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價
-
漲跌
-
漲跌幅
-
成交量(張)
-
國內成分證券ETF股票-大盤
國內ETF規模前3強,分別是0050元大台灣50 2885億元,0056元大高股息2074億元、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2023億元,這3檔「國民ETF」加起來市值就將近7千億元,2大高股息ETF共4097億元。不過令人驚訝的是,規模前10大ETF,除了前3檔之外,其他7檔全部都是債券型ETF,合計規模達5600億元,超越2大高股息ETF,成為另一股ETF新勢力。 這7檔債券型ETF,依規模由大至小分別為中信高評級公司債(00772B)、群益投資級金融債(00724B)、元大AAA至A公司債(00751B)、國泰A級公司債(00761B)、元大美債20年(00679B)、中信優先金融債(00773B)、國泰投資級公司債(00725B)。 專家表示,ETF囊括一籃子投資標的,具風險分散效果,且交易就如同買賣個股一樣方便。而債券型ETF,除了持有一籃子債券,降低個別債券違約風險之外,由於波動特性不同於股票,能夠以簡單的搭配方式,滿足投資人股債資產配置需求。 此外,債券ETF配息穩定、殖利率高,加上部分設計月配息機制,例如00772B中信高評級公司債、00773B中信優先金融債,每月領息方便投資人打造現金流。 不僅散戶熱中債券ETF,壽險大咖富邦人壽,日前也表示將增加債券ETF部位。富邦人壽首季實現股債資本利得167億,目前對股市中性看待暫不加碼;但債市方面,考量長率仍處於相對高檔,報酬率還有5%以上,且為節省避險支出,投放將以台幣計價的ETF為主。 中信高評級公司債經理人游忠憲表示,高利率環境下全球經濟反彈力道疲弱,而債券經歷罕見連2年下跌後,預料2023年反攻向上機率高,投資人在選債以高評級公司債為主,除具收益吸引力,還具十足防禦力。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外資與本土法人本周鎖定權值股狂敲,台股主流股重新聚焦權值股,成分股囊括台股市值前50大企業的元大台灣50(0050)ETF,本周大漲4.52%,優於大盤漲幅4.34%,周成交量達9.66萬張,較上周的2.4萬張暴增逾3倍。 台股集中市場ETF的19日成交值,也隨股市交投熱絡擴大至200億元以上,達200.68億元,為近期罕見的大量。 台股目前連動全球的股指ETF,除了以台股為最大宗標的之外,還有連動美股四大指數、日本、越南、南韓、印度、歐股等市場,另也有涵蓋半導體、5G、電動車、元宇宙、低碳、ESG等主題的ETF,隨著近來全球股市高歌,本周在台股上市的ETF同步爆量大漲。 篩選本周成交量大增4成以上、法人大買的ETF有元大台灣50、元大高股息、國泰費城半導體、國泰永續高股息、富邦未來車、國泰台灣5G+、國泰台灣領袖50、群益台灣ESG低碳、國泰智能電動車、富邦越南、FT臺灣Smart等11檔。 相較於台股加權指數本周上漲4.34%,台灣50指數周漲5.03%更為耀眼,0050成法人買盤追逐標的,合計買超近6萬張、占總成交量6成以上,在法人買盤追捧下,0050不只股價亮眼,周成交量更暴增3倍以上。 除了權值股代表的0050外,元大高股息(0056)、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二檔高股息的國民ETF代表,也是市場當紅炸子雞,0056資產總淨值本周已來到2,069億元,00878更以飛速追趕,於18日首度突破2,000億元大關,19日為2,018億元。 據統計,0050、0056及00878三檔ETF,目前資產規模都在2,000億元以上。
