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價
-
漲跌
-
漲跌幅
-
成交量(張)
-
國外成分債券ETF債券-政府債
近期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續創高,長債價格下跌卻吸引更多資金,台灣掛牌88檔債券ETF中,上周已發行受益權單位數增加最多的前十檔,超過半數是美國長天期公ETF,單位數增數都逾1.8萬張,甚至有新基金受益權單位數逼近追募門檻,可能引發新一波債券ETF追募潮。 投信業者表示,包括法人在內,誤判年底將可迎來美國降息而較早買進長天美債ETF,近期公債殖利率持續創高,確實讓人感到失望,但因升息進入尾聲仍有共識,若能抱持到降息循環結束,一定可獲得殖利率回落帶的收益率,因此不少投資人選擇進場加碼攤平,加上尚未進場的投資人則眼見風險有限,希望把握債券價格下跌的機會,因此受益人數近期持續增加,「愈跌愈買」趨勢已經成形。 根據統計,上周已發行受權單位數增加最多的前十檔債券ETF基金中,有超過半數是美國長天期公債ETF,其中,單周增加超過5萬張的包括統一美債20年、元大美債20年、國泰20年美債、中信高評級公司債等四檔,位居第一的統一美債20年ETF已發行受益權單位數單周增加8.55萬張,來到99.69萬張,周增幅高達9.38%。這檔基金掛牌至今一個多月,已發行受益權單位數就逼近追募門檻,是否隨債券ETF基金買氣持續而追募,受到市場關注。 投信法人認為,即便年底前聯準會再升息1碼(0.25個百分點),也很有可能是這次升息循環的最後階段,對於還沒進場佈局債市的投資人來說,確實會想要把握每次下跌的機會,畢竟按照歷史經驗,長天期美債殖利率通常會在聯準會升息尾聲觸頂回落,此前買進金持有至降息循環結秉,有機會獲得殖利率資本利得空間。
美國Fed暫停升息,推升債市長多格局,觀察台灣掛牌的88檔債券ETF中,上周發行受益權單位數增加最多的前10檔,過半是美國長天期公債ETF,周增都逾1.8萬張,其中00931B(統一美債20年)增幅以9.38%居冠;而本周開募的00933B(國泰10Y+金融債),每單位價格比同類ETF低一半,加上月月配搭平準金機制,有機會債息價差雙頭賺,適合小資與退休族群留意。 10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觸及16年來新高,牽動美債ETF熱燒,投信法人分析,據Fed最新利率點陣圖顯示,年底前仍有升息1碼空間,2024年利率預估中值為5.1%,意即明年將啟動降息循環,有2碼的下行幅度,2025年、2026年也將各降息5碼、4碼,3年合計共11碼。 國泰投信基金經理人鍾郁婕表示,債券殖利率與價格呈反向關係,待啟動降息循環後,債券價格有望反彈、資本利得空間可期。 她也說明,影響價格彈升幅度的重點是存續期間,存續期間可用來衡量債券價格對利率的敏感度,存續期間數值愈大,代表債券價格對利率變化的敏感度愈高,也就是說,存續期間越長的債券,越能受惠於聯準會降息的利多。 以周一(9/25)才以15元開募的00933B為例,主打月月配息、加入收益平準金機制等2大特色,相當適合退休族或小資族,截至9/22止,追蹤指數的平均有效存續期間近12年,當利率下降1%,債券價格有機會上升約12%。 此外,受益權單位數周增8.55萬張至99.69萬張,增幅高達9.38%的00931B,上市僅1個多月,規模已來到143.17億元,逐步逼近追募門檻,堪稱近期的債券ETF吸金王。 統一基金經理人許雅惠分析,據9/23 FedWatch利率期貨數據,市場普遍認為Fed11月利率將按兵不動,即便12月再升1碼,也很有可能是本次升息循環的最後階段,後續預計將維持一段時間的高利率,最快於明年下半年開始降息。 按照歷史經驗,長天期美債殖利率通常會在Fed升息尾聲觸頂回落,投資人若在此前買進並持有,直到降息循環結束,有機會獲得殖利率回落帶來的資本利得空間。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與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美國政府關門倒數計時,信評機構穆迪(Moody’s)示警恐會對其「AAA」信用評級產生負面影響,讓美債殖利率再度飆升,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創2007年新高,國內人氣最高的元大美債20年(00679B)續創歷史新低價,而國泰20年美債(00687B)也跌破「3字頭」,債券ETF一片慘綠。 