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價
-
漲跌
-
漲跌幅
-
成交量(張)
-
國內成分證券ETF股票-大盤
台股市值型ETF除了老牌的0050元大台灣50、006208富邦台50等,近期又有新兵上陣,國泰投信將於3/8~3/10募集「國泰台灣領袖50 」(代號00922),除了以市值篩選權值股之外,還要求獲利穩定,且符合低碳轉型等條件,納入50檔領袖企業。 國泰台灣領袖50 ETF追蹤指數為「MSCI台灣領袖50精選指數」,以「MSCI 台灣指數」為母體股票池,由市值代表性出發,旨在衡量臺灣證券交易市場上市櫃的普通股中,具市值代表性且流動性佳、獲利穩定的公司之績效表現。採半年度調整,於每年 5 月及 11 月重新針對合格樣本,分別依流動性與獲利性等面向進行篩選,最後以考量MSCI低碳轉型分數調整權重,挑選前50檔個股為成分股。 國泰投信表示,00922是國泰投信繼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後,再度與全球指數公司龍頭MSCI合作,打造旗鑑級台股ETF,00922與00878可說是姊妹檔ETF。 00922以15元的發行價方便小資族入手,在經理費方面,規模50億(含)以下為0.25%,規模達50億以上為0.2%。這樣的經理費,在台股ETF普遍收費偏高的行情下,顯得相當有誠意,頗具競爭力。另外,每半年調整一次成分股,也可以降低頻繁操作的交易成本。至於真正總費用率表現如何?要等上市後完整年度出來再評估。 國泰台灣領袖50 ETF,依追蹤指數回測過去績效,在2013/11/26~2022/12/30這9年期間,MSCI台灣領袖50精選指數報酬率為85.93%,高於台股加權指數的71.41%。 00922指數前10大成份依序為台積電、鴻海、聯發科、台達電、富邦金、中華電、中信金、聯電、統一、中租-KY。 國泰台灣領袖50 ETF基金經理人蘇鼎宇表示,00922訴求由市值代表性出發,並看重企業面對轉型浪潮的應對能力,除了掌握台灣產業龍頭股,同時也捕捉轉型商機,追蹤的成分股橫跨7大產業,包括資訊技術、金融、工業、原材料、通訊服務、核心消費、非核心消費等。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台股受益人數最多ETF寶座換人!根據集保最新統計,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以股東人數89.9萬人超越元大高股息(0056)的88.8萬人,成新一代國民ETF。理財達人則提醒,228連假過後,3月將有4檔高息ETF將配息或調整成分股,後續進度值得持續關注,存股族或有機會樂上加樂。 集保中心最新資料顯示,00878本周受益人數高達89萬9452人,周增1.7萬人,超越0056的88萬7906人,成為目前受益人數最多的台股ETF。 季配息的00878標榜ESG,成分股以高殖利率的個股居多,Refinitiv理柏亞太區研究總監馮志源分析,成立僅2年多的00878,目前資產規模逾1600億元,在國內數一數二的ETF,加入收益平準金後配息穩定,每季約配0.3元上下,換算1年殖利率逾6%,確實很對存股族的口味。 至於早在2007年成軍的0056,則是高股息ETF始祖,歷經多年多空淬鍊,2011年至2022年連續12年配息並順利填息,成功帶動高息ETF風潮後,後續表現仍可期待。 理財網紅孫太則提醒存股族3月要注意的4個大事件,分別是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進行今年度除息、凱基優選高股息30(00915)迎接上市後的第1次除息,還有富邦臺灣優質高息(00730)和FH富時高息低波(00731)等2檔年配息的ETF,也都將在3月進行成分股調整。 另有專家建議,投資人可依需求調整ETF組合,如果只想要高股息,00713搭00878年領8次息;如果除了配息也追求資產增值,可考慮市值型搭配高股息ETF,例如一部分資金買元大台灣50(0050)或富邦台50(006208),搭配另一部分資金買0056、00878或00713。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金融股向來是存股族最愛,主要因為配息紀錄穩定,加上政府監管倒閉風險低,「穩健」形象受股民信賴。不過近日玉山金公布股利不如預期,引發投資人擔憂今年金融股的股息,恐怕會有不少家打折扣,擔心存股變成「存骨」。 財經專家表示,如果擔心金融股今年股息縮水,可捨棄個股轉而投資「含金高股息ETF」,不但增加每年股息的可預測性,還能1年配8次息。 