外資與自營商失心瘋,掃貨大型權值股,推升台股520行情銳不可擋,但台股漲多波動劇烈,加上資金輪動快速,擔心個股押單支風險高的散戶,觀察本周0056、00893等6檔ETF受法人買盤簇擁,周敲逾3萬張,不失為搶搭多頭行情時的另一穩健選擇。 台股重新聚焦權值股,推升0050(元大台灣50)本周大漲4.52%,漲幅超越大盤的4.34%,周成交量9.66萬張,周量暴增逾3倍。除法人周買0050達5.97萬張,0056(元大高股息)與00893(國泰智能電動車)更狂敲逾8萬張,各達8.28萬張、8.14萬張。 法人本周還買進00922(國泰台灣領袖50)5.27萬張,而00881(國泰台灣5G+)、00923(群益台灣ESG低碳)也各買逾3萬張,分達3.08萬張、3.7萬張。 此外,由於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僅僅3天就完全填息,資產總淨值衝破2000億元至2018億元,緊追0056,也點燃ETF的除息行情,法人認為,後續可留意上櫃ESG、半導體高息ETF,優先部署除權息行情。 中信上櫃ESG30經理人張嘉祐分析,上櫃ESG30指數殖利率落在3.2%~6.1%,對有現金流需求的積極型投資人,配息又有機會賺價差,具投資吸引力。群益台灣半導體收益ETF經理人謝明志則認為,半導體股不僅有資本利得潛力,也提供相對穩定的高息收益,以台灣半導體收益指數來說,2017年至去年的平均股利率為5.4%,收益水準接近高股息指數,優勢明顯。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與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證券商4月承作定期定額金額為68.9億元,雖較3月的81.08億元大降,但資金仍持續向高股息ETF挺進,證交所統計,4月定期定額投資交易戶數以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以大增6,300戶最多,其次為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月增5,323戶,總交易戶數衝上158,061戶。 受到關注的是,元大高股息(0056)4月定期定額交易戶數增加1,040戶,累計已達到159,436戶,國泰永續高股息以158,061戶緊追在後,僅相差1,375戶,若以目前二檔ETF投資人交易戶數增長速度來看,5月00878的交易戶數將較超0056。 依證交所統,4月證券商承作定期定額投資在個股及ETF的交易戶數前十名,名次完全沒有更動。 個股前十高為台積電、玉山金、兆豐金、合庫金、第一金、中華電、富邦金、台泥、中信金、鴻海,小資族對金融股不再青睞,上述十檔除了鴻海小增42戶之外,其餘都減少數百戶至2,000戶人上。玉山金減少2,347戶最,其次為台積電及兆豐金各減少1,346戶及1,144戶。 ETF前十高為元大台灣50、元大高股息、國泰永續高股息、富邦台50、富邦公司治理、元大台灣高息低波、國泰台灣5G+、富邦越南、元大臺灣ESG永續及國泰智能電動車等。富邦台50表現亮眼,近來漸受小資族青睞,4月增加2,376戶,投資戶數來到94,621戶,蓄勢向10萬戶大關前進。
近年國人熱中指數投資,帶動台股ETF百花齊放,具特色主題產品吸引資金大舉流入,統計目前ETF規模前三大分別為元大台灣50(0050)、元大高股息(0056)、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等三檔,每檔近2,000億元或以上,5月就有三檔特色主題台股ETF準備進場搶市。 5月將進場募集的台股ETF,分別是復華台灣科技優息ETF,主要是因應投資人每月現金流需求,還有中信上櫃ESG 30ETF,及群益台灣半導體收益ETF。三檔台股ETF除找特色外,還要找收益,期吸引想投資台灣科技股、台灣上櫃股、半導體股,又注重息收的投資人。 復華台灣科技優息ETF(00929)經理人許忠成表示,根據台灣指數公司統計,台灣加權股價指數近三年股息殖利率約近4%,同期間台灣高股息指數近三年平均是6.57%;聚焦電子科技股為主的特選台灣科技優息指數,近三年股息殖利率近7.2%。篩選作為台灣科技優息ETF的成份股具備經營績效好、殖利率相對高、股利政策穩定標的,股價波動度也較低,有利投資人同步掌握股價、股息收益並兼具隨漲抗跌的能力。 中信ESG30ETF(00928)經理人張嘉祐說,透過ESG篩選機制,除帶給投資人爆發力外,還有收益力及保護力。上櫃ESG30指數殖利率落在3.2%~6.1%,對有現金流需求的積極型投資人,具配息又有機會賺價差。 群益台灣半導體收益ETF經理人謝明志(00927)指出,半導體股不僅提供資本利得潛力,也能提供相對穩定的高息收益,以指數來觀察,台灣半導體收益指數2017年至2022年的平均股利率為5.4%,收益水準接近高股息指數,與台股半導體指數和其他台股半導體ETF追蹤指數相比,更是明顯優異。
