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價
-
漲跌
-
漲跌幅
-
成交量(張)
-
國內成分證券ETF股票-大盤
ETF標的各有優劣,有的人喜歡買大盤賺高報酬,有的則喜歡投資高股息,無腦領息,日前有網友表示,自己平常只買元大台灣50(0050),但又覺得單純買大盤沒有賺錢的感覺,他想知道「有沒有比存0050更好的ETF標的?」;不少人建議有ESG因子的富邦公司治理(00692)和群益台灣ESG低碳(00923),更有人提出,用4檔搭配起來更接近大盤。 有網友在論壇Mobile01上詢問,想知道「有沒有比存0050更好的ETF標的?」;原Po說明提出這個問題的理由,「小的平常就只有買0050,但覺得單純只買大盤好像都沒有什麼賺錢的感覺,感覺有點保守,想詢問有哪幾檔跟大盤相似的市值型ETF,但是成績可以比0050還要好嗎?」 此外,他也提到,「之前朋友是說可以換成006208,費用比0050便宜,但好像又沒有差到很多,便宜那一些些費用,報酬只有多一點點,想要的是那種可以多頭時候可以賺的比0050還要多的ETF?有這種ETF嗎?」 從網友回應中,多個標的都有自己的支持者,有網友建議,「存美股指數吧!S&P500:00646,NASDAQ100:00662」;另有網友看好ESG趨勢表示,「我沒買0050,不過我是買00692+00923這樣」、「00692和00850的報酬都比0050好,這兩隻主要是加入ESG的投資因子在裡面,00923則是加入ESG和低碳」、「跟0050差不多的有啊!00692、00850、00923,都跟0050很像」。 也有網友直接提供組合,「雖然臺北股市沒有大盤型ETF,但是我們可以多買幾檔,盡量湊成跟大盤類似的持股。譬如同時買下這三檔:00692富邦公司治理 + 0051元大中型 + 00733富邦臺灣中小,如果您還是戀戀不忘0050,那就同時買4檔0050 + 00692 + 0051 + 00733,這樣的組合可以讓我們相對比較接近大盤」。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證券商4月承作定期定額金額為68.9億元,雖較3月的81.08億元大降,但資金仍持續向高股息ETF挺進,證交所統計,4月定期定額投資交易戶數以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以大增6,300戶最多,其次為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月增5,323戶,總交易戶數衝上158,061戶。 受到關注的是,元大高股息(0056)4月定期定額交易戶數增加1,040戶,累計已達到159,436戶,國泰永續高股息以158,061戶緊追在後,僅相差1,375戶,若以目前二檔ETF投資人交易戶數增長速度來看,5月00878的交易戶數將較超0056。 依證交所統,4月證券商承作定期定額投資在個股及ETF的交易戶數前十名,名次完全沒有更動。 個股前十高為台積電、玉山金、兆豐金、合庫金、第一金、中華電、富邦金、台泥、中信金、鴻海,小資族對金融股不再青睞,上述十檔除了鴻海小增42戶之外,其餘都減少數百戶至2,000戶人上。玉山金減少2,347戶最,其次為台積電及兆豐金各減少1,346戶及1,144戶。 ETF前十高為元大台灣50、元大高股息、國泰永續高股息、富邦台50、富邦公司治理、元大台灣高息低波、國泰台灣5G+、富邦越南、元大臺灣ESG永續及國泰智能電動車等。富邦台50表現亮眼,近來漸受小資族青睞,4月增加2,376戶,投資戶數來到94,621戶,蓄勢向10萬戶大關前進。
