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價
-
漲跌
-
漲跌幅
-
成交量(張)
-
國內成分證券ETF股票-高股息
AI成妖股,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0056(元大高股息)股價創高,成交量也逐漸放大,兩檔分居今天集中市場成交量冠亞軍。00878收盤再創歷史新高達22.13元,成交量爆24.6萬張;而改為季配息的0056則用5個交易日完成填息,成交量14.7萬張。 受到前五大成分股緯創、廣達、英業達、華碩、光寶科全數走高,00878今股價尾盤一舉突破22元整數關卡,收盤上漲0.52元來到22.13元,再創歷史新高,成交量則放大至246,265張。 00878近期成為外資的新歡,截至上周為止,外資已經連買9個交易日,且為周五外資買超冠軍,盤中加碼逾2萬張。有網友在股市爆料同學會詢問,「站上22元了,能繼續放嗎?」網友一面倒,直言「上看25」、「16元的時候PTT一面倒嘲笑」、「為什麼要賣呢?之前賣的,現在已深度焦慮中」、「18塊的時候就有人問過了。」 更有網友敲碗問8月的配息會是多少?多數人認為至少0.3元起跳,一名網友計算,要支撐目前這個股價,以殖利率6%計算,最少要0.33以上,他從這個月法人大量買超及這8、9天的成交量來看,感覺很有戲,「春江水暖鴨先知」,應該會有驚豔表現才對。 至於7/18首次季配除息的0056,每單位配發1元,僅隔5個交易日就完成填息,連續13年填息,再創高股息ETF新紀錄。0056除2008年、2010年的配息是累積至次年度發放外,2011年至2023年已連續13年配息,繼2021年12個交易日、2022年32個交易日完成填息,2023首次季配僅花費5個交易日即填息。 元大投信指出,投資人想要長期領股息,就要找一個會定期依市況調整投資持股,且能分散單一個股風險的優質標的。0056自2022年12月改為50檔成分股後,大幅降低單一成分股的影響力,今年以來至6月底報酬率為29.4%,首次季配除息年化配息率5.6%亦高於長期平均。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台積電上周法說會二度下修今年財測目標,今天股價續跌,壓抑台股指數表現,AI概念股獨撐大局,包括廣達、技嘉、華碩、台光電等亮燈漲停,緯創大漲逾7%續創歷史新高。台股今天在平盤上下震盪,一度跌破萬7,終場小漲2.91點,收17033.61點,成交量4045億元。 今天外資賣超195.20億元,投信賣超29.92億元,自營商買超48.89億元,合計3大法人賣超176.22億元。 外資今天買超第一名為高股息ETF人氣王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大買3.68萬張,累計連10買,共達22萬6765張。另一檔高股息ETF 0056元大高股息,也加碼5千張,同樣連10天買超,累計6萬8362張。2檔ETF股價都比大盤強勢,今天再創波段新高,其中00878最高來到22.14元,改寫掛牌來高價。 台積電法說利空,晶圓代工族群遭外資賣超,聯電出脫7049張、台積電6013張、力積電5597張。 AI相關個股,外資買進較多者為仁寶6563張、英業達3785張、宏碁3049張;賣超較多者為光寶科1.58萬張。 外資賣超第一名為中信金2.2萬張,永豐金、台新金也減碼萬張以上。傳出接獲台電電纜訂單利多的大亞,卻遭賣超1.99萬張。 法人表示,聯準會本周三估再升息1碼,市場預期為最後一次升息,目前台股在高檔震盪,指數未創高,但融資卻持續創波段新高,籌碼面有隱憂;從台積電法說看來,半導體復甦不如預期,若周三聯準會釋出意料之外的鷹派言論,股市恐有進一步下修風險。 外資今天買超上市個股前10名為: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36809張、開發金(2883)18309張、華航(2610)11227張、華新(1605)11125張、華紙(1905)8389張、仁寶(2324)6563張、寶成(9904)5964張、元大高股息(0056)5091張、 富邦越南(00885)4836張、聯強(2347)4562張。 