全球3大信評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在8月的時候下調美國信用評等,從原先的「AAA」降至「AA+」,當時引發不小的股災,市場信心被打亂;由於標普(S&P Global)更早在2011年便將美國信評降至「AA+」維持至今,因此在3大信評機構中,目前僅剩穆迪仍維持最高的「AAA」評級。 穆迪的發話震撼債市,2年期和十年期公債殖利率飆升,債券投資人剉咧等今天開盤。 以目前美債人氣最旺、五日均量最大的前五大為例: ●元大美債20年(00679B):開盤再度跳水,自「3字頭」失守後,今天已見「28字頭」,最低來到28.67元,截至中午12點左右成交量近5萬張,比昨天3.8萬張明顯放大。值得注意的是,雖然00679B的溢價幅度已經略為收斂,但今天盤中仍見0.87%的溢價幅度,投資人買進的時候宜留意。 昨天8大官股仍持續買進00679B,買超3100多張,為買超第4名。00679B上次配息0.28元。 ●國泰20年美債(00687B):開盤就跌破30元整數關卡,最低來到29.83元,截至中午成交量近3.5萬張,已經接近昨天1.2萬張的3倍。00687上次配息0.25元。 ●統一美債20年(00931B):以14.15元開盤,盤中最低跌幅將近2%,成交量到中午已經超過2萬張,為昨天9000多張的1倍之多。00931B首次配息預計於9/30評價,10/18公告每單位配發金額,10/20除息。 ●富邦美債20年(00696B):今天以30.32元開盤,最低跌至30.31元,截至中午成交量逾9000張,和昨天9600多張相近。00696B上季每單位配發0.23元。 ●永豐20年美公債(00857B):今開盤跌破「25字頭」,以24.75元開出,最低來到24.74元,截至中午成交量4000多張,超過昨天2200張近1倍。00857上季每單位配發0.34元。 債市遭血洗,有網友在PTT以「美債賠好多,加碼or停損?」為題,指出昨晚為美債屠殺日,10年債破4.5,30年債破4.6,都突破去年高點,TLT直債破去年低點,目前來到十年新低,問大家該如何是好? 網友支持買的「買來蹲、放著配,好蘇湖」、「美債不會輸!放20年」、「買ETF或直債沒什麼好怕的,順便借券多賺點利息」、「正二不要碰,正常都還有息可領,放久會回來」。 但也有不贊成,「高通膨環境下買債永無翻身機會」、「華麗炒底策略失敗」、「巨鱷阿克曼(不是古魯曼),已經嗆聲全力做空30美債,預估做到5.5%殖利率」、「不熟悉的東西不要想抄底…那就是賭博」。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美國政府10/1恐再次停擺,讓美債殖利率上周四(9/21)一度衝高,重挫債券ETF價格。不過8大官股無懼美國政府關門危機,周五進場抄底大撿甜甜價,一天之內買超前十檔當中竟有6檔債券ETF,其中買最多的是近日破底的元大美債20年(00679B),一共買進7,584張,居買超冠軍。 台股上周大跌576.44點,跌破半年線支撐,國家隊8大官股連買5天共245.2億,在積極護盤之下,今(9/25)台股開盤果然止跌反彈。 8大官股上周五買超前十名當中有6檔債券ETF,分別是排名第一的元大美債20年7,584張,第三名統一美債20年5,038張,第五名元大美債20正2共4,074張,第六名元大投資級公司債3,833張,第八名國泰20年美債3,634張,第九名中信高評級公司債3,520張。 過去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是8大官股買超常勝軍,但周五並未列在買超前十名名單中,引發網友熱議「美債抄底」、「開始買債囉」、「如果債倒了,八大也差不多要倒了,各種債全要了」、「美債真的套死我」、「買短債的都賺吧…買長債的才賠」、「蒿吐露絲」。 若以單周來看,00929仍是買超冠軍無庸置疑,全周買超78,502張,另外3檔高股息也入榜,分別為群益台灣精選高息48,332張、國泰永續高股息21,555張、元大高股息9,927張,總計4檔高股息ETF吃貨15萬8316張,另外元大美債20年及統一美債20年也分別擠上榜。 