檢視3大人氣高股息ETF,0056元大高股息、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00713元大台灣高息低波,成分股中的金融股佔比,以00878佔26.61%最高,0056佔7.16%、00713佔3.7%。因此,若今年金融股配息縮水,00878可能相對較受影響。 專家表示,與投資個股比起來,ETF最大優點就是擁有一籃子股票,透過選股邏輯定期檢視,進行汰弱留強維持穩定性。以民眾最愛的高股息為例,除了分散個股股價波動風險,同時也能提高每年配息及殖利率的穩定性。 以最悠久的國民ETF 0056為例,歷經多次市場多空考驗,持續繳出穩定亮眼的配息成績單,2011年至2022年寫下連續12年配息與填息紀錄。 至於市場上高股息ETF那麼多,該如何挑選?專家表示,投資人可依自己的需求調整ETF組合,如果只想要高股息的話,00713搭00878一年可領8次息;如果除了配息之外也想追求資產增值,可考慮市值型搭配高股息ETF,例如一部分資金買0050元大台灣50或006208富邦台50,搭配另一部分資金買0056、00878或00713。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全台掛牌ETF種類越來越多,該怎麼選才能完勝?不敗教主陳重銘表示,想要無腦投資,如果挑到好公司或是原型ETF就有機會,但股票難度太高,他建議不如同時配置市值型和高股息ETF更好,其中市值型可以考慮006208、00692和00850,高股息則選00878,如果同時配置006208和00878,等於兼顧電子、金融和部分傳產股,cover更多產業,布局更完整。 陳重銘在部落格上分享投資ETF心法,他說,投資股票講求的是報酬率,股神巴菲特旗下的波克夏一毛錢股利都不配,那麼股神賺什麼?波克夏的長期平均報酬率高達20%。也許你認為6%和8%的報酬率只差距2個百分點,但投資越久差距就會越大(見下圖)。 那麼要如何挑出好公司?陳重銘說,你可以學習股神巴菲特,每天讀500頁財報,但這不是一般人可以辦得到的,那麼腦袋放空「無腦」可以嗎?如果是挑到好公司或是原型ETF,基本上是可以,但是也有可能挑到報酬率較低的股票。 一般投資人都是小資族,本錢不夠就需要靠長時間的複利效果,報酬率高一點真的很重要。挑選個股需要研究能力,ETF就簡單得多了。ETF又可以分成原型、槓桿跟和反向型,切記只有原型ETF才可以長期投資。 那麼挑出一檔ETF就跟它結婚,持續抱一輩子也可以嗎?陳重銘說,原型ETF又可以概分成為「市值型」跟「高股息」兩種: 1. 市值型:是挑選市值排行前面的大公司,問題是市值最大的公司不一定是最賺錢的,所以長期投資要顧慮這一點。幸好台灣市值最大的是台積電,而且台積電也是最賺錢,所以市值型ETF的過去表現都贏過高股息型。但是台積電股價已經從幾十塊錢漲到幾百塊錢,以後的成長性還會這麼強嗎? 2. 高股息:挑選配息好的企業,目的是產生穩定的股利現金流。但是獲利穩定的公司,股價往往沒有多大的激情。例如元大高股息(0056)從2007年用25元成立,現在的股價僅27元,賺到的價差就很少。 簡單結論一下,市值型的特點是股利少,但是賺到價差;高股息型的則是股利多一點,但是價差少。前面講的是概念,不同的ETF還是有不同的指數,所以也會有不同的報酬表現。 陳重銘說,元大台灣50(0050)是投資人很喜歡的一檔市值型ETF,但是其實它有一個雙胞胎就是富邦台50(006208),兩個的指數都一樣,成分股也都完全相同。不過006208的經理費只有0.15%,0050則是0.32%,不要小看0.17%的差距,同樣是存1千萬,006208每年可以省下1.7萬的經理費,而且成分股跟0050都一樣。 市值型的問題在於台積電,0050跟006208現在有48%是台積電,受台積電的影響太大,而且台積電股利配太少。所以想要穩定領股利的投資人,可以再搭配高股息的ETF。 0056算是老牌的高股息ETF,挑選成分股是採用預測法,萬一預測錯誤就會影響股價表現,這也是為什麼大盤現在1萬5千點,0056股價僅27元。反觀來看,上市不到3年的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表現反而更加突出,除了穩定的季配息之外,股價也從2020年7月上市時的15元上漲到17塊多,投資人同時賺到股利跟價差。 那麼00878就比較好嗎?ETF要先了解指數的設定,00878是挑選「最近1年跟最近3年」的好股票,這是跟0056預測法最大的不同之處。投資股票的要點是「好公司」,所以挑選過去表現好的會相對穩定,預測未來則存在不確定的變數,這也是00878能夠勝過0056的主要原因。 陳重銘說,他的建議很簡單,回到指數的精神來選擇ETF,追蹤相同指數的就挑選經理費低的,再來就是同時配置市值型和高股息型的ETF,因為成分股大不同。市值型的可以考慮006208、富邦公司治理(00692)、元大台灣ESG永續(00850),00850的特點是台積電佔比在30%以下,比較均衡。 