外資今天賣超上市個股前10名為:中信金(2891)22124張、大亞(1609)19908張、永豐金(2890)16548張、光寶科(2301)15816張、群創(3481)11252張、台新金(2887)10705張、東元(1504)10050張、中鋼(2002)8739張、兆豐金(2886)7952張、華泰(2329)7738張。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元大高股息(0056)7月18日首次季配除息,每單位配發1元,於7月24日僅5個交易日即完成填息,連續填息年數進入第13年,再創高股息ETF新紀錄。 0056長期配息且填息表現優異,持續帶領投資人感受「以ETF取代個股」的優勢,促成存股領息風潮。以往每年除息前後的「0056現象」,包括參加除息尋求高配息率的「愈配愈買」、除息後以較低成本增持的「配完再買」,甚至是單純瞄準填息價差的「配完才買」,未來都能每季參與,投資人不用再於「季配」與「長期穩定高息紀錄」間取捨。 相較其他台股季配ETF平均成立年數不到2年,0056於今年改為季配前,自2007年成立以來歷經多次市場多空考驗,持續繳出亮眼的配息成績單,除2008年、2010年的配息是累積至次年度發放外,2011年至2023年已連續13年配息,繼2021年12個交易日、2022年32個交易日完成填息,2023首次季配僅花費5個交易日即填息。 元大投信指出,愈來愈多投資人體認到想要長期領股息,就要找一個會定期依市況調整投資持股,且能分散單一個股風險的優質標的,相較於個股有單一公司及產業風險,而過去的高殖利率股不一定未來也是,0056本身持股分散,並定期依指數選股調整成分股,充分發揮ETF存股優勢。 0056自2022年12月改為50檔成分股後,大幅降低單一成分股的影響力,且在台股企業配息能力大幅成長下,既有的高股息特色不變,今年以來至六月底報酬率為29.4%,首次季配除息年化配息率5.6%亦高於長期平均,持續為投資人追求高股息投資特色。
盤勢分析:台積電二度下修今年營收目標引發21日賣壓,保守看待全球晶圓代工產值衰退,來自AI需求增加仍不能完全彌補當前庫存調整與經濟前景不佳干擾,因客戶今年全年高度管控庫存,台積電預期今年晶圓代工產值下滑mid teens(約衰退15%~17%),比前次法說預測的衰退7%~9%更保守。 除二度下修今年晶圓代工及公司營收預估外,美國亞利桑那州廠因熟練裝機人才不足,量產延至2025年。指數高檔震盪,就算台積電法說釋放利多,也可能是「拉積盤」,因現在每天30%~40%資金都是當日沖銷、以短線價差為主,基本面、題材面與消息面都混在一起解讀。 基本面來看,台灣是全球半導體重心,台積電先進製程集中台灣寶山、中科、高雄和龍潭等地之2奈米及1.4奈米製程,加上南科5奈米、4奈米和3奈米全數產能。美國鳳凰城說白了就是符合美國獎勵晶圓政策,客戶國防及軍事用途晶片地緣政治風險要求,台積電營運本體仍是台灣,全球半導體大廠默克、科林研發、英特格、艾司摩爾、日立先端科技都擴大在台投資;美商應材及東京威力科創也在台成立先進製程設備訓練中心,台灣半導體成為先進製造供應鏈夥伴,這也是輝達、超微CEO,相繼來台搶產能的主因。 今年台股強勢另一原因是ETF基金擴大,6月台股ETF資金單月增加722億元,總規模超過1兆元,ETF前三名元大台灣50(0050)規模3,415億元,元大高股息(0056)、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都超過2,000億元,「市值型」與「高股息」主題ETF最受歡迎,這些高股息ETF基金不會因台積電利空消息而積極減碼,反而因為台積電未來每年現金股利調升到12元以上而維持核心持股。 投資策略:下周FOMC會議將續升1碼,至5.25%~5.50%,升息循環觸頂;下次9月20日FOMC利率不變機率為86%,而後華爾街又會把2024年降息時間從第三季提前到第一季。 台股指數技術分析方面,17,000點是下周多頭要保有的重要防線,要防止高檔M頭格局。焦點放在類股輪動,半導體、國防股、觀光/飯店/解封股、電力股進入整理;面板、雙D、蘋果供應鏈、生技、金融、航運有輪動空間,但多數科技股成長題材新鮮度不足,例面板報價上漲、iPhone15新機拉貨,都在市場共識中。 金融股或有機會,因存放款利差擴大,美國銀行股上季財報優於預期,股價上揚,銀行倒閉危機解除;另外,富邦金與國泰金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EPS)分別為3.18元與1.98元。 生技走勢也增溫,台灣生物科技展7月19~22日舉行,亞洲生技大會在7月26~30日,CDMO、抗體藥物複合體、核酸藥物、細胞療法、生物製藥的未來成長題材,加上指數空間縮小,資金就會被制約輪動到生技股。
