是ETF和金融股,ETF在00878、006208跟00713中選擇,最終選了00878;金融股原本小買玉山金(2884),但因為傳出玉山金配股值利率超低加上才剛開始買,因此有意改買台新金(2887),不過,台新金今年配股配息金額未定,加上金融股標的多,以致舉棋不定。 另外,原Po還表示,近期也看上租賃業的裕融(9941),因為該檔跟金融股一樣配股配息又大方,還有投資綠能產業,獲利前景看好;最終,原Po表示,「真的是選擇困難症發作欸,預算是每個月共存4000到6000不等(看狀況)」,想問各位網友「不知道這幾檔大家會怎麼挑?」 不少網友給的答案,不外乎是股債互相搭配或是正二,「既然都是買etf了,不考慮股債雙刀流嗎?」、「問就正2(00631L),不用二代健保,每年吃8%多爽,還不用定期定額,只要資產重分配就好,無腦推薦」。 不過,從網友的留言也可以看出,當前ETF兩股勢力,大盤型和高息型在互相暗中較勁;支持高息型的網友建議,「三檔感覺會太分散,我覺得集中一點配股會比較好,我自己是買00878配00757,878可以領股息讓自己有投資賺到錢的感覺,至於會買757是因為他裡面包含google、apple那些美國科技大公司,我覺得未來的發展性會比0050、006208這些台股好」、「00692 + 00713 + 00878,每月每檔都2000」。 支持大盤型ETF的網友則認為,「反而建議買006208欸!而且878金融佔比已經很高那幹嘛還單買個股玉山金/台新金啊?」、「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買標榜高股息的股票?單純一點看,0056/00878歸一邊,0050/006208歸一邊,股利量大起來每次就要扣一筆2.11%,會買這些不外乎跟著大盤走,大多數人也都還年輕,定期定額抱個10年應該是輕輕鬆鬆,成長型隨便都海放高股息」。 也有網友推薦成分股與0050類似,但將重心著重在ESG的00692,「金融股我會選會配股的,但最近...可以再等等,如果高股息和大盤選不出來,我會推存00692,低調黑馬,可以google看看」。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去年股債雙殺,高息型表現優於市值型,這讓許多新手存股族認為高息型ETF優於市值型ETF,帶動「高息」標的成為當紅炸子雞。不過,專家指出,長期而言,市值型必然優於高息型,連金融股報酬率很大機率也會落後市值型。專家也藉數字說話,並提供3項策略讓投資人參考。 旺得富理財網報導,具有「高息」特質的ETF標的今年擄獲不少投資人的心。 集保中心最新統計顯示,00878本月受益人數突破90萬人,達到91萬8696人,持股5張以下的小資族就占65%,大約達60萬人左右;另檔高息元老0056則緊追在後,受益人數89萬287人,離90萬關卡一步之遙,5張以下小資族占73%,接近65萬人。 高息型ETF爆紅要從去年說起,當時美國開始回收資金,導致全球股債陷入空頭,高息型表現確實優於市值型,這讓不少新加入存股行列的人認為高息型標的優於市值型標的,兩派之間的戰火油然而生,許多新手也不知該如何選擇。《存股方程式》指出,事實上,長期而言,市值型必然優於高息型,不只如此,許多存股族對金融股熱度不減,但金融股報酬很大可能機率也會落後市值型。 《存股方程式》以2020年3月20日到今年3月7日的數據,印證他的論點。他按報酬率高低分別列舉標的和報酬率如下: ◎標的 報酬率 台積電 107.8% 00850 88.5% 00692 82.3% 0050 76.9% 加權指數 71.7% 00646 71.2% 00662 69.7% 0055 67.7% 00730 61.7% 0056 45.5% 兆豐金 36.2% 00878 31.5%(於2020年7月上市) 《存股方程式》指出,從數據來看,高息型(00730、0056、00878)報酬率墊底,遠遠落後;市值型(0050)與ESG型(00692、00850)領先大盤;美股市值型的00646、00662,表現也不錯;萬千股民寵愛的兆豐金,報酬率差強人意,甚至落後一籃子金融股的0055。 根據數據,《存股方程式》建議,市值型ETF長期會優於高息型ETF,投資人若有時間讓複利發揮作用,應著重配置市值型或ESG型;至於高息型則比較適合屆退或已退休人士;他也提醒,受廣大股民青睞的金融股,實際報酬並沒有這麼高。 (本文內容由《存股方程式》,未經同意禁止轉載,全文請見《存股方程式》)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今年以來,台股跟隨海外金融市場強勢反彈,台股ETF銷售熱潮再度湧現,目前市面上有各種配息頻率的台股ETF,包括年配、半年配、季配及雙月配息等,各類配息頻率投資人皆有偏好的標的,法人表示, 投資人挑選台股ETF滿足個別存股需求,要從個人可運用的存股資金、配息頻率、基金規模,及過往配息紀錄來綜合評估。CMoney資料統計,各類型的規模前五大及近三年的平均股息率觀察熱門存股台股ETF,市面上最熱門的標的如年配息型的元大高股息(0056)、第一金工業30(00728)等,近三年的平均股息率有5~6%;半年配息型的熱門標的如國泰台灣5G+(00881)、富邦公司治理(00692)、元大台灣50(0050)等,近三年的平均股息率則3~6%;而從2020年開始崛起的季配息台股ETF,包括國泰、富邦、元大都有相當吸引投資人關注的季配息型標的,也有是由原來的台股ETF進行季配轉型;雙月配息,目前還是市場少數,僅一檔永豐優息存股(00907)。根據CMoney資料統計,不少高配息頻率的台股ETF由於發行成立日期仍未達3年,平均股息率僅按發行以來的配息數字進行估算,提醒投資人留意,作為存股型資產,仍需拉長投資期間,關注更長期績效與配息紀錄,此外,如果是小額投資人,還要考量所累積的存股部位,與高頻率配息下的額外配息成本等。第一金工業30ETF(00728)經理人牟宗堯指出,年初至今,台灣金融市場受到海外金融市場強勢反彈帶動,權值股漲勢拉抬台股表現,不過,全球高利率、高通膨與景氣趨緩等變數,上半年仍可能影響後續市場表現,加上企業面臨庫存調整、外部需求減緩等因素,短線股價存在各項變數,提醒存股型投資人,仍不妨將資金可望往高品質股息的標的靠攏。經過一、二月份台股的強勢上漲後,隨後續財報發佈,市場可能面臨較大波動風險,牟宗堯建議,鎖定高品質因子挑選投資標的,同時也更應該留意投資於一籃子的優質標的,來降低投資組合的波動風險,高品質因子能利用財報數字來評估企業的營運及財務狀況健全與否。
今年以來,台股呈強勢反彈,台股ETF銷售熱潮再現,投資人更瘋存台股ETF,法人表示,投資人不僅可以搭反彈行情順風車,若是中長期投資還可以享現金流。 依Cmoney資料統計,富邦特選高股息30、元大高股息、元大台灣高息低波、第一金工業及國泰台灣5G+以及富邦公司治理等ETF等近三年平均股息率都逾5%;規模超過1,500億元的人氣高配息ETF為元大高股息、國泰永續高股息ETF。 第一金工業30ETF經理人牟宗堯指出,年初至今,台灣金融市場受到海外金融市場強勢反彈帶動,權值股漲勢拉抬台股表現,不過,全球高利率、高通膨與景氣趨緩等變數,上半年仍可能影響後續市場表現,加上企業面臨庫存調整、外部需求減緩等因素,短線股價存在各項變數,提醒存股型投資人,仍不妨將資金可望往高品質股息的標的靠攏。 儘管富邦特選高股息30近三年配息率逾10%,富邦投信投資策略師徐翊達表示,在市場的波動風險預期偏高之際,投資人存股仍推薦以穩健為重。富邦公司治理ETF,股價波動相對大盤較小且殖利率表現也不差,應是「攻守兼備」的首選。等到下半年企業獲利與經濟走穩後,投資人若對收益有更高的要求則可以進場富邦特選高股息30ETF。 國泰投信國泰投信ETF研究團隊建議,「成長股」與「價值股」可視為是加速累積財富的雙引擎,透過雙搭即可打造出適合個人風險屬性,而且攻守兼備的組合。 國泰永續高股息ETF以ESG做為把關,篩選品質優且具永續經營理念的企業,再加上成分股多具有相對較高的現金股利殖利率,屬於「存股型」的高股息ETF。國泰台灣5G+ ETF鎖定台股5G產業鏈中的要角,可以說是台股中的「成長股」組合。 因此,存股時建議可將兩檔ETF分別視為台股「價值股」及「成長股」對應到今年的操作方向上,則可運用價值股6成、成長股4成,或7成比3成的比例進行調配。 在市場波動大時,法人強調,適合找低波動型ETF如元大台灣高息低波、FH富時高息低波,同樣適合對風險控管更加要求的投資人,在近年,兩檔ETF的配息和績效都交出不錯的成績單。