ESG價值持續席捲資本市場,許多股民的投資偏好開始轉變。有網友在投資ETF過程中,意外發現將ESG元素納入的ETF如富邦公司治理(00692)或是元大臺灣ESG永續(00850),績效皆優於元大台灣50(0050)和富邦台50(006208),這讓她非常不解。網友表示,主打ESG的ETF目前成立時間都太短,對報酬率有無加分還未可知,需要10年以上才能驗證,要說短線贏大盤,只是剛好而已。 ETF是比較沒時間看盤且波動耐受度較低的小資族的投資首選,不過有網友發現,「ESG ETF像是00692或是00850的績效都比0050和006208好」;原Po分享她的觀察表示,「裡面00850最晚成立,2019才上市,時間我就抓2020年初至今,雖然這幾隻都是市值型的,走勢都差不多,可是看得出00692、00850的走勢其實比0050還要好一些」。 此外,她也提到,「好像很多人也都有買00923,就是ESG加上低碳的概念,而且也是市值型的ETF,我自己的推測是走勢其實跟大盤也偏離不了多少,卻有機會像00692和00850一樣,績效好一些」,原Po好奇,「為何ESG ETF績效會比0050還要好?」 有人認為ESG目前來看就是個噱頭,「根據研究顯示ESG型的etf往往因為價格被高估而導致報酬降低,當然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績效,但esg最糟糕的是每一種ESG的etf篩選出來的成份股差異很大,代表每個業者對esg的定義各不相同,這是個沒有標準的標籤」。 另外,有網友認為,目前ESG題材的ETF成立時間都太短,目前還無法完整評估績效,友人表示,「業者各自解釋ESG,00692其實就看一些財務指標,包裝成ESG、00850跟00923都有自己相對應的ESG評鑑,00923多篩一個碳排放。ESG對報酬有沒有加分還無從得知,短期目前00850跟00692是有比0050好一些(單看他們成立以來)長期還是要讓時間驗證,這些篩選是alpha還是噱頭哈哈」、「因為時間不夠久,就算從00692,2017上市開始回測,也才不到6年,能長期打敗大盤再來探討可能的原因吧!不然短線能贏大盤的標的一大堆,只能說『沒為什麼,剛好而已』」。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與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高人氣的ETF國泰永續高息(00878)將於明(17)日除息,為了搶領除息紅包,上周單周新增股東人數就增加超過1.4萬人,股東總人數直逼102萬5千人;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是以領股息為目標,有一名網友在網上提問,現在持有00878報酬率達9%,是要等配息還是賣掉?儘管有些人認為00878賺價差並不合適,但仍有人認為,先落袋為安,再決定要換檔還是重新建倉。 隨著除息日越來越近,大多數股民是伺機上車,想賺一波除息紅包,不過論壇Dcard上有一名網友以「878該不該賣掉?」為題向網友請益,他好奇,「請問大家,報酬率9%多,是要等配息?還是賣掉改買6208?」 認為不該賣的網友表示,「安安韭菜,當初買878就是想賺價差嗎?」、「看到一堆人叫他賣,這我就放心了,果然8成的人都在賠錢是真的」、「買ETF做價差...」、「當然是領息領到0成本,之後的配息跟價差都是白嫖」、「滿贊同的,存股堅持幾年其實很快成本就越來越低了,越年輕開始越有感」。 不過,更多人認為,「現在不賣,難道賠了才要賣」、「想做價差就直接賣掉,不用想那麼多」、「先入袋為安啊,看要換其他標的還是重新建倉至少已經先賺起來了不怕他跌」、「10%已賣,再觀察一下低點再買,現在在整盤了」、「現賣現賺」。 另外,有人反嗆認為原Po不該賣的網友表示,「什麼韭菜不韭菜的哈哈,賺也是韭菜不賺也是韭菜,你就最厲害。會賺錢就是好標的。難道878有規定不能賣?你就不要賣,等快下市在賣」。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存股與買房,你會先選哪個?千萬別說「小孩才做選擇,我2個都要」那身家要很豐厚才行啊!對資金不多的上班族,各有論戰理由,最好是同時並行,如果情況不允許,也許可依自身條件調整。理財達人「茉園存股隨筆」表示,如果先存股,可靠股息繳房租或房貸;如果先買房,越早買越便宜,可用房貸代替房租,存股建議ETF勝個股,只要存5檔就夠了。 「茉園存股隨筆」版主在臉書粉專表示,年輕人出社會後,到底該先買房還是存股?一直都是討論熱烈的人氣話題。 先買房的3大理由: 1、房價只漲不跌:不先買,以後會更貴。 2、租屋不如買房:與其租金給房東,不如用房貸代替租金。 3、買房強迫儲蓄:有房貸就會存錢,但賣房沒賣股容易,短期難脫手。 