自將AI概念熱門股緯創、廣達…等納入成分股,00878、0056也變身飆股;然而,熱錢怎麼來就會怎麼去,財經部落客小車調節部分0056和00878,轉至屬於大盤型ETF的006208;他建議,最好的調節方式是先看準標的,以「核心換核心」,各檔漲逾20%分批慢賣,這樣既在高點做了調節,也保留了大部分的核心資產,讓存股適度有些小確幸。 ◎以下為「小車 x 存股實驗」原文: 我的存股故事 49:我的高股息ETF調節 最近搭上AI資金浪潮,緯創、廣達、光寶科、英業達、仁寶……等這些高股息ETF最愛的成分股,隨著它們股價的狂飆帶動了高股息ETF的價格攀上高點。 0056週一最高點來到35.96元,幾乎逼近2021年納入長榮時創下的36.17元,而00878也是在上週突破20元之後每天不斷改寫歷史新高,直到本週ㄧ爬到最高21.82元後才開始修正。 應該有許多粉絲朋友看見我在7/14~7/18之間於高點調節了幾張0056與00878,轉至大盤型ETF 006208,今日來跟大家分享我這次換股的想法: 小車的資產配置是60%核心持股領股利,40%成長股賺資本利得。如遇需大筆資金,調節成長股是我的首選,至於核心持股是股利現金流的來源,能不動就盡量不動,動多了能領的股利就會縮水。 然而最近高股息ETF受到其A I相關成分股飆漲的影響,漲幅屢創新高且績效狠甩大盤,這樣的漲幅對核心持股來說不太正常,已經超漲了。 我們須明白以領股利為主的核心持股,諸如金融股、高股息ETF,其股價是有天花板的,不像成長股一旦有技術上的突破,股價便一路向北,很難再震盪回起漲點。 市場買單核心持股的原因在於「高股息」,金融股在每年獲利都難有重大突破的情況下,價格炒作得再高也終將隨著殖利率變低而修正,如一度漲到45.4元的兆豐金、35.7元的玉山金、31.5元的合庫金。 至於高股息ETF也是受制於選股邏輯而有價格天花板,因為入選高股息成分股的前提是「殖利率要高」,所以不會主動選進飆股與成長股。這次AI相關成分股因熱錢湧入而被動變成飆股,熱錢既會來,自然也有離開之時。一旦市場資金輪轉至其他類股,價格便會向下修正,如2021年納入長榮的0056,一度隨著熱錢價格推升至36.17元的歷史新高,後來亦因熱錢退場而跌到人人喊打的23.28元。 就算熱錢久久不退,成分股能持續維持高價,ETF一年兩次的成分調整遲早會將漲高後殖利率變低的股票踢出,屆時價格ㄧ如絢爛煙火綻放後重新回歸平凡。 面對漲高的核心持股,既然價格修正是遲早的事,完全不賣抱上抱下難免太心酸,賣多了股利現金流又會縮水,到底該怎麼辦呢?小車的做法如下: 1️.先找好換股標的 若無資金需求,小車不太喜歡賣股換現金等買點,賣股前如未能事先幫資金想好出路,將很難預測價格修正何時會來?修正多少?閒置的現金要放在身邊多久? 因此須事先認真尋找有無合適換股標的,最好的方法是「核心換核心」,既能將低殖利率標的調節至高殖利率,股利現金流也不會減少。如2022年金融飆漲調節部分兆豐金、玉山金、合庫金至0056。不過今年面對金融、高股息皆高價的情況,小車選擇轉入漲幅較落後的大盤型ETF 006208,雖會損失一些股息,但也相對保值且股價有較多的成長空間。 2.僅調節獲利金額換股 一般漲幅要超過20%我才會開始考慮調節,但並非完全出清核心持股,賣光非但少了股利現金流,苦心經營的低成本庫存也隨之歸零。因此小車設定調節上限為各檔的20%,分批慢賣,有漲才考慮賣出換股,沒賣滿20%也沒關係,不必勉強。 如此既在高點做了調節,也保留了大部分的核心資產,存股適度有些小確幸,能讓自己的心情好過一些。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小車 x 存股實驗」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證券商6月承作定期額達78億元,寫歷史次高,證交所公布,6月小資族最愛ETF仍是元大台灣50(0050),定期定額交易戶數直逼20萬戶,元大高股息(0056)、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及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各大增約1萬戶,顯示投資人就是愛高股息。 