近來很夯的投資關鍵字ESG,到底是什麼?原來是聯合國提出,評估企業能否永續經營的指標,重視環保(Environment)如碳排、社會責任(Social)如回饋社會、公司治理(Governance)如資訊透明等,網友發現3檔ESG ETF中,有2檔報酬率勝過0050,其他網友則表示,「這3個差不多,選費用低的」,也有人擔心說,「這3檔流動性加起來都沒有0050多」。 有網友在PTT股板以「00692 & 00850 與 00923差異性」為題發文表示,有3檔市值型ETF,都有依ESG篩選,想拿來統整比對一下,並跟大家討論看法。 1、富邦公司治理(00692): 2017年上市,成立至今報酬率100.29%,勝過0050的95.59%。指數強調ESG的G(公司治理),抓上市公司近1年公司治理評鑑結果前20%股票,以及稅後淨利及營收成長率排名加總的前100檔。產業分布:電子64.5%、金融14.4%、傳產21.1%,持股100檔最多,每年7月調整成分股,1年配2次息,7月和11月除息。 2、元大台灣ESG永續(00850): 2019年上市,成立至今報酬率73.08%,勝過0050的69.84%。追蹤台灣永續指數,剔除無CSR報告者。產業分布:電子61.5%、金融17.5%、傳產21%,持股約80-90檔,另有個股30%限制,所以台積電最高就是30%,每年6月和12月調整成分股,1年配1次息,11月除息。 3、群益台灣ESG低碳50(00923): 未上市(20日開募),網站回測寫年化報酬12.7%,指數是ESG+淘汰高碳排企業,台灣永續評鑑BBB以上,並排除碳密度前20%高的企業。產業分布:電子77%、金融17.5%、傳產5.5%,持股50檔,也有個股30%限制,3月、6月、9月、12月調整成分股,1年配2次息,2月和8月除息,有掛收益平準金。 原PO認為,00923最大差異應是成分股的配重,因為多了碳排放量的篩選,一些鋼鐵、水泥、航運應該都踢掉了,傳產股僅6%不到,股性大概會相對活潑,市場走多時應該會衝一點?碳成本議題有沒有發酵,會是未來走勢關鍵。 從報酬來看,00692、00850近年小勝大盤,三五年也算是不短的區間,雖說過去不保證未來,但就目前看來台股的權值股套上ESG是有加分的,同理00923應該也是有機會超越大盤,除了有ESG再拿掉高碳排股。原PO是正面看待這3檔ETF未來表現。 底下網友意見不同,認同的表示,「身為ESG粉,推這篇,很多人會說ESG不代表賺錢」、「我覺得重點是說,它們是市值型產品」、「瑞典少女概念股」、「00692費用最低」、「我買692我無敵」、「買692就好,別浪費時間」、「我覺得他們都是好產品,但我更看好00923」。 不認同的網友則說,「3-5年真的太短」、「不就買福袋碰運氣」、「長期下來會偏離市場報酬」、「00923=大盤踢掉高碳排股的概念?」。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因應全球暖化,低碳當道,聯合國達成2050年淨零碳排,2030年達成碳中和,從蘋果、英特爾到谷歌等國際大廠都響應,台廠供應鏈如台積電、鴻海或華碩等也要符合低碳標準,才能拿到訂單,守住獲利,意即「No ESG, No Money」,主打ESG低碳的ETF將成主流,外資瘋狂搶進,也是穩健存股的好選擇。 ESG是企業永續經營指標,也是投資指標,E是Environment:環境保護;S是Social:社會責任;G是governance:公司治理,ESG題材又以綠能、環保、低碳等概念股最受關注。 目前市場上有4檔熱門ESG ETF:富邦公司治理(00692)、元大臺灣ESG永續(00850)、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永豐台灣ESG(00888)等,還有群益台灣ESG低碳50(00923)將於20日展開募集,也是台灣首檔低碳龍頭ETF,每股15元,3月8日上市。 00923經理人洪祥益指出,1月立院三讀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明定2050年應達成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目標,碳費最快將於2024年上路,因此台廠將面臨國內外減碳壓力,預期企業為降低碳費,將積極減碳,而未來愈低碳企業,營運表現也將愈佳。 群益投信表示,低碳投資是近年全球趨勢,觀察美國ESG低碳基金與ETF,資金從2017年到2021年光速成長,4年飆漲6倍,台灣搭上低碳投資浪潮指日可待。 