高股息型的部分他挑選00878,事實上過去他也不斷的買進。陳重銘說,他投資ETF要的就是減少不確定因素,但是用「預測法」選股就存在不確定性,可能準也可能不準,所以選擇避開。 從006208跟00878的持股分布可以看出006208以電子為主,光台積電1檔就佔了快一半,00878則是以電腦和金融為主,再加上一些傳產類股。同時配置006208跟00878可以COVER更廣的產業,布局會更完整。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去年台股慘墜熊市,市值型ETF(如0050、006208)績效也慘輸股利型ETF,尤其是高息低波ETF,是否要轉抱高息低波ETF才安全呢?存股達人「存股方程式」版主表示,市值型ETF長期報酬率勝過高息低波ETF,但高息低波ETF贏在殖利率,建議可依距離退休時間做配置,比如離退休越近,就拉高高息低波ETF占比。 「存股方程式」版主在臉書粉專指出,台股高息低波ETF有3檔:國泰股利精選30(00701)、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FH富時高息低波(00731),選股通常集中於成熟產業(如電信、金融、塑膠等),產業雖然沒有成長爆發力,但是獲利穩定,企業不需大量資本支出,因此可以將獲利做為股利發放。 這類股票不易成為市場資金追逐標的,因此股價波動相對穩定,但長期報酬率會落後市值型ETF(例如0050)。至於誰適合高息低波ETF?版主認為,應以距離退休還有多少時間做為參考。 如果距離退休還要很久,至少10年以上,配置太多高息低波ETF,只會減慢資產累積速度,建議市值型ETF佔資金80%、高息低波ETF佔20%;如果退休時間愈來愈近,就慢慢降低市值型至20%,提高高息低波ETF至80%;如果已退休或3~5年內即將退休的投資人,最需要穩定的現金流與降低資產波動性,高息低波ETF就能同時滿足這兩個功能。 究竟高息低波ETF與市值型ETF對比,績效孰優孰劣?版主做了一個統計比較,首先將00701、00713、00731從上市截至2022年,每月定期定額投資,股利再投入,算出總報酬率與年化報酬率;再計算同期0050總報酬率與年化報酬率,定期定額報酬率試算如下: 1、國泰股利精選30(00701) 扣款區間:2017/9~2022/12、總報酬率:12.65%、年化報酬率:2.29%;對比同期間0050:總報酬率29.01%、年化報酬率4.96%。 2、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 扣款區間:2017/10~2022/12、總報酬率:32.81%、年化報酬率:5.64%;對比同期間0050:總報酬率28.43%、年化報酬率4.96%。 3、FH富時高息低波(00731) 扣款區間:2018/5~2022/12、總報酬率:19.78%、年化報酬率:4.01%;對比同期間0050:總報酬率24.27%、年化報酬率4.85%。 註:數據來源:Money DJ理財網 從去年報酬率來看,00701、00713、00731完勝大盤與005,但投資期間一拉長,00701、00731報酬率則是落後0050,由此可知,若要長期存股,市值型ETF依舊是首選。00713上市至今的報酬率雖然領先0050,但畢竟上市僅5年,一旦投資區間再拉長,相信市值型ETF勝出的機率還是比較高。 高息低波ETF的殖利率優於市值型,但長期報酬率很可能落後市值型,但不代表投資價值低於市值型。「報酬率」與「殖利率」哪個重要,一直是市場上爭論不休的問題。其實,兩者功能不同,沒必要爭輸贏。版主認為,應以距離退休還有多少時間,做為資產配置依據:距離退休還要10年以上,以市值型為主,隨著離退休愈來愈近,再逐步拉高高息低波ETF佔比。 版主最後強調,市值型與高息低波ETF各有優缺點,同時配置也是不錯的選擇。 本文獲得《存股方程式》授權,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小資族對投資ETF充滿黑人問號,大家都說0050好,但股價高達120元有點貴,口袋不深可以改買006208嗎?除了價差快1倍,這兩檔ETF到底差在哪?如果定期定額還需要停利嗎?不停利會一場空嗎?ETF真的可以無腦買嗎?理財網紅「ETF基金公道伯」將一次解答,股民心中最想知道的3大疑問。 ETF基金公道伯在臉書粉專為芸芸股民解惑,3大ETF快問快答來了! 1、006208適合定期定額嗎?因為0050比較貴,需要2檔都買嗎? 元大台灣50(0050)或富邦台50(006208)ETF,僅差在費用率不同,導致追蹤台灣50指數成效上會有些微差異,雖然都是側重單一市場的大型股,但仍不失為參與台股的一條捷徑,2檔皆適合定期定額。 