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價
-
漲跌
-
漲跌幅
-
成交量(張)
-
國內成分證券ETF股票-大盤
沒有富爸爸,可以有富爺爺嗎?如果剛好有爺爺留了1000萬給你,你會怎麼用呢?這1000萬還免遺產稅,放銀行就怕趕不上通膨,網友充當理財顧問,也釣出券商「真心推薦」,投資標的五花八門,大都是穩健ETF或美債或高息存股,最令原PO心動的,好像是全放在5%高息標的,1年利息50萬元,等於每月領4萬多,從此不用工作,馬上脫離社畜人生啊! 有網友在Dcard理財板發問,指出爺爺留了1000萬給他,因為不懂理財,也沒拿過那麼多錢,想知道銀行1年利息多少?每家銀行都一樣嗎?是否買美債更好?大家建議怎麼理財才好? 網友討論好熱烈,回覆逾百條,有的建議不急,沒想清楚怎麼用時,放在戶頭也不是壞事,就怕吸引借錢、賣保險或詐騙的上門,自己先上YT或估狗,培養理財觀,再來投資,才不會因耳根子軟,被洗腦買了不適合的產品,最後認賠10幾萬,那才真的捶心肝啊! 認真的網友充當理財顧問,整理出5大理財方案,原PO最後會選哪個呢? 方案1:最簡單也安全的方法是股債配,用100減去年齡,假如今年20歲,100-20=80,所以80%投資股票、20%投資債券。假設風險胃口小、沒時間理解財報,建議以ETF為主;如果半退休,想要現金流,建議選高股息ETF,反之則選大盤ETF。 方案2:1000萬簡單分成3等分:1是50-60%買房地產收租;2是20-30%買0050或美股VOO或VIT;3是5-10%買美債試試(虧到錢才會做功課) 方案3:1000萬放在年利率5%的公債,或差不多年年發5%股息的個股,比如中華電(2412),本金都不要管漲跌,1年利息50萬元,除以12個月,每月領4萬多,比一般上班族好多了,又不用工作,假設慾望不高,房產自有或住家裡,一輩子不用工作也沒差,繳國民年金滿65歲後,再多一筆1萬元領到死。 方案4:台股建議投資006208和0050這2支具代表性的指數型ETF,美股選擇如VOO、VT、VTI等指數型ETF,這些ETF長期報酬表現都向上,目前美國升息到尾聲,大概年底或明年初就會降息,現在是一個相對不錯的投資時機。 方案5:投美債的人不少,「老師說現在買美債最划算,價格處於相對低點,而且利息也比很多銀行高」,還釣出券商「真心推薦」,指美債半年配息1次,可配置成每月領息,投資報酬率逾4.5%,海外所得有免稅額度,而且券商買美債無信託費、保管費,可省約3%費用。或是「買美債ETF有人代管,管理費也不貴,固定領利息就好」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全民瘋存股或存ETF太夯,專家都建議定期投資最好,除了大家熟知的定期定額外,還有定期定股和定期定值2種。「茉園存股隨筆」版主表示,定期定額適合收入穩定族,存績優股或ETF都行;想要存得快就選定期定股,比如中華電信、0056或00878;想要追求投資報酬率就是定期定值,比如0050或台積電;這3種定期投資各有優缺點,適合自己的就是好方法,切記避開不穩定的中小型股。 「茉園存股隨筆」版主在部落格發文表示,很多人想要「定期」投資股票,但其實所謂的定期一般可以分3種,包含「定期定額、定期定股、定期定值」,他從意義、優缺點、投資報酬率、資產累積速度、股性到資金來源穩定度等,全方位解析這3種投資方式的不同! 一、意義: 1、定期定額:在固定期間內買入相同金額的股票,而不管股數,例如每月定期投入10000元,當股價下跌時也是投入10000元,股價上漲時也是投入10000元,因此下跌時可買到較多股,上漲時,買入較少股。 2、定期定股:在固定期間內買入相同股數的股票而不管其價格,例如在股價10元時買入1000股,在股價20元時也買入1000股。 3、定期定值:設定每隔一段時間的股票資產金額增加固定的量,低於此金額則補足,高於此金額則減碼甚至賣出。例如希望每月資產增加10000元,第一個月投入10000元,當第2個月股市上漲,則第2個月就不需投入到10000元,就能讓資產價值到20000元,假如第2個月股市下跌,那第2個月就要投入超過10000元,才能達到20000元的價值,第3個月以後依此類推,假如是漲得非常多,以致下個月無需再投入,也已超過預定的資產價值,則賣出多餘的部分,假如跌得非常多,那麼下個月就必須投入更多的金額,才能保持在預定的價值。 二、優缺點: 1、定期定額:具有低點買較多股,高點買較少股的功能,可有效降低均值,且每月投入金額較固定,適合收入穩定族群。 