台股有4大ESG低碳概念指數:臺灣50指數、臺灣永續指數、公司治理100指數、臺灣ESG低碳50指數,近5年總報酬率皆有60%-70%,但臺灣ESG低碳50指數高達79.4%、年化報酬率也有12.7%,比大盤表現還好。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想要用ETF存退休金可行嗎?存股族偏愛高股息0056、00878,因為股息會定期進帳令人安心,但會賺得比市值型0050、ESG型00692多嗎?存股達人「存股方程式」版主明確表示,股利型ETF累積退休金速度,必然落後0050、00692等市值型與ESG型ETF,他建議可依人生3階段,也就是距離退休的時間,決定3類型ETF的黃金投資組合,才能加快存到退休金。 「存股方程式」版主在臉書粉專表示,不少版友詢問:「市值型、ESG型、股利型ETF應分占買股資金多少比例?」對存股族喜歡專注累積0056、00878的數量,版主並不反對,但他建議可將投資歷程分為3階段討論: 階段1:距離退休還有10年以上 因為距離退休還很久,有充分時間讓複利發揮威力,建議買股資金分布:市值型或ESG型80%,股利型20%。 階段2:距離退休還有6~10年 這個階段有些尷尬,複利時間似乎不夠長,投資心態可能轉趨保守,會希望有更多現金流進帳,因此市值型或ESG型可降到50%,股利型50%。 階段3:已退休或3~5年內將退休 進入這個階段,現金流是最重要的,3~5年內將退休的投資人,市值型或ESG型可降到20%,股利型80%;若已退休,則可100%投入股利型。 加碼隱藏版: 即買股資金100%投入市值型或ESG型ETF,退休後再逐月或逐年,將一定比例轉換成股利型,以換取更多更穩定的現金流。理論上,這個方式是最有效率的,畢竟市值型與ESG型的報酬率,長期累積起來會遠遠勝過股利型,因此退休之後再進行轉換,可以讓複利的威力在最後一刻爆發。 最後版主強調,很多版友覺得,定期可以收到一筆錢總是比較安心,因此在存股過程中,也可以配置股利型,占比就依距離退休的時間做動態調整,不用將資金全數投入市值型與ESG型,投資除了獲利,「安心」也很重要。 本文獲得《存股方程式》授權,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國民ETF」0050元大台灣50與0056元大高股息,向來受存股族青睞,另外去年規模暴增千億的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則急起直追。據證交所統計去年底定期定額交易戶數,0050以16萬8,533戶居冠、0056為13萬7,414戶第2,第3名00878為11萬1,860戶。 理財達人樂活大叔施昇輝表示,雖然高股息ETF推陳出新,但他還是只買0056。他用一個妙喻來解釋:「金城武和劉德華都是大帥哥,各有很多死忠的鐵粉。金城武的粉絲不會因為劉德華得過金馬獎最佳影帝,就轉而支持劉德華;劉德華的粉絲也不會因為金城武被選為最帥的華人,就轉而支持金城武。」 他表示,「我就是喜歡金城武勝過劉德華。0056對我而言,就是金城武,00878就是劉德華。」 樂活大叔強調,他不會因為00878今年跌幅更小,或00900今年股息殖利率更高,就「移情別戀」。如果每年都在計算誰優誰劣,然後不斷換股操作,或許最後會變成「掠龜走鱉」,搞得每年都做錯。如果硬要說0056比00878和00900要好的原因,就是它規模僅次於0050,最不可能因為規模縮小到1億元以下而下市。 他表示,買ETF圖的就是簡單,若常常拿來比較,不是就又回到選股的焦慮中嗎?「如果你現在買的是00878或00900,就不要再三心二意,一路買下去吧!」 此外,樂活大叔建議年輕人,資金少可以先買0056,因為它股價波動較低,又有股息可以拿,小資族年輕人比較買的起。 另一位理財達人粉專「雨果的投資理財生活觀」則認為,年輕人有較長的時間可以等待股價成長,也比較有能力承受0050的波動,年輕人要買0050也可以,或乾脆兩種都買。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台股去年因Fed升息陷入熊市,10月最慘跌破1萬2700點,很多人都被套牢哭哭,當時若買ETF既能分散風險,也能享穩定配息。