台股18日受美股大漲激勵,開盤就跳空帶量衝破萬六關卡,終場大漲176點以16,101點做收,改寫近11個月新高,成交量能同步放大至2,932.7億元。檢視台股短短三個交易日指數飆漲625點,再添520行情熱度。 投資專家認為,雖電子族群成交占比低於6成,但資訊服務、汽車、電機機械等族群「百花齊放」,且三大法人合計買超金額擴大至420.18億元,近三個交易日更投入近千億銀彈,顯示內外資人氣持續凝聚,指數短期滿足點先看16,300點。 國泰證期顧問處協理簡伯儀表示,目前台股有「三不敗」,第一是指數連三日大漲,以逐步放量方式突破前高;第二、法人近期積極做多,外資期現貨同步加碼,台指期淨多單水位罕見達3萬口以上,另外自營商也連續買超;第三、5日、10日、月、季線、半年線等短中期均線皆翻揚向上,有利大盤持續上攻。 簡伯儀點出,台股18日強漲收在16,101點,創去年6月15日以來的11個月高點,且指數位置與去年5月20日收盤16,144點相去不遠,指數連三日大漲,三大法人合計近三日買超金額達998.77億元,頗有多頭急行軍,搶攻520行情的企圖。 不過,觀察盤面略有「美中不足」之處,雖有台積電、金融等權值股撐盤,政策題材股也表現亮眼,延續族群良性輪動,但在大盤18日創波段新高之際,上市下跌家數仍有383家,櫃買指數反彈力道也相對弱勢,上漲499家、下跌432家,研判後續中小型股若未能跟上漲勢,則要留意調節壓力是否進一步轉強。 富邦投顧董事長蕭乾祥則認為,美台超級財報周告一段落,以及美債務違約危機等提前反應,推動法人觀望買盤「大解放」,強力拉抬權值股,推升台股跟隨美股反彈,一舉收復萬六關卡。 若拉長時間點來看,蕭乾祥分析,大盤從2022年1月5日18,619點回檔修正至10月12,629點,期間共下跌5,990點,從長波段「強勢中期反彈」幅度0.618計算,推論指數上漲空間約3,700點,由12,629加上3,700點,推估指數還有200點空間,可望挑戰16,300點。蕭乾祥說,若大盤來到短期滿足點16,300點,長線技術指標將來到高檔,後續需觀察國際局勢變化,若整體經濟下修幅度超乎原先預期,台股有拉回整理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國寶級」ETF元大台灣50在近日台股大漲,攻克萬六大關下,同樣展現強勁買氣,連兩日成交金額躍居ETF之冠。受惠「大象跳舞」行情帶動,吸引ETF投資人目光,具兩倍槓桿效果的正2 ETF上漲力道更為搶眼。另指數改寫波段新高,也使得部分避險資金轉進反向ETF,成交量同步放大。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即將召開股東會,最新年報資料顯示,儘管台積電2022年股價劇烈回檔、年底才小有反彈,但新加坡主權基金、挪威主權基金重投台積電懷抱,逆勢增持,穩居前十大股東第三、四位;新制勞工退休基金同樣加碼,法人直言,「台積電的好、內外資長線資金都知道。」 台積電即將在6月6日召開股東會,台積電董事會9日甫通過今年第一季股利政策,將單季配發股利由2.75元,調高到3元,全年股利有望挑戰12元,不只逾百萬名股東樂開懷,熱愛現金股利的長線資金機構法人未來亦可望有更高再加碼意願。 台積電前十大股東中,第一、第二名仍由花旗託管台積電存託憑證專戶(台積電ADR)、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管理會占據,部位並無明顯變動,比率各為20.51%與6.38%。 緊追在後的新加坡主權基金、挪威主權基金則頗有亮點,都是扭轉調節態勢,重新擁抱台積電。新加坡主權基金2022年無懼台積電回檔,逆勢啟動大量加碼,持有張數衝上86.03萬張,是有統計以來新加坡主權基金持有台積電部位新高,若再加上具新加坡政府色彩的先進星光先進總合國際股票指數持有台積電32.07萬張,光是「泛新加坡」長線資金就握有台積電118萬張以上持股,堪稱「愛神山第一外援」。 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主權基金在2022年一口氣加碼台積電21萬張持股之前,也曾經歷2020、2021年的連兩年出脫調整,顯然也受到疫情影響。另外,挪威主權基金持有台積電部位從2020年的40.02萬張,降至2021年的36.25萬張後,2022年也重拾加碼信心,持股張數升至41.19萬張。新加坡、挪威主權基金對台積電持股比率各為3.32%與1.59%。 本土資金不讓外資專美於前,新制勞工退休基金從2021年持有的27.94萬張,提升到2022年的33.29萬張,大手筆加碼超過5萬張,晉升為台積電第五大股東,把先進星光先進總合國際股票指數擠到第六大股東。 元大台灣50 ETF(0050)持有台積電比率為0.99%,居第八大股東。該ETF基金資產總淨值去年大躍增,2022年底超越2,500億元,且台積電是0050第一大持股、比重逾46%。