2、定期定股:雖不具有降低均值的功能,但操作較容易,方便以張數為單位而不必買到零股,且在股市上漲時間,不會買到更少股,在處於多頭市場中,更能快速累積更多股數,提升資產的總值。 3、定期定值:與上面兩者不同的優點是:它不但只有買,還有賣,能有紀律的將過高的上漲幅度賣出,以獲得「資本利得」。 三、投資報酬率:根據學者研究,是「定期定值>定期定額>定期定股」。 四、資產累積速度:如果股市長期平均向上,是「定期定股>定期定額>定期定值」。 版主強調,投資報酬率很重要沒錯,但是資產累積速度,如果能更快那更好,因此這3種方法可依其2大特性來運用。 五、股性: 1、定期定值:具有買進及賣出的功能,適合用在漲跌幅度比較大的標的,如0050、台積電等。 2、定期定股:適合用在漲跌幅度相對平穩的標的,例如中華電信,及0056、00878等高股息ETF中。 3、定期定額:介於以上兩者之間,各類型股票及ETF皆適合。 六、資金來源穩定度: 1、定期定股:若資金非常寬裕,就算上漲,買同樣股數需較多錢,也付得出來,那麼建議採用定期定股,可加快資產累積的速度。 2、定期定值:若對資本利得比較在意,留在股票的資產穩定的增加就好,且投資報酬率為首要的目標,那麼採用定期定值,對你而言是最好的策略。 3、定期定額:如果收入極為穩定,每月投入金額能夠固定那是最好的,那麼定期定額或許是比上述兩者更好的選擇。 總之,這3種方法各適合不同類型的人,及不同類型的股票和ETF,版主提醒,這3種方法其實只適合用於「績優股」及「ETF」,如果是非常不穩定的中小型個股,則不建議用此方式操作,因為其不確定性很大,往低買也不見得能夠等到回漲的一天,往高買也可能買貴很多,風險高很多。方法沒有唯一,沒有哪個最好,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方法,版主建議可以交互運用,重點是能夠實實在在的把錢存起來,同時享受投資的樂趣,那就成功了!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茉園存股隨筆》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如果現在開始存股,假設年報酬12%,30年後就能滾出4400萬元,立馬秒退休!這該怎麼做呢?會不會太難啦?算股達人陳喬泓表示,如果你有本金50萬,每月再花1萬元,獲利全都歐印投入,複利就能幫你放大本金,輕鬆滾出千萬退休金。前提是要找出好存股,他公開選股3步驟,保證不踩雷,重要的是存金融股不如存0050,因為防禦性和報酬率都大贏金融股。 陳喬泓在臉書粉專「陳喬泓投資法則」發文表示,剛開始進入到投資市場,是跟家人集資20萬,之後順利讓資產累積逾千萬。在創造高報酬的過程中,其實有個至關重要的關鍵,就是在投資初期必須不斷增加資本,盡可能不提領獲利,並且把投資所賺取的獲利不斷再投入,才能讓資金效應發揮到最大。 陳喬泓指出,假設你剛開始投資的本金有50萬,每年能夠加碼12萬(等於每月1萬),報酬率以年平均12%計算,在不提領獲利,讓複利的效應發揮到最大的情況下,只要30年就能滾出4400萬元,這並非很難達到的目標。 但如果你選擇每年提領獲利,而不是設法放大投資本金,則一開始投入的50萬元,經過30年依舊是50萬元,等於你只有賺取20年提領的180萬元,跟持續透過複利累積的金額,差距相當巨大。 因此,在投資初期一定要設法加大你的投資資本,從資金配置的角度,必須投入包含獲利的全部資金,因為唯有如此,你才能夠加快運用複利的威力。你不能期待老闆每年幫你加薪20%,但投資可以。只要你有正確的投資觀念,就有機會能夠讓你的財富不斷成長,但重點是你必須要善用投資最重要的複利威力! 陳喬泓在MOMO綜合台《小宇宙大爆發》節目中表示,想要年平均報酬率12%並不難,找到好存股有2大前提,1要排除景氣循環股:比如航運股、鋼鐵股、營建股、營造股和消費電子股;2要鎖定斜槓公司:營運和產品運用橫跨各種產業,比如台積電。 陳喬泓強調,選股也有3步驟,1是近10年EPS穩定或成長;2是近10年配息穩定或成長;3在可預期的未來,公司營運可保持穩定或成長(經營者誠信)。他透露,有個研究曾指出,70-80%金融股的長期績效落後大盤,就是0050。他認為0050比金融股還穩,因為50家公司就包含了16家金融股,所以存金融股不如存0050,其防禦性和報酬率都大贏金融股。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陳喬泓投資法則》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ETF成為存股族投資顯學,觀察每月定期定額交易戶數,ETF已經穩定領先個股。