存股達人「存股方程式」表示,在大盤空頭時,應優先布局市值型或ESG型ETF,而不是高息型ETF,因為他統計近3個月的含息報酬率,同期大盤報酬率約20%,僅5檔ETF跑贏大盤,最厲害的是006208和0050,這2檔市值型ETF報酬率都逾25%。 「存股方程式」版主在臉書粉專提到,曾有版友提問,當股市空頭時,應優先布局市值型、ESG型或高息型ETF?他統計出近3個月(2022/10/25~2023/1/31)的11檔含息報酬率,發現同期間大盤報酬率約20.52%,只有5檔ETF績效打贏大盤,依序是富邦台50(006208)25.46%、元大台灣50(0050)25.03%、FT臺灣Smart(00905)22.18%、富邦公司治理(00692)21.63%、富邦臺灣優質高息(00730)21.22%。 版主表示,從計算結果得知,高息型ETF除了00730,其他像是元大高股息(0056)13.42%、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11.14%、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10.09%、FH富時高息低波(00731)9.38%等4檔報酬率,全面落後市值型與ESG型。因此,當股市空頭時,他建議加碼市值型與ESG型ETF,是不錯的策略,而平時也就是現在,也很適合長期定期定額投入。 另外,還有2檔ESG型ETF報酬率也不錯,像是元大臺灣ESG永續(00850)19.83%、永豐台灣ESG(00888)19.72%。 那現在熊市反彈一半,台股飆上萬五了,還適合加碼嗎?版主強調,對ETF的買進策略,一直都是「定期買進(每月或每周),跌破月線加碼」。短線來看,大盤指數已站上各長短均線(周線、月線、季線、年線),此時維持定期定額投入即可;如果要加碼,至少等到大盤跌破月線(目前約14600點)才是比較好的加碼點。 2020年因疫情造成恐慌盤、2022年的熊市,都是可遇不可求,今年是否再來一次恐慌式重挫?不得而知。版主說,不需刻意等待絕對低點,才一次性重壓,沒有人可以預測低點與高點,平時慢慢投入,等跌破月線時再加碼,長期一定能有很棒的報酬。 本文獲得《存股方程式》授權,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台股年後果真兔來運轉,連4天站穩萬五,「國民ETF」元大台灣50(0050)在開紅盤時秒填息,創史上最快紀錄,小股東配息價差兩頭賺,樂不可支!富邦台50(006208)號稱便宜版0050,都是存股族天菜。理財網紅艾蜜莉認為,0050和006208都是選台股市值前50大股票,適合長期「定期定額」,至少持有10年,才能享受到微笑曲線效果,也就是攤平成本,可以笑著走到最後。 據證交所去年12月統計,ETF每月定期定額第1名是0050,第4名是006208,分別來到16.8萬人、7.6萬人。這2檔市值型ETF都是追蹤臺灣50指數,成分股台積電(2330)都占近5成,只是0050牌子老、名氣大,是全台第1檔也是規模最大ETF,今(2)日股價漲1.68%收121元;而006208人氣一樣很旺,今漲1.45%收69.95元,適合手頭資金有限的投資人。 理財網紅艾蜜莉在臉書粉專「艾蜜莉-自由之路」表示,「看到台股重回一萬五,0050秒填息後,馬上就有幾位大大私訊跟我討論,想要今年開始定期定額0050或是006208,不過它們都還在紅綠燈的昂貴價格之上,現在買好像有點貴,但又覺得現在不買的話,以股市長期向上特性,價格會一直漲上去,感覺永遠都買不到好價格了。」 艾蜜莉認為,網友想的也沒錯,0050和006208都是選取台股市值前50大的股票,以經濟和股市長期成長的特性來說,很多人都會怕它們越漲越高,越晚買越貴,所以投資這類ETF適合長期「定期定額」,而不是用紅綠燈價法來等待買進,估價法對於ETF比較像是出現「好機會來加碼」的感覺。 艾蜜莉解釋,ETF相較個股來說,因為是一籃子股票,會比只買個股安全很多,尤其是選0050或006208,根本不用擔心倒閉或下市風險,所以投資ETF可選「長期定期定額」,而不用像個股一樣,要去考慮到紅綠燈的價格,任何價格都可以開始買! 艾蜜莉強調,因為長期參與股市,持有10年或甚至20年,就一定會經過至少一次景氣循環,當中若遇到股災或大幅回檔,持續投入市場,也能買到相對好的價格,這就是所謂的「微笑曲線效果」。 