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價
-
漲跌
-
漲跌幅
-
成交量(張)
-
國內成分證券ETF股票-大盤
在存股族的簇擁下,國泰永續高股息ETF(00878)股東人數突破102.9萬,榮登國民ETF寶座,但若說到長年累積下來的報酬率,可能還略遜元老級ETF元大台灣50(0050)一籌,據綜合報導,從年初至今,3檔「台灣50系列」的ETF漲幅都逾10%;其中,0050成立至今,含息總報酬率逾500%,換算下來,本金大約7.4年就能翻倍。 據《工商時報》報導,包括中信台灣智慧50、元大台灣50及富邦台50等3檔「台灣50系列」ETF今年來都漲逾10%;其中,按證期局統計,0050中,成分股企業的稅前淨利占上市企業逾7成,隨著今年上市企業稅前淨利達4.6兆元創歷年次高,緊跟大盤也讓0050報酬率特別亮眼。 ETtoday報導,0050是台股成立最久、規模最大的ETF,自2003年成立至今年3月底,含息總報酬率達528.5%,年化報酬率換算下來為9.9%,若單從數學角度計算,大概7.4年就能讓本金翻倍。 0050走勢深受大盤牽引,展望後市,有法人指出,台股卡在萬六高檔震盪2個多月,目前本波指數創新高,若量能持續放大且連續出現中長紅,多頭有機會突破僵局,但法人也提醒,歷史績效不代表未來績效,進場時間不同將影響0050長期表現。 中信台灣智慧50 ETF經理人張圭慧表示,近期包括半導體、通訊、航運等中大型權值股有轉強跡象;以本周來看,先進製程大廠法說會將影響短期台股走勢,有望為突破萬六添加動能。 富邦台50 ETF經理人洪珮甄認為,第二季電子產業進入傳統淡季,台股也跟著進入震盪行情,但目前台股主要產業庫存調整進入尾聲,本益比又偏低,台股休息後有機會繼續上攻,短線回檔之際,是分批買進、降低持有成本的好機會,投資人也不需要擔憂錯過後續的反彈行情。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台股在前一波軋空行情後,進入盤整。據最新集保戶股權分散統計資料顯示,近一周台股ETF的受益人周增加一千人以上的有9檔,分別是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元大台灣50(0050)、富邦台50(006208)、元大高股息(0056)、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永豐台灣ESG(00888)、群益台灣ESG低碳(00923)、中信臺灣智慧50(00912)、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 而以周成長率來看,前五名分別為中信臺灣智慧50(00912)、國泰臺灣加權正2(00663L)、富邦臺灣加權正2(00675L)、大華優利高填息30(00918)、群益台灣ESG低碳(00923)。 其中,群益台灣ESG低碳(00923)與中信臺灣智慧50(00912)在週成長人數與週成長率都名列前矛。整體來看,周成長率前十名以4檔台股正2居多,另外低碳ESG與高息也是深受投資人青睞。顯示出投資人對於結合碳金龍頭,兼顧永續經營與企業獲利的未來投資趨勢給予肯定。 群益投信表示,投資要跟著政策走,國發會今年訂出2050淨零轉型,投資趨勢所及的低碳ESG題材,結合碳金龍頭,兼顧永續經營與企業獲利的台股ETF,是未來的投資趨勢,隨著低碳變成投資顯學後,預期資金流入的幅度將會持續擴大,在資金浪潮的推動下,低碳ETF後市表現更可期,投資人可多留意投資契機。 據了解,結合ESG、平準金機制與低碳ESG三大優勢的00923,是目前市場唯一一檔指數篩選納入低碳概念且符合主管機關標準的正宗ESG基金,主要追蹤指數是臺灣指數公司特選臺灣ESG低碳50指數,也是首檔納入成分股低碳訴求的指數,為首檔考量Carbon Emission搶先布局低碳商機的台股ETF,以碳密度做為選股指標,結合碳金龍頭,兼顧永續經營與企業獲利,最適合穩健存股與追求碳金投資獲利契機的投資人。 群益台灣ESG低碳50ETF(00923)經理人洪祥益表示,現今國際大廠相繼訂出自身的碳中和目標,未來台廠若想接到更多訂單,企業就必須越低碳,因此「低碳=訂單」。在這個低碳浪潮正要起步的時刻,擁有台股低碳ETF,就能搶先掌握台股的「碳金商機」,ESG是全球投資的熱點,而「低碳」在ESG投資當中更是重點中的重點!未來隨著低碳變成投資顯學後,預期資金流入的幅度將會持續擴大,而正所謂「資金動能之所在,股價動能之所在」,在資金浪潮的推動下,低碳ETF後市表現可期!