ETF基金公道伯表示,定期定額不用考量股價高低,因為是用固定金額買股,買到的股數多寡,不會影響投資效果,只需考量流動性就好,而這2檔流動性都非常好,都可以買,其實這2檔挑1檔買就好,比較在意流動性的人買0050;在意內扣費用的人,可以買經管費較低的006208。 2、投資市值型ETF也要停利嗎?不停利會變成紙上富貴嗎? 停利這個議題比較複雜,還需要同時考量多個面向,例如投資多久?股市、景氣周期是否已到尾聲,或可先部分停利出場,改持較多現金?本身年紀大小是否不適合再持有過多股票?未來是否需要用到較大筆資金? 如果是「當年」(例如10~20年前)的小資族,已經長期定期定額市值型ETF如0050,如今已到中年或退休年紀,風險承受度也不同,或許就可以停利部分股票,並補上一些債券或其他風險較低的資產。 3、許多理財教學都要小資族「無腦買」,這是對的投資方式嗎? ETF基金公道伯其實不太認同可以「無腦」買,或者說定期定額可以「無腦」執行,但「無腦」一詞會解釋成「有紀律但不用深度研究考慮太久」的投資方式,如果搭配上一點主動投資思維,就「有可能」提高投資成效(當然會需要承擔風險,真的沒時間研究的人就不適合),比如近2~3年股市多次大跌,平常定期定額的投資人,如果突然有筆閒錢,像是大筆年終獎金入帳,或人品爆發中了樂透大獎,都可趁機加碼或進場,或改為定期但「不定額」,拉高單次投資金額撿便宜,或繼續定額但「不定期」,在大跌時多扣款幾次,也會撿到相對便宜價位。 ETF基金公道伯強調,投資方式百百種,不一定哪些一定好或不好,一定會有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而每個人的投資方式也不一定相同,可以說是條條大路通羅馬囉! 本文獲得《ETF基金公道伯》授權,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買ETF已成為越來越多「存股族」的喜好,但現在ETF五花八門,有市值型的、高股息型的、產業型的、主題型的各式各樣,近期市值型與高股息各擁支持者,甚至在網路上引戰。專家認為,每個投資人的屬性不同,年紀也不一樣,小資族建議可買市值型ETF,青壯族市值型和產業型、主題型可兼具,到了老年退休的時候現金流很重要,所以高息ETF最受歡迎。 部分投資人認為高息ETF並沒有較好的報酬,而且要負擔更高的稅和成本,因此並不划算,但許多投資人對高息ETF仍情有獨鍾,股怪教授謝晨彥在財經節目盧燕俐主持的《鈔錢部署》中表示,不同年齡層的投資人應該做的事情也不一樣,小資族、青壯族和退休族投資的標的也大異其趣。 謝晨彥說,小資族剛剛進入社會,期待的是資金的爆發力,一拿到息就會再投入,所以不需要死守著配息不放,小資族在操作上,比較鼓勵產業型的ETF。不過現在產業的變化很大,謝晨彥說,兩年前在麥當勞能聽到年輕人邊吃漢堡邊聊5G,可是現在聊5G的人變少了,聊天的話題已經轉變成電動車,甚至是元宇宙。 產業型的ETF要留意的是投資的生命週期,等漲到高點時要記得收割,而不是傻傻的看它漲起來又跌下去,至於配息這件事就先不用在意。 謝晨彥說,假設小資族每個月存1萬元,月拿3000元去存配息ETF,等於1年存3萬6,就算配5%,1年也才配1800元,坦白講效用真的不大,反而不如專心做產業型的ETF。 要提醒的是,產業型或是主題型的基金,大約過了十年之後續航力就轉弱,巔峰時期是3~5年,也就是1~3年是布局期,3~5年是收割期,得牢記這點。 至於已經工作好一段時間的青壯族,因為收入已經拉上來,加上還有家庭負擔,這個時候投資的標的最好能夠加入一些高股息,和產業型、主題型的比例大約各是一半,或者是利用產業型的獲利,轉進高股息ETF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以百萬資金、股息7%舉例,半年大約可以拿到3萬5,謝晨彥說,用來繳交子女的學費,就可以減輕青壯族的負擔。 謝晨彥說,他有幾個退休族、來學習投資理財的學生,他們目的不是為了賺更多錢,而是深刻感受到退休金消風的速度比想像得快,加上退休後玩樂很重要,會有許多開支,所以一定要把高息的ETF母數比重拉高。 如果從年輕的時候存1000萬,不要說殖利率7%,就算是5%也有50萬,這樣平均1個月也有4萬多,加上還有勞退、勞保2萬多,加一加總共有6萬多,日子過得算OK。 盧燕俐則建議小資族因為預算有限,可先買市值型ETF,因為台灣半導體產業太厲害,所以推薦兩檔ETF分別為元大台灣50(0050)和或富邦台50(006208),這兩檔績效差不多,006208總費用稍微低一些,但可以忽略。 對於青壯族盧燕俐則有3種建議,分別是1、市值型的0050、006208;2、產業型的富邦科技(0052),及3、主題型的永豐優息存股(00907)。 簡單來說,市值型的ETF為標配,產業型及主題型的為選配,盧燕俐說她推薦0052,因為過去十年的年化報酬率績效不錯,加上台積電佔比高,所以有人戲稱0052為小台積電;至於主題型ETF她則推薦為00907。