艾蜜莉提醒,要長期定期定額買ETF的話,討論的重點應該不是等好價格,而是那句老話,能不能堅持買至少10年!這才是定期定額0050、006208的重點。 如果要定期定額,每月投入金額必須衡量自己的收入和能力,不能對生活造成負擔,這是能不能堅持至少10年以上的關鍵之一,不然如果定期定額的很辛苦,相信是堅持不了太久的。艾蜜莉表示,看過太多投資暫停的案例,都是因為一開始沒想好,投資比例過高,後來因生活急需用錢,撐不到1、2年就停扣了。 另外,定存期間遇到股災,也要繼續買,甚至看到很便宜價格時,還可以加碼多買。艾蜜莉說,要逆人性,這樣就可以買到更多低成本的部位,所以要維持長期的定期定額,好像也沒有我們想像中的簡單。 艾蜜莉最後還透露,因為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和富邦公司治理(00692)成立時間還不夠久,所以不會選擇存股,但相較之下,還是會選擇0050或006208。 本文獲得《艾蜜莉-自由之路》授權,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去年股市大跌,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境內基金規模全年下滑近千億元,不過台股ETF逆勢年增60.4%達2,975億元最多,兩大國民ETF 0050、0056全年共增加1,326億元。今年股市出現反彈,專家認為,想要參與台股行情,可透過與指數相關性高的市值型ETF來投資,可避免指數漲但手上個股卻下跌的悲情。 目前台股市值型ETF最為投資人熟悉的非0050元大台灣50莫屬。其他還包括006208富邦台50、00912中信臺灣智慧50、006204永豐臺灣加權、0057富邦摩台、006203元大MSCI台灣、00850元大臺灣ESG永續、00692富邦公司治理等。 今年第1季,台股市值型ETF有2檔新兵上陣,包括群益台灣ESG低碳50將於2月20日將募集,另外一檔國泰台灣領袖50將於3月8日募集。這2檔市值型ETF不約而同主打低碳概念。 國泰投信表示,「國泰台灣領袖50 ETF」追蹤「MSCI台灣領袖50精選指數」,依照市值大小選股,再排除涉及爭議性武器、近4季EPS為負、低碳轉型分數為最後20%且ESG評等為B(含)以下的企業,並依照低碳轉型分數調整個股權重,選出前50大企業為成分股。每股發行價為15元,1張只要1萬5千元即可入手,一次掌握50大領袖級企業。 國泰台灣領袖50 ETF基金經理人蘇鼎宇表示,相較台股加權指數,MSCI台灣領袖50精選指數更聚焦低碳轉型標竿產業,如資訊科技、金融等;現階段在碳排放較高的原物料、非核心消費、工業等產業的配置較低,符合社會對供應鏈低碳轉型的追求,有助於超前掌握台灣未來產業發展願景。 群益台灣ESG低碳50經理人洪祥益表示,國際淨零碳排趨勢將左右企業營運及獲利,因此成分股的ESG永續經營能力將是獲利關鍵,未來ESG永續經營能力越好的企業越能吸引外資。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環保與永續價值成為全球主流,ESG概念也成為投資新趨勢,所謂ESG是指E:Environmental環境保護、S:Social社會責任、G:governance公司治理。ESG概念股泛指具有「ESG永續投資」經營理念的公司股票,可作為投資人選股參考。 MSCI表示,過去10年中,ESG投資在全球快速發展,出現主流化的趨勢,特別是ESG投資受長期穩健收益的資產所有者青睞,各類ESG基金和投資產品也層出不窮、規模不斷擴大。國內以ESG為訴求的ETF包括00692富邦公司治理、00850元大台灣ESG永續、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00888永豐台灣ESG等。 專家認為,ESG投資就是價值投資,而追求價值的人,不會在股市做短線投機,雖然投資是為了獲利,但同時也是為了實現新的價值。舉例來說,如果看到博弈、酒類、菸草公司股價上漲就買進,就不符合ESG投資。透過投資ESG ETF,選擇性的買入環境、倫理、公司治理、社會價值高的股票,不但增加個人報酬率,也能實現正面投資哲學與價值。 因應永續投資當道,第一季就有低碳相關的市值型ETF報到,群益投信擬於2月20日募集「群益台灣ESG低碳50 ETF」,股票代號00923。 