先存股的3大理由: 1、累積被動收入:賺錢不易,先投資讓複利發酵,再用被動收入繳房貸。 2、買房後淪屋奴:難有生活品質,更無餘錢投資,遑論創造被動收入。 3、存股門檻較低:年輕人比較容易做到,若買房後想脫手,沒有股票容易。 版主認為,以上觀點,因人而異,他以5種情境分析,假設白手起家、父母金援、賴家寶貝、有殼階級和四海為家等5種人,誰比較適合先買房或存股? 1、白手起家:社會新鮮人沒有父母資助,想要10年後買房,如果以800萬元房子來看,自備2成頭期款,要存到160萬元,得月存1.3萬元(可投資高股息或市值型ETF),並把房租壓在每月約1萬元,10年後就能買房了。 2、父母金援:如果幸運獲父母100萬資助,可買800萬元房子,頭期款只要再存60萬元就好,可分3年月存1.6萬元,但房貸8成是640萬,分30年利息2%,即月繳2.36萬元,如果月薪水5萬元,可勉強過活,省吃儉用或許能再存5000元,建議先存半年生活費,再開始存股。 3、賴家寶貝:如果住在父母家,賺的錢都是自己的,可把握加速存錢的「黃金時間」,等將來獨立生活時,不管是買房或存股,都有一筆資金可以運用。 4、有殼階級:如果住在父母贈送的房子,可以考慮買第2間房賺租金,或直接存股,用股息或資本利得來創造被動收入。 5、四海為家:如果喜歡遊走四方,是天涯海角任我行的人,對買房沒興趣,可以專注存股,用股息付租金,當被動收入完全可以cover房租時,名下有沒有房子,就不是那麼重要了,因為只要付得起租金,到處都是你的房子。 最重要的是,該如何存股?版主強調,不管存哪種股,還是要做一點功課,不能人云亦云。對於新手,比較不建議直接存個股,因為如果個股不是經過研究或有足夠了解,而是聽信明牌而來,沒經驗卻又自以為是天選之子,用身家重壓又選錯標的,只要遇到一次,只要一次,就會讓你後悔莫及。 版主認真推薦存ETF,雖然要付出一些管理費等成本,但是相對個股還是比較安全的。要注意的是,並不是什麼ETF都適合存,像名稱有「正二、反一」這種槓桿、反向的,就不適合長期存有。 版主建議,優先存市值型、高股息ETF,市值型代表是0050、006208,高股息代表是0056、00878,以及最近話題很高的00713等,當然還有其他ETF,但對於小資族或剛開始接觸存股的年輕人而言,標的不用多,這些就很夠了。 如果存了一段時間,或對某些產業比較有興趣的話,主題型ETF也可以,如00881、00891、00895等,都是很安全標的,但建議仍以市值型與高股息ETF為佳。不管買房或存股,只要「存得住錢」都是好事,孰先孰後都不是問題,也無需爭論,是不是?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茉園存股隨筆》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自從存股成為投資顯學,「無腦存」就成為了投資宗旨,然而,許多存股族不只無腦存,還可能是「無腦買」。有網友好奇發問,「選股邏輯真的這麼重要嗎?大家都這麼認真去看公開說明書喔?」;有不少網友坦言,「我就爛+1」,並認為,就是不會選股才買ETF;不過也有網友用買車比喻,認為有些人不看說明書,買了才來臭。 目前台股高息ETF超過10檔,儘管先前有投資部落客表示,台股ETF中的優質企業就那些,專注選1檔保持紀律,定期定額存股即可;但今年金融股配息令人失望,不免讓人再次思考,是否要注重選股邏輯,甚至購買前查閱一下說明書。日前,就有網友在論壇Dcard上以「大家真的這麼在意選股邏輯嗎?」為題向網友請益;原Po好奇,「高股息ETF一直蠻多人在討論選股邏輯,以00900、00878、0056來講最後大家不是都看殖利率嗎?那選股邏輯真的這麼重要嗎?大家都這麼認真去看公開說明書喔?」 不少存股族承認,「我就爛+1,指數ETF 富邦的006208跟元大0050,我最後選內扣低的6208」、「不在意,無腦006208大盤ETF,功課做多了會在意ETF的內扣費」、「就是不會選股才去買ETF,結果現在糾結ETF的選股邏輯?你是在哈囉?」。 認為選股邏輯有差的網友認為,「差蠻多的吧!看看去年跟今年,00878 vs 0056績效差不少呢,但是還是得說,長期來看,很難有特定選股邏輯,能夠穩定打贏指數型ETF,要找到這樣的邏輯,而且有好眼光能夠選對,也是需要下非常大的功夫的,那不如來搞主動投資,所以我就爛,挑指數型+內扣低就好了」、「可見以878和900選股邏輯來說,如果湊不滿檔數就是把過去配息紀錄還不錯的開發金納入,結果這次開發金翻車,00878還有平準金撐,00900就看八月,靠台股配息旺季來拉,但說真的啦!高股息領息迷思,買大盤ETF 006208(0050),就夠了」。 值得注意的是,有網友用買車做比喻表示,「你這問題不就跟汽車使用說明書一樣,會看的就會看,不會看的車賣了說明書還是新的」;對於這名網友的回覆,原Po稱讚,「買之前沒去了解,買之後也不看說明書,再來臭車爛,神比喻」。