台股爆量站上萬六,台積電大漲11元居功臣,小散戶透過盤中零股買進人氣盛,18日台積電盤中零股交易衝上200萬股,成交值也突破10億元,較前一日增近15%,此外,集台股前50大權值龍頭的元大台灣50(0050)ETF也成小資族追逐焦點。 台股集中市場及櫃買市場從15日量能急速萎縮至2,494億元,16日之後成交值日日回溫,至18日擴量大漲,合計成交值來到3,685億元,大增1,191億元、增幅47%多。 隨著外資及證券自營商近3個交易日買超逾千億元,集中火力大敲台積電及金控股等大型權值股,推升加權指數站上萬六大關,而散戶盤中零股交易買氣也大爆棚,據統計,18日上市櫃零股交易金額達32億元,與15日僅20億餘元大增57%。 據統計,18日盤中零股成交熱門股包括台積電、元大台灣50、聯發科、大立光、保瑞、美時、欣興、創意、世芯-KY、東哥遊艇、長榮、愛普*、元太、技嘉及聯詠等,都各2,000萬元以上,其中元太及聯詠等則較前一日銳減四至五成,以元太來說,18日股價大跌2.7%,造成散戶買盤撤退。
美股4大指數收紅,費半大漲3.16%表現最強,激勵台股今天持續走高,K線連4紅,且出現久違的3千億以上大量,加權指數上漲73.04點,收16174.92點,成交量3255億元。台積電續漲2元,高價千金股創意漲停鎖死、力旺、祥碩、世芯-KY大漲4~8%,凝聚市場人氣信心。台股周線大漲672點,呈現價量俱揚格局。 今天外資買超323.22億元,投信買超7.77億元,自營商買超50.97億元,合計3大法人買超381.96億元。 外資及自營商狂買台股,累計本周外資買超778.84億元,自營商買超496.42億元,投信買超16.13億元,3大法人合計全周買超1291.4億元,創台股史上第3大。 周三剛除息的超人氣ETF 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今天已完全填息,今天外資大買3.5萬張,登上買超第一名。外資大買的ETF還有0050元大台灣50 2.79萬張、00893國泰智能電動車2.7萬張、00922國泰台灣領袖50 1.1萬張。 華航3.17萬張列買超第2名,台積電則加碼1.79萬張,為連4買共5萬5295張。 近期熱門的充電樁概念股飛宏,首季EPS達0.12元,逼近去年全年EPS 0.19元,不過外資今天反手賣超9021張,成為賣超最多個股。 法人表示,台股之前遭逢密集的企業財報利空、美國銀行倒閉風暴及債務違約危機,加上景氣處於低迷藍燈區,指數陷入盤整長達近4個月。這幾天出現急漲,日K線呈現「4手紅盤」多頭訊號,加上美股目前還是多頭走勢,那斯達克領先創高,對台股相對有利,行情有機會持續走多,後市須持續觀察美股走勢與電子業景氣狀況。 外資今天買超上市個股前10名為: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35060張、華航(2610)31737張、元大台灣50(0050)27958張、國泰智能電動車(00893)27210張、長榮航(2618)20786張、國泰金(2882)20129張、玉山金(2884)19907張、台積電(2330)17952張、宏碁(2353)15237張、開發金(2883)14021張。 外資今天賣超上市個股前10名為:飛宏(2457) 9021張、中信中國高股息(00882)7363張、鴻海(2317)6952張、華新(1605)6793張、元大滬深300正2(00637L)6488張、建準(2421)5214張、中信中國50正2(00753L)5115張、長榮(2603)4891張、大亞(1609)4383張、大同(2371)3998張。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股神巴菲特出清台積電(2330)持股,台股近日反倒大漲,投資專家99啪認為,股神的操作很正常,在台灣持有台積電股票也很正常;尤其,若持有台股ETF,台積電幾乎都占一定比重,差別在於每個人的風險解讀不同;他也提到,自己包含間接持有台積電達8位數,很多人問為什麼不直接買個股,他以實際例子證明,假如沒時間管理 ,或克服不了人性,個股成功率只會更低。 ◎以下為《99啪的財經筆記》文章原文: 巴菲特賣光台積電的消息出來後,這幾天台股反而大漲,回頭看,去年第四季也就是一整年的低點。 股神擔心地緣政治出清持股很正常,但在台灣會持有台積電部位也是很合理的事,尤其是如果有投資台股的ETF,台積電幾乎都會占有一定的比重。 所以每個人對於風險的解讀都不同,投資還是要自己獨立判斷。至於我個人還是會繼續長期投資台積電,包含間接持有的部位也有8位數了,用實際行動支持。 不過想要長期投資台積電,對於多數人來說,投資大盤指數還是比較有效率的做法,抱起來也比較簡單。 過去幾年公布0050示範帳戶時,常常會有人留言問,為何不直接買台積電? 道理很簡單,長期投資個股用講的都很容易,但股災或波動一來,就可以洗掉一堆散戶了。 去年台積電最高688元,最低跌到370元,跌幅超過46%,回頭看,現實中還有多少人抱的住股票?甚至敢逢低加碼? 雖然同期0050的跌幅也有3成,但跟單一個股比較起來,抱起來還是相對簡單。而且如果連指數都抱不住,個股成功的機率只會更低。 所以,為何長期投資換成指數會比較容易,因為你除了投資裡面的成分股外,還多了投資指數定期加減碼及汰弱留強的調整能力。 當然想要自己投資個股也是可以,但如果最後發現自己沒時間精力管理,或者一遇到股災就無法克服人性的話,花一點管理費給指數「代操」,應該還是比較有效益的做法。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99啪的財經筆記》授權,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百萬人氣ETF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猴塞雷,昨淨值完全填息,今(19)日股價就填息了,3天達陣,昨規模如預期衝上2007億元,躋身2千億ETF俱樂部,成為繼元大台灣50(0050)規模2,874億元、元大高股息(0056)規模2054億的第3號人物。在4月定期定額中,也月增逾5千人,拿下第2名,僅輸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的逾6千人,可見00878在存股族心中益發不可動搖! 00878是全台首檔受益人破百萬ETF,目前來到102萬人,去年5月才52萬人,不到1年就倍增50萬人,2020年7月成立,至今不到3年,就以黑馬之姿快速崛起,規模和受益人都創最快破關紀錄,人氣遠遠超越老牌0050和0056。 為何00878紅成這樣?如何收服存股族的心?專家分析,00878主打ESG永續企業和高股息,是全台首檔季配息ETF,每季配息穩定,平均殖利率逾5%,今年估逾6%,雖然金融股占近25%,但金融股最壞時刻已過,5月底又會換股,到時股息掛蛋的金融股就會踢出去,加上內扣費用是高股息ETF最低,僅0.5%,股價也親民,不到18元銅板價,很適合存股族新手入門,存起來張數多,也有成就感。 而最被股民質疑的配息,是不是左手換右手?因為00878有收益平準金,算是一種公平機制,會使暴增的受益人數不致稀釋配息金額,以本季配息0.27元為例,如果沒有收益平準金,可能會稀釋成0.027元,這就絕不是小數點點錯了,但也不是大家想要的高股息了,所以的確可說是從本金配息給你,但只要填息,就是真的賺到股息了。 專家建議,投資還是要從自身需求出發,如果偏好穩定配息、波動低,就選00878或00713;如果想要賺行情、喜歡波動大一點,就可挑0050或0056,當然也可以全都買,滿足月月配息的心願。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報稅季過一半,對於上班族來說,血汗錢又要再交出去絕對是最痛苦的事之一;不過,投資部落客《99啪的財經筆記》的版主99啪表示,若是懂投資又會合法節稅,就能將投資獲利的效益放到最大;他以「存了100張0050,總共會被課多少稅」為例子,說明長期投資0050,會有稅務上的優勢,且本金越大或收入越高的朋友會越有感。 ◎以下為《99啪的財經筆記》文章原文: 去年0050共配息兩次,分別是3.2元跟1.8元,所以假如投資人存了100張0050,最後總共會領到股利50萬元,那麼今年報稅的時候,到底有多少金額會被列入所得清單呢? 答案是17萬3,400元,應該比很多人想像的少。 