上周8大買超前十名分別為:復華台灣科技優息78,502張、群益台灣精選高息48,332張、國泰永續高股息21,555張、元大美債20年15,715張、台積電14,912張、統一美債20年11,249張、元大高股息9,927張、中鋼9,811張,台泥9,705張、聯電9,524張。 上周8大賣超前十名分別為:元大台灣50反1共66,590張、中華電4,687張、鑽石投資4,607張、中信中國50正2共4,189張、兆豐金3,226張、期街口布蘭特正2共3,221張、理銘3,097張、興富發3,007張、華通3,005張、東元2,891張。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美升息接近尾聲,美債ETF吸金力道強勁,今年以來,市場上多檔美債ETF屢屢進行追加募集,帶動整體美債ETF規模不斷攀升至1.4兆元新高,合計受益人數已來到58.8萬人,較去年底11萬人呈現倍數增長,近期將挑戰60萬人整數大關。 9月FOMC會議如預期維持利率不變,上修利率點陣圖顯示高利率環境將維持更長時間,並於會後聲明形容美國經濟為「穩健成長」,市場消化降息門檻升高,美債各天期殖利率上揚,同步推升債券ETF買氣。 投信法人指出,相對於股利會隨企業營運狀況而有變化,債券ETF領的是債息,只要發債國家或是企業不違約,都會每期固定支付債息,提供不同於高股息ETF的領息選擇,現在布局債券的投資人,除了目標於眼前穩定且媲美高股息的息收外,更著眼於未來降息後所帶來的資本利得空間。 此外對比美債ETF交易熱絡程度盛況空前,中國債ETF表現則相形失色,除了受資金排擠效應,買氣明顯流向息收較高的美債ETF之外,並有經濟成長放緩等因素,導致中國債ETF規模持續萎縮,統計今年以來下市的中國債ETF就有7檔之多。 另外,目前規模最大、投資人數最多的美債ETF-元大美債20年,自2022年第四季至今投資人數成長14萬人,成長最快。
聯準會(Fed)公布最新利率決策,一如市場預期維持不變,但因暗示今年還有1碼的升息空間,並且可能長期維持高利率政策,話一出口對利率政策最敏感的美國2年期公債殖利率衝上17年新高,拖累債券ETF走跌。規模最大的美債ETF元大美債(00679B)原先力守的30元關卡一開盤就跌破,盤中始終維持在30以下,不過成交量有明顯放大,顯示進場撿便宜的大有人在。 美債的問題還不止於如此,由於兩黨在預算問題上仍未達成共識,在剩下不到2周的時間下,美國政府有可能在10月1日關門大吉。根據市場推估,一旦美國政府關門,損失將是史上最貴。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估算,從2018年12月到2019年美國政府的停擺,總計讓美國經濟永久損失30億美元。 資深網友「傑克Jack」在股市爆料同學會上分析,未來的經濟情勢可能有3種狀況: 情境一:通膨下滑,聯準會停止升息 這是市場和Fed雙贏的結果,經濟將會出現軟著陸,若真的發生則股優於債;若仍偏好債券的投資人,應該則優選擇長天期或高收益債會有較好的報酬。 情境二:通膨反彈維持在高基期,Fed將在2024年全年維持高利率 若此情況發生,長天期公債將持續走跌,股票則可能在高位盤整或修正;但要留意中小型公司破產家數恐會暴增,投資債券建議選擇投資級以上債券,但要有短套的心理準備。 情境三:金融市場發生系統風險,或出現黑天鵝事件,這樣一來Fed的政策將出現轉變,不排除出現降息 如果發生系統風險,股票和大部分債券將大跌,避險資金有機會回到美國公債,公債價格有機會止跌反彈。一旦發生這種情況,長天期債券漲幅將大於短債,而對持有公債的人而言,最好的情況就是長天期債券反彈,但股票市場下跌,伺機賣債換股抄底。 「傑克Jack」提醒,投資永遠有風險,資金不要all in,場外永遠留有備用資金,因為不知道市場會發生甚麼事。 受到利空衝擊,債券ETF今一片綠油油,00679B在昨天創下史上新低價後,今開盤後在29.4元附近游走,成交量在11點左右已達1.4萬張,接近昨天全部1.9萬張規模。根據元大投信官網,00679B昨淨值為29.5926元,今天盤中溢價仍有1.9%左右。 至於規模第2大的美債ETF國泰20年美債(00687B)今以30.82元開盤,盤中維持在30.85元附近震盪,到11點為止成交量已達1.7萬張,是昨天9100張的2倍。依照國泰投信官網顯示,大約有不到0.1%的溢價。 至於人氣高的統一美債20年(00931B),因為剛掛牌1個多月,擁有價格便宜優勢,受到大批小資族的偏愛,今天以14.58元開盤後,約在14.6元附近震盪,成交量近11點時約近9000張,昨天成交量為1.4萬張。