文青理財作家艾比花了半年時間存200張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再用配息不斷滾雪球存其他5檔ETF,日前她在臉書「艾比小劇場」分享,為了某些原因,將手上00888(永豐台灣ESG)全數換成0056(元大高股息),一共收回資金14萬元、獲利1.7萬,將火力全數集中在剩下的5支。 艾比過去手上除有200張00878外,還有其他5檔ETF,分別是0056、00713(元大高息低波)、00692(富邦公司治理)、006208(富邦台50)及00888,前3者屬於「股息取向」,後3者則屬於「大盤取向」。 近期艾比做出換股動作,把00888全數賣出,並在當天把拿回的錢一股腦兒全數買進0056。她說,自己是個砍股票不手軟的人,所以一開盤就把庫存10,631股的00888掛市價賣出,一共獲利17,872元(+14.51%),共收回資金141,003元。 由於當下0056的股價為28.58元左右,所以艾比直接掛買0056共5張(141,003 ÷ 28.58 = 4,933股 ≒ 5,000股),就這樣,換股在幾分鐘內就完成了。 大家最想問的,當然是為何要做這樣的決定。艾比說,有不少讀者知道她有做股票質押借款,是找元大證金承作,而元大證金的直接專案標的ETF部分有0050、0056、00713、00878、00881、00891、00893及00900,其中艾比的持股中有0056、00878及00713這3檔在列,也就是說,如果不幸遇到股市大崩盤,艾比需要庫存股票去質押以提高維持率時,保險起見會以這3支股票為最優先。 (註:不過在換股完成後,艾比才發現,其實只要「可信用交易的股票」,均可以抵押提高維持率。問她後不後悔賣掉,她說換股是多重考量,即便如此還是沒有後悔換掉。至於是什麼考量?艾比進一步說明,一是00888遲遲未於國泰證券的定期定額中上架,每次要動手買,不能設定很麻煩;二是集中火力在剩下5支;三是還有自己的小小期待,希望0056可以採季配息) 不過把00888賣掉後,艾比的月月配息就少了1月和4月,7月有006208+00692,10月則有0056,也就是說12個月中有10個月有息可領,這樣還可以接受。當然,「如果0056可以改成季配息,而且又剛好是1、4、7、10月配息,那就真的十全十美了」。 或許有人以為艾比換掉00888是因為這檔ETF不好,但艾比說,實際上她覺得00888超級棒,很多人詬病00888的最大持股是二哥聯電,但她認為這反而可以跟006208、00692做個區隔,因為很多時候,當台積電跌時,聯電反而是上漲的,所以真的不用人云亦云,艾比說,至少她持有00888期間,真的是股息、價差兩頭賺,未來也不排斥重新拾回00888。 艾比強調,本篇僅是略述換股操作,並無推薦買賣。目前艾比手上5檔ETF分別有200,000股00878(持股比73%)、23,001股00713(19%)、7,457股0056(4%)、3,073股00692(2%)及1,330股006208(2%),總市值4896,057元,累積損益469,660元(10.61%)。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艾比小劇場」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投資人愛「高息」,只要高息就易吸引目光,但依定期定額前十大的ETF近年績效來看,法人表示,對於存股族挑選標的來說,挑選標的除「高息」外,最好能有「低波動」,低波動對於中長期存股績效是有幫助,年化波動率低,長期績效相對佳。 