至於退休族因著重高配息,盧燕俐推薦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元大高股息(0056)及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 在產業型的ETF當中,謝晨彥則是推薦國泰智能電動車(00893),裡面的成分股基本上都與電動車有關,包含特斯拉、NVIDIA、寧德時代、恩智浦、英飛凌、比亞迪、未來汽車等等。謝晨彥說,與其緊抓一檔特斯拉不放 還不如多元布局,但要謹記在心的是定期定額一定要做好,還有得失心不要太重,畢竟產業會上上下下。 另外一個重要的產業趨勢是電池,他推薦的是中信儲能及電池(00902),期成分股中的電池不是光指電動車電池,而是儲能的概念,包含美國的雅保、韓國的三星、LG,日本的TDK,甚至中國的業者都在裡面。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近年才開始存股或定期定額的投資人,是否覺得去年成效不彰或心驚膽跳呢?正好遇到台股空頭年,從萬八一路慘跌到萬二,沒被熊襲賠錢的人,大概是少數吧?是否曾賠到懷疑人生呢?理財網紅ETF基金公道伯表示,以存股0050為例,統計出定期定額1、2、3、5、10年的績效,年均報酬率約5%,最神奇的是10年就能達到100%正報酬機率,所以他推薦小資族或本不多的散戶進場。 ETF基金公道伯在臉書粉專分享,2大原因推薦存股0050,首先因為0050成立最久、成交量大、投資人最熟悉,也最客觀,最能幫助到多數人,當然經理費較低的006208也適合,只是回測數據不足,才沒辦法當例子;其次是台股的核心投資,首選是0050等市值型ETF,而非00878等高股息ETF,如此方能避免長期績效不彰,進而拖累財富累積速度。 元大台灣50(0050)是台灣首檔也是最老的ETF,追蹤「臺灣50指數」,成分股涵蓋市值前50大之上市公司,成立迄今近20年,發行價僅20元,今(10)日股價收121元,過去最高曾達152元(2022/1/17)。 富邦台50(006208)投資標的幾乎與0050一樣,成立迄今逾10年,發行價20元,今股價收70元,過去最高曾達85.45元(2022/1/17)。 ETF基金公道伯說,不管哪檔股價「看起來」都很貴,但實際上股價並「不該納入考量」,反而是經保費率的幾趴成本,才會影響長期投資的報酬率,現在可以零股交易或定期定額,價格都不至於太差,對小資族或本小的散戶來說,進入障礙其實並不高。 我們真正要檢視的,是這些ETF是否「長期」表現穩定,有錢時是否要全壓或分批買進?如果採用定期定額投資,是否有不錯的投資績效?ETF基金公道伯回測了各期間定期定額0050近20年來績效表現,計算出1、2、3、5、10年的報酬率如下: 1、 定期定額1年:平均報酬率5.7%、年均報酬率5.7%、正報酬機率74.9%、期間最大跌幅-37.8%。 2、 定期定額2年:平均報酬率11.9%、年均報酬率5.8%、正報酬機率80.6%、期間最大跌幅-40.2%。 3、 定期定額3年:平均報酬率17.7%、年均報酬率5.6%、正報酬機率91.0%、期間最大跌幅-38.8%。 4、 定期定額5年:平均報酬率27.1%、年均報酬率4.9%、正報酬機率95.4%、期間最大跌幅-38.8%。 5、 定期定額10年:平均報酬率68.8%、年均報酬率5.4%、正報酬機率100%、期間最大跌幅-38.8%。 註:回測期間:從2003/6/30上市至2022/12/30;計算方式:以加回配息的收盤後公布之淨值還原價格來計算;定期定額:在任一個月的月底交易日開始,往後每個月都投入同樣金額,無論在哪個月的月底開始定期定額。 從統計來看,定期定額時間越久,平均報酬率就越大,正報酬機率也越高,定期定額10年,甚至能達到100%的正報酬機率(當然這只是回測單一,未來仍不一定,不同進場時間點會有不同的結果)。 而0050每年平均投資報酬率約5%,長期報酬穩定,對我們投資理財規劃,算是蠻有幫助的。投資期間最大跌幅約近4成,因過去20年,0050最長跌勢約僅1年多,也就是金融海嘯那次,撐過去、投資夠久,自然能夠獲得更高的正報酬機率,這也是為何會推薦一般沒時間做研究的小散戶,會建議採取定期定額的方式,來參與市場成長,這樣至少能以時間和紀律來換取空間。 ETF基金公道伯強調,未來如何雖然無法準確預測,但過去的經驗仍能作為有效的投資參考,最後仍須提醒,以0050來試算,僅能約略表彰「過去20年」來「台股」裡「大型股」的報酬樣態,並無法代表過去及未來所有投資可能走勢。 本文獲得《ETF基金公道伯》授權,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存股是小資族主要的投資方式,近來主打高息的ETF備受存股族喜愛。