根據集保最新統計,近一周台股ETF的受益人周增加1千人以上有9檔,分別是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元大台灣50(0050)、富邦台50(006208)、元大高股息(0056)、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永豐台灣ESG(00888)、群益台灣ESG低碳(00923)、中信臺灣智慧50(00912)、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若以周成長率來看,前5名分別為中信臺灣智慧50、國泰臺灣加權正2(00663L)、富邦臺灣加權正2(00675L)、大華優利高填息30(00918)、群益台灣ESG低碳。 觀察受益人數增加較多的ETF,以高股息、市值型、低碳ESG等較受投資人青睞。不過,若以周成長率來看,則出現相對冷門的台股正2 ETF,意外在前10名中佔據了4檔,包括00663L國泰臺灣加權正2、00675L富邦臺灣加權正2、00631L元大台灣50正2、00685L群益臺灣加權正2等。 中信臺灣智慧50奪得周成長率第一,中信臺灣智慧50 ETF經理人張圭慧表示,股市仍瀰漫著高利率、地緣政治風險,預估高利率環境短期不易扭轉,產業庫存與產品組合仍持續調整中,預估上半年進入尾聲,對投資人來說,可視為布局長期資金分批介入的時機,具長線題材與政策支持的產業相對看好,可將資金布置於半導體產業、ESG、綠能及電動車等投資商品。 群益投信表示,投資要跟著政策走,國發會今年訂出2050淨零轉型,投資趨勢所及的低碳ESG題材,結合碳金龍頭,兼顧永續經營與企業獲利的台股ETF,是未來的投資趨勢,來隨著低碳變成投資顯學後,預期資金流入的幅度將會持續擴大,在資金浪潮的推動下,低碳ETF後市表現更可期,投資人可多留意投資契機。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台股今天在平盤附近小跌開出,但台積電跳空開低,傳產、生技、觀光無力,代表中小型股的櫃買指數翻黑,加上高價股大跌,譜瑞-KY跌停、創意重挫逾8%,高價股10千金變成8千金,台積電也失守5百元大關,市場信心動搖,加權指數終場大跌256.14點,收15370.73點,成交量2679億元,呈現帶量下殺格局。 今天外資賣超202.92億元,投信賣超1.07億元,自營商賣超53.78億元,合計3大法人賣超257.77億元。 外資今天買超族群以金融股最多,在前10名中佔了5檔,包括第一金、臺企銀、合庫金、國泰金、台中銀等。 不過,同為金融股的開發金卻登上賣超冠軍,外資大砍2.46萬張。台股護國神山台積電也大賣1.77萬張,以今天均價500.9元計算,光是台積電一檔賣超金額就達89億元。外資也減碼國民ETF 0050元大台灣50逾1.4萬張、人氣高股息ETF 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8218張。近期超夯的軍工概念股漢翔也賣超5927張。 法人表示,台股出現帶量長黑摜破季線,包括矽智財IP、伺服器、高效能運算(HPC)等族群不少個股出現破線走勢,主要因為市場擔憂美中科技戰升溫,可能牽動台灣供應鏈,加上高價股賣壓沉重,帶動電子股往下比價效應。展望後市,需觀察外資在期貨市場布局動向,以及三大法人調節賣壓狀況,若指數未能盡快站上季線,整理時間恐將拉長。 外資今天買超上市個股前10名為:第一金(2892)9056張、中工(2515)8530張、元大滬深300正2(00637L)8136張、臺企銀(2834)4452張、合庫金(5880)3266張、立積(4968)3221張、國泰金(2882)2910張、萬海(2615)2904張、期街口布蘭特正2(00715L)2811張、台中銀(2812)2640張。 