到6月為止,證券商承作定期定額ETF交易戶數前五名分別為元大台灣50、國泰永續高股息、元大高股息、富邦台50及元大台灣高息低波等,交易戶數各為198,153戶、180,201戶、176,348戶、100,498戶、47,185戶,全數創新高,其中,富邦台50首度出現突破10萬戶。 此外,交易戶數前五名中,有三檔高股息、二檔追蹤台灣50指數,顯示國內投資人鍾愛高股息ETF及以權值股為成分股的ETF。 外,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6月交易戶數也大增約2,000戶,基金規模從5月底的僅31.71億元,到6月底飆增114億元以上、至145.95億元。 6月個股定期定額第一名仍是台積電,但6月無視於台積電月中除息2.75元,交易戶數下滑至58,110戶,月減1319戶,昔日定存族的最愛玉山金,單月也大減553戶。 台積電20日法說會內容保守,護國神山光環褪色,是否影響7月投資人定期定額的意願,備受關注。 台股(上市櫃)ETF目前已來52檔新高,最新資產規模超過1.17兆元新高,較6月底的1.15兆元再攀升。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台股高股息ETF近期規模大增,根據統計至7月19日,本月台股高股息ETF的規模已增加超過600億新台幣。原因除了3檔高股息ETF新掛牌推升規模,也包含除權息旺季到來,投資人趁除息前進場領息。今天台股掛牌的11檔高息ETF也全數收紅盤。 布局高股息ETF,除了考慮配息率與價格之外,能否完成填息也是投資人關心的焦點,今年以來至7月19日止,除了本周(7月18日)剛除息的元大高股息(0056)外,其他10檔的高股息ETF全都陸續填息。0056今收盤價為34.71元,離填息價差為1.23元。 大華優利高填息30經理人鄭翰紘表示,今年以來台股受惠於AI帶動上漲,過去被稱為牛皮股的企業,今年漲幅驚人,帶動持有相關成分股的高股息表現亮眼。 展望後市,他指出,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日前宣布加入AI產業,沙烏地阿拉伯也傳出將擴大AI投資,加上半導體女王、AMD總裁蘇姿丰訪台等,都為AI題材再添火力,相關產業鏈仍值得期待。不過他也提醒,今年下半年大盤仍受到總經、大選等不確定因素影響,建議投資人透過ETF分散布局於獲利穩健、前景樂觀,或是評價面具吸引力的企業。 投資人降低單壓個股的風險,透過高填息的篩選流程,有利投資人的投資總報酬能向上行,而非領了股息、賠了價差。據統計,今年以來配息率在1%以上,而填息時間在10個(含)交易日以內的台股高息ETF包括:大華優利高填息30(00918)、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00)等。
台灣5月景氣連亮7顆藍燈,代表經濟持續低迷,但台股卻因AI瘋漲上萬七,帶旺擁有AI飆股的高股息ETF漲贏市值型ETF,也就是0056與00878上半年以2~3成報酬率跑贏0050的奇特現象,也使網友懷疑自己是否應該認錯賣掉0050,重新買回0056與00878?理財達人「存股方程式」認為大可不必,因為長期報酬一定是市值型ETF勝出,現在換股就怕趨勢反轉,賠了夫人又折兵。 「存股方程式」版主在臉書粉專表示,今年因為全球經濟不振,國發會公布的景氣燈號,持續維持代表低迷的藍燈。因為景氣低迷,今年主要投入市值型ETF,期待經濟恢復成長時,可以帶來更高的報酬,高息型ETF今年至今一股未進。 有版友來訊表示,幾乎所有投資達人都說,市值型ETF長期表現會勝過高息型,所以就把大部分的00878與0056賣掉轉買0050,讓人料想不到的,今年受到AI題材的帶動,00878與0056漲幅居然勝過0050,於是版友開始質疑自己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也質疑版主今年投入市值型ETF的做法是否正確?如今很猶豫是否應該認錯賣掉0050,重新買回0056與00878? 版主說,配息高的企業,通常都是已經過了高速成長期,不需要大量的資本支出,因此可以將獲利發放給股東。