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價
-
漲跌
-
漲跌幅
-
成交量(張)
-
國內成分證券ETF股票-大盤
攸關國內逾5,300億元被動式基金ETF所追蹤指數成分股最新調整出爐,0050元大台灣50追蹤的台灣50指數成分股將納入和碩,同時刪除矽力*-KY、轉入台灣中型100指數成分股;另現金殖利率高達45.9%的長榮,則意外遭台灣高股息指數剔除。 證交所與富時國際合編的台灣指數系列及台灣高股息指數成分股定期審核結果出爐,富時羅素依5月22日資料審核,於2日公布台灣50指數、台灣中型100指數及台灣高股息指數等,季度調整將於6月16日(周五)盤後生效。 各指數季度調整如下:一、台灣50指數:成分股納入和碩、刪除矽力*-KY;候補名單有創意、光寶科、南電、台灣高鐵、緯穎。目前元大台灣50 ETF基金規模有3,109億元,主要追蹤台灣50指數,因而其成分股調整,也0050將進行持股調整。 二、台灣中型100指數:成分股納入中興電、三陽工業、士電、矽力*-KY等4檔,刪除中石化、中鴻、和碩、同欣電等4檔;候補名單有東哥遊艇、中華、中石化、長榮航太、豐興、神基、材料-KY、神達、漢唐、威盛。0051元大中型100 ETF目前基金規模約10億。 三、台灣資訊科技指數:成分股納入大立光1檔、刪除台達電、信邦、同欣電等3檔。0052富邦科技ETF目前基金規模約60億元。四、台灣發達指數:成分股納入中興電、台達電、三陽工業、士電、信邦,刪除中石化、中鴻、大立光。 五、台灣高股息指數:成分股納入宏碁、聚陽、兆豐金、緯穎、永豐餘等5檔,刪除奇鋐、長榮、旺宏、台玻、同欣電等5檔。0056元大高股息ETF追蹤台灣高股息指數,最新基金規模為2,152億元。台灣指數公司表示,台灣高股息指數自指數審核生效日起,連5個交易日為定期審核過渡期,過渡期間生效日為6月19、20日、21日、26日和27日。
從全台最大也是首檔ETF 0050問世後,複製大盤指數的ETF就如雨後春筍般湧出,又有進化版,主打ESG低碳等,存股族怎麼選才適合自己?財經作家雨果,以0050、00692、006203這3檔ETF試算,定期定額8年後的含息總報酬,第1名竟然不是0050,而是006203,但3檔皆有逾4成績效,算是相當不錯。他也建議,如果買0050可以搭配0051,等於投資台股150大公司,總績效近45%,非常甜! 雨果在臉書粉專「雨果的投資理財生活觀」發文表示,從MoneyDJ網站的ETF投資策略功能裡,試算不同ETF定期定額投資的累積總報酬,分別比較了大盤指數型ETF(0050、006203)與類指數型(00692)的總報酬率表現。 從試算表可看出來,近8年定期定額累積績效,包含股息再投入,總報酬率最高是元大MSCI台灣(006203)43.64%,其次是富邦公司治理(00692)43.45%,然後才是元大台灣50(0050)40.23%。 雨果指出,是否買純市值型指數ETF,一定比其他加了選股條件的表現較好?是否指數化投資,就只能選0050?雨果在著作《ETF存股》裡,有介紹大盤型指數ETF與類指數ETF的差別,並詳述以上3檔ETF的選股邏輯與特色。 這3檔ETF簡單說明如下: 006203追蹤MSCI臺灣指數,規模7.45億元,成分股包含台灣50指數、台灣中型100指數及櫃買指數,科技股占逾73%,金融股占逾13%,傳產占逾12%,最大持股台積電占逾42%,半年配(1、7月),去年殖利率近4%。 00692追蹤臺灣公司治理100指數,主打ESG永續企業的G(公司治理),規模194億元,科技股占逾52%,金融股占逾14%,最大持股台積電占逾40%,半年配(7、10月),去年殖利率逾6%。 0050追蹤臺灣50指數,規模3037億元,科技股占逾70%,金融股占逾15%,傳產占逾12%,最大持股台積電占逾47%,半年配(1、7月),去年殖利率逾4%。 