外資今天賣超上市個股前10名為:開發金(2883)24629張、台積電(2330)17769張、元大台灣50(0050)14533張、友達(2409)12667張、華新(1605)11909張、華航(2610)11597張、中鋼(2002)10877張、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8218張、漢翔(2634)5927張、台泥(1101)5854張。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近幾年投資風氣以高股息ETF猶為熱絡,但對於小資族瘋迷高息ETF產品,投資達人認為,這並不是好現象;《存股方程式》版主表示,過早投入太多資金到高股息產品只會減緩資產累積速度,他以統一FANG(00757)和元大高股息(0056)比較,凸顯兩者巨大差距;他也呼籲年輕小資族,應善用最大本錢—「時間」,第一階段以壯大本金為主,第二階段再穩定先金流。 ◎以下為《存股方程式》原文: 台灣股民似乎對高息型ETF真的非常青睞,而且最好還要多次配息,外加收益平準金機制。從早期的0056到近期成長速度驚人的00878,然後00713改季配息之後,受益人數快速增加,不斷證明高息型ETF的人氣有多暢旺。投信業者也是緊抓著股民愛好,頻繁發行高息型ETF。過去一年已經發行4檔高息型產品(00907、00915、00918、00919),未來是否會持續發行高息型產品,不得而知。 很多年輕版友非常鍾情高息型ETF,一直以來,版主常常收到私訊,討論哪檔高息型ETF較好、較值得長期持有?!這是個非常奇特的現象,在投信鋪天蓋地的宣傳之下,很多投資人喜歡這類高殖利率商品,更有許多人誤以為殖利率等同於報酬率,因而爭先恐後投入。 版主認為,這並不是一個好現象。 如果是一個高收入人士,或者即將(已經)退休需要穩定現金流的人來說,大比重投入高息型ETF算是合理正確的決定。但是對於年輕的小資族而言,過早投入太多資金於高息型產品,只會減緩資產累積的速度。年輕小資族最強大的本錢就是『時間』,任誰都希望儘早達成財務自由的目標,但如果選錯武器,冀望依靠高息型ETF壯大資產,必然要耗費更多時間才能達成任務。 如果想依靠ETF累積資產,對於年輕中產階級而言,第一階段的本金壯大期應當追求長期穩定成長,而不是高殖利率,市值型、類市值型、成長型ETF(例如0050、00646、00662、00757)會是比較好的選擇。當本金壯大至一定程度,進入第二階段,再慢慢提升穩定的現金流。 0056於2007年上市,至今將近16年,上市價格25元,今天收盤28.19元,不計配息,價格過去16年來幾乎沒什麼變動,成長動能非常低。00757成立至今將近5年,上市價格20元,今天收盤43.95,短短5年不到漲幅高達約120%,成長動能強勁。這就是高息型與成長型ETF的差距。 好賣的產品,投信業者自然會大力行銷,有些產品雖然有著誘人的殖利率,但長期成長動能不高,對於迫切需要壯大本金的年輕中產階級而言,根本就是包著糖衣的毒藥。版主並不是要全盤否定高息型產品,年齡不同、本業收入不同,需求的證券產品也就不同。 0056好嗎?00878好嗎?00919好嗎?都很好,問題在於,適合現在的你(妳)嗎?!殖利率不等於報酬率,別在追求資產成長的年紀一味追求股利增加。依據個人年齡、本業收入,選對產品、做好整體資產配置,財務自由的目標會更快更順利達成。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存股方程式》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台股掛牌市值型ETF持續增加,怎麼挑常讓人眼花撩亂,《存股方程式》版主以目前最夯的9檔市值型ETF為例,從成分股分析各檔優劣。版主指出,市值型ETF成分股都和0050「差不多」,意味著長期含息報酬率不至於落差太大,加上台股又是淺碟市場,大型優質企業就那幾十間,相同食材很難變出新菜色,專注一檔即可,沒必要一直追逐新產品。 