有網友分享1年來逢低配置00878的心得表示,去年大盤每跌1成就同步加碼,台股部位中00878績效最好也最穩,反倒亂買的個股波動超大;原Po的投資心得獲得不少網友認同表示,空頭時878含配息獲利6%,勝過0050,正二一定更慘,更有網友表示,先前低點沒買「超懊悔」。 原Po在Dcard上以「00878除息啦!一年的逢低存股心得」分享自己的投資績效;從他提供的績效圖來看,00878本季擬配息0.27元,除息日期在2月16日、股利發放日為3月22日;原Po表示,「發行的這兩年殖利率算不錯,去年股市大跌的年均殖利率為6.75%。」 接著原Po表示,去年3月才開始存00878,每月總存股金額約1萬,00878配置4000元,並設定大盤每跌1成就同步加碼,分別在10、11月分別3次買了各3.4萬元,「台股部位中,其實00878的績效最好也最穩」,反倒是亂買個股波動超大。 原Po提到,原本也有主力存0056,但發現00878主要是用過去3年配息銓重來篩選,適合自己保守想累積被動收入的想法,產產業持股比例平均,電腦週邊跟金融股各約1/4,接下來是通信、半導體、水泥、塑膠產業,因為美股也是投VT,原Po自認,比較愛這類平均分散的ETF;最後原Po表示,很開心存股慢慢存了一年,可以撿到低點布局機會,慢慢開始存股之路。 不少網友支持原Po的投資方式表示,「我前陣子覺得低點還有,買的不夠多現在好懊悔」、「講高股息會被噴喔,績效不怎樣,低點又沒錢加碼的人會出來噴你左手給右手」、「在低卡問就是叫你買0050/00692,批踢踢就是叫你買正二,好像買高股息的都是87一樣,但買股票就是不要亂聽版上酸民的,現實就是在前幾個月空頭時期,878已經讓我含配息獲利大概6%,我算了一下要是換成買0050獲利是負4%,正二一定更慘,當然我個人覺得熊市準備要過了所以不會再這樣買,但878穩定現金流還是挺舒服的」。 對此,原Po回覆,「經過去年之後,發現00878最大跌幅僅兩成,跟0050的三成五差很大,當然兩個風險不一樣不能這樣比,但穩穩的提供現金流確實心態也比較穩;現在獲利翻正,又拿得到高股利,確實很爽。」 不過,仍有網友認為,「左手換右手的股票怎還有人買?賺了股息賠了價差。要賺錢請看006208就好」、「高股息ETF報酬沒比大盤ETF高,風險反而比大盤還高,這些都是有文獻佐證的」、「股息還要被多課稅,有夠虧」。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一個月只靠被動收入1萬5千元你過得下去嗎?有躺平族表示,自己單身沒物慾,一個月花不到1萬,加保費5千元,他詢問,投資多少錢才能有一個月1萬5千元的被動收入。網友給的答案五花八門,其中,00878被重複推薦,有網友建議,在17元以下沿路買,300萬下去180張就達標,保險可買到250張,17元以下殖利率大概超過6%,若跌到16.5或16元更好。 該名網友在Dcard上以「被動收入一萬五」為題詢問網友,「多少錢能到被動收入一萬五,有個目標賺到不會拖累別人,之後自生自滅就好」;他也表示,「工作期間多少會給父母孝親費,但說真的我爸媽他們能自己過活,不跟我收房租沒問題,他們之後有他們的退休生活要過,我只是不想因為我連累他們的退休品質」。 結果,網友給的答案相當多元,「美金儲蓄還本型,領息領一輩子,還有壽險保障」、「350 萬左右」、「360萬,投5%殖利率的存股」、「買基金大概400萬」、「以我給你參考,去年被動收入36萬是最高,平均一個月3萬,大概投了400萬」、「0050 買個360萬,平均一年5%,每個月賣價值1.5萬股數就可以了」。 值得注意的是,00878被網友重複提起建議,「00878、0056、中華電、台肥、台汽電、台鹽」、「006208加00878加金融官股,這樣應該就夠你過生活了」。 更有網友幫原Po試算買多少00878可以盡快達到目標,「我幫你算了,00878如果你17塊以下沿路買,用300萬拿下去買的話,差不多買到180張就可以達到你要的了,為了保險你還是存250張,每年花剩的就拿下去繼續買,這樣你可以抗通膨;因為00878如果在17塊以下大概就超過6%,你可以不用買這麼多張 如果跌到16.5或是16塊以下就更好了,等於你存到250張的錢不用花這麼多」。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去年台股殺成一片,連追求穩定存股的標的0050也難逃魔掌,不過近來資金回補,先前沒有停損出場的人現在終於嘗到甜頭。有網友貼出損益表分享到,去年10月投資的0050跌了16%,經過4個月終於賺逾4萬,他呼籲投資人相信定期定額的威力,並點名1個千萬不能衝動賣股的時機;他的貼文獲得許多少年股神的支持表示,「倒著來就對了」。 一名網友以「去年10月在問要不要停損0050的各位」為題在Dcard分享近半年來的投資成果,原Po貼出了投資損益表表示,「去年10月0050虧損16%左右,4個月過後…」;他接著表示,「相信大盤,相信定期定額的威力」。 