過了高速成長期、配息高的企業,通常股價波動不會太大。高息型ETF成分股大部分就是這類企業,所以股價相對於成長型企業含量高的市值型ETF,長期波動性理應較小、成長性理應較低。 然而今年非常特別,有幾檔配息穩定、股價少有波動的牛皮電子股,因為搭上AI順風車,上演難得一見的大多頭,而這些牛皮電子股剛好又是高息型ETF的常客,導致高息型ETF今年績效罕見的狂勝包含0050在內的市值型ETF。 不過,所謂「長期投資」不能只看幾個月的表現,而是應該以「年」為單位來觀察會比較客觀。以成熟穩定型企業為主的高息型ETF,長期績效雖然很大可能會輸給市值型ETF,但這是指長期平均,不代表高息型年年都會輸給市值型。今年截至目前為止,就是一個顛覆投資人印象的特殊情況。 版主進一步說明,從過去歷史報酬來看,市值型ETF報酬率是紮紮實實狠甩高息型,而市值型未來的「長期報酬」,應當還是會大勝高息型。畢竟從選股策略來看,市值型成分股包含許多成長型企業,長期績效不太可能輸給成熟穩定型企業為主的高息型ETF。 以近半年的短期績效,評斷市值型與高息型ETF,似乎不太恰當。因此,究竟是否應該認錯賣掉0050,重新買回0056與00878?版主認為大可不必。首先, 0050這類市值型ETF的「長期報酬」勝出的機會比較大。其次,現在轉進漲到高原區的0056與00878,沒跟到前面的漲幅就算了,就怕未來趨勢反轉時,吞下滿滿的跌幅,那可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版主指出,市值型與高息型ETF都很適合長期投資,與其頻繁換股、追高殺低,不如老實定期進場買。不知該挑選哪一種類型?兩種功能不同,其實可以兩種都酌量布局。 版主會後悔今年目前為止只買市值型嗎?不會。因為版主相信長期下來市值型會勝出,此外,投資沒什麼好後悔的,而是要依據錯誤修正未來的投資策略。沒有人可以事先預判哪種投資策略會取得較好的報酬,任何決定都是依據當下的情勢所做的。 年初版主審視當時的經濟環境,決定暫緩買進高息型,如今回想依然不認為是錯誤的。雖然如今飆漲的高息型ETF證實了版主似乎判斷失誤,但以結果來評斷似乎有失公允。 總而言之,在市值型與高息型兩種ETF之間頻繁轉換操作,版主不認為是明智的投資策略。當你不知道該怎麼做時,通常什麼都不做就是最佳策略!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存股方程式》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台股盤面焦點AI概念股震盪劇烈,今天僅廣達一馬當先續創新高,緯創雖反彈但未收復5日線,台積電下午召開法說會,市場觀望,台股指數今天量縮小漲48.45點,收17164.89點,成交量3150億元,較昨天大減1千多億元。 今天外資賣超53.59億元,投信賣超15.01億元,自營商買超14.36億元,合計3大法人賣超54.23億元。 外資今天大買航運族群,航空雙雄名列買超前2名,華航3.4萬張、長榮航2.9萬張;貨櫃航運的長榮敲進1.2萬張、陽明1.1萬張。 高股息ETF人氣王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外資今天再度加碼1.12萬張,累計連8天共買進16萬9036張。0056元大高股息也加碼3388張,同樣是連8買。 至於熱門的AI概念股,外資今天買進英業達7933張、廣達5915張,皆為連3買。 外資賣超第一名為聯電5萬張,聯電除息後持續貼息,今天跌到46.1元創波段新低,面臨年線保衛戰。 法人表示,台股指數已來到歷史高檔區,投資人警覺性提高,目前盤面主流AI族群熱度尚在,仍有個股續創新高,但不少先前漲多個股近期出現回檔,須開始留意追高風險,預估大盤短期可能轉為高檔震盪走勢。 外資今天買超上市個股前10名為:華航(2610)34127張、長榮航(2618)29527張、開發金(2883)23853張、新光金(2888)17729張、宏碁(2353)14878張、大亞(1609)14693張、元大金(2885)14357張、長榮(2603)12167張、陽明(2609)11228張、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11226張。 