版主列出較為熱門的市值型與類市值型ETF包括元大台灣50(0050)、富邦台50(006208)、富邦公司治理(00692)、元大臺灣ESG永續(00850)、永豐台灣ESG(00888)、FT臺灣Smart ETF(00905)、中信臺灣智慧50(00912)、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群益台灣ESG低碳(00923)。 版主指出,0050與006208是第一代,也是最純粹的市值型產品。隨後國際間企業實行ESG蔚為風潮,於是出現00692、00850、0888等三檔以ESG為主題的產品;緊接著,追求更高報酬率的多因子產品00905、00912問世;近年基於環保考量,降低排碳量成了企業課題,於是00922與00923誕生。但上述產品這麼多。究竟這些產品孰優孰劣?該換股投資嗎?實為讓人猶豫不覺得難題。 版主表表示,排除內扣費用不談,單純觀察成分股可以發現,這幾檔其實是非常相似的產品。他以0050、00922、00905為例並指出,前10大成分股可說是非常相似: 0050:台積電、鴻海、聯發科、台達電、聯電、富邦金、中華電、南亞、中信金、國泰金 00922:台積電、鴻海、聯發科、台達電、聯電、中華電、富邦金、日月光、中信金、兆豐金 00905:台積電、聯發科、鴻海、聯電、中華電、台達電、富邦金、國泰金、南亞、台溯 版主指出,仔細觀察0050、00922、00905的前10大成分股,差異性真的不大;以0050的全部成分股做為基準比對其他類市值型ETF,會發現相似度極高,差別只是在於權重不同而已;00692、00850、00888、00905的成分股雖然超過50檔,但真正影響股價表現的成分股,大抵也是和0050重複的那幾檔。 版主也提到,事實上,國際間最新的企業要求,不論是ESG或低碳排,大企業豈能不知,也很早就開始轉型升級了;因此,0050成分股很自然地也會符合ESG、多因子、低碳排...等要求;換句話說,既然這些產品的成分股相似度高,長期含息報酬率應不至於落差太大,就沒有孰優孰劣的問題,也沒有必要為了追逐新產品而頻繁換股或增加持有的檔數。從中挑選一檔最認同的,專心增加股數即可;即使日後再度發行新的類市值型ETF,可以想見,成分股大抵還是同樣那些,只不過權重各有不同而已 版主表示,台股是個淺碟市場,大型的優質企業就是那幾十間,相同的食材很難變出新的菜色,實沒必要一直追逐新產品。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存股方程式》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隨企業庫存調整進入尾聲,台股築底反彈的跡象浮現,國內三檔「台灣50系列」ETF今年來都漲逾10%。 中信投信18日指出,截至4月17日,加強版市值型ETF「中信臺灣智慧50」總報酬更達13.35%,其他區間如:近三月、近一月及近六月報酬都居三檔之冠,再次驗證多因子的發威功力。 國內三檔「台灣50系列」ETF包括:中信臺灣智慧50、元大台灣50及富邦台50,中信臺灣智慧50於202年6月成立,配息頻率採每季機制,成立至今都有穩定的配息紀錄,今年首次配息將於4月21日除息,每單位配0.29元,當期殖利率達1.93%,居本次季配息股票ETF之首,4月20日前買進,都有機會拿到此次配息。 中信臺灣智慧50 ETF經理人張圭慧表示,今年來,台股中小型類股表現較為亮眼,但近期中大型權值股有轉強跡象,相關族群像是半導體、通訊、航運等產業各有利多消息,本週台灣先進製程大廠將召開法說會,市場將焦點放在營收、毛利率展望、產能利用率變化、景氣看法、擴廠進度以及資本支出調整等,短期內將影響台股走勢,也將有望成為衝向「萬六」的動能。 展望後市,張圭慧說,美國通膨數據已有放緩跡象,但仍偏頑固,升息即將見頂已是市場普遍預期,台股在本益比偏低的情況下,多頭機率仍偏高;加上受惠於人工智慧需求、中國大陸解封的復甦動能、電子庫存消化進入尾聲等利多消息,台股上攻的動能仍偏強,市值型商品持續看好,建議投資人可逢低分批布局、長期持有,不受短期波動影響,以降低資金波動度與交易成本,更可提升自有資產規模。