依寶錸證券投顧統計,截至4月底,近三月績效前三強為元大台灣高息低波、元大高股息及國泰永續高股息;近半年前三強為元大台灣50、富邦台50及國泰台灣5G+;近一年前三強則是元大台灣高息低波、國泰台灣5G+及國泰永續高股息;若觀察時間拉長至近三年除元大高股息外,其他有近三年投資績效者,報酬率都在55%至69%。 寶錸證券投顧經理劉思賢分析,這前十檔ETF,基本上可分為幾大類,市值型的台灣50及富邦台灣50、高息ETF、公司治理ESG、主題型ETF,不管是國內外標的研究,低波動對中長期存股績效是有幫助,從年化波動率低,長期績效相對佳。「風險愈大、報酬率愈高」的理論,不見得適用在基金組合中,基金組合中低波動是篩選基金不錯的標準。 第一金工業30 ETF(00728)經理人牟宗堯指出,每年第二季至第三季是台股高股息標的更受到投資人關注的期間,在除權息、股東會等議題加持下,也為股價帶來相對強勁支撐。 近期台灣及全球金融市場仍受到利率動向與景氣衰退等變數影響,加上企業面臨庫存調整、外部需求減緩等因素,短線股價存在各項變數,資金仍會相對偏好具備高品質股息的標的,包括財務體質穩健、股息發放穩定等。 即使「高股息」ETF績效不見得最優,但4月以來,不少公司進入除權息,或陸續決定今年股息等,使近期高股息標的有相對抗跌的表現,法人預期,「高股息」依然是投資人喜歡的題材。
適逢一年一度的母親節,許多忙碌於職場與家庭的婦女,也身兼「家庭財務長」,掌管家中財務、負責家計投資。集保結算所大數據平台統計發現,最懂得精打細算的媽媽股民,也開始熱衷ETF,並定期定額存台股ETF。 根據集保結算所大數據平台統計,2022年第一季40至54歲女性股民持股庫存排行榜,前十名中金融股有三檔,半導體及光電股各有二檔,電子、鋼鐵及台股ETF則各占一檔;持股庫存前三名分別是:台積電、中鋼與聯電。到了今年第一季,40至54歲女性股民持股庫存第三名變成了國泰永續高股息ETF,擠下聯電。 近年小資族因手頭資金有限,相對低價且具高殖利率的ETF,成為年輕人布局台股的首選,然而不只年輕人,截至今年第一季,台股ETF在媽媽股民持股庫存排行也大躍進,前十名中,共有三檔台股ETF,半導體及金融股各有二檔,鋼鐵、電子及光電股各占一檔,依序是台積電、中鋼、國泰永續高股息、元大高股息、鴻海、聯電、開發金、群創、玉山金及元大台灣50。 另外,在定期定額標的排名部分,台股ETF更是受到媽媽股民青睞;據統計,2022年第一季前十名排行中,台股ETF即占七檔,前三名分別是元大台灣50、元大高股息及台積電。到了2023年,台股定期定額標的第三名,則變成國泰永續高股息,擠下台積電。 整體而言,截至今年第一季,媽媽股民定期定額排名前十大標的,分別是元大台灣50、元大高股息、國泰永續高股息、台積電、富邦台50、玉山金、兆豐金、富邦公司治理、國泰台灣5G+及元大台灣高息低波。也就是個股部分最受歡迎的存股標的前十名,只剩下台積電、玉山金及兆豐金,其餘皆是ETF,顯見台股ETF的熱潮。 根據集保結算所大數據平台分析,今年第一季40至54歲女性股東人數增加至133萬人,而人均庫存市值為179萬元。由於台股歷經過去一年修正,對媽媽股民來說,人均庫存市值雖然下滑3.3%,但價格也相對便宜,反而具投資吸引力,持有庫存人數因此大增超過4萬人。 截至今年第一季,台股ETF上市櫃共48檔,資產規模首度突破1兆元大關,來到1兆66億元。隨著指數投資增溫,台股ETF具高股息殖利率、個股風險分散、波動度相對大盤較低等特色,深獲家庭財務長的青睞,逢低加碼台股ETF的意願也較個股更高,是媽媽股民長期穩健投資的優質選擇。 對許多身兼家庭財務長的媽媽來說,在歡慶母親節的同時,面對抗通膨的市場環境,最佳解方就是謹慎理財、定期定額及長期布局,適時調整資產配置,讓家人的教育基金、旅遊規畫及退休生活,都能經濟無虞。