有同樣是挺過低潮的過來人表示,「別人喊買0050我定期定額,別人喊賣0050我加碼。散戶笨韭菜總是比理智人多,倒著來就對了!」、「大盤沒人在跟你停利的,讚喔!」、「我虧16%到現在 9點多(%),指數萬歲」、「賣在一次阿呆谷以後,從此乖乖的buy and hold」、「長期持有,時間複利的威力」。 事實上,回顧去年10月25日原Po的發文,他也曾建議,「如果你是買 0050或是006208這種大盤被動指數,就放著吧!前提是它是閒錢,短期內不會動到的!那如果你身上有額外的閒錢,再丟進去平滑化成本,就是不要在這種大盤乖離大、全世界都在慘的系統性風險下賣出。」 不過也有網友表示,「我現在還是虧的」、「賣啊!沒賣講什麼瞎話自己賺錢,繼續丟保證賠回去」、「現在不停利,今年10月又賠回去了,不停損也不停利,買來當過期品膩」、「有閒做功課還是自己組吧!0050太慢,但適合懶人就是了」;另有網友建議,「既然虧錢不能看短期,盈利也同樣不能看短期,今年十月再看如何吧」。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社會新鮮人起薪低,每月能投資金額不多,可能僅3000~5000元,本金少如果虧會很心疼,怎麼投資才有勝算呢?存股專家「存股方程式」版主認為,年輕人要先瞭解自己的投資屬性,再依保守型、穩健型或積極型,挑選1~2檔ETF投入即可,不必考慮債券。他也提醒,如果資金有限,建議先買醫療險,等有閒錢再投資。 臉書粉專「存股方程式」版主以「資金少如何進行資產配置?!」為題表示,「有一些剛出社會不久的版友詢問,每月能投入股市的金額僅3000~5000元,如何分配到股票與債券?!」 版主認為,年輕的版友真的不需急於投資,建議應優先買一些醫療險,不用買太多,先求有再求好,等未來加薪後,再逐步買齊醫療險。扣除保險與生活費用,如果還有閒錢,再來投資。版主強調,保險先於投資! 版主說明,如果每月只剩3000~5000元可以投資,確實不多,這時討論資產配置的意義其實不大,建議不要分散投資,畢竟年紀輕,風險承受度高,就暫時不考慮債券,可全數投入股票。 至於標的該如何選擇? 1、 保守型:00878、00713 如果容易因短線行情波動,而影響身心狀況,代表投資屬性較保守,這2檔是不錯的選擇,2檔擇一投入即可。 2、 積極型:0050、006208、00646 如果不會害怕市場波動,屬於積極型投資人,希望取得整體市場平均報酬,與大盤高度連動的0050、006208是優質標的,可從中挑選1檔投入。如果想適度分散至美股,可酌量搭配追蹤標普500指數的00646。 3、 穩健型:例如0050+00713或006208+00878等 如果投資屬性是介於保守與積極之間的穩健型投資人,可以考慮0050與006208挑1檔,搭配00878與00713挑1檔。例如「0050+00713」,這個組合既能連動大盤,又可穩定收息,堪稱穩健組合。 總結來說,資金少、年紀尚輕的投資人,適度的醫療險應是最優先考量。扣除保險與其他費用之後,若有餘錢,再考慮投資。投資金額若不多,硬是要拆分資金做資產配置其實意義不大,債券是可以先排除的選項。版主強調,瞭解自己的投資屬性,不論是積極型、保守型、穩健型,挑選1~2檔投入即可。 本文獲得《存股方程式》授權,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國民ETF」0050元大台灣50與0056元大高股息,向來受存股族青睞,另外去年規模暴增千億的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則急起直追。據證交所統計去年底定期定額交易戶數,0050以16萬8,533戶居冠、0056為13萬7,414戶第2,第3名00878為11萬1,860戶。 理財達人樂活大叔施昇輝表示,雖然高股息ETF推陳出新,但他還是只買0056。他用一個妙喻來解釋:「金城武和劉德華都是大帥哥,各有很多死忠的鐵粉。金城武的粉絲不會因為劉德華得過金馬獎最佳影帝,就轉而支持劉德華;劉德華的粉絲也不會因為金城武被選為最帥的華人,就轉而支持金城武。」 他表示,「我就是喜歡金城武勝過劉德華。0056對我而言,就是金城武,00878就是劉德華。」 樂活大叔強調,他不會因為00878今年跌幅更小,或00900今年股息殖利率更高,就「移情別戀」。如果每年都在計算誰優誰劣,然後不斷換股操作,或許最後會變成「掠龜走鱉」,搞得每年都做錯。如果硬要說0056比00878和00900要好的原因,就是它規模僅次於0050,最不可能因為規模縮小到1億元以下而下市。 他表示,買ETF圖的就是簡單,若常常拿來比較,不是就又回到選股的焦慮中嗎?「如果你現在買的是00878或00900,就不要再三心二意,一路買下去吧!」 