理由在於ETF的收益分配除了「股利或盈餘所得」外,還包含「國內財產交易所得」等項目。 其中只有前者屬於課稅範圍,至於後者則不用課稅,因為這就跟交易股票的價差獲利一樣,目前在國內證所稅是停徵的,所以這部分不在課稅範圍內。 所以舉我的實際例子來看,去年0050共配息兩次,兩次合計領了股利50萬元,但因為第一次配息股利所得僅96,000元,第二次配息股利所得僅77,400元,所以只有這兩筆在課稅範圍,合計就是17萬3,400元,最後股利所得,其實僅占全部收益分配的34.68% 雖然這個比例是不固定的,但過去幾年,0050的收益分配,股利所得占收益分配的比率大概都是5成以下 而且股利所得被列入課稅的範圍越少,未來要繳稅的時候就會越輕鬆,所以像0050這種部分價差的收益分配模式下,在長期投資的情況下,就會有稅務上的優勢,而且投資本金越大,或本業收入,綜所稅級距越高的人會越有感。 比如投資人之後存了200張的0050,即使目前市值超過2400萬元,然後去年領100萬股利,但最後被課稅的範圍也只有34萬6,800元。 此外股利所得還有可扣抵稅率8.5%,所以假如綜所稅級距在5%以下的人,還可以退稅。 如果投資人又懂得海外投資的話,個人基本所得額還有670萬的免稅額度,以資產配置的角度來看,稅務上的優勢會更明顯,這也是為何我會建議要分散海外投資的原因之一。 每年報稅都是上班族最痛苦的時候,因為薪資所得一毛都跑不掉,但假如你懂得投資,又會合法節稅的話,就能將你投資獲利的效益放到最大。 ◎詳細的海外所得課稅規定放原文留言處,詳閱可點選連結。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99啪的財經筆記》授權,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美股大漲,台股延續前2天大漲態勢,K線連拉3根長紅,加權指數今天大漲176.59點,站上萬六大關,收16101.88點,成交量續增至2885億元。台積電大漲11元收在530元,漲幅逾2%;和泰車再寫驚奇,最高來到870元續創歷史新高,市值達4724億元,超越中信金與中鋼,成為台股第14大權值股。 今天外資買超295.83億元,投信賣超3.11億元,自營商買超127.72億元,合計3大法人買超420.44億元。其中,自營商昨天買超233億元創歷史新高之後,今天再度大買,金額為史上第4大。 連日大買的自營商,今天買超以ETF為主,00715L期街口布蘭特正2買超5.8萬張最多,其次依序為0056元大高股息2.4萬張、00923群益台灣ESG低碳1.3萬張、00893國泰智能電動車1.25萬張,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1.1萬張。台積電4958張落到第13名。 外資今天大買台積電1.88萬張,以今天均價530.1元計算,估砸下99.95億元資金。 超人氣ETF 00878昨天除息,連2天上演填息行情,只差0.03元就完全填息,外資與自營商今天不約而同買進,外資敲進2.44萬張,與自營商合計達3萬5285張。 國內法人表示,周一美股費半指數突破季線,帶動台股連續大漲,目前費半還在季線附近,那斯達克已領先創波段新高,科技股先漲下游再漲上游半導體。台股今天站上萬六大關,已經突破過去3個月箱型盤整上緣,創今年來新高,目前指數與成交量都呈現多頭排列,後市只要量能未失控,可望形成輪漲格局。 外資今天買超上市個股前10名為:開發金(2883)29114張、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24403張、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24250張、台積電(2330)18851張、緯創(3231)15528張、聯電(2303)15072張、期街口布蘭特正2(00715L)14020張、彰銀(2801)13042張、廣達(2382)12994張、元大台灣50(0050)12793張。 外資今天賣超上市個股前10名為:富邦恒生國企正2(00665L)7357張、台泥(1101)6701張、統一(1216)3909張、長榮(2603)3430張、毅嘉(2402)3218張、中信中國50正2(00753L)3037張、友達(2409)2941張、新光金(2888)2838張、東陽(1319)2469張、寶一(8222)2427張。