外資今天賣超上市個股前10名為:聯電(2303)50429張、中信金(2891)13628張、復華富時不動產(00712)13495張、永豐金(2890)11965張、群創(3481)8653張、三陽工業(2206)7798張、兆豐金(2886)7417張、光寶科(2301)7004張、中鋼(2002)5783張、欣興(3037)5690張。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台股正值除息旺季,高股息ETF又有AI概念題材加持,成為盤面吸金人氣王,帶動多檔指標ETF近一個月量價齊揚、市值規模飆漲。 台股ETF近月市值規模變化,以元大高股息(0056)增加165億元居冠、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114億元次之,掛牌上市僅1個多月的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94億元居第三;若以受益人數來看,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兆豐龍頭等權重(00921)、群益半導體收益(00927)因今年來新掛牌優勢,近月增幅分別達72%、66%、29%表現最為亮眼。 7月以來周周上演ETF除息大戲根,本周就有12檔台股ETF進行除息,炒熱台股交投熱度,其中高股息ETF因為成分股納入時下發燙的AI題材,漲幅領先大盤,成為投資人積極布局的標的。其中0056、00878等指標ETF單日成交量多躍居台股前20大,19日將進行首次除息的00929挾台股首檔月配息ETF,將配發0.11元、預估年化殖利率逾8%,吸引資金不斷流入,單日成交量更突破14萬張,再攀掛牌以來新高,近期也成為台股熱門成交量排行常客。 這波台股高股息ETF基金因為有AI概念股加持,績效、配息都不差,成為資金搶進標的。以績效來看,7月以來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878兩檔基金漲幅超過9%表現最佳,另外,0056、大華優利高填息30、復華富時高息低波也都至少有6%以上的報酬率。 配息率方面,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基金在短短20個交易日就完成11%的填息,凱基優選高股息30、00878兩檔高息ETF最新一次配息的年化報酬率也都超過6%,19日將進行除息的00929超過8%,18日是最後買進日竟然吸引24億元的申購量,可見高息的吸金魅力。
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00)ETF追蹤的「上市櫃高股息30指數」,最新成分股調整18日盤後生效。此次出現大汰換,30檔更動27檔,包括近來飆漲、被關禁閉的緯創被剔除,引起市場高度關注與警戒。 緯創今年股價漲翻天,外資從5月3日啟動賣超模式,累計至7月18日賣超24.67萬張,外資持股一路從42.38%,賣到7月17日的36.11%,18日轉為買超8千多張、持股比降至36.41%。 AI股價狂飆,但也拉低殖利率,部分個股不符合入選高股息ETF基金條件,適逢近期必須調整持股的ETF,陸續將緯創、技嘉等個股剔除。據悉,緯創遭兩檔高息ETF踢出名單,造成的被動賣壓高達3~5萬張,市場解讀這應是18日台股AI類股賣壓沉重的原因之一。 00900ETF至7月18日止,基金規模311億元,緯創成為遭剔除的27檔成分股之一,投信18日賣超8,247張,籌碼由外資承接,外資18日轉為買超8,689張。台灣指數公司證實,18日盤後生效,00900個股已調整完畢,短線對緯創影響不大。 此外,緯創也是規模最大三檔ETF,0050元大台灣50、0056元大高股息、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的成分股,合計三檔基金規模達7,800億元。