此外,樂活大叔建議年輕人,資金少可以先買0056,因為它股價波動較低,又有股息可以拿,小資族年輕人比較買的起。 另一位理財達人粉專「雨果的投資理財生活觀」則認為,年輕人有較長的時間可以等待股價成長,也比較有能力承受0050的波動,年輕人要買0050也可以,或乾脆兩種都買。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台股去年因Fed升息陷入熊市,10月最慘跌破1萬2700點,很多人都被套牢哭哭,當時若買ETF既能分散風險,也能享穩定配息。存股達人「存股方程式」表示,在大盤空頭時,應優先布局市值型或ESG型ETF,而不是高息型ETF,因為他統計近3個月的含息報酬率,同期大盤報酬率約20%,僅5檔ETF跑贏大盤,最厲害的是006208和0050,這2檔市值型ETF報酬率都逾25%。 「存股方程式」版主在臉書粉專提到,曾有版友提問,當股市空頭時,應優先布局市值型、ESG型或高息型ETF?他統計出近3個月(2022/10/25~2023/1/31)的11檔含息報酬率,發現同期間大盤報酬率約20.52%,只有5檔ETF績效打贏大盤,依序是富邦台50(006208)25.46%、元大台灣50(0050)25.03%、FT臺灣Smart(00905)22.18%、富邦公司治理(00692)21.63%、富邦臺灣優質高息(00730)21.22%。 版主表示,從計算結果得知,高息型ETF除了00730,其他像是元大高股息(0056)13.42%、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11.14%、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10.09%、FH富時高息低波(00731)9.38%等4檔報酬率,全面落後市值型與ESG型。因此,當股市空頭時,他建議加碼市值型與ESG型ETF,是不錯的策略,而平時也就是現在,也很適合長期定期定額投入。 另外,還有2檔ESG型ETF報酬率也不錯,像是元大臺灣ESG永續(00850)19.83%、永豐台灣ESG(00888)19.72%。 那現在熊市反彈一半,台股飆上萬五了,還適合加碼嗎?版主強調,對ETF的買進策略,一直都是「定期買進(每月或每周),跌破月線加碼」。短線來看,大盤指數已站上各長短均線(周線、月線、季線、年線),此時維持定期定額投入即可;如果要加碼,至少等到大盤跌破月線(目前約14600點)才是比較好的加碼點。 2020年因疫情造成恐慌盤、2022年的熊市,都是可遇不可求,今年是否再來一次恐慌式重挫?不得而知。版主說,不需刻意等待絕對低點,才一次性重壓,沒有人可以預測低點與高點,平時慢慢投入,等跌破月線時再加碼,長期一定能有很棒的報酬。 本文獲得《存股方程式》授權,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過完年,年終、紅包、獎金領到手軟嗎?趁台股上萬五,資金行情正熱,是否考慮靠投資生財呢?就有網友詢問,他有一筆年終獎金30萬元,想要歐印(全押)元大台灣50正2 ,或投資5檔各20%,即正2、0056、00878、006208和聯電?結果網友回答令人笑翻,幾乎都推薦All in,但每檔不同,有正常版的正2、聯電、台積電或宏達電,還有搞笑版的長榮、高端疫苗,甚至還有美股Tesla或大樂透。 元大台灣50正2(00631L)是槓桿型ETF,正2就是槓桿2倍的意思,比如標的漲5%,正2理論上就要漲10%,主要追蹤台指期和台灣50 ETF股票期貨單日正向2倍報酬,與大盤高度連動,當沖客很愛,但要注意,倍數僅限「單日有效」,除了獲利放大,若是虧損也會放大,僅適合短線操作,並嚴設停利停損點。今年來股價一路高飛,從年初94元漲到今(3)日約113元,月漲20%很驚人。 網友在PTT股板請益年終該怎麼配置?他表示有一筆年終閒錢30萬,想要歐印放長期,是要歐印板上大家最愛的正二?還是正二、0056、00878、006208、聯電各20%?或是大佬們有別的更兇的組合嗎? 底下網友留言逾百條,很多都說要歐印,但投資標的五花八門,「都要買正二了,為何不200%歐印」、「all in gg」、「問就是2498」、「存股台積電不如存股宏達電」、「歐印聯電,有5-10%就跑」、「all in 6547」、「問就是長榮」、「歐印大樂透」、「換美金all in TSLA」。 當然也有網友持不同看法,「等崩再買,漲就看戲」、「長老都教過你,買綠不買紅」、「先留在手上不好?」、「數位活存1.8%」、「為什麼要all in?不能分半年?」、「30萬分5個標的,會不會太散?」、「花錢去日本泡泡浴,推薦」、「半張台積電,剩下出國」、「長榮陽明萬海各33%」。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