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愈來愈多的中產階級採取擴大槓桿財務操作!主要是受美國升息尾聲,美國公債、公司債具有債息和資本利得加持,年化報酬率可達4%以上,遠高於房貸利率的2~2.5%。因此,將房地產抵押貸出現金(爭取3年寬限期),再投入債券型ETF穩定收息,除了可繳交房貸還可以再創造一筆現金流。 以國內債券型ETF來看,元大投信旗下千億級ETF包括元大美債20年(00679B)、元大AAA至A公司債(00751B),顯示「高債息」持續引導資金流入債市。同時債券ETF具有節稅優勢,因其配息收益計入海外利息所得,適用個人最低稅負制,一般投資人新台幣670萬元內可免稅(自然人),且因其配息來源屬於境外所得,故免繳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債券ETF只要發債國家或是企業不違約,都會每期固定支付債息,不像股票股利會隨當年企業經營結果而有變化,美國公債是由世界第一經濟體美國為擔保,被視為無風險資產,而投資等級債信評約僅次於美國政府所發行的美國公債,能提供較美國公債更好的收益性。 認為美債殖利率將維持相對高檔一段期間的投資人,美國短期公債的高殖利率與受利率波動影響性低特色,亦適合作為現階段領息來源,元大美債1-3(00719B)今年以來三次季配配息率分別為4.4%、4.2%、4.8%,較長天期公債ETF更高。 元大投信指出,投資人針對手中用來領息的債券ETF,也可透過借券獲取利息,據證交所資料,投資人數最多的元大美債20年(00679B)為例,今年以來至8月14日平均借券費率(競價)為2.91%,借券收入即是「持有股數 × 收盤價 ×出借利率×出借天數 ÷ 365」,手續費依各券商有所不同,並留意借券收入屬於租賃所得,需申報所得。 投資人參與ETF配息時,應留意配息率不等於報酬率,且須注意「半年配息、季配息、月配息等一年多次配息的產品,可能有各次配息金額不一致」之情形,不宜以單次配息推估該ETF未來會維持一樣的配息率,建議以長期配息記錄作為參考標準,更能有效評估ETF配息。
受美國升息尾聲買氣帶動,國內首檔美債ETF元大美債20年(00679B)7月單月獲淨申購近百億,成為元大投信首檔千億規模美債ETF,元大AAA至A公司債(00751B)緊追在後,規模於8月下旬正式突破千億,成為今年第三檔規模突破千億的債券ETF,反映國人投資進入股債配置趨勢,積極參與股息、債息雙高投資機會。 中信高評級公司債(00772B)是中國信託投信第一檔債券ETF,也是國內首檔月月配的債券ETF基金,今年在債券投資熱潮帶動下,今年6月整體規模突破千億元,為國內首檔破千億元的債券ETF基金。 債券投資熱潮延續,元大投信旗下兩檔債券ETF基金規模也陸續突破千億元。元大投信指出,在本次升息周期之前,市場很長一段時間處於低利率環境,投資人習慣透過台股ETF獲取息收,帶動高股息ETF規模快速成長;而隨聯準會持續提高基準利率,高債息投資躍上檯面。 今年以來至8月底,三檔熱門債券ETF元大美債20年(00679B)、元大投資級公司債(00720B)、元大AAA至A公司債(00751B)規模分別增加602億、510億、398億,讓00679B、00751B陸續成為破千億的美債ETF、投資級債券ETF,整體投資人數合計也來到28.8萬人新高。 統計元大投信旗下千億級ETF包括0050、0056、00679B、00751B,顯示「高債息」持續引導資金流入債市。
瞄準美國聯準會(Fed)即將結束升息循環,2024年美國Fed即將降息趨勢,近期台灣投資人瘋美債ETF,國泰20年美債(00687B)8月單月規模增加94億元居冠,中信美國公債20年(00795B)月增52億元居次,整體台股九檔美債ETF的8月25日受益人數月增8.7萬人,美債ETF吸金及具有人氣。 台股的美債ETF有國泰20年美債、統一美債20年(00931B)、元大美債20年(00679B)、中信美國公債20年(00795B)、富邦美債20年(00696B)、群益25年美債(00764B)、永豐20年美公債(00857B)、復華20年美債(00768B)、凱基美債25+(00779B)等,統計8月以來規模增加292億元,總計達2,863億元。 近期台股美債ETF火熱的主因為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上周在全球央行年會上態度偏鴿派,強調會以經濟數據謹慎決定是否升息,或是維持利率不變,美債殖利率彈升至4.2%以上的高位,同時從FedWatch資訊顯示,年底前再升息1碼後,2024年聯準會展開降息循環仍為市場共識,因此投資人看好降息後的資本利得空間,樂觀看待美債市場未來表現,吸引投資人湧入美債ETT。 8月底規模及受益人數最多的是成立七年美債ETF-元大美債20年,規模及受益人數分別為1,062億元及17.34萬人。