適逢一年一度的母親節,許多忙碌於職場與家庭的婦女,也身兼「家庭財務長」,掌管家中財務、負責家計投資。集保結算所大數據平台統計發現,最懂得精打細算的媽媽股民,也開始熱衷ETF,並定期定額存台股ETF。 根據集保結算所大數據平台統計,2022年第一季40至54歲女性股民持股庫存排行榜,前十名中金融股有三檔,半導體及光電股各有二檔,電子、鋼鐵及台股ETF則各占一檔;持股庫存前三名分別是:台積電、中鋼與聯電。到了今年第一季,40至54歲女性股民持股庫存第三名變成了國泰永續高股息ETF,擠下聯電。 近年小資族因手頭資金有限,相對低價且具高殖利率的ETF,成為年輕人布局台股的首選,然而不只年輕人,截至今年第一季,台股ETF在媽媽股民持股庫存排行也大躍進,前十名中,共有三檔台股ETF,半導體及金融股各有二檔,鋼鐵、電子及光電股各占一檔,依序是台積電、中鋼、國泰永續高股息、元大高股息、鴻海、聯電、開發金、群創、玉山金及元大台灣50。 另外,在定期定額標的排名部分,台股ETF更是受到媽媽股民青睞;據統計,2022年第一季前十名排行中,台股ETF即占七檔,前三名分別是元大台灣50、元大高股息及台積電。到了2023年,台股定期定額標的第三名,則變成國泰永續高股息,擠下台積電。 整體而言,截至今年第一季,媽媽股民定期定額排名前十大標的,分別是元大台灣50、元大高股息、國泰永續高股息、台積電、富邦台50、玉山金、兆豐金、富邦公司治理、國泰台灣5G+及元大台灣高息低波。也就是個股部分最受歡迎的存股標的前十名,只剩下台積電、玉山金及兆豐金,其餘皆是ETF,顯見台股ETF的熱潮。 根據集保結算所大數據平台分析,今年第一季40至54歲女性股東人數增加至133萬人,而人均庫存市值為179萬元。由於台股歷經過去一年修正,對媽媽股民來說,人均庫存市值雖然下滑3.3%,但價格也相對便宜,反而具投資吸引力,持有庫存人數因此大增超過4萬人。 截至今年第一季,台股ETF上市櫃共48檔,資產規模首度突破1兆元大關,來到1兆66億元。隨著指數投資增溫,台股ETF具高股息殖利率、個股風險分散、波動度相對大盤較低等特色,深獲家庭財務長的青睞,逢低加碼台股ETF的意願也較個股更高,是媽媽股民長期穩健投資的優質選擇。 對許多身兼家庭財務長的媽媽來說,在歡慶母親節的同時,面對抗通膨的市場環境,最佳解方就是謹慎理財、定期定額及長期布局,適時調整資產配置,讓家人的教育基金、旅遊規畫及退休生活,都能經濟無虞。
1年1度的母親節將至,集保結算所大數據平台統計發現,擅長精打細算的媽媽股民,除長抱台積電、鴻海、中鋼、兆豐金等龍頭權值股,也熱衷布局台股ETF,以第1季定期定額標的觀察,包括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等3檔ETF,超車護國神山,成台版「渡邊太太」們的心頭好。 根據集保結算所大數據平台分析,今年第1季40~54歲女性股東人數增至133萬人,人均庫存市值為179萬元,雖因台股修正年餘,導致人均庫存市值下滑3.3%,但因價格也相對便宜,持有庫存人數逆勢增逾4萬人。 觀察今年首季持股的庫存排行榜前10名,共有3檔台股ETF,其中受益人數突破百萬的0878,擠下聯電躍居第3,前10名依序是台積電、中鋼、00878、元大高股息(0056)、鴻海、聯電、開發金、群創、玉山金及元大台灣50(0050)。 另外,定期定額標的前10名,台股ETF更一口氣橫掃7檔,前3名分為0050、0056、00878,富邦台50(006208)、富邦公司治理(00692)、國泰台灣5G+(00881)及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也進榜。 定期定額的個股部分,除台積電排名第4,其他2檔均為金融股,分別是玉山金和兆豐金,分列第6、7名。 兆豐投信表示,多數台股投資人或存股族期待效仿巴菲特價值投資,但又怕存單一個股波動度較大,因此運用權重型ETF參與台股行情,投資個股龍頭加上權重型ETF的投資特色,可望形成持股護城河,逢低買入漲多賣出,有效達成再平衡。 另有投信法人認為,中小型股之中,不乏具成長題材的優質股,目前本益比相對低檔,有助吸引買盤,透過ETF基金布局,更能避險單一個股的波動風險,在景氣復甦前搶得先機。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與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今年金融股獲利大衰退,配息跟著跳水,開發金(2883)、國票金(2889)、新光金(2888)3檔更宣布0股利,讓存股族相當錯愕。一名有在定期定額投資國泰永續高息ETF(00878)的網友好奇,很多人都說8月後配息會變低,是否要多搭配半導體標的。