台灣指數公司統計,截至3月底止,台股ETF上市共48檔、資產規模首度突破1兆元大關,來到1兆66億元,較2月底的9,416億元增加650億元;累計第一季則增加1,321億元。 3月資產規模增加最多的台股ETF為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ETF,單月大增192億元,其次為0050元大台灣50ETF也增加87億元,再來是00713元大台灣高息低波增加81億元、0056元大高股息增加71億元。資產規模增加最多的前4檔ETF中,有3檔是與高股息相關,顯示投資人偏好高股息。 3月資產規模增加第一多是由國泰投信發行,單月增192億元,而第二至四名全都是元大投信發行,合計239億元。 台灣指數公司統計,截至今年3月底止,國內ETF掛牌檔數共236檔,總管理資產規模超越2.71兆元,寫歷史新高,較2月的2.55兆元增加1,600億元,累計今年第一季共增加3,500億元,另外,台股ETF今年第一季也增加1,321億元。
證交所投資最愛ETF!雖然不能買個股,但能買基金或債券,績效還不錯,去年賺70億元,年減3成,衰退與去年熊市量縮有關,證交所主要靠手續費收入,日均交易量也大減近4成,在此險峻情勢下,還能每股賺6.83元,勝過許多上市櫃公司,主要就是靠ETF獲利,持股最多是人氣王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高達逾9千張,勝過第2名規模王元大台灣50(0050)逾6千張。 從證交所去年財報可知,共投資6檔ETF,依序是00878有9168張、0050有6566張、富邦公司治理(00692)3,174張、富邦台灣50(006208)1897張、國泰台韓科技(00735)1,372張、元大MSCI金融(0055)1,354張。 其中,2檔是市值型ETF:0050和006208,00878和00692代表證交所很重視ESG和公司治理,00735半導體持股逾3成、0055金融保險股占逾9成,都是在去年市況不好時,加碼抄底買進。因美中科技戰,半導體成半倒體,而金融股又因升息導致資產評價損失和防疫險大虧,成為史上最衰族群。如今,半導體業指數從去年低點已反彈36%,金融保險指數也反彈8.8%。 據Yahoo財經報導,證交所副總陳麗卿表示,證交所投資ETF都是長期「定期定額」、「停利不停損」,並在低檔時加碼買進,希望投資人也能一起進行穩健的長期投資。 分析師呂漢威透露,證交所買0055有2大可能,1是去年金融股歷經防疫險風暴,可以說是「最差的時候」,在低檔進場有望享受反彈時的報酬,也是看好金融業後市;2是證交所不能買個股,但可以透過買進ETF活絡市場、穩住投資人信心。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今年首季台股狂飆逾1700點,市值型ETF和大盤都漲逾1成,中信臺灣智慧50 ETF(00912)是去年成立的進化版0050,今年首次季配息0.29元,單期殖利率1.93%,不免讓人誤會1年殖利率能衝到近8%?理財達人ETF基金公道伯表示,00912買了不少高息股,包括陽明、元大金、台化等去年配息高,加上今年大漲,連3季殖利率6%,才能單季配息稱冠ETF。 ETF基金公道伯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市值型ETF也有辦法配出高股息?中信臺灣智慧50ETF(00912)年化殖利率能逼近8%?真的嗎? 00912今年即將第1次配息,只要在4/20前買進就能參與配息,入帳日是5/18。 目前公告預估配息0.29元,單期殖利率1.93%(以評價日淨值15.06元來計算),居季配息機制的股票ETF之首。