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價
-
漲跌
-
漲跌幅
-
成交量(張)
-
國內成分證券ETF股票-高股息
53檔台股ETF規模出現最新變化,市場唯一連續二次配息率超過10%的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在上周規模結算(9/28)來到442.58億,正式超越00881國泰台灣5G+,成為第6大台股ETF。累計台股前5大規模ETF分別為0050、0056、00878、00929、006208。 若以受益人數來看,00929上周增加1.85萬人,總人數來到38.6萬人最多;其次為00919上周增加1.17萬人,總人數達23.3萬人。 根據統計,今年百億規模以上的台股ETF中,增加規模高達400億以上的共有4檔,分別為00929復華台灣科技優息成長811.5億、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750.5億、0056元大高股息496.4億及0092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423億。 若以規模成長率來看,扣掉00929為今年新成立者,以00919為今年最高,成長幅度高達2161%,顯現能夠穩定持續配息的台股ETF,仍深受投資人青睞。 群益投信表示,台股ETF如果有不錯的配息金額及年化殖利率數據,容易吸引資金轉進,投資人想要配息就是希望現金流越多越好,因此殖利率是一個很重要的參考指標,無論是季配或月配,其平均年化殖利率越高,一整年領下來的股利也就越多。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00919)基金經理人謝明志表示,台股長期需持續觀察全球總體經濟軟著陸效果及時間長度,以及聯準會姿態的變化,目前對於台股長線多頭看法不變,但基於各產業復甦情況及成長趨勢不同,需慎選標的產業及族群。00919成份股依照股利率加權,輔以流動量指標調整權重,以表彰兼具高股息、獲利能力以及流動性之股票投資組合績效表現。 復華台灣科技優息ETF經理人許忠成表示,00929配息採平滑化策略,透過篩選聚焦優質高息電子股並剔除高波動、現金股利變異係數過高之個股,一改過去對電子股波動度大之印象,達到跟漲抗跌同時兼顧報酬及股息表現,也有助投資人資金運用,適合做為中長線投資台股的投資工具。
百萬投資人照過來!0056(元大高股息)公布最新配息,每單位配發1.2元,以今(2)收盤價換算單季殖利率達3.35%,累計今年配發2.2元,創成立以來新高;另外00929(復華台灣科技優息)也公布第4個月配息,維持每單位配發0.11元。0056將在10/19日除息,而00929則在10/24除息。 元大投信表示,本季實際配發金額將在10月17日第二階段公告,10月19日除息,想參與配息的投資人,最晚在10月18日前買進並持有,配息發放日則在11月14日。 統計0056今年以來報酬及配息、填息表現:至9月28日含息總報酬為42.5%,7月首次季配除息年化配息率5.6%,僅5個交易日即完成填息,連續填息年數進入第13年,續創高股息ETF新紀錄。 0056追蹤的臺灣高股息指數於2007年發布以來,四次景氣觸底向上階段,指數漲幅介於15.4%至90.3%。本次景氣對策信號分數目前以2023年2月為最低點,呈現復甦趨勢,據FactSet預測,0056現階段成分股有高達84%在2024年EPS將呈正成長,平均年增率達32%,可望持續帶動0056表現。 00929也於今日傍晚公告,以9/30收益分配評價結果,每單位將配發0.11元,以今日(10/2)收盤17.5元計算,單次配息率為0.63%,除息交易日為10/24,讓38萬受益人高喊「替自己加薪!」
中秋節腳步又近了,接下來將是兩個連續長假,台股交易量也驟降到二○○○億上下,這是一個標準的盤整走勢,對投資人來說,這是一個渡小月的日子,經歷了第一季軍工股的奔馳,第二季廣達、技嘉、緯創引領的AI狂潮,往下台股正在尋找下一輪新方向。 第四季GDP傾向樂觀 九月通常是一個關鍵變化的轉折,去年全球經濟的逆轉到九月是一個分水嶺,從出口金額來看,去年八月之前,台灣的出口都在四○○億美元以上,二二年三月到四三五億美元歷史單月最高,到八月仍有四○三億美元,到了九月降到三七五億美元,從此台灣出口告別單月四○○億美元,到十月偶爾出現三九九.二億美元的高潮,到十一月降到三六一.五億美元,十二月是三五七.五億美元,九月起,台灣出口進入低檔,接下來台灣出口衰退將收斂,今年九月如果高於三七五億美元,出口連十二個月衰退有機會轉正。 另一個是經濟成長率,台灣經歷從二○到二二年的高成長,真正的轉折也是去年第四季,台灣的GDP轉為負○.七八%,今年首季也是負三.三一%,第二季恢復一.三六%的正成長,今年全年GDP在保一到保二之間,對照去年第四季的○.七八%負成長,今年第四季台灣面對的是去年低基期,成長數字會比預期樂觀。 單從出口衰退、經濟負成長的角度來看,台灣今年經濟基本面確實不好,但台灣的出口經歷了疫情快速成長,在二一年是四四六三億美元,成長二九.三%,二二年又再高成長,高基期下創下四七九四億美元的歷史紀錄,今年出口縱使衰退,至少可達四二○○億美元左右,也算是歷史第三高!