4檔最受歡迎的ETF:0050元大台灣50、0056元大高股息、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006208富邦台50,都領先定期定額戶數最高的個股台積電。不過,在投入辛苦賺來的血汗錢之前,投資人也要先了解ETF的基本架構,與個股的差異在哪裡。 ETF原文名稱是Exchange Traded Fund,字面直譯就是「交易所買賣基金」,也稱為指數股票型基金,就是指買賣交易方式與股票一樣的指數型基金。 把ETF拆解來看: 1、指數:代表追蹤某一個指數,例如台股第一檔ETF 0050就是追蹤台灣50指數,由台股市值最大的50檔個股組成。 2、股票型:代表在股票交易所買賣,交易方式與股票一樣,直接在券商下單,不需要像一般基金透過銀行申購。 3、基金:由投信公司發行管理,籌集小額投資人的資金,分散投資一籃子標的。 因此,ETF其實就是基金的一種,可以幫投資人分散投資風險,投資標的可以是股票,也可以是債券或其他商品。 與個股相比,ETF可以投入小資金就達到充分分散的效果,避免過度集中的風險。例如Vanguard推出的全世界股票ETF:VT,買一檔就能投資全球47個國家的股市。 與基金相比,ETF的特色則是追蹤指數、被動投資,有別於一般基金透過經理人主動選股投資。優點是管理費比一般基金低、持股內容透明;缺點則是,一般基金透過主動選股,以創造超額報酬為目標,而ETF追蹤指數,以貼平指數報酬為主。 ETF又分為原型、槓桿型與反向型。原型ETF性質最單純,投資績效與所追蹤的指數不會差距太大,適合長期投資。 如果ETF名稱內有「正2」、「正3」等字眼,就屬於槓桿型ETF。名稱中有「R」或是「反1」、「反2」等,則是做空的ETF。槓桿型與反向型屬於短期投機工具,為了放大報酬也可能增加風險,對於存股族來說較不適合。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ETF人氣王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趁清明連假前,再度擠下台積電(2330),搶回零股王寶座,上周10大零股交易榜,ETF仍紅透半邊天,除了老面孔元大高股息(0056)、元大台灣50(0050)、富邦台50(006208),還有元大美債20年(00679B)再度入榜,值得注意的是,往昔存股族熱愛的金融股玉山金(2884)和航運股長榮(2603)等,已漸被ETF取代。 上周10大零股交易榜,依序為00878、台積電、0056、0050、00679B、台泥、緯創、欣興、006208、華新等,其中00679B、台泥、欣興、006208、華新等,明顯取代過去熱門存股:國泰金、玉山金、永豐金、長榮、富邦金等。 金融股因去年股債雙殺、投資帳上損失及防疫險虧很大,今年不少股利縮水或停發,導至存股族信心動搖,失望性賣壓也隨之出籠,改存較為穩健的ETF或配發股利穩定個股,像台泥連40年發股利,平均殖利率最高逾6%;欣興連26年發股利,平均殖利率最高5-6%;華新連6年發股利,平均殖利率最高逾5%,都比法人估金融股殖利率約3~4%要好,連債券殖利率都逾4%了,難怪00679B會再度出線。 而台積電下周四(13日)將發配息2.75元,平均殖利率最高逾5%,20日將開法說,但外資多保守看待Q2,認為復甦恐不如預期。上市櫃小股東3月減最多是台積電,月減近3萬人至133萬人,與去年11月高點近150萬人相比,已少了逾16萬人,但法人認為,股東減少有助籌碼穩定,若法說報佳音,有望推升股價表現。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台股今年以來大漲近2,000點,近期呈現高檔盤整格局,指標ETF元大台灣50(0050)跟隨大盤漲勢同步上漲逾一成,而「同門師兄弟」元大台灣50正2(00631L)的今年漲幅則來到27.5%,超越0050達兩倍之多。 法人表示,00631L提供的是0050「每日漲跌幅」兩倍績效,加上複利效果加持,若看好趨勢長期走多又能忍受波動,00631L將是不錯標的選擇。 元大台灣50正2研究團隊說明,所謂00631L提供0050「每日漲跌幅」與複利效果加持,指的是在行情趨勢明確例如波段上漲或下跌時,00631L漲會比0050的兩倍多,跌也會比0050的兩倍少。從各年度的表現可看出,2020年、2021年台股呈現多頭,00631L漲幅就比0050兩倍還多;而2022年台股大跌,00631L跌幅36%,也比0050下跌21%的兩倍少。 