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台股多頭奮起,18日狂飆171點,大盤短短三個交易日即強漲625點,在各路資金積極回補之下,帶旺交易量能放大,18日重返萬六大關,ETF「雙指標」元大台灣50(0050)成交金額衝26.77億元,躍居ETF之冠;元大台灣50正2(00631L)則受惠兩倍槓桿效應,大漲2.3%。 據統計,元大台灣50正2 ETF投資人數在4月底重返萬人,雖仍不及高股息ETF,但其長期成長潛力已逐漸被市場投資人關注,自4月26日以來台股反彈4.7%,元大台灣50正2累計漲幅逼近1成,表現更為搶眼。 法人指出,00631L為槓桿ETF,提供0050「每日漲跌幅」的兩倍績效,具有長期複利效果加持,在行情趨勢明確,例如波段上漲或下跌時,00631L可能漲會比0050的兩倍多,跌也會比0050的兩倍少。 以2020年、2021年台股大多頭為例,00631L漲幅就高於0050兩倍以上;而2022年台股大跌,00631L跌幅36%,也不到0050下跌21%的兩倍,具有投資人免轉倉、免補保證金優勢,適合看好台股波段行情的積極型投資人操作。 同時,00631L持有台指期,在到期前會轉倉到次近月期貨,這樣的設計加上台股除權息特性,還有一個「隱藏版」優勢。台指期因反映除權息,多有顯著的逆價差,因此轉倉可以獲取收益,統計若於近月台指期最後交易日前一日進行轉倉至次近月,近三年約每年可賺取近千點價差,近十年更有九年明顯高於加權指數除息點數。 ETF老手更指出,在個股操作之外,槓桿型ETF也是一個很好的短線操作標的,因為其走勢與大盤一致,且能放大波動,看錯方向也難有跌停賣不掉的情形;若能搭上市場波段行情,也相對0050更具資金運用效率優勢。 若拉長時間點來看,近五年00631L縱然經歷2020年、2022年大跌,報酬率226%,依然大幅超過0050的76%,整體方向跟隨台股長期趨勢向上,並有擴大報酬效果。
ESG價值持續席捲資本市場,許多股民的投資偏好開始轉變。有網友在投資ETF過程中,意外發現將ESG元素納入的ETF如富邦公司治理(00692)或是元大臺灣ESG永續(00850),績效皆優於元大台灣50(0050)和富邦台50(006208),這讓她非常不解。網友表示,主打ESG的ETF目前成立時間都太短,對報酬率有無加分還未可知,需要10年以上才能驗證,要說短線贏大盤,只是剛好而已。 ETF是比較沒時間看盤且波動耐受度較低的小資族的投資首選,不過有網友發現,「ESG ETF像是00692或是00850的績效都比0050和006208好」;原Po分享她的觀察表示,「裡面00850最晚成立,2019才上市,時間我就抓2020年初至今,雖然這幾隻都是市值型的,走勢都差不多,可是看得出00692、00850的走勢其實比0050還要好一些」。 此外,她也提到,「好像很多人也都有買00923,就是ESG加上低碳的概念,而且也是市值型的ETF,我自己的推測是走勢其實跟大盤也偏離不了多少,卻有機會像00692和00850一樣,績效好一些」,原Po好奇,「為何ESG ETF績效會比0050還要好?」 有人認為ESG目前來看就是個噱頭,「根據研究顯示ESG型的etf往往因為價格被高估而導致報酬降低,當然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績效,但esg最糟糕的是每一種ESG的etf篩選出來的成份股差異很大,代表每個業者對esg的定義各不相同,這是個沒有標準的標籤」。 另外,有網友認為,目前ESG題材的ETF成立時間都太短,目前還無法完整評估績效,友人表示,「業者各自解釋ESG,00692其實就看一些財務指標,包裝成ESG、00850跟00923都有自己相對應的ESG評鑑,00923多篩一個碳排放。ESG對報酬有沒有加分還無從得知,短期目前00850跟00692是有比0050好一些(單看他們成立以來)長期還是要讓時間驗證,這些篩選是alpha還是噱頭哈哈」、「因為時間不夠久,就算從00692,2017上市開始回測,也才不到6年,能長期打敗大盤再來探討可能的原因吧!不然短線能贏大盤的標的一大堆,只能說『沒為什麼,剛好而已』」。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與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