無畏大盤跌百點,統計18日共六檔台股ETF逆勢上漲,包括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凱基優選高股息30、國泰永續高股息、元大台灣高息低波、元大中型100與復華富時高息低波等,其中有五檔都是高股息ETF基金2成至4成不等的報酬率,其中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基金還在短短20個交易日就完成11%的填息,可見高息ETF基金的吸金魅力。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在18日盤中價新高20.46元,最後收盤也站上收盤價20.32元新高,讓9萬3,367位投資人息利雙收都賺錢。該基金追蹤臺灣精選高息指數,不只是關注大市值及流動性佳的龍頭標的,更將高息優勢再優化,讓存股族能完整參與台灣企業當年度已宣告高息。 同時精選具備獲利能力的30檔個股,6月宣布首次配息年化配息率11%,市場原本尚有疑慮是否能填息,結果20天即完成填息,讓市場刮目相看,自6月宣布配息率以來,成交量每日均張維持在3萬張以上,受益人持續增加,從5月底26,974人到7月增加到93,367人,顯示出人氣持續暢旺。 凱基優選高股息30、國泰永續高股息兩檔高息ETF的人氣也持續暢旺,最新一次配息的年化報酬率也都超過6%,成為近期高息ETF的投資焦點,至於強調高息下波動低的元大台灣高息低波與復華富時高息低波ETF,也在大盤重挫下淨值持續創下新高。 若以7月以來高股息ETF基金績效來看,富邦特選高股息30、國泰永續高股息兩檔基金漲幅超過9%表現最佳,另外,元大高股息、大華優利高填息30、復華富時高息低波也都至少有6%以上的報酬率,可見高息ETF基金配息之外在資本利得上表現也不差,因此近期成為台股盤面上的交投重心。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00919)基金經理人謝明志表示,整體電子景氣雖尚未完全復甦,因美國科技股表現仍強,整體台股預料將呈現區間震盪的行情。半導體庫存去化已經告一段落,短期需求仍疲弱,但生成式AI需求大幅成長,有助相關供應鏈的成長及半導體復甦。
人氣高股息ETF之一的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00)昨(18)日宣布調整成分股,由於一口氣置換27檔,30檔成分股中僅保留光寶科、聯發科、華邦電等3家,剔除緯創、長榮等多檔夯股後,改納廣達、力積電、中鋼、兆豐金等,調升金融、傳產比重,動作之大,引發市場關注。 2021年12月14日成立的00900,追蹤台灣指數公司特選台灣上市上櫃高股息30指數,昨宣布大調成分股,增刪家數高達27檔,已於昨日盤後生效,成分股全數調整完畢。 新納名單部分,包含亞泥、統一、中鋼、大成鋼、潤泰全、豐泰、巨大等7家傳產股,以及兆豐金、永豐金、中信金等3家金控,電子部分則有佳世達、微星、瑞昱、廣達、台光電、可成、大立光、鈊象、大聯大、新唐、中美晶、新普、力成、環球晶、長科*、力積電、群聯。 至於刪除的標的部分,不僅台塑4寶就有2家中槍,電信3雄砍掉2家,且剔除長榮、裕民、慧洋-KY等3檔海運股,至於緯創與小金雞緯穎,也一起遭到汰除,開發金則是唯一被踢出的金融股。 遭刪的非電子股部分,除了開發金,還包括台塑、南亞、華新、中華、長榮、裕民、慧洋-KY、寶成等8家,電子股則有聯強、宏碁、漢唐、中華電、聯詠、健鼎、緯創、台勝科、遠傳、和碩、臻鼎-KY、世界、崇越、瑞儀、台郡、同欣電、緯穎、南電等18家。 專家分析,近來AI股狂飆,拉低殖利率,因不符高息標準而遭ETF剔除,緯創近來連遭2檔高息ETF刪除,被動賣壓高達3~5萬張,可能是AI股昨日賣壓沉重的原因之一,由於緯創是規模前3大ETF的成分股,包括0050(元大台灣50)、0056(元大高股息)、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都有持股,後續是否陸續出現調節動作,值得留意。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與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繼規模分別站上3000億、2000億的元大台灣50(0050)、元大高股息(0056),國內首檔債券ETF元大美債20年(00679B)規模也突破千億,三檔市值型、高股息型及債券型ETF的成長軌跡,反映國人投資理財版圖不僅從個股交易走向ETF,更由聚焦台股營運成長及穩定股利,進入股債配置尋求多元收益來源的新階段,朝分散風險布局策略發展。 目前市場對於季配息ETF的討論度高,相對於高股息ETF,債券ETF領的是債息,只要發債國家或是企業不違約,都會每期固定支付債息,不像股票股利,會隨當年企業經營結果而有變化,因此為了能順利取得債息,建議投資人選擇優質債券標的。