就是投資美債!瞄準美國FED即將結束升息循環,2024年美國FED即將降息趨勢,近期台灣投資人瘋美債ETF,國泰20年美債(00687B)8月單月規模增加94億元居冠,中信美國公債20年(00795B)月增52億元居次,整體台股9檔美債ETF的8月25日受益人數月增8.7萬人,美債ETF吸金及具有人氣。 台股的美債ETF有國泰20年美債、統一美債20年(00931B)、元大美債20年(00679B)、中信美國公債20年(00795B)、富邦美債20年(00696B)、群益25年美債(00764B)、永豐20年美公債(00857B)、復華20年美債(00768B)、凱基美債25+(00779B)等,統計8月以來規模增加292億元,總計達2,863億元。 近期台股美債ETF火熱的主因為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上周在全球央行年會上態度偏鴿派,強調會以經濟數據謹慎決定是否升息,或是維持利率不變,美債殖利率彈升至4.2%以上的高位,同時從FedWatch資訊顯示,年底前再升息1碼後,2024年聯準會展開降息循環仍為市場共識,因此投資人看好降息後的資本利得空間,樂觀看待美債市場未來表現,吸引投資人湧入美債ETT。 8月底規模及受益人數最多的是成立7年美債ETF-元大美債20年,規模及受益人數分別為1,062億元及17.34萬人。 成立6年的國泰20年美債8月底規模為428億元,月增94億元,榮登長天期美債ETF吸金王,受益人數達5.88萬人。 國泰20年美債ETF基金經理人江宇騰表示,債券本就是以資產配置為出發點,適合長期投資的產品,趁著低點進場布局、降低持有成本,是相當聰明的做法,不僅在降息訊號釋出前能安穩領息,未來亦有資本利得空間可期待,建議可在美國聯準會啟動降息前,採定期定額、分批布局。 永豐金證券「豐存股」推出以來備受市場存股族青睞,近期也跟上台灣投資人瘋美債ETF的投資趨勢,7月豐存股定期檢視並審核投資標的,將國泰20年美債(00687B)、國泰投資級公司債(00725B)、國泰A級公司債(00761B)納入,方便投資人進行存股。
升息還沒完,降息又太早,現在買美債超甜,就像吃當季水果一樣,既新鮮又便宜,債券價格已來到10年低點,怎麼買都不會輸;利率又在高檔,4~5%比定存還高,抄底就要有長期抗戰的準備,至少抱個2~3年,如果暫停升息,平均報酬逾13%;如果降息,可賺3成價差。價值投資達人股海老牛表示,買美債ETF千萬別買貴,推薦9檔美長債ETF,並示警4大投資風險。 股海老牛在IG「stockoldbull」表示,最近長天期美債ETF報導鋪天蓋地而來,連親戚都來問我,為什麼長天期美債這麼夯?其中元大美債20年(00679B),規模已突破千億,甚至出現溢價逾3%的情況,你也在猶豫要不要買進長天期美債嗎?等等!先看完9檔長天期美債ETF比一比,以及搞懂4大投資風險後,再下單吧~ 9檔長天期美債ETF比一比(依規模排序): (1)元大美債20年(00679B):規模1055億元,經管費0.16%,季配息2、5、8、11月。 (2)群益25年美債(00764B):規模283億元,經管費0.16%,季配息3、6、9、12月。 (3)國泰20年美債(00687B):規模403億元,經管費0.16%,季配息1、4、7、10月。 (4)凱基美債25+(00779B):規模266億元,經管費0.13%,季配息3、6、9、12月。 (5)富邦美債20年(00696B):規模252億元,經管費0.16%,季配息1、4、7、10月。 (6)永豐20年美公債(00857B):規模26.97億元,經管費0.2%,季配息3、6、9、12月。 (7)中信美國公債20年(00795B):規模213億元,經管費0.14%,季配息2、5、8、11月。 (8)復華20年美債(00768B):規模179億元,經管費0.16%,不配息。 (9)統一美債20年(00931B):規模114億元,經管費0.13%,季配息1、4、7、10月。 長天期美債在夯什麼?股海老牛指出,過去3次聯準會升息結束後的暫停升息及降息期間,長天期美債漲勢驚人,暫停升息期的平均報酬率13.51%,降息期間更高達31.21%。 隨著聯準會升息進入尾聲,投資人認為美國長天期公債價格將止跌回升,即降息前賺債息,降息後賺資本利得。元大美債20年(00679B)是9檔中唯一規模破億的長天期美債ETF。 長天期美債ETF有4大投資風險: 1、 利率風險:利率與價格呈現反向變動,當利率上升,債券價格就會下跌;而長天期債券,因面臨利率風險較大,因此價格波動較短天期大。 2、 信用風險:又稱違約風險,因美國是世界最大經濟體,公債信用風險低;反之,某些新興國家的主權債,相對信用風險高,必須提高利率才有人買。 3、 折溢價風險:投資千萬不要買貴了,溢價過高就是一大警訊,例如00679B溢價逾3%,別傻傻地買貴啦! 4、 匯率風險:投資國外債券,未來想兌回本國貨幣時,可能會造成匯差,可透過定期定額來分散單一投入時的匯差。 老牛總結,資產配置是指透過不同特性的資產來分散風險,由於債券和股票走勢不完全相同;且債券漲跌波動較股票低上許多,所以最常拿來跟股票做搭配。碰上升息尾聲,通膨率持續下降,所以長天期公債正夯,但近期Fed鷹霾不斷,升息周期何時結束,仍然是未知數。 老牛提醒,由於00679B發行量已達額度上限,增加額度申請需要一段時間;由於ETF規模沒辦法立即擴大,短時間內造成00679B大幅溢價的情形,投資人應當特別留意,可上各大投信官網,查詢即時估計淨值,即可知道是否折溢價。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股海老牛》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美國公債近期價格攀升,引領殖利率走低,國內幾檔債券ETF價格重新站回整數關卡,投資人鬆口氣。00931B(統一美債20年)今重新站上好久不見15元關卡,00862B(中信投資級公司債)、00720B(元大投資級公司債)、00772B(中信高評級公司債)近期也分別回到32元、34元及35元整數關卡。 美國公債價格周二走高,殖利率連帶走低,2年期公債殖利率下跌15.37個基點,報4.8942%、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下滑8.22個基點,報4.1197%、30年公債殖利率下滑4.71個基點,報4.2303%。 價格走高讓先前跌到「懷疑人生」的投資人總算安下心,掛牌上市未滿月的00931B重新站回15元關卡,到中午12點為止暫報15.02元、漲幅0.54%,成交量逾1.6萬張,明顯較昨天9,400多張增加。 統一美債20年基金經理人許雅惠表示,根據FedWatch數據,11月聯準會有機會再升息1碼,之後預計將維持高利率一段時間,最快將在明年下半年啟動降息循環,前陣子惠譽調降美國信評,美債殖利率彈升近年高點,加上目前利率水準已經接近聯準會預期的終點利率,未來向上空間有限,投資人可趁甜甜價卡位美國公債,待殖利率回落後實現資本利得。 00931B上周受益人數增加1699人,為88檔債券ETF當中第一,受益人數達4.76萬人,在債券ETF當中排名第6。 債券ETF受益人數前十名分別為:元大美債20年(173,484人)、元大投資級公司債(77,234人)、中信高評級公司債(74,729人)、國泰20年美債(58,857人)、元大AAA至A公司債(55,119人)、統一美債20年(47,688人)、中信美國公債20年(29,769人)、國泰投級公司債(28,038人)、中信優先金融債(16,339人)、群益投資級電信債(16,119人)。 看好債券市場及國人偏好「月月領錢」,國泰投信將在9月開始募集「國泰10年以上投資級金融債券ETF」,同時具備平準金功能,為全台第1檔 月配息且納入收益平準金制度的債券ETF,發行價格僅15元,超平民價適合小資族輕鬆入手。 國泰投信表示,投資債市有兩大關鍵要留意,一是避免違約風險,建議挑選信評在投資等級以上的發行人,由於金融業平均違約率比非金融業低,故投資級以上債券中,又以金融債為公司債市中首選;第二是債券收益率,長天期的金融債券收益率優於公債和一般公司債,加上長天期債券價格對利率敏感,未來Fed降息時,有機會債息和資本利得兼收。