存股專家表示,00631L透過台指期多單來達到0050單日兩倍漲幅,主要流動性最佳的台指近月期貨,並在其快到期前轉倉到次近月期貨,這樣的操作加上台股除權息特性,還有一個「隱藏版」優勢有助投資。 台指期因為反映台股除權息,多有顯著的逆價差,因此轉倉可以獲取收益,統計若於近月台指期最後交易日前一日進行轉倉至次近月,近三年約每年可賺取近千點價差,近十年更有九年明顯高於加權指數除息點數。 存股專家並指出,00631L與台股連動性高,不用擔心選股失誤,錯過應有的報酬;且雖然是槓桿操作,但ETF投資人沒有到期結算壓力,也不用擔心行情起伏被追繳保證金或斷頭。在所有台股槓桿ETF中,00631L日均成交量最大,今年以來每日約4,300張,進出相當便利。 不過,法人也提醒,00631L較不適合不熟悉槓桿ETF特性的投資人,操作時也要關注台股走勢變化,若是行情不如預期,則要謹守個人操作紀律,依風險承受度進行停損或是逢低加碼。 針對未來展望,美聯準會(Fed)釋出暫停升息風向,ChatGPT引爆新一波科技熱潮,AI大未來應用空間更大,配合電子庫存調整周期步入尾聲,在成長趨勢不變,短線股價拉回之際,若妥善運用槓桿ETF,可望順勢跟上台股波段漲幅,放大獲利成果。
近年才開始存股或定期定額的投資人,是否覺得去年成效不彰或心驚膽跳呢?正好遇到台股空頭年,從萬八一路慘跌到萬二,沒被熊襲賠錢的人,大概是少數吧?是否曾賠到懷疑人生呢?理財網紅ETF基金公道伯表示,以存股0050為例,統計出定期定額1、2、3、5、10年的績效,年均報酬率約5%,最神奇的是10年就能達到100%正報酬機率,所以他推薦小資族或本不多的散戶進場。 ETF基金公道伯在臉書粉專分享,2大原因推薦存股0050,首先因為0050成立最久、成交量大、投資人最熟悉,也最客觀,最能幫助到多數人,當然經理費較低的006208也適合,只是回測數據不足,才沒辦法當例子;其次是台股的核心投資,首選是0050等市值型ETF,而非00878等高股息ETF,如此方能避免長期績效不彰,進而拖累財富累積速度。 元大台灣50(0050)是台灣首檔也是最老的ETF,追蹤「臺灣50指數」,成分股涵蓋市值前50大之上市公司,成立迄今近20年,發行價僅20元,股價過去最高曾達152元(2022/1/17)。 富邦台50(006208)投資標的幾乎與0050一樣,成立迄今逾10年,發行價20元,股價最高曾達85.45元(2022/1/17)。 ETF基金公道伯說,不管哪檔股價「看起來」都很貴,但實際上股價並「不該納入考量」,反而是經保費率的幾趴成本,才會影響長期投資的報酬率,現在可以零股交易或定期定額,價格都不至於太差,對小資族或本小的散戶來說,進入障礙其實並不高。 我們真正要檢視的,是這些ETF是否「長期」表現穩定,有錢時是否要全壓或分批買進?如果採用定期定額投資,是否有不錯的投資績效?ETF基金公道伯回測了各期間定期定額0050近20年來績效表現,計算出1、2、3、5、10年的報酬率如下: 1、 定期定額1年:平均報酬率5.7%、年均報酬率5.7%、正報酬機率74.9%、期間最大跌幅-37.8%。 2、 定期定額2年:平均報酬率11.9%、年均報酬率5.8%、正報酬機率80.6%、期間最大跌幅-40.2%。 3、 定期定額3年:平均報酬率17.7%、年均報酬率5.6%、正報酬機率91.0%、期間最大跌幅-38.8%。 4、 定期定額5年:平均報酬率27.1%、年均報酬率4.9%、正報酬機率95.4%、期間最大跌幅-38.8%。 5、 定期定額10年:平均報酬率68.8%、年均報酬率5.4%、正報酬機率100%、期間最大跌幅-38.8%。 註:回測期間:從2003/6/30上市至2022/12/30;計算方式:以加回配息的收盤後公布之淨值還原價格來計算;定期定額:在任一個月的月底交易日開始,往後每個月都投入同樣金額,無論在哪個月的月底開始定期定額。 從統計來看,定期定額時間越久,平均報酬率就越大,正報酬機率也越高,定期定額10年,甚至能達到100%的正報酬機率(當然這只是回測單一,未來仍不一定,不同進場時間點會有不同的結果)。 而0050每年平均投資報酬率約5%,長期報酬穩定,對我們投資理財規劃,算是蠻有幫助的。投資期間最大跌幅約近4成,因過去20年,0050最長跌勢約僅1年多,也就是金融海嘯那次,撐過去、投資夠久,自然能夠獲得更高的正報酬機率,這也是為何會推薦一般沒時間做研究的小散戶,會建議採取定期定額的方式,來參與市場成長,這樣至少能以時間和紀律來換取空間。 