而台灣GDP的季衰退,那也是建立在連續十個季度高成長下呈現的衰退,用「民生凋蔽,民不聊生」這個語調太超過,如果把逐年出口、經濟數據攤出來看,台灣一點都不差。 再看股市的表現,到九月二十五日為止,台股今年從一四一三七.六九跑到一六四五二.二三,上漲十六.三七%,在亞洲股市僅次於日本的二四.一七%,贏了南韓的十二.一五%及印度的八.四九%,在亞洲排行第二,台股的漲幅贏過道瓊的二.四六%,標普五○○的十二.五%,只輸給費城半導體指數的三二.九%及Nasdaq的二六.二%,台股今年的表現一點都不漏氣。 照理說,台灣今年經濟數據表現不好,但加權指數卻能穩穩站在一萬六千點以上,距離歷史天價一八六一九並不遠,很重要的原因是過去跑到中國的西進資金正源源不絕匯回台灣,前不久,在高鐵車廂上,有一位台商跑過來跟我聊天,他告訴我,過去從中國匯回的錢,資金成本只有一∼二%,後來上升到七∼八%,今年一些比較困難的個案,資金成本上升到十二%以上,而且資 金匯回愈困難,匯回的錢愈多,資金充沛,這是台股欲小不易的主因。 從ETF規模看見錢潮 因為錢多,除了股市大漲外,大家也發現政府非常大力打房,各種懲罰措施都用在房地產上面,但高房價一直不墜,近來最熱門的北士科正在大興土木推案,承德路北邊的文林路段,一坪開價都在一二○萬以上,南邊的洲美段也在一一○∼一二○萬之間,現在這個漲勢延伸到北投,連光明路的房子開價都在九○萬以上,奇岩重劃區已不易找到一坪八○萬以下的房子,這也是充沛資金帶動的房地產漲勢。 台灣的錢多也反應在ETF的規模,過去有錢的人把資金拿去買保單,現在很多人都投資ETF,台灣ETF規模從○三年的三九六億元起跳,到今年五月已達二.九一兆,占整體共同基金規模五.五六兆,比重已上升到五二%,ETF發行公司也從一家到十六家,這些年元大投信幾乎是大贏家,劉宗聖董事長幾乎變成「ETF先生」。 台灣幾檔大型ETF吸金的力道都很可觀,到目前為止,規模超過二○○○億元的ETF有三檔,第一名是元大台灣五○,金額是二八八○億元,第二名是元大高股息,規模也有二一八八.二四億,第三是國泰永續高股息達二一二五億元,往下有三檔逾千億的債券ETF,包括中信高評級公司債一一六七.六三億,元大美債二十年一○六二.二七億元,到元大AAA至A公司債有一○九九.一九億。 投資ETF幾乎已是市場顯學,這也讓ETF市場影響力大增,像復華台灣科技優息規模有七九○億,但今年在AI狂潮中就大顯身手,很多大漲的AI股都是ETF核心持股,在投信大力加碼下,這些AI概念股發揮驚人漲勢,像廣達、技嘉、光寶科、緯創、勤誠都是ETF買盤堆砌出來的。(全文未完)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267期精彩當期內文轉載》
台股ETF基金近年扮演推升投信整體基金規模攀升的要角,也成為各投信主戰場,統計今年來台股ETF基金新成立八檔,受益人數增加超過120萬人,緊接著10月起將陸續有新基金開始募集,預期不但將為台股注入活水,也將推升整體台股ETF基金規模再創新高。 今年以來台股ETF基金受益人數增加超過3成,整體規模較去年底大幅成長4成,且其中多來自高股息ETF基金。從近年新成立的台股ETF基金來看,後起之秀的實力不容小覷。 目前規模前三大的台股ETF基金仍是元大台灣50(0050)、元大高股息(0056)、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穩坐,至9月底規模各來到2,845億元、2,188億元與2,108億元。 但今年6月才掛牌上市的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以近800億元規模躍升第四大,超越之前逾500億元穩居第四的富邦台50(006208)。 市場唯一連續二次配息率超過10%的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ETF,在去年底規模僅19.7億元,9月27日規模來到439.7億元,成為第六大台股ETF,今年來成長2,146.95%,表現也相當出色。 由於10月起將有中信投信、野村投信、台新投信將陸續展開台股ETF基金的募集,中信投信近年來在債券ETF與各類股票ETF基金上多元發展,且市佔衝刺快速;野村投信台股主動型基金績效優等生,首度進軍ETF市場;台新投信在產業型與Reits等收益型基金上有不錯的發展。預期多家投信競推台股ETF基金,將持續帶動市場買氣,挹注今年整體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國發會景氣燈號創連續10個月藍燈,全球景氣顯然還在谷底,存股達人「存股方程式」列出他關注的33檔ETF 1至9月的含息報酬率總整理,前4名為均為高息型ETF,但他仍表示,將持續買進市值型,若長放5至10年,高息型不會贏過市值型;另外,他還點名2檔績效超優標的,1檔勝過大盤3%,另1檔更拜美國科技巨頭之賜,含息報酬率逾70%。 「存股方程式」表示,在他關注的33檔ETF中,前4名0056、00878、00713、00731都是高息型ETF,以台股大盤1至9月累計含息報酬率為19.73%比較,0056的含息報酬率最高達41.97%,00713為33.88% 、00878為31.54%、00731為24.85%,但他認為這種顛覆投資人邏輯的現象,若將投資時間拉長至5年、10年,他不認為高息型ETF報酬率會贏過大盤與市值型ETF;因此,他仍會選擇持續買進市值型ETF,暫緩買進高息型。 