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惠譽先前降評,引發債券價格下跌,國內債券ETF龍頭00679B(元大美債20年)一度跌到30元低點,讓許多投資人捶心肝,所幸近期價格止穩、逐步攀揚,又有不少保守型投資人擔心買台股ETF買在高點,敲碗問是否可解定存買ETF?億元教授鄭廳宜說,這樣的思維是正確,且建議還是以長天期債券ETF為主。 鄭廳宜上「鈔錢部署」YouTube頻道表是,美國第3季大約發了1兆美元的債,第4季大概還有8500多億,在這種情況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直接往上衝。他說,這是一個相對好的買點,如果手邊有一筆錢,就用3個月的時間來布局,而且希望美國聯邦基金的利率維持在高點,越久就越好,這樣才可以越存越多。以他自己為例,鄭廳宜說,從這個月24日開始,打算每個月24日買2、30萬投入。 為何要每個月24日買?原因很簡單,鄭廳宜說,因為24日是他生日,所以選擇24日買。先前鄭廳宜曾在節目中表示要2個女兒各買90張債券ETF,如今兩人都已完成目標,現在他進去買,買的價格比女兒更便宜。 很多買債券ETF的人憂心,未來將是一個高利率的時代,鄭廳宜說,這是錯誤的觀念,惠譽之所以會調降美國政府的信用評等,就是因為它的財政惡化,如果利率維持在高檔,財政惡化情況會更嚴重,所以在民主國家,未來舉債的上限都一定會持續往上提高,在這種情況下,所有的政府不可能讓利率一直維持在高檔。 所有買進債券的人,除了利息,還希望能夠獲取資本利得,鄭廳宜說,一旦美國20年公債殖利率降至2%或3%,報酬可以多少?鄭廳宜說,有機會上看30-50%。他舉3次例子,2000年的時候IT產業泡沫化,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從6.5%到1%,那時短天期報酬率23.93%、長天期50.49%。 2008年時的金融海嘯,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從5.25%跌到0.25%,短天期的報酬率為17.8%、長天期為50.56%。 以Covid-19疫情剛開始的時候,那時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最高來到2.5%,當利率從2.5%降到0.25%,短天期報酬率6.33%,長天期則有40.77%。 主持人盧燕俐表示,許多保守投資人憂心,現在去買台股基金可能波動性較大,和他們投資屬性不match,是否可以把定存解掉,改買長天期公債ETF?鄭廳宜說,債券本來就是固定收益商品,定存和債券都是,所以這樣的思維是正確的,大家不用緊張。 至於先前媒體有報導,股神巴菲特近期開始買短債,也有人問是否可以學巴菲特買短天期債券ETF就好?甚至可以短天期配置一些、長天期配置一些?鄭廳宜說,不用那麼麻煩,巴菲特買3個月、6個月的國庫券,是因為在巴菲特基金當中,一定要有現金、短期票券的配置,因為會有流動性的問題,但對一般投資人而言,買長天期的債券就可以。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近來鷹風再起,美債殖利率飆至4.34%,創16年新高,和殖利率相反的債券債格就直直落,跌到存債族「流淚的喊流淚」,但也有網友叫好,每天都有甜甜價,每年穩穩賺4%,比放銀行好太多了,而且現在價格比銀行買的成本還低,「等開始降息後,你會感謝當初的自己」,只是要小心別買到溢價的美債ETF,點名「00679B溢價2%神扯」,可買折價的00696B、00687B。 今年債市太夯,投資人看好降息而瘋買美債ETF,導致基金額度不足,共有27檔美債ETF緊急追加額度,國泰20年美債(00687B)就追募200億,目前規模428億,受益人也暴增18倍,來到近6萬人。8月時,外資賣超逾5千張,自營商倒貨逾20萬張,但8大官股買超逾3萬張。 大家認為買債券是投資送分題,可價差債息兩頭賺,6月CPI降至3%,當時市場樂觀估計最快年底可降息,但7月CPI回升至3.2%,加上美國多項經濟數據表現強勁,聯準會(Fed)7月會議記錄又放鷹,多數官員認為通膨仍存在上行風險,可能需要持續升息,打壓市場看好停止升息的樂觀情緒。 根據FedWatch顯示, 9月不升息機率逾8成,但年底前再升息1碼以上的機率,較上月的2成攀升至42.6%。