ETF基金公道伯強調,未來如何雖然無法準確預測,但過去的經驗仍能作為有效的投資參考,最後仍須提醒,以0050來試算,僅能約略表彰「過去20年」來「台股」裡「大型股」的報酬樣態,並無法代表過去及未來所有投資可能走勢。 本文獲得《ETF基金公道伯》授權,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近年通膨民生物價飆漲,在實質薪資漲不動情況下,該怎麼存退休金?理財達人財經雪倫分享退休後每個月如何打造5萬的現金流,她建議勞退選擇自提6%,再尋找投資標的,可以參考4檔去年熱門ETF的年化報酬率做為參考。 財經雪倫在《投資嗨什麼》YouTube頻道中分享無痛無腦存退休金的三大方法,首先是自提6%勞退金,以現齡30歲的年輕人來看,假設初入社會年齡28歲,每年薪資以3%速度成長,且每個月再提撥6%,等於60歲退休時候帳戶存有500萬,換算下來每個月可領2.2萬元。 財經雪倫進一步表示,如果要打造每個月5萬元的現金流,要想辦法填補約3萬元的缺口,她建議可以透過投資的方式,以4檔去年熱門ETF的年化報酬率為例,分別是:元大高股息、國泰永續高股息、元大台灣50以及富邦台50,若換算截至今年1月底的年化報酬率,最高是006208高達12.08%,第2名00878有9.89%,第3名是0050為9.68%,第4名0056大概5.65%。 財經雪倫以受益人數最多,而且價格最親民的00878試算,假設每個月投資1萬元,含股息再投入,大約只要花18年就可以存到500萬元以上,且本金部分花費218萬左右,其他300萬都是投資的獲利;如果現在30歲、預計60歲退休,那麼30年後就可以有1700萬,其中投資成本363萬元,獲利達1350萬元。但她也提醒,過去績效並不代表未來報酬。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想要用ETF存退休金可行嗎?存股族偏愛高股息0056、00878,因為股息會定期進帳令人安心,但會賺得比市值型0050、ESG型00692多嗎?存股達人「存股方程式」版主明確表示,股利型ETF累積退休金速度,必然落後0050、00692等市值型與ESG型ETF,他建議可依人生3階段,也就是距離退休的時間,決定3類型ETF的黃金投資組合,才能加快存到退休金。 「存股方程式」版主在臉書粉專表示,不少版友詢問:「市值型、ESG型、股利型ETF應分占買股資金多少比例?」對存股族喜歡專注累積0056、00878的數量,版主並不反對,但他建議可將投資歷程分為3階段討論: 階段1:距離退休還有10年以上 因為距離退休還很久,有充分時間讓複利發揮威力,建議買股資金分布:市值型或ESG型80%,股利型20%。 階段2:距離退休還有6~10年 這個階段有些尷尬,複利時間似乎不夠長,投資心態可能轉趨保守,會希望有更多現金流進帳,因此市值型或ESG型可降到50%,股利型50%。 階段3:已退休或3~5年內將退休 進入這個階段,現金流是最重要的,3~5年內將退休的投資人,市值型或ESG型可降到20%,股利型80%;若已退休,則可100%投入股利型。 加碼隱藏版: 即買股資金100%投入市值型或ESG型ETF,退休後再逐月或逐年,將一定比例轉換成股利型,以換取更多更穩定的現金流。理論上,這個方式是最有效率的,畢竟市值型與ESG型的報酬率,長期累積起來會遠遠勝過股利型,因此退休之後再進行轉換,可以讓複利的威力在最後一刻爆發。 最後版主強調,很多版友覺得,定期可以收到一筆錢總是比較安心,因此在存股過程中,也可以配置股利型,占比就依距離退休的時間做動態調整,不用將資金全數投入市值型與ESG型,投資除了獲利,「安心」也很重要。 本文獲得《存股方程式》授權,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美股4大指數反彈,台股今天開高,早盤一度上漲逾百點,記憶體族群帶動電子股走強,不過指數盤中創高後賣壓隨即湧出,漲幅收斂,終場小漲18.63點,收15868.06點,成交量1998億元,量縮盤整格局未變。 今天3大法人同步買超,外資買超119.17億元,投信買超8.52億元,自營商買超34.71億元,合計3大法人買超162.40億元。 半導體傳出庫存消化好消息,外資今天加碼最多前2名為聯電1.79萬張及華邦電1.63萬張。此外,金融股走出美歐銀行風暴陰影,重新回歸買超榜,今天有4檔入列前10名,包括玉山金、台新金、新光金、中信金,其中玉山金與台新金皆超過萬張。 金融股回神,持有金融股佔成分股1/4的高股息ETF人氣王00878,外資再度出現萬張以上買超,今天敲進1.2萬張,累計連3買共1萬9,029張。 