同時債券ETF具有節稅優勢,因其配息收益計入海外利息所得,適用個人最低稅負制,一般投資人新台幣670萬元內可免稅,且因其配息來源屬於境外所得,故免繳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美國公債是由世界第一經濟體美國為擔保,被視為無風險資產,更是全球資金配置固定收益資產的基本標配,也被台灣投資人作為前進債券ETF的第一步。元大美債20年(00679B)是國內首檔債券ETF,提供投資人配置美國長天期公債的簡單管道,今年以來日均成交量居債券ETF之冠,據集保結算所統計,截至7月14日投資人數達14萬9172人,是國內債券ETF人氣王,光是上半年就大幅增加近10萬人,買氣推升規模突破千億。 同步獲市場關注的還包括元大美債20正2(00680L),未來當美債殖利率下跌時,其價格成長空間更大,因此建議投資人可以考慮在美債殖利率彈升之際尋找布局機會,近期吸引不少投資人在相對低檔位置進場。據證交所資料,統計今年以來日均成交近2萬張,達2022年的13倍。 00680L追蹤ICE美國政府20+年期債券2倍槓桿指數,反映「ICE 美國政府20+年期債券指數」之單日正向2倍報酬表現,受市場波動與複利效果影響,長期表現與原型指數的正向兩倍累積報酬會有所差異,僅適合可以持續留意行情變化的投資人,操作時須謹慎評估並嚴設停損規畫。 00679B近4季單季年化配息率最高來到4.3%,最近一次則為3.7%,平均為3.8%。投資人參與ETF配息時,應留意配息率不等於報酬率,且須注意「半年配息、季配息、月配息等一年多次配息的產品,可能有各次配息金額不一致」之情形,不宜以單次配息推估該ETF未來會維持一樣的配息率,建議以長期配息記錄作為參考標準,更能有效評估ETF配息。
繼規模分別站上3,000億、2,000億的元大台灣50(0050)、元大高股息(0056),國內首檔債券ETF元大美債20年(00679B)規模也突破千億,三檔分別代表市值型、高股息及債券型ETF成長軌跡,反映國人投資理財版圖不僅從個股交易走向ETF,更由聚焦台股營運成長及穩定股利,進入股債配置尋求多元收益來源的新階段,朝分散風險布局策略發展。 目前市場對於季配息ETF的討論度高,相對於高股息ETF,債券ETF領的是債息,只要發債國家或是企業不違約,都會每期固定支付債息,不像股票股利,會隨當年企業經營結果而有變化,因此為了能順利取得債息,建議投資人選擇優質債券標的。 同時債券ETF具有節稅優勢,因其配息收益計入海外利息所得,適用個人最低稅負制,一般投資人新台幣670萬元內可免稅(自然人),且因其配息來源屬於境外所得,故免繳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美國公債是由世界第一經濟體美國為擔保,被視為無風險資產,更是全球資金配置固定收益資產的基本標配,也被台灣投資人作為前進債券ETF的第一步。 元大美債20年為國內首檔債券ETF,提供投資人配置美國長天期公債的簡單管道,今年以來日均成交量居債券ETF之冠,據集保結算所統計,截至7月14日投資人數達149,172人,是國內債券ETF人氣王,光是上半年就大幅增加近10萬人,買氣推升規模突破千億。 同步獲市場關注的還包括元大美債20正2(00680L) ,未來當美債殖利率下跌時,其價格成長空間更大,因此建議投資人可以考慮在美債殖利率彈升之際尋找布局機會,近期吸引不少投資人在相對低檔位置進場。據證交所資料,統計今年以來日均成交近2萬張,達2022年的13倍。 00680L追蹤ICE美國政府20+年期債券2倍槓桿指數,反映「ICE 美國政府 20+年期債券指數」之單日正向2倍報酬表現,受市場波動與複利效果影響,長期表現與原型指數的正向兩倍累積報酬會有所差異,僅適合可以持續留意行情變化的投資人,操作時須謹慎評估並嚴設停損規劃。 00679B近4季單季年化配息率最高來到4.3%,最近一次則為3.7%,平均為3.8%。投資人參與ETF配息時,應留意配息率不等於報酬率,且須注意「半年配息、季配息、月配息等一年多次配息的產品,可能有各次配息金額不一致」之情形,不宜以單次配息推估該ETF未來會維持一樣的配息率,建議以長期配息記錄作為參考標準,更能有效評估ETF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