市場對降息的期待,已經從明年3月延到明年第2季了。 美債殖利率走高,也是因為美國財政部宣布,將發債規模上修至1兆美元,要籌資補聯邦預算赤字,而且經濟數據優於預期,市場評估美國經濟在未來6到12個月陷入衰退的機率已大幅降低。 00687B基金經理人江宇騰表示,「跌深就是市場最大利多」,債券收益率攀升吸引資金進駐,過往資料顯示,當美公債殖利率破4%時,為長天期美債市場的投資機會,持有3年平均報酬可達近28%,持有半年或1年也有5.28%或9.86%的平均報酬率。 00687B上周日均成交量破2.2萬張,8大官股亦進場布局,不僅上周天天買超00687B,8/17、8/18兩日合計買超4,000張,為買超前10名中最受青睞的長天期美債商品,將時間拉長來看,近10日、近20日亦累計買超1.1萬張、3.3萬張。 今年AI多頭行情領漲全球股市,但高利率環境持續壟罩全球經濟,江宇騰建議投資人可一邊聚焦積極成長標的,同時將安全收益標的如長天期美國公債、投資等級債納入投資組合,如00687B聚焦投資穆迪信評Aaa最高等級的美國公債,風險低、收益穩健,加上進入降息循環後,有較大資本利得空間可期待。 但江宇騰也提醒,投資債券ETF時要注意「溢價」情況,一般ETF的折溢價在1%以內尚為合理範圍,若在過高溢價時進場,不僅承擔買貴風險,還可能賠掉大半債息。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以為買美債不會輸,沒想到預期的降息不來,還可能會再升息1-2次,最近又爆出惠譽降評美債、標普降評美10家地區銀行,美財政部又要發債,中日也加大拋售美債,種種5大利空,讓美債殖利率飆上4.35%,創16年新高,債市也跌得鼻青臉腫,理財達人「存股方程式」表示,只有升息結束才會止跌,目前債券價格位於低檔,適合酌量布局。 「存股方程式」版主在臉書粉專表示,美國公債ETF價格跌不停,周二(22日)元大美債20年(00679B)收盤勉強守住30元大關,創上市新低,但淨值跌破30元,溢價近2%。投資等級公司債ETF同樣受到各種利空影響,價格也是一路下滑。 美國公債目前碰到5個問題: 1、 升息不止:市場傳言,美國9月可能繼續升息,甚至不排除11月再升息一次。升息不停止,債券價格只會持續空頭走勢。 2、 加碼發債:美國單單8月初就預計發行高達1千億美元以上的公債,供給大量增加,價格當然就弱勢。 3、 打壓中國:美國為削弱中國實力,貨幣政策成為武器之一,藉由升息(美元升值)打擊中國的貿易擴張、促使國際資金流出中國,美債價格受到升息牽連,只能持續低檔盤整。 4、 惠譽降評:信評機構「惠譽」將美國公債降評1級,降評雖然對美債的影響不大,但多少還是有一些負面影響。 5、 中日拋售:過去一年,主要美債持有國減持美債,尤其前兩大美債持有國,日本與中國。日本拋售美債可能是為了提振不斷貶值的日圓;中國拋售美債,除了干預匯率,也可能是為了反制美國的貿易戰,事實上中國急欲去美化,以人民幣取代美元成為國際清算貨幣,因此中國拋售美債是可以預期的。 版主認為,種種利空影響,債券價格恐怕還會低檔盤整一段時間。最主要還是要觀察聯準會(Fed)的升息步調,9月與11月是否繼續升息,會深深影響債券走勢。升息循環停止,債券價格才能擺脫弱勢。 當前債券殖利率已來到近10年高點,確實很適合酌量布局一些。價格最低點沒有人可以預知,但現在的價格肯定是位於低檔區間,想布局的投資人實不需一直等待,只要殖利率可以接受,就分批進場建倉。 版主指出,不論是美國公債或投資級公司債,和股票對比,都算是相對更安全的產品。如果敢定期買0050與VOO,為什麼不敢買00679B與中信高評級公司債(00772B)? 此外,債券的主要功能在於降低整體資產波動與提供固定收益(領息),不適合以賺價差的心態看待債券。最近版主周遭很多親友是以賺價差的心態搶進債券,似乎畫錯重點了。 版主強調,以當前的價格投資債券,長期持有直到降息開始,債息與價差兼得是可以預期的。投資人實在不需每天打開下單App,每天看著低迷的債券唉聲嘆氣。 存股應以「年」為單位,5年、10年以上才稱得上長期投資。真的不用每天盯著盤勢,這種行為不過是徒增煩惱。至少等到聯準會停止升息態度明確,再來觀察債券走勢也不遲。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存股方程式》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