今天外資加碼較多的ETF還包括00637L元大滬深300正2買超13769張、00893國泰智能電動車1.1萬張、0050元大台灣50為5883張、00830國泰費城半導體4440張、0056元大高股息4190張。 外資今天操作以做多為主,賣超個股張數皆不大,第一名三商壽也僅5千張。三商壽因淨值資產比跌到2%上下,已連續2期低於金管會警示門檻的3%,為提升淨值,上周公告完成25.25億元現增募集,但今天股價續創掛牌以來新低。 永誠國際投顧分析師李蜀芳表示,最近因為清明連假,台股衝高有壓,但終場還是上漲。其實連假只是短線效應,就算連假期間美股有變數又如何,台股下周四當天一次就會反應完畢。市場擔心第一季營收差,本來就在預期中,股市領先基本面,如果第2季落底,去年底就該布局。各產業繼面板之後會看到越來越多春燕來臨,AI、聊天機器人帶來急單,包括筆電、PC;記憶體與伺服器、HPC、高效傳輸都有關,也會落底。急單出來,2023年將比預期更好。 外資今天買超上市個股前10名為:聯電(2303)17936張、華邦電(2344)16330張、玉山金(2884)14041張、元大滬深300正2(00637L)13769張、台新金(2887)12654張、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12241張、國泰智能電動車(00893)11190張、新光金(2888)9764張、群創(3481)9474張、中信金(2891)7066張。 外資今天賣超上市個股前10名為:三商壽(2867)5006張、華新(1605)4852張、飛宏(2457)4835張、中興電(1513)4265張、復華富時不動產(00712)2593張、廣達(2382)2550張、元晶(6443)2411張、佳世達(2352)2112張、毅嘉(2402)2025張、大亞(1609)1890張。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景氣連亮4藍燈,依國發會預測,景氣可能在4月落底,台股推估在第2季或第3季之間落底,現在是藍燈買股票的好時機,這時抄底買市值型ETF,報酬率會比大家熱愛的高股息ETF好,00878姊妹版00922就是市值型ETF,都重視ESG低碳和獲利能力,而且是進化版的0050,減少台積電占比至3成以下,受個股波動小,算是兼具高殖利率又低波動的新選擇,分析師建議可定期定額布局。 群益期貨分析師張林忠在非凡財經節目「錢線百分百」中表示,最近有新指數成立,就是MSCI台灣領袖50指數,領袖英文就是LEAD,都各代表4個英文單字,他說明如下: L是Large:代表公司一定要夠大,才會被這個指數編撰進去。 E是Earning:代表獲利,近4季EPS都是正的才會編進來。 A是Attempt to low carbon:代表試圖去做低碳轉型,carbon就是碳,跟ESG有關,也跟00878永續經營有點像。 D是Dividend:代表殖利率,一定要會賺錢且願意發股利。 張林忠說,這4個英文單字,構成了台灣領袖50指數的選股邏輯,包含了近年來大家都很喜歡的元素,比如市值大、獲利、低碳轉型和殖利率等。 張林忠指出,明晟(MSCI)是美國一家指數編製公司,過去不常編指數,指數大多給外國法人參考,如果外資有錢想要投資台股,就會參考MSCI納入哪些成分股,要買就很方便,比如指數第1名是台積電,外資可能就會優先投資。 MSCI上次編製的指數,就是00878追蹤的MSCI台灣ESG永續高股息指數。ESG是企業永續發展指標,分別代表3個英文單字,E是Environmental(環境)、S是Social(社會)、G是Governance(公司治理)。 張林忠解釋,00922跟00878有點像,大概會重複1/3(E部分),代表入列的公司一定要低碳轉型。00878至今規模1800億元,受益人數近100萬人,成為新國民ETF,這表示ESG是所有企業未來長遠發展的一個重要支柱。 00878成分股比較小支,像是華碩、聯強、仁寶、英業達等;00922則是市值大、要賺錢、低碳轉型、而且搭配殖利率,是投資人不論多空,都可留意的市值型ETF。 00922也代表綠色供應鏈,因為蘋果2030年要達到淨零碳排,台積電也要求700家供應鏈減碳,不減碳就淘汰,到時連訂單都沒有。 張林忠指出,00922重要成分股有台積電、鴻海、聯發科、台達電、國泰金等,像護國神山台積電占比29.96%,是最大成分股,也是台廠供應鏈減碳領袖,已加入民間聯盟RE100,預計在2050年後,所有用電都使用再生能源,完全沒有會排碳的電,是重要創舉。 