值得留意的是,「存股方程式」表示,00905今年1至9月績效持續領先所有市值型與類市值型標的,以大約3%的差距贏過大盤;00921則是台股首檔等權重產品,今年初甫上市,目前績效不錯,贏過大盤與其他老牌市值型ETF。 此外,美國科技巨頭持續引領潮流,00757今年1至9月的報酬率高達71.33%,非常驚人;反倒是指數化投資人熱愛的VT,今年1至9月報酬率僅7.61%,績效落後台股與美股,表現差強人意。 「存股方程式」關注的ETF當中,唯一虧損的標的是中國大陸的ETF 00752,他表示,中國復甦力道顯得有些步履蹣跚,再加上房地產債務的重擊,00752今年1至9月的報酬率是讓人失望的負4.54%。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存股方程式」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中秋節連假結束後,台股今天一開盤就跳空上漲,開高走高氣勢如虹,終場大漲203.57點,收16557.31點,攻上半年線,成交量擴增至2821億元。台積電甩iPhone 15發熱元凶,大漲10元;AI股群起反攻,緯穎、健鼎漲停,緯創盤中漲停、收盤仍大漲逾9%,英業達、廣達強彈逾6%,盤面氣氛轉趨熱絡。 今天外資買超63.80億元,投信買超53.60億元,自營商買超35.35億元,合計3大法人買超152.75億元。 今天AI股大反攻,外資買超第一名赫然就是盤中漲停的緯創,大買3.38萬張,其他加碼較多的AI相關族群還有欣興、廣達、宏碁等,入列買超前10名。不過,同樣是AI代表性個股,英業達卻遭賣超5千餘張。 除了AI,今天外資買超排行榜中最引人注意的是高股息ETF,連續3檔囊括第2~4名,分別是0056敲進1.9萬張、00929加碼1.88萬張、00878買進8千張。 法人表示,台股8月至9月陷入整理,2個月來指數修正約8百點,不少AI股重挫2~3成;9月底國發會公告景氣亮出第10顆藍燈,顯示景氣已低迷很久,據歷史統計,在藍燈的尾聲投資台股,勝率高達100%。今天台股拉出長紅突破半年線,KD在低檔出現黃金交叉,後市若能續強站上季線,這波中段整理可望宣告結束。 外資今天買超上市個股前10名為:緯創(3231)33859張、元大高股息(0056)19013張、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18856張、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8014張、富邦恒生國企正2(00665L)7357張、群創(3481)6275張、欣興(3037)5464張、廣達(2382)5323張、華航(2610)5191張、宏碁(2353)3762張。 外資今天賣超上市個股前10名為:矽統(2363)12712張、友達(2409)12206張、新光金(2888)11621張、中鋼(2002)10803張、開發金(2883)8688張、長榮(2603)7180張、長榮航(2618)5618張、國泰金(2882)5189張、仁寶(2324)5169張、英業達(2356)5046張。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台股近來交易量驟降到2000億元上下,呈現盤整走勢,但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認為,即使出口等經濟數據欠佳,但台商資金回流撐起股市、房市的半邊天,更從ETF規模以2.91兆元創高,0050、00929等7檔吸金功力一流觀察,指出過去有錢的人把資金拿去買保單,現在轉投ETF,也讓國內投信業者成為大贏家。 謝金河在最新一期《先探》指出,台灣今年經濟數據表現不好,但加權指數卻能穩穩站在1萬6千點以上,距離歷史天價18619並不遠,很重要的原因是過去跑到中國的西進資金正源源不絕匯回台灣。 前不久,在高鐵車廂上,有1位台商跑過來找他聊天,透露過去從大陸匯回的錢,資金成本只有1~2%,後來上升到7~8%,今年一些比較困難的個案,資金成本上升到12%以上,而且資金匯回愈困難,匯回的錢愈多,資金充沛,這是台股欲小不易的主因。 因為錢多,除了股市大漲外,大家也發現政府非常大力打房,各種懲罰措施都用在房地產上面,但高房價一直不墜,近來最熱門的北士科正在大興土木推案,承德路北邊的文林路段,1坪開價都在120萬以上,南邊的洲美段也在110~120萬之間,現在這個漲勢延伸到北投,連光明路的房子開價都在90萬以上,奇岩重劃區已不易找到1坪80萬以下的房子,這也是充沛資金帶動的房地產漲勢。 此外,台灣錢多也反應在ETF的規模,過去有錢的人把資金拿去買保單,現在很多人都投資ETF,台灣ETF規模從2003年的396億元起跳,到今年5月已達2.91兆,占整體共同基金規模5.56兆,比重已上升到52%,ETF發行公司也從1家到16家,笑稱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幾乎變成「ETF先生」。 謝金河表示,台灣幾檔大型ETF吸金的力道都很可觀,到目前為止,規模超過2000億元的有3檔,第1名是元大台灣50(0050),金額是2880億元,第2名是元大高股息(0056),規模也有2188.24億,第3是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達2125億元。 