整理網友回覆,台積電(2330)、元大台灣50(0050)、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都在推薦名單中;尤其,網友認為00878搭配00713根本無敵。 有定期定額投資00878的網友在PTT股市版上以「存00878要多配半導體嗎?」向網友請益。原Po提到,「會這樣問是有注意到今年金融股獲利明顯衰退,普遍配很慘,開發金、新光金還乾脆直接不配息;到目前為止,年配6%給我感覺還是穩所以00878還是會續抱,但金融股佔他1/4,8月之後的配息很多人都說會變低,最近開始思考是不是要配一些其他高息的產業來互補,反而半導體去年賺得盆滿缽滿,今年台股高配息的族群都落在這,個人想加一點半導體部位來補之後會缺的息,也能讓投資產業更分散一些」。 原Po提出他的觀察,「純半導體ETF不多,科技型ETF很多都有放電子五哥跟00878重複到;00891、00892是目前規模比較大的半導體ETF,配息大概4、5%,以市值優先篩選;00927是最近被廣告打到,主打5.7%跟季配,以配息率優先篩選」;最後,原Po困惑,「有買00878的存股族會多配其他檔嗎?半導體ETF怎麼選比較好?」 不少網友以自己經驗建議,「半導體百搭喔」、「878直接配台積電,有八個月領息」、「搭006208、0050、00692」、「我878配0050,台G也有買一點」、「一線IC廠一線系統廠都有了,你可以再搭0050有GG」;在眾多留言中,搭配00713的組合受網友大力推薦,「878+713正解,不要買個股等下被雷到」、「878+713 無敵的吧」、「我就是那個買713加878,嫌自己半導體不夠多,去加碼0050現在還在賠的笨蛋」。 不過也有人認為,「我感覺金融砍股利更要加碼878吧,等他漲回來那可不止一點」、「加半導體互補沒什麼問題,只是891、892波動比878很多,你抱得住嗎」。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存股族投資ETF蔚為風潮,尤其是高股息ETF,人氣最旺的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投資人突破百萬、0056元大高股息也超過90萬人,遙遙領先其他ETF。根據2022年「國人安心樂活享退調查」顯示,國人退休理財的準備仍不足,仰賴政府退休金的比例仍然高於5成,年輕族群偏好高股息產品。 調查發現,使用ETF進行投資理財的比重呈增加趨勢,且各年齡族群皆偏好股票型ETF,其次為主題型ETF,其中又以25至34歲的年輕族群投資比重成長幅度最大,顯見年輕人投資ETF更為積極。 自2017年起富邦投信委託中經院針對不同世代退休理財專案研究,早期研究結果發現年輕族群退休準備過於保守,高風險產品配置比重較低,近兩年則明顯提升對股市的參與度。 專家分析,ETF理財具備5大優勢:一、交易靈活度高,買進賣出方便;二、交易成本低,管理費比一般基金便宜;三、投資標的資訊透明度高;四、投資範圍廣泛,類型選擇多;五、風險分散,避免投資單一標的風險。 專家表示,透過ETF存股,也要有「核心、衛星」資產配置的概念。核心部位以穩健增值的投資組合為主,可選擇持有大盤ETF,例如追蹤全球股市或美國標普500指數的ETF,台股則有市值型的0050元台大台灣50、006208富邦台50、00692富邦公司治理、00850元大臺灣ESG永續等。 衛星配置方面,可以選擇高股息ETF與主題型ETF,前者適合重視穩定現金流的投資人,例如0056元大高股息、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00713元大台灣高息低波等;後者聚焦特定產業,希望搭上趨勢獲取更高的報酬,如00881國泰台灣5G+、00893國泰智能電動車、00830國泰費城半導體、00902中信電池及儲能等。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去年花了半年時間存足200張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的文青理財作家艾比,在IG「艾比小劇場」分享5月最新預估配息,估計200張的00878約有54,000元入袋,以今年首季配息69,679元為例,等於每個月替自己加薪23,226元。