如果粗暴的將殖利率年化,算起來會高達7.72%,當然,這樣算肯定是錯誤的,所以新聞也沒寫出年化配息率,以免誤導讀者。 ETF基金公道伯指出,這檔ETF過去歷經2次穩定的配息,分別是在去年的10月及今年1月除息,很穩定分別配出0.2元的高股利,年化配息率約6%,但話說回來,這季卻能配將近2%,不免有點讓人誤會是1年能配到將近8%?究竟為何這次能配出這麼高殖利率?並非訴求高股息的ETF,1年殖利率真能達近8%? 要如何判斷ETF配息率是否合理?首先就要先了解它此次配息,是配了哪段時間的成分股股息,因為現在還不是台股配息旺季,當然是配「去年度」股息,再進一步了解,去年是否領到足夠多的股息? 除此之外,ETF規模變動,也會影響基金領息多寡,但00912去年6月成立至今,規模約7億元沒變,台股配息多落在6月,在去年6/29掛牌前,就搶先買進配息率逾20%的陽明海運,還有配息率6.4%的元大金、配息率5.9%的台化,光是這3檔股票,就能貢獻當時ETF合計約1%的殖利率。 00912每季都會調整成分股,在新舊股交接時,極可能錯過領息機會。去年7月剔除3檔舊成分股,世界先進、緯穎、群創,加上原有成分股,合計能貢獻ETF約4%殖利率。而新增3檔成分股永豐金、元太、上海商銀,僅上海商銀錯過領息時間,所以這檔ETF能領到約44檔股息,殖利率至少約5~6 %。 ETF基金公道伯分析,那為何這次能配出近8%的年化配息率呢?理由很簡單,這季配息,其實已經完整配完去年度所有股息,把最近3次(含這次)配息加總起來,殖利率也有6%,跟指數殖利率差不多,表示基金配息安排並沒有問題,加上今年台股大漲,00912也漲逾11%,基金帳上當然也可能累積了資本利得可以配息,這次能配出比以往高的股息也不意外了。 ETF基金公道伯強調,存股族在解讀ETF配息率時,不能太簡單粗暴地將其年化,也得做些功課研究ETF領到多少股息,看看配息率是否合理,才能做為長期存股領息的參考。最後再次慎重提醒,看到ETF高股息、高配息而衝進去搶買的人,賠錢機會恐怕不低,務必謹慎思考,投資商品是否符合自身需求?符合自身投資規劃需求的投資工具,才是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ETF基金公道伯》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台灣指數公司統計,截至3月底止,台股ETF上市共48檔、資產規模首度突破1兆元大關,來到1兆66億元,較2月底的9,416億元增加650億元。 3月資產規模增加最多的ETF為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ETF,單月大增192億元,其次為0050元大台灣50增加87億元、00713元大台灣高息低波81億元、0056元大高股息增加71億元。資產規模增加最多的前4檔中,有3檔是與高股息相關,顯示投資人偏好高股息。 3月資產規模增加第一多是由國泰投信發行,單月增192億元,而第二至四名全都是元大投信發行,合計239億元。
近年ETF成為存股族最愛,整體規模3年來暴增逾4倍,突破1兆元大關,投信搶搭熱潮,持續推出募集新ETF搶市。群益投信發行「群益台灣半導體收益ETF」日前獲金管會核准,預計將在5月22日展開募集。 今年來半導體類股報酬率相當亮眼,美股費半指數今年來漲幅逾22%,比S&P 500的8%高出不只2倍,也高於科技股指數那斯達克的17%。 台股相關半導體ETF也表現強勢,00892富邦台灣半導體、00891中信關鍵半導體、00830國泰費城半導體等,今年來報酬率都在2成以上,優於同期間0050元大台灣50報酬率10.8%、台股加權指數漲幅12%。至於投資人熱情擁抱的高股息ETF,0056元大高股息今年來報酬率13%、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約10%。 