往下有3檔逾千億的債券ETF,包括中信高評級公司債(00772B)1167.63億,元大美債20年(00679B)1062.27億元,到元大AAA至A公司債(00751B)有1099.19億。 投資ETF幾乎已是市場顯學,這也讓ETF市場影響力大增,像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規模有790億,但今年在AI狂潮中大顯身手,很多大漲的AI股都是核心持股,在投信大力加碼下,這些AI概念股發揮驚人漲勢,像廣達、技嘉、光寶科、緯創、勤誠都是ETF買盤堆砌出來的。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突破4.6%關卡,續創16年新高,加上西德州原油大漲逾3%,通膨憂慮再起,不過,美國科技股出現止跌,那斯達克、費半收紅。台股今天反彈43.38點,收16353.74點,成交量2540億元,突破5日均量。交投熱門個股中,定穎投控大漲逾8%、文曄漲6.7%、廣達漲逾4%,緯創下跌1.46%。權王台積電則小漲1元。 今天外資賣超77.29億元,投信買超32.81億元,自營商賣超18.11億元,合計3大法人賣超62.60億元。 近期暴紅的高股息ETF 00929,外資今天持續敲進1.18萬張,累計連5買共5萬3628張。此外,加碼同族群的0056元大高股息2289張、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1215張、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1212張。 今天成交量第一名是緯創,外資賣超8996張,AI股還減碼廣達7729張、技嘉6420張、英業達4758張。 法人表示,本周台股一度大跌,成交量縮但指數未破底,今天是中秋節連假前最後交易日,指數收小紅,值得注意的是量能出現擴增,近2周以來首度站上5日均量,顯示利空與節前賣壓告一段落。國發會公布景氣燈號連10藍,雖然顯示景氣仍弱,但另一方面也代表低迷已接近尾聲。近期股市利空連連,對長線投資人來說,反而是趁景氣谷底布局的好時機。 外資今天買超上市個股前10名為:大亞(1609)25821張、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11855張、聯電(2303)8989張、中信金(2891)7970張、合機(1618)7243張、華通(2313)5550張、新光金(2888)5051張、宏泰(1612)4160張、中工(2515)4049張、文曄(3036)3639張。 外資今天賣超上市個股前10名為:復華富時不動產(00712)17365張、中鋼(2002)12382張、華邦電(2344)11429張、華航(2610)11330張、南亞科(2408)10515張、緯創(3231)8996張、長榮航(2618)8569張、廣達(2382)7729張、寶成(9904)7344張、矽統(2363)6477張。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台股首檔月配息的高股息ETF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自從6月掛牌上市以來,人氣與市值規模急速竄升,目前規模來到758億元,僅次於元大高股息(0056)、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穩居國內高股息ETF第3大,遙遙領先第4名元大高息低波(00713)。 00929不僅上市以來規模遽增,股價表現也節節升高,在8月台股修正5百多點、跌幅近3%之際,00929還逆勢上漲逾1%,存股族不但領股息還賺到股價。不過上周00929除息後,遇上聯準會「鷹派」利空未能倖免,周線大跌4.7%,為掛牌以來跌幅最重的一周。 雖然00929上周出現掛牌以來最嚴重的大跌,但散戶投資人越跌越買,上周受益人數持續大增逾6萬人,來到36萬7496人,增幅19.8%。 其他3檔高股息ETF,上周受益人數也呈現增加,00878突破111萬人、增幅0.98%;0056達91.9萬人、增幅0.39%;00713來到18.4萬人、增幅2.59%。顯示散戶投資人不畏利空,持續進場布局。 觀察法人上周動態,外資賣超1054.13億元,創2022年6月以來單周賣超最高金額;自營商也連續8周賣超,單周調節332.59億元;僅投信力挺台股,連8周買超,上周買超101.60億元。而投信能有逢低買進的底氣,背後就是因為散戶投資人持續加碼台股相關ETF、基金等,源源不絕的資金挹注投信手上銀彈。 復華台灣科技優息ETF經理人許忠成表示,00929 成分股百分百聚焦電子產業,選股跨足各個趨勢科技主題,透過篩選聚焦優質高息電子股並剔除高波動、現金股利變異係數過高之個股,搭配月配息機制,可提供投資人掌握台股產業成長與資本利得、股息收益契機。