而計算同樣區間的元大中型100(0051),累積報酬率70%,年化報酬率9.4%,若以0050占資金85%,搭配0051占資金15%,等於投資台股150大市值企業,可獲得44.85%的總報酬率。雨果建議,投資0050的人,可以認真考慮同時搭配0051,一起長期投資。 更多詳細內容請見:雨果著作《ETF存股》這裡買https://reurl.cc/d7oq22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雨果的投資理財生活觀》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證交所與富時國際合編的台灣指數系列及台灣高股息指數成分股定期審核結果,元大台灣50(0050)所追蹤的台灣50指數成分股納入和碩(4938),刪除矽力*-KY(6415),與中興電(1513)、三陽工業(2206)、士電(1503)等共4檔一併納入元大中型100(0051)追蹤的台灣中型100指數成分股。 更受到關注的是,近來基金規模已突破2,000億元的元大高股息(0056)ETF所追蹤的台灣高股息指數,此次成分股也出現多檔調整,新納入宏碁(2353)、聚陽(1477)、兆豐金(2886)、緯穎(6669)、永豐餘(1907),並刪除奇鋐(3017)、長榮(2603)、旺宏(2337)、台玻(1802)、同欣電(6271)等。 富時羅素公布台灣50指數、口灣中型100指數、台灣資訊科技指數、台灣發達指數及台灣高股息指數審核結果。相關成分股納入及刪除之變動將自6月16日(周五)盤後生效(即6月19日周一)起生效)。如有指數成分股在下次定期審核前之期間被刪除,將以本次候補名單遞補,候補名單自即日起生效。 台灣指數公司表示,台灣高股息指數自指數審核生效日起之連續五個交易日為指數定期審核過渡期,此期間每檔股票之權重採用過渡期間權重,過渡期間生效日為年6月19、20日、21日、26日和27日。 富時羅素依5月22日資料審核結果如下: 一、台灣50指數:成分股納入和碩、刪除矽力*-KY;候補名單有創意(3443)、光寶科(2301)、南電(8046)、台灣高鐵(2633)、緯穎。 二、台灣中型100指數:成分股納入中興電、三陽工業、士電、矽力*-KY,刪除中石化(1314)、中鴻(2014)、和碩、同欣電;候補名單有東哥遊艇(8478)、中華(2204)、中石化(1314)、長榮航太(2645)、豐興(2015)、神基(3005)、材料-KY(4763)、神達(3706)、漢唐(2404)、威盛(2388)。 三、台灣資訊科技指數:成分股納入大立光(3008)、刪除台達電(2308)、信邦(3023)、同欣電。 四、台灣發達指數:成分股納入中興電、台達電、三陽工業、士電、信邦,刪除中石化、中鴻、大立光。 五、台灣高股息指數:成分股納入宏碁、聚陽、兆豐金、緯穎、永豐餘,刪除奇鋐、長榮、旺宏、台玻、同欣電等。
ETF標的各有優劣,有的人喜歡買大盤賺高報酬,有的則喜歡投資高股息,無腦領息,日前有網友表示,自己平常只買元大台灣50(0050),但又覺得單純買大盤沒有賺錢的感覺,他想知道「有沒有比存0050更好的ETF標的?」;不少人建議有ESG因子的富邦公司治理(00692)和群益台灣ESG低碳(00923),更有人提出,用4檔搭配起來更接近大盤。 有網友在論壇Mobile01上詢問,想知道「有沒有比存0050更好的ETF標的?」;原Po說明提出這個問題的理由,「小的平常就只有買0050,但覺得單純只買大盤好像都沒有什麼賺錢的感覺,感覺有點保守,想詢問有哪幾檔跟大盤相似的市值型ETF,但是成績可以比0050還要好嗎?」 此外,他也提到,「之前朋友是說可以換成006208,費用比0050便宜,但好像又沒有差到很多,便宜那一些些費用,報酬只有多一點點,想要的是那種可以多頭時候可以賺的比0050還要多的ETF?