群益台灣ESG低碳50 ETF經理人洪祥益表示,外資已經連續3年大舉賣超台股約2兆元,2020年、2021年分別賣超5395億元及4540億元,2022年更是賣超1.23兆元,今年以來,外資已有回頭買台股的態勢,年後資金歸隊意願提升,在低碳足跡創造台股碳金奇蹟的趨勢下,台股市值前兩百大中,低碳密度企業股價表現相對突出,買台股ETF可參考成分股中有訂單能獲利的低碳股,迎接ESG碳金商機的台股ETF。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富邦投信與中華經濟研究院上月聯合發表今年度「國人安心樂活享退調查」研究結果,調查顯示,不論已退休或未退休族群,退休財務規劃皆與預期有顯著落差。已退休族群平均累積690萬元退休金(不含房地產價值),但平均預期需964萬元才能安心退休;未退休族群平均累積250萬元退休金,平均預期需1212萬元才能安心退休。可見國人的退休準備,與預期所需退休金有不小差距,尤其是未退休族群,差距達962萬元。 中經院針對25歲以上民眾調查發現,不少國人無多餘閒錢用於投資理財,因此以政府退休金為退休後主要收入來源。對於未退休族群調查發現,以個人儲蓄為預期退休後主要收入來源(占比74.4%),其次為投資收入(占比 61.7%),第三才是政府退休金(占比 53.5%)。 富邦投信總經理李明州指出,時間就是年輕族群的本錢,隨著定期定額理財方式、盤中零股交易制度上路、網路資訊發達因素,年輕族群已開始大量投入投資市場,股票投資不再只是高資產族群或高齡族群的專屬工具。 李明州表示,調查結果發現,不論未退休或已退休族群,使用ETF進行投資理財的比重,皆呈現增加趨勢。其中,各族群皆以偏好投資「股票型ETF」為主,其次為「主題型ETF」。 此外,25至34歲的年輕族群投資ETF比重大幅成長,2018年至2020年皆維持在10%左右,2022年高達近5成,為各年齡層中投資ETF比例最高的族群。 專家表示,國人最熟悉的股票型ETF元大台灣50(0050),成立以來年化酬率約10%,而據國外資產管理研究,股票長期年化報酬率(含息)約8%。若以年複合報酬率8%試算,每月投資4850元,從30歲開始至65歲退休,35年可累積1003萬元退休金。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每年吃完年夜飯,就是小朋友最開心能收到紅包的時候,而之後跟長輩拜年,也會收到不少紅包,這些紅包加起來可能金額不少,如果全部花掉太可惜,不如教小朋友來理財吧!專家建議,可以將紅包分成3等分,用獎勵、存錢、投資的方式,讓小錢變大錢,甚至滾出人生第一桶金,等到小朋友長大,就可以拿來當成教育、出國、成家或圓夢基金囉! 1、獎勵20%:以收到1萬元紅包為例,可以拿2千元,讓小朋友買自己想要的禮物,讓他有被父母聆聽、尊重的感覺,也才能靜下心來跟父母討論理財。 2、存錢30%:拿3千元定存或活存,可當成3~6個月的零用錢,或是計畫性花費的預備金,比如當小朋友吵著要買新玩具時,問他願意花掉這筆存款嗎? 3、投資50%:高通膨時代,錢存銀行只會變薄,購買力下降,不如拿去投資,可以把小錢變大錢,這就是複利的威力,讓小朋友從小學投資,打造出富體質。 理財專家表示,現在有數位兒童帳戶,只要小朋友年滿7歲,父母就能線上開戶,這個帳戶可以辦定存、換匯或買基金,父母也可以一起辦簽帳金融卡或綁定行動支付,等到小朋友長大時,再把金融卡交回給小孩,讓小朋友自主管理,學習對財務負責。 專家強調,紅包理財3分法,不僅小朋友適用,也適合社會新鮮人。理財沒有捷徑,只有從生活中學習計畫性消費,養成獎勵、儲蓄和投資的良好習慣,就能輕鬆打造出後天的金湯匙! 而投資標的,專家推薦穩健的ETF,因為投資大盤指數,才能有效分散個股風險,加上台股現金殖利率高達4.42%,創10年新高,正是存股的好時機。像元大台灣50(0050)、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富邦台50(006208)、元大高股息(0056)、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富邦公司治理(00692)等6檔,都是定期定額的熱門存股。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