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台股ETF從年配、半年配、季配息,如今已進化到月配息,目前有3檔超火紅,比如債券規模龍頭00772B或當紅00929,還有3檔即將參戰,比如今(25)日開募的金融債00933B或下月募集的高股息00936,網友喊每月配息就是爽,「茉園存股隨筆」版主爬梳ETF配息演進史,指配息頻率會影響收益,只要月配息持有張數越多,就越不用擔心匯費吃掉報酬率。 「茉園存股隨筆」版主在臉書表示,台股ETF最早以年配息為主,後來出現半年配、季配息,目前季配息已經成為主流,而有2檔債券ETF在今年6月以前,是市場唯二的月配息,分別是中信高評級公司債(00772B)及中信優先金融債(00773B)。 今年6月第3檔月配息來了,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是首檔台股月配息+平準金的ETF;第4檔月配息是今(25)日開幕的國泰10Y+金融債(00933B),也是首檔結合月配+平準金的金融債ETF。 下月(10/16)將有2檔月配息ETF開募,分別是台新臺灣永續高息中小型(00936)和中信成長高股息(00934),可見高股息+月配息大戰,正熱鬧開打! 從年配、半年配、季配、月配,這樣的發展史,顯然投資人愈來愈希望能早日拿到股息,獲得穩定的現金流。而ETF配息的錢從哪來?當然是成分股的股息,台股配息旺季多在每年6~9月,因此,當ETF收到成分股的股息後,就會進行分配。 如果是年配,一次就把配息發完;如果是半年配,會分兩次發完,通常半年配的兩次配息都不太平均,以元大台灣50(0050)為例,在2020~2023年上半年,分為0.70、3.05、0.35、3.20、1.80、2.60、1.90;以富邦台50(006208)為例,在2020~2023年上半年,分為0.48、1.14、0.31、1.64、1.25、1.03、1.35。 版主指出,近2年(4期)來有比較平均,但更早之前的上半年與下半年,配息比例呈現極大差異,這不外乎是兩個季度收到的股息多寡不均所造成,如果是在除息旺季發的股息,當然股息就會比較高;除息淡季,因為收到的總股息較少,所以發的股息就比較少, 不過,最近這2年來,有縮短差距的趨勢,可能是發行ETF的投信,為了回應投資人「需要較穩定的股息」所做的改變吧,所以在旺季時保留部分股息,於下次淡季時再發放,以平衡兩次的落差。 我們知道,現在股票型ETF,主要可分為「市值型」及「股息型」兩種,當然還有「主題型」或「產業型」,但我們以「市值型」及「股息型」來做比較,市值型如0050、006208、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等,股息型如元大高股息(0056)、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00)、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等。 根據研究,市值型的股息殖利率平均3.5%,股息型的股息殖利率平均5.0~5.5%,但股價的成長,是市值型占優勢,亦即市值型整體年化報酬率較高,但殖利率是落後高股息型的。 因此,市值型ETF多半比較不強調股息的平均或增加發放的頻率,所以0050、006208都是半年配,股息型ETF就比較強調配息的平均與穩定,因此就以季配息為大家比較喜歡的趨勢了。 版主舉例,由年配息變季配息最知名ETF應該是0056了吧,原本0056堅持年配息,但被後起之秀00878追上之後,有感於市場的趨勢就是朝向「季配」,所以也不再堅持年配息了,在今年5月底宣布由年配息改為季配息。 這個重大的改變,極具代表性,宣示以季配息為主,成為ETF標準配備,不過,市值型ETF,目前還不是以季配息為主,半年配已經大致上能讓投資人接受了,所以0050、006208仍然保持半年配。 但是,現在似乎又有不以季配息為滿足,而出現「雙月配息」或「月配息」ETF,雙月配息較少,目前僅有1檔是永豐優息存股(00907),而早期幾乎沒有ETF是月配息,債券型的00772B及00773B,也是在去年2月,才從季配息改為月配息。 而首檔月配息的股票型ETF,是最近很火紅的00929,上市3個多月,已經配息3次,並連3次填息,受益人暴增21倍至逾36萬人,規模也衝破758億元,在台股ETF中僅次於0050、0056、00878,躍第4大ETF,足見月配息的魅力,能在短短時間內造成如此轟動,真的不簡單。 為了讓配息能穩定,近期有不少季配息ETF引入了「收益平準金」的機制,對於平準金機制的利弊,有許多人有不同的看法,在此不詳述,版主認為,平準金對於穩定配息來說,還是有其好處的,如果要選擇配息頻率高的標的,如季配與月配,可以將平準金的有無列為考慮。 其實,配息的頻率也會影響到收益的多少,以下簡單從「殖利率」和「補充保費」2個方向來分析一下: 一、殖利率 我們知道,股息匯到帳戶,每次需付10元匯費(如果入帳銀行與ETF資金保管銀行一樣則免匯費),假如有一檔高股息ETF,股價20元,持有12張,ETF市值24萬元,殖利率5%,假設每年股息1.2萬元,試算年配、半年配、季配、月配息結果如下: ◎年配息:每年扣除10元匯費,實收1萬1990元,殖利率4.996%。 ◎半年配:每年扣除20元匯費,實收1萬1980元,殖利率4.992%。 ◎季配息:每年扣除40元匯費,實收1萬1960元,殖利率4.983%。 ◎月配息:每年扣除120元匯費,實收1萬1880元,殖利率4.950% 假如我們只是很小的小資族,有一檔高股息ETF,股價20元,持有1.2張,ETF市值2.4萬元,殖利率5%,假設每年股息僅有1200元,試算年配、半年配、季配、月配息結果如下: ◎年配息:每年扣除10元匯費,實收1190元,殖利率4.958%。 ◎半年配:每年扣除20元匯費,實收1180元,殖利率4.917%。 ◎季配息:每年扣除40元匯費,實收1160元,殖利率4.833%。 ◎月配息:每年扣除120元匯費,實收1080元,殖利率4.500% 版主分析,如果是月配息,每月扣除匯費,持有市值24萬元的ETF,會將殖利率由5%降為4.95%,降了0.05%,少了1/100的收益,對整體收益影響算小;持有市值2.4萬元的ETF,殖利率會由5%降為4.5%,降了0.5%,少了1/10的收益,對整體收益影響不小。 當然,持有市值愈高,匯費占的比例愈低,愈不用擔心匯費降低報酬率,但是若僅持有2.4萬元,則整體收益降到了0.5%,真的很高。所以結論就是,要持有高股息「月配息」的ETF,要有不能只買少量的心理準備,最好能買到24萬元(價格20元的話,大約12張)以上,才能將匯費的影響減小到1/100以下,如果能買到240萬元以上,那麼匯費的影響將降到1/1000以下。 如果要精打細算,省掉這筆匯費,就將匯入股息的帳號,改成該ETF保管銀行,比如00878保管銀行是台新銀行,只要在台新銀行開戶,再向00878的投信業者申請收益分配資料異動,再填寫變更配息帳號為台新銀行帳號,就能省下匯費了。 二、補充保費 據現行法規,「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費率2.11%,單筆股利超過(含)2萬元便課此費用。」如果是年配息,那麼單筆股利就比較容易超過2萬元,如果是月配息,因為將股利切成12個月,平均每月只有1/12股利,因此,被課到補充保費的機會就低,可以存比較多張數,而不被課保費。 假設有一檔ETF股價20元,5%殖利率,如果由年配改月配,免繳補充保費的市值是多少呢? ◎年配息:每次2萬元=每年2萬元,2萬/0.05=40萬市值,約20張。 ◎半年配:每次2萬元=每年4萬元,4萬/0.05=80萬市值,約40張。 ◎季配息:每次2萬元=每年8萬元,8萬/0.05=160萬市值,約80張。 ◎月配息:每次2萬元=每年24萬元,24萬/0.05=480萬市值,約240張。 也就是說,如果是年配息的話,只要持有超過20張,就可能會被課到補充保費;若是月配息的話,這個額度可以到240張,這就是月配息的優勢,雖然多了匯費,但達到繳補充保費的門檻因此而提高,對於持有張數較多的人來說,可以省下不少的補充保費。 當然,也有人說,繳補充保費當作是做善事,幫助國家財政,不會在意這個費用,這當然很好囉!不過,若想要精打細算,將資金做最有效率的運用,省下補充保費,當作給自己多餘收益的小確幸,也是很好的。因為補充保費2.11%,就是總收益的百分之2以上,也不能說是沒有影響的。 其實ETF算是很安全的投資標的,最近會這麼熱門,似乎比個股的討論更熱烈,相信其來有自,祝褔大家都能選到最適合自己的ETF,在投資的路上走得穩健又安心!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茉園存股隨筆》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台股首款月配型ETF的00929,上市短短3個月,基金規模超過700億元,躍居市場4哥,分析師指出,聯發科、京元電等00929成分股漲多不宜追價,但10月起包括00934、00936等2檔新ETF募集,也將跟進採取月配息,點名長榮、鈊象、智冠、華固等4檔,明年殖利率至少都有6~8%水準,入選成分股機率高,散戶可提早卡位,大吃投信豆腐。 摩爾投顧分析師何基鼎表示,美國Fed周三如預期暫停升息,但Fed主席鮑爾會後談話,卻宣示下季可能會再升息一碼,明年才會降息2碼,顯示高利率仍要維持一段時間,消息傳出,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升至4.42%,再創17年新高,利率敏感度較高的科技類股幾乎全面下跌,那斯達克、費半指數雙雙跌破前波支撐線。 然而實際上,黃豆、玉米、小麥、天然氣等大宗原物料,價格都維持相對低檔,唯獨原油受OPEC+減產影響,近期表現相對強勢,整體來看,通膨仍然受到控制,明年美國要選總統,美國繼續升息機率不高,最新FedWatch也顯示,11月不升息的機率高達73%、12月不升息的機率也有54%。 因此未來升息與否,關鍵在原油價格,他認為只要國際原油守在百元之下,美國就不可能再度升息,目前股市的下跌,只是信心問題,且實體經濟並沒有出現金融風暴,如雷曼倒閉、歐債風暴、新冠肺炎等,因此全球股市不可能走空,全球股市持續震盪的機率較高,操作端看個股表現。 台股平均殖利率大約只有3.7%,而美國3個月期公債殖利率就高達5.5%左右,台、美利差過大,外資當然持續匯出台灣,錢進美債,不過高利率也對美國負債形成壓力,下月美國政府恐又要因為債務上限,被迫關門休息,將對強勢美元形成壓力,新台幣就有機會因此升值,帶動外資重回台股懷抱。 此外,近期月配息ETF熱銷,帶動被動性的買盤進場,也是穩定台股的買盤,加上明年總統大選在即,國家隊如8大行庫絕對會進場護盤,預計最晚在中秋節過後,外資、政府、投信3股買盤的力量加持下,台股後市不悲觀,惟短期內間會持續震盪、來回打底,類股將會持續輪動上漲,因此選對股票就不用管大盤。 