對艾比而言,短期內目標每月領息3萬元,最終願望則是靠著股息年收入達百萬。 目前擁淨資產970萬的艾比,去年曾透露存00878的心歷路程。一開始她每存一張都會斤斤計較成本均價,直到有天看了存股達人孫悟天《存股經濟學》,內容大意是說存股不用預設股價會到多低,只要那檔股票可以每年配息,就可以用配息年年降低成本,這個觀念讓她恍然大悟,不再因為成本高低而每天提心吊膽。 如今艾比擁有200張00878,會用股息投入香噴噴的「月月配」組合當中。她將6檔ETF分成兩組:「股息取向」和「大盤取向」。前者包含00878+00713(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56(元大高股息);後者則有00692(富邦公司治理)+006208(富邦台50)+00888(永豐台灣ESG)。 如今00878已經公告今年第2次配息,預估每股配發0.27元,5/17除息、6/12發放。艾比說,她的00878仍維持200張,預計可以領到股息54,000元,而受到00888(永豐台灣ESG)股息的挹注,00878的成本已經從先前16.64降至16.57元。 目前200張00878艾比不會再更動張數,先好好把月月配投資組合壯大,短期目標,是達到每個月配息都有3萬元以上。以第1季實領股息69,679元來算,目前每個月替自己加薪23,226元,希望早日達到短期目標3萬元,接著朝4萬元前進,然後是5萬元、6萬元⋯⋯,最終希望是可以靠著股息就年收百萬元。 艾比說,目前的定期定額,是每天各500元買入006208、00692及00713。00713會買到6月除息後,再用00713的配息來買00888(公式:除息金額 ÷ 30 =每日買入金額),006208及00692則是持續扣,希望可以這樣一直扣下去。 除了買高股息ETF,艾比也有長期投資指數型ETF,對艾比來說,沒有孰優孰劣,所以也別和她爭論「高股息是左右換右手」,她希望就這樣,一個月一個月循環買下去,除了可以循環複利、打造月月配息投資組合,更能把市值型與高股息ETF一網打盡。 艾比特別要稱讚一下00888,這檔她持有至今8個月,目前還沒賠過錢,上個月又讓她收回資金6萬多,以因應5月的報稅季及保險扣款,順便獲利6,889元(+11.61%),目前帳面損益+25,000元(+22.41%)。 艾比說,沒有十全十美的標的,只有適不適合自己的標的。看到別人賺大錢不流口水,持續穩紮穩打、打造自己的資產配置,才是一個長期投資人該努力的方向。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艾比小劇場」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投資人愛「高息」,只要「高息」易吸引投資人目光,然而依定期定額前十ETF近年績效來看,截至4月底為止,近三月績效前三強為元大台灣高息低波、元大高股息及國泰永續高股息,果真高股息ETF有好表現。 不過,若將觀察時間拉長,情況就有點變化,依寶錸證券投顧統計,近半年前三強為元大台灣50、富邦台50及國泰台灣5G+;近一年前三強則是元大台灣高息低波、國泰台灣5G+及國泰永續高股息;若是觀察時間再拉長至近三年除了元大高股息只有28%之外,其他有近3年投資績效者,報酬率都在55%~69%。 寶錸證券投顧經理劉思賢表示,這前十檔ETF都是屬於投資人最喜歡存股的ETF。基本上可以分為以下幾大類:1、市值型,如台灣五十及富邦台灣五十。2、高息ETF。3、公司治理ESG。及4、主題型ETF。依這表的績效,不管是國內外標的的研究,「低波動」反而比「高股息」更重要,而且「低波動」對於中長期存股績效是有幫助,從年化波動率低,長期績效相對佳。「風險愈大、報酬率愈高」這理論不見得適用在基金組合中,基金組合中低波動是篩選基金不錯的標準。「風險愈大、報酬率愈高」這理論不見得適用在基金組合中,基金組合中低波動是篩選基金不錯的標準。 即使「高股息」ETF中長期績效不見得最優,然而從4月份以來,不少上市、櫃公司開始進入除權息,或陸續召開股東會決定今年的股息金額等,也使得近期的高股息標的有相對抗跌的表現,法人預期,「高股息」依然是投資人喜歡的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