有這種ETF嗎?」 從網友回應中,多個標的都有自己的支持者,有網友建議,「存美股指數吧!S&P500:00646,NASDAQ100:00662」;另有網友看好ESG趨勢表示,「我沒買0050,不過我是買00692+00923這樣」、「00692和00850的報酬都比0050好,這兩隻主要是加入ESG的投資因子在裡面,00923則是加入ESG和低碳」、「跟0050差不多的有啊!00692、00850、00923,都跟0050很像」。 也有網友直接提供組合,「雖然臺北股市沒有大盤型ETF,但是我們可以多買幾檔,盡量湊成跟大盤類似的持股。譬如同時買下這三檔:00692富邦公司治理 + 0051元大中型 + 00733富邦臺灣中小,如果您還是戀戀不忘0050,那就同時買4檔0050 + 00692 + 0051 + 00733,這樣的組合可以讓我們相對比較接近大盤」。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存股族有點糾結,今年到底該選高股息ETF還是市值型ETF?因為去年台股空頭,高股息相對風險沒有市值型大,但台股多頭時,市值型漲幅又高過高股息。專家表示,今年變數還很多,上半年波動大,可選高股息ETF比較安穩,等下半年景氣反彈時,再選表現好的市值型ETF,如果心臟夠大顆,可挑中小型市值型ETF,近3年報酬近翻倍,讓你甜到心坎裡。 理財專家林奇芬在非凡財經節目「錢線百分百」中表示,要怎麼投資高股息ETF或市值型ETF?從上半年來看,高股息ETF比較有機會,今年景氣不太好,大環境變數還很多,適合找穩健型股票,尤其是配息穩的,去年很多企業獲利不錯,今年配息也不錯,存股就是求安穩,高股息ETF是有股息殖利率做支撐保護的。 林奇芬指出,台股要買藍賣紅,在藍燈區應該要低檔布局,然後等未來景氣復甦,如果下半年景氣過了谷底,開始往上走,市值型ETF表現會比較好。重點是景氣修正結束沒?庫存調整結束沒?如果那個訊號出來,買市值型ETF就會有利可圖。 林奇芬整理出市值型ETF與高股息ETF的比較表,從表中發現,去年大型市值型ETF跌逾1成,但近3年報酬率達逾4成,都比高股息ETF僅1~2成來得更好。去年小型股波動劇烈,相對大盤跌逾2成,卻僅跌3~5%,令人驚訝!近3年報酬率更高達8-9成,也幾乎翻倍。 市值型ETF與高股息ETF比一比: 1、大型市值型ETF: ◎元大台灣50(0050):近3個月報酬率5.6%、近1年-12.8%、近3年43.3%,近1年配息率3.7%。 ◎富邦台灣50(006208):近3個月報酬率5.7%、近1年-12.6%、近3年43.8%,近1年配息率3.4%。 2、中小型市值型ETF: ◎元大中型100(0051):近3個月報酬率9.3%、近1年-3.4%、近3年78.6%,近1年配息率4.4%。 ◎富邦台灣中小(00733):近3個月報酬率4.7%、近1年-5.8%、近3年92.7%,近1年配息率3.8%。 3、高股息ETF: ◎元大高股息(0056):近3個月報酬率9.6%、近1年-10.5%、近3年16.9%,近1年配息率8.1%。 ◎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近3個月報酬率7.1%、近1年-5.1%、近3年29%(未滿3年),近1年配息率6.6%。 林奇芬指出,今年債券型ETF殖利率跟大家差不多,最有利是去年跌那麼多,相對基期也底,今年是最好時機,殖利率來到相對高點,等利率往下走時,大家就會手刀快搶債券ETF。而最近美國雜音多,搞不好還會再升息,所以債券ETF有點震盪,相對來說,殖利率很高,還是會吸引資金進場,今年可以布局債券ETF,並趁波動分批進場,建議上半年債6股4,下半年股6債4。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