何基鼎以首款月配型ETF的00929(復華台灣科技優息)為例,上市3個月規模就超過700億元,排名第4,僅次於0050(元大台灣50)、0056(元大高股息)、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隨00929熱銷,未來將吸引越來越多投信業者,搶食月配息ETF的大餅,發行更多月配ETF,包含10/16公開募集的00934(中信成長高股息)、00936(台灣永續高息中小型)。 投信持續發行這些ETF,為了能穩定配息給投資人,這些ETF肯定會買進高殖利率的股票,帶動這些股票穩定向上大漲,以00929為例,主要成分股如矽創、聯發科、廣積、京元電等,近期股價都有不錯的表現,但這些股價漲多了以後,殖利率也變低了,不建議投資人追高買進。 特別是在行情持續震盪時候,建議可以留意籌碼穩定、殖利率至少4%以上的股票。他以8月營收、上半年EPS推估,包括長榮、鈊象、智冠、華固等4檔,明年殖利率至少都有6~8%水準,有望成為新的月配息ETF成分股,趁投信還沒進場前,可以提前進場,等待投信進場幫忙抬轎。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高股息ETF競爭激烈,兩大新人王00919和00929人氣爆發,火熱光芒蓋掉經典0056和百萬人氣王00878,在00929規模衝破700億元,躍高息ETF第3大後,00919也衝破400億元,躍高息ETF第4大,看來00919連2季殖利率高逾10%功不可沒,今年受益人增近10倍,來到逾18萬人。美股達人「股股知識庫」表示,將教大家用「真假高息照妖鏡」,看出是真高息還是假高息?還有便宜價怎麼算? 為美股投資新手而生的「股股知識庫」表示,根據最新統計,台股53檔ETF受益人再創新高,上周已衝破530萬人大關,以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周增逾4萬人最多,主因連2季配息,殖利率都高逾 10%,成為市場唯一ETF,但在高股息背後,投資人也得睜大眼睛看,究竟00919能否長期維持高息?要怎麼判斷高息是真配息?還是收益平準金?最重要的是00919便宜價怎麼算? 究竟高股息ETF是真的高息?還是用平準金配給投資人的假高息?其實投資人不用擔心,可以透過稱為「真假高息照妖鏡」的「指數股利率」來觀察。 什麼是指數股利率? 是一種用於衡量股票或追蹤指數潛在投資回報的指標,通常以百分比形式呈現,計算為每股股息(每股派息)與股票或指數當前市價之比,這個比率幫助投資者評估他們在投資中可以獲得的股息收入,相對於股票或指數當前價格的報酬。 簡單來說,當指數股利率越高,代表股息也越高,這對於尋求穩定收入的投資者,可具有辨別股息真偽的功能,投資人可從以下2個公式看出: ◎公式1:指數股利率=指數含息報酬率-指數不含息價格報酬率 ◎公式2:ETF可分配淨利 = 股息+資本利得 據專家推算,假設股價20元、每季配息0.54元,每月買1張00919,每季股利都再投入,則第1年可每月幫自己加薪約2100元,而到第2年則可月領4500元,只要持續到第4年,幾乎等於每月加薪1萬元,這就是時間複利的威力! 想要提前預估ETF可發多少股息?在投信官網都可查到「可分配投資收益」,以00919為例,目前可分配投資收益有2.24元,以保守估計每季配息0.5元計算,可再配息4次(2.24/0.5=4.48次),意即從今年第4季到明年第3季,至少都有配息0.5元的實力。 股股知識庫認為,綜合指數股利率來看,00919確實有連續配出高股息的潛力,尤其00919成分股調整落在5月與12月,正好是在各上市櫃董事會宣布股利後,可預估近3季獲利,並提前布局高股息股,不容易Miss(錯過)。 而投資人最關心的是,如何判斷00919股價?可透過簡單的公式,估算出「便宜」、「合理」、「昂貴」股價的區間。 ◎公式:殖利率 = 現金股利 ÷ 股價 目前00919連2季配息為0.54+0.54元,假設保守估計之後每季都配息0.5元,則近4季共配息2.08元,投資人可自由設定樂觀、平均、保守殖利率區間,這裡假設是7.5%、6.5%、5.5%,可推算出3個股價區間: ◎樂觀假設:殖利率7.5%,配息2.08元,回推股價約27.73元。 ◎平均假設:殖利率6.5%,配息2.08元,回推股價約32元。 ◎保守假設:殖利率5.5%,配息2.08元,回推股價約37.81元。 00919目前股價約20元,殖利率是10%。 股股知識庫建議,除了台股ETF,還可以投資美股,尤其是股息至少連18年成長的大公司,比如雪佛龍、3M、好事多、耐吉、微軟等。 ◎雪佛龍(CVX):全球最大跨國能源公司,布局超過180國,業務包含石油及天然氣工業等,股息連續成長34年。 ◎3M公司(MMM):美國跨國綜合製造公司,生產超過5.5萬種產品,股息成長63年。 ◎好事多(COST):知名跨國連鎖商場品牌,提供眾多商品與優惠,賣場遍布全球,提供新鮮、健康的食材和菜餚,包括食譜配送服務,股息連續成長18年。 ◎耐吉(NKE):美國著名跨國體育用品製造商和零售商,銷售運動鞋、運動服裝和運動設備等,股息連續成長19年。 ◎微軟(MSFT):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之一,總部位於美國,銷售軟體、雲端服務和硬體產品等,股息連續成長20年。 