群益投信表示,群益台灣半導體收益ETF (00927)追蹤指數為台灣指數公司特選台灣上市上櫃半導體收益指數,鎖定台灣人最青睞且獲利成長性佳的半導體產業,並精選當中最具收益優勢的半導體高息股,是首檔結合主題式投資與存股概念的台股ETF,投資人透過一檔ETF即可享有獲利與收益兩大靠山,息利雙收。 事實上,台股半導體企業雖然歸類為高科技、屬於成長股,但卻不乏高股息高殖利率標的,例如聯發科今年擬配現金76元、殖利率逾9%,日月光投控股息8.8元、殖利率逾7%,聯電3.6元、殖利率也在6%以上。 群益投信表示,在全球主流科技創新趨勢中,無論是手機、電腦、AR/VR,到當今火紅的AI與電動車,半導體都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台灣半導體實力雄厚,在國際市場中向來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也是台灣出口的主力、經濟的護國神山,毛利率長期居電子業之冠,在投資上更是永不過氣的產業。 群益投信推出首檔結合半導體主題及收益特性之「群益台灣半導體收益ETF」,滿足投資人既想掌握半導體投資趨勢,又想滿足存股領息之投資目的,潛在資本利得與息收兩頭賺。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許多投資人愛效法股神巴菲特,認為長期持有(Buy and hold)比短線殺進殺出效益更高。有網友提問,那些股票可以持有超過10年;不少網友看好包括官股、金融股和電子股等三大族群個股;ETF則大推群益台灣ESG低碳(00923)、富邦台50(006208)等人氣ETF;不過,元大台灣50(0050)仍是大多網友首推,有人直言,「0050不會倒,除非台灣倒了」。 有股市小白在論壇Dcard股票版上以「可以買了放10年的股票」為題向網友尋求建議。原Po表示,「想長期投資理財,台股有那些股票可以買了長期投資,不用管他,每年有不錯的股利跟增值?」 網友提供的個股五花八門,有網友表示,「我認識的長輩超愛存仁寶(2324),他從年輕每個月買一張存到現在,很可觀」、「台肥(1722)、臺鹽(1737)、台汽電(8926)、中華電(2412)、豐藝(6189)、聯強(2347)、大聯大(3702)、0056(元大高股息),以上5年,股利還不錯啦」。 推薦金融股和ETF等存股常勝軍的人也不在少數;其中,玉山金(2884)、台新金(2887)、006208、0050、00692(富邦公司治理)等最受推崇。對於006208,網友建議,「006208,建議可以買美股VT、VTI」、「設定006208扣款,設定完把app刪了,不然買美股ETF也行」;對於00692,網友則表示,「00692配息好,有資本利得成長空間,管理費用低」。 至於0050,更是網友的掌中寶,許多人表示,「別問,0050啦」、「最老牌&有人氣的就是這2支了,0050&0056,可以都買」、「問就是0050」、「0050、0056這種的一堆,如果連指數化投資都不知道,那還是去活存吧」;更有人直言,「0050不會倒,除非台灣倒了」。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想要存到第一桶金,除了提高收入,更重要的是節約花費。有網友表示,原本按月花1萬元買股,但跳槽後應酬增加,加上卡費、房租,幾乎淪為月光族,但仍想存第一桶金,因此,她想知道哪幾檔市值型ETF能存比較快。在多檔網友推薦名單中,群益台灣ESG低碳(00923)和富邦公司治理(00692)支持度最高;不過,也有網友直言,「金流控管才是妳要注意的」。 有小資女在Dcard理財版以「要存到第一桶金,市值型ETF可以存哪幾檔?」為題表示,自己出社會幾年,至今薪水成長20%,但一個月信用卡費約2萬、房租1萬,隨著薪水上漲,也搬到更好的租屋處,扣掉卡費、房租,大概還有1萬可以採定期定股的方式投資,但因為換工作導致應酬增加,她直呼,「錢錢就都噴掉了…急需用錢就賣股票,現在認真有點類月光」,更說自己是個「沒有現金存款的人」。 