台達電占4.02%,以往在加權指數市值只占第9大,如今加上排碳、綠能環保、電動車、電動樁後,在MSCI台灣領袖50指數排第4,等於排名往上升, 代表環保很重要。國泰金占1.55%,因連6年都舉辦氣候變遷高峰論壇,這樣也會加分。 00922經理費相對低一點,50億以下0.25%、逾50億0.2%,對照其他大型ETF可能是0.32%或0.3%,成本比較低。半年配(3月、10月),具收益平準金,不會稀釋掉原來股東的配息。1年調整持股2次(5、11月)。 張林忠比較MSCI台灣領袖50指數和台灣50指數,前者殖利率、波動度各為5.22%、20.6%,皆贏後者4.55%、22.84%。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台股ETF人氣王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在上月受益人數超越台股歷史最悠久的高股息ETF 0056元大高股息之後,差距持續拉開。0056上周股民人數不增反減449人,老牌國民ETF 0050元大台灣50上周也減少5524人。反觀00878則大增6354人,來到98.5萬人、逼近百萬大關。 值得注意的是,00713元大台灣高息低波,雖然股民人數僅11.5萬人,與上述前3大國民ETF「不同量級」,但近期暴紅異軍突起,上周股民增加人數達6160人,單周表現直追00878,令人刮目相看。 00878因金融股持股比重高達1/4,而金融股卻因去年資本市場下跌,今年配息不如往年,投資人擔心00878配息跟著縮水;日前台泥公布股利僅0.5元、殖利率不到2%,因為是00878重要成分股,也牽動股民敏感神經。 00713則因為納入「低波動」因子,在近2年股市波動中報酬率相對穩健,且金融股佔比僅約3%,加上殖利率連2年都在7%以上,近期受到存股族關注,有不少網友在0056、00878之外,也開始把00713納入存股名單。 00713的選股策略相當複雜,除了股息之外,還納入營運基本面、股價波動等因子。從上市普通股前250 大,初步篩選流動性後,再根據「股利率」以及「營運穩定度」、「權益報酬率」、「價格動能」、「股利發放品質」等指標進行遴選。接著計算5大指標:「獲利能力」、「權益報酬率」、「股利率」、「營運現金流量及波動度」,並以算術平均計算綜合分數,選取前50檔作爲成分股。 00878是追蹤「MSCI台灣ESG永續高股息精選30指數」,從MSCI台灣指數成分股中,篩選出ESG評級分數高,且以「過去3年平均年化殖利率」最高的30檔作為成分股,每年5月和11月進行成分股調整。 須注意的是,00878今年一月更新指數規則,未來成分股,殖利率排序後10%將被剔除、只要曾經沒有殖利率,也會被剔除。可以預期,若今年殖利率掛零的個股,下一輪調整成分股時將會被剔除。 00713公告第一次配息年化殖利率達7%,除息後僅4個交易日便填息,引起市場關注,自從2022年開始改為季配後,第3季、第4季分別繳出7.3%、7.5%年化配息率,持有人數也從3萬多人增至11.5萬人,成長近3倍,以增幅來說,大幅超越00878的1倍。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新國民ETF」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成長快速,上月受益人數超越0056元大高股息之後,差距持續拉開,到上周五集保最新統計,00878受益人數來到98.5萬人,只要再增加1.5萬人就可突破百萬大關。0056受益人數上周五89.7萬人居第2,0050元大台灣50為65.3萬人,為ETF第3名。 00878在2022年創下多項紀錄,包括年度總成交量1119.6萬張,為台灣原型ETF裡第1名。零股交易量也是台灣所有ETF排名第1名;2022年受益人數增加51.4萬人,台灣所有ETF排名第1名。單單2022年一個年度規模就增加逾千億,同樣創下台灣基金新紀錄。 00878由於成分股中金融股佔1/4,受到金融股配息下滑、以及美歐銀行危機影響,外資先前累計30天大賣逾30萬張,不過上周銀行危機利空趨緩,外資開始回補,連續4天敲進5.47萬張。 專家表示,台股第一檔掛牌上市的高股息ETF 0056,其實長期配息表現並不差,近5年平均殖利率高達6.18%,還創下連續12年填息紀錄,一直以來都是高股息ETF的代表。 