延伸閱讀:定存策略:美股更王道?五大熱門「美股ETF」專家:退休金都在這!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股股知識庫》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今年上半年人工智慧(AI)股熱得發燙,一度推升台廠AI供應鏈估值水漲船高,但隨著全球AI龍頭輝達失守季線,專家從本益比角度分析,包括廣達、緯創等6檔,本益比都高得嚇人,其中英業達高達46倍最誇張,由於這6檔都是00878重壓持股,在股價大漲後,已不再具有高殖利率條件,11月調整成分股時,恐有三分之一遭剔除,提醒散戶別掉以輕心。 萬寶投顧投資總監蔡明彰表示,AI 伺服器廣達4月起漲 80 元,當時市場共識,今年 EPS估8元,仍將其視為傳統筆電代工,給予本益比10倍。在輝達救世主出現後,廣達一路飆漲,8 月衝上282元天花板,這時市場上調今年EPS 至10 元,本益比約28倍。 他說,其他 AI鏈的本益比也大幅上調,緯創最高 161.5 元,今年 EPS估 5 元,本益比32倍;技嘉最高382.5 元,今年 EPS估低於 10 元,本益比高達38倍;英業達最高 73.5 元,今年 EPS 估1.6元,本益比更誇張達46倍;華碩最高438元,今年 EPS 估15元,本益比29倍;光寶科最高 174.5 元,今年 EPS估6.5元,本益比 27 倍。 蔡明彰提醒,廣達、緯創、華碩、英業達、光寶科、技嘉都是高股息 ETF 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重壓持股,過度反應AI題材,估值本益比偏高,法人持股過重,散戶融資過熱造成籌碼淩亂,後遺症也浮現。 他強調,00878 為維持績效,勢必在11月調整成分股,估計這 6檔AI將有三分之一遭剔除,因為股價大漲後,已不再具有高殖利率條件,加上 AI 精神指標輝達已失守季線,AI 鏈恐骨牌效應。 蔡明彰建議,散戶可在 00878、元大高股息(0056)11月及12月調整成分股之前,趕快減碼重壓AI鏈的高股息ETF,通常在計畫剔除成分股之前,高股息ETF就提前砍股票,等到11、12月正式宣布調整成分股,反而是利空落底時機。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8月加權指數劇烈震盪,月線下跌2.98%,但投資人越跌越買,使台股基金規模月增22.88億元至4,490億元,月增幅0.51%,其中台股基金前五大投信規模都在400億元以上,與前期相比,僅統一、野村兩家逆風成長,且以統一投信月增19.01億元奪冠。 國內投信公司在主被動市場定位日益明確,過去主攻主動式基金的國泰、復華、群益等投信明顯轉向衝刺台股ETF市場,偏重主動選股的投信則充實投研團隊力拚績效,今年整體台股基金平均績效逾4成,其中統一、野村旗下基金紛紛入列前十強,均有數檔基金績效達6成以上。 統一投信8月台股基金規模增加至481.03億元,月增幅達4.11%,已是僅次於安聯、元大的第三大投信,主要因統一投信台股基金當月淨值不跌反漲,加上淨申購雙向拉抬,且9月初更暌違16年再度募集台股基金,規模更衝到102.47億元,使統一投信台股基金規模再度大幅躍升;另一家8月台股基金規模逆勢增加的是野村投信,單月增加3.87億元,推升整體規模達466億元,居台股基金規模第四大投信。 反觀台股ETF基金市場,元大、國泰、復華、群益等投信相對有較高的成長。統計目前台股ETF基金規模排名,元大台灣50近期突破3,000億元大關、元大高股息、國泰永續高股息穩坐2,000億元大關之上,但若以今年規模增加的幅度來看,復華、群益投信遙遙領先,明顯勝過老字號ETF基金。 其中今年6月才上市的復華台灣科技優息規模快速爬升至ETF第四大、達740億元,群益台灣精選高息規模日前也突破400億元大關,成為台股ETF第七大,二檔台股ETF基金均躍居市場黑馬。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FED利率決策會議維持利率不變,但暗示年底前將再度升息;美股收黑衝擊台股今早跌破半年線支撐。台股由「西瓜效應」轉入到「鐘擺效應」? 投信高階主管表示,目前台股要看會是「西瓜效應」還是「鐘擺效應」,「西瓜效應」就是西瓜偎大邊,前一時間的AI題材就是「西瓜效應」,所有的資金只要看到AI就會一窩蜂衝進去,但現在看來可能已經是盪到一個高點,有任何一點風吹草動不是這麼正面消息的就會下跌。「鐘擺效應」是擺錘到一極端位置時,就會朝相反的方向,當速度(市場情緒影響)越快,擺動(股價震盪)越大。 法人分析,台股目前籌碼面比較亂,未來台股可能要面臨一些挑戰,包括11月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和12月的元大高股息(0056)都要進行成分股調整,這兩檔ETF規模相當大,約各2000億,所以一旦調整成分股,會造成市場很大的資金波動,個股也難免不受衝擊。 由於今早半年線支撐失守,法人預估16200~16300是重要的支撐,此一關卡若未能守穩,可能就要動用勞退基金撥款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