但她接著表示,自己仍想存第一桶金,只要有結餘就會買006208(富邦台50),但漲了之後為了喝酒又賣掉,後來又買了00923想說能不能增加投資慾望;她認為,「買ETF對小資族,比較友善我也省去擇時風險」;最後,她求教於網友,「可以再給我一些建議想要存到第一桶金我還可以買甚麼標的嗎?偏市值型的就行」。 網友給的建議不少,但00923和00629的呼聲最高,眾人表示,「00923趁他便宜可以多買幾張,台灣明年開徵碳稅,加上歐洲CBAM未來有機會成長更快」、「市值型也可以考慮00692,我自己是00692和00923都有買,00923電子佔了77%,報酬應該可以更拉高一些」、「看你要不要分一點到00692,過去績效也比0050好 跟00923有點像,都是ESG的,只是00923多加了低碳」。 不過,比起投資,更多網友點出原Po真正的問題,「遠離妳那些朋友,用卡費過活怎麼說都不太正常吧」、「提高本業收入還比較實際,真要投資00692跟00923沒什麼問題,但金流控管才是你要注意的」、「你需要的是節制,應酬雖然多,但還是要想辦法股票放進去就別動了」。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隨著市場將環境永續納投資範疇,ESG成為投資重要的參考指標。有網友表示,除了長期投資0050,還想嘗試投資其他標的,他認為ESG是一個很不錯的抗跌因子,考慮將投資元大台灣50(0050)的部位轉移到群益台灣ESG低碳(00923),他向網友詢問是否可行。多數網友認為,00923成立時間短還需要時間觀察;並表示,如果ESG有效,成分股遲早會換成ESG,要原Po不要太衝動。 在Ptt股版上有網友看準ESG趨勢,考慮將資金從0050挪到00923,但又不知是否可行,因此向網友詢問「0050存股改00923是否可行?」。原Po描述目前的情況,目前只有長期投資0050,但想嘗試其他投資標的,他自己研究一些ETF,像是國泰台灣5G+(00881)、中信關鍵半導體(00891)、富邦台灣半導體(00892)等,看了很多標後他認為,若不想偏離大盤太多,還是要找市值型ETF;最後,他發現富邦公司治理(00962)和00923。 接著,原Po表示,「我應該是要選擇一些報酬真的不錯,同時還能有一些抗跌,不會被大盤一起拖累下去的因素,ESG其實就是一個很不錯抗跌因子,有在注重公司治理的基本不會差到哪裡去,加上看到歐盟邊境碳稅CBAM 26年就要開始上路,現在應該是非常好的布局時機點?」;他開始思索,「要不要原本投資在0050的部位就轉移到00692和00923,初步的規劃可能先分六四,每月把0050的部位轉過去」。 另外,他也在想,「台灣如果也開徵,有非常多的廠商都會受到影響,但問題不在於那些科技大廠,他們早早就在做碳管理,中鋼(2002)、長榮(2603)、陽明(2609)不可能離開台灣50吧?版上說機制會自己會去淘汰的,這幾個要等到0050自然淘汰到底要等到何時啦?」 對於原Po的選擇障礙,有少部分網友支持表示,「改買00923+1」、「低調好嘛…我不想00923一直買到溢價」、「有買00923的再次路過」、「可行啊,只是這邊會叫你買正二」、「922.923買了觀察」。 但大多數網友並不支持換檔操作,均表示,「00923成立時間太短,待觀察,我覺得你還是繼續0050就好」、「00923 是0050加了枷鎖,只有特定環境卡才會超越0050以及2330台積」、「ESG實際上就沒差,長期投資還是那幾隻成分股」、「看esg那就0050阿,esg有效的話到時候成分股遲早會全部都換成esg」、「ESG坑爹比較可能,這麼多論文可以看看」、「錢多的公司才搞egs,這樣買還是大公司阿」。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