00878能超越0056,主要有3個原因,一是,去年台股走空,0056股價跌幅24%,但00878僅跌15%,展現抗跌能力;第二,00878選股邏輯主要選取過去3年殖利率較佳個股,而0056則篩選預期明年殖利率佳的個股,長期投資人可能更認同00878的選股方式。第三,季配息,符合偏好領股息的存股族。 00878人氣紅不讓,引起網友討論關注,有網友日前在PTT問卦,表示00878今年配息率並不出色「看不懂為何這麼多人買」,「近3年報酬00713元大台灣高息低波表現最好,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股價近期表現佳」。 有網友回應「00919上市時間點很剛好」、「空頭878跟713會比較抗跌,多頭直接選0050跟6208會比較好」、「名字取得好,『永續』又有『高股息』」、「韭菜多的地方不要去」。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截至2月台股基金(國內投資股票型)定期定額人數連續11個月下滑,自30萬人大減至22.4萬人,減幅逾25%。依過去經驗顯示,定期定額人數到低檔時,代表台股來到低檔已蘊釀投資契機! 依歷史資料顯示,2007年2月至2007年11月,台股從七千點挑戰萬點,帶動定期定額人數衝上32萬人歷史高點,但後續台股僅小漲8.3%,旋即迎來金融海嘯崩跌逾5成;而定期定額人數在2009年1月回到20萬人低點後,台股築底成功,之後波段大漲超過110%,帶動定期定額人數重回29萬人。而台股去年再因美國暴力升息下跌3成,定期定額人數再次湧現停扣潮,跌到22萬人水位。 元大投信表示,根據過去經驗,每當台股基金定期定額來到低點,通常行情也進入打底階段,指數出現反轉向上契機,此次定期定額人數探低,是否代表台股又到達中長期的低檔,值得投資人再觀察。 元大投信進一步表示,定期定額ETF可分散進場時間及僅投資於個股的風險,成功關鍵是不停扣,尤其行情愈恐慌,愈要嚴守紀律,若錯過「股價大拍賣」的機會,自然也錯過甜美的回報。以ETF定期定額人數第一的國民ETF元大台灣50為例,從2022年1月台股創下歷史新高後開始每月定期定額,至今年2月底報酬已經翻正,然而台股至今,距離歷史高點仍有16%差距,建議投資人此時更應該堅持不停扣,達到滿意的成果。
台股上周五創波段新高之後,今天回檔整理,主要權值股台積電、鴻海、聯發科、大立光等跌幅都超過1%,加權指數下跌84.39點,收15830.31點,成交量萎縮至2109億元。中小型股活跳跳,逾20檔漲停,櫃買指數比集中市場相對強勢,今天收小紅漲0.31點。 今天3大法人同步賣超,但金額不大,外資賣超8.74億元,投信賣超1.77億元,自營商賣超12.51億元,合計3大法人賣超23.02億元。 今天外資買超個股張數皆不多,全部未超過萬張,第一名為臺企銀8549張。先前遭外資波段大賣逾30萬張的人氣高股息ETF 00878,近期明顯轉為買超,今天加碼8105張,累計連5買共6萬2871張。0050、0056也分別敲進逾4千張。 至於賣超較多個股,第一名為華新2.1萬張,華邦電1.3萬張居次。同樣是高股息ETF,00882中信中國高股息遭賣超6122張。 國內法人表示,美國聯準會決策符合市場預期,目前市場普遍預期下次再升息1碼後將暫停升息。台股大盤今天雖拉回,但均線多頭排列格局未變,續朝多方發展,後續仍要觀察外資動向及國際情勢變化。本周過完接下來就是5天的清明節連假,投資人擔心長假期間國際股市變數,觀望心態將影響大盤量縮整理;此外,雖然投信季底作帳,中小型股表現強勢,但也要留意前波漲多個股,法人可能會獲利了結,作帳變結帳。 外資今天買超上市個股前10名為:臺企銀(2834)8549張、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8105張、英業達(2356)7648張、開發金(2883)5609張、長榮航(2618)5307張、友達(2409)5289張、長榮(2603)4911張、元大台灣50(0050)4537張、元大高股息(0056)4034張、新興(2605)3911張。 外資今天賣超上市個股前10名為:華新(1605)21445張、華邦電(2344)13458張、東元(1504)8042張、鴻海(2317)7561張、力積電(6770)6176張、中信中國高股息(00882)6122張、奇鋐(3